师生论文范文

2023-03-21

师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对教育生态场域中研究生师生关系的解读常隐含着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假设。文章基于我国西部地区5所地方高校关于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317份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方法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师生关系态势在共生理论视域下受到合作意愿、研究氛围和适应程度三个维度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非正式组织会议、项目研讨会议和线上平台的交叉分配采用,科研就业和研究生专业素质的聚合探讨,以及团队研讨与导师监约机制的嬗变是影响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研究生培育;师生关系;共生态势

在研究生培育的現代化进程中,教育场域的民主化、人性化日益成为改革关注的焦点。师生关系的良性构建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被重视,如《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师生关系的共生对等原则。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同时也是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介质在教育领域中深刻折射与反映所形成的一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导师和研究生双向对话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打破以导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阶层式关系,进而产生师生间多向互动的交流渠道[1]。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师生关系能否保持均衡配合、有序关联,已成为良善型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研究综述

从研究进展来看,学术界对师生关系问题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探索,其中郭友兵从黑格尔的“主奴关

系”理论视角进行研究,指出师生关系的本质为不对称的共生关系,面临着权力严重不对称的异化困境,需要从宏观制度层面和微观伦理层面加以克服和解决[2];李全喜借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认为研究生与科研成果、科研过程、科研本质和导师关系的相异化是师生关系异化的生成逻辑机理所在[3];龙宝新强调,构建师生协同共生体是破解文科研究生日常学术指导中存在薄弱链环的有效途径[4];陈万明、李玉倩则从角色获得、角色扮演和角色习惯三个阶段,提出导师和研究生本质上在人际关系交流中属于互惠互利的权利交换共同体,而师生关系则是以教育活动为基础的关系,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互惠式关系[5]。

文章选择我国西部地区5所地方高校在读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鉴于调查内容的敏感性以及保护被调查者隐私的要求,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形式完成。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精神要求,以及匡正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管理和监督机制,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及自我实现能力。因而,在师生关系这一特殊的教育场域中,学术共生单

元、科研共生环境以及人文共生模式三种共生理论维度就成为研究师生关系的重要论证依据。为此,文章从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三个方面探究研究生阶段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其结果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良性发展。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共生态势是生物联合体共同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一种协同关系[6],而交往理性中蕴含的共生原则应当是启蒙运动的本质核心[7]。要研究并探讨师生关系的共生态势及其影响机理,从根本上说,首先需要讨论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生命体的角色安排。“要素主义者”巴格莱就提出要把教育权威重新归还给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由此开辟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心式”师生关系价值取向[8]。另外,赫尔巴特也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决定着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是知识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传递者,而学生要顺从教师的教导,并在教师的“权威”下学习教科书的理论知识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9]。但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以教师或学生为中心的“中心式”师生关系存在失衡的风险,而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理应属于平等的对话主体,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与理解彼此间的经验知识、观念差异以及思维立场等情境基础之上,形成“平衡式”的师生关系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对话和理解应成为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体两面”,正如马丁·布伯所说:“真正的教师与其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与你’关系的表现形式。”[10]但在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角色是多样、复杂与动态的,无论是“中心式”的师生关系范式还是“平衡式”的师生关系价值取向,都容易形成事实上的师生双方“重心”和“角色”的偏离,都无法有效实现师生之间“多角色交互叠加效应”[11]。按照共生理论观点,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不是主次、中心和边缘、抽象平衡的关系,而是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推进的合作共生关系,是在吸收两种不同属性的师生关系,即“中心式”师生关系与“平衡式”师生关系的合理性基础上共筑相处、相伴、相依,互相成就共生新质的共长状态。

据此,文章分别从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三个具体维度对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试图提出研究假设。

(一)合作意愿方面

要让信息要素、科研要素的互动处于最佳状态,其重要的联结介质在于交流。根据共生理论的观点,共生本质上属于一种共赢关系,它关注共性与个性、异质性与共同性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师生关系的个性化产出可以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交流手段来实现,而师生间的共性沉淀则离不开传统的交流渠道,即非正式组织会议和项目研讨会议,故交流方式将显著正向影响师生关系。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要求,研究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由此可以认为,坚持学术诚信、科研至上是研究生这一共生单元的应有之义,关注就业问题则是其立足基础,导师和研究生对科研和就业问题的研讨无疑将推动双方间合作意愿达到顶峰。

据此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1:师生间交流方式、研讨内容、交流频率等合作意愿会影响双方共生态势的演变,高交互性信息共享模式有助于师生间合作意愿的强化,进而促进双方共生态势的良性发展。

(二)研究氛围方面

在研究生日常科研实践中,团队关系的建立、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养等涉及师生间研究氛围的要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十分深远。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线索,团队关系为个体提供了影响其情绪的信息,进而影响之后的科研绩效[12],而正向的团队关系对培养师生间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对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影响师生间研究氛围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从共生层面来说属于一种协同依存、共同推进的“竞合”共生关系,因此只有当研究生这一共生单元的科研素质借助一些外部正向共生环境的作用,如科研团队的融合、师资力量的储备以及奖助政策的激励等得到提升时,双方间并驾齐驱、互助共进的学术研究氛围才能得以构建。

据此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2:师生间的团队关系、科研条件、专业素养等研究氛围会影响双方共生态势的发展演变。良好的科研条件、融洽的团队关系、较高的专业素养有助于师生间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进而促进师生间共生态势的向上发展。

(三)适应程度方面

共生理论认为,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关系的最高级形态,师生双方在该模式下能够实现协调互促式发展,产生惠及各共生单元的新能量与双向性的信息资源,且这些要素可以实现两者间的合理分配,有利于提升整个共生系统的运行效率。然而,导师区别于研究生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前者系统化、多元化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方面,导师以其专业性的知识和方法为师生教育活动提供经验上的指导与规划,在教育场域内拥有着话语决策权;另一方面,导师还能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内参渠道建立起隐性的社会关系网,使多数资源被导师所掌控,这样势必影响共生关系中师生间协同并进、互促共赢的生态要求。为此,需要构建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通过制度治理与规则治理强化导师正向教育价值取向。

据此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3:师生间的话语权力、监督机制、生涯规划等共生环境因素会影响双方关系共生态势的发展演变。平等的话语体系、完善的监督机制、良性的生涯规划等有助于师生间适应程度的增强,进而促进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向善发展。

三、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文章数据来源于西部地区5所高校在读研究生关于师生关系的问卷调查。在所调查的在读研究生群体中,男性研究生和女性研究生占比为49.21%和50.79%;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占比分别为58.62%、28.45%和

12.93%。另外,文科专业研究生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占比最高,达到了82.76%,而理工科、医学以及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占比总额仅为17.24%。最终获得问卷350份,剔除无效的样本数量,获得实际有效样本317份,问卷回收率为90.6%。文章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到因变量(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都大于两个水平等级,因此选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各自变量与所对应的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设合作意愿、研究氛围和适应程度三个多元有序因变量分别为ya、yb、yc,且ya、yb、yc均分为k个等级:1,2,……,k;那么各多元有序因变量所取等级r的概率πr=p(ya、yb、

yc=r|x),pr=p(ya、yb、yc≤r|x),r=1,2,……,k,且满足公式(1)。

如果将k个等级分为两大类,分别为{1,2,……,h}和{h+1,h+2,……,k},其中h=1,2,……,k-1,如此,可对多元有序因变量按照两分类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因此,需拟合k-1个两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如公式(2)所示。

其中,Lh为第h个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xi(x1,x2,……,xq)为自变量向量,q为自变量个数,αh是截距项参数,βi

是偏回归系数。文章将合作意愿、研究氛围、适应程度分别划分为五个水平等级,并将其设为解释变量,其取值ya=yb=yc=1,2,3,4,5。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解释变量及其相关参数均可套用上述方程模型。因此,文章使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影响师生关系共生态势的关键因素。

(二)变量测量与描述统计

1.被解释变量

文章的被解释变量为师生关系。文章通過邀请西部地区5所高校的在读研究生对“高校导师和研究生师生间关系调查问卷”做出评价来解读师生关系状况,并对被解释变量的测量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的形式,1表示“师生关系非常好”,5表示“师生关系非常不好”。整体上师生关系的均值为2.58,处于上游水平。由表1可见。

2.解释变量

合作意愿。合作交流意愿情况可以分解为交流方式、交流次数以及研讨内容三个微观维度变量。由表1可计算出合作交流意愿情况在五点式量表评价中的均值为2.77,表明师生间合作意愿较高,且该解释变量的平行线检验数值为0.747,大于0.05,说明接受零假设,满足多元有序Logistic“比例优势”假设之一。

研究氛围。研究氛围情况应从师生双方的角度出发,对导师而言,应在不违背共生原则导向性的要求下通过团队关系的构建来进行评估;对研究生而言,则可以凭借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和对科研条件的满意度来进行考量。由表1可计算出研究氛围情况在五点式量表评价中的均值为2.15,表明师生间研究氛围普遍较好,且该解释变量的平行线检验数值为0.505,大于0.05,说明接受零假设,满足多元有序Logistic“比例优势”假设之一。

适应程度。师生双方在适应程度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导师失范行为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否健全、对研究生未来生涯规划是否到位以及师生间话语权力是否真实存在这三个层面。由表1可计算出适应程度情况在五点式量表评价中的均值为1.98,表明师生间适应程度处于中高水平层级,且该解释变量的平行线检验数值为0.057,大于0.05,说明接受零假设,满足多元有序Logistic“比例优势”假设之一。

3.信度检验

文章利用SPSS 23.0软件得到该调查问卷的Cron-

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848,高于0.8,因此认为该问卷的内在信度十分理想,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师生关系的情况。

4.结构效度检验

文章使用因子分析法检验结构效度,在调查问卷数据经KMO和巴特利特检验后,得出KMO值为0.817,

大于0.8,Sig的值为0.000<0.05,证明问卷具有非常高的内容效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问卷可以通过结构效度检验。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研究假设,文章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分析方法,从共生理论衍生出来的三个维度(合作意愿即学

术共生单元、研究氛围即科研共生环境、适应程度即人文共生模式)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机理进行数据分析(见表

2)。结果表明:首先,交流方式、研讨内容对师生关系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具体来说,就交流方式而言,若对非正式组织会议和线上网络平台这两种交流方式的开展把控越到位,则师生间进行交流合作的意愿就越强烈;就研讨内容而言,若导师和研究生关于学术科研和就业问题这两方面探讨得越多,则师生间达成合作交流的意愿就越强烈。交流次数这一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会对师生间合作交流的意愿产生任何显著影响。其次,研究生专业素养的高低、团队关系的和谐与否对师生关系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一方面,若研究生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素养越高,那么与导师进行科研学习的氛围就越强烈;另一方面,导师若在遵从共生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一种支持性的团队关系,进而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师生间研究氛围就越浓厚。而研究生对科研条件的满意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会对师生间学习研究氛围产生任何显著影响。最后,导师监督与制约机制变量对师生关系具有稳健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对导师职权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机制越健全,则师生间适应程度就越好。导师是否对所带研究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师生间话语权力是否真实存在这两个变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会对师生间适应程度产生任何显著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共生理论对于师生关系影响机理的论述充分融合吸收了“中心式”师生关系与“平衡式”师生关系范式中关于对双方关系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具体因子。综上所述,共生理论认为师生关系主要受合作意愿、研究氛围和适应程度三类变量的影响,并通过深入分析,得出了师生交流过程中非正式组织会议和线上网络方式的运用、学术科研和就业问题的探讨、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团队关系的构建以及导师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健全等关键性因子与师生关系呈高度正相关。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导师这一共生单元由于具备十分雄厚的专业资源优势和学术优势,因而在师生日常的科研探讨过程中占领着制高点,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厘清双方关系主体间的本质属性[13],尽可能消除学术信息的显性和隐性壁垒,保持学术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导师利用更加人性化、感性化的交流渠道与研究生进行学术和就业问题的沟通,让研究生敞开心扉,敢于突破创新,激发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其学术水平。第二,经过学术界反复检验的团队关系不应被摒弃,需要继续发挥其在学术业态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师生间“竞合”相依、取长补短的学术精神,提升双方思维的发散性和认知灵活性,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隐性知识分享。第三,导师这一共生单元的角色定位不应被过分理想化,一系列被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所热议的导师失职、失德等问题给师生关系敲响了警钟。师生关系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整合的过程,需要构建来自共生场域下的制度逻辑与协调机制,对导师存在的失职行为从制度、规则等各个维度进行全方面的监督与约束,服务于当前制度治理与情感治理在治理场域中相结合的治理要求,打造师生间“理性情感共同体”,彰显共生理论视域下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士发,李春晓.新时代语境下理想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35(1):29.

[2]  郭友兵.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异化困境及其伦理超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36(2):10.

[3]  李全喜.从导学逻辑到利益逻辑:研究生科研中师生关系异化的生成机理及本质变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3(12):64.

[4]  龙宝新.师生协同共生体:文科研究生日常指导的科学范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4(11):1.

[5]  陈万明,李玉倩.不当督导对研究生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师生关系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33

(5):30.

[6]  DOUGLS A E. Symbiotic Interactio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4.

[7]  WONG D. Foucault Contra Habermas Enlightment,Power, and Critique[J].Philosophy Today,2005,49(1):60.

[8]  威廉·錢德勒·巴格莱.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与《教育与新人》选读[M]//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外国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44.

[9]  HERBART  J  F.赫尔巴特文集[M].李其龙,郭官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4.

[10]  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刚,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5:118.

[11]  艾诗根.走出轮回:共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J].教育科学,2017,33(5):57.

[12]  张征,闫春.团队学习氛围对员工积极情绪和创新绩效的跨层次影响:集体主义导向的调节作用[J].预测,2020,39(2):27.

[13]  覃幼莲.权势与等同关系下师生话语主体间性的内 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31.

■ 编辑∕陈晶

师生论文范文第2篇

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很多学校都在试图改革,如何才能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应试能力?这是内蒙古集宁一中课堂教学改革多年来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学校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博采众长,结合学校实际,逐渐形成了“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本文将着重记叙该课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围绕一个核心,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集宁一中“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的核心,是解决教与学的关系,即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演员”角色变成了“导演”角色,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发动者;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观众”或“听众”角色变成了“演员”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新的角色定位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动了起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将学习回归到学生这一主体上。

在“疑·探·导·练”的课堂上,别说打瞌睡了,脑子转得慢点,好的解题思路、好的答案就被别的同学抢了先。为了跟上课堂的节奏,学生们都提前预习,提前设疑,提前准备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答案。当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令人惊叹。

与学生的热烈讨论、主动探索、积极展示相比,教师则要“低调”,他们除了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质疑、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就是掌控课堂的节奏、时间,并对一些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进行点拨性指导。教师重在“导”上,把握方向性、重难点,释疑解惑,拓展知识,在方法上不可越俎代庖。因此,上这样的课,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教师不是轻松了而是负担重了,教师需要具备丰富深厚的知识储备、随机应变的课堂把控能力、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的解疑技巧以及提高学生思维力的指导能力。

通过四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疑——设疑、解疑、质疑   何为“疑”?“疑”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设疑——解疑——质疑,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起始。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的动力,才会有探究的愿望,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那后边的“质疑”则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探——自探、合探、再探   这里的“探”是探索、探究的意思,是学生在有了疑问的情况下,进行的探究知识本源的过程。“探”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首先是“学生自探”。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精神,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其次是“同学合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需要。这个环节中,对于学生自探未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直到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时,教师才给予讲解,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挖掘潜能的机会。最后就是“师生再探”。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互动主要是思维的“交往”而不是形式上的互动。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激励,要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这一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

导——诱导、指导、引导、辅导  一位好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诱导兴趣、指导自学、引导思维、辅导答疑。教师在整个课堂始终贯穿一个“导”字。因此“导”的主体是教师,是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导”既体现一种理念,更体现一种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真正做到诱导兴趣、指导自学、引导思维、辅导答疑的作用。

第一,诱导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引线,乐学是求学的最佳状态,可见,激发兴趣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一位好的教师应当研究“导”的理论和方法,一位好的教师应当成为导师。因此,教师从一堂课的开始,就要诱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质疑并探索。第二,指导自学。教师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做好“导演”,指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教会他们学会自学,真正做到授人以渔。第三,引导思维。思维品质是素质的核心。通俗地讲,能让学生动脑筋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这一点,给学生营造氛围,指点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四,辅导答疑。这是整个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想完成好辅导答疑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方法。从这一角度讲,上好辅导课要比讲好一节课更难。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时刻体现“导”的作用,避免成为简单的 “知识运输者”。

练——训练、巩固、强化  “练”是对学习之道的定位。集宁一中不仅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而且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达到堂堂清、天天清的目标,将课堂结构设置为“对课制”,每一节正课后面都紧跟一节学科自习课,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强化,训练答题速度,强化答题规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目标。

在学科自习课上,教师不能占用时间讲解,而是要在班级巡视,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教师通过批阅跟踪训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讲解,而且要做到激励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民主平等的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疑·探·导·练”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之间的亲密合作,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无论小组之内的分工与合作,还是小组之间的竞争与评价,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同学之间无论是轻声细语的讨论,或是面红耳赤的争辩,都是为了互相提高,共同进步。这样的竞争与合作体现了同学之间的民主与平等,而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提高了学生的质疑、探索、思维能力  整个课堂上,学生都在质疑、探讨、研究、合作中学习,这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得到了培养。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合作能力  作为课堂的主人,每位学生的表现都能及时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评价、鼓励和赏识,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不仅是听讲与做习题,他们还学会了利用各种手段搜集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疑探环节,小组内共同解疑、交流、探讨、归纳,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在展示和评价环节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答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得到了提高。在知识运用拓展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编题,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采取系列措施,促进教改的全面推开

运用“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看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不多,但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需要具备掌控课堂、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为了让教师快速成长,积极改革,集宁一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将教学改革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学校将教师是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得怎么样等纳入考核体系,并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提拔晋升等方面挂钩。二是通过赛课激发教师改革的热情。从2012年开始,学校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赛课”,并评选出月冠军、学期冠军、学年冠军。学校拿出专项经费奖励参与者,重奖优胜者,给那些在教学上想改革、肯上进、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师展示的平台。

“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得到学生和教师高度认可的同时,也赢得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好评。然而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内蒙古集宁一中)

师生论文范文第3篇

一、教师成长

1.更新了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教育行为决定教育效果。研究初始期,第一线的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接触的信息短缺,阅读的理论书籍很少,虽有一些基本的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仍不免“想是新一套,说是另一套,做是老一套”,而走入新的误区。教学仍难从重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仍难从单一的认知性转向多思维的体验性,仍难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教师仍难从知识的权威与教学过程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鉴于此,一方面通过培训与观摩、评课与研讨、反思与再实践,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行着角色转换,思考并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将学校愿景、办学理念与策略,将课题研究方案同教师及家长交流,管理层与教师、家长不断产生共鸣,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师生、家长提供接触的时空,提供合作互动与情感交流的平台。比如“六·一”师生水果拼盘比赛、亲子跳绳比赛与亲子阅读及“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与评比,等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树立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提高了正确认识、驾驭与调控师生关系的意识与能力。他们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完整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他们在悄然转变着角色,努力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人,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努力成为学生智商、情商、道德商的培养者,成为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创造者,成为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成为自由民主、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者,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独特个性的开发者,成为学生良好习惯、优良品德的塑造者,成为学生梦想的播种者、理想的唤醒者。教师能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自信心。逐步消除了随意责令学生停课或将学生赶出教室的现象,逐步杜绝了简单、粗暴对待学生,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逐步没有了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拿小课题“如何用好你的眼睛”为例,要求教师善于驾驭课堂,能够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曾有不少教师常埋怨学生在课堂上不与自己配合,而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眼睛老盯着书本、教案、黑板,就是舍不得投向学生,“目中无人”,久而久之,课堂上“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师生互不相干”的不和谐局面自然形成。研究点一抛出,教师时刻注意与学生眼神对接,通过心灵的窗户判断学生在想什么,是专心了,走神了,心领神会了,遇到尴尬了,情绪高涨了,还是若有所思……然后适时做出决策,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节奏、教学程序及课堂关注点。一个个研究点串成线,连成片,形成面,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地方,成了师生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地方,成了学生塑造个性、放飞理想的地方。

2.加速了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它也是课题研究的瓶颈。我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每个教师既是被培训者,又是培训者,既可解教学之急需,又可兼顾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教师之间的合作空间也得到了拓展。方法与途径有:专家引领,理念先行;阅读经典,夯实底蕴;师徒结对,同伴互助;观摩竞赛,磨砺锤炼;听评结合,互动生成;课题研究,以研促教;勤于练笔,反思提升;榜样引路,奋发赶超。灵活、多样的研训活动,让问题引导研究,让差异推动进取,让见解支持对话。教师的三笔字、简笔画与课件制作、演讲朗诵、综合知识、综合能力越来越得到学生的佩服与崇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实践体验中得到深化。

看看老师的教育日记目录。“别对孩子说‘你不会’”“教育学生从教育自己开始”“蹲下来欣赏学生”,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我读书,我成长”“同事之间应互誉”“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这是老师对自己对同伴的关怀;“班主任与家长交流五忌”“为‘亲子承诺书’喝彩”“家长,请将孩子做人放在首位”,这是老师对家庭教育的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学研究、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教学研究也为老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提高了综合素养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平与人格魅力。全校202名教师,没有不希望学生进步的教师,也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教师。在他们眼里,没有不想进步的学生,也没有只有缺点的学生;没有不望子成龙的家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正确的生活态度,有健康的心理,保持较为沉稳的心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学生对教师充满热爱与敬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升华。

四年研究历程,教师全程参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养。一开始,我们就定位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鼓励多做自身研究,多做学生研究,多做实践性研究,比如课例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为了强化针对性和提高实效性,课题下设五个子课题组,要求教师做“微型课题”,也就是常说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如子课题“在课堂主渠道中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研究,确定了“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管理艺术”三个小课题。以“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为例,教师从精心设计与运用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总结语等传知性语言,从精心设计与运用过渡语、评价语、激励语、应变语、提示语等组织性语言等方面研究,对教学瞬间与片段做好札记,包括研究原因、目的意义、采取的方法、过程设计与研究成效。再以“课堂教学管理艺术”为例,教师从自我管理与课堂纪律管理两方面实践,教师自我管理研究包括意识自控、情感自控、言行自控,课堂纪律管理包括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与有效调控教学节奏,教学札记中有诊断、有反思、有提炼。又如子课题“用关爱和期待构建彰显生命活力的班集体”的研究,确定了“教师自身角色转变”“团队意识培养”“创设发展平台”“人际关系互动”四个小课题。于是,教师蹲下来与学生对话,放开手让学生锻炼,真诚适度帮助学生,“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尤其把学生的差异当成宝贵的教育资源来开发。于是学生成了班级小主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分工又合作,互动又互助,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班集体充满活力,师生关系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师在研究中,提高了问题意识和能力、方法意识和能力、学理意识和能力,在这三方面功夫的修炼过程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改变着自己的工作方式,学会超越自我,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二、学生成长

1.提高了养成教育效果,创建了安全文明校园

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的规则。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自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老师切实纠正了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消除了一些学生因受到老师的不公正待遇(如歧视、冷漠、讽刺、辱骂、挖苦等)而表现出的逆反与厌学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给予越来越多的慈爱与宽容。用独具匠心的启发式话语,睿智地与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对话,给予学生“随风潜入夜”的心灵滋润,学生敢于、乐于真实、鲜明、自然地表达自己,从而自然地获得生命的感悟并化为切实的行为:守时、文明、关爱、感恩、合作、自信。如:刚入校的几个一年级小男生在攀树枝,老师这样对他们说:“小朋友,小狗小猫是动物,动物有嘴,它用‘汪汪’‘喵喵’告诉你它很痛,而小树是植物,没有嘴,不会喊痛,你该怎样做呢?”一番充满爱与童真的话语,小树与孩子们成了朋友。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比如:①采取学生干部轮换制,坚持“自我推荐、竞争上岗、培训学习、参与管理”的原则,激发全体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工作中展示才华,学会管理与自我管理。②编排座位,除近视、弱视等需要关照的学生外,也采取轮换制。③成立了“心语交流室”,建立“阳光档案”,为暂时落后的学生“雪中送炭”,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师生双方心理更加健康,学生心理素质和尊师意识明显增强,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师生主动问好,真诚地道一声“对不起”,学生敢说“不”,并能向老师与校长提意见、献计策。4693名学生的校园,是名副其实的省级安全文明校园。

2.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全面发展

随着以民主、平等为核心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尊师爱生”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场,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与学科活动,比课题研究之前更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了全面发展。活动中,老师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做好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比如:①一年一度的校园“四节”,即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以“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为主题,组织查字典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科技节,组织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绘画比赛等;艺术节,组织文艺汇演、游艺活动、现场绘画、现场书法比赛等;体育节,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组织低年级跳绳、中年级运动接力、高年级篮球比赛等。②“我的中队,我的家”温馨教室布置活动。③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与雏鹰电视台等宣传阵地,让孩子们在自己开辟的“校园新闻”“每周一歌”“英语ABC”“我是小当家”等一系列园地中各尽其能,各显风采。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学生的尊重意识、合作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与审美素质全面提高,家长、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三、学校主要荣誉与所获奖项

国家级: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

全国“我是90后”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

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09年)

全国示范性家长学校(2009年)

全国主题读书活动先进集体(2009年)

全国“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9年)

全国“激情奥运,阳光校园”主题征文活动先进单位(2008年)

全国智力七巧板科普竞赛活动一等奖(2008年)

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2007年)

全国“弘扬中华美德”征文比赛先进集体(2006年)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全国二等奖(2006年)

省级:

湖南省课程改革样板建设校(2010年)

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性学校(2008年)

湖南省规范汉字书写与经典诵读特色创建校

湖南省模范教职工之家(2008年)

“现代技术教育环境下美术学科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研究获省级二等奖(2008年)

“新课程实施中识字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获省二等奖(2008年)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更新”课题研究获省一等奖(2007年)

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2006年)

湖南省“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2006年)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课题获省二等奖(2006年)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研究”课题获省一等奖(2006年)

市级:

娄底市书香校园(2010年)

娄底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

娄底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

娄底市教师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

娄底市少先队先进集体(2009年)

娄底市示范性家长学校(2008年)

娄底市规范用语用字示范单位(2007年)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质》获娄底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

娄底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先进单位(2006年)

娄底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一小学)

师生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教学模式及国内外对其分类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创造型教学模式下师生的不同角色,并运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阐明了在教学模式下必须要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提出教学模式是一种教与学相互推动的行为过程,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教学模式 角色定位 TLM 交往行为

“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这一概念与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是从近代教育学形成独立体系开始的。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各种教学模式都已形成了具体的操作程序,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教学上的借鉴。但是,对于教学模式中的师生角色定位问题,基于不同的视角仍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教学模式及其研究述略

教学模式存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它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体,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要素在一定时空中进行合理整合,这种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学中要素的组合方式是研究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探索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探索教学资源的组合方式。

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将教学模式分为不同种类。在国内,关于教学模式划分的方法很多,有人按照师生活动强度将其分为知识注入型、启发诱导型、提出问题型、范例教学型和“撒手放羊”型等,按照这样的排序,教师的活动强度依次减少,而学生的活动强度依次增加。也有人据此逻辑将教学模式划分为替代性教学型、生成性教学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指导性教学型三种。

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教学模式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1)信息加工型:教学本身不只是一种知识的复述,而是以传授知识为载体,通过劳动对知识进行加工,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2)行为控制型:把教育看作一种对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无知变为有知,其间对学生行为施以有序纠正使其不可偏离预期目标。(3)个性教学型: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着眼于个人潜能的发掘和人格的发展。(4)合作教学型:要求教与学两个方面形成默契合作,重视师生、生生的相互影响和人际交往,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品格的培养。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教学模式的划分方法都是围绕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活动强度的不同来进行的,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应加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活动

愈强,则愈趋向于传统教学模式,反之学生的活动强度愈强则愈趋向创造型教学模式。

二 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

1.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

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是错位的。学生的知识一部分是从课堂知识演变成的个体性知识,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宰者,学生被视为装知识的容器,被扼杀了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结果教师虽讲得口若悬河,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习才是高效率的学习,师生角色错位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

2.创造型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创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明显,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发现新知识的技能,所以创造型教学模式下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表现出许多传统教育模式所不具有的特点:(1)师生间的博弈演变为学生间的良性竞争;(2)单一教学方式演变为教学方式多元化;(3)从单一教材限制演变为多方位获取知识。

在上述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关系是不对称的,没能充分合理地发挥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自的作用,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习的过程应是以学习为主,是学习和发现逐步结合的过程,这里强调既要有老师传授的间接知识,也要有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进行“对话”,从中发现并获得的直接知识经验,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所学,这样的课堂学习才会更有效。

三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教学模式及师生角色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将人的行为分为四种类型,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往理性,理论基石是主体间性和恰当的对话。交往理性是同工具理性相对应的概念,是从以主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的理性,交往理性旨在建立以主体——主体的关系作为基石的交往行为,取代以主体——客体的关系为基石的工具行为的范式。交往行为关注的中心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最重要的途径只能是恰当的对话,即在建立共同价值规范和充分论证基础上的平等对话。由此可以看出,在交往理论中,哈贝马斯强调对话双方作为交往主体的存在,而消解了人被当作工具的客体属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回归。这一理论对我们研究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定位具有深刻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权利与角色是不同的,存在着差距。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权力和地位因素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冲突,为此,教学模式不应只是一种Teaching Model,而应是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简称TLM),即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行为,不应是一方独霸课堂,另一方被动接受。

1.教与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學效果最优的标准是:(1)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达到最高的水平;(2)时间标准,即学生可能用于课堂活动和家庭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某一标准,认为高效率的教学活动是在规范的标准下进行的。这样,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总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作用,TLM下的课堂就是一节课上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性教学设置课堂各个环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进行发挥,教师应乐于听学生的意见,并给予及时的回应,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质疑发问,而不是严格按照某一种教学模式下的程序来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变传统教学模式为TLM。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在TLM下的教师不再是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能驾驭整个探究学习过程的具有新理念的“总设计师”,变主导作用为探究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作为教师,要经常参与学生活动,成为活动中的一员,给学生鼓励,与他们合作交流,欣赏他们的成就,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烦恼。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也应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学习理念,由学习的“主体”成长为学习的“主导”,学会合作探究,与人合作,并且在课外也应成为有心人,善于在课外实践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

2.教与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

TLM模式中老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可以与老师进行商量,共同找出更加合理的答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用语言作为工具,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得到综合与扬弃,获得知识。课程不再只是一些教育专家学者们于教育情境之外开发出的文本知识材料的汇编,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通过平等地对话合作共同创生的。在TLM的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更趋于平等,教师的权威由外在的制度性权威逐渐转变为内在的个人权威,教师对学生的刚性约束力大大地被削弱,而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权威及感召权威。教师和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需得到张扬。“教与学共存,师生是交互主题,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是被过多地放大了,这样并不利于课堂教学,而在TLM模式下教师与学生是不同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是只有分工的不同,不存在谁是权利的绝对拥有者。“师生成为课程的创生者,是课程理解实践中对话与生成的主体,是在知识共建与精神沟通的过程中生活着的个体。”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将会看到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性的内容在教学,学生也在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实践经验在生成着整堂课的内容,把课堂所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只是在教,而学生在学,两者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对话关系,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62

[2]孟明义.高等教育思想与教育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美〕乔伊斯.教学模式(荆建华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苏〕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吴文侃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李泽林.教学“活动论”研究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5)

〔责任编辑:李爽〕

师生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学风建设是大学的精神面貌反映,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发现,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可以从增加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谢,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入手。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教书育人的成败。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风建设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学习倦怠 学风建设 和谐师生关系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习之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外在反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体现,是学校品位的体现和其成熟的标志,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是主题。但伴随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90后”学生开始成为学生主体,大学生受到社会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和思想影响,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情绪明显,促使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不断进行思考、改善和开拓创新。

1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抽样调查分析——以我校二级学院土木学院为例

为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土木学院学生厌学的状况及原因,找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土木学院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土木学院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连榕老师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土木学院非毕业班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表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共发放问卷960份,回收730份,履盖土木学院非毕业班的五个专业三个年级。通过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可以发现和连榕老师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

(1)学生由于行为不当造成学习倦怠水平较高,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其中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专业学习的价值判断上,表现出较严重的逃课、不爱听课、不努力、迟到、早退等不良学习行为上。这些都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目标上存在问题,对所学专业的认同不够。因此,提高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是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减少其消极心理的重要问题。

(2)相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理想承诺不够明显,说明大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还不很够,对专业的喜爱更多的是出于直接兴趣,对学习有较强的功利性,对所学专业今后能提供怎么样的空间,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缺少足够的认识。

可见,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认同,专业归属感不强,学习的成就感低,无法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如果渴望得到老师在学习上的帮助,而老师的帮助又不够,学生在学习上就没有足够的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产生消极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消极的学习心理肯定会深刻地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因此,要想改变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可以从增加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对专业的兴趣入手。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离不开专业教师发挥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专业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着重要影响。他不仅传授的是知识,更是引导学生专业发展,解惑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导者。他的作用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因此,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教书育人的成败。

2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形成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学校中主要的人际关系。目前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功能有了新的延伸;学生群体开始出现多样化,个体之间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给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首先由于惯性思维的存在,造成学生缺乏师生沟通的能力,主动性较差。学生在升入大学前适应教师主动参与的状态,习惯等待老师的关心和安排;“80后”大学生从小在全面呵护中长大,以独生子女居多,形成以我为中心的理念,这也是造成学生交往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电脑、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改变了沟通交流方式,“宅男”“宅女”不擅长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师生间虽都有交往的愿望,但实际交往的效率并不高。

其次师生交往的方式只停留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敬畏、依从、冷漠、疏远,虽然师生间还存在着相互尊重,但缺少了相互间的理解,彼此间容易形成隔阂,产生距离。这些都不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优点,拉近师生的距离,发展师生的情感,也就达不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再次师生交流内容单一,情感方面沟通较少。其实师生间更可以通过介绍专业相关知识和前沿领域的发展动态,交流专业学习的心得和体会,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与快乐,进行更深层次的“朋友式”的情感交流,加深师生间的沟通与了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成长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青少年,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有极其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还要不断吸取新知识,了解各种新现象,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也只有通过对教师的更多了解,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才有可能对专业有更多的了解。理性的了解了专业,才愿意深入学习,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进教师的提高。

由于师生交往关系的不密切,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有限,学生在课堂上的配合程度不够,在学习上的兴趣不大,对学习的动力不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整体的学风建设。

3 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融洽、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指师生交往中,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和尊重,师生共处于一个真善美统一体中。既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舒适的环境,又能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畅通实现,顺利完成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和培养能力的重任。

“师生感情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我国古圣人孔子不仅热爱关心学生的品德和学业,而且还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健康状况。他为子路、冉有、子贡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时常接济家贫的原宪;冉伯牛患上不治之症,他亲自探望,十分痛苦;颜回病逝他痛心疾首。这些都表现了他与学生休戚与共的感情。因此,情感交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体现,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最高境界。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是个体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关键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道德等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营造平等、轻松的教育氛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和谐师生关系中,师生间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倾诉,教师能分担学生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快乐,讨论学术上的难题,讨论人生、理想等话题,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在和谐师生关系中,师生间的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风建设的良好发展。

4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教育与情感沟通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笔者认为可能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和谐师生的构建。

4.1 拓宽师生交往的渠道,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很多。为了消除时间、空间的限制,老师可以通过QQ、邮件、论坛和手机短信等各种形式与学生交流;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精华,陶冶师生,积极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健康向上的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构架师生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避免出现学生活动老师没时间参加,教师活动学生没资格参加的被动局面,使师生在活动中体验互动的乐趣,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

4.2 在学生中加强对教师的宣传介绍,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板报,在开学初对开课教师进行密集宣传,如所获得的奖项、参与的科研、教学特点等,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上课的教师。通过各种时间、空间的手段帮助学生了解教师,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不仅仅是通过网上评教等简单片面的手段误导学生去评价教师。

4.3 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制度,提供沟通疏导方式

教师也有喜怒哀乐,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随时都可能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知识的欠缺和人格的不足。学生确喜欢用非理性的标准来完美地要求老师。教师和学生也存在年龄上的差距,可能会产生观念、意识、行为上的不同。这些都需要通过“群体对群体”的交流模式,彼此向对方散发自己对知识的学习、教学模式、世界观、价值观的观点,并相互接收对方“散发”过来的信息。通过这种沟通,师生互相影响,互相改进,不仅体现了师生双方平等、互尊,彼此更具有亲和力与吸引力,关系更加和谐。

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前提,其中教风与学风又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幼师论文下一篇:电视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