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2024-04-05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1篇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高校为研究生开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对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初步研究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需求;导向;职业规划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毕业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研究生教育正逐步从之前的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演变,很多研究生对于自身条件和就业市场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学习没有合理规划,对就业没有正确的定位,导致研究生就业压力凸显。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职业规划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这都与社会需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研究生职业规划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才能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有助于研究生提前做好职业准备,理性择业,实现人生价值。将社会需求导向与研究生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制定职业规划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目前高校研究生存在的就业和职业规划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1.“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全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输出结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加快打造结构优化、满足需求、各方资源充分参与的研究生教育[1]。重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创业育人,这就决定了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的设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合理需求。

2.增进民生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幻,按照传统的模式设计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将很可能导致教育与实际市场需求的脱轨[2],给职业教育和就业市场带来冲击。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是备受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生的最优职业规划设计和社会总体岗位需求的合理匹配,能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社会岗位供需整合。在部分高校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中,学生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出现重理论轻业务的现象[3]。在择业时面临缺乏实战技能和岗位经验的窘境,缺乏竞争优势。部分研究生对自己评价过高,好高骛远,不考虑实际社会需求的变化,因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加之部分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中并没有树立社会需求导向的理念,毕业生中存在不恰当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因此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變化。

4.提升个人职业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设计,但大多没有真正体现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的直接目标,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能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树立自信,提升学生整体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了解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4]。

二、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思考

高校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研究生的职业教育,然而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1.课程教材和师资体系有待完善。部分高校集中主要师资力量在业务课程和科研上,对于研究生职业规划的师资支撑力度不够。因此需要建设一支多专业维度、更加专业化的职业规划教师团队,为研究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从研究生科研和就业的特点出发,提供更多的具有个性化的指导意见,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建立更为科学全面的教材体系。

2.课程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大部分高校将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设计为选修课,且学分占比并不高,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学校往往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单一。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的课程教育方式能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和重视度。在课程设计中加大对多专业师资力量的重视,在教学计划和学科门类安排中进行适当的倾斜和支持,也将极大地推动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建设。在高校研究生管理机制中对不同部门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广泛的合力。在学校层面,加大对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投入和改革,积极联系企业,搭建沟通平台,提供职业教育的指导。也可以通过项目实习等方式增进交流,了解实际的市场需求状况,创新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提升职业竞争技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生职业科学规划的实现提供条件。

三、开设社会需求导向职业规划课程的可行措施

1.强调课程体系的整体建设,逐步构建合理的目标体系。在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中,合理安排进度和实施方式。将偏重理论基础的课程安排在研究生低年级阶段实施,如职业礼仪等课程可以在研一阶段学习。而在高年级阶段可以理论和实践知识并重,以求职攻略、就业准备、面试技巧等实践性内容作为主要课程目标。以全链条的角度整体设计科学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实现循序渐进、结构优化的课程设计。

2.就业指导教辅体系的优化建设。从现有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其他单位的优秀做法进行深度融合,开设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职业规划课程,逐步打造适合市场行情的就业指导教材辅助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研究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规划意识,强化面试过程中应变经验和技巧。

3.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从社会整体需求出发,满足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期待和心理需求,结合课程设计的整体目标,设计探索出适合民族类院校研究生的就业规划课程体系。融合不同学院学科的教师,有利于充分扩充课程设计的知识面,完整提供职业教育规划的各方面课程。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提升了职业规划教育的综合全面性和科学性,课程内容不再单一化。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可以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辩论、实地调研、学长经验介绍等多种方式,提升课程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4.增进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将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融合进研究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体系中,是现代企业岗位需求中的必然要求。企业的建设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达到岗位要求的专业方面的硬性要求,还需求具备良好的诚信和感恩品质。因此,适时在研究生职业规划指导中加入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进就业都有着积极意义。树立诚信感恩意识,对研究生的终生职场发展都会产生较为深远影响。

5.及时进行课程建设过程的跟踪反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注意加强对不同学生群体意见的收集,掌握课程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认识变化。可以通过提问、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还要注重企业需求的变化,加强跟进企业实际诉求的变化,保持整体课程体系設计的动态科学调整。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保持对自身职业教育的合理认知,找准定位,查漏补缺,为获取自己理想的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研究生的求职心理和态度进行有效的疏导。

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应符合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充分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才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目前对于职业规划课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学方式创新、课程设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职业规划课程存在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学生对自我和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都与社会需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一定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职业规划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就业和职业规划等问题。

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合理规划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社会需求和就业动态的正确认知,进而提升研究生的岗位匹配度和就业率。因此,加强对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设计的研究,增强相关的力量和物资的投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杰文.从研究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谈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

[2]陈宝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

[3]尹玉斌,董利.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56):23-25.

[4]段汶利.关于当前高校就业教育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2篇

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十分的严峻。很多学校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解决就业这一个的难题, 纷纷都开设了就业指导的课程, 最初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这门课上开阔自己的眼界, 理清自己的思路, 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现在, 高校的就业指导的课程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进行就业, 需要采取很多有效的措施来完善这个课程。

2 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2.1 学生对学业及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认知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没有很清晰的认识, 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清晰的方向。对于自己未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从来都没有想过, 对未来感觉很茫然。由于缺乏目的性, 很多学生在找工作之前都不会进行规划, 这就导致它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方向, 只会人云亦云, 和其他同学一样随大流的找工作。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行业的具体情况都没有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这样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针对性, 不利于他们的就业。

2.2 学生对学业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重要性, 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学校十分重视, 但是学生本人却没有重视这门课程, 导致这门课程的出勤率十分的低。学生之所以会这样想, 是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即使做好了职业规划, 但是未来的事情它们无法预料, 做的规划真正能够实现的概率是十分的小的。就因为有了这种思想, 很多学生就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

2.3 学生过高估计自我水平

现在很多学生都有的一个缺点就是, 他们都普遍的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 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位置, 在求职的过程中, 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一些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十分的注意工资的高低, 并且心里一直牵挂着知名企业, 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导致很多学生在就业后就出现后悔的情况。

2.4 学生未能有效划分学历与能力的区别

很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混淆了学历和能力的区别, 这就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会出现理解误区。名牌学校毕业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优越的学历, 而忽略了平常要进行刻苦的学习知识, 锻炼自身的职业素质, 这样的后果就是很多名牌学校毕业的学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满意。学生过度的重视学历, 就会轻视平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后就会导致一些高学历的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3 完善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

3.1 提高学生对学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认知

目前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做好详细的规划, 对其的重要性没有正确地认识到, 所以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当中,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将职业生涯规划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对待, 其次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 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

3.2 学校要完善学业及就业指导体系、加强评测

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该引入专业的评估体系,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职业评估基础之上的, 学校通过评估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评测, 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 从而让学生可以走更少的弯路。

3.3 增加学生与社会资源的接触机会

很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实践性, 这是因为在校学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少的缘故, 这对这一存在的问题, 学校可以带学生参加真实的招聘会, 让学生了解到找工作的具体的流程, 顺便了解到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多么的严峻, 招聘会可以帮助学生见识到在学校里体验不到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了解到当前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进而让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3.4 加强学生面试方面的技巧指导工作

很多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 因为缺乏经验, 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其实真正的面试是有一些技巧可言的, 所以高校在讲授课程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的面试技巧的讲授和培训。比如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应该围绕哪些点来进行, 如何将自己的优势展现给面试官, 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4 结语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如虎添翼, 但是根据上面的讲述, 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应该改进并提高该课程的质量, 采取更好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深入完善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案, 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从而探讨出更加有效的方案, 使得学生走出学业及职业的误区, 促进大学生的学业及就业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增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设计研究[J].成才之路, 2018 (12) .

[2] 王振林.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探究[J].新课程 (下) , 2018 (3) .

[3] 戴湘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的大学生学业生涯指导[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 (1) .

[4] 韦芳, 柯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 2011 (9) .

[5] 姜小三, 宋智芳, 周丽.浅析辅导员对大学生学业及职业规划的引导[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 (8) .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3篇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近年来, 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进步与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且高等教育不断扩招, 更是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 尤其是对于本身在社会中受到一定偏见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就陕西省来看,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非常突出且大学生们密度非常高的地区, 其地区内部有着大量的民办高校, 且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而就造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来看,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自身缺乏科学的定位, 且忽视了职业目标的制定, 而造成这一现象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陕西仍有大部分民办高校缺乏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有效性, 而给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造成了一定不利的影响。

二、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现存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层面来看, 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且民办高校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然而陕西民办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一定程度忽视了这一问题, 而造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问题的出现。

1. 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意识的缺失

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意识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方面的不重视。一方面, 学校领导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意识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在陕西省现阶段仍有部分民办高校的领导未能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充足的重视, 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 而给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实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 陕西民办高校有大多数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缺乏充足的认识, 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度自身今后发展的影响, 而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完善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 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的不完善

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要有优秀的师资力量组我诶支撑, 但就陕西民办高校来看, 仍有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辅导员以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 尽管这部分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但从现实层面来看, 这部分教职工人员本身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缺乏专业性, 而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看, 其不仅仅设计学生就业意识以及就业规划方面的培养, 同时还涉及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 这显然就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是陕西民办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 而这一现象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性的缺失。就目前来安, 陕西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构建方面仍更多的是采用普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但从现实层面来看, 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并不适应民办高校学生的教育培养要求,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陕西民办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针对性的缺失。

三、完善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策略

基于现阶段陕西民办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切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就要求学校能重视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加以完善。

1. 转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陕西民办高校要想切实完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首先就要求能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一方面, 陕西民办高校的领导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 确保充分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教育培养期间的重要地位, 进而切实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 以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陕西民办高校应切实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 确保在此基础上明确相应的教育体系来为教育的实施制定相应的计划, 以为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 在实际的工作中陕西民办高校还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强化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的重视, 以从根本上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完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质量往往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基于此, 陕西民办高校也应充分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进行完善, 确保在此基础上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一方面, 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应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要求学校能重视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的招聘制定严格的标准, 以从师资的能力素质水平方面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 陕西民办高校应基于辅导远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充足的重视。从现实层面来看, 辅导员是学校中与学生之间接触最为频繁的教职工人员, 基于此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要求辅导员能切实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日常的教育管理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 以切实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的有效性。此外, 陕西民办高校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完善在教育方面还应重视发挥两课教师在其中的作用, 确保在基础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3.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与地区内普通高校相比而言, 民办高校的成立相对较晚, 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方面还缺乏充足的经验, 尽管当前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 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还要求学校能更为充分的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基于陕西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 地区内民办高校还应充分借鉴优秀的经验, 切实做到从人本主义的原则出发来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进行完善, 确保能从学校学生的实际特征以及所学的专业出发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完善, 以切实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依据来提高教育教学实施的针对性, 确保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进行培养, 以促使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实力得到重复的提升。从现实层面来看, 与普通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同的是,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要求能充分就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进行培养, 而基于人本主义原则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则强调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明确定位, 以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能切实有效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实, 并从根本上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水平, 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进行培养,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在市场中的就业竞争优势。基于此, 我国陕西的民办高校就必须要认识到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并就现阶段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 进而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市场的竞争优势提出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策略。

摘要:在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当今社会, 民办高校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种至关重要的形式, 而其在市场的发展中也开始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来看, 社会往往会以学校学生的就业率为评价依据,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近年来, 我国陕西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民办高校的逐渐成为了地区内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 但从现实层面来看, 陕西民办高校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江洁, 吴博.民办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研究[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8 (03) .

[2] 李根红.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8 (03) .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4篇

一、舒伯生涯发展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适用性

人生历程的百分之八十都在进行着职业角色扮演, 可以说职业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轨迹。比如一个人从出身开始直接扮演着家庭中的子女角色, 随着年龄增长必须扮演学生角色, 这期间为谋生计或许还扮演其他职工角色, 成年后职业工作将占据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每个人都在职业工作中不断增长见识与阅历, 形成自己独有的人生经历, 得出一套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舒伯的生涯发展论正是基于人生各个阶段的职业角色扮演, 阐述整体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历程, 其理论非高谈阔论、晦涩深奥, 相反, 其理论贴近生活实际, 通俗易懂, 因此被应用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时, 容易贴合学生的认知理念, 使得教学内容实际而具体, 具有非常高的教学适用性。

舒伯是一位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师, 在其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断研究实践中最终获得编排着完整的人生历程的职业生涯彩虹图。彩虹图从人生各个阶段生活实际的时空角度切入, 拓宽职业生涯的广度, 分析其中各个职业角色的相互关系和转变机理, 这对于大学生接受职业规划教育过程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学生学习中很容易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 不论是当下的大学生活还会过去的学业生涯, 或是预想之后的社会谋生生涯, 都能有深入的思考切入点。

二、简述舒伯生涯发展论

舒伯生涯发展论的核心即舒伯生涯彩虹图, 即将系统的职业生涯发展论拟出一个彩虹形状的职业生涯发展概要图表, 形象具体又不失规范严谨, 以最简明的方式道出其核心理论。具体了解需要结合具体图表来看, 本文只作一个简单概述。

图表中自下而上的各个彩虹条代表着人生中扮演的各个职业角色以及演变, 彩虹半圆弧度线从左至右分化出人生中各个重要的年龄阶段, 自上而下各个彩虹条的大小、位置、颜色分别综合表示出决定人生各个阶段扮演各个职业角色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程度。舒伯生涯彩虹图的理论依据是人生各个阶段都有其显著的职业角色成分, 每一显著角色成分的性质主要是由年龄和社会期望决定的, 当然, 也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阶段的身心发展和角色投入精力的影响。据此, 生涯彩虹兔能够整体性的勾勒出人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

舒伯认为人的一生必须经历的职业角色依次为儿童、学生、社会劳务者。而除了这些基本职业角色, 期间将穿插其他职业角色, 如休闲者、公民、家庭维护者等, 这些角色将连续或偶尔贯穿整个人生。职业规划者根据形象具体的彩虹生涯图来规划职业生涯将有迹可循、循序渐进, 更为科学合理, 贴合自身发展。

三、舒伯生涯发展论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舒伯将职业生涯定义为生活历程的提升演变, 职业生涯直接关乎到生活实际, 关乎生活理念和生活境界。具体应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则需要有明确的教学流程。

首先, 开展学生的学前职业生涯规划调研。此调研活动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认识和大致方向, 同时了解学生对舒伯生涯理论的认知情况。其次, 开展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程。将舒伯职业生涯发展论引入教学, 为学生展开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或蓝图, 赋予学生一个整体的职业规划思想。再次, 验收并评估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成果。比如开设职业规划设计赛, 设计内容为整体职业走向, 要求阐述其中各个职业角色在整体职业生涯中体现的价值或作用, 解释各个阶段职业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变因素, 而后总结整体的职业规划所体现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最后, 针对性落实到学生个体, 实施专属职业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关乎到每个学生一生的人生体验, 好的职业生涯不仅仅带来现实生活的实际满足感, 往更高层次看, 更直接决定了整体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境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都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应该落实到学生个体, 以学生独有的个人素质和发展潜能为基础, 指导学生自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最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指引最为贴切且能最大程度提高人生境界的职业方向, 这应该成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职业生涯规划关乎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 尤其对于高校大学生更为重要, 因此高校教育主体要引起足够重视, 实施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比如以舒伯生涯发展论作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理论, 保证学生走出大学校门后能有个更加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重点问题, 它关乎到每个学生的人生前途, 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是一项教学重点, 为学生步入社会, 开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发展道路指明方向。舒伯创立的职业生涯规划论, 从人生各个阶段详细阐释了职业发展的趋势变化, 勾画出了具体的有迹可循的整个人生轨迹, 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简单讨论其在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舒伯生涯发展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光华.小学生涯教育实践研究——以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 2018 (08) :39-40+44.

[2] 胡月芬, 吕艳艳.舒伯生涯发展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与辅导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 29 (11) :29-30.

[3] 胡月芬.舒伯的生涯发展论在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6 (04) :173-174.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5篇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联系方式: 身份证号: 学号: 系别: 院校:

目录 CONTENTS

一、自我分析

1、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2、兴趣爱好-喜欢干什么

3、能力特点-能够干什么

4、行为风格-适合干什么

5、分析优劣势是什么

二、职业分析

1、所学的专业以及自身分析。

2、社会不再只注意到你的文凭

3、地区毕业生需求情况

4、所学专业就业形势

5、所在学校的专业目标

6、我的能力与就业机会

三、目标设定

1、职业生涯路线走向

2、职业生涯阶段目标

3、危机预测与解决方案

四、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

1、在校备战篇

2、在职期间备战篇

3、存在的差距以及减小差距的方法

五、评估与调整

1、我的规划评估

2、职业规划需要不断调整

前言

对于刚上大学的我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宽松制生活,显得有些轻松,也有些迷茫。这样的生活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将来也许会走的路充满了无奈与彷徨。 职业规划不仅是对职业的规划,更是对人生的规划、对自我的规划,这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创造。在自我职业规划之前,也许你只是一个默默无闻,也许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者,但在认真地规划之后,你就是个主宰者,至少是自己的主宰。人生的进步少不了动力和目标,而这个目标就从规划开始。

规划职业,掌握人生。

一、自我分析

1、价值观-最看重是什么

1. 最看中人的本身才能,不喜欢表面哗众取宠,实质无能之辈。

2. 最看中人的基本良知,喜欢善良、诚实、稳健的人,不喜欢为利益而不惜一切的人。

3. 最看中人对工作及事物的态度,喜欢积极、有所追求的人,不喜欢对世事充满消极态度、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的人。最看中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喜欢亦步亦趋的人。

2、能力特点-能够干什么

4.善于领导、决策。

5.善于客观、系统地分析事物。

6.善于想象、创造,将想法与实际联系起来。 7.善于调解、谈判。 8.善于将事物编辑成文。

9.善于计划,有长远的眼光,有开拓精神。 10.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战性较强。

11.善于将无形的东西用有形的东西来描绘,善于口头表达,分 析推理,资料整理。 12.善于事物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自身优势

1、格双向,善于交际和沉着地应对问题。有较好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专业科和非专业科都有极强的知识占有欲,并有一定的能力攻克,学习接受能力较强。

3、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不喜欢拘泥于固定的模式。

4、能力、兴趣广泛。多才多艺。适于多种工作。应变能力较强。有谨慎的逻辑分析能力。

自身劣势

1、表现欲不强。

2、不够自信。缺乏相关工作经验。

3、不善于把握住机会。

4、有时太理性,伤害感情。

5、暂时所学知识不专。缺乏专业知识。

二、职业分析

1、所学的专业以及自身分析。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可达到计算机等级四级的要求。等工程技术人才,是一类与理工科交叉的计算机专业。

2,社会不再只注意到你的文凭

近几年来,随着走进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企业挑选人才的眼光提高了,单纯的学历不足以吸引企业的目光。企业开始从全方面考察人才,即要求我们有综合素质。他们注重应聘者的人品,希望自己的员工将来踏实肯干,员工有较好的自理能力,还要对周围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独立完成工作,还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情商,以便和团队一起完成各种工作。

面对这种情况,找出自身的弱点,加以改正。在大学里,其实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走进大学就意味着摆脱了高中那种封闭式的教学管理,一切靠自己学习。老师只负责把专业课讲好,其他还靠自己努力,人们常说“大学是架起学生与社会的桥梁”。的确如此,在大学里,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挖掘自己的潜力,发展提高自身,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仅凭专业去就业,应聘时是很难适应社会,满足企业要求的。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如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的。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是边学边玩,不过也学了不少,如学会了一些娱乐活动;了解了一些商企名牌;加入社团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3,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臵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近年来对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

4.短期目标

1、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拿到学校所设证书。

2、拿到与学科相关的非学校设定的其他证书(英语四级证书、CAD全国中、高级证书、)。

3、利用假期去打工,获得实践经验。

我的短期目标:优秀的大专毕业生,兼具各种专业技能。

5.中期目标

1、在职初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作好基层工作。

2、拓宽人际交往面。

3、多学、多思、多做,争取获得较多较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成为上级器重的人才。

我的中期目标:优秀的基层工作者、高级工程师、部门经理,拥有熟练的工作的技能和工作技能。

6.长期目标

1、在职中期对自己所干的事业非常熟练。

2、管理好一个部门、拥有多种自己设计的图纸、有自己的出版物。

3、尝试调出自己的所有能力开拓自己的事业面,拥有自己的事业。

我的长期目标:优秀的有地位的领导、骨干,或是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本身具有很强的技能和经验。

7、危机预测与解决方案

由于社会竞争力大而导致“被炒鱿鱼”

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应对方案是:首先现在不能单向发展,多学不同的技术。在工作的时候,尽最大的努力工作。如是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坐以待毙,坐吃山空,要积极投入到另一项工作中去。若是找到另一个工作很难,由于外界原因,就提前进入自我创业发展阶段。

8、尽管工作很出色,但并没有受到上级的器重,或者投入的部门原本效益不好,进去之后就算很努力,但利益还是没有预期的上涨。

如果只是没有受到上级的器重而导致了自己的前途受阻,着说明自己的工作成绩还不够,与上级的交往好不够。那应对方案主要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同时与上级积极交往,沟通感情,并在所在的部门争取连续有好的成绩出现,其中最最主要的是个人成绩,让上级注意到。如果是碰到诸如业绩问题不佳或是效益不好、人气不高的部门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同一个部门的人并没有真正的团结起来,这时所要做的事主要是联合整个部门的人一起努力,光靠一人是不行的。一起创新,一起努力,一起成功。

9、自主创业的设想很好,但具体实施的时候,面对的困难却如排山蹈海般涌来。

当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主要是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比较实际的解决方法是再进修几年,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再自主创业。

当然,如果在此之前,对获得的工作已经很满意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不再自主创业。不是自主创业的人才算是成功的。

四、行动计划与实施方案

1、在校备战篇

短期目标 优秀的大专毕业生,兼具各种专业技能。

1、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拿到学校所设证书。 以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效果(对个人而言)。

在课上将知识吸收掉,腾出时间去图书室补充相关学科的实践知识。作笔记。与课内知识相融合,吸收。计算机专业在平时多注重实践操作(自己做小的程序,或CAD制图,到大

二、大三时,因所学科目的不同而改变平时操练的具体对象),多和同学、老师交流,解决问题。学校所规定要拿的证书,一次通过。为以后工作做最基本的准备。

2、拿到与学科相关的非学校设定的其他证书

3.利用假期去打工,获得实践经验。

2、在职期间备战篇 一.中期目标 优秀的基层工作者、高级工程师、部门经理,拥有熟练的工作的技能和工作技能。

1、在职初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作好基层工作。(工作开始到工作3年内)

在大三的实习阶段已经对所工作的环境有了个基本的了解。正式工作的第一年应对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包括所涉及的技能要求以及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向公司的前辈学习工作经验。

2、拓宽人际交往面。(工作刚开始到工作后5年)

多向一起工作的其他人学习和交流。在休息日和同事交流感情。在平时注重帮助同事,为他们尽可能地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在社会中的其他公司内也应交往一些朋友。

3、多学、多思、多做,争取获得较多较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巧。成为上级器重的人才。(开始工作到工作后7年)

提高自我的能动性,主动做事。工作时注意积累经验把工作作为一项学习任务,认真学习。想前辈讨教经验,注意一些工作细节。注重工作技巧。开拓自己的创新思想,用创新的思想为公司赢得利益,获得上级的器重。

4、业绩或工作优异,领导才能突出,成为部门经理或是高级工程师。(工作后5年到工作后10年) 用一贯的创新意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是整个部门的业绩得以提升,成为部门的主管人员。或者自己学习深造,成为高级工程师。

二.长期目标 优秀的有地位的领导、骨干,或是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公司,本身具有很强的技能和经验。

1、在职中期对自己所干的事业非常熟练。(工作后10年到工作工作后工作后12年)

学习管理一个大的部门。发挥领导优势,是本部门的业绩在全公司位处前三。以次成为公司的主要领导者。熟悉整个公司的经营和销售理念。为公司开拓销售方向,获得更大的市场。

2、尝试调出自己的所有能力开拓自己的事业面,拥有自己的事业。(工作后15年到工作后35年左右)

当自我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尝试挖掘别人的能力,用别人的能力帮自己开拓事业。

3、存在的差距以及减小差距的方法

目前我的条件与实现目标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的差距还很大。除了很现实的没有毕业的问题,而且还在上大一。其次是社会实践的问题,虽然在学校学生会、但这毕竟不是在社会中,社会中存在着更多的机遇和危险,而且要求所担的责任也很大,所以还需要我的很大努力。

主要说来,减小这样的差距的方法为:参加培训、讨论交流、实践锻炼等。

五、评估与调整

1、我的规划评估 我的规划书预计在未来的两年大学生涯中不会有太大波动。以后的规划既具体选择的职业而定。

2、职业规划需要不断调整

由于现在我还处于刚上大学的时候,规划的东西并不是完全符合未来发展路线的。而且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中,面对这样的变化,是防不胜防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事,就算能够预测,也不是百分百正确的,所以,我的规划将在未来发展出现曲折的时候有所变动。

• 结束语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近年来,各级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为此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但课程内容偏重于就业形势的分析、职业素质的养成、面试的技巧、心理的调适与相关技能的训练,很少涉及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人职匹配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规避职业风险等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育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在本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现将课程设计与思路形成文字,与同行们商榷。

课程定位与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校内公共选修课,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传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规避未来职业风险的主动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开始和发展职业生涯。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具有实践意义的职业生涯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教师讲授、问卷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与课后作业,课程的核心特征有四个:(1)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为指导;(2)以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测试工具为载体;(3)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的设计为主线,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独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做积累和打基础。(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完成任务时的指导者。

课程内容与操作过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职匹配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重要指导思想,美国职业指导创始人帕森斯建立了人格特征—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与能力模式,这种特性和模式与社会某种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其对人的要求之间有较大的相关度。若能在适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工作,个体一般能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并能调动自己的潜能。

因此,笔者认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了解“生涯”、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生涯”、职业和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较切实可行的规划。所以我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提出“生涯”问题,唤起任务意识;第二单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第三单元,认识职业;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按照这个顺序,笔者对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过程作如下分析。

第一单元:唤起生涯意识。

这一单元的内容以教师讲授为引导,以学生的讨论和分析为主要活动。例如,学习萨帕的职业生涯整体发展论时,在认识了什么是职业生涯整体发展之后,安排了如下活动: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成才过程分析自己已经过的发展阶段、现在所处的阶段、将来要经过哪些阶段,在已经过的阶段中,自己是否具备萨帕的理论中提到的特征,若自己的某个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以后的阶段是否可以弥补以及如何弥补,在此基础上写出分析材料。

第二单元:科学认识自己。

本单元以学生测试为主,以教师指导分析为辅。对自己的了解,大多是借助心理测试工具和与专业指导师交谈完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相关的心理测量问卷,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这些测试已经被证实为有效工具。在本课程中被选用的测试工具有:价值观因素表、Myers-Brigs Types(MBTI)人格特征测试表(英文版)、能力测试表以及霍兰德人职匹配测试量表。

之所以选用上述四个测试表,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美国学者萨帕认为:一个人工作的满意程度,视个人的才能、兴趣、人格特征和价值观能否找到相应的归宿而定。因此,在学生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价值观、兴趣、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2)让学生做的测试,教师必须事先做过。一来可以衡量其可信度;二来可以更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测试,高质量地完成测试。

测试按照由难到易、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安排。首先进行价值观因素表和MBTI人格特征测试,其次进行能力测试,最后是综合性的霍兰德人职匹配测试。每个测试开始前,教师详细地说明测试要求和步骤,测试完成后,教师提供评分方法和标准,由学生自行评分并按照评分说明将自己的得分归入某一种类型,再将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告诉教师,教师做好记录,以便课后分别给学生出具测试结果报告,在报告准备好之后,分发给学生。教师在这个单元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事先说明测试的目的和要求;(2)在测试过程中课堂要保持安静,教师要巡视,发现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应及时纠正;(3)为避免学生不恰当地使用这些测试,在测试评分结束后,教师要回收测试卷;(4)要求学生注意保留每次的测试报告。所有测试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分两栏,即人格特征与职业倾向,对后三次测试报告进行汇总。

第三单元:认识职业。

这部分内容以社会调查、学生练习、小组讨论、情境案例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此单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第二部分,师生共同分析职业信息;第三部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搜集与分析职业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职业素质。

第一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由学生个人进行必要的职业调查;第二步,教师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第三步,让学生提炼出有用信息。

第二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检查学生对测试报告的汇总情况;第二步,选择一种常用的职业分类方法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依据此分类方法对汇总的职业进行归类;第三步,归类后,要求学生上相关求职网站(如51job、招聘等)查找自己的职业类别,并查找此类别职业的素质与岗位要求;第四步,将相关要求汇总,并分析自己所欠缺的条件。

第三部分内容在于了解和认识职业与职业观的科学含义、职业与用人单位的分类、市场就业体制、社会就业制度、就业资格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与新职业、热门职业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主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比如职业知识问答,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选择职业是选高薪还是选前景、要学历还是要经验,是坚守还是让位等。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职业知识并对第一部分的内容和第二部分的结果有更具体的认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四单元: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是最终目标。这份报告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内容其实是前三部分学习成果的总结并具体转化为行动的方案。为保证这份作业达到教师设想的效果和便于学生完成,教师必须事先规定报告的结构,并在课程结束前一个月将作业要求和报告的结构形式告知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报告中涉及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选择并汇总三次测试的结果,列出一系列具有倾向性的职业。第二部分,分析一个理想职业应该具备哪些元素(在此列出一系列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元素供学生选择)。第三部分,个人信息分析。(1)个人特征:对婚姻、子女和父母的态度;对自我人格特征的描述;朋友对你的描述;对立面对你的描述;健康状况。(2)受教育程度。(3)目前的工作经历。(4)家庭经济状况。(5)自己的梦想。第四部分,自我SWOTs分析。认识自我的部分完成后,测试结果呈现的不是一个或两个合适的职业,而是一系列职业,学生可以利用SWOTs分析法对个人的优势(S)、劣势(W)以及机会(O)与威脅(T)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主要针对学生的外在环境和因素,如受教育的程度、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家庭状况、社会状况、意志品质以及是否有人可以在事业发展中给予帮助等,从而在诸多合适的职业中选择出最可能实现的职业。第五部分,剖析目前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学生需要将这些职业倾向与自己的生活目标、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元素进行比较,以相关度大小为顺序对自己前面做出的职业选择再次做出排列。第六部分,利用职业选择表(见下表)从第五部分筛选出的职业中选择最适合的职业。第七部分,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之后,需制定一个如何实现职业目标的五年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应以如何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准备为着眼点。这一部分同样重要,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我分析的最后落脚点,所有的思考最终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此行动计划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资料来源:姚裕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课程考核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设计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本课程使用的是过程考核而非终结性考核。本课程考核共有三项指标:(1)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讨论),占10%;(2)平时作业,占20%;(3)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占70%。

以上是职业生涯规划这门选修课的整个设计,由于是第一次讲授这门课程,上述教学设计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通过这门课的开设,笔者探索出了一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途径,在笔者的指导下,全班40名学生全部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对于学校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非常有限,如果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学生受益面较窄,而采用开设课程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缺乏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可以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为学生确立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Elwood N.Chapman.职业生涯发现方案[M].韩经纶,曾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共青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上一篇:工艺部工作流程图范文下一篇:高新技术产业目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