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21课新文化运动范文

2023-09-23

文化21课新文化运动范文第1篇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分组,选举代表、访问调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体验课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曲折发展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精神。 【 教学重点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学难点 】

如何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特征 【 引入新课】

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 新中国建立后,民主同盟主席张澜曾说过:“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也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要想解开这道谜题,我们共同探索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 进入新课 】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开国大典

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召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2、成立: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政权特点

新政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法制建设(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了保证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颁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3、内容:

(1)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2)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3)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4、性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特点:

(1)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6、意义:

(1)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3)它的颁布极大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 1954 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内容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2)人民代表产生方式:由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3)代表组成: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4)组织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3、确立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3)它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4)它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4、曲折发展 (1)曲折:1957年,发生了反右扩大化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于停顿。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2)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与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人大积极加强立法工作,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全国人大有哪些重要的职能?

说明全国人大的地位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供参考答案: 职能:立法、监督、人事选举和任命权以及 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地位:是全国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不同:经济基础不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活动的原则不同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1、基础:

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2、确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2)1954 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宪法》,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宣布了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3、内容:

(1)指导思想: 1956 年4月,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作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2)合作形式:政治协商。

(3)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5、曲折发展

(1)曲折:1957年,发生了反右扩大化错误,严重破坏了多党合作制度,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文革”期间,大批民主人士受到打击迫害,民主党派被迫停止活动,政协工作陷入瘫痪。 (2)发展:“文革”结束后,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得到恢复与发展,1982年9月,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必要性):(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基于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施行的成果

在1955年及以后的10年中,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先后成立民族自治区,加上此前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五个省级自治区,还建立了一百余个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包括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拥有广泛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并监督其实施。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点:

(1)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也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点所在。

(2)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一种政治上密切合作的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或反对党。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是多党合作制的政治基础。

(4)多党合作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 小

结 】

请大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 板书设计 】

第21课节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政协召开

2、开国大典

二、法制建设

三、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文化21课新文化运动范文第2篇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导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抗战取得的战绩及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击日本侵略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点】

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建设;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情景导入

一一五师集中隐蔽在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的精锐部队板垣师团,一举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大车200多辆,缴获火炮2门,弹药300箱,长短枪1 000多支,机枪数十挺,掷弹筒20多个,战马100余匹, 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寇嚣张的气焰,驳斥了汉奸亲日派“抗战必亡”“战不如和”的谬论。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1 自主学习

一、平型关大捷

1.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合作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敌后战场?有哪些作用?

结论:敌后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在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2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华北抗日联军所创造的。它从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为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作用:第一,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战略基地和后方。它的存在和发展,增强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第三,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给后来的新中国建设积累了政治、经济经验。

【探究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何建设得好?

结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不是简单的军事根据地,而是在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它使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的执政经验,积累了打赢战争和行政管理的宝贵经验,也为日后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借鉴。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的探索和创新,使抗日根据地成为具有强烈包容性和广泛代表性的抗日民主政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个议行并列的政权体制,加强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促进了法制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改变了传统的乡村政治结构;践行“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更广泛的民主政治,提高了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实行“精兵简政”原则,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军队效能;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了党政关系,切实为群众谋利益。这一系列政治建设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为日后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的摸索和改革,使抗战军民有充实的后勤保障,通过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到广泛的群众支持。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原则,转变经济关系,既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经济利益,鼓励了广大农民的抗战热情,又取得了开明士绅的支持,团结了抗战力量;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粉碎经济封锁,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培养的管理经济的干部都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经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板书设计

3

巩固新知

1.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某地伏击来侵的日军,并歼敌1 000多人,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这次战役指的是(A ) A.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A.山东省 C.河北省 B.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2.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的地点在今天的 (D ) B.陕西省 D.山西省

3.关于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A.在国民政府组织的徐州会战中取得的 B.八路军取得的战绩

C.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二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4.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枢纽是(D ) A.重庆 B.西安 C.成都

D.延安

5.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A ) A.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 C.地主不分田 D.富农分坏田

6.参加百团大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C ) A.国民政府军队 B.国共联军

4 C.八路军 D.新四军

7.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C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忻口会战

8.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赞颂 (B ) A.武昌起义 B.百团大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教学反思

文化21课新文化运动范文第3篇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论述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深化的表现

教学内容 导入

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民族反思。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3)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所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封建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 000多年,封建思想毒害了许多人的心灵,辛亥革命之前,不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来束缚人们的头脑,于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了。所以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表现

(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清末秀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年曾接受康梁的维新思想,后留学日本,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辛亥革命后,面对日趋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认为中国人没有觉悟是“造成今日危殆势”的根本原因,指出“吾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主张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把人民从专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主要阵地和代表人物:《新青年》

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北京,攻击旧文化的中心堡垒。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人相继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工作。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形成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一直到1926年7月停刊。 【思考】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地区从上海到北京说明了什么?(经济发展、政治中心、容易传播、影响力大)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完全正确。主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比)

(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锐意改革,以 “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阿、刘半农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北京大学从“官僚养成所”一变而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没有培养革新人才,于是决心兴办教育,并创立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作为培养革命人才和进行活动的机关。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期间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义务教育等。五四动时,他站在维护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思考】政治、经济等诸种解放与思想解放是什么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和思想文化;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思想解放是政治、经济等解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会推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反过来,政治、经济等的解放又为思想进一步解放创造条件。

3.《新青年》的作用

《新青年》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猛烈地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潮》《少年中国》《国民》等刊物都受到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Democracy和Science),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民主的内容

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2.科学 (1)主要内容

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2)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用来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的精神。 ②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有力地打击了民国初年社会上仍大量存在的迷信现象。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③随着科学影响的扩大,科学知识也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对科学的重要性已不再怀疑,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思考】陈独秀认为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 ——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封建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中国,提出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具有反封建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他们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民权、平等的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范畴。而且,陈独秀等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当作医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是偏激的。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礼教 1.“打倒孔家店”

(1)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 【思考】通过易白沙的话,你认为尊孔的弊端有哪些?

——易形成政治、思想的专制统治;易被别人利用,成为维护其利益的工具;重视做官不重民生易导致社会不安定。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宪法者,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决不可染以优待一族、一教、一党、一派人之作用”,“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这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②“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③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188l—1936),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文字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生下了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 (1)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批判的特点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狂人日记》对“吃人”的礼教的揭露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①《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②鲁迅在文中借“狂人”之口,道出了惊世骇俗之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思考】何谓“吃人的礼教”? ——礼教是指儒家提倡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其“吃人”本质。“吃人的礼教”的说法由此而来。 (3)对贞节观念的批判

①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②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阿Q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三)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革命的锋芒必然同时指向作为旧文化“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2)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开始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2.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189l一1962),安徽绩溪人。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强调 “建设新文学论”的惟一宗旨,只有十个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他强调、以白话文代替文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言文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打开了缺口,对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还率先进行白话文学的创作,发表了几首新诗,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五四运动后,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了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当时的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钱玄同、刘半农(创造了“她”字)、李大钊等也积极提倡写白话文。

刘半农(1891一1934),江苏江阴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在革命军中任文书。他积极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17年主张用白话写诗,注重群众口语,向民歌借鉴,是早期新诗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思考】通过胡适的“文学革命”八事,你认为胡适文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内容和文体等方面的改革,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不仅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认为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的思想内容,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文学革命的结果

(1)经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的积极努力和《新青年》等报刊的大力推广以及热忱扶植,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从1918年开始,《新青年》完全改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到1920年,全国小学

一、二年级原用的文言文教材一律被废除。

(2)白话文在应用创作方面取得了实绩。最早出现的一批白话文的新文学作品,有鲁迅、叶圣陶等人的小说,胡适、郭沫若、刘半农等人的诗歌,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等人的散文等。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5.文学革命的意义

(1)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使延续了2 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2)以采用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四)文化平民化 1.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其中白话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思想内容,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风格多样。

(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 第一首白话诗是胡适1916年8月23日写的《蝴蝶》(参见教材),这首诗,讲平仄,讲对偶,行文自由,意象清新,诗意浅露,格调不算高雅,但在当时封建禁锢几千年余威未尽的情况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所以后来胡适干脆把他的白话新诗集命名为《尝试集》。

【思考】阅读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分析刘半农的白话诗有何特点? ——写作的题材多是穷困的工农、人力车夫、小商小贩以及失业的知识分子,总是将人民群众的悲苦际遇同富人们的奢侈生活进行鲜明对比,文字朴实细腻,清丽通俗,倾向性鲜明,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表达出一种纯洁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积极性:

(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2)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3)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

(1)在实践中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在思想上存在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课后探究

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为何如此仇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触及了旧文化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内容即纲常礼教,从而使旧文化没有任何栖身之地,这是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新文化运动损害了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的既得利益等因素。

文化21课新文化运动范文第4篇

学号: 100301024 姓名:瞿文琼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高中历史必修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3(必修)》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单元第二课,本课分为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和元曲已经明清小说三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的不同发展形式。《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

2.通过组织号召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时代特点;了解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反映;使学生将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更好地去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

依据: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在中学语文课上早已经学过很多,但在历史学科上是有所不同的,必须将对诗歌的理解从文学性转到历史性上来,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从而更全面的了解所学朝代的社会状况。

突破方法: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结合语文学科上掌握的一些技巧来初步分析古典文学的深层含义。

2、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

依据:这部分内容没有明确在课文中写出,但却是影响文学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文学作品所真正展示和体现的内涵,是对历史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探究,更能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将之前学习的各朝代政治、经济的内容与之充分联系起来,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分析。 【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口授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型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通过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途径,结合相关图片进行授课。由于本课属于文学史的内容,其主要名篇和文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都多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引用和回忆已学过的历代名篇,在整合语文的教学资源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学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与探究学习相结合,首先是学生独产思考课堂问题,再是分组讨论,最后对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相关探究性课题。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水平,加强文学修养并陶冶其情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40分钟) 【导入新课】(3分钟)

首先让同学们欣赏一段1分钟的音乐(《关雎》的吟唱),古代的十个都是可以吟唱出来的,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引出文学就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以及情感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最大作用就是表达和宣泄人们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历史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那么同学们知道我国自古以来的主要文学形式有哪些?然后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

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国古代辉煌的文学,首先就要了解我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哪些。从《诗经》、唐诗,到宋词元曲小说,这些同学们在中文语文课堂上都有所学习,探讨其文学价值。然而,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这种文学形式?为什么在不同的时代繁荣的文学形式也不同?这些作品的深处又包含着怎样的故事背景?今天,我们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带领大家重新审视这些文学作品,用历史的思维去分析它们的价值。 【讲授新课】(30分钟)

一、从《诗经》到唐诗(15分钟)

(一)《诗经》、楚辞和汉赋(9分钟)

1.首先从《关雎》引入,让同学们自己分析《关雎》的内容和特点,然后介绍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从《关雎》的特点引申到《诗经》的特点和价值。

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整理编定。

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

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注意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先简单介绍屈原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引出代表作《离骚》,分析《离骚》概况、特点和价值。

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

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色彩。 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 教师小结:《诗经》、楚辞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影响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3.简单说明汉赋是由楚辞发展演变而来,引用《上林赋》和《二京赋》部分选段,结合对比《离骚》分析汉赋的特点。

西汉特点:以恢弘的气势,绮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辞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东汉特点: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已经较为清新。

【教师小结】综合分析《诗经》、《离骚》和汉赋的内容特点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古代文学的内容形式发展是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受其所影响。

(二)唐诗(6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那么大家知道其原因是什么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学生回答】【教师解答】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②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③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唐朝不同时期发展概况

初唐: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人。

盛唐:①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写出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②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于诗情画意。③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④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李白和杜甫着重讲,其他的一带而过)

中唐: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的讽喻诗。

晚唐: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宋词和元曲(10分钟)

(一)宋词(7分钟)

1.【教师提问】词这种文学形式最初出现于唐代,但几乎不为人知,相反到了宋朝,诗开始逐渐落没,词却开始走向繁荣,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学生回答】【教师解答】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分派别介绍代表人物其派别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

婉约派: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型代表,可以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说明婉约派的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南宋辛弃疾也在此取得了很大成就,可结合二人的代表作品分析,总结出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二)元曲(3分钟)

1.介绍广义元曲的含义,包括散曲和元杂剧。散曲是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在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句子长短参差,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

2.元曲成就最高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等人。

3.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元曲兴盛的原因,一是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二是为满足广大市民阶级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主要的)。

三、明清小说(5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明清小说繁荣的社会背景

①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封建社会的衰落, 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对小说创作产生影响; ③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同时也提出社会需求。

2.纠正关于明清小说的几个错误观点。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清时期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4.代表作品:

①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②其他: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难点突破】(3分钟)

分析文化繁荣原因的一般方法。(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发展五个方面分析.)

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矛盾和缓,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③经济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关系开放,文化交流频繁; ⑤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受其他文化领域成果的影响. 结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堂总结】(2分钟)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形式及其的历史成就。相信大家对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学们以后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将问题思考的更透彻,才能得出最正确的解答。 【课堂习题】(2分钟)

带领学生完成几道基本的习题,巩固课堂知识。 【板书设计】

正板书: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概况、特点、价值

(二)楚辞:概况、特点、价值

(三)汉赋:西汉特点、东汉特点

(四)唐诗

1.兴盛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

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

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 2.初唐:王勃 3.盛唐:李白、杜甫 4.中唐:白居易 5.晚唐:“小李杜”

二、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1.繁荣原因: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 2.派别

(1)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派别风格 (2)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派别风格

(二)元曲 1.元曲的含义

2.代表作品: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 3.兴盛原因: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为满足广大市民阶级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主要)

三、明清小说

1.繁荣原因: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封建社会衰落, 社会矛盾

市民阶层扩大,社会需求 2.代表作品:四大名著等 副版书:

风雅颂,离骚,“风骚”,李白,杜甫,市场经济,婉约派,豪放派,《窦娥冤》,资本主义萌芽,四大名著

【所需教材及资源】

1、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必修)》

2、网络资源:

文化21课新文化运动范文第5篇

Lesson 21 Which book?

give v. 给 one pron. 一个 which question word 哪一个

empty adj. 空的 full adj. 满的 large adj. 大的

little adj. 小的 sharp adj. 尖的,锋利的 small adj. 小的

big adj. 大的 blunt adj. 钝的 box n. 盒子

glass n. 杯子 cup n. 茶杯 bottle n. 瓶子

tin n. 罐头 knife n. 刀子 fork n. 叉子

spoon n. 勺子

give 给,它的主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Teaching gives me a lot of pleasure.give sb. sth.

give sth. to sb.

Give me a pen please. 请给我一支钢笔。

Give a pen to me please.

offer 提供,只能是人做主语

provide 免费提供

supply 供应

donate 捐献

contribute 贡献:I have contributed all my life to teaching career.

★ Text

Give me a book please, Jane.

Which book?

This one?

No, not that one. The red one.

This one?

Yes, please.

Here you are.

Thank you.

Lesson 21 Which book? 哪一本书?

give v. 给 one pron. 一个 which question word 哪一个

Lesson 22 Give me/him/her/us/them a…Which one?

给我/他/她/他们一…

哪一个?

empty adj. 空的 box(boxes) n. 盒子,箱子full adj. 满的 glass(glasses) n. 杯子large adj. 大的 cup(cups) n. 茶杯

little adj. 小的 bottle(bottles) n. 瓶子sharp adj. 尖的,锋利的 tin(tins) n. 罐头small adj. 小的 knife(kinves) n. 刀子big adj. 大的 fork(forks) n. 叉子

blunt adj. 钝的 spoon(spoons) n. 勺子

Lesson 23 Which glasses? 哪几只杯子?

on prep. 在……之上

shelf n. 架子,搁板

Lesson 24 Give me/him/her/us/them some…Which ones?

给我/他/她/他们一些…

哪些?

desk n. 课桌

table n. 桌子

plate n. 盘子

cupboard n. 食橱

cigarette n. 香烟

television n. 电视机

floor n. 地板

dressing table 梳妆台

magazine n. 杂志

bed n. 床

newspaper n. 报纸

文化21课新文化运动范文第6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的建立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识读历史图片,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重点: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难点:西晋社会状况之下隐藏的统治危机;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代大背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最后我们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结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西晋。)对,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又是为什么呢?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什么?学了本课内容你们就知道了。

【内容探究】

一、西晋的建立

1.教师课件展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并请一位同学讲述这个故事。

[学生回答]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长久,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扑火,都劝他暂时忍耐。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2.教师引导: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第

一、二段的内容,并问:那么,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3.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三国建立:魏、蜀、吴→三国灭亡:蜀、魏、吴→西晋统一全国。时间:220—280年。) 4.教师引导: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西晋的统治却很短暂,西晋的统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只要研究一下西晋的社会风气,就能大概的了解到西晋的统治了。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8页“相关史事”中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

5.教师讲解:西晋初年,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期分裂动荡后重归统一。根据天下分久必合的传

统理念,这次的统一和安定应该是长期的。因此晋国上自皇帝宰相,下至平民平姓,都天真地认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到来,谁都相信明天会更好,谁也不去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忧患意识,臣民对国家、民族和家庭的责任感日益淡漠,社会享乐主义滋长,朝野上下物欲横流,每个人都在花样翻新地找刺激寻开心。“石王斗富”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西晋的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糜烂腐化。

6.展示教材第79页的“材料研读”,提出问题: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唯钱是图”,统治阶层昏庸腐朽。) [教师过渡] 西晋初期的这种社会现状为“八王之乱”的发生和西晋的短命而亡做了铺垫。

二、八王之乱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79页“八王之乱”的相关内容,问:西晋初年,晋武帝怎样管理地方?(大封同姓诸侯王,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的制度?(西周。) 2.教师讲解:除了西周,在西汉初年,也分封过同姓诸侯王,最后是导致了“七国之乱”,所以才有后来的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以西周和西汉为鉴,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会导致诸侯势力壮大,最终王室衰微。) 3.教师引导:西周、汉初都实行分封诸王,一旦诸王势力强大,就会威胁中央的统治。同样,西晋初年分封诸侯,诸侯王既手握兵权,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简述“八王之乱”?

教师找一个同学讲述“八王之乱”: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4.教师讲解:“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为什么西晋的统治如此短暂?

教师待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几个小组的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1)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

(2)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八王之乱”使西晋走向衰落。

(3)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乘机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教师过渡] “八王之乱”后,中原大乱,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教师课件展示草原图片,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0页的《敕勒川狩猎图》和《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以及第80页第一段文字,问:同学们知道北方游牧民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2.教师讲解: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的战乱之下,少数民族内迁形成高潮。那么,在这一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教材80页上的《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上标出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3.教师讲解: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教师课件展示《十六国示意图》。问: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结束?是谁结束了这种状况?(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采取哪些措施维护统治?(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课堂小结】

西晋短暂的统一,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原因。历史警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西晋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一、西晋的建立 1.西晋的建立 2.西晋的统治

二、八王之乱

1.原因 2.概况 3.影响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游牧民族的内迁 2.十六国政权 3.苻坚统一北方

上一篇:护理实习生带教pdca范文下一篇:钢筋偏移处理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