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范文

2023-09-21

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范文第1篇

3月2日至16日,全国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工行行长许海就当前我国和云南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热门议题中的“沿边金融改革”“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绿色金融”和“银行助力企业化解信贷风险”五方面内容,向大会提交了五项提案。

发挥金融引领作用助力沿边金融改革

记者:云南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两年来,通过争取政策与努力实践相结合,基本搭建了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网络。在新的历史时期,金融机构如何利用已有的成效,将沿边金融改革推向深入,努力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许海代表:首先,推动沿边金融改革创新。一是继续推动沿边资本市场开放,推进跨境资金池、人民币双向贷款等业务发展,放宽境外借款区域及币种;二是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加快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搭建本外币结算通道;三是完善沿边开放金融服务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南亚东南亚银行、保险、证券、租赁公司在试验区进行新设、增资或参股金融机构等直接投资活动。

第二,支持沿边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服务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公路、铁路、航空、电力、石化、信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互联互通;支持昆明、红河综合保税区、版纳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瑞丽边境合作区建设,助力试验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强与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沙湾拿吉经济开发区、缅甸土瓦经济特区等境外经济园区建设合作,支持试验区内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第三,推进沿边人民币区域化进程。配合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及口岸跨境合作区建设推进步伐,完善金融机构沿边布点,为周边国家提供跨境结算服务。以人民币兑换泰铢、老挝基普、越南盾等周边国家货币为突破口,积极推进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挂牌及跨境现钞调运业务,逐渐提升人民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第四,加强沿边跨境金融合作。充分利用云南沿边开放优势,建立区域性金融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建立区域金融发展新格局。一是利用大型国有银行在南亚东南亚的网络布局,加强与周边国家金融机构沟通交流,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二是进一步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监管当局建立政策会商和信息交流机制,有效解决双边本币结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记者: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以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极具潜力的市场基础已经形成。金融业在创建面向实体经济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上,如何做到既为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增添新动力,还能为推动自身经营转型提供新引擎?

许海代表:一是推进信息化银行建设。充分借助和发挥互联网金融网络特色,积极研究和探索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以把握客户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为核心,以提供全面、开放、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为目的,以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信息化、互联网化金融服务新业态,促进金融业融资、支付中介职能向“融资、支付中介+信息中介”服务转型。

二是加快互联网金融创新。加快推进“平台+大数据+金融”的整体布局,强化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跨界融合应用,真正将互联网金融联通工商百业、惠及千家万户、服务国计民生。要突出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通过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性与金融信贷专业优势相结合,帮助小微企业和涉农商户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突出加强对新兴业态培育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的支持,通过打造服务政府机构、集团公司以及贯穿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云平台,开发针对医院、学校等特定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促进社会服务和企业经营的便利化,带动各行各业实现“互联网+”的升级发展。

三是高度重视银行业网络融资创新。充分发挥银行业主渠道作用,借助专业优势,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建立风险控制模型,完善产品和流程,实现线上自助操作、业务自动处理、风险精准监控,打造额度适当、信息对称、适合标准化的信贷服务,实现信贷业务尤其是小微和个人金融业务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批量化发展,为客户带来“无地域、无时差、一键即贷”的信贷标准化服务。同时,开展个人信用消费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全线上的消费信贷业务服务,支持扩大消费升级。

四是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督和安全防范制度体系建设。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电子商务平台信息资源垄断、互联网理财对国家货币政策实施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P2P网络借贷平台带来的风险等问题,要全面构建以健康发展、安全防范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统一相关制度、法规,规范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管理与监督,促进互联网金融公平、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商业银行应主动作为助推企业供给侧改革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资金短缺,企业想要调结构、进行供给侧改革,资金是最主要的制约瓶颈。企业对部分存量贷款如何处理?商业银行如何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经营水平和有效金融供给,从而促进企业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许海代表:一是推动自身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要改变之前基于需求侧的粗放式经营方式,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管理方式和组织机制的变革,增加有效的金融产能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各类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二是合理调整信贷结构。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降低“两高一剩”、“僵尸企业”这些落后行业和过剩产能对于信贷资源的占用,同时,在调整过程中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社会账、政治账,加强对企业在兼并重组、过剩产能走出去等方面的指导,通过改变贷款合同要素、转贷续贷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银企“双赢”。

三是全力助推经济转型。要进一步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加大对新兴产业、创业群体、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向与经济转型方向一致,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流动,助推经济转型。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记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作为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坚持绿色发展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涵。商业银行怎么做才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居民与职业健康、生物多样性等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许海代表:一是完善“绿色”信贷体系。要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到发展战略、行业政策、管理流程、产品服务等相关政策制度之中,健全和完善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领域的信贷政策,引导信贷投向绿色经济领域,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增长。

二是调整“绿色”信贷结构。要将信贷资金投向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领域,主动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严控高污染、高排放、产能过剩、“僵尸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三是创新“绿色“信贷产品。要认真落实国家绿色信贷指引,推出符合绿色经济各领域融资特点的创新产品,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设施等信贷投放,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银行业应多渠道缓释和化解企业贷款风险

记者: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和结构调整,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现状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不断上升,以至于不良贷款双升尤为突出。面对严峻的形势,银行作为发挥金融效用的中心,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服务实体经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和化解企业贷款风险?

许海代表:一是正确认识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做好缓释和化解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性。现阶段实体经济遇到的风险到了相当的程度,需要释放,风险释放的核心就是要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这就要求延长风险释放的时间窗口,即稳定经济增长,在发展中解决风险释放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是风险缓释的必由之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是为了重振经济增长活力、解决经济增长动力和风险积累等问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和足够的时间,已有的风险才能够逐步释放,使经济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所以,银行业应责无旁贷做好企业贷款风险缓释和化解工作,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健康稳定,全力助推我国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是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有进有退的原则,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有一定盈利能力,能付息或能结清欠息的企业,在原担保不变或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办理借新还旧、展期等办法来逐步化解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不正常或停产,无盈利空间、无力还息,则通过有实力的企业在融资总量不增加、担保不弱化的前提下,重组企业的不良贷款;对于已经出现欠息或逾期的贷款,在保障银行债权、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通过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要素调整来缓释风险,防止贷款劣变;对于能够找到符合条件债务承接人的,签订债务承接和转移协议,完成承债手续;对不良贷款及时核销,充分利用呆账核销条件放宽的政策便利,在确保账销、案存、权在的前提下,加大呆账自主核销力度,尽最大努力缓释和化解企业贷款风险。

三是多方合力,加大信息沟通,共助企业走出困境。首先,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身健体,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技术产品等创新,立足主业,做好品牌,审时度势,借势发展,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其次,在企业贷款发生逾期及转入不良期间,银行应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存在困难,与企业共同研究应对措施。第三,要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四是构建全面系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应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要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全方位地界定风险管理主体,明确各类主体的管理职责、管理流程和重点,实施全面系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总把关:苏丽霞

栏目主持:黎风

执行编辑:薛盘栋

编辑:陈彦彤杜杉顾阳

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范文第2篇

摘 要: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概况,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形成与风险分析,以及金融监管在防范区域性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出金融审计通过有效监管金融部门来达到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目的,着重介绍了金融审计的理论基础、特点、现实问题及对策,最后在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大框架下,对我国金融审计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监管;金融审计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061

1 我国金融体系和区域性金融体系概述

我国金融体系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以银行为主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格局。可见,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发挥着三大作用:一是通过借贷活动和外部监督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二是对企业进行融资并合理分担企业风险;三是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现阶段我国区域性金融体系已经逐步适应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及地方文化环境,通过资金支持有效的促进了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区域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相比发达国家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必然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成本较高;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投资者的保护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只依赖于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自身的完善是不可能的,因为区域金融的产生必然伴随着系统性的风险。区域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是糅合了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复杂的环境因素,是不能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主要有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及东北振兴这四大区域经济带的形成。推动了我国金融的区域化发展,并伴随着由金融创新而来的更大更复杂的区域性风险。因此把握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的特点很有必要,有助于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的突出特点。

1.1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双重性特征

在我国,因为区域金融监管部分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所以金融监管系统一方面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地方法规和地方政策的影响。可见,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双重性特征使得区域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

1.2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传导性特征

区域金融风险因为在一国内部不会受到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变动的影响,因此具有更强的外部传导效应。如果周边发生金融风险,本区域金融系统也会受到侵蚀,因此区域金融的稳定与周边乃至全国的金融稳定一脉相承。

1.3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突发性的特征

即使整体的经济形势比较好,局部的短期的、小幅的政治经济动荡都会引起突发性的区域风险,所以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1.4 区域性金融体系风险具有可控性的特征

区域内的局部的经济单位的经营单位恶化都会引起区域金融风险,因此监管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需要监管部门实时观察、及时处理,使得个体经济主体的风险做到提前防范,因此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 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

区域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和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得它对实体经济的杀伤力是难以估量的。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接下来的欧债危机等等,都对一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见,区域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可以威胁到一国金融及经济的整体运行,引发完全自由的市场态势,而防范这一系统性风险,需要金融审计及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监管是一种公共物品,由政府监督部门提供监管,其目的是提高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对进入那个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规定,旨在消除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负外部性等,从而在保证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减少区域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保证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如市场准入、市场融资、市场利率、市场规则等等;对会计结算的监管;对外汇外债的监管;对黄金生产、进口、加工、销售活动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对信托业的监管;对投资黄金、典当、融资租赁等活动的监管。而在这些监督过程中,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是重中之重。

金融监管是政府对区域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但是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金融审计。放眼国际,金融审计已经融入了发达政府金融监管的体系中,是政府审计在金融市场上充分发挥其监督的智能。

在我国,政府金融审计部门是一个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部门,目的是监督金融活动中的问题与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其具体的工作就是促使各层次的监管机构优化配置和效能发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并通过金融审计发现和揭露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以此来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

更加重要的是,金融审计机构与各方没有利益关系,很独立,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对金融机构的重大为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检查,因此可以积极的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的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更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建立审计问责制度,提高了从发现问题到纠正问题环节上的效率,它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的创新。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延伸审计等监督措施,发挥政府审计在区域金融风险系统方面的“免疫系统”的作用。

3 金融审计在区域性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特点

从1999年我国对政府审计和金融监管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金融审计通过一系列监管手段在区域金融监管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的促进了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在查处区域金融系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上,采取事前揭发、事中技术分析处理及事后通报扩大震慑力等有效方式,提高了监督处理的效果;积极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平台,实现了随时监督,大大的提高了审计监督的效率。

金融审计在区域金融监督体系中表现出了一些突出的特点:

(1)延续了“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金融审计模式。使得监督工作既可以分散实施,又可以整合处理,解决了金融审计中不统一的瓶颈问题。

(2)金融审计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特征。因为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部分,所以它在地位上高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督部门,俗称“一行三会”的金融审计监督框架。

(3)金融审计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特征。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督部门除了监督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工作外,在金融体系中还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而金融审计是独立的部门,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干扰,所以金融审计在防范和处理区域金融问题中能够公正处理。

(4)金融审计具有很强的综合监管的特征。区域金融体系是一个由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大网,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这些中介机构的金融产品往往交叉融合,因此,单一对某一类或某一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督都会有盲区,而金融审计对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整合监督,极大地防范了区域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4 金融审计在区域性金融体系监督中的不足之处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1)《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金融审计要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积极服务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从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发展角度,我国政府的金融审计工作具有以下问题:

①基于审计对象而言,对金融监管机构缺乏审计监管,主要侧重于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因此,对金融系统中的其他职能部门,比如非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另外,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还未纳入金融审计的监管范围中。

②基于审计内容而言,从传统角度上看,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对金融行业现有金融产品和传统的经营业务所产生的未来风险进行监督,这完全符合金融审计的目标——资产、管理和效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那么意味着新的金融创新理念和新的金融产品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来适应变化的新的经济环境。而在金融审计的监督工作中,发现对出于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关注不足,审计监督不力,极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比如就股票市场而言,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的金融中介机构,时有发生内幕交易及操纵股票的违法违规的行为,极大的侵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提高金融审计在金融创新资产及管理上的监督力度,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环境中,有助于有效的防范道德风险,规避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2)针对以上不足,政府审计部门对金融监督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基于审计对象而言,一方面要增强对非国有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其它非传统部门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把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都纳入金融审计的监管范围之中。

②基于金融审计内容而言。随着金融环境越来越国际化,金融系统面对比以前更复杂的风险,因此,从审计职能内容的角度,要加大对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和监管力度。除了常规的银行信贷资产监督管理,还要积极关注金融系统体系的整体风险,包括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监督管理。

5 对金融审计未来的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面对区域金融领域里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区域金融风险也会比以往更加复杂多样,因此金融监管和金融审计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提高。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要紧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金融

监管的理念。随着区域经济体和区域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审计的理念也要不断完善创新。相关审计部分要加大对金融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度分析,提高绩效审计适应新的金融环境,更好的防范未知的金融风险。

(2)要紧跟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更新金融审计的对象及监督的方式方法。虽然金融审计是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与金融风险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公正客观的行使审计监督权。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新的金融风险也相继产生,这就要求金融审计在监督对象上要加大对非国有金融机构的监督,比如,对外资银行的监督务必要纳入金融审计监督的范畴。同时,金融审计在监督方式方法上要做到灵活。因为金融市场是多变的,金融产品也是多变的,因此为了应对新的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审计要有更加灵活的监督方法。

(3)要紧跟金融人才的崛起,不断加强对新时代金融审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随着金融的国际化程度和区域金融的联动性效应日益提升,金融人才也越来越国际化,再加上金融人才的创新意识比较强,这就要求金融审计人员也要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开发新的金融审计软件,研究更加开放的信息化审计流程,不断更新金融审计数据库。为高效的金融审计保驾护航。

(4)紧跟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的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强对涉外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品的审计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地方金融稳定,更好的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作用,要加大对涉外金融业务和更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力求把风险降到最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石军,方瑞仁.学习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0,(2).

[2]郑靖,陈岚,李昊迪等.中国特色金融审计及其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实务,2013,(4).

[3]李晓.我国金融审计制度创新的应对策略和发展建议[J].科技资讯,2013,(24).

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范文第3篇

摘 要:绿色金融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风险已成为限制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对绿色金融市场的传染是绿色金融风险的重要成因。本文通过建立基于SIRS的风险传染模型,引入转移概率,比较绿色金融受到风险传染同非绿色金融受到风险传染的不同表现,证明绿色金融市场受到外界风险传染影响较大,但通过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能更好的控制绿色金融风险。

关 键 词:绿色金融;风险传染;转移概率

DOI:10.16315/j.stm.2021.01.007

文献标志码: A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我国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十九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强调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国家意志和人民愿望;因此,发展绿色金融具有重大意义,而绿色金融的发展势必会伴随风险。在以往的文献中,对绿色金融的研究远远少于同类型的金融研究,且在绿色金融风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风险、绿色信贷等方面,缺乏对绿色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

一般来说,造成重大绿色金融风险的原因一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不同的绿色产业在环保领域的正外部性的错判,缺乏科学评估,这导致资本逐利性的放大,节能环保效率低的产业被误判为低耗微排前景好的绿色环保项目,使得资源过度分配,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几乎没有回报,甚至破坏了生态。二是尽管国家大力促进绿色和环保产业并给予优惠政策,但尚未建立协调和执行机制,相关部委的产业政策、金融机构的部门政策和政府部门的政策之间并没有发挥很好的协同作用。三是金融投資具有短期性、流动性特点,我国银行平均负债期限只有6个月左右,资金转移周期短,频率高,是确保金融机构盈利增值的关键。由于生态金融机构建设周期长,大型环境项目需要多年的建设时间,长期的融资需求和短期流动的金融投资相矛盾,特别是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是绿色金融实践面临资金供需期限错配风险的直接原因[1]。

现阶段对于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风险及绿色信贷风险上,并以定性分析为主,包括分析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困境,或是分析我国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绿色金融风险传染相关方面研究缺失。因此,本文通过对绿色金融风险与非绿色金融风险的相互传染的研究,得出非绿色金融风险传染对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程度较大,而绿色金融风险对非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程度较小,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转移概率,深入探讨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风险传染后的变化。

1 文献综述

1.1 绿色金融风险

在绿色金融风险相关研究上,国内起步较晚,对绿色金融风险以及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及环境风险上,比如马晓微等[2]讨论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风险表现及成因,提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主要包括环境风险、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及声誉风险,强调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绿色信贷法制化建设、完善绿色西南带激励及监督机制;微观层面上应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及服务、重视银行内部人员培养与外部人才引进。在与绿色金融环境风险有关的研究中,江航翔等[3]认为绿色金融是将环境保护作为金融部门行动的指导原则,将环境和生态指标体系纳入金融活动。提出金融部门的环境风险是直接的,即金融机构的行为本身会造成环境问题;或是间接的,间接风险通常与不良贷款或投资不足所导致的环境经济损失相关。随着绿色债券的发展,绿色债券在绿色金融风险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绿色债券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绿色金融风险研究的重心。王遥等[4]在相关研究中提到,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呈爆炸性增长。作为绿色债券发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日益受到关注。滕磊[5]在相关研究中提到,绿色债券具有清洁、绿色、期限长、成本低等突出特点,可以为向绿色低碳经济过渡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促进绿色债券的建设,加快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1.2 金融风险传染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融合,不同金融机构和金融部门间的联系愈加密切。正是基于此,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传染和风险传染愈演愈烈。对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从整体来看,金融风险传染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

1.2.1 金融危机风险传染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开放经济为背景来研究金融风险传染问题,主要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市场联系、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等方面为立足点,来考察金融危机由一国爆发后,如何传染向其他国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计算和理论分析,以更好地解释风险传染的内在机制。经济基本面相关联产生的传染分为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渠道是最基本的金融风险传染渠道。据王献东等[6]在其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研究文献综述中指出对贸易渠道的理论研究最早进行的是Gerlach和Smets等,其次通过Eichengrenn等对20个工业化国家3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证实了贸易联系是最为容易观察到和非常重要的危机传染渠道。而Peek和Rosengreen则首次实证分析找出了金融渠道在传染风险中作用的证据,一体化背景下金融渠道成为了金融冲击跨国传导的最重要渠道。

1.2.2 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融市场风险传染

在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由于存在影响市场的因素,例如:金融机构的市场间投资、国际对冲基金、信息传播等,因此在不同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机制,金融风险会由某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向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发生传染。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跨市场的联动及其风险传染效应,刘平等[7]使用的方法结合了静态和动态copula函数方法,比较了近20年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美、中两国3个金融市场间相关结构的变化,从而证实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将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渠道向中国转移金融风险。苏木亚等[8]运用谱聚类方法、独立成分分析、GARCH和VAR的金融风险多渠道协同传染模型实证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我国股市的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各种渠道影响着我们股票市场不同部门指数的波动性,并且波动性溢出具有集中特征。

1.2.3 同一国家内部多个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

在同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因为存在共同的信息,有着共同的市场预期,以及由跨市场对冲引起的信息溢出。因此,证券、债券、期货等市场之间,往往存在着联动效应,金融风险也会由一个市场向其他的市场传染。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郑庆寰[9]研究发现,美国次贷危机发端于次级贷款市场,增强于次级债券市场,传染到持有次级债券的金融机构,并通过债权债务关系传导至商业银行,导致市场流动性紧缩,影响其他金融市场并产生更大的金融动荡。袁晨等[10]利用GARCH模型,实证检验2003—2010年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黄金市场间投资转移和市场传染的阶段时变关联特征,得出当股票市场处于危机时,跨市场间投资转移的发生意味着可利用其它市场的金融产品来规避风险。李志辉等[11]利用HP滤波的方式得出中国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风险指数,构建VEC模型,实证得出中国各金融市场之间有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

1.3 文献评述

纵观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历程,发现现阶段对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集中在单一的绿色项目上,或是从某项绿色金融项目出发,探讨其存在的绿色金融风险并提出相关管控建议;或是从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入手,研究商业银行存在的绿色信贷风险,较少研究绿色金融风险传染方面的问题。另外,大部分对绿色金融风险的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相对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金融市场风险与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的传染机制,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了定量研究。

2 基于SIRS的风险传染分析

由于金融市場企业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性,使得部分节点企业由于未及时采取风险防御措施,暴露于违约风险中,呈风险易感染状态;部分节点企业已被违约风险传染,呈风险感染状态;还有部分企业由于采取了恰当的应急措施,而有效抵御风险,呈风险免疫状态。这种由3个不同风险状态组成的金融市场与传染病模型相适应,因此本文利用SIRS模型分析风险传染存在可行性。

传统的传染病模型是假设群落中所有的个体具有相同的感染概率,但是金融风险传染与传染病传染具有差异性。传染病的传染个体具有同质性,没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市场与市场之间其实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就交易量而言,绿色金融市场由于是新型市场,企业发展绿色金融项目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它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不同的市场而言,其感染概率也不相同。因此本文借鉴Bouaziz等[12]研究网络中传染病的做法,设定节点拥有可变概率,引入实参数k称其为风险传染力,来量化市场遭受冲击的严重程度。则易感因子变成已感状态的概率为\"易感企业\"交易量权重与传染力的乘积,即:

对于处于易感染状态的企业来说,随着传染率β=P(i)的升高,处于易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反而会随之下降,而处于已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会随之升高,这是因为由于传染力的扩大,会有更多的企业受到风险传染的影响,从而从易感染状态转变为了已感染状态。而传染率β又与传染力k和交易量权重Wi有关。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风险传染后的状态与传统及金融市场存在差别,而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能更好的展现不同的市场受到传染的不同表现形式。为了更好的体现差距,设定传染力度为6,即一个市场的已感因子将风险传染给另一个市场的影响力度为6个因子;再假设全市场的交易主要由非绿色金融市场内部交易为主。且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很快,但绿色信贷余额仍只占中国国内全部信贷余额的10%左右,绿色债券仍只占债券发行量的1%左右;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同非绿色金融市场产生的交易量权重将会小于非绿色金融市场向绿色金融市场产生的交易量权重。基于这些基础设定,通过MATLAB软件对两个不同的市场分别做了数值模拟,并比较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如图1、2所示。

由图1、2可知,可以明显看出,随着β的减小,不同市场内的已感因子有着明显的差距。因为现实生活中,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占总市场比重较小,因此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对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较小,即在该数值模拟中的市场内部,β=0.6代表绿色金融市场内部非绿色金融风险对绿色金融市场的传染概率,β=0.3代表非绿色金融市场内部绿色金融风险对非绿色金融市场的传染概率。可以发现,非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的已感因子要比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产生的已感因子少,这说明在传染力k相同的情况下,绿色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外界风险传染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非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绿色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概率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本文引入一个新的变量来重点讨论绿色金融市场内部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的情况。

3 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分析

在风险传染过程中存在多种方式的风险管控手段,传统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分别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在研究绿色金融风险与非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模式中,重点加入了风险转移的概念,使得传染模式更为多样化。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在绿色金融市场中,通过某些金融工具,将受到风险传染影响严重的部分绿色金融项目转变为传统金融项目,将绿色金融风险降低,转移至非绿色金融市场。同理,非绿色金融市场也可通过金融工具将其风险转移。但由于双方项目转变的限制性不同,通常来说对绿色金融项目的要求较高,因此传统金融项目转变为绿色金融项目的阻碍较大,风险转移概率就变小了。

3.1 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模型

在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非绿色金融风险影响的已感因子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向非绿色金融市场转移,由此本文引入风险转移概率α。因此,风险传染模型进一步变为

对于处于易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S(t)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风险转移概率α1的增大,易感染企业受到风险影响转换成已感染企业的变化率减小;同理,随着风险转移概率α2的增大,已感染企业脱离感染状态的变化率也会减小。这证明了风险转移手段在风险管控中的作用,通常来说,对比非绿色金融市场,在绿色金融市场内,企业在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传来的风险影响时更容易将绿色金融项目转换为非绿色金融项目,即风险转移成功率较高。

在对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节通过利用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可靠性。

假设市场一开始并不存在风险转移,并且初始状态各节点的企业密度的初始值如下:

S(0)=0.9,I(0)=0.05,R(0)=0.05,实验中各参数的初始值为:β=0.6、γ=0.1、δ=0.25,将所有设定的参数初始值代入计算式,得到了无转移的风险传染仿真模拟过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处于风险感染状态的企业密度随时间呈现增加的趋势,证明此时非绿色金融风险在绿色金融市场中传染蔓延,在此初始状态下,讨论加入转移概率的风险传染的变化。对拥有不同风险转移概率(α1,α2)的传染进行如下的数值模拟。

可以看出在加入转移概率之后,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传染影响的已感因子水平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对比上图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3点结论:

1)当加入转移概率时,绿色金融市场中的已感因子发生下降,从占比60%,到占比55%,可以得出加入转移手段确实能够影响到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的风险传染,如图4所示。

2)当转移概率同时增加时,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影响的已感因子有着明显的下降,从最初的占比55%到占比28%,可以得出加入转移手段并且改变转移概率后能够有效控制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的风险传染,如图5~12所示。

3)当α1不变时,随着α2的增大,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传染影响的已感因子在总体的比例中缓慢下降;当α2不变时,随着α1的增大,绿色金融市场中受到风险传染影响的已感因子在总体的比例中也随之缓慢下降。

总而言之,在转移概率较高的绿色金融市场,面对外界风险传染时,采取风险转移措施后能有效的减少风险传染的影响,并且能够通过对转移概率的控制来达到更好的风险管控效果。但根据对加入转移手段后的收益损失讨论的结果(式(14))来看,一味地加强转移概率将会使获得的收益在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而最优的转移概率的选择则与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大小、市场的风险偏好系数和受到风险影响的原生已感因子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占比相关。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SIRS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绿色金融风险与非绿色金融风险的传染过程,理论分析绿色金融市场与非绿色金融市场分别受到风险传染后的风险转变情况,并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以此来讨论绿色金融风险与传统金融风险的不同。随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转移概率,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风险传染的表现,再提出管控绿色金融风险的方法。

结果表明:第一,非绿色金融市场受到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的已感因子要比绿色金融市场受到非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影响后产生的已感因子少,说明在传染力k相同的情况下,绿色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外界风险传染的影响;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在此本文提出2点建议:一是应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定期审查绿色金融项目带来的风险是否超出预期,确保监管机制对绿色金融市场发挥有效作用;二是应采取固定的报告机制,即规定某一固定时期对绿色金融市场风险做出报告分析,在确定导致过量绿色金融风险的来源时及时止损。第二,在转移概率较高的绿色金融市场,面对外界风险传染时,采取风险转移措施后能有效的减少风险传染的影响;而在转移概率较低的非绿色金融市场,通过采取风险转移措施虽然对风险传染影响有一定的效用,但效果略不明显。绿色金融市场在做到管控自身风险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转移效率,从而提高转移概率来有效的抑制非绿色金融风险对其的传染影响。风险转移手段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风险管控手段,在一项绿色金融项目建立的初期,就可以通过对该项目的转移概率进行计算,确立最优的转移概率的选择(最优转移概率与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大小、市场的风险偏好系数和受到风险影响的原生已感因子在绿色金融市场的占比相关)。在风险发生时就可通过一系列的风险转移方式,例如将投入该绿色项目的资金分割出一部分投入非绿色金融项目,即选择项目的替代品来降低风险带来的进一步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向南.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的混合治理模式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5.

[2] 马晓微,陈慧圆.绿色信贷风险评估[J].中国金融,2015(10):23.

[3] 王玉婧,江航翔.環境风险与绿色金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6):16.

[4] 王遥,曹畅.中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的现状与前景[J].环境保护,2016,44(19):22.

[5] 滕磊.绿色债券的国际创新和中国路径[J].生产力研究,2016(5):38.

[6] 王献东,何建敏.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金融,2016(7):50.

[7] 刘平,杜晓蓉.对金融危机风险传染效应的比较研究:基于静态与动态copula函数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1(3):132.

[8] 苏木亚,郭崇慧.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我国股市的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欧债危机背景下基于中证行业指数视角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11):21.

[9] 郑庆寰.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研究:基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分析[J].南方金融,2008(3):5.

[10] 袁晨,傅强.我国金融市场间投资转移和市场传染的阶段时变特征:股票与债券、黄金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0,28(5):1.

[11] 李志辉,王颖.中国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分析:基于VEC模型分析的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2(7):20.

[12] BOUAZIZ M C,SELMI N,BOUJELBENE Y.Conctagion effect of the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Evidence of DCC multivariate GARCH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s Finance &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12(44):66.

[编辑:费 婷]

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分类评价问题,结合黑龙江省63个县域的特点,从地域主导产业差别角度入手利用区位熵方法对黑龙江省63个县域进行了分类,并据此提出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应进行分类评价的观点,同时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分类评价的意义及启示,以便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细化研究,以期基于特色县域经济打造特色金融服务之路。

关键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区位熵;金融结构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带动作用,同时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良性互动也是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金融生态环境概念从生态学的角度基于时空两个维度系统地描述了金融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以及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近年来,学者们、金融业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对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研究方兴未艾。

但是,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目的是寻找金融发展路径,通过量化县域之间的差距寻找发展“洼地”,同时基于此提出具有效率性及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最终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策略。而目前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在评价中往往只是对某一区域内的县域进行直接评价,或按县域归属地区进行评价,而没有考虑县域之间地域、环境资源及主导产业模式的不同,这样不能在评价工作中凸显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不便于制定细化的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服务策略及金融生态环境改进策略,笔者认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再次进行分类评价研究,基于综合评价及分类评价结果给出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特色金融之路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思考,参考了学者们已有的研究,并结合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特点,我们尝试对黑龙江省63个县域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方便后续的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工作的开展。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文献梳理

自从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和重视,由于其可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意义,所以研究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果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即关于金融生态内涵的探讨,如白钦先(2001)、周小川(2004)、李扬(2005)等学者的研究;二是实践层面。即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排名及对策研究的探讨,如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2009)、各级各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也发现对省际及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较多,较少对农村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更是忽视在评价中基于县域经济特点或主导产业模式进行分类评价研究。

二、基于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视角的黑龙江省63个县域分类研究

金融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服务行业,一个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如何其最终判断标准应该是,该金融生态系统及金融运行状况能够很好地与当地经济状况结合及互动,特色经济需要特色金融的同步扶持。因此县域金融是否能够扶持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是否能够帮助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升级,是否运行稳定可靠应是衡量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

笔者认为,进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研究主要是考察县域金融结构是否与县域经济结构或经济特色相匹配。而研究县域经济特色首先要理清其主导产业状况。本文使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熵方法,采用2011~2015年黑龙江省63个县域及全省经济数据均值进行了计算和分类。其中数据均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

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熵是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区域专业化部门或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判定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主要依据。因此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其中熵是比率的意思。区位熵的计算公式是:

LQij=公式(1)

其中,LQij是j地区的i产业在全国的区位熵,qij为j地区i产业的相关指标(例如产值、就业人数等); qj为j地区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qi指在全国范围内i产业的相关指标;q为全国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一般而言,LQij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基于该原理,本文计算黑龙江省各县域区位熵的公式为:

区位熵(A)=(黑龙江省某县域第一(二、三)产业GDP/该县域全部产业GDP)/(全省第一(二、三)产业GDP/全省全部产业GDP) 公式(2)

一般说来,A>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该产业或其产品可以对外扩张或者输出,其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A=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专业化水平与全省相当,该产业或其产品,既不能输入,也不需输出;如果A<1,说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专业化水平低于全省,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还需要从区域外引进该产业或者输入该产业的产品满足区域内的需要。表1给出了基于2011~2015年经济数据均值计算的全省63个县域区位熵。

从2011~2015年均值数据计算得出的区位熵数据可以看出,在63个县域中第一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有62个,占总数的98%,即绝大多数县域都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导产业。一般认为,区位熵大于2的产业在区域中具有绝对优势,从表1可见,区位熵大于2的县域多达42个,占所有县域的67%,说明这些县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对外输出。第二產业占有优势的县域则明显减少,只有10个县域,占总县域的16%,且区位熵数值均介于1~2之间,说明其第二产业虽然存在比较优势,但是产业优势并不明显。在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10个县域中,大庆地区四个县域第二产业区位熵均大于1,主要原因是采矿业,如石油天然气开采,其他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第二产业集中在农产品、食品加工,木材、林产品、煤、石化加工,绿色食品加工业等。第三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县域只有4个,仅占总数的6%,全部集中在哈尔滨地区及牡丹江地区,其中哈尔滨地区有2个县域,可以看出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非常强,另外牡丹江地区的绥芬河市和东宁市主要以口岸贸易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从近5年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63个县域第一产业可以对外输出,但是由于没有第二产业的深加工支持和第三产业的运输、金融等服务支持,导致农林牧渔业产品必定以低附加值方式输出为主,很明显这成为了黑龙江省发展县域经济的瓶颈。对于这种县域经济现状,金融业应该围绕稳定第一产业,支持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原则设计机制润滑实体经济,实现金融服务经济的最终目标。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也应该根据产业布局的差别对县域进行分类评价,给出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策略。为此,笔者根据各县主导产业情况,对63个县进行了分类。如表2所示。

三、进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的意义及启示

(一)依据县域产业特色使用开放性指标体系

由于金融业最终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服务部门,因此,笔者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不仅指金融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评价,更应该考虑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金融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产业结构适当的基础上(即主导产业分工符合区域比较优势),区域金融结构是否匹配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应该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分类评价指标设置的考量之一。只有当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金融才能真正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林毅夫,2009;Demirguc-Kunt&Levine,2011;Cull&Xu,2011;Kpodar&Singh,2011;佟健等,2015)。因此有必要在分类评价中,区别于之前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指标体系应用于所有被评价对象的情况,实现开放性指标体系。也就是在分类评价中,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及主导产业不同,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通过加入衡量县域金融与县域发展模式的切合度指标来衡量同一类别区域间金融与主导产业的互动关系。

比如在黑龙江省第一产业主导的49个县域中进行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删除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占比的指标,加入产业金融相关率指标,即县域产业金融资产总值/产业GDP(其中产业金融资产总值可以使用一定时期县域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产业贷款总额);也可以设置定性指标,比如针对第一产业风险大、抵押物缺乏的产业特点,当地金融机构基于产业资金流通的需要,是否设置了相应的信用增信或风险转移机制;针对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特别是有园区集聚和知名企业的县域,是否设置了产业链融资等创新融资方式来带动中小企业融资,通过整体产业风险代替单个企业风险等方式化解产业融资困境,匹配主导产业发展需求;针对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县域由于服务型企业较多是否设置了直接融资扶持渠道。如果有匹配相应的金融服务,则该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得分会高于其他县域,这样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开展动态发展评价

县域主导产业及发展模式是动态的,产业升级是县域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黑龙江省63个县域中,78%的县域只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需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配合;从长远来看,县域发展需要城镇化、现代化,也需要二、三产业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变迁需要金融结构的调整和资金的带动,因此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也应该关注金融业是否适合县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否符合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比如在评价中设置动态发展评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结构是否跟进调整,反过来金融结构是否适合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

(三)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制定指向性金融创新方案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最后需要给出完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策略,通过分类评价,可以了解县域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对于评价靠后的县域,可以依据县域产业特色制定指向性的金融创新方案,完善金融发展路径。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因此结合产业特点制定金融创新方案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发展县域金融工程是化解县域金融风险、丰富资金融通渠道,调节金融结构的有效思维路径,对于指向性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结合第一产业主导县域,以农业为例,可以探索与农业经营主体财产权利相关的金融创新,比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担保物的信贷产品创新、以财产权利未来收入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可复制的农业产业供应链融资创新、也可以探索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服务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创新,比如利用农民熟悉的农村金融机构嫁接农户与期货市场之间,创新金融产品,有效对冲农产品价格风险,从而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及贷款成本。为了支持各产业县域中小企业融资,可以探索区域集优的县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创新,即在区域内利用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及对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进行优选区域中小企业,并设计金融产品使这些企业捆绑融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集合票据的方式获得资金;也可以尝试担保公司支持的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增强创新、企业资本市场上市扶持制度创新等。通过金融创新促进县域金融发展、完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从而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2003(01).

[2]迟永慧.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

[3]王曙光,张 越.区位商视角下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区域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3(04).

[4]叶永刚.县域金融工程的未来路径[N].光明日报,2015-09-30.

[5]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人民出版社,2005

[6]陈衍泰.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02)

[7]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8]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9]白琳.基于区位商的云南沿边地区产业结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06).

[10]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李小溪.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大有可为[N].中國商报,2011-05-27.

[12]苗闫.基于“方法集”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J].黑龙江金融,2015(08).

注:自2015年5月10日起,双城市(县)并入哈尔滨市,成为哈尔滨市双城区,因此哈尔滨市持续多年的八区十县(市)的行政区划格局由此变为九区九县(市),这样,从2015年5月10日起黑龙江省的县域数量就从长期以来的64个县域变更为63个县域。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改进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JYD07)。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范文第5篇

首先,我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商业银行在业务上是相互融合的,在我国当前的整个金融体系当中,互联网金融现在还是传统银行体系的一个补充,虽然其具有不同于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但是无论是从业务规模上、服务对象上,或者从未来的业务形态方面来看,互联网金融都仍然是依附于传统金融的一小部分。

就我国现有体系而言,互联网金融暂时仍不会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造成太大冲击,从商业银行和传统的互联网机构之间的关系来说,主流趋势是合作而非竞争。随着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的深入,今后线上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将会下移,金额单比的额度将会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而传统的金融机构则正好相反,因此两类机构在未来可能会经历一个相互合作到相互竞争过程。

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各自有各自的优势,比如说传统银行对于消费者在信贷主体上的形象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的,银行的信用风控技术也是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能比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说网点少,成本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有效获客,使得其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近几年经历了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其中难免泥沙俱下,随着我国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业也将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经过整顿以后,其中将会诞生一批具备做大做强能力的企业。

此外,互联网交易过程中积累下来大量的数据,包括除社交网络的数据,已经逐渐地在金融机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认为这特别值得期待,有可能会对我们国家整个金融服务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的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把互联网这种结构化的数据导入自己的风控体系中,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金融工程与量化金融范文第6篇

站在金融杠杆及经济波动角度来说, 自2008年之后,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持续, 很多国外学者围绕着金融部门的去杠杆化问题展开了探究。站在国内研究角度来说, 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在去杠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例如, 著名经济学家钟伟等人认为, 欧美国家在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研究是目前流通性渠道影响的主要因素, 促使国内资金流动性趋紧。

2 去杠杆化和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在本研究内容之中, 主要的重点研究内容在于金融杠杆波动以及去杠杆状态下, 金融经济增长受到了哪些影响。因此, 在核心研究上, 应该做好对去杠杆化以及金融杠杆波动的变量解释, 被解释的变量可以是经济增长趋势, 也可以是金融稳定性的来源。面对数据统计和回归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人们应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首先的一个问题是时间效益和国家效应很难在研究过程中突显出出来, 虽然在虚拟变量之中包含着对时间效应的解释, 但在回归动态特性的前提影响下, 常规国家效应处理方式显得十分不合适。其次, 很多经济变量和金融增长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 这也将整个流程中的偏差和反向因果突显出来。为了将上述问题全面解决, 可以利用Aa B模型开发系统, 对相关计算过程进行全面估计。

2.2 核心变量定义以及控制变量的选择

在交叉样本数据获得过程中, 主要以可靠性为主, 而本文的实证分析样本中主要包含了全世界91个国家的相关金融数据。在此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零星数据的缺失, 为了将数据的利用形式体现出来, 人们可以对之前研究过程中的一般做法进行参考, 如果整体数据的缺失值小于3, 在整个数据空间维度上, 至少能保证90%以上的数据存在完整性特点。首先, 在去杠杆化的研究上, 可以将信贷周期认定的优势体现出来, 利用prit表示一个国家在第t年中的私人部门信贷与国家总GDP数量的比值, 之后利用HP滤波算法对整个周期值O进行计算, 最终得到金融杠杆标注差。而在金融杠杆波动研究过程中, 按照之前研究过程中的一般做法, 主要是对私人信贷部门与GDP的比值进行确定, 在HP滤波过滤之后, 确定周期波动项, 之后利用绝对值来确定金融杠杆波动率。而在其他控制变量计算上, 应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确定, 首先是经济层面, 如通货膨胀率、资本形成率等。其次是金融层面, 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最后是社会人文层面, 如人口增长率等。

2.3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具体的回归计算流程, 本文得出了具体的GDP增长率, 如表1所示, 这其中还涉及去杠杆化和金融杠杆波动为核心的变量回归。在具体模型设计过程中, 主要的研究目标是对核心变量进行优化和阐释, 最终得到回归结果。另外, 在以往模型回归基础上, 将经济、金融等测量的变量控制突显出来, 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条件。从表1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 如果让去杠杆化变量系数保持在5%水平上, 整个置信水平也会出现负增长, 这说明由于杠杆化的出现, 国家经济增长出现了负效应。与此同时, 金融杠杆波动系数也会保持在负数状态, 经济增长量同样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各个控制量纳入到模型之后, 利用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首先, 在通货膨胀率的作用下, 整个系数将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在此种状态之下, 通货膨胀水平越高, 经济增长率也就越低。其次, 当资本形成率系数显著为正时, 资本投资量也会呈现出增加趋势, 经济增长率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4 稳健性检验

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数据之中, 可以获得不同的可能性, 在不同文献之中, 人们对去杠杆化有着不同的测度方式和标准。在核心变量的作用下, 市政结果的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影响, 并在后续检验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问题。因此, 人们可以利用Lund et只能够的“去杠杆化”定义, 对整个回归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对其中不同类型的定义进行衡量。在新定义的影响下, 无论是GDP增长效率还是人均GDP增长, 均可以被称之为解释变量, 在此种影响之下, 负面效应依然可以成立。另外, 在金融杠杆波动系数的研究上, 由于以负数为主, 说明整个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并未发生改变。

3 去杠杆化和金融杠杆波动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正如前文所述, 人们可以利用“金融危机去杠杆化”的分析模式对金融稳定性影响进行分析。一般来说, 在具体的离散二元面板模型选择上, 需要蹲一个隐含变量进行假定, 具体表达式如下:

该式中, i代表国家名称, t代表具体的发展时间, Y代表某国家是否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X代表核心解释变量, Z代表可能引起金融危机的控制变量向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隐含变量Y不能被观测, 但虚拟变量可以通过相关方法得到具体的观测数值。另外, 在具体变量研究过程中, 所有信息皆来源于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 尤其是在控制变量的选择上, 可以针对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等因素进行全面控制。

3.2 实证分析结果

作为一种控制变量中的附带结果, 在具体的资本形成和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 所发生的概率与很多因素有关, 这也说明经济的发展与国家资本水平的上升密切相关, 在此种情况的影响之下, 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也会明显下降。与此同时, 显性存款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息息相关, 如果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不完善,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会全面提升。虽然该项结论无法用工作经验来得出, 但各项发展环境已经对其进行了证明。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 可能是由于显性存款在制定过程中, 可能或促使某个金融机构监督激励政策小江。此时, 银行金融危机将会不再给人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 但道德风险却得到了提升。因此, 受去杠杆化以及金融杠杆波动风险的影响, 很容易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情况。

3.3 稳健性检验

在稳健性检验上, 为了确保检验效果, 依然以Luud et中的“去杠杆化”定义为主, 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相关结果表明, 在新的“去杠杆化”定义显示之前, 无论是随机效应模型, 还是总体平均模型的总和。整个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不会出现任何形式的改变。另外, 整个结论的显著性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尤其是在置信水平的研究上, 并不会超过1%, 效果极为明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受金融杠杆波动的影响, 国家金融体系发展情况很容易出现波动。在该种结论和定义的影响下, 不同“去杠杆化”定义所对应的模型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确保结果的稳健性发挥, 站在金融体系发展角度来说, 有利于各个部门对金融风险的规避。

4 结语

综上所述, 金融杠杆过度上升的原因就是去杠杆化的存在, 而在去杠杆化的影响下, 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进一步下降,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会逐渐上升。因此, 站在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来说, 金融杠杆情况的宏观管理显得异常重要, 可以避免过度杠杆化情况的发生, 从最大程度上避免杠杆的急速下降。

摘要:在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金融体系也开始过度杠杆化, 引发了金融行业发展的不稳定。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 对去杠杆化和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总结, 并从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实证分析结果、稳健性检验三方面, 论述了去杠杆化和金融杠杆波动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杠杆,经济增长,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爱俭, 杜强.经济发展中金融杠杆的门槛效应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评论, 2017 (5) .

[2] 顾永昆.金融杠杆、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日本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 2017 (9) .

上一篇:景泰蓝的制作范文下一篇:携手游人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