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反思范文

2023-09-23

高校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一、高知人群健身现状

高知人群健身需求现状。

健身锻炼不断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对于高知人群而言, 健身不仅是一种潮流, 一种优化生活结构的方式, 也是自身健康的需求。因此针对高知人群在健身方面的需求, 进行相应调查。由表1可知, 通过对大庆市高知人群健身需求的调查发现, 高知人群在减脂塑形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比重, 占比达到59%, 其中女性更多关注减脂, 男性主要需求是塑形。塑形成为高知人群主流健身需求方向。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高知人群平时工作多以久坐为主, 身体活动少, 饮食结构不合理。而且大多高知人群没有养成规律性的运动习惯, 引发许多健康问题, 部分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是因为医嘱, 这也成为引起高知人群重视的健康问题。

二、高知人群健身现状分析

(一) 体育健身知识匮乏

高知人群大多从事脑力劳动, 体育活动、体力劳动参与少。许多人表示由于体育课程从小不受重视, 学校体育课程经常给主流科目让路, 加之高校体育教育机制不完善, 许多高知人群表示在上学期间没有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工作后, 许多高知人群不具备一项运动技能, 缺乏体育健身知识, 参与健身锻炼进步缓慢, 成为高知人群健身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二) 身体基础较差, 协调性不良

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知人群注重保健而不注重锻炼, 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较多。高知人群参与健身后, 才发现自己身体基础差, 普通人一节课完成的动作学习和训练, 自己需要几节课去适应, 并且许多训练任务依然无法完成, 同时身体协调能力差, 平衡性差。以健身动作平板杠铃卧推而言, 许多高知人群在训练中, 抓握时多次强调立腕不能完成, 根本原因是缺乏身体的对手腕的控制。同时杠铃在下落的过程中不能垂直落下, 偏前、偏后现象多次纠正而不能改变, 重心平衡能力差, 协调性差。

(三) 锻炼易中断, 健身习惯难以养成

高知人群在健身之初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健身意愿, 一方面源于切身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锻炼之初的新奇吸引。高知人群在健身锻炼前期的健身过程中就表现出只喜欢做简单动作, 不喜欢尝试运动技术难度大的动作, 不愿在已经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在一段时间之后, 随着健身效果一般, 乐趣和新奇缺失, 极容易出现运动中断, 健身习惯难以养成[1]。

(四) 情感方面

高知人群经济基础好, 多选择一对一私教课程, 锻炼结束后喜欢独自运动, 私下训练过程中缺乏与他人合作, 合作精神表现不足。运动前、中、后都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交际倾向不足, 不愿融入体育健身社交圈。同时由于体育健身知识匮乏, 话题少, 运动效果差, 成就感获得较少, 情绪低迷, 严重影响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三、从高知人群健身问题, 反思高校体育教育

(一)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

由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缺失, 学生身体素质差, 高校体育教育长期处于为中小学体育“补课”的境地。尽管高校体育场馆和场地种类丰富, 并为学生制定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来满足学生多样体育项目的锻炼需求。但是, 基于学制和学时制度的时间限制, 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很难改变学生体育基础薄弱的现状。高校课程种类丰富但缺乏前瞻性, 对学生毕业后及未来工作中的体育场馆和运动内容形式缺乏调查研究。对于工作后的大众体育项目缺乏相关课程设置, 缺乏与社会体育形式的联系, 影响体育教育的连续性。

(二) 体育教学理论先进, 实际教学方法老旧

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丰富先进, 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 学校体育课程有着严格的学时计划和教学进度, 教师受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压力, 往往采用熟练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依然是主流[2]。体育课堂不够活跃、教学组织形式单调、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 学生上课体验差、学生参与热情低。新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压力大, 老师时间精力不足, 新型教学方法不易实施。

(三) 网络资源缺乏利用

现阶段体育网络课程资源丰富, 各大体育院校都推出自己的特色体育视频课, 以慕课为例, 许多体育院校的优秀体育教师参与录制许多优秀的体育课程。但是通过体育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人数比较少, 大多数学校老师和学生都未将体育丰富的资源和自身教学和学习相联系, 导致资源的不充分利用, 缺乏对相应课程模式的改革。

(四) 终身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培养缺失

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和体育精神的培养缺失, 体育教学内容缺乏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教育。学校体育难以实现校内外的体育生活的融入, 学生体育课缺乏体育兴趣[3], 大学生的“宅”、“手游”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进一步激化学生健康与学校体育教育之间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精神的培养同时, 高校体育没有体现出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差异性的体育锻炼内容和场所, 缺乏终身体育思想观念的引导, 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四、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

(一) 体育教学注重专业与需求相结合

首先, 通过高知人群的健身问题, 是许多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反思高校教育就要从根源是去制定相应的体育课程, 从学生专业方向发展去系统性探索课程制定。

高校体育项目种类丰富, 但是需要在不同专业方面给予相应的建议。以地质学科为例, 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需要在野外工作, 相应的户外体育课程, 对学生的工作有着极大的促进, 也有利于养成相关的户外运动兴趣。

(二) 勇于尝试体育教学新方法

一方面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出发, 反思旧有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解放思想勇于学习借鉴国内外、校内外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老师应加强与学生课外活动的沟通, 了解学生上课感受并总结经验有选择的采用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主体。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研究体育教学方法, 并加强直观手段, 贯彻启发式教学, 吸取优秀教师、老教师的教学经验, 结合自身, 对教学方法进行修改、创新、优化, 找出学生更易接受和喜爱的教法。教学方法不仅能教会学生体育运动技能, 更能培养出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网络资源丰富, 学生及老师都可以通过网上体育资源进行学习, 有许多优秀的体育网络课程在线学习, 能够迅速了解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 在体育课上的实践练习能够迅速获得效果。以东北高校冬季室外速滑上冰课为例, 老师第一节通过理论课讲解注意事项、提醒着装, 并要求学生在网上同步看视频速滑课, 等到上课时, 老师讲解过程中用时相对减少, 有更多时间纠正学生滑冰的动作, 也锻炼学生室外上冰克服寒冷的意志品质, 教学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学习。

(四) 大力发展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

高校鼓励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加入校园体育, 请学校相关体育项目老师加入社团, 担任指导教师, 将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与体育兴趣社团相联系,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提高运动技能。扩大大众体育项目社团规模, 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健康、体质、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态势[4]。同时鼓励大城市成熟的体育俱乐部进入高校发展, 高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发展自由, 提倡以经济手段搞活体育俱乐部对学生的体育需求, 学校留有定时考察、监督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教育质量, 但不干预经营方式。

(五) 高校应加强硬性体育考试标准

在体育课上应强化体育过程评价, 重视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合作状况。记录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与时间, 记录体育活动的参加情况, 定期测量体能与技能水平。加强学生体育的参与度, 实现体育生活化。同时制定严格的毕业体育成绩标准, 实现体育成绩与毕业挂钩成硬性规定。让学生真正重视体育, 并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与未来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联系。

五、结论

高知人群的健康状态和健身问题是高校体育教育下最为显著的缩影。通过研究高知人群的健身现状来反思高校在体育教学上的改革问题。高知人群的健康需求直接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和国民体育素养问题, 也是值得高校进行相应对策研究的部分。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越来越多的高知人群加入到健身的潮流之中。而高知人群在健身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 直接反映出这一群体的健身习惯和特点, 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知人群的健身需求, 来反思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问题, 并给出相应建议, 促使高校体育教育变成学生所热爱的体育、实用的体育、参与的体育、终身的体育。

关键词:高知人群,高校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郑军.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 26 (4) :118-121.

[2] 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 于洪.学分制背景下北京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3.

高校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成果

首先, 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下,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都进行了实践性教学模式创新, 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高校学生必修思想政治课程, 都积极进行了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并对自身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使高校思政可让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更加能满足新时代发展下社会对素质型人才的需求。

同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也将更多实践性知识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 这样一来高校学生社会道德及思想道德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 各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日益丰富起来。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下, 不仅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课基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效率, 还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 在新时代背景下,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理念得到了有效开展。我们都知道, 想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和高校日常教育工作及教育教学机构间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在新时代模式下, 各级教育单位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重视不断加深, 并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 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建立一定程度上的保障机制, 并创建时间教学模式领导小组, 高校也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育时间及理论知识讲座, 这样不仅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掌握, 还可以深化教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解, 为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 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课堂参与度不足

在我国高校各类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 一直努力对高校思想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 不断将时间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

受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限制, 其理论性极强, 因此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 教师常常以自己为课堂主体, 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致使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下。在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实践过程中, 高校教师不断寻找实践性知识内容, 并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这样一来, 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下,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也有所提升,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经过实际教学检验, 我们发现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下, 虽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且学生普遍都能接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参与度。受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客观条件限制, 实践教学模式的根本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二)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效果不理想

受高校自身教学特点限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并不能与高校全部教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这就造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学阶段, 没有办法与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高校教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探索也不够充分, 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不能全部应用在实践教学模式中, 学生仅仅能接受到时间教学模式的教育, 无法根据高校学习特点, 自主应用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学习。

同时, 经过高校对自身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 在高校思想课堂上, 学生课堂地位确实发生了转变, 实践教学模式对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也有目共睹, 但是针对高校学生学习成果来说,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还有待提升。因此, 我们应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细节进行完善, 并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全方面结合, 根据新时代特点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重构进行研究。

三、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

(一)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 我国信息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当中, 不论什么行业都积极将信息技术与行业融合进行实践,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重构, 也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 应积极将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相结合, 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要,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 将“拉美陷阱”等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 用实际案例, 向让学生能产生置入式教学体验, 从而达到实践教学模式真正目的。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 跟同学们分享相关事迹, 帮助学生们明确人民才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基础, 为了他们走进社会各个岗位, 也应该与国家和人民为主, 时刻站在人民角度思考问题。

依托于新时代背景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重构,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还可以提高学生政治觉悟, 并且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拓展,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减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负担, 还可以帮助对思想政治课内容感兴趣的同学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二)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应将学生转变为课堂教学主体

在传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 学生虽然逐渐向课堂教学主体方向转变, 但是依旧处于课堂教学劣势地位, 高校教师依旧是课堂主体,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重构时, 应将学生转变为课堂教学主题, 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 高校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模式重构时, 应将选择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对课堂活动进行选择。在这种前提下,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教师应根据新时代发展特点, 积极应用新时代技术, 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程实践当中。

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变化, 弱化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地位, 并对学生课堂实践内容进行指导, 加强自己的引导功能, 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同时教师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重构过程中, 应加强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性, 帮助高校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

近年来, 伴随我国互联网技术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社会上思想德育广泛传播, 其中就有很多负面思想,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很不利。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 根据其特点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刻不容缓。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以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经验, 对课堂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并结合时代特点, 将学生放在实践主体位置上, 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重构探究。

摘要: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加快, 我国各级教育教学单位对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在新时代背景下, 各级高校思政课也在对自身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希望能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 探索全新教学模式, 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人才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因此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进行反思, 并结合高校实际思政课教育教学情况, 吸取实践教学模式中的优秀经验, 把握新时代脉搏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重构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汤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和重构[J].科教导刊 (下旬) , 2017 (1) :66-67.

[2] 陈树鹏, 周宏菊, 庄百鹏.“微信-微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7 (3) :28-31.

[3] 刘远林, 远婷.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才智, 2017 (6) :167.

高校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马克思说过“人能够有意识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1]——也就是说生命好比一个精神性而存在, 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认知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众所周知。人的“精神”并非从人的肉体生命中自发地产生, 它在人的社会性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成为人的肉体生命具有某种超越, 以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存在, 也以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交叉出现。所以, 生命德育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 单个人的抽象物不能构成完整的生命, 它总是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文章以生命德育为视角, 对在高校中加强法制教育阐明自己的一些探索, 只有抛砖引玉。

2 生命德育视野中的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肩负着帮助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只有真正做到关注生活, 提高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 法制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 富有感染力, 提高实效性。

(1) 法制教育应是对生命完整性的写实。

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在具有自然生命的同时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如果要使生命都完整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可以的, 也就是说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但很长时间以来, 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只关注人的自由价值和社会文化属性, 而将人的自然生命的属性置之度外。可是, 社会往往对某种“高尚”的精神而轻易放弃生命者大家赞扬。诚然, 生命都没有了,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还有存在的意义?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因此它是人间最珍贵的东西。世上对生命的杀戮是对生命的最大蔑视和摧残。媒体中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触目惊心。[2]这些大学生因为不懂得珍惜生命, 去呵护生命的意义, 就更不懂得生命的宝贵, 使得他们的生命出现一片无知的空白;一旦有了外界的压力的冲击, 生命的承受力就丧失殆尽, 这在毁灭自己的生命的同时, 也是对他人生命的残害。享受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是生命教育的目的, 这也是法制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消极层面上是不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在积极层面上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2) 法制教育是对生命灵动性的表征。

生命发展与人的自我意识是并驾齐驱的, 这就使人生命的自我创造成为现实, 主动发展变得可能。所以说, 生命教育的灵动性表征, 第一步要求充分尊重大学生自身初步使他们的内在本性遵循基本的发展轨道, 那种主动权真正从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说, 我们要让每个充满思想的心灵更为自由, 大学生精神发展的自主权更得到尊重。要创设一种自由翱翔的环境, 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让他们对现实的思索能够自由飞翔, 使学习成为发现和摸索前进的过程, 成为感悟自由精神, 启迪学生智慧的进展。

(3) 法制教育是生命个性的尊重的发扬。

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决定我们所需要的大学法制教育, 关注的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命, 对抽象的、空洞的生命是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的。因此, 我们进行法制教育要作为前提的是发展个性的认可。一方面表明, 人具有社会性, 所以作为一个关系中的存在;另一方面表明, 生命个性有独特的特点, 作为他自身而存在。这样的话, 只谈集体性, 而忽视个人的独特性, 将个体的集体性与独特性对立起来看待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不能随意张扬法制教育前提下的大学生的个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3]一般情况下, 作为一个群体不主张压制人的个性, 应该是为人的个性提供着生长的土壤, 因为不管什么人离开了社会大家庭, 不健康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就谈不上个性的发展。但这种集体应该是一种“真实的集体”, 即来自于个体间内在的共生性, 按自己的愿望对所属关系做出自我选择, 而从所在关系中创造自己, 进行自我构建, 是从生命德育的视角对法制教育中个性的弘扬。

3 我国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理性认识反思

我国的法制教育现状, 必须使法制教育反璞归真, 实现生命的回归, 这乃是我国法制教育走出困境的根本所在。我们应该有如下认识:

(1) 生命的法制教育是“有我”的法制教育。法制的特性之一就是“为我性”, 法制教育必须要先关注个人的教育, 如果脱离个人来谈集体和社会, 必然是虚假的。当前我们法制教育的失误就在于把“自我”当作法制“恶”的根源, 不承认“我”的价值, 因而导致法制教育并不是内心的真实表达, 而是教人说假话。实际上, 在一般情况下, “损人利己”的行为是违法的, 当然为“己”不能完全是不讲求法制;“私”也不能说是不法制的, 只有那些“肥私”、“为己”的行为才是违法。一般我们认为, 法制教育的首先追求可以是“私己”, 不能一贯认为法制教育必须改变谈“己”色变, 谈“私”色变, 从生命角度上所认为的法制教育不完全回避“私己”的问题, 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2) 生命的法制教育是情感的法制教育。我们通常认为, 法制由很多因素所构成, 在法律关系中, 作为义务主体的相对人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 法律部门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迫使其履行义务的活动。灌输式的法制教育是以不法制的方式来压抑生命的自由, 不仅是不法制的, 也是不符合法制的本性。法制的特性在于自由, 法制的成长是生命的一种自我超越。马克思讲到“只有情感是真正属于个人的, 它是内在的、独特的, 是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4]加强法制教育的模式要由“外”转向“内”, 必须融入对法制的深厚情感, 才会使法制会成为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生命德育坚持情为关键, 融入了情感的法制认知, 通过法制践行, 最终发展成为法制信念。只有法制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准。

(3) 生命的法制教育是生活的法制教育。我们更多的关注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在其自由成长的学习过程和课外的生活中进行。生活不仅在于它的意义, 更在于它是生命的冲动, 充满着生机活力。个体生命的发展不在抽象的科学世界, 而在富有人性的完整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时刻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参与法制实践, 身体力行, 才能真正地让学生领悟到法制教育的内涵和真谛, 启迪他们自觉加强法制教育的感悟, 真正将大学的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也进步一阐释生命德育的积极意义。

摘要:现实的学校教育主要局限于让认知和理性取代了生命的存在, 往往忽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 导致部分学生对生命的不珍惜及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凸现出来, 学校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文章从生命的阐释出发, 具体分析生命德育视野中的我国当前学校法制教育, 实现生命本真的教育。

关键词:生命,生命德育,法制教育,高校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 何桂宏.生命教育是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急迫课题[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4) .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高校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互联网环境下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

按照心理学研究的相关内容, 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会直接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社会结构与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现实环境间有着相同点和差异之处。相同点在于人们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趋向大致相同, 但最明显的差异之处在于网络空间的独特性带来的用户特征, 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身份信息转变下的影响

网络空间相比于现实环境, 其主要差异在于身份角色的转变。人们的感觉和感知并不能通过实际交流来获取, 只能够通过文字等手段来进行了解, 所以, 所获取的信息一般只是简单的感知经验, 对于对方的理解程度受限与自身的想象。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网络空间当中的匿名性特征, 使得人们不需要公布自身的身份就可以展开言论、分析等。近年来即便网络实名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网络环境, 但人们始终在网络环境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典型特征。当角色产生冲突时, 必然导致心理层面的危机, 出现人格障碍等, 这也是心理教育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 人际关系的拓展

网络环境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也让人际关系实现了有效的拓展。换言之,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实现了人们感情的合理沟通。以高校学生来说, 他们面临的是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 面对的只是不存在情感的机器。所以, 这个封闭的环境也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封闭, 人际交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障碍, 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们现实生活当中的人际关系等。

(三) 开放环境下的情感缺失

互联网环境下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同时也向高校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空间。相比于现实生活, 互联网环境下的内容丰富, 同时其信息量和多功能的特征也让意识观念实现了有效提升, 人们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之下完成各种既定目标。另外, 互联网空间中的人们地位平等, 个体个性化发展的背景下能够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却忽视了最基本的情感缺失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 心理问题解决的必然需求

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互联网的出现让社会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 同时也全方位地影响到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我们始终要认识到互联网本身是不够完善的, 无论是监管还是信息内容资源本身, 管理的规范性成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尤其是部分学生受到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情况非常突出, 包括过度沉迷网络世界、性格孤僻、严重网瘾等。这些现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 即网络心理障碍。尤其是部分学生因沉溺网络荒废学业, 甚至出现逃学、轻生等严重后果。对此, 我们应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并针对性地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才能依托互联网这一载体发挥网络优势,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体系, 并对其不良行为做好矫正, 现实意义非常显著[1]。

(二) 技术发展的趋势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 网络已经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 成为新兴社会下的新媒体方案,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结果, 目前中国网民的主体中绝大部分正是大学生群体, 且数据结果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互联网成为了学生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 也成为了学习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但我们仍然要考虑到技术冲击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趋势, 也是高校教育的趋势。

(三) 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而心理健康教育也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新时期的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能力和身体素质, 还需要在思想层面上具有超前的意识。我们通过相关的研究, 可以发现当前的人才都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 而一些遭受挫折的人, 也往往是因为意志力不足或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等。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 如何提升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选择与分辨能力, 更加良好地适应社会, 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模式构建

互联网作为当前的主要信息技术手段, 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的特征, 也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提供了专业优势。但考虑到网络的特征与大学生自身的特征, 互联网也为当前高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便利。为了避免其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 我们需要结合当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然需求, 对当前的教育模式构建提供良好的探讨和论述。我们结合之前的研究调查结果与当前的网络环境现状, 应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具体的分析, 其结构因素也应该成为管理重点。

(一) 明确教育管理的对象要求

我国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至今, 其主要作用在于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 以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 许多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要求并不明确, 认为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是主要的教育目标。实际上, 所有学生都应该成为心理健康管理的目标, 且教育和引导工作应相辅相成。互联网环境之下, 某些具有网络心理疾病的学生也应该纳入被教育的范畴之内。所以,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无论教育环境如何发生改变, 受教育的对象始终是全体学生, 并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与心理状态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些特殊要求或心理疾病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教育者也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负担, 尽快走出心理疾病,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意义[2]。

(二) 心理教育管理的基础性目标

互联网环境下需要构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管理体系, 设置基础性目标。我们可以依照全面发展理论, 结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除了基本心理素质之外, 还包括审美、创造、适应、生存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必要时需针对不同类型的状态与不同年龄班级层次制定不同类型的管理目标[3]。

例如对于部分有特殊心理障碍或生活环境具有问题的学生, 可以针对其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心理行为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 帮助其走出困境, 提升心理素质, 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之一;针对一般学生可以制定适应性目标, 虽然一般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趋于良好, 但有时也会因为部分心理层次的困扰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养成, 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等维度;立足于所有学生的发展新目标要求也可以让学生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获取最优化的发展方案, 在互联网时代下提升其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在优化心理品质的前提下满足教育的最高层次要求。

(三)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内容详细分析

教育部在心理健康方面设定了专业的制度, 即《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在这项管理体系当中, 也针对当前的心理教育内容展开了分析讨论, 我们也可以结合高校学生的发展现状来进行, 包括情绪调整、适应性教育、人际和谐教育、人格教育等。相关研究也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了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尤其是学生在心理健康层面的实际需求。例如对于刚进大学的学生, 应将心理健康教育集中在环境适应层面;对于某些临近毕业的学生, 则主要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等。互联网环境下, 大学生都知晓如何规划自身的学业与生活, 也能够合理地使用并接触网络。即便存在一些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学生, 也可以在明确教育内容的前提下充实教育体系, 即网络意识层面的教育工作[4]。作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 可以深刻认识到网络发展的本质, 并遵循网络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网络法律法规, 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 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 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研究

按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标, 高校可以采取多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例如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健康调查与心理测试等手段。无论采取哪种方案, 其方向都集中于引导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为工作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另外, 在教育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辅助方案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作为院校本身, 需要充分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一种自我教育活动, 需要通过教育资源的调动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方面, 很多企业和学校已经构建了针对所有人员的心理考评量表, 包括心理测验结果与人格、健康调查问卷。所以学校在经过调查之后也能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档案,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例如有研究表明, 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教育计划间有着密切联系, 尤其是当网络心理档案建立之后,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状态进行调整, 这也需要长期而稳定的运行空间支持[5]。

(五) 心理评价工作

教育部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工作一直高度重视, 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要求, 但并没有涉及到心理健康评价的内容, 近年来在这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研究。互联网环境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教育, 现阶段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学习能力, 并强化了被教育者功能的发挥[6]。正如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詹启生提出, 心理委员工作在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其工作呈现出信息网络化、多校园跨校区活动、国际交流增多等新特征。这要求针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应当由传统课程培训向新媒体培训与传统课程培训相结合的趋势转变, 充分发挥教育平台的作用与工作职责的标准化展开教育评价与体系服务建设,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对此, 我们可以在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性之上, 综合各个类型的要素, 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要求。此时, 考评学校的评价工作可以更加全面并具有针对性, 信息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特征也能提升考核结果的实效性。换言之, 受教育者通过辅导和学习才能认识到自身的问题, 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并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此外还有相关研究建立了专门的评估指标体系, 包括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 然后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建立了教育督查指标体系, 合理地推动了当前高校工作的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分析与互联网环境的管理,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点, 即互联网本身存在局限性,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辅助补充手段, 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者在展开心理教育的过程当中, 也能更好地展开精神层面的交流。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领域的关注热点, 互联网环境下的健康教育问题仍然需要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借鉴当前已有的管理方案展开后续研究, 发挥其积极作用。

摘要: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 发展至今, 各个院校都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 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也成为了当前院校发展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社会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也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同类型的新挑战。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反思,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凯娟.后现代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土化建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 32 (01) :49-50.

[2] 白晓玲, 贾辉.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对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 2019, 24 (02) :33-36.

[3] 孙娟, 王琰, 杨艳.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 (18) :91-92.

[4] 曹宁, 刘建辉, 杨晶晶.心理学在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应用——评《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发展》[J].新闻战线, 2017 (22) :153.

[5] 胡伟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7 (03) :171-172.

高校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的不断加深,为了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通过阳光体育教育的教学方式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能力已经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阳光体育教育的影响下,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是教学交流等多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转变。阳光体育教育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创新,更多的是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和参与感,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阳光体育教育是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后所诞生的产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阳光体育教育也逐渐从原本的单一应用转变为多元化应用,各行各业都在傳统的技术生产模式中将阳光体育教育技术充分的应用其中。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以阳光体育教育为背景,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创新的主要方式。而阳光体育教育下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福音,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提升了教学的质量,这不仅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促使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1 阳光体育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阳光体育教育在高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通过阳光体育教育的相关要求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有效的响应国家的要求、教育单位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利用课本知识,让学生进行记忆训练,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只能在各种学术类的教学课程中显现优势,对于一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现在高强度的社会生活需求,因此只有不断转变教学方法,实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将体育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思维方式相对落后,很多教学的手段也相对传统,更缺少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导致教学效果很难发挥。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不仅不能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吻合,也与教学体制改革要求背道而驰,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也很难更好的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因而通过阳光体育教育背景,以先进的阳光体育教育手段作为依托,将系统的教学方式应用在体育教学改革之中,转变教师的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高校体育教学意义。

2 转变教育理念,优化阳光体育教育

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前高校的体育课程,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改变自身想法,将变革与未来的发展思路充分结合起来,只有不断的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保证未来高校发展的持续性和高效性。为此高校的阳光体育教育要充分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和高校发展趋势,在不断地优化体育课程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新时期下为了更好地帮助高校完成体育课程的变革,各种专业型人才都对此进行了一定的专业研究,同时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当前的高校阳光体育教育首先要转变的就是自身的思想理念,只有转变根本的思想理念才能根本的解决阳光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高校的阳光体育教育是根据当前教育实际产生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的理论基础就是占据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被社会新型思想所改善,从原本的故步自封到最后的融汇共济,最终产生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对于很多传统的高校而言,他们所认为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是传承旧思想,秉承前人的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认为一切的体育运动项目都是课余之外学生丰富日常生活的必要手段,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很多不断追求创新,祈求新思路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制约。因此对于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改革而言,可以选择将一些新的有特色的体育运动放置在自身教育教学环节之中,以创新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理念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无形中的增快了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

3 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教育不断合理

阳光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让更多的学生群体参与到当前的体育教育课程之中。但是对于当前的体育课程而言,很难有学生完全的参与到当前体育课程当中,有的学生甚至于完全不去体育课,这种情况严重的制约了体育课程的开展,影响了阳光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其实在当前的阳光体育教育过程中只有不断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当前的体育运动之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体育课程的目的性。这样的做法不仅确保了学生能够受到学校的教育,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体育课程的上座率,让高校的阳光体育教育更加顺利。在高校的体育改革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加注重参与度,这就要求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渐丰富,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查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阳光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对于阳光体育教育的参与感提升也致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阳光体育教育的目的也能有效实现。

4 组织专员,建设课程改革专业队伍

高校阳光体育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如果仅仅凭借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不断摸索,很难保证后期的阳光体育教育不会因为人员结构产生一定的问题,作为阳光体育教育而言,这是一项具有专业技术性的工作,所需要的组建者也必须是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这就要求在开展阳光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所有的改革内部人员都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此在选择人员的时候,就要求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师必须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质量的职业素养,选择这样的人往往能进一步提升阳光体育教育团队的专业素质,有效地保证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

5 改革成果认真执行

高校的阳光体育教育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随着高校对于阳光体育教育的不断重视,改革前期和中期的准备定相当全面,但是只有在后期的贯彻执行过程当中不断发挥阳光体育教育的成果,才能有效保证阳光体育教育成果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提升改革的成效,保证未来的体育课程能够顺利的施行,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传授的过程当中,建立起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监督检查机构,严密的检测高校阳光体育教育的成果是否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贯彻执行。在检查的过程中若有发现有人没有按照既定的工作任务目标贯彻执行,则应当建立系统的考核机制,以此种形式严格保证各类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对于阳光体育教育的重视,学校可以在各种学生可以看到的设备中增设一定的举报信息,如有发现则以严惩的形势开展考核。同时在改革施行之后,若发现课程正式开展的过程中有任何的问题,学校应及时的尽心调整,以便高校阳光体育教育有效开展。

6 总结

为了进一步探究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阳光体育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阳光体育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起到的重要影响出发,对阳光体育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的提出高校体育改革的相关策略,以求能够通过对阳光体育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出一条能够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道路,并且通过阳光体育教育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素质过硬的建设者。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

高校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摘 要 篮球教学是教授学生篮球知识,篮球理论,使学生掌握篮球的规则,技巧、战术,以不断提高学生们篮球的文化和实践水平。文化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需要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篮球技、战术,以及篮球文化在教学中长时间的对学生进行熏陶,从而使篮球文化逐渐渗透到他们的观念中,从而提高他们对篮球文化的理解,使学生们提高自己对篮球知识的了解,从而深入的知道篮球的一系列发展,并且更进一步的理解篮球的技战术,提高篮球的实践水平。

关键词 篮球教学 渗透 篮球文化

一、前言

篮球运动随着时间的过去,逐渐发展为人们热爱的体育运动,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受人们热爱的三大球类之一,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篮球文化的迅速发展,迅速传播。而篮球运动的文化教育的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现在普通高校中虽然有许多的学生热爱篮球,喜欢篮球,但是他们对篮球文化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甚至一些简单的篮球规则和篮球常识都不了解。篮球文化的成长需要长期良好篮球氛围的熏陶、渗透,高校作为篮球运动的教学载体,与未来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我国高校篮球文化的渗透却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体现,因此分析篮球文化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对篮球文化教学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希望对高校的篮球文化教学中文化渗透起的一定的作用。

二、篮球教学文化的内容及其构成特点

篮球文化教学有对物质文化和象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教学组成,尽管也有一些其他不同的分类方式,但最终也离不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教学的范畴。我认为可以用图1来表达它们的关系:

根据篮球文化教学的内容特征,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其他的因素特征,可将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内容归纳以下三点为:

(一)篮球物质、象征文化。物质和象征文化是篮球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篮球物质和象征文化的教学便是篮球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并且能够生动的体现体育文化的精神和形象,是篮球文化中最具鲜明特征的内容。

高校校园篮球物质文化有其特定的内容。高校校园篮球物质文化的主体是“人”。其中主要包括篮球运动员、观众、拉拉队、篮球赛组织者、裁判员、教练员、球迷、志愿者等。而高校校园篮球文化的“物”主要包括比赛场地、篮球、球篮、篮板、运动服装、运动饮料篮球架等,高校校园篮球象征文化主要是在比赛和运动过程中运动主体所代表的团体标志,主要包括队旗、队徽、队标、队歌以及一些拉拉队节目表演等。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注重篮球文化的教学。使篮球物质文化、象征文化在校园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篮球精神文化。篮球的思想、篮球的理论、篮球的哲学、篮球的谋略是篮球的精神文化,位于篮球文化的核心地位。它决定篮球文化的性质和意义,影响和规范着篮球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篮球文化形成的关键所在。篮球精神文化體现了篮球的价值和观念,是篮球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篮球精神文化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老师要树立正确积极的篮球价值观念。让学生理解篮球的真正含义,并结合例子讲解篮球思想、理论、哲学、谋略,如NBA中著名的三角战术体系和普林斯顿体系。

(三)篮球制度文化。制度是稳定的价值标准、规范、地位、角色和群体组合在一起。它是围绕着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它提供了一种固定的思想和行动规范,提出了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和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方法。就像NBA有NBA的篮球制度文化、CBA有CBA的篮球制度文化一样。制度文化是绕篮球运动的开展而产生的规则和比赛体制,以及与篮球文化相关的组织机构。要在篮球文化教学中注重灌输它们。制度文化根据自己的地域文化有自己不同的制度、规则和执行这些制度的机构和组织,以及风俗习惯和礼仪。高校校园篮球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篮球运动参与者的组织构成、赛制、规则、技战术行为、比赛秩序、法规纪律、管理度、培养体系等。

三、结论

作为体育系的学生掌握较高的篮球技战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丰富的篮球文化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如今高校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把技战术实践当作重中之重。而且,内外堂课的课次和课时的安排上篮球实践远远大于篮球文化的比例。而贸然改变现在的教学大纲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怎样改变这样的一个教学现状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教师在外堂课中篮球文化的渗透,在讲解技战术实践时,加上篮球文化的教学,这样久而久之篮球教学中的篮球文化就会逐渐渗透到学生们的思维中,使体育系学生在掌握篮球技战术的同时,在篮球文化上也得到掌握。

(二)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地给他们灌注各种各样的篮球文化,引导他们,让他们了解不同的篮球文化。并通过学习不同的篮球文化,来增加他们的篮球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匡鲁彬,谭朕斌.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和内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13):38-46.

[2] 吴恒星,申怀松.从新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82-84.

上一篇:儿童天地诗歌集范文下一篇:采购助理转正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