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生活型高考作文范文

2023-09-30

语文与生活型高考作文范文第1篇

审题

“绿色生活”是已被公众约定的专用词汇。在解读时,必须把“绿色”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要言之,“绿色生活”有三个重要内涵:①热爱自然;②护卫自然;③顺乎自然。请注意:“自然”是关键词,在涉及“精神层面”时,要注意“顺乎自然”,切切不可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堆砌在“绿色生活”之上。

1.对“生活”的理解

因“生活”的“面孔”之熟,含义之丰,范畴之广,故命题并未做任何提示和界定。但就具体写作活动而言,必须明确:①“生活”是这道命题的中心词,是写作的基本指向;②“生活”的基本含义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相区别;“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含经验)”和“衣食往行等方面的境况”等。引申义虽然比较多,但必须由“生活”的基本义派生而来,如果象征或比喻义也必须有相似处和关联点;③“生活”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生命”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2.对“绿色”的理解

“绿色”是一种隐喻。“绿色”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才具有特定的比喻义,即提示*的“生机勃勃、赏心悦目”,命题中对绿色作了三个方面的提示。特别强调了“绝色”的理念涵义。在今天这个时代,“绿色”早已成了一个高频词,其核心喻义,是生命生态,最终指向是“自然”。由此推及,“绿色”还可表达人们希望的、美好的、健康的、低碳的、积极的、和谐的、诗意的等含意。

3.对“绿色生活”的理解

“绿色生活”主要是指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多次使用,救助物种,保护自然之类的环保生活行为均属此列,大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随手关闭水龙头、尽量乘坐公交车之类的低碳生活方式均属此列。而精神层面的生活,则要扣住“道法自然”(道家)或“天人合一”(儒家)的核心意蕴去找准契合点,人们的情智、态度、灵魂、禀赋诸方面都要紧扣“顺乎自然”这一核心意蕴去选择。例如重在享受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快乐学习生活,又如既敬业乐业又能寄情山水,休闲身心的工作状态等。

“绿色生活”的写作必须将“绿色”和“生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不能只写“绿色”而无“生活”,也不能只写“生活”而无“绿色”,“绿色生活”可以实写,也可虚写。“绿色生活”的写作难点在于①人人有话说,如何才能说有意义的话;②大家知道是真理,如果说出个性化的真道理;③偌大的命题,如果精巧地切入和表现;④要谨防掉进“浅薄”和“平庸”的陷阱。

“绿色生活”,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也可写说明文。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凡是把“绿色生活”当作一个无所不包的“筐”,没有联系地把“宽容”、“坚强”、“奋斗”爱国、母爱、科学、创造之美生拉硬扯到文章中去,最高赋分不得超过41分,如果结构混乱,语言平淡则不超过27分。

凡是文章随意乱写,无章无序或穿靴戴帽,中间硬套,思想平庸,语言贫乏,不认真写作的文章,原则在及格线之下赋分。

凡是泛泛而谈环保之类、无新意,无分析或意蕴的,且写作能力一般的,最高不超过42分。

凡是简单演绎提示语,所写均为正确的废话,语言表达一般的,最高不超过42分。

1.基本原则

评分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重写作基本能力,特别是构思、语言、文体诸方面,须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2.赋分等级说明

一类卷:63~70分;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文体写作提示

◎议论文写作

①能扣住“绿色生活”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能扣住“绿色生活”,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住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

③能抓住提示语中关于“绿色”的几个观点或其中某一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写成常规式的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卷卷。

④虽观点正确,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明显有弱项,比如观点与材料内在联系不紧密,只列举而不作富有逻辑的分析,或者虽是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但文章的观点属于人云亦云的套话或论据材料也没有新意等,可视为四类卷。

⑤形式上是一篇关于“绿色生活”的议论文,但或者没有自己的中心论点或者观点闪烁不明,或者缺少论证等,可视为五类卷。

⑥对认识浅薄,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结构混乱,随意组合不成章法的文章,可视为六类卷。

◎记叙文写作

①文章以一个小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或他人“绿色生活”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描写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绿色生活”的图景画卷,引发自己对“绿色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均可按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文章以“绿色生活”为主体,故事情节生动,叙议得当,但主旨重在表达作者对“和谐”、“诗意”、“积极向上”等生活状态的体验或感悟,可按二类卷赋分。

③文章主体叙述的是与“绿色生活”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引发的感悟只是提示语中的相关词句的重复,语言表达一般,且构思无新意,可按三类文赋分。

④有故事情节但无引人之处,有叙述和描写但无精彩之处(笔),立意主旨无新意,整体上语言平淡,表达上没有明显特色,可按四类卷赋分。

⑤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感悟或体验又与“绿色生活”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明显毛病,可按五类卷赋分。

⑥故事情节明显低幼化,语言表达粗俗,前言不搭后语,文章主题不明,可按六类卷赋分。

4.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其中三分之二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同时提交专家组。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之止,明显未完篇的,视实际情况而定,最高不超过46分,1>100,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31~41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赋分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低俗,庸俗,即使是完篇切题文章,赋分最高不过25分,内容恶俗不堪的,赋分最高不超过13分。

⑤卷面,错误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错别字=实得分”的计分方式,卷面较差的最多扣1分。

【作文展示】1

绿色生活

所谓绿色生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剪不断理还乱

敏感的心是脆弱的,脆弱的心便容易在痛苦的一边徒加砝码,于是便有了阮籍的穷途之哭,只能如此吗?未必!

柳永,水井旁烟花巷中的柳永,面对“且去填词”的诏旨,顿觉天昏地暗,痛苦充溢人生之境。痛苦中自封白衣卿相。人们说,这个柳三变,完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觉得日月都无光的人,擎着痛苦,就着悲伤,写下了咏动千古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词人悲欢,放大了那些痛,竟无意又必须的成就了一种痛苦的诗意,怒放„„

我想,柳永这也是绿色生活,因为他有着不惧命运的生活态度。

仰天大笑出门去

珍惜快乐,拥有的时候珍惜拥有,只会在失去的时候回忆,而它早已在记忆深处酿成苦酒。

记得李白的狂笑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安城里玉食锦衣,贵妃为他磨墨,力士还为他脱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又是谁在清苦里吟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往往忘不了,深深地刻在这三千烦恼丝上,刻在受伤的心里,即使醉死江中,也不能磨灭那一生的传奇。

我想,李白这也是绿色生活,因为他有着忠于自由的生活态度。

一蓑烟雨任平生

尽管寒冬清冷,苏轼却高歌吟唱,冒雨徐行。他敢于挑战,蔑视权贵,正因为他最后无官无爵,无牵无挂,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不论几日斜照或是雨意盎然,置于脑后,还有什么值得可怕的呢?

不管是晴,是雨,是寒,是暖,罢罢罢,诗人一样相处,安之若素。

不能忘,那个“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那个“小轩窗,正梳妆”的苏轼。

一群欢笑,两坛美酒,我愿与你同醉,同悲,同喜,只可叹故人已随大江东去。 我想,苏轼这也是绿色生活,因为他有着不可权贵的生活态度。

不惧命运,忠于思想,不阿权贵是绿色生活所没有的生活态度,当我们在不断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请你评分】

【作文展示】2

绿色生活

何谓绿色生活?如此意味丰富的词语,不由人不展开翩翩遐思。

绿色生活应是自然的,生趣的。它应是“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乡间生活,应是“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午后小睡,应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垂竿野水„„总之,这样的生活应当是不戴假面的人与绿色的有机交融,是充满生趣的心与自然的有机相处。它远离于功名,却走近了心灵;它摒弃了追逐,却走近了本真。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们纷纷热衷于此道。王维是“独坐幽篁里”,杜甫是筑庐浣花溪,辛弃疾是耕耘在稼轩,袁枚是读书仓山房。甚至老外都学上了,英国的叶芝偏偏要在湖畔结社作诗,美国的梭罗偏偏要在瓦尔登湖观察“神的一滴”。

如果说前人对绿色生活的感悟多发自本性的话,那么今人对绿色生活的理解则多趋近于现实社会了,绿色生活更多地与健康联系到了一起。可是,当“映阶碧草”被精美漂亮的瓷砖代替的时候,当“隔叶黄鹂”被劲爆轰鸣的爵士乐掩盖的时候,当“旧时王谢堂前燕”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吓得无处躲藏的时候,人们似乎在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远离了健康,远离了绿色,远离了绿色生活。于是乎,为寻找那种健康的、有益的绿色生活,高智商的人们动用起了他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君不见,植树节时领导总要亲临现场种上几株幼枝,环保工作者走上街头给枯黄的草儿愤上了绿漆。最近则更有意思,一颗小小的绿豆也被翻出种种花样。先是“悟本堂”大掌门张悟本凭着一枝生花妙笔出了本书,名之曰《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为他所谓的绿色健康生活理念大造其势。接着是一批商人借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硬生生将绿豆的价格翻出数倍。可悲啊,这绿色生活竟成了无良者牟利的工具。而绿色的本意,还有几许人记起?

幸好,满社会的浮躁中尚有人冷静,满世界的喧哗中尚有人深思。大清王朝的一个小小县令本毫不起眼,但他的两句诗却如晨钟暮鼓,足以令人警醒:“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当温家宝总理在二百多年后再次吟诵起郑板桥的这两句诗时,他对绿色生活的理解显然要高于常人。南下汶川,西走玉树;云南干旱,江西水患;当年的非典,去年的流感„„足以让这位年已古稀的老人慨叹“民生之多艰”。什么是绿色生活啊?总理知道,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有地方平平安安放稳餐桌,有地方真真切切传达心声,这便足矣!

从自然,到健康,再到安宁,绿色生活的意蕴似乎不一而足。但若一言以蔽之,所谓的绿色生活就是——乾坤朗朗,月白风清;奸佞不行,百姓安宁。

语文与生活型高考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联系 实际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98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学科。在高中阶段,对这个学科的教学,主要是对名家名篇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变化,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文章,联系生活,从文章中找到生活中的影子,在生活中找到文章中的意境,达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加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王丽说过:“教师如果不关心广阔的实际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也很难教好语文”。这就说明,语文与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不仅要在语文教学实践的中真切的去感受,还要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认真去发现周围活生生的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个问题,在教学的时候,只是把课文当作一篇文章进行讲解,没有从实际生活出发,课堂氛围枯燥无味,教学效果极差,这需要教师进行深刻的反思。

基于对以上联系实际教学的认识,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严禁只讲课本,不注重实际生活,要密切注意“开门教学”,把教学眼光不仅要放在书本,而且还要放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观察实际生活,在课文教学中找到联系实际生活的切入点

语文的学习就是学会联系生活,适应生活,在生活中运用基本的技能技巧。课文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或总结,只要认真细致的观察,总能在课本当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要十分注意,并把握这些切入点,不断的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通过联想,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课本上的情景,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同时又能对实际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感悟。

比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法与学法,还要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联系当时的实际生活,联系当时实际的情景,把文章的文化背景了解细致,最终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在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教师可以采取课外语文活动,开展演讲讨论,或者举办座谈会等等,例如开展一个以《儒家文化对中国实际发展的影响》为题的讲座,在这个过程中,细致地介绍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的概貌,同时还要介绍儒家成为封建实际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等知识。通过联系当代实际对儒家学说的运用,分析儒家学说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底蕴的积极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儒家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来学习文化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儒家文化的应用。

二、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关注实际变化,在实际变化中找到语文活动知识的缩影

语文中的内容是实际某个小环节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个缩影反应了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种文化或者一种大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与之相关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联系实际生活情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经常开展语文活动,例如:研讨会、知识辩论赛、演讲比赛、实际实践活动等等,给学生确定一个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观察、调查、研究、讨论等。最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悟文章的内涵,在文章中找到现实的缩影。还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组织学生坚持轮流进行演讲,并要求学生认真关注实际现象。让学生表述自己对实际现象的看法,从而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例如:“四风”问题、官员腐败问题、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等等。在学生演讲结束后,开展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参考他人的看法见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理性的关注实际生活现象。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每周还可以组织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实际观察总结”、“开展专题报告”、“实际现象辩论赛”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参加辩论赛,需要做大量的准备,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锻炼自己的口才,还能够加深对现象的理解,并通过生活中的一个个现象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能更细致地观察实际现象变化,建立起学习时一丝不苟的精神。

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现象,从实际生活中找写作素材,通过写作来表述对实际现象的看法

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必须要把自己的看法观点用恰当、准确的语言呈现出来。长期以来,学生的写作都是仿写,甚至是抄写,根据别人的写作特点,进行写作,缺乏新颖,内容枯燥。如今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每周都有上不完的课程,有周末补课,即使在假期,也是作业一堆,很少能够把精力放在实际生活中,逐渐的远离生活,写作素材也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的内容,所写的作文内容缺乏真实性,空洞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给予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现象,感悟人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生活细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通过多方努力,让学生改变写作风格,把生活细节表露出来,让学生的作文更具有实际意义。

四、在课外,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关察实际现象,关注生活细节,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实际现象和生活细节都需要学生在课外的时候体验,高中生的课外时间本来就很少,教师又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书面作业,挤占学生很多的课外时间,使得学生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体验生活,更无法去观察生活细节,使得语文的学习只是简单的阅读理解与写作。由于以上出现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现象的兴趣。让学生对遇到的趣闻趣事进行梳理记录,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教师把这些生活琐事与语文的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得语文的教学更加生动、真实,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语文与生活型高考作文范文第3篇

(一)

本次互动课堂内容设置:

1.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

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2.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讲了许多空洞的理论后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

任何建筑须从底层做起。”一只青蛙不耐烦:“所有建筑都从底层 做起吗?”教授瞄了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难道打井也要从底层做起?”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井底之蛙也有独特见解!”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3.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

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的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4.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5. 参天的大树在烈日下显得一片葱绿。绿叶微微自得地点着头说:“我茂密的叶片遮住了阳光,才给

大地留下了清润的花朵”。枝杈摇晃着身子警告说:“如果你不俯 在我的身躯上,烈日也会把你晒焦”。粗壮的树干翘首看着他们低下头,一往情深地说:“我生命之泉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根须”。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考:以上5则材料,首先是对材料分析,找寻材料中的因果关系;其次是审题,将材料范围化小,化成话题可以提炼出哪些话题,最后是将话题转化成命题,确定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二)

本次互动课堂的内容设置:

1.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 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

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2.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 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 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3. (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4.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非 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做依米的小花。那里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土壤只适合生长根系较多的植物,而依米花却除外,它只有一条细长的根茎。在那样的热带气候中,又在茫茫戈壁滩上,它得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根部对泥土的植入,到了第六年它才吐蕊。让人惊叹的是,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 红、黄蓝、白,煞是娇艳绚丽。更让人惊叹的是这种经过漫长的积蓄、扎根才开出的四色小花,花期只有两天,两天过后依米花连花带茎一起枯萎死亡。

思考: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分析材料中的对象,寻找正确的立意方向,同时标注出不明白的地方!

如何让你的高考作文更有文学底蕴

佳作赏析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分论点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

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分论点2)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分论点3)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议论散文的开头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2.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3.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4.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5.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6.对比入题,表明立场

7.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8.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语文与生活型高考作文范文第4篇

1走进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1 尽情表现,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例如,在教学《船长》后,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辩论会———你选择好死不及赖活,还是选择有尊严地死? ”围绕辩题,正反两方的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得不亦乐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更深刻地认识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又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精彩场面, 加之教师抑扬顿挫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练读,配上精心剪辑的音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林冲的英雄性格,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1.2 体验生活,提高素养

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 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教学《燕子》一课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 的燕子的身影, 再配以燕子欢快的啼鸣, 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一个概念”就是“春景”和“春意”,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多扇窗户”则体现在:用春景图和燕子的身影,以及燕子的啼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表演, 打开运动智能的窗户,使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 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

2挖掘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2.1 紧跟生活,教学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 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懂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与学生生活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每堂课前请一名学生作“两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都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让学生写《我设计的主题队会》说明书;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这样,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者,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名篇,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2.2 立足家庭,感悟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 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 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语文与生活型高考作文范文第5篇

1拓展延伸教材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 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笔者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 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将社会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比如在《享受生活》教学时,海伦承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可是她却有向命运之神挑战的决心,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们。笔者告诉学生,我县也有一位海伦式人物, 那就是多次勇夺击剑冠军的残疾人运动员胡道亮。笔者给学生讲述了他的成长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个个敬佩不已。同时也留了一个问题给学生: 一个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健康的人生, 那么一个正常的人又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呢? 如果你懂得欣赏生活,就能享受生活。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享受生活的。学生们有的说沐浴在阳光下, 有的说躺在床上看书,有的说听流行音乐等。他们个个脸上洋溢欢笑。泰戈尔说:“我们看错了世界,却反过来说世界欺骗了我们。”世界上有各种美的存在,我们要懂得去享受。这样,通过教材的拓展延伸,既学习了海伦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巧借歌曲

流行歌曲成为校园的强势文化, 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中学生的成长。近年来,流行歌曲逐步进入语文教材和中高考试题。合理利用歌曲, 把歌曲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用歌曲导入新课,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大多数歌曲有着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课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引 用歌词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如教《台阶》一课,先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亲》“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以歌曲拨动学生思维之弦,让学生体会歌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创始良好的情境。教《呼兰河传》时,播放歌曲《童年》,引导学生体会萧红童年的烂漫生活。教《愚公移山》时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让学生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激活课堂,先声夺人。

3妙用影视

当今时代,电视、电影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日渐成为当代中学生课外学习无法回避的重要来源。影视资源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正契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影视资源整合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能极大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影视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语文教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涉及面广,历史、考古、生物学等,凡有文字的地方就能涉及。对于学生知识的缺陷,影视可以很好的弥补。在讲授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让学生观看电影《辛德勒名单》,了解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让他们明白这个民族独特的历史是他们如此优秀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视剧《长征》对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学生只有详细了解那段历史,才能更深刻地领会长征精神。《人与自然》对于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很有帮助。《百家讲坛》关于陆游、李白、白居易等古代人物的讲解, 对于文言文和诗歌鉴赏大有裨益。

4网络利用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给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及时有效地反馈,言简意赅的解说,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语文学习课的源头活水。

网络资源辅助语文预习。教师可以提前两三天把所要掌握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以及与课文相关资料让学生去利用 网络查找。如《范进中举》让学生上网查找古代科举制度情况,了解有关文化常识。《威尼斯商人》通过网络了解莎士比亚及《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同时认识剧本区别于其它文体的特点。在教学专题“鸟”时,可以去搜集鸟的种类以及各种鸟的图片和它分布情况。大家可以很方便借助网络的信息功能,搜寻到丰富的原始资料来扩充课文所不及之处,学习难点可迎刃而解。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它尊重学生的探索和评价的权利。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情境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过程中。

5挖掘乡村文化

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 农村也有独特的语文教学资源, 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去挖掘这些独特的语文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语文教学资源,同样也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我县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有“虞姬故里、江淮明珠”之称。我县是中国花木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素有“东方花都”之誉,花红柳绿,风景秀美,课文中所到涉及的花草树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田野,欣赏大自然美景,观察景物, 写心得日记。同时我们还对一些景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如入选“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的新河镇周圈村,虞姬生态园, 南湖公园等,引导学生为这些景点写解说词,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旅游文化知识, 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遣词炼句的能力。同时,我们还结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开展我爱家乡的征文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语文与生活型高考作文范文第6篇

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羞赧 (nǎn)

剖析 (pāo)

同仇敌忾 (kài) ...B. 紊乱 (wěn)

炽热 (chì)

垂涎三尺 (xián) ...C. 畸形 (qí)

污渍 (zì)

瞠目结舌(chēng) ...D. 箴言 (zhēn)

亲家 (qìng)

针砭时弊 (biǎ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别致

绊脚石

迫不急待

B. 沧桑

名信片

拔地而起 C. 暴躁

水彩画

集思广益

D. 寒喧

协奏曲

彪炳史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 实现______蓝图,需要大家时刻准备特出更加艰告的努力。

② 我们应认真查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______在萌芽状态。 ③ ______离开多久,他对老宅______怀有深深的牵挂和担忧。

A. 宏伟

消除

无论 都

B. 宏大

消除

即使 也 C. 宏伟

解除

即使 也

D. 宏大

解除

无论 都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山谷一侧是整齐的小粮库、紧闭门户的小仓房;另一侧散落着五六家农舍。 B. 苏州拙政园的 “留听阁”,命名采用了“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的意思。 C. 夫妻俩正谈论着城里人喜欢什么口味的点心?哪家粮油店的面粉最便宜? D. 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一-粗手、白手、嫩手,但是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了几件旧衣服,他现在一文不名,为了糊口,必须出门挣钱。 ....B.上次学业水平考试,多数同学的成绩比较理想,不合格者凤毛麟角。 ....C.他演讲时联系现实生活,妙语连珠,巧舌如簧,给年轻人很多启发。 ....D.河东的鞭炮响彻云霄,河西的鞭炮振聋发聩,两下争强斗胜,互不相让。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我国宏观经济年均增速内7.3%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页献率超过30% 。 B.有人说,掌声是另一种语言,它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情绪的反映。 C.由于生活的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让不少年轻人经历着 “成长的加恼”。 D.这次活动之所以成功,原因是由于解决了“为了谁”“依靠准” 的问题。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话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

日头要落山时,采莲人背起竹篓,带上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

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得先挖出里面的莲子

②采回来的莲蓬

③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 ④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

⑤晶莹洁白的莲子就会浪落一地

1 A.②①④③⑤

B. ④①⑤②③

C. ②③④①⑤

D. ③②①④⑤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豆蔻”“弱冠”“巾帼”“而立”都是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B. 小说《何Q正传》《窦娥冤》的题目中都含有主人公的名字。 C. 《张衡传》是《汉书》中的篇人物传记, 作者是南朝人范晔。

D. “举酒欲饮无管弦”中“管” 代指萧、笛之类的乐器演奏的音乐。

9、李湖到建筑公司面试时,他的自我介绍有以下内容,其中表达最恰当的是(

) A.我叫李湖,男,21岁。籍贯,济南。从小到大,我读了13年的书。 B.大学时,我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健身上,我的外号是“运动达人”。 C.我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节假日常到建筑工地实践,锻炼自己。 D.我自信稳重,聪明好学,一定会为你们公司做出很大贡献。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颜神山中见桔 顾炎武

黄芭绿叶似荆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但得灵均③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

[注] ①位于山东境内。②指湖北荆州一带,③屈原,字灵均,他曾写过歌颂桔的诗。 A.一二句先描写了桔的姿容,后写出了桔的性情。 B.第三句诗人以桔的口吻,表达了与屈原为友的愿望。 C.诗人借咏桔抒发了对故士的思念之情。 D.本诗托物言志,言蕴丰富,富有韵律美。

二、阅读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9分,每小题3分)

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期间,拟了数百道圣旨。这些圣旨引经据典、铿锵有声。苏东坡的继任者洪某对自己的文才颇为自负,遂询问当年待侯苏东坡的老仆:我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苏东坡写得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从不用查书。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很少。提笔写文章,有足够多的书籍资料可供查阅,已属难得;不用查书就能下笔,更为难得;若不用查书还能把文章写得出类拔萃,境界自然又高出许多。苏东坡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他平时注重积累,让书上的东西深深刻印于脑海。 ...会读书,书如甘草;不会读,则书如干草。现实中,有的人恨不能“聚焦下之书而藏之”,把书橱塞得满满的,然而真到用时,却不知从何查起。实际上,藏书不难,能读为难;能读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少人习惯了浅表化、碎片化阅读,能常翻书已属不易,更别说“能记““能用”了。正因如此,有人一到写作就临时抱佛脚,随意东拼西凑。究其根源,恐怕不在于没工夫读书,而是懒于思考。 读书切忌心慌忙,久久为功见真章。要想避免“平日储备不够、写作时弹药不足”,就应日积月累、勤学不倦。徐特立曾把学习比作打仗:一要“攻坚”,掌握核心知识,往深处钻研;二要“掠野”,涉猎各种知识,向广处延展。不论攻整还是掠野,关键都需要积极主动的态度。反之,如果闭目塞听、故步自封,等到写作任务兵临城下了才去翻书,结局只能是仓促应战,甚至缴械投降。

今天,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倘若不读书,面临的将不只是写作慌乱。其实,无论素质基础多好,个人的知识、本领并不会随时间拉移而自然增长。对个体而言,倘若缺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不能自觉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一旦遭遇棘手的问题,就可能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更遑论跟上节拍、勇担重任。

马克思曾谈到,自己喜欢的事是“啃书本”。正因和北,”他的头脑就像一艘待发的军舰,只

2 要一接到命令,就能立即驶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涵养“书卷多情似敌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阅读气质,过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读书境界。我们就能沐浴在思想的阳光中,为生命不断增加厚度,让人生更显从容。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魏燕,有删改)

11.文中第二段的“这一点”是指(

)

A. 写文章有足够的书籍资料可供查阅

B. 下笔写文章不用查书 C. 不用查书就能把文章写的出类拔萃

D. 拟圣旨时能引经据典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是(

) A.用苏东坡的故事,引出论题,同时使文章更有趣味。 B.徐特立关于学习的比喻,强调了读书的目的和意义。

C. 作者认为读书不只为了写作,还能使人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D. 喻证、例证、引运和对比论证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是(

) A. 读书与阅历 B. 书当读在未用时 C. 论读书的三个境界

D. 阅读经典,构建精神家园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16题。(9分,每小题3分)

“迷你”制冷器给手机降降温

云裳

①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大管家”,全方位融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由于手机工

时会产生热量,手机发烫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损伤电池,甚至导致手机关机。如果能有一个便携式的制冷器,随时帮助手机降温,或许“大管家”的作用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②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迷你”制冷器,并表示这种新的冷却装置可随时帮助手机降温。

③传统的蒸汽压缩制冷系统,通常依靠机械压缩驱动使制冷制产生相变,这时于很多原用(如空调和冰箱)都很有效,但有很多局限性,比如体积大、系统复杂等;而且,传统制冷领域广泛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为积极应对温室效应,人们开始不断研究和探索各种不损害环境的制冷技术。

④电热效应是指材科在外加电场下微观有序地发生变化,导致温度也发生相应变化。“迷你”制冷器的研究团队基于电热效应,利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出了一种可转换电能和热能的薄膜(柔性电热装合物膜),再结合静电制动机构,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热力学效率的冷却装置。电热制冷不仅制冷放率高、成本低,而且是一种对环境零污染的制冷方式。

⑤测试数据显示,1克该薄膜的制冷功率达到2.8瓦,其性能超过现有蒸汽压缩制冷技术。新的冷却装置使一个手机电池在5秒内温度降低89℃。相比之下,蒸汽压缩制冷技术50秒仅使手机电池降低了3℃。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转移同样的热量,新的冷却装置将消耗更少的电能。”

⑥电热制冷技术是国态制冷技术的一种,可以满足人们对微型器件制冷的要求。与现有的固态冷却装置相比,“迷你”制冷器更加小巧,为各种实际应用开辟了新途径。谈到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说将来可以制备各种小巧的制冷器,它不仅耗电量小,而且能随身携带。用户可按照需要,调节身体不同部位的温度,也可给手机、电脑、可穿戴电子产品等有效降温,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⑦有科学家评论:“人们可以想象,可穿戴式冷却绷带将取代冰袋敷在伤口上;小型空

3 调和热管理系统可安装在座椅上,进行局部温度控制。这项技术将使微型电子设备得到推广。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14、下列对 “迷你”制冷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可转化电能或热能的柔性电热聚合物膜。 B. 制冷效率高、成本低,对环境零污染。

C. 突破了传统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体积大的局限。 D. 小巧的特点为各种实际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冷却装置,能解决手机发烫问题。 B.传统蒸汽压缩制冷使用氟利昂,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

C.给同一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电热制冷比传统制冷消耗的电能少。 D.电热制冷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能、可穿戴电子产品等的降温。 16.下列对文本语言和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①段中“或许”表示对给发烫的手机降温、手机可能发挥更大作用的推测。

B.③段中“通常”表示传统制冷一般情况下靠机械压缩驱动,但也许还有其他方式。 C.④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电热效应的特点。 D.⑤段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电热冷却装置的明显优势。

三、(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向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音与子之所共适。”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正襟危坐而客日

端坐

B.山川相缪 通“缭”,盘绕 ... C.下江陵 攻占

D.而卒莫消长也 消失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和同的是(

) A.侣鱼虾而友魔鹿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举匏樽以相属

以吾一日长乎尔 ..C.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奇蜉蝣于天地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19.下列对文段中面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 A.①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②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怎么在(战争中失败)呢 C.③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可是并没有流走 D.④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对我和你都很适合

4 20.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万物和人生态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本大题3个小题,共10分) 21.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3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3)知我者,___________,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______________,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下面材料,写一封证明信。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4分)

何正阳,男,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就读于江海职业中专机电工程专业。他现在宏达公司工作,毕业证不慎丢失。国公司事务需要,他于2018年4月16日回校开具毕业证明。 23.把下面四句话改了成一个长单句。 要求: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1.创客是一群自主创业的人。 2.创客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 3.创客充满激情。

4.创客执著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

创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5个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

父亲还债

佛刘 我和父亲是在晚上到达县城的,刚一走出车站,父亲就说,你哥来接咱们了。我张望了半天,也没看见哥哥。父亲指了指前面,我又仔细瞄了半天,才发现不远处冲我们挥手的那个人就是哥哥。

哥哥很高兴,一边从父亲手里接过行李,一边对我笑了笑,我发现哥哥老了,其实用“老”来形容显然是过分的,可是我那35岁的哥哥真的老了。

哥哥的头发很乱,脸很黑,与我比起来,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父亲曾告诉我,农闲之余,哥哥会在火车站拉拉客人,挣点零花钱。

只陌生了一会儿,家就是原来熟悉的家了,我说,哥老了,刚才差一点认不出来了。父亲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抽着我给他买的烟。

其实,哥哥只比我大4岁,从小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考第一名的时候,我还穿开裆裤乱跑呢;他当少先队大队长的时候,我才刚刚走进校园,但初中毕业时,哥哥没发挥好,没有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父亲说,鸡窝里飞不出金风凰,也别费那劲,种地得了,哥哥痛苦了好几天,我看见他在夜里翻来覆去,长吁短叹。后来哥哥把他那些课本放进一个大纸箱里,算是了结了过去的一段时光。而我就不同了,时隔几年,虽然我也像哥子一样没有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但我坚持要上学,并誓言和反对的父亲斗争到底。两军相遇勇者胜,话是这么说,可要不是哥哥在一边旁敲侧击,我想顽固的父亲是不会妥协的。我又复读了一年,顺利

5 地考上了县高中,三年后又一举中的,考上了大学。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父亲掉泪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在一家人面前掉眼泪,眼泪代表了一种幸福,一种骄傲,哥哥也是高兴的,可在他幽暗的眼神里,我分明看到了失落和焦躁。

现在我在省城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次带父亲进了省城,他算是开了眼界。 父亲说,外面的世界就是好啊! 我说,那你们就搬过来一起住吧。 那你哥嫂,还有孩子怎么办? 您看您都多大年纪了,还替他们着想。 活一天就得想一天,谁让我养了你们俩。

我默然。我知道,对哥哥的务农,他多少是有一些悔意的。其实母哥从来浸和父亲争论过,只是有一次哥哥对我说,你说咱家要是出了两个大学生,响爹会是什么样?我说,哪还不得高兴疯了。母哥说,你错了,要是真出两个大学生,得累死他。我看着一脸平静的哥哥,突然有一丝愧疚。 现在,哥哥“老了”,尽管他不会承认,但是有我在眼前,他会永远有一面镜子,他的世界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车水马龙。他的眼前是大片的庄镎地,表老的父母,年幼的儿子,当然可能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儿子实现他没有实现的梦想。

父亲也老了,他的固执变成了沉默,他的目光越过那些玉米地,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让他心事重重。

在家呆了一个星期,临走前那天晚上,父亲深情凝重地喊住我,说,你跟我来。在没人的房座后面,父亲垂下眼帘,对我说,老二,爹想求你一件事。父亲的声音很小,小到我用心才可以听出他一辈子头一次用一个“求”字来跟他的儿子说话。我说,爹,你怎么了?父亲重重地叹了口气,说,你以后能不能在城里给你侄子找个学校,这是一万块钱。父亲费力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布包。这事我和你娘商量好了,先别让你哥知道,你也别说当爹的偏心眼,你哥这辈子就这样了,可你侄子不能再这样了——就算是你爹还你哥的债了。

我看着父亲苍老的脸颊,心里忽然涌起一阵热浪。我把钱又放回父亲的口袋。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又点了一下头。

(选自《读者》,有删改) 24分析第一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25.根据文中画线内容,概况哥哥具有的美德。(3分) 26.如何理解“父亲还债”?(3分) 27.简要分析最后一段“我”的心里活动。(3分) 如果没有亲情滋养,不会有“我”现在的一切,请谈谈读完本文后的感受。(4分)

六、写作(45分)。

2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98年,洪家光从技校毕业,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他苦练专业技能,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了优秀车工。2008年,他带领团队研发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面对高科技技术难关的挑战,他刻苦攻读,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经过5年的努力,1500多次尝试,他们获得了成功。2018年1月,39岁的洪家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他已是中国航发黎明公司的首席技师。

上一篇:英文电子邮件自我介绍范文下一篇:野外驻训个人总结通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