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范文

2023-09-26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者方面的问题

1) 工资较低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人均GDP的指数还是很低, 也就是说虽然国家整体比较富裕但是居民的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况且绿色消费的产品价格普遍偏高, 居民的消费水平还不能够达到完全绿色消费的地步,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是在讲, 当人们满足下一层的需求的时候, 上一层的需求才会显得更加突出。所以,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是制约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

2) 观念意识淡薄

绿色消费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 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居民还没有完全达到小康的生活水平, 所以在环境保护这一观念上还是停留在个人层面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居民对于环境的保护主要还是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况且, 中国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这一代人多数是没有经历过高质量的教育的人。所以, 我国居民的整体对绿色消费的观念还是比较淡薄。

2、企业方面的问题

1) 绿色产品价格较高

绿色产品是指产品本身的生产过程及其自身具有节能、低污染、低消耗等属性的一类产品。所以企业在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中从技术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到最后的运输和废弃物处理本身要比普通产品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要偏大, 价格也比普通商品高出很多。这也就直接造成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很难达到绿色产品的消费标准。

2) 绿色产品生产落后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的绿色产品出现的较晚, 西方大规模的生产和制度管理绿色产品在经营和技术上都有了一定的标准和水平。而我国, 目前的绿色产品生产规模还是比较单一, 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远不及西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生产出高价值的产品, 但是, 最终这个使用价值有没有体现就很难说了。所以, 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本身技术和管理的落后也是导致绿色产品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原因。

3) 绿色产品宣传力度较低

在绿色经济这个趋势的背景下, 绿色产品一定是未来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由于我们国家绿色产品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本身较低, 况且在宣传和广告中没有很好的为绿色产品进行有利的营销, 使居民大众对绿色产品本身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绿色产品对于中国居民来讲是一个有风险的消费, 宣传较少和过度宣传都会影响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识心理。所以, 公众媒体没有很好的使消费者认识到绿色产品的重要性。

3、政府方面的问题

1) 绿色消费教育不足

如今,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 市场上的新型产品层出不穷。如何在变化繁多的商品中选择绿色产品, 迎合绿色消费这一发展趋势呢?这就需要政府在中间对居民们进行绿色的环保教育。政府在绿色产品消费过程中扮演者领路人的角色。如果, 没有让居民认识到这种绿色消费的重要性是很难让绿色产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

2) 相关政策执行力度较低

近几年, 我国紧随国外的步伐, 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是由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较晚, 在对企业和市场的治理尚不完善。况且, 绿色产品的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期, 无论是市场调节机制还是企业都很难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 这在根本上就阻止了我国政府对绿色产品消费的管理。所以,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上, 我国的绿色消费更是举步维艰。

二、对我国居民转变绿色消费观念的启示

中国居民由传统的消费观念向绿色消费观念, 这是一个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为上的转变。是从传统对商品价值的认识到新型绿色产品价值的认识, 所以要想改变人们对绿色消费观念的认识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外在的对策分析

1) 企业的产品营销。企业在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处在政府和消费者中间最重要的纽带。绿色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价格受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产品的营销上应多加大力气。企业在产品宣传上应该很好的认识绿色产品对人们的作用。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在购买绿色产品的价值取向、经济能力、购买人群, 以便于产品的推广。2) 政府的教育作用。绿色消费的行动和绿色消费的认知是离不开的。目前, 我国绿色消费的主要人群主要集中在妇女、和已婚女性身上。所以我国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给予不同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全民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水平, 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观念, 从环境上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等角度去塑造良好的基础氛围。3) 舆论的引导。舆论引导师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绿色消费的主要媒介。面对媒体和互联网等一些新兴的媒体的发展, 社会和政府应该围绕着重要的政策和文化进行热点分析、舆论舆情、关注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组织活动, 及时发布最新的动态, 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完善新闻和活动的风险评估机制。找准舆论开始的时间节点, 把握宣传的节奏。积极倡导居民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应选择未受污染的并且对消费者自身没有伤害的产品。

2、内在的对策分析

人对某一事物的理解是从认识、意志到情感, 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所以居民对绿色消费观念的转变, 首先就是认识上的转变, 也就是说企业、政府和舆论只是在认识的层次对绿色经济下的绿色消费再到绿色产品进行说明和宣传。这种绿色消费的观念也是文化上的价值认同。在自己购买物品、购买服务的时候考虑到环境的问题, 污染的问题, 不仅仅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角度去消费, 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结合自身的经济水平构造新型的消费理念, 为绿色经济额发展献出一份力。

摘要:绿色经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所表现的发展状态。在绿色经济发展建设的浪潮中, 绿色消费在绿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笔者在以研究我国绿色消费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理念重构

参考文献

[1] 郑德凤, 臧正, 孙才志.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及绿色转型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 2015, 31 (2) :64-68.

[2] 黄承梁.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企业绿色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5.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1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姓名:阙召迪 、周云华

学号:06 、 3

5任课老师:蒋文嫱

设计时间:2012年3月

敬老、爱老、安老、养老,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各方义不容辞。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有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

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在经济上得到保障,生活上有人照顾,精神上得到安慰,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新运行机制,建立“以人为本,代际和谐,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让老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夕阳无限好,人生仍灿烂”。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正在步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给安老养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当前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意识低,与经济较快发展的态势相比,社会老龄保障事业显得明显滞后。面对日益凸显的老年人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近几年,我们那个城镇也开始实行养老政策。据了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设10个档次,分别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新农保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员可以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每年每人都交100元,我爷爷79岁,奶奶73岁,所以爷爷奶奶每年可以领到他们应得的养老金。

市、县市区政府对参保人缴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对城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由政府为其每年代缴81元养老保险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

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可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部分余额可依法继承,且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

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及养老设施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亿4千9百多万,占总人口的1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城市独居老年人占49.7%,农村亦达38.3%。农村老年人收入低,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常感孤独的老年人,在城市为18%,农村为30.9%。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超乎我们想象。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还要翻上一番;而到2050年,中国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我们国家就是在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我们人均收入呢就是800美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入老龄化,他的人均收入应该是在5千到1万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体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特征呢,就是未富先老。

庞大的老年人基数,无论是赡养还是医疗都得花钱,但对于中国来说,光靠国库是很难支撑起这样一大笔数额的。中国各地的公办养老院,目前都出现了排队现象,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住进养老院的情况普遍存在。

根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1.49亿老人当中,想在养老院安度晚年的约占5%,这样就需要有700万个床位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全国养老院的床位,总共只有150多万张,缺口高达550万。为了解决养老设施不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努力。

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制度建设空白

一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养老问题;二是城市无工作居民的医疗问题;三是农村还没有养老制度安排;四是农村的医疗保障问题;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和完善遗属保险、护理保险、以房养老等新的保证措施,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不容乐观的安老养老状况

现代的老年人,既没有传统社会里凭辈份“倚老卖老”的优势,也没有发达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优势。相比之下,却存在着年龄、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劣势。不少老年人当下的生活处境是比较窘迫的。

1、老年人的劣势

第一,多数老人的收入在中下等水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恐怕是最苦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很多人一直要劳作到最后一息。在城市,“啃老”现象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少老人要间接地承担其失业子女甚至是第三代的生活费用。

第二,老人就医状况令人担忧。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经常看病吃药。他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上近年来医药价格飙升,更使老年人在看病、医药方面陷入窘境。

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严重不足

老年人退休时间早,中青时年实行低工资制,并没有享受到多少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没有真正享受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成果。对高龄老人,我国已开展了某些老年福利工作,例如城市高龄老人公共场所优惠待遇、五保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等,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看,广大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仍然十分薄弱。

目前,城镇一块的老人,因为有了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总算是有了“最后一道防线”;而在农村地区,老年农民除了家庭赡养以外,基本没有其他养老收入,养老风险很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出台了,但是由于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赡养纠纷案每年递增。

3、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首先,养老社会服务化的载体不足。全国城乡仍有相当数量的五保老人没有实行集中供养,散居的五保老人有很多,空巢老人数量更多。他们的生活起居、生灾害病等,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护理。

其次,各种养老机构收费偏高。调查发现,社会化的养老院,平均收费在每人每月800元左右,高级一些的老年公寓等则需要1300元以上。倘若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每月仅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怎么可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呢?但这些社会化养老机构也感到苦恼,他们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且数量不足,不收取较高的费用就无法运转下去。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肖成刚一行深入石棉县丰乐乡三星村住户调查点、汉源县清溪镇永安村住户调查点走访记账户,检查指导住户调查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实地查看《住户调查工作日志》、记账本、工作台账、制度建设等情况,询问辅助调查员,与记账户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住户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记账户家庭基本情况及收支情况等,就进一步规范住户调查工作,提高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肖成刚一行还同步对名山区、石棉县、汉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村居民增收工作进行了调研,并与相关县(区)领导就住户调查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雅安检查指导期间,肖成刚受邀在雅安市住户调查工作会上作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住户调查》的专题辅导,刘仁鹏作了《雅安居民收支调查工作情况交流》业务培训。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县抢抓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加快与西咸新区建设快速接轨步伐,全县经济稳步发展,职工工资待遇不断提高,为增加全县城镇居民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六月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03元,同比增加1453元,增长17.2%,

一、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二、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7.2%,环比增长1.7个百分点。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最大,仍然占主导地位。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是拉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县实行工资体制改革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在岗职工生活津贴得到了保证,对提高城镇居民收入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二季度末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6718元,占家庭收入比重的67.15%,同比增长17.1%。

(2)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全县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县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生产环境不断优化,利润空间越来越大,促使经营性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二季度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405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4.05%,同比增长16.4%。

(3)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稳中有增。居民家庭购房、建房的增加,使得出租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46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1.46%,同比增长2.1%。其中:人均房屋出租收入占财产性收入的98.63%,增长45.5%。

(4)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对提高全县城镇居民收入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县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截止6月底达到2736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27.35%,同比增长18%。

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增长26.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大居民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吃住行完全有了新的改观,上半年,全县居民八大类消费均呈增长态势。具体体现在:

1、食品消费1853元,同比增长18.3%。

2、衣着消费进入时尚化,人均消费742元,增长6.8%。其中服装消费578元,增长21.7%,鞋类消费225元,增长23%。

3、居住类消费增长相对较快,人均居住类消费745元,增长48.1%。

4、家庭设备用品及其他消费372元,增长12.7%。

5、医疗保健消费增长最快,人均消费752元,增长67.5%。

6、交通和通信人均消费584元,增长20.2%。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493元,增长33.2%。

8、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241元,增长44.3%。

三、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目前全县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以工薪收入为主,其增长主要取决于国家增资政策和企业经营效益,而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作为收入构成的非工薪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明显偏低。

(二)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全县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即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较低,占59.4%),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主要原因:一是刺激消费的政策没有惠及全体居民,产生的影响还是局部的;二是就业稳定性弱,预期收入不乐观。教育、医疗、养老等预期负担和诸如住房价格震荡等对当前消费行为的影响较大,尤其对中低层收入人群的影响较大。

(三)行业之间差距仍然很大。一是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较高。二是企业职工收入相对低一些。

四、几点建议

一是拓宽城镇居民收入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如在国家允许的投资领域内,鼓励私营个体企业跨行业多种经营,鼓励城镇居民进行自主投资,自主创业,促使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提高比重。

二是关注低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对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医疗费用高、子女上学负担重、就业收入微薄等情况,政府要进一步给预帮助,合理调节收入差距,提高全社会的消费倾向。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您好,我们是上海大学的学生,本问卷是关于宏基广场消费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及其容易,并不会耽误您许多时间。

很感谢您参与我们这一次问卷调查,本问卷不会索取您任何个人信息,谢谢您的参与,祝您2014年新年愉快!

1、您是学生还是附近居民?

□ 学生□ 附近居民

2、平时在宏基广场进行消费购物吗?□ 是□ 否

3、您经常在宏基广场餐饮店就餐吗?

□ 经常□ 偶尔□ 从不

4、您觉得宏基的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台球场等足够丰富吗?

□丰富、且有吸引力□ 一般、吸引力不大□ 乏味

5、您对宏基里面的服装店感觉如何?

□ 低档,不会去购买□ 实惠,会去购买□ 品牌吸引力不大

6、如果在宏基可以购买到市中心的服装,您会去购买吗?

□会 □ 不会□ 看情况

7、您希望在宏基内购物商场能购买到什么服装?(多选)

□休闲服装,如ZARA,H&M

□运动名牌 如NIKE

□ 实惠品牌服装 如美特斯邦威

8、您对宏基餐饮有何改进意见?

□改进卫生□提升档次□ 无需改进

9、如果宏基提升整体餐饮价格以及购物价格,并和市中心繁华商场类似,您会继续来宏基消费吗?

□会,频率不变,如果能提升质量

□会,但频率会少

□会,前提是价格不要上升太多

□不会,目前正好

10、您希望宏基内部广场增加哪些场所?(多选)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2班

学号:201042308226

姓名:张洋

摘要: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对收入的预期也提高了,消费水平就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借此时机,以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基于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题目为:东莞居民消费结构社会调查。在这个暑假中,我通过网上查阅我社区的经济发展资料和对社区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社会调查,在很多方面都显得不足,因此,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庆幸的是,我的调查得到了区团委书记和实践队长,其他实践队员的帮助,还有被调查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方能够顺利进行。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社会调查终于结束了,经过统计分析,我的调查得到了初步成果。

从信息分析可以得出,东莞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居民的收入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从量到质的改变。

一,从长远看,增加居民收入是推动居民消费的根本措施。近两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对收入的预期也提高了,消费水平就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随着收入的大幅增长,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比例有了突发性增长。由2005年的人均700元上升到1038元,增幅达48%,比重由37.2%上升到43.6%。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和通讯工具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外出频繁,对外交往不断扩大。

三、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方式转变的结果,消费方式的转变反过来又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转化为拉动消费市场的动力。居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在食品结构上,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在衣着消费上,更注重时尚化。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食物消费更多表现为生存型消费,而服务型消费更多表现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费。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

本人还通过网上查阅我社区的经济发展资料和对社区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几年来我社区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

一、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问题和存在因素

1、农村居民收入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以收入的提高为前提的。近几年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购

买力提高了,对收入的预期也提高了,消费水平就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还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收支预期的不稳定,是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保障体系,但这些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普及率也不高,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存钱养老、存钱防病的思想在农民中还普遍存在。另外,收支预期的不稳定,越来越高的教育投资,婚丧嫁娶的盲目攀比,也使得农民不敢贸然消费。

3、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和消费环境欠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设备、日用品等有赖于新型业态如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延伸,而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商品价高质次、假冒伪劣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和适应农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近几年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落后于城镇,运行成本、运行费用高也使得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二、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

1、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是推动农民消费的根本措施。要增加农民收入,既要全面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随着近几年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全面、强力出台,今后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将进入常规阶段,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也是间接的、有限的。今后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由政策决定的生产积极性,而是农民生产经营水平。因此,今后农民增收的核心应转向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上来。

2、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储蓄养老、家庭养老的方式中解脱出来;使更多的农民参入医疗保险,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进一步理顺农村信贷关系,落实农村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杂费”,特别是高中、大学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民不致为了让孩子上学而贫困或债台高筑。

3、降低收费门槛和价格,使大多数农民能消费的起。近几年所兴起的耐用消费品以及与人们生活极其相关的医疗、教育、住宅、汽车等高消费领域,其价格与收费门槛仍然过高,有的收费标准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宅等方面,人们对现行的消费标准又不得已而从之。因此,下一步,首先在教育、住宅等方面,对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部分要合理降低,能规定收费上限的要予以明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乱收费的监管力度,严控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其次在医疗、汽车等特殊服务、特殊商品方面,要合理地降低商品、服务价格,使老百姓能够在这些方面都能消费的起。

总之,在研究促进消费需求和调整消费结构的对策措施时,要根据我市目前农民已形成的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这一实际,并把握不同群体消费需求走势,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对中等偏上收入者,可用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人向城镇转移,鼓励他们首先购房、买车;对中等收入者,可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而对中等偏下收入者,则可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整个调查给我最多的感受应该是他教会了我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倾尽全力去做一件事,并且做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个宏观把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

进行,保证后续工作的全面有序的开展。多多的集思广益,多多的考虑他的后续影响。

一大不足就是我的问卷做得不是很成功,我们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太过见简单化、死板化。有不少问题其实已经在我们设计者心中有答案,给被调查者的仅仅是一纸空壳;还有一些问题出现了重复的毛病。

上一篇:纪检案件查办经验材料范文下一篇: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