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

2024-04-30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课”;云技术;新闻传播;实践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教育部召开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梳理和总结中国教育4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颁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大学本科教育“金课”建设的新理念。“金课”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种类型,以“国家级1万门精品课程和省级1万门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1]为主要建设目标。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全国高校一线教师率先投身于“金课”建设的教育事业,他们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3个方面展开了关于“金课”建设的研讨,呈现出探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博士生导师赵国栋教授研发的“PPT云课堂教学法”将云技术引入教学,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做了很好的示范。华中师范大学徐敏教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了以学习为中心的MAC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复旦大学顾俊、沈逸教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别探究了思政课程的教学实例、互联网战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些“金课”建设使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教育工作者打造金牌课程的智慧和勇气,展现了大学教师教育观点的创新和使命担当。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进入“人工智能+教育”时代,多种技术聚集一起,与教育向纵深加快融合。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锐意改革,颠覆了几千年来延续使用的教学模式,也拓展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范围,更促使教学形式和方法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微课(Microlecture)、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等崭新的授课形式已成为当下大学普遍推广的教学模式。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主要是将线下的实体课堂与线上的虚拟课堂两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师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对两种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构思和设计,从而创建出具有新时代专业教育特色的金牌课程。

面对新闻传播教育和课程改革,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阎立峰说道:“一方面,这是一个‘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因此新闻教育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需要适度地反‘技术决定论’的时代。坚守传统的新闻价值观点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2]这说明在技术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的线下课堂仍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下课堂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具有人文主义素养的专业人才。

线下课堂中教师应引入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的面对面学习方式,以辩论、演讲、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轻松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比如,在对卢因守门人理论、李普曼舆论学、麦克卢汉媒介技术论等经典理论的解读中,教师可以针对西方学者的某个观点,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事物的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的思维、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作出正確判断的人文素养。

东北师范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何克抗曾指出:“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3]换言之,教师可以结合线上课堂教学,在课前和课后适当使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与学生定时互动,可以在课前将录好的速课和微课发布在云平台上,可以在平台上布置在线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并以各种形式发布,包括文章、电子书、图片或视频等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小组的形式在线发布作业作品。这种线下课堂的形式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知识碎片化的学习特点,还体现了探究式、合作式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科或者概念的理解上都不同……如果希望让所有的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获得成功,就需要定制化或者个性化,以适应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需要。”[4]

可见,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新闻传播的“金课”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实体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多种优秀的品质,还要对线下课堂进行独特新颖的设计,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强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视觉效果。教师采用不同于常规的创意教学设计,会使学习内容脱颖而出,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刺激和唤醒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他们开启一场富有探索感和新鲜感的个性化学习之旅。

二、虚拟仿真“金课”

虚拟仿真课程是针对应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开设的实验实训性课程。目前,理工类课程因其专业特点,正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而文科类课程刚开始尝试构建虚拟性实验课。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倪万指出:“人才培养应当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数据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等资源……形成可感化传播、虚拟仿真技术,配合课程体系……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新闻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实战能力。”[5]

为培养媒体融合时代的卓越传媒人才,新闻传播专业利用已有实验室或新建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积极构建了实验类的“金课”。在2018年入选的298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的10个项目获批,包括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灾难事件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山东大学的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发布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企业形象广告空间体验与传播策划VR实验等。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考察和文献阅读,我们发现新闻传播专业的虚拟仿真“金课”建设需要注意两个重点问题。

首先,在构建虚拟仿真课程时,教师应考虑选材和选题的独特性和时代感,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硬新闻”,好的题材会帮助学生看到世界的多个棱角,更好地体现新闻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比如2020年1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是时刻关心的大事,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空间。以疫情为选题,围绕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构建出多门虚拟技术实验类课程,包括疫情新闻发布、疫情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疫情专题栏目、疫情影像制作等虚拟演练课。一种课程能够衍生出数十门虚拟仿真实验课,以新闻采访与报道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构建“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课”,还可根据不同地域、区域和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办学特色创建更多的疫情报道类虚拟实验课,如重灾区和国家一级防控响应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和浙江省疫情、欧美疫情(新闻传播专业+英语、法语等语言专业)、韩国和朝鲜疫情(新闻传播专业+韩语、朝鲜语)等。

其次,在结合虚拟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以最大化地再现工作的环境和场景,使学生沉浸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实践。以电视节目制作虚拟仿真课程构建为例,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天娱传媒等知名机构的岗位和招聘需求进行调研,模拟成立一个以教师为总经理、学生扮演聘任员工的“金麦”大学生传媒公司。结合本校的实验室情况,师生共同拟定实践方案,并结合“硬新闻”和“软新闻”的特点,确定所制作节目的风格和内容,如“我们的白衣天使”“好好在家待着”等。学生在对实验室已导入的节目样本进行观摩和演练之后,分成几个节目制作小组,每个团队在课程结束前必须上交一份节目制作的作品。教师合理恰当地安排人员的工作后,学生便开始虚拟操作流程,承担不同的实践工作任务,包括统筹规划节目制作的每个环节和前期的筹备工作、撰写剧本和后期字幕等文字工作、摄影和录像的拍摄工作、使用虚拟技术对影像进行后期混音和剪辑的工作等。新闻传播虚拟仿真“金课”不仅较真实地引入了电视台、传媒公司和广告公司的工作流程及其一些经典的作品,使学生能够提前体验到工作的状态,还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运用先进技术动手操练的平台,更展现出新闻传播教学形式的现代性和前沿性。

三、社会实践“金课”

社会实践课程是教育部要求高校积极建设的5种“金课”之一,分为两种类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国情思政课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课。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国情思政课把教学的阵地放在乡村、山区和革命老区,通过对乡村田野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使青年学生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传承和弘扬中国红色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成为忠诚于党和国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国家栋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现退休)秦珪在《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中指出:“现在要求传媒要‘走、转、改’(走基层、传作风、改文风)。这个要求很好,它也是老一辈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传统。如果传媒工作人员以及实习学生首先能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传媒的影响,对改变社会风气也是有好处的。”[6]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对党和国家的新闻舆论引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思政教育在新闻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这门课的构建应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使学生置身于国家山河,创作出一部部富有家国情怀的优秀新闻传播作品,他们怀着敬畏之心去探究古老的非遗文化,带着喜悦之情去寻找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运用文字和影像展现出中国独有的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将比赛和教学融为一体的双创型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一种全新尝试,也是创新带动创业的一种精神体现。正如卡伦在《创业简史:塑造世界的开拓者》一书中所说:“创造新牟利体系的过程以及这一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也定会给社会带来广泛的、通常不可预见的影响。”[7]这里,“不可预见的影响”说明了实战的创新和创造行动对个体来说是推动他们全面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动因,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这个价值是巨大而珍贵的,甚至可以改变历史进程和人类命运,这一点我们通过史鉴可以清楚得知。以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为契机,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工作者需要肩负起艰巨而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新闻专业课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等各种技术,使用各种各样的全球最新的软件和设备,打造诸多一流的双创型课程,比如人工智能影像制作、微电影创作、微课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技术等竞赛项目,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潜能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行动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使他们的专业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业蓬劲发展。

四、结语

伴随着中国高等本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课”的建设已进入全面开展的新阶段,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微课、快课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各大高校被广泛推广和实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成绩,获得了师生的高度赞扬。新闻传播专业遵循“金课”的建立原则,充分发挥线下课堂和线上课堂的双重优势,使用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制定了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案;结合虚拟仿真技术与专业课程,与多家著名传媒机构合作,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注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带领学生走进革命老区,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利用竞赛的激励机制,把“互联网+”技术与课程融合,创立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从而构建出3种独具特色的新闻专业金牌课程。我们希望中国的“金课”彰显出东方独有的红色内涵,体现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在世界的顶级大学和学科中成为典范和榜样,为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开启全球“金课”建设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育,2018(12):4-9.

[2] 阎立峰.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变”与“不变”[J].传媒,2014(14):25-26.

[3] 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45.

[4] 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美).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聂风华,徐铁英,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8.

[5] 倪万.全媒体人才培养中新媒體教学体系的建设[J].青年记者,2019(4):59-61.

[6] 秦珪.新闻评论和新闻教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46.

[7] 翁昌寿.文化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20:40.

作者简介:魏锦(1979—),男,辽宁锦州人,研究生,硕士,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从事影像传播与教育研究。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是第一部记录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历史与现实的著作,自它2016年出版首发便在业内引起轰动。我们可以从这本巨作中了解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近百年间的高低起伏,同时立足于现实,展现当前新闻传播院系的发展与成果展示。总体来说,它是一部具有资料性、权威性、及时性的著作,堪比一部极具史学价值的工具书。本文就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的基本内容、研究维度以及还需完善之处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新闻教育

在互联网的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才会引领时代潮流,彰显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立足于历史情况,基于历史已有的特点与不足进行改革创新。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未出版之前,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大多是零零星星的,没有相对完整的一套体系,对新闻教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为我国新闻教育发展提供了夯实的资料基础,使新闻传播教育有迹可循、有根可依,在历史的肩膀上革新现实发展。

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的内容概述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介绍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现状。具体内容有各级各类新闻院系的教学教研情况、近百年来新闻传播教育所拥有的教育家与新闻工作者、相关院校特色学科的建设、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招收与培养情况等,详细而全面的展现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状况。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总论篇、平台与人物篇、成果与政策篇,每一部分都设有多个具体章节进行叙述。纵观全书,它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是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记录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初创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调整时期、灾难时期、复苏与初步繁荣时期、世纪跨越时期六个时期。同时也记录了在新闻传播教育史上有卓越贡献的前辈们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传播工作者。

其次,书中包含了当前有名望的新闻教育者的珍贵口述,前辈们无私分享、交流探讨。不管是前辈们的奉献精神,还是他们珍贵的思想言论,都会给后人启迪,促进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最后,这本著作对新闻传播科学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容小觑的借鉴价值,各个院校可以从中获得专业学科宏观上的指导,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各个院校的学科特点,有助与院校选择。

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的研究维度

1.研究时间的维度

从时间的维度上讲,它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这本书有着很明显的记史功能,从1918年新闻研究会成立到现如今新闻传播教育的姹紫嫣红,为我们展现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成长经历,同时它也叙述了不同院校新闻传播的特色学科发展。除此之外,还附录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最新动态。其次,它具有信息检索功能,效用相当于一部工具书,例如在《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办及发展》章节中,从设立“新闻学讲座”、开始兴办新闻教育,到开始招收新闻学本科生,再到复旦大学设立新闻系等,包含了复旦大学详尽的新闻传播资料,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2.研究领域的维度

新闻传播,从其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到,它是现实实践的传播途径,产生于新闻实践,同时也能指导新闻实践。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中,收集了大量的新闻的热点案例,例如在某些章节中,将学科建设、学科成果等展示出来,给人以震撼的感官体验。该书可以服务于国家不同阶段的重大发展战略,它将部分新闻的学术智库作用运用在党政的众多案例中,就如个别院校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政策,为高校新闻学院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辟了新的路径。

除此之外,近年来,社会网络舆论兴起,并对新闻传播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舆情检测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一些高校设立也已经相关的研究机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已经收集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案例,为今后舆情方面的研究有着指导作用。

3.研究方法的维度

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中不仅包含已故新闻教育家的实现研究,还有当前的新闻传播领域学者的思想的采访内容。访谈法是本书的一个极其鲜明的标志,主要是对新闻传播教育界资历较老、思想卓著、观点鲜明的前辈,采取专访手段进行及时性的记录。这种方法,将新闻传播的理论思想进行集中,使读者可以获取便利的同时,有利于各种思想的集中探索,为做好今后的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宝藏。

三、《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待完善的方面

由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是关于新闻传播教育撰写的第一次尝试,很多地方都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势必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说由于参与这本书的编写的人员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所以整本书的行文风格无法统一,而且部分内容会出现重复过冲突现象。同时,这本书并没有涵盖我国各个地方的新闻教育发展情况,有以偏概全之嫌。除此之外,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中不可能将相关的内容全部涉及到,总会有局部内容不再编写之内,就如现代一些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上的应用、国外新闻传播教育对我国的影响等。所以在之后的同类型的著作中,可以完善这方面的不足之处。

四、結语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历经百年风雨,跌跌撞撞发展到现如今的盛况。在当前碎片化信息泛滥的环境下,一些领域出现了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跟风的现象。

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的发行仿佛一剂良药,净化社会不良风气,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它的出世,填补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年鉴空白,绘制了贯穿古今的新闻发展画卷,对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昆:《记录历史,引领未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半版.

[2]辛欣、雷跃捷等:《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就业市场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2012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名中,新闻学专业排第30位,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3.8%。2012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前50位中,编辑排第27位,就业比例为0.8%。而在此前的调查中2009年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在就业总体排名中是88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以88%的就业率,排在第75位。以上数据可见,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总体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但在新闻专业就业率提高的背后,隐现的是真正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下降。部分省级、地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招聘门槛逐年提高,从本科学历到全日制本科学历,目前已经发展到非“211”“985”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不考虑。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一般采编人员饱和,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招聘人才早已不局限于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时,近年来新闻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加剧也日趋明显。

在上述报告中还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如2012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排名中,第36位高薪职业是公共关系专家,新闻学竟是其主要对应专业,可预见未来新闻专业人才流向情况。而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里,媒体行业排第二,大量非新闻专业人才涌入这个行业可见一斑。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尴尬,不排除2012年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因素的影响,但教育工作者更应思考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如何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问题。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某职位搜索引擎)数据,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其中民营企有720个,占61.4%,所提供的职位中,网络编辑最多,约占五成,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约占四成,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占0.5%,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

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著称,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国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且供不应求。

上世纪末,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依托技术优势,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

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毕业生操作能力强,但往往“上手快,后劲不足”,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强,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在市场导向之下,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慎重确立“学”“术”定位,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同时还应高瞻远瞩,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发布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

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缺乏专业针对性,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指导学生包装自己,像推销商品一样,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又要从细微处着眼,针对专业、针对个人。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思考未来,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让学生认识自我,自愿参与人格测验,可以避免盲目性,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

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掌握就业形式之后,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发布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达4.64亿,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在传播学视阈下,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同时采集、传输,实时整合编辑、输出,同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提供报道和服务,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采编设备和系统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信息采编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周期,并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广泛使用必然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整合五种传播类型,为传统媒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实现了“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也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心理素质、驾驭更新中的采编设备的能力,还需要至少精通一种其他专业,具有迅速搜集、判断、编辑、整合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也应成为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术,而对信息的把关能力也必须提高。

当前,我国设置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有上千所,各所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差异,但绝大多数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新要求,也就是说还不能培养出满足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其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社会要求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先处理好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几对矛盾。如课时总量限制与急需增补大量新媒介和融媒体相关课程之间的矛盾,校教学管理规范和有限实验实践设备与新兴课程需要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更丰富的实验实训环境的矛盾。还有,多数高校现有师资结构和水平也不能满足新媒介和融媒体时代的需求。

此外,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建设还应结合国情,学习欧美国家经验,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加强学科交叉、重视教学主体人格特点、尊重师生选择权力、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强调结合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以及普及化媒介素养教育等。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公共新闻”在美国从兴起到没落,前后不过十年左右。在“公共新闻”研究进入国内十年之际,本文通过对十年中发表于各类期刊的“公共新闻”研究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公共新闻”研究在中国大陆已经泡沫化,正在走向衰落。这既有“公共新闻”本身的问题,也有领袖型研究者稀少和实践探索乏力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大陆 公共新闻研究 期刊论文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又称“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共新闻”不仅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争议,也激发和推动了美国新闻传媒的探索性实践。它的影响迅速跨越国界,被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媒介“引进”,在这些国家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也展开了与美国相似的实践。①“公共新闻”进入中国大陆始于2000年,这一年5月出版的《国际新闻界》刊登了一篇周亭编译的文章——《植根网络的美国公共新闻事业》,②这是我国最早介绍美国“公共新闻”的期刊文章,但该文章并没有引起国内新闻界的重视。直到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为去美国做学术研究而做前期准备时,“偶然从国外文献中发现了美国新闻界近十几年围绕‘公共新闻’的一场争议,于是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资料,进行了梳理,并撰文介绍给国内同行。文章发表后,‘公共新闻’迅速成为国内新闻界关注的话题。”③之后,国内新闻界围绕“公共新闻”的研究讨论在2005年便达到了顶峰,且热度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是与国内的研究热潮相比,在其发源地——美国,历经10年之久的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运动于2003年春逐渐销声匿迹,而专事公民新闻研究的Pew中心也早于2002年安静地关上了大门。④

如果从2000年《植根网络的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发表起算,“公共新闻”进入我国大陆地区也已届满十年,这十年间,我国新闻界(包括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围绕“公共新闻”的研究状况如何?“公共新闻”这个“舶来品”在中国是否也将遭遇同样衰落的命运?本文试图通过对期刊论文的样本分析,勾勒和总结“公共新闻”在国内十年的研究历程,期望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样本与变量

1、样本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公共新闻”为主题词进行精确检索,获得了300篇文章。在逐一核对论文主题之后,剔除了非“公共新闻”研究类论文,合并了一稿多发的论文,最后获得150个合格样本。随后,笔者对150个样本分别按照 “作者”和“论文”进行了变量细分和统计。

2、变量

(1)作者

有关作者的变量细目如下:

A.类别——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媒体从业者(分别以作者发表论文时的第一身份归类)

B.单位——重点高校、一般高校(以是否是国家211工程院校进行区分)、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其他

C.地区——分别按行政区域归类

(2)论文

有关论文的变量细目如下:

D.发表时间——按年统计

E.论文类型——理论分析、实务探讨、个案研究、专题访谈、直接翻译

F.论述重点——介绍评价(引介美国或其他地区的“公共新闻”研究与实践,对其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着眼本土化或致力实务推动,比较国家与地区间的媒介生态或各种报道方式的优劣)、总结应用(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立足实践应用,提出对策建议)、发展创新(言前人所未言,对理论有一定推进意义,或对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质疑反思(对科学性、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G.被引次数——均来自其引文数据库

二、分析与发现

1、总体概况

(1)研究热度未减,但泡沫化加剧

“公共新闻”研究真正在中国大陆开花肇始于2004年,因为这一年有多位研究者对“公共新闻”进行了集中引介: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在2004年第1期的《国际新闻界》和第4期的《新闻战线》上连发两篇文章,介绍美国新闻界围绕“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在美国攻读传播学硕士的《现代教育报》记者刘肇熙也在2004年第4期的《青年记者》上发表了对《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总编辑汤姆·瓦霍沃的访谈——《公共新闻学:美国新闻理论的第三次革命》;西南政法学院的李洋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唐远清对美国“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进行了分析介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两位学者也先后发表了介绍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文章。于是,国内针对“公共新闻”的研究迅速升温,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力在次年就双双达到顶峰,可是,2005年的短暂繁荣之后,虽然关于“公共新闻”的研究热度仍在持续,但每年被引文章的数量开始不断减少,尤其是被引次数急速下滑(见图1),影响力大幅下降,泡沫化倾向加剧。

(2)地区冷热不均,但重心开始位移

十年间的150篇“公共新闻”研究文章来自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当中的23个,即除了较为偏远的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贵州、云南、海南等8个省份或自治区之外,其他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公共新闻”的研究探讨,覆盖面比较广泛。但在参与地区中,发表文章数量排在前十位的地区就贡献了八成多的研究成果,共发文121篇,尤其是北京、湖北、浙江、江苏四地的发文量就超过论文总数的一半(53%),达到79篇,堪称“公共新闻”研究的核心地带。这些“公共新闻”研究的热点地区和核心地区基本都是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重点大学所在地,从作者单位的类型统计中也同样发现,正是这些重点高校直接推动了“公共新闻”研究在大陆的普及和扩散。它们不仅对“公共新闻”的关注和讨论较多,而且也较早进入,共同制造了“公共新闻”研究在中国大陆的热潮。

对比研究热点地区历年论文篇数与总篇数,发现2006年起,热点地区的讨论热度就开始向其他非热点地区传导,尤其是2008年以后,这种重心的位移速度加快(见图2)。

在热点地区的影响之下,其他地区对“公共新闻”的关注逐步升温,但热点地区的研究热情却在慢慢冷却。

2、作者分析

(1)“一次性”研究者多,持续性研究者寡

由于有42篇文章是合作发表,150篇论文共涉及了165名作者,其中,硕士生的人数最多,媒体业者的人数居次,两者相加达到89人,占作者总数的54%,而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博士生四类作者的总人数为69人,占42%(见图3)。

由此看來,“公共新闻”进入中国内地后,高校硕士生和媒体业者成为最主要的研究群体,高校的专职研究者以及博士生也投入了较多关注。但是,对照作者人数与成果数量,笔者却发现,165名作者中,发表论文超过2篇的只有15人(包括合作者),不到作者人数的一成。可见,九成以上的作者对“公共新闻”的研究只是“蜻蜓点水”、“一锤子买卖”似的跟风而已,虽然“公共新闻”研究的参与者众,但持续者寡。就是在这15名作者中,绝大多数(11人)也只发表了2篇研究论文。只有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5篇单独,1篇与博士生合作)和江西师范大学的项国雄教授(6篇皆为与硕士生合作)发表了6篇文章。

(2)“龙套型”研究者多,领袖型研究者寡

150篇论文共被引用725次,平均每篇被引4.8次,被引次数在平均次数以上(≥5次)的论文共有44篇,涉及48名作者。这44篇论文的被引次数累计有655次,占所有文章被引次数的九成以上。也就是说,其余近2/3的作者产生的影响力还不足一成。

如果再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这44篇文章和48名作者,被引次数在平均值(≥15次)以上的有11篇文章,涉及12名作者。其中,蔡雯教授独立完成的5篇文章都榜上有名,而且她一个人的文章被引次数总和就达到267次,占这11篇高影响力文章被引次数的近七成(66%),堪称国内“公共新闻”研究的“学术领袖”。

3、论文分析

(1)论述重点

单从论文的论述重点对比来看,对美国以及其他地区“公共新闻”研究与实践的介绍评价多于对比和反思,应用层面的探讨多于理念上的发展(见图4)。

如果从论文的影响力上看,“介绍评价”类“一枝独秀”,说明国内关于“公共新闻”的研究还没有超越本土化的阶段,根基较浅,发展创新不足。

从论述重点历年的走势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它们互相影响的过程(见图5)。

对美国“公共新聞”理论与实践的引介迅速引起国内的理论探讨,并迅速向实践研究转化,且总结应用研究一直比较活跃。但2007年,对“公共新闻”的质疑反思占了上风,不仅阻滞了研究的继续发展,也引发了对“公共新闻”的重新分析和评价。

(2)论文类型

按照论文类型进行归类,我们可以发现,围绕“公共新闻”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务探讨数量相当,尤其是理论分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但是向实践的转化率较低,个案研究较少(见图6)。

而且,查阅个案研究的文章也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多是借用“公共新闻”的外壳对现有栏目的重新阐释和包装,并非“公共新闻”在我国的深度实践。

从历年的论文类型走势图上也同样可以看到(见图7),对“公共新闻”的理论分析很快就向实务探讨和新闻实践传导,而且,实务操作层面的讨论逐渐超越理论的分析,但是,“公共新闻”在我国的实践并没有取得较大进展,真正的实践尝试似乎已经停顿。

三、总结与思考

纵观“公共新闻”研究在中国大陆十年来的历程,就像“一阵风”擦身而过,从核心地带四散开来,从重点大学刮向一般学府,从高校吹向媒体,诸多“一次性”研究者和“龙套型”研究者闻“风”起舞,制造了中国大陆“公共新闻”研究短暂的热潮和虚假的繁荣,致使“公共新闻”的理念在国内根基仍浅、“开花”不易、“结果”更难。

“公共新闻”在国内推广的成效有限,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给养不足的原因,因为“公共新闻”在美国也已陷入低潮甚至转向,也有国内创新发展不足的原因,缺乏“学术领袖”的持续且有力的推动,还有业界自发探索的动力不足的原因,更有“公共新闻”本身的问题,例如超越现实、背离客观等等。

即使“公共新闻”在国内就是“昙花一现”,将如它“轻轻地来”一样悄然落幕,也不足为叹,因为“公共新闻”只是大众媒介面对困惑时若干探索中的一种尝试,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它应该或必须在中国取得进展、获得成功。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类似“公共新闻”研究这样的研究状态、研究心态和研究队伍结构在国内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多大程度地存在,如何提升研究的质量,提高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知识生产力和创新力,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1)

②Barbara Bliss、Barbara Bliss Osborn,《Online Journalism Review》),Osborn

③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5(1)

④邵培仁、李一峰,《“从全民阅读时代到全民写作时代——论世界‘参与新闻运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作者: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编辑、南京政治学院新闻学专业博士生)

责编:姚少宝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一、专业介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二、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1)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2)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

(3)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4)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5)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6)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7)学位论文须与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新闻与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8)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新闻与传播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9)积极推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与新闻与传播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10)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11)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三、全国统考科目

(1)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2)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四、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自主命题复习参考书

1、新闻传播理论考察部分

(1)《媒介管理学》郑丽勇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网络传播概论》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3)《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段京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丁柏铨主编,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新闻传播史论考察部分

(1)《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新闻传播实务操作考察部分

(1)《广告策划与创意》蒋旭峰、杜俊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五、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硕金牌复习资料

(1)《媒介管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35元、42页纸

(2)《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43页纸

(3)《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77页纸

(4)《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考研复习笔记 35元、63页纸

(5)《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复习笔记 39元、98页纸

(7)《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复习笔记 39元 、80页纸

(1)南大《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和评论写作)复习笔记 37页纸

(2)《广告策划与创意》(文案、策划书写作)复习笔记 35元、57页纸

以上是南京大学新闻学院专硕最佳复习方案,请同学们复习相关参考书,复习资料部分只需要经过强化记忆,就可以了。解决你专硕复习茫然困难。有问题请咨询工作室,可以在线交流。

翠屏考研工作室

高校专业教育新闻传播论文范文第6篇

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专业评价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好一些。毕业后既可去一些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从事编辑、记者工作,又可以去网络公司或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工作。对新闻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他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本科专业

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担负着培养新闻工作者的重任,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媒学等。我的专业课程中有:新闻放送学概论,新闻论,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放送论即传播学,都在新闻学的范畴之内。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客观规律为研究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统上以哲学、文学为基础,离不开撰稿和文字编辑,所以考生应该具备广泛的社会人文知识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摄像等。广播电视新闻方面,我的专业课程没有涉及。

广告学

广告学在我国刚刚萌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流通日趋频繁,促进了中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如今很多高校在中文或新闻系设立广告专业,还有少数高校设立了广告学院。它的主干学科是新闻传播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等。我的专业课程中广告学概论,广告宣传计划论(PR), Copywriting等都属于广告学的课程。

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学学习的主要课程分五大类:1.文学文化类;2.写作类;3.编辑类;4.出版及文化经营类;5.现代传播技术类。 韩国的新闻传播学专业里没有此板块,韩国的编辑出版归入了国语国文专业之内,因此暂无涉及。 就业前景

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直看好,收入也比较可观。新闻是年轻人的事业,是锻炼人的事业,也是一项富有刺激性与挑战性的事业。如果你对时事政治很有兴趣,对新闻热点也比较敏感,同时文笔较好,又善于和人交际,可以考虑选报本专业,相信记者生涯会让你受益终生。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为全国各级各类电视台和电视制作机构培养电视新闻、电视编辑、记者及电视栏目策划等方面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

广告学

广告学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本行业的收入颇丰,因为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难度很小。国内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及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都缺少从事广告策划、制作、设计、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广告专门人才。广告学属于热门专业,竞争比较激烈,录取分数较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毕业生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目前政府对出版发行支持力度很大,一是沿袭了历来重视文化的传统,二是目前国—内人均购书额较低,市场潜力很大,还需要政府和出版界进一步挖掘。

成绩证明书 说明如下: 首先,2010.0 1 편입학 인정학점为编入学认证学分 30分。

其次,2010.0 8 편입학 인정학점为编入学认证学分 35分。

最后,剩下的全部为课程名称. 依次为

2010.1 4 신문방송학개론新闻放送学概论 2010.1 4신문론新闻论

2010.1 4인간커뮤니케이션(Human Communication) 人类的通讯2010.1 4대중문화와 문화산업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 2010.1 4광고학원론广告学概论 2010.1 4영상커뮤니게이션(Visual Communication)映像的通讯 2010.2 1 실용한자实用汉字 2010.2 1 Academic Korean Writing韩国语写作 2010.2 1 Academic Korean Reading韩国语阅读 2010.2 4 방송론放送学

2010.2 4 언론윤리법제론言论论理法制论 2010.2 4 동서언론사상东西洋言论思想 2011.1 1 Practical Korean Writing实用韩国语写作 2011.1 1 Practical Korean Listening实用韩国语听力

2011.1 4 조직커뮤니케이션组织的通讯 2011.1 4

2011.1 4

2011.2 1

2011.2 4 광고홍보기획론广告宣传计划论(PR) 카피라이팅(Copywriting)文案철학의 이해哲学的理解 언론의 역사言论的历史 2011.2 4 매스컴통계학新媒体统计学 2011.2 4 뉴미디어론(New Media )新媒体论 2011.2 4 방송편성기획론放送编程计划论

课程之后相对应的为每门课程的学分以及成绩,平均学分分别为(100分 4.3) 2010.1 :87.603.162010.2 : 94.103.81

2011.1 :93.203.722011.2 : 89.203.32

其中,2010.1 4 为专业课程,2010.2 1 为教养课程。

2010.2 4 为专业课程。

2011.1 4 为专业课程, 2011.2 1 为教养课程。

2011.2 4 为专业课程。

上一篇: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