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票据市场发展论文范文

2023-09-23

外国票据市场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空白票据是出票人预先签名于票据,而将票据上的其他应记载事项全部或部分空缺,授权他人补充完成的票据。空白补充权的行使使票据空白之处得以补充完全,是空白票据签章人授予补充权人享有补记票据空白事项的权利。本文从从空白票据补充权的理论概述、补充权的取得方式以及行使规则和效力等方面浅谈空白票据补充权的相关问题,以期对空白票据补充权的理论发展和实务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空白票据;空白票据补充权;票据法

一、空白票据补充权概述

所谓空白票据,是指出票人预先签名于票据,而将票据上的其他应记载事项全部或部分空缺,授权他人补充完成的票据。因为空白票据欠缺了票据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致使票据的记载事项不完全,违背了票据的文意性和要式性。在空白事项被补充完全之前,票据因欠缺有效构成要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空白补充权的行使使票据空白之处得以补充完全,票据从而具备有效要件,持票人才能据以行使票据权利。故此可以认为,空白补充权决定了空白票据的效力以及票据权利的行使。这里的补充权人包括空白票据的初始取得人或其后正当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85条、第86 条第一款分别规定:“支票上的金额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记前的支票,不得使用。”“支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经出票人授权,可以补记。”这表明我国开始承认空白票据的合法性。这是《票据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空白票据的理论基础

所谓空白补充权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是空白补充权人之所以享有补充权的法理依据。目前,有关空白理论基础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四种:(1)委任说。这一学说认为空白票据并非票据,只有当持票人基于委托关系将空白票据补充完整后才具有票据的效力。(2)代理说。此说认为,行使空白补充权,非以补充权人的名义,而是以空白签章人的名义进行的,此乃空白票据的签章人与补充权人之间有授受代理权之故,空白补充权的本质乃为代理权的授予。(3)契约说。该学说认为,空白票据的出票人将这一空白票据交付给收款人,双方会就空白补充权的相关事项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可将这一过程看做是空白票据的当事人间订立关于票据补充权契约的过程。(4)授权说。该说认为,空白补充权是空白签章人授予补充权人的权利,但并非民事代理权的授予,不产生法律行为代理的效力。

笔者以为空白票据的补充权不同于委托权,空白票据在形成之时已经具备了票据的效力;也不同于代理权,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而为一定的法律行为,而补充权是补充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补充票据的行为;同时也不同于契约说,契约说的观点缺乏理论依据:在空白补充权授予之前,空白票据授受当事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协议的过程,也即空白签章人与补充权人对补记的内容、时间、方式等事项进行协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契约说的观点似可取,但是契约说是双方在授予补充权之前,就补充权的内容等事项达成的合意属于他们之间的内部关系,而空白补充权的授予,则是由空白签章人单方作出的法律行为,它与双方协议的内部关系是可以分离的。因此,笔者主张“授权说”,从名义上分析,空白授权票据是基于票据出票人的授权而产生的,称之为授权票据名正言顺;其次,补充授权是空白签章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在出现授权不明或者授权错误时,应当由授权人自己承担责任。

三、空白票据补充权的取得方式

基于对空白补充权授予方式的不同主张,理论界对空白票据上补充权存在与否的认定标准也有不同的学说,可总结为以下三种:其一“主观说”。该学说认为,空白补充权是否存在以及补充权范围的认定,应以空白签章者是否在票据上作出明确意思表示为标准,或以有无授予空白补充权的协议为标准。其二“客观说”,又称“默示授权说”。该学说认为,空白签名人即使没有使他人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补充的意思,但从票据证券本身的外观上如认为有转化为完全票据的可能性,仍应认为是空白票据。其三“折衷说”。此说认为空白签章人作成并将空白票据交付收款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票据权利的过程,只不过这种票据权利是附条件的票据权利,其所附条件为:收款人必须同时享有空白补充权。在空白票据被补充完全之前,应以补充空白事项为行使票据权利的停止条件;空白补充权的行使使票据权利所附的解除条件成就,票据权利方可生效。

笔者不倾向于客观说和折中说,支持主观说。首先,主观说以出票人的意思表示或协议为授予空白补充权的条件,这就保证了空白补充权不会被恶意的持票人利用,保证了出票人的利益。同时,在出票人签发或转让票据时,只要将授予空白补充权的意思表示记载于票据上或另发补充授权书,一并转让即可,不会影响到票据的流通使用,也不会影响到善意持票人的利益。

四、空白票据补充权的效力

我国《票据法》对空白补充权法律效力的规定,只有第86条:“支票上的金额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记前的支票,不得使用。”这可以看作是对空白支票在补充权行使之前的法律效力的规定;而对于空白票据在补充权行使之后的法律效力,尤其是补充权滥用时对善意持票人利益的保护问题,我国票据立法则没有规定。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应借鉴国际票据公约和国外票据法的成功经验,对空白补充权的法律效力问题做出完整规定。

首先,应当在规定空白补充权行使之前的法律效力的同时,规定空白票据在补充权行使之后的法律效力:空白票据在补充权人依授权行使空白补充权之后,成为完全票据,持票人得依票据文义行使票据权利,票据债务人不得以票据曾经欠缺应记载事项为理由,对持票人主张票据无效。然后,我国立法还应当补充规定空白补充权发生滥用情况时,空白票据的效力:其一,空白签章人不得对抗善意持票人。对取得票据时无恶意也无重大过失的善意持票人,空白签章人不能以补充权滥用为由进行抗辩。其二,空白签章人可以对抗以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持票人。持票人取得票据时知悉补充权滥用的事实,或者应当知悉但因重大过失未能察知从而取得票据的,空白签章人可以滥用补充权并附加恶意或重大过失为由对其提出抗辩。其三,空白签章人可以对抗滥用补充权人。补充权人滥用补充权之后,又成为该空白票据持票人的,空白签章人可以滥用补充权为由对其抗辩;补充权人滥用补充权之后将空白票据交付他人的,空白签章人可基于授权而对其追究民事责任。

五、结语

空白票据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经济效率的要求,为了保护交易安全,法律设立了空白票据制度。如今我国票据法对这一制度的规定少之又少,因此,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期待一部全新的票据法,使票据法对市场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永芹:《论空白票据的空白补充权》,当代法学,2005(3)。

[2]孔秀琳:《空白票据补充权若干问题探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

[3]张以标:《空白授权票据补充权的法律效力分析》,研究生法学第20卷第1 期,2010(2)。

[4]李垚葳:《论空白票据补充权》,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科版)第30卷第7期,2009(7)。

[5]刘婷:《浅论空白票据补充权》,法制博览(法学研究)2012(10)。

[7]谢石松:《论空白票据的有关法律问题》,现代法学,1996(6)。

[8]刘丽丽:《空白票据补充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外国票据市场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带动经济增长,日本确立了“观光立国”战略,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基本计划,从国家层面推进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日本通过积极的宣传战略、放宽签证等具体措施吸引外国游客赴日观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这些相关政策措施也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观光立国;日本品牌;外国游客;启示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和便利化,观光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旅游产业是综合性服务业,涉及“行、游、住、食、娱、购”等方面,对国民经济具有极强的促进效应,已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其带来的经济效应也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日本近年来推行“观光立国”战略,从国家层面制定观光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大力促进以国际观光为代表的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拟从日本促进观光旅游业发展的动因入手,分析其采取的措施、成效以及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二、 日本促进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因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和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还有利于日本加深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理解,改善国家形象。

1. 扩大内需和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工业制成品又依赖出口。缺乏能源资源的现实决定了日本不能发展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必须依靠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推行贸易立国战略,依靠自身科技实力迅速成为经济强国。然而,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如何重振日本经济成为历届日本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

2012年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力推“安倍经济学”,希望将日本经济从低迷中解救出来。虽然安倍的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经济增长,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老龄化和少子化已经成为制约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据日本内阁府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亿2 693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高达3 459万人,老龄化率为27.3%。与此同时,日本出生人口不断下降,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17年日本人口动态统计结果,2017年日本出生人口为94万6 060人,连续两年低于100万人,刷新了记录最低值。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理论”所界定的经济发展四大要素。具体就日本而言,虽然民间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直在高位徘徊,但相对来说增长乏力。而老龄化和少子化更是加剧了这一形势,其不仅会直接造成日本劳动力减少,对财政形成一定的负担,而且由于老年人消费需求相对较低,无助于日本内需的扩大,会间接导致日本国内市场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在调动本国国民旅游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外国游客来缓解内需不足。日本NHK电视台发布的统计数据指出,一名外国观光客只要在日本消费达15万日元,那么10个外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额就稳超一个日本人一年里的国内消费。因此,通过吸引外国游客赴日观光,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2. 增进相互理解,构建开放型国家。观光旅游是人员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观光旅游产业在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日本与其他国家的民间交流,改善日本的国家形象。

长期以来,日本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但主要以“日本制造”“经济大国”的形象为世界所熟知,日本人甚至被认为是“生活在兔笼里的经济动物”。因此,通过大力促进观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外国游客从不同角度接触多层次的日本。外国游客通过与日本民众交流,可以加深对彼此国家和地域文化的理解,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再加上日本人赴海外旅游,可以形成双向的国际互动。在这种互动中,有助于培养具有决断力和适应力以及国际感觉的优秀人才。而随着访日外国游客对日本理解的加深,也會给日本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吸引外国企业、人才到日本投资、就业,提高日本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通过振兴观光产业可以发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培养对地域文化的自信心。日本国土狭长,从北向南的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以及传统文化,但是,有一些观光资源并没有得到当地人们的注意。此外,由于少子化以及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等,一些地方城市面临着空洞化问题。外国游客的来访可以进一步发掘当地的观光资源,有助于培养当地居民对自身地域文化的自信心。此外,为了促进观光产业的发展而进行的交通设施建设也有助于加强日本各地区的联系。

三、 日本促进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日本政府注重从顶层设计开始,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基本计划,从国家层面推进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积极的宣传战略、放宽签证等具体措施吸引外国游客赴日观光。

1. 国家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法律和具体计划。2003年被称为日本观光立国的元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这一年主持召开了“观光立国恳谈会”,使观光产业的重要性得到显著提升。同年,日本开始以国土交通省为中心、以官民并举的方式开展促进外国游客访日活动。该活动以中国、美国、韩国、德国、法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市场,提出2010年使外国游客数量达到1 000万人的目标。

与此同时,相关立法工作也随之启动。2006年12月,日本通过了《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首次明确“观光为21世纪日本重要政策的支柱”,将观光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明确了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即国家负责制定综合的政策,地方共同团体根据地区的特性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并加强彼此的合作,当地居民要理解观光立国的重要性,为形成有魅力的观光积极发挥作用。根据《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的规定,为了综合且有计划性地推进观光立国相关政策的实施,政府必须制定《观光立国推进基本计划》。日本政府分别于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制定了三个观光产业推进基本计划,规定了为实现观光立国战略的基本方针、目标以及具体的政策措施。

2012年,安倍晋三重启了民主党执政时期被取消的观光立国推进阁僚会议,决定日本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观光立国。根据安倍的指示,2013年7月1日,观光厅在机构内新设了入境旅游政策推进事务局。为了协助该局的工作,观光厅还新成立了观光战略科和国际观光科,专门负责实施国际旅游营销等工作。2016年3月30日,在由安倍晋三担任议长的“支撑明日之日本观光展望构想会议”上,制定了新的观光发展蓝图。基于这一发展蓝图,2017年的《观光立国基本计划》设定了到2020年要使访日外国游客数量突破4 000万人、消费额达到8兆日元等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政府应采取的政策等。

2. 采取积极的宣传战略,打造日本品牌形象。为了吸引外国民众赴日旅游,日本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举办展览会、发行与旅游资源相关的宣传片以及积极召开国际会议等方式向国际社会传递日本的旅游资源,打造日本品牌形象。例如,与吸引一般游客相比,举办国际会议等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波及效果。具体而言,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和研究人员等齐聚一堂,有助于构筑人际关系网络,利用与会人员的个人影响为日本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创新机会。此外,与会者在住宿、饮食、观光等领域的消费支出,会对举办地周边的小型商家带来直接的经济波及效果。为此,日本观光厅将东京、京都、福冈、横滨等具有举办国际会议潜力的城市指定为“全球会议战略都市”,通过调查海外顾客消费模式、向海外派遣专家、构筑城市间合作体制等方式,争取举办国际会议。

3. 放宽签证限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在对日本观光旅游资源进行积极宣传的同时,日本政府通过放宽签证限制、简化签证手续等措施吸引外国游客赴日旅游。针对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日本从2009年开始向中国人个人发放旅游签证。截至2017年,日本向中国人发放的签证数高达450多万件,在所有签证中占比为77%。为了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从2017年5月8日起,日本进一步放宽了中国人赴日签证发放条件,降低了多次签证所需的经济条件。此外,日本也放宽了对东南亚游客的签证限制。其中,对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实行免签,菲律宾和越南游客也可以获得一定期限内多次出入日本国境的往返签证。

另一方面,日本通过扩大免税店和免税商品的范围,促进外国游客购物。截至2017年4月1日,日本全国免消费税店铺数量为40 532家,与2016年10月相比增加了1 879家,增幅为15.1%。免税商品范围也由家电、装饰品等扩大至至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使游客在日本享受到便利、舒心的服务,日本各旅游城市都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内容之一,不断完善观光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此外,由于日本是岛国,所以访日游客主要通过空路和海路赴日。因此,为了提高旅客接待能力,日本加强了机场和海上交通的整备。在2017年度实施的“搞活地方机场政策”中,日本政府将十五座机场认定为“访日游客吸引支援机场”并为这些机场下调国际线起降费提供援助。在海路方面,为了实现在2020年使乘船访日游客达到500万人这一目标,在充分利用既有设施的基础上,日本采取措施改善访日船只接纳环境,通过官民合作的方式形成国际海上旅行据点。

四、 日本促进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

在多种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日本促进观光旅游产业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方面,近年来赴日外国游客的数量显著增长。1980年赴日外国游客数量仅有131.7万左右,2000年达到475.7万人,20年间扩大了约3倍。2013年访日游客人数首次突破1 000万人,2015年则突破了1 974万人,时隔45年超过了出国旅游的日本人的数量。从地区来看,亚洲、欧美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游客来源国。以2017年为例,在2 869万多名访日游客中,来自亚洲的游客数量为2 472万多人,约占总人数的86%,其次是欧洲和美国,分别为153万(5.3%)和137万人(4.7%)。其中,在亚洲地区,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游客人数达1 415万人,占比接近一半。随着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邻近,赴日外国游客的数量预计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隨着外国游客数量的增加,其带来的经济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外国游客在日本国内的消费总额不断增长。根据日本观光厅的统计,2013年访日游客人均旅行支出额为13万6 704日元,比上一年增加5.3%,对GDP的贡献度为0.05个点。外国游客大量购买日本的家电产品和日用品,使得“爆买”一词一度成为2015年度流行语。同年外国游客消费总额达3兆4 771亿日元,这个规模可以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出口总额相匹敌。随着更多外国游客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旅游,带动了地方饮食、特产等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此外,观光消费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波及效果(表1)。2015年观光消费对日本国内经济的生产波及效果为52.1兆日元,比上一年增加约5.9兆日元,附加值效果为25.8兆日元,雇佣诱发效果为440万人,连续多年保持高位。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加,日本旅游收支黑字也不断扩大。2014年下半年创下首个半年期的黑字记录,改变了自1996年开始的旅游收支赤字状态。2015年以后,日本旅游收支黑字开始迅速扩大,2015年度旅游收支黑字达1万902亿日元,2016年持续增长至1万3 266亿日元。

五、 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幅员辽阔且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方面。因此,可以借鉴日本促进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1. 要充分认识到观光旅游产业的重要性。观光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其不仅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渠道。为此,要采取采取积极的宣传战略,打造中国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中国旅游。

2. 要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虽然我国也有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也存在国家级旅游立法数量少,执法不严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使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3. 要挖掘地方旅游资源,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我国各地区的旅游资源有自身的特色,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游客过度集中在一些大都市和历史古都,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应采取措施积极地发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地方旅游,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4. 要注重完善交通设施和景区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目前我国旅游景区服务主要存在景区设施不完善、景区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景区信息服务落后等问题。为此,应该积极完善旅游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旅游交通格局。大力培育旅游从业者的服务精神,提高旅游产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柳小正,王秀海.日本旅游资源开发与重构探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8,(1):73-83.

[2] 王俊.现代旅游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J].现代管理科学,2017,(10):81-83.

[3] 孙章伟.日本扩大内需消费的制度安排研究[J].日本学刊,2012,(2):81-95.

[4] 程斌,黄筱蓉.我国旅游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6,(26):20-21.

[5] 王市会.当前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8):118-119.

[6] 金春梅,凌强.当前日本实施观光立国战略的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14,(2):1-7.

作者简介:潘万历(1989-),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日本外交、日本经济;张方慧(1991-),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日本外交;余地(1994-),男,汉族,福建省厦门市人,外交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日本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2018-06-27。

外国票据市场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总部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产生的新生事物而备受世人瞩目,它已经逐步成为 企业集团特别是跨国企业集团的一种主流的资源配置模式,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追求的 新的经济形态。文章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 ,分析我国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针对厦门市的 实际情况,提出厦门市打造成海峡西岸区域性研发中心总部,并重点发展几个富有特色的总 部聚集区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总部经济 发展战略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域性研发中心

总部经济是近两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城市政府和理论界以及新闻媒体 对总部经济问题倾注了越来越多的热情。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企业总部集群布 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 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赵弘 ,2006)。总部经济优化了生产力的空间布局,是提升城市和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 和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对一个地区(城市)而言,总部经 济可能是一个地区(城市)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对一个企业而言, 总部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模 式。它已经逐步成为企业集团特别是跨国企业集团的一种主流的资源配置模式,并成为许多 国家和地区所追求的新的经济形态。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中心城市总部 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我国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 同时对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战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国内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了“迁移总部”的热潮,纷纷将企业总部向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批国内中心城市迁移。与此同时,针对上述现象的总部经济概念和理 论自提出和创建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经济界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可和共鸣,也得到了政府部门 的积极响应、推动和落实。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加快了中国总部经济的发展进程 。首都北京最早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并将总部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继北京 之后,许多城市陆续提出总部经济概念,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青岛、厦门、南京、大 连、沈阳、重庆、郑州等国内大城市都纷纷明确提出建设区域性总部聚集区的战略思路,并 出台了一些吸引企业总部向本区域聚集的政策,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随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总部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使总部经济进入到政府与市场相 互借力,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到自觉的快速、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北京已然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国内 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之地。2005年底,北京拥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5家,有爱普生、佳能、 欧姆龙、松下、索尼爱立信和西门子7家跨国公司已通过商务部的最新认定。拥有跨国公司 的 投资性公司140家,占全国的60%以上,高居全国首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设立的办事 处3016家,外国企业在北京设立的常住代表机构9677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189个 。从国内企业集团情况来看,2005年,北京市共有286家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型企业地区总 部达137家,有1000多家外省、市及外埠企业在北京设立了办事机构,海尔、大唐、中兴、T CL等87家外埠企业在京设立120家研发机构(以上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05年)。此 外,北京还聚集了大量非经济总部,北京总部的内涵也从跨国公司延伸到国内大企业集团, 从外资企业延伸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从生产制造领域延伸到了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领域 。将这些资源充分整合利用,无疑将大大提升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和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地位 。

目前北京已形成几个具有明显特定功能的总部聚集区域:一是中关村形成以IT产业为主 导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总部聚集地。二是朝阳CBD成为跨国公司、外埠大企业集团总 部聚集地。三是西城金融街成为国内外金融企业的聚集地,聚集了以“一行三会”(即中国 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会)为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监管部门及国有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530家国内外金融企业总部 ,为北京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此外,北京发展总部经济的后起之秀,且是 全国第一个有目的、有规划地发展总部经济的实践者——总部基地,2003年4月在北京丰台 正式诞生。以上三大地区是目前北京发展比较成熟的总部聚集区,它们构成了已具规模,功 能分离的北京总部经济发展格局,各自拥有比较明显的资源优势,在北京总部经济发展中具 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

2.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在经济、 社会、政府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造就了最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目前 上海已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国内企业集团总部的聚集之地。位于上海的企业总部不仅在数 量上位于全国各大城市前列,而且在空间上已经初步形 成了两大总部聚集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总部集群现象。一是陆家嘴CBD聚集了大量的金融 企业、贸易性企业总部。二是上海高科技园区聚集了大多数的高科技企业、制造型企業的总 部和研发中心。目前上海拥有漕河径、金桥和张江等高科技园区,这些高科技园区吸引了大 量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研发中心,它们已经成为上海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新 生产空间。此外,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发达的服务业,使得上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总部经 济产业体系,为上海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了吸引更多的总部经济项目 落户上海,上海也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服 务支撑。

3.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现状。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区域经济、贸 易、教育文化中心,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增强,广州对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许多企业总部也随着生产、技术与信息获取、贸易发展需要的增加而进驻广州市区。

广州有着比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企业众多,构成了企业总部的基本类型。近年来已有 不少企业迁入广州,如乐百氏、健力宝等知名企业将总部迁到广州,还有跨国公司总部和相 关机构进入广州。据统计,至2006年上半年,世界500强中已有142家进入广州,投资总额累 计96.12亿美元,一大批跨国公司已在穗设立行使总部或地区总部全部或部分职能的企 业或机构。

二、国内总部经济发展的误区

虽然总部经济在提升区域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方面发 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就当前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来看,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严重阻碍 了 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指出并澄清这些误区,对于加快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部分城市和地区对总部经济相关理论认识不足,将总部经济片面理解为总部地产经 济,认为建设总部大楼就是发展总部经济。继北京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之后,国内众多城 市也一拥而上,提出了自己的总部经济概念。但各地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对什么是总 部经济,怎样发展总部经济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2.部分城市和地区对发展总部经济条件分析不够,在不具备发展总部经济条件的情况 下盲目跟进,一哄而上提出所谓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导致总部经济遍地开花而结果甚少。目 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都把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拉拢企业总部、吸引投资 的有效手段。在国内某些中心城市,总部经济正在成为政府和开发商们用来招商引资的口号 ,开发商一边借这一口号卖楼,一边以打造总部经济的名义向地方政府为入驻企业寻求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巨大的利益驱动,使得地方政府不顾自身条件的约束,一哄而上盲目发 展总部经济,这也使得总部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泡沫”而难以评估其对地方经济高速增长 的引擎作用。

3.部分城市和地区对发展总部经济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定位,区域之间围绕总部 资源的盲目争夺、恶性竞争现象突出,政策“价格战”愈演愈烈。《中国总部经济回顾与展 望》调查报告认为,总部经济导致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有使城市经济发展空洞化、虚拟化之嫌,容易产生经济泡沫,并导致城市经济结构脆弱。 报告认为,这种城市间的恶性竞争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重复性建设和基础设施的过度 投资(典型的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5个机场),过度的税收优惠和极低的土地价格,影响了公 平竞争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

另一方面,透过目前各地区出台的众多总部经济战略,笔者发现价格策略已经成为地方 政府实施总部经济战略的重头戏,地区间正在上演硝烟浓烈的政策“价格战”。例如,以低 于市场价的价格为总部提供场所用地,并在企业总部上缴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或特批其 在开业后数年内免税,或给予将总部介绍进来的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以高额奖励等等。其实 ,盲目搞政策“价格战”发展总部经济,是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获取短期效益的短视行为 ,其结果是形成本地企业与入驻企业之间巨大的歧视成本。

4.部分城市和地区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各地区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 上拉大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总部经济的发展,尽管有利于区域性的产 业经济布局,但是如果对各地区的利益关系处理不善,这种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发达地 区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首先,在总部经济模式下,高端的、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环 节向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集中,也就意味着利润和税收向该城市集中;低端向制造基地所在 地区集中,也就意味着把污染、劳资纠纷等“包袱”甩给了不发达地区。其次,企业将总部 迁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原所在地区经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企业总部迁出后,必将使原 有产值、利税分流到新的企业总部所在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所在地的经济实力。此外, 企业总部迁移增加了原所在地的就业压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风迁往武汉使十堰沦为废 都”。一般情况下,企业总部迁移路径都是从不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因此,总部经济 发展有可能成为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利益协调的一大难题。

三、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避免上述问题,促进我国总部经济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发展总部经济时应 注意战略先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完善制度、务实发展。具体而言,有如下建议:

1. 深化对总部经济的理论认识,冷静应对总部经济热潮。总部经济作为信息网络背景 下企业总部聚集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的理论揭示,是在区域经济范畴中对城市特定空间上 的特定经济形态的概括和描述。这种经济形态虽然在现实中表现为在某特定区域上总部大楼 在空间上的聚集,但总部经济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在于这些总部和它的生产制造环节在空间上 分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它所强调的是总部以及由总部需求所衍生出 来的金融、保险、会计、法律、教育、培训、物流等构成的一套完整的服务业体系,是各经 济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尽管总部经济对房地产的推动作用无比巨大,但是总部经 济不等同于房地产。

此外,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完善而繁荣的市场经济以及高度发达的相关产 业。三是宽松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四是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五是能满足特定 的总部经济布局的要求。所以地方政府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理解总部经济的 实质和内涵,并考虑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做出合理的部署和规划。总之,应冷静应对总部经 济热潮,防止总部经济误入歧途。

2.科学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定位,协调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产业趋同现 象。总部并非专指跨国集团的总部,总部经济也可分为多个层次:全球总部、跨区域总部、 国家总部、地区总部等。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出发,选择吸引总部的层次和类 型,并由此确定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说,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要正确判断和估计其 在全球、全国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充分考虑本地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使自身的 总部经济具备产业特征,从而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总部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强调要素禀赋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合作分工,进行企 业价值链的空间分解,从而使得整个区域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共赢。 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时,应通盘考虑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区域 经济合作模式,促进区域产业和功能的合理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对总部资 源的恶性争夺。发展总部经济,城市之間应当是一种在相对公平环境下促进效率的竞争,而 不是受到政府干预,市场信号扭曲的竞争。这种竞争限制在一定程度内是有益的,但是如果 对总部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空间规划,将导致过分的竞争,不利于形成城市合力,甚至容易 造成一定的浪费。

3.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总部经济模式 是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发展,是满足企业发展的一种组织模式。它的出现是企业和区域经济 发展过程中适应市场机制的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即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市场机制 ,而不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政府必须扮演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创造条件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包括改善地方 宏观经济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地方交通、通讯等基础建设;加强地方教育 、医疗等社会服务行业建设;建立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改善地方人文社会环境,增 强地方居民精神文明素质等。而不是直接干预、操纵经济活动,或者完全以牺牲地方其他方 面利益来刻意吸引总部、发展总部经济。总之,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 转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

4.处理好软、硬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尤其要重视发展总部经济软环境的建设和完善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浓厚的商业文化、开放的市场体 系、发达的现代化服务业等。在这些要素中,政府一般对硬环境建设都很重视,却容易忽视 发展总部经济的软环境建设,结果还是很难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因此,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 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软、硬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尤其要重视发展总部经济软环境的建设和 完善。

城市必须重视对自身软环境的建设,主要应包括如下方面:(1)自然生态环境。清新的 空气、优美的城市环境无异于吸引总部入驻的一张王牌。美国西雅图郊区的雷特蒙德市由于 优美的生态环境而吸引了微软、任天堂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国际性大公司的总部入驻,高 效益的现代经济和洁净的自然环境,在这儿找到了和谐的统一。(2)人文环境。一个城市的 居民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的潜力,也决定了城市的形象,这是总部选址的重要考 虑因素。(3)科技、教育环境。这些都是出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一个好的科研、教育环境 ,如有很多的科研机构、有科研水平一流的大学等,能让企业就近获得人才,降低研发成本 ,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在未来的人才争夺中占尽先机而立于不败之地。

综合来说,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时,关键是在把握市场经济的内涵,按市场经济规 则办事的前提下,认真权衡发展总部经济给所在地带来的成本和效益,正确定位、搞好自身 条件建设,不可不切实际、盲目发展。总之,发展总部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总部经济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成本效益观和系统观。

四、关于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1.厦门总部经济发展概况 。自2004年厦门市政府发布《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境外 企业在厦门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以来,已有150多家企业的总部落户厦门,其中不乏 戴尔、柯达、ABB这样的全球知名企业总部,呈现出了企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化、产业集群 化、营销网络化等特点。作为中国的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厦门的经济一 直高速增长,其人均GDP和综合竞争实力均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厦门产业结构布局合理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此外,厦门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社会风气 文 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对台区域合作优势不容置疑,加之一年一度“9.8”投洽 会、“4.8”台交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平台,可以预期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总部入驻厦门 。

2.关于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目前,厦门聚集了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 理工学院等理工院校,还有武汉理工大学厦门分校、华侨大学分校、哈工大分校以及中科院 和省部属科研院所,廈门拥有十多位两院院士和上千名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专家学 者,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的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已初步具有了中国区域性研发中 心总部核心区的雏形,有条件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研发中心,辐射福建全省及外围地区,对 于与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对接具有重大意义。

厦门应依据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以制造业企业迁往岛外,岛内外空间置换为契机,以 研发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动力,以推动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交流为目标,努力建设海西生态 环保型区域研发中心总部。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不断的创新,将厦门打造成为省内外乃至 境内外大企业投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选择建立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总部的首选之地。

另外,厦门应依托自身优势,着重规划思明区鹭江道中心商务区、滨北金融商务区和五 缘湾至会展中心一线商务区的建设。发展定位是根据思明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重点,全力打 造区域性总部和业务总部的聚集地,建成全国知名的中心商务区。重点吸引周边地区乃至国 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组织、国际金融企业地区性总部;国内主要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 等金融企业总部、结算中心;与金融业务有关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及投资咨询等服务业企 业总部;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开发总部等。

参考文献:

1.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3.王凤洲,孔丰.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J].东南学术,2006(5)

4.赵弘.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5

5.王凤洲,李海燕.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化和城市化背景分析[J].科技资讯,2 006(18)

6.王凤洲,崔杰.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分析[J].2005—2006年:中国总 部经济发展报告,128-132

7.钱凯.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讨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6(7)

8.王力丁.中国总部经济回顾与展望[J].总部经济战略发展(北京)峰会,2005

9.王飞,王凤洲.总部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南方经济论丛,2007(12)

10.总部经济遭遇冷水,导致城市间恶性竞争差距加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5.8.22

11.胡洪曙.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

12.李川.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R].2005

13.张先文,黄向阳.加快发展厦门总部经济[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2)

14.王凤洲,王飞.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协调发展[J].福建论坛(社会 科学版),2008(1)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厦门集美 361021)

(责编:贾伟)

上一篇:竞争战略管理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发展存货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