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论文范文

2023-09-29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即公共工程属国家拥有,并为社会公众共同享用,其建设是否经济,效率和效果如何,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因此,对此类工程进行绩效审计和评价是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责,也是传统投资审计的深入和发展。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适应公共工程建设要求,对审计范围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审计风险。本文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国家制定的统一政策,部门或行业制定的办法以及被审计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是审计处理、处罚的依据,所以最大限度地掌握被审计对象所属行业管理的政策及方法,是正常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目前,各个部门在立项、财政支持、勘察、招投标管理、施工及其预决算、采购、供货、后续管理各个环节,各自都有一套管理办法。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来说,政策牵涉面非常大,各行各业都可能涉及到,有的政策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进行制定和管理,有些政策互相不配套,各行其是,相互制肘,造成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的局面。同时,行政管理体制下的我国执法机关,在执法手段上也受到一定制约,影响着审计执法的法律威慑力,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审计的开展。

2、缺少职业准则。从世界各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来看,凡是绩效审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较早地制定和颁布了绩效审计准则及相关的规范。我国国家审计署自1989年起开始着手制定我国政府审计准则,1993~3月,印发了《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规划方案》,1996年底发布了38个国家审计规范,1997年颁布了《审计法实施条例》,2000年对《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2010年9月公布新的国家审计准则等,这些文件中先后提到要实行绩效审计,但真正适用于绩效审计的审计准则尚未建立。

3、审计队伍的现状不能满足需要。我国现有审计专业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我国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一个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审计队伍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缺乏等。审计机关成立以来,通过各种渠道补充人力资源,但仍然缺乏既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又有较高综合能力的审计人员。这种现状使得审计队伍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如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发挥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作用的能力不强。审计人员在工程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严重欠缺等等。

 4、项目管理环境较乱,不利于审计问责。目前的政府投资体制大致可以表现为,国家定计划、发改委批项目、财政分投资、项目主管部门进行管理、项目法人负责实施等。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吸收各种资金,采取了多种管理方式,对公共工程进行投资和管理。这在改善公共环境、提高经济生活质量和水平、促進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各异、权限各异,以及部门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在项目的决策权、审批权、监管权、建设资金支配权等方面,在项目的管理和经营上没有形成合力,政出多门,管理各行其是,缺乏相互间的沟通和协调,造成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盲点。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据国家发改委一项调查表明:当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时,追究主要领导行政及法律责任的不足8%,“责任不详”的高达45%,另有29%是由“领导集体负责”,实际上是无人负责。于是出现了不顾当地财力,盲目上马贪大求洋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出现了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及核算混乱、建成后运营效果较差以及先天不足无法正常运营等项目。

二、对策建议

1、完善法规体系,实现审计授权。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补充配套的法规制度,使现有的法律法规能够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如按照《审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而建设项目预算执行和决算中的单位工程造价、技术咨询服务费用、工程监理费用等工程结算价款,是按照《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以概预算为依据,在签订工程建设总承包合同价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结算确定。或以承包商投标报价确定的中标价为依据,在签订合同价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结算,具有法律效力。这样,建立在实际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上都有所限制的审计意见,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审计对象的绩效或合规性情况,从而加大了审计报告的风险。实际应当是,如果工程结算价款存在多计、少计、危害国家利益等问题,建设项目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就会有假,建设资金就会流失,审计机关就应当对其实施审计监督。但从目前情况看,审计机关对此据实审计会受到既定合同的制约,说明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已不能适应审计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为克服以上问题。应当通过补充完善规定、实施细则及理顺各部门关系等形式,完善审计职权。同时要实现审计授权,审计授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机关有自由的审计项目和审计内容选择权,而这种项目应当至少能够覆盖全部国家预算,审计内容也应覆盖项目论证、决策和投资的管理等,有充分的审计调查取证权,有适当的问责权。

2、制定审计准则,规范审计行为。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比较,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有其复杂性,它融合了多个学科和专业,涉及到多个领域,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也有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因此,在开展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时,必须要有专门的准则。我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开展,需要建立以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为核心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指南。绩效审计准则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现场作业准则、审计报告准则等内容,还应当明晰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确定绩效评价标准范围、绩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并适当规定审计公告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内容。其次,审计准则应当对审计责任和管理责任的区分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一方面,能够规范审计行为,降低审计风险,以及在发生审计争议的情况下,保护审计人员的利益;另一方面,能够给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氛围。

3、开发人力资源,增强审计队伍业务素质。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审计活动,专业知识在其中占据核心位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以胜任工作任务。开发利用审计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健全审计机关的聘用机制,招聘合格的专业人员,以调整审计机关总体人力资源结构。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调查或评估方面的经历,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新事物或新概念的接受能力、判断能力、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还应具备审计所需的专门技能和资质,并能够有效地进行社会交流沟通等条件。二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整合机制,包括对现有审计人力资源在体制内整合,以及制度化的对外部专业人才的使用程序和权责。体制内的人力资源整合的形式可以采取随时调配、人员交流等形式。对外部专家(包括内审、社审方面的人才)的利用是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必不可少的做法。对外部专家在使用之前,应当考察其是否具有完成审计目的所要求的能力。如果需要,专家可以是在审计以外某特定领域内,具有专门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或组织。审计人员必须确保专家独立于被审计的项目,并告知所要求的条件和道德规范。三是完善审计人力资源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对现有审计人员开展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培训,从培训内容来说,不仅要培训审计专业知识,也要培训工程相关知识。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多渠道的绩效审计信息知识传播机制,如发布操作指南,举办研讨班等形式,以促进相关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4、改善配套环境,实现绩效审计目标。公共工程的绩效管理,是公共工程建设运营相关单位的职责,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对公共工程的建设运营绩效做出独立性评价。在一定的条件下,公共工程管理部门所采用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应当成为审计人员的审计内容。如我省对某建设资金和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调查时就把建设程序、投资控制、工期和质量控制、建设标准、土地利用债务风险、建设效果和投资环境等作为审计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对象。绩效审计不能代替工程项目的绩效管理,绩效审计目标的实现,是提高公共工程建设的资源利用的绩效性,最终还要落实到相关单位的具体管理活动中。因此,为顺利推进这一工作,应当从建立健全决策及约束机制、加大对权利的制约监督、规范工程建设运营机制、从经济学、管理学中引入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科学技术,做好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基础性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提高审计效益。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高校绩效审计的内涵

20世纪伊始, 西方国家开始着手针对政府公众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主要是围绕支出项目设置的目标、愿景和真实的实施结果和效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究, 以便促进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形成, 助力达成政府财政支出的科学化和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绩效审计的中心理念就是“3E”的实现, 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高校作为特殊的教育主体, 对于高校的运作进行绩效审计, 一方面可以实现政府财政支出的资源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可以对高校的整体运作进行监督和审视, 确保其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高校绩效审计就是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 由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人员对高校的占有资源依照相应的审计标准和体系进行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分析和考量, 确定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和财政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 得到相应的审计结果之后适时科学地调整高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管理思路、管理方式, 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建设。

二、高校绩效审计研究现状和特点

绩效审计引入高校的评估系统主要是从21世纪开始发展的。现今的高校绩效审计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 已有不少高校开始设置专门的绩效审计部门和匹配相应的绩效审计工作人员。但是总览我国几百所高校, 传统的财务和合规性审计仍是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几年,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校绩效审计的官方文件用以规范各个院校的审计范围、审计职责和审计标准, 并且对绩效审计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对于高校绩效审计的研究也成为领域的焦点之一, 众多学者专家也是结合绩效审计的发源和从本土化改造入手, 对高等院校的绩效审计进行鞭辟入里地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绩效审计深化的建议。经过梳理发现, 目前对高校绩效审计研究主要是从发展的困境和问题、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健全、绩效审计的理论建设不足这些方面展开论述的。分析相关的期刊和论文可以发现, 对于高校绩效审计研究的课题数量呈上升趋势, 未来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总的来说, 高校绩效审计主要有两个特点:前瞻性和不确定性。前瞻性主要体现在科研作为高校的重要模块之一, 是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并且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其实给绩效审计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不过高校绩效审计可以立足长远, 用一个整体的视角来对学校的宏观发展做出评估, 当然这个活动一定要结合当前学校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 科学合理地参考现实条件, 对未来学校的获益做出预期的判断, 并提出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以求达到绩效审计的动态化。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高校中涉及被审计的对象众多, 既有担任科研任务的研究院所、又有负责管理职能的行政管理部门、有经济合作的企业等, 所以这些多样化的活动体就决定了对于审计目标的设定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此外, 对于审计而言, 其经济效益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显性地表明, 但是对于社会效益的绩效审计是比较棘手的。

三、高校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较为短暂, 尚未总结出一套成熟的高校绩效审计体系, 因此目前的高校绩效审计实践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 高校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高校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设置内部的审计部门,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深受历史传统的影响, 高校的管理层主要是由行政机构把控, 决定着学校丰富资源的配置, 但是与行政人员的考评相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目前还尚未完全建立。高校作为一个较大的社会单位, 其内部的机构设置较为繁杂, 各个部门虽说各司其职, 但是由于整体的工作环境较为宽裕且会出现权利和责任交叉情况, 最终导致行政工作效率不高。对于高校个体而言, 审计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对各个部门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对高校运营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披露, 辅之以审计人员专业的建议, 会使得高校工作达到在阳光下办公的效果。现实情况是, 很多学校内部的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不够的, 因此就很难在一个客观视角下对全校的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待提高

在高校实行绩效审计, 一支业务精熟的审计队伍是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迅猛, 直接导致审计人员的社会缺口较大, 培养素质良好的审计人员成为高校教育中新增的一个热点。然而, 审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工作, 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对每个单位整体组织框架和职责了然于胸, 还需要将知识容量拓展到经济学门类下的金融学、会计学, 一些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八大模块的知识, 这样高的工作要求对于审计人员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由于我国绩效审计才发展不久, 高校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较为狭窄, 还未能很好地掌握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方式, 这就给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 提高高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其知识结构对于高效开展审计工作刻不容缓。

(三) 审计指标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需要有一套具有特殊性意义的较为完善且详细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来作为参考的依据和量化的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呈现审计的结果并说明问题。但现今的事实情况是我国的绩效审计理论发展尚不充分, 加上高校内部的机构设置较多, 涉及的社会关系也比较复杂, 因此难以建立完整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此外还不能忽视一个要素即高校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因此对于每个个体的评价也是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这样一来就为评价体系的制定带来了重大的困难, 也大大增加了审计工作中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消耗。

(四) 审计后的问题处理不到位

经过绩效审计之后, 审计部门有权将审计的结果进行披露, 让学校的工作人员了解整个院校的运作情况。但是由于高校之间竞争比较激烈, 不仅体现在人才的占有, 还包括社会资源和政策方面的倾斜等, 这使得一部分审计结果是不能公布的。这样一来就导致审计缺乏了群众的监督, 就很容易流于形式或者整改的效率和效果由于缺乏外部刺激大大降低。政府一直提倡让权力在眼光下运行就是看到了信息披露积极有利的一面, 若是权利的运行缺乏透明度, 就会滋生贪污腐败, 最终造成社会矛盾的出现。因此, 高校的审计结果最好还是公布于众, 接受监督, 只有这样高校才有危机感, 才会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 针对绩效审计后指出的问题处理也不容小觑。对于问题的处理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 可以学习政府工作中抬头看的机制, 就是一段时期之后进行工作抽查, 检验此项目的整改情况和运营情况, 避免仅仅停留在审计报告的提交上。问题的发现只是问题解决的开始, 高校绩效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实现路径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高校绩效审计的重要模块之一, 是关乎高校经济运作和实现效益检验的成果展示。对于此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科学化系统化的审计知识作为依托,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 采用适当的实现路径, 才能达到审计的最终目的。

(一) 明晰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在开展绩效审计之前, 往往会制定一个审计计划, 这是工作开展的指南和方针。这个计划会明确绩效审计涉及的审计范围和采用的具体审计方法。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研究首先要明确审计的方向为教育经费支出, 这有别于人力资源配置的绩效审计、管理责任方面的绩效审计和管理服务质量方面的绩效审计。此外, 还需明确审计需要的时间跨度和人员配置, 了解教育经费支出主要的范围和数据收集的来源是否具有可审计性等等。审计手段的应用是影响整个审计成败的关键。对于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可以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层层剖析的这一维度, 总体上进行总的问题设计, 接下来确定需要调取的文件, 继而选择合适的取样, 最后选用专业化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样本分析, 得到科学的数据结果。

(二) 强化高校领导的审计意识

高校的管理层对资金的支配和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也应该和领导干部的经济绩效审计相挂钩, 只有让他们对自己权责范围内教育支出的流向和份额进行优化配置, 以求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再者, 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过程中, 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众多, 需要各个部门的领导, 不论其是负责行政的岗位还是科研教学的职责, 都应该大力配合, 通力合作, 以求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正常进行。最后, 目前绩效审计在高校普及的范围还不是特别广, 当然一部分因素是传统的审计人员还仍旧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 没能接受信息技术发展下的绩效审计方式, 这就需要领导部门大大加强思想建设和倡导, 提倡新型审计方式的传播和应用。

(三) 推进高校绩效审计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已经取得了蓬勃发展, 影响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给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革新。高校应该顺应这一发展潮流, 大力建设校园内的信息网络, 将各项办公环节数字化, 当然对于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这一工作而言, 高校应该提供基于计算机的专业的审计软件作为依托, 利用计算机大数据和云计算, 分析出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审计结果来。传统的审计方式效率较低, 过多地依赖人力, 容易出现数据方面的差错, 然而绩效审计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 在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并降低了审计的差错率, 因此促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信息化建设是亟须解决的一个工作。

(四) 建立健全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对于绩效审计而言是起着重要的解释说明作用, 是判定绩效审计结果的重要量表和依据, 影响着结果的可信度。对于审计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可一蹴而就, 需要广泛听取此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 需要详细调研高校的实际情况, 需要详细制定每一条细则, 最后对于评价标准体系的具体使用要进行说明。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个评价标准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特色和高校的实际运营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和内容。一般而言, 评价指标采用的是定量研究的方式, 因为定量的方式便于数据处理, 但是在适当的情境下也可以采用定性的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 才能使得评价标准体系得出的结果的深度和信度提升至一个新的台阶。

(五) 审计结果公开化

对于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结果应该公布在学校的官网上, 让全校师生了解高校教育经费的具体流向和实施的成效, 当然, 对于审计出现问题的环节, 需要审计工作人员结合院校的实际给出卓有成效的改正建议。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营, 才能增强管理教育经费支出部门的责任心, 也可以遏制高校腐败的产生, 共同营造健康的高校建设氛围。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经费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部分, 因此确保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最大化是对政府财政资源的一种尊重和回馈, 当然, 这就必然需要绩效审计这一方式来为此保驾护航。对于高校而言, 积极深化教育经费支出绩效研究, 探索结合时代发展下基于自身特殊性的考量, 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路径是当下工作的重点所在。

摘要:高校不断深化创新发展改革, 是贯彻落实教育革新理念, 将素质教育的培养推向一个新台阶的重要之举, 因此高校自身的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同时可以促进公共财政资源转化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针对高校绩效审计的内涵、研究现状和特点, 从文献和实践中梳理出目前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研究的问题, 并以内部审计的视角尝试提出一系列提升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工作的实现路径, 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绩效审计,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 伍清.绩效审计视角下高校教育经费审计内容研究[J].会计师, 2014 (2) .

[2] 苗生珍.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探析[J].会计师, 2015 (6) .

[3] 谢辉.高校教育经费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2016 (1) .

[4] 呼婷婷.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 2016 (9) .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财政在科技方面投入不断加大,对科技的促进作用也很明显,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复投入、资金浪费、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监管不严、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财政科技支出的效益,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支出对科技的推动作用,需要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财政;科技;支出

一、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概念及内容

(一)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概念

财政科技支出评价体系,是政府部门根据财政支出的规律,以及绩效管理的内在要求,设计的一整套评价财政科技支出效果的方法。具体包括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将哪些指标放入评价体系内、各种指标的权重是多少、由谁来牵头组织评价、后续碰到新情况怎么来进行应对等。

(二)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很多,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

二是选取哪些指标作为评价基础,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有很多,如何在这么多的指标里面进行取舍,取舍完了以后怎么给这些指标赋值、怎么给这些指标赋予权重等;

三是由谁来牵头组织评价;

四是后续碰到新情况怎么来进行应对,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碰到这些情况,怎么调整评价指标、内容、权重等。

二、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评价原始数据缺乏客观性

客观的原始数据是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准确性的基础。我国目前对于财政科技支出数据的取得和审核尚未建立相应的规范,科技项目的承担方出于某些考虑可能会上报不完整甚至不真实数据。原始数据的不客观必然会导致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客观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二)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各不相同

现阶段,各省针对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都出台了一些具体办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各省出台的办法都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指标,况且,各省的科技活动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科技活动的目标也不完全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财政科技支出的评价缺乏横向可比性,也会影响财政科技支出评价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三)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存在差异

目前,我国财政科技支出指标设计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指标的内容及各种指标的权重上。就指标内容而言,从各省的实践来看,由于各省对科技支出的目标及对绩效评价的理解不同,各省在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势必对财政科技支出结果造成影响,从而削弱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就指标权重的赋予而言,不同省份的定性定量指标权重赋予不同,有些省份定性指标权重大一些,有些省份定量指标权重大一些。往往定性指标量化较难把握,对同一事物的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这样,评价结果可能出现较大的随意性,各地方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可比性不强。

三、构建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措施

(一)建立原始数据的取得和使用规范

建立原始数据的取得和使用規范,对原始数据的来源、审核、使用流程等进行界定。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要进行责任追究;另外,还要加大力度,尽可能使财政科技支出数据透明、公开,并引入监督机制,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原始数据的客观性。

(二)采取统一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财政科技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如何以财政科技支出为对象,对其进行评价,是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

目前,各省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方法选取多种多样,学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如何在其中寻找到一个能够在全国普遍使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发方法,并进行统一,将有助于推荐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可比性与权威性。

作者简介:

池自先(1984-),男,汉族,江西金溪,讲师,本科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考察我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辨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提供依据。本文采用Bootsrap-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0—2013年间全国30个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估,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增幅并不显著;地区之间的财政支出效率差异逐年变小,东、中、西部地区内部的效率差异性显著;财政分权、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正,人口密度、文化政策以及地理因素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要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需要了解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项目内容的需求,出台扶持基本公共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合理规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的分配、使用、管理、审计和监督,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

关键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Bootsrap-DEA方法;文化消费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财政保障标准与保障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3AH005)

一、引言

“十二五”期间,国家已逐步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了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并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等文化项目和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增强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力度,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也在逐年加大:全国基本公共文化的财政总支出在2000年为63.16亿元,到2014年则增至583.44亿元。然而,尽管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仍存在着公共文化领域严重供不应求、不均等化等问题。为此,在给定财政投入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尽量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这要求建立合适的测算机制,找出决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为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提供依据。

当前,在财政研究领域内,通过核算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探究影响财政支出效率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一个研究热点。在研究方法上,有学者借助了两阶段分析框架法:首先,在效率测算模型中不考虑社会经济等不可控要素,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测算;随后,考虑到经济社会因素等外生变量,在事实上对决定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地区差异起着巨大的作用,因而在第二阶段的分析之中重点探究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①。如唐齐鸣与王彪借助两阶段分析框架测算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整体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其效率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②。还有部分学者对教育、卫生等某种具体的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效率采用两阶段分析框架进行研究,但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例如,杨林与许敬轩采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研究了2000—2010年间中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③;赵佳佳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08—2011年间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④。以上研究都是采用传统的DEA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没有考虑小样本所导致的效率偏差问题,得到的效率值可能会低估或者高估实际水平⑤。

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Bootsrap-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2000—2013年间30个省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研究,从而找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受限因变量回归分析方法(Tobit),从地理、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探究造成各省市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差异的内在原因,提出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和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二、中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

1. 研究方法

(1)Bootstrap-DEA方法。DEA作为一种非参数的相对效率评估方法,具有不需要事先设定决策单元生产函数、不受投入和产出指标量纲影响等优点;但该方法却存在无法进行统计性检验、决策单元较少估计有偏等不足。在实践中使用传统的DEA方法时,有时会出现多个决策单元有效指数都等于1的情况,此时无法依照效率值的高低对各个决策单元进行排序和评价,也就难以比较地区能效水平的差异⑥。考虑到前述情况,Simar与Wilson(1999)提出了基于Bootstrap的DEA方法⑦。Bootstrap-DEA方法模拟数据产生过程,通过抽样得到大量样本,借助对大样本的计算以修正传统DEA方法的估计误差,还考虑了效率值对样本变动的敏感性,故而效率估计值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更合理。考虑到本文要研究的是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即在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出最大化。为此,本文采用基于产出导向的BCC 模型,借助MAXDEA软件测算各省(市)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

(2)Malmquist指数法。Malmquist指数方法不仅可以考察各区域技术变化情况,进一步还可将技术效率的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并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本文选用变动规模收益下的距离函数,Malmquist指数计算式为:

M(x■■,y■■,x■■,y■■■)=■

■ ■

=Effch×Techch=Techch×(Pech×Sech)

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是指在变动规模报酬假定下的技术效率变化。技术变化(Techch)反映生产前沿面的移动对生产率变化的贡献程度;规模效率变化(Sech)代表规模经济对生产率的影响。若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大于1,意味着综合生产率水平提升;若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小于1,则表示综合生产率水平状况恶化。如果构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的某一变化比率大于1,则表明它是综合生产率水平提高的根源;反之,则表明它导致了生产率水平的降低。

表1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考虑到2000 年之前的基本公共文化数据比较零散,并且西藏省份相关数据不可得,故本文选择2000—2013年间除西藏以外的全国30个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作为30个决策单元。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4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1—2014年。投入变量设定为各省市在2000—2013年间的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的整体核算,故这里选取人均文化事业费、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作为投入指标。产出变量设定为代表地方基本公共文化发展情况的变量,从基本公共文化资源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两个方面选取产出指标,具体指标体系由表1给定。

3. 基于Bootstrap-DEA模型的结果分析

(1)全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分析。对全国30个省级政府在各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进行累加平均,作为全国当年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图1给出中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在2000—2013年间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知,2000—2013年间全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在2000年最低为0.846,在2012年最高为0.960;多年均值为0.92,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总体效率还不够高,存在着8.0%的投入浪费;效率值在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增幅并不明显,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缓速提高,存在着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問题。

图1 全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

变化趋势(2000—2013)

(2)各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分析。对东、中、西部地区 ⑧ 省级政府在各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分别进行累加平均,作为各地区当年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进一步得到2000—2013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变化趋势(图2)。从图2可看到,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存在地域差异,但差异逐年变小。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在大部分年份里处于最低水平;在2006年之前(除2000年以外),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高于东部地区,2007—2010年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高于东部地区,2010之后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又稍高于东部地区。

图2 东、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

支出效率值变化趋势(2000—2013)

表2 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财政支出效率的变异系数值

基于各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得出各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变异系数⑨,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变异系数值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表明中部地区内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差异最大,西部差异次之,东部差异最小。东、中、西地区内部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差异性显著,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聚类效应。另外,全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变异系数值在14年间上下起伏,整体上由2000年的0.112下降到2013年0.0746,地区不均衡的状态改善不明显。

分别对30个省级政府在2000-2013年的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值进行累加平均,作为各省级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均值,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中国各省级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差异明显,存在着不均衡现象。效率值排在前十位的省市中,北京、福建来自于东部地区;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来自于中部地区;内蒙古、宁夏、贵州、广西来自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及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值大多也更高。

图3 全国30个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财政支出效率均值(2000—2013)

4.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结果分析

基于各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值,通过软件Deap2.1得到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的Malmquist指数(表3)。由表3可见:在2000—2005年间,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家支持和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后,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视程度,财政支出明显增加,财政支出效率、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都呈现出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二者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06—2010年“十一五”规划期间,效率、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都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效率和技术增长速度相较2000—2005年间有所提升,但效率变化增长速度相比有所下降。“十一五”期间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增强了文化创新,将现代技术更好地融入公共文化领域,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但财政投入资金规模仍然不够高,且资金未得到有效利用,财政资金管理不完善和财政投入方式有待改变。由于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值都大于1,表明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都是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的根源。2011—2013年进入“十二五”规划期,效率、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整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效率、效率变化以及技术变化增长速度相较于2005—2010年期间有所下降。我国基本公共文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相较于“十二五”时期有所改善,但仍需要继续增强文化创新,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规模,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以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

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影响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变量与计量模型设定

通过核算和对比2000—2013年间中国各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发现各省市存在显著差异。为缩小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省际差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需要针对造成各省市基本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前,针对政府综合财政支出效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我们结合已有文献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经验和现实情况,考虑从地理、财政分权、文化政策、经济发展、人口密度、教育水平等角度出发分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地理因素。引入地区虚拟变量D(D1代表中部地区,D2代表西部地区)代表自然禀赋和地理区位条件,考察其如何影响地方政府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

(2)财政分权(fd)。财政分权可能会对地方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以及效率产生影响。根据分权理论,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能够更好地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公共服务,由于了解居民的偏好和需求,因此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地方政府比中央更有效率⑩。但是在现实中,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约束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有学者认为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是正面的,因为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优势强化,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及资源分配权利。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财政制度缺少约束,地方政府可能并不关注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规模和效率,为此,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考证。这里借鉴龚锋与雷欣(2010)所使用的指标来度量财政分权{11}。考虑到财政分权对各地区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可能不同,同时引入地区虚拟变量与财政分权变量的交互项。

(3)文化政策(P)。2006年,国务院颁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计划经济时代文化政策制定时中央政府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做出改变,可能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有影响。将这一时期的文化政策变化用引入的年度虚拟变量来加以表示,该虚拟变量在2003年到2007年时为0,但在2007年到2013年时为1(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同样,考虑到文化政策对各地区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可能不同,引入地区虚拟变量与年度虚拟变量的交互项。

(4)经济发展水平(gdp)。通常认为,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例如,Antonio认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财政总财政支出效率{12},王银珠与朱耘婵认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推动文化需求增长和文化产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13};但是杨林与许敬轩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影响为负,因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能会过分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下降{14}。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证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这里以人均GDP 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反映經济发展水平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

(5)人口密度(pd)。Grossman等认为高的人口密度更利于政府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为此,人口密度与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效果正相关{15};Antonio认为,人口密度较高会使得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获得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显著,最终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水平会得到提高。这里人口密度使用总人口除以区域面积来表示。

(6)教育水平(edu)。Milligan{16}等认为教育能够提高当地居民选择有能力官员及辨识官员腐败的能力,为此,当地居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正相关{17}。这里采用文盲率(年龄15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比例)表示教育水平,文盲率越高说明教育水平越低。

基于上述设定,我们可得到以下回归模型:Yit=X’itβ+εit

其中:Yit表示2000—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ai代表一些不可观察且随时间无变化的个体异质性,Xit表示会影响综合技术效率的政策、经济和社会变量,包括前述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均GDP(元/人)、文盲率、财政分权指标、文化政策虚拟变量、中西两个地区虚拟变量,及地区虚拟变量和财政分权指标、政策变量的交互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值因变量取值在0-1之间,为平衡面板数据类型,采用显著水平值被设置为5%的受限制的Tobit随机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不但可以避免由OLS估计所引入的偏误,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包含在面板数据中的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的信息。

2. 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Stata12.0的Tobit分析,得到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由表4给出。其中,模型1考虑了财政分权、文化政策、人均GDP、文盲率、人口密度和地区虚拟变量,模型2加入了财政分权与地区虚拟变量的交互项,模型3加入了文化政策和地区虚拟变量的交互项。由表4可知,各变量在不同模型中的回归系数都相对稳定,各变量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较为稳健,模型较好地拟合得到各因素对效率差异的影响。对Tobit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表4 中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注:***、**、*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水平。

(1)从地理区位上看,中、西部地区虚拟变量在模型1中的系数分别为负和正值。这说明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相较于东、西部地区偏低,但地区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其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也印证了前文所描述的情况: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并没有出现东、中、西部的聚类现象,地区因素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影响并不明显。

(2)模型1、模型2、模型3的结果分别表明财政分权在5%、10%、10%的显著水平上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存在强的正相关性。当前,各地方政府都注重对人民群众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既将重心集中在提高经济增长方面,同时还重视短期内不易提高及难以衡量的非生产性财政支出效率。财政分权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并不够高。加入财政分权与地区虚拟变量交互项的模型2则显示,财政分权对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因此,财政分权对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效率差异的作用不明显。

(3)模型1、模型2、模型3的结果分别显示文化政策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存在正相关,但都不显著。模型3中添加了文化政策虚拟变量和地区虚拟变量的交互项,结果表明文化政策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系数为正,对中部地区的影响系数为负,但都不显著,表明文化战略上的改变和上下级政府文化事权可能由于滞后性或者实施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不明确,并未达到所预期的理想的效果,使得2006年实施的文化政策对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和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的效率差异的作用都不大。

(4)模型1、模型2、模型3的结果显示人均GDP在5%的显著水平上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存在正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能够促进文化需求和文化产出的增加,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由于广大民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会刺激政府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以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通常也高,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5)人口密度(Pd)。Grossman等认为高的人口密度更利于政府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为此,人口密度与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效果正相关{15}。模型1、模型2、模型3的结果均不显著,表明通过提高人口密度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提高的结论并未得到印证。

(6)文盲率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存在微弱的正相关,且模型1、模型2、模型3的结果都在1%显著水平上。文盲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本公众受教育程度,文盲率低的地区,所受到的教育水平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通常较低,可作如下分析:在西方国家,大多数地方行政官员在直接选举的制度背景下,致力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才更可能被受到高水平教育的居民选出,所以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对提高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有利。但在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员往往是由上级来任命的,其被受教育水平较高居民选举的可能性一般并不高。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总体效率还不够高,在2000—2013年间的平均值为0.92,存在著8.0%的投入浪费;财政支出效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增幅并不显著,仍存在着资源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地区之间的财政支出效率具有地域差异,发展不均衡,但差异逐年变小;东、中、西部地区未呈现聚类效应,区域内部的效率差异性显著;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都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的根源。(2)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还受到财政分权、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因素的影响,但和文化政策、人口密度、地理等因素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财政分权、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水平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正。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为提高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需要了解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项目内容的需求,出台扶持基本公共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规模科学化、合理化,使文化政策有效地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提高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二,合理规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的分配、使用、管理、审计和监督,明确各自的权责, 减少资源的浪费,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能力,进而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此外,由于适度的财政放权会提升财政保障效率,在目前的制度框架内,可考虑将相关的财政支出责任由目前的较高政府层级转移到较低的政府层级。第三,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提升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需求。第四,文化相关部门积极举办相关讲座和培训,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官员和居民的文化素养。

注释:

① A. Afonso, S. Fernandes, Measuring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Efficiency: Evidence for the Lisbon Regional, The Regional Studies, 2006, 40(40), pp.39-53; S. Seifert, M. Nileswand, What Drives Intermediate Local Governments Spending Efficiency: The Case of French Departments, Local Government Studies, 2014, 40(5), pp.766-790; 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中国社会科学》2008 年第4期。

② 唐齐鸣、王彪:《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12 年第2期。

③{14} 杨林、许敬轩:《地方财政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④ 赵佳佳:《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第8期。

⑤ L. Simar, P. W. Wilson,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Efficiency Scores: How to Bootstrap in Nonparametric Frontier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1998, 44(1), pp.49-61.

⑥ L. Simar, P. W. Wilson, Statistical Inference in Nonparametric Frontier Models: The State of the Art,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0, 13(1), pp.49-78.

⑦ L. Simar, P. W. Wils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Estimating and Bootstrapping Malmquist Indice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 115, pp.459-471.

⑧ 選取中国内的30个省市区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和河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8个省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份。

⑨ 变异系数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CVi=SDi/Ei。其中,CVi代表第i年的变异系数,SDi与Ei分别代表第i年各地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标准差和均值。

⑩ C. 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64(5), pp.416-424.

{11} 龚锋、雷欣:《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统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12} Antonio Afonso, Sonia Fernandes, Assessing and Explaining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 Evidence for Partuguese Manicipalities,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5, 37(5), pp.1946-1979.

{13} 王银珠、朱耘婵:《基于面板数据的地方政府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研究》,《经济问题》2015年第6期。

{15} P. Grossman, P. Mavros and R. Wassmer, Public Sect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Large U. S.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9, 46(2), pp.278-299.

{16} K. Milligan, E. Moretti and P. Oreopoulos, Does Education Improve Citizenship?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4, 88(9-10), pp.1667-1695.

作者简介:江朦朦,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张静,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 陈孝兵)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用公共财政的理论分析,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准公共品”,教育投资一方面能够给受教育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带来“外溢”的社会效益。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逐步融入市场经济国家惯例的间接监督管理方式和手段,对高校的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强化支出效益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1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教育能使受教育的人,无论是从思想,学识还是技能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为受教育者提升了人力资本。作为一名财经类院校在校大学生,在享受学校的种种优惠政策的时候,我也常常会思考国家在高等教育上投入的资金以及这些资金是否发挥到了最大的作用。这也就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任何组织的运作目标都是要提高绩效,因此“绩效导向”成为了组织管理的核心观念。“绩效”源于英文中的Performance。可见,“绩效”既涉及“执行”和“履行”的过程性行为,同时也包含“表现”和“成绩”等结果。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够反映和控制高校作为受托经济主体在受托责任上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高校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即要考虑资金运用的过程,也要考察资金运用的效果。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现了绩效评价和教育本质属性的统一,即都是旨在提高教育责任和效率。并且它是以国家教育政策为导向,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主要还是对高等教育的一种监督和提升,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工作。

经济性原则是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必须首先考虑可操作性。评价的成本不能太高,不能只注重评价的结果而不注重评价的过程,要充分考虑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比如在不同高校的评比中,不能只注重最后的那个结果,还要考虑他们各自的成本和效率。

效率性原则是指效率是评价的核心,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让资金更充分的利用。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资金便是现在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收益,还可以对国家财政支出产生正的外部性。

有效性原则是指高校对资金的分配对将来是否会产生有利的影响。比如学校把资金奖励给作出卓越贡献的老师,老师便会更加努力的做科研;学校把资金用于美化校园,学生便会从此受益,学校的口碑自然就会好起来;学校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硬件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这便会提高学校自身的水平。

有了“3E”原则,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便有了合理可靠的理论依据。

2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没有相关方面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虽然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发展,但目前有关我国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法制建设却近乎空白,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阻塞了前进的道路。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就很难顺利的制定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办法。没有法律的保障,再高的执行力也体现不出来。

2.2 有效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监督也是评价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没有合适的监督机制,绩效评价也就不能顺利的得到效果。在监督方面,我们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是否合理合法,而要更多的注重是否有效率,也不能找到问题就算了,还要监督有关部门来整改,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得到解决的方法。监督过程直到问题被解决了,才能结束。

2.3 高等学校的绩效评价氛围不够浓厚,财政支出绩效意识不够强烈。许多高校都不注重管理和监督,这样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效率低下。比如学校申请到了一笔资金,可能把它分配用于建设教学楼,但是学校领导只是重视这笔钱是不是决定用在建教学楼上,而没有重视这笔钱的具体用在了教学楼的哪个地方,这样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浪费,资金便没有被充分利用。这就是高等学校不重视财政支出绩效的现象,使得高校会盲目的申请经费,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浪费国家有限的教育资金。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引发了诸多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不合理的现象。我看到过很多大学,很是注重学校一些外部建设,总想着把一些“门面”的东西推陈出新。他们申请巨额拨款来改造一些校内设施,用众多资金所换来的一种宏伟壮观来吸引师生的眼球。而很少有人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这就是不健全的监督机制所带来的弊端。试想一下,用这些资金来扩大师资,引进先进教学设备,搞好学校的内部建设,不是更有意义嘛,外部的装饰不去翻新无关紧要,可内部的建设如果不加强,那么这所学校还能走多远呢?

3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优化

针对上面列出来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优化。

3.1 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建立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法制建设在绩效评价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所以,要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合理的对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方法进行规定。并且要统一制定有关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规章,对高校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相应的界定。

3.2 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经费核算系统,提高估算和预算的准确性。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是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优化会计系统,可以加强绩效评价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增强它的权威性。同时也可以优化资金的分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增加预算的严肃性。

3.3 营造绩效评价的氛围,让高校都参与进来。可以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库,把高校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都放在里面,反馈绩效评价的效果,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促使各个高校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行为约束机制(包括行政约束和舆论约束),使高校各部门以可操作、可量化的形式注重成本与效益;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增加高校工作与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提高理财的民主性与社会参与性。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评价国家的财政支出的优劣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指标。它反映了国家在高等教育部分投入的资金是否合适,以及分配的是否合理。对于高校来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使他们合理的申请资金,并合理的使用资金。这样,国家的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变会变得有效率的多,达到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友春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王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3]朱志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较高,其贡献率甚至高于人力资本贡献率。但经济的长期增长并没有伴随公共卫生支出有太多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效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投资,改革卫生投资体制,调整宏观卫生政策,提高低收入阶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使人们享受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

〔关键词〕 公共卫生支出;经济增长;贡献率

〔作者简介〕(耿嘉川,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 250100;苗俊峰,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预算司干部,北京 100820。)

一、相关研究

赵玉川通过对公共卫生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链条进行分析认为,该投入产出链条可归纳为:(1)卫生医疗活动是重要的社会分工;(2)卫生医疗投入是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内在隶属配置;(3)卫生医疗有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方面,从社会经济投入角度看,它吸纳了社会的劳动力和经济资源,拓展了社会生产链条,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看,它的社会经济作用呈现循序积累、勃发的态势,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服务,同时也增强了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卫生医疗的投入产出是一种非线性关系,需要人们整个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包括卫生医疗管理等各种制度措施的辅助、配合。〔1〕在经济增长效应方面,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杜乐勋使用分布滞后模型对卫生总费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政府卫生事业投入对GDP的影响系数是2.5,他还将政府卫生投入与教育投入进行比较,认为政府教育事业投入对GDP的影响系数是1.26,卫生服务消费的投资乘数是17.8,卫生服务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并不比教育投资差,而且比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好。〔2〕王远林等利用1990年以来我国公共卫生投资的Pool数据,通过引入公共卫生投资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公共卫生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为:(1)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明确,东部、中部、西部人均公共卫生事业费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21、0.13和0.96;(2)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出明显的“高-低-高”变化趋势。〔3〕

二、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1.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互有条件或功效的,体现了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性、依存性和经济增长对公共卫生支出的制约性、依存性(如图1所示)。合理、有效的公共卫生支出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也可以对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使用效率、公平性产生影响。

2.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和外部性

首先,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公共品问题。如表1所示。按照我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分类,预防服务、保健服务中包含较多的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而医疗服务中包含的公共品较少,更多的是私人产品。因此,包含较多公共品的卫生服务,如公共免疫计划、妇幼保健、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等,需要政府有较多的公共卫生投入支持,而对于特需医疗服务等私人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应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

其次,公共卫生服务存在外部性问题。一方面,由于卫生服务市场负外部性的普遍存在,产出量违背了社会最佳需求量,需要政府通过扩大公共卫生支出弥补二者的缺口。另一方面,卫生服务市场还存在正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即人们通过消费卫生服务和产品,不仅自身健康状况获得改善,而且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点对低收入群体尤为明显。因此,政府有义务提供特定类型的公共卫生服务,并在特定的收入群体中进行分配,改善卫生服务和卫生设施的可及性,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获得正外部性。

3.公共卫生支出的直接产出

良好的居民健康状况是对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投入,经济增长以健康状况的改善为重要前提。相反,居民健康状况不良会通过多种机制和途径影响经济增长。首先,健康不良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一方面,个人健康不良会致其收入下降、寿命缩短、心理负担加重等福利损失;另一方面,健康不良不仅会降低劳动者个体的生产力,同时也不利于他人维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从而降低劳动者群体的生产力水平。其次,健康不良会妨碍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再次,健康不良会造成生产性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就业人口减少,消费性人口比例升高,社会总消费增加,从而降低社会总储蓄和资本投资比例,影响经济增长。反过来,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卫生支出水平、公共卫生政策、医学研究水平等都可以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

从广义角度分析,公共卫生支出是一个国家向公共卫生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如前所述,公共卫生支出的形式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本文考虑到现代社会中,政府日益成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准公共品的主体,同时也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故选用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作为公共卫生支出的代表变量,即用卫生事业费H衡量公共卫生支出。同时,检验公共卫生支出效果的经济总量指标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用资本形成总额的存量值K衡量历年资本规模①(注:资本存量数据采用何枫等人的计算方法整理计算获得,参见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载《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用年末从业人员数L衡量历年人力资本规模。在本文的分析中,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H、K和L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PI进行调整,PI以1980年为基期。为剔除异方差性,对变量GDP、H、K和L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GDP、LnH、LnK和LnL。

本文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其他相关年鉴为补充。样本区间为1980-2003年,本文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为Eviews5.0。

(二)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未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的生产模型

去掉常数项,保留时间变量T,由LnGDP对LnK和LnL做回归,结果如下:

LnGDP

=0.030T + 0.652LnK + 0.179LnL(8)

(2.110)(3.076) (0.926)

AR(1)=1.259 (t=6.327)

AR(2)=-0.679 (t=-3.676)

R2=0.998 调整R2=0.997DW=2.064 F=1886.939

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R2和调整R2都达到了0.99以上,解释了95%以上实际GDP对数的变化情况,并且模型F值很大,说明我们所选择的变量整体上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除人力资本变量的系数外,其他系数都是显著的。①(注:根据计量经济学增加解释变量的标准,只要该变量系数的T值接近1,调整R2就会增加,从而可以把该变量引入模型中。)模型DW值显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上述结果还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对实际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影响。资本存量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652%;人力资本数量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179%。实际产出、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75%、9.08%和2.53%,进而可得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72%和4.65%。

2.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的生产函数模型

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后,同样去掉常数项,保留时间变量T,由LnGDP对LnK、LnL和LnH做回归,结果如下:

LnGDP=

0.033T + 0.521LnK +0.255LnL + 0.141LnH(9)

(2.677) (2.681) (1.495) (2.071)

AR(1)=1.247 (t=6.575)

AR(2)=-0.673 (t=-3.715)

R2=0.998 调整R2=0.998DW=2.045 F=1808.007

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R2和调整R2都达到了0.99以上,解释了95%以上实际GDP对数的变化情况,并且模型F值很大,说明我们所选择的变量整体上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除人力资本变量的系数外,其他系数都是显著的。模型DW值显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上述结果还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卫生事业费对实际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影响。资本存量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521%;人力资本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255%;卫生事业费每增加1%,带动实际经济增长0.141%。卫生事业费的年均增长率为7.30%,我们可以计算出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卫生事业费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52%、6.55%和10.56%。

3.上述两个模型的比较分析

比较回归结果(8)式和(9)式可以发现,引入公共卫生支出变量后,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由0.652降为0.521,降幅为0.131;资本存量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0.72%降为48.52%,下降12.2个百分点。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由0.179增加到0.255,增幅为0.076;人力资本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65%上升为6.55%,增加1.9个百分点。由此可知,一方面,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引起了资本存量产出弹性系数和贡献率的下降,公共卫生支出对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具有较为明显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使得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上升,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大,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具有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本效应。

究其原因,公共卫生支出对资本存量产出弹性系数的负面效应主要源自公共卫生支出大多用于医疗卫生、公共防疫等准公共品的生产与供给,具有明显的消费性支出性质,这和资本性支出有较强的替代性。在C-D生产函数中,这类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增加了,贡献率上升了,相应的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就会减少,贡献率也会下降。相反,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可以通过治疗疾病、预防传染病、增加劳动力的卫生防疫知识等多种渠道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市场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效率,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本效应。

4.进一步的分析

经检验,(9)式残差项不含有单位根,所以该方程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下面对公共卫生支出和人力资本效应做格兰杰检验。首先,我们对卫生事业费的对数值(LnH)与从业人员数的对数值(LnL)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原假设H0为“LnL不是LnH的格兰杰原因”时,得到的F统计量为0.002,相应的p统计量为0.998;在原假设H1为“LnH不是LnL的格兰杰原因”时,得到的F统计量为3.217,相应的p统计量为0.065。因此,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我们接受原假设H0,认为LnL不是LnH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H1,认为LnH是LnL的格兰杰原因。可以认为,尽管公共卫生支出与人力资本之间的互馈效应并不明显,公共卫生支出对人力资本的数量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出较强的人力资本效应。

四、结论

1.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但经济的长期增长并没有伴随公共卫生支出有太多的增长。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注重经济增长对公共卫生支出的“反馈”,充分重视公共卫生投资,切实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支出水平。

2.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均较高。其中,公共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甚至高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可见,提高公共卫生支出水平,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3.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本效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投资、改革卫生投资体制、调整宏观卫生政策、提高低收入阶层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不仅能够使人们享受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玉川.卫生医疗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浅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4,(5).

〔2〕杜乐勋,等.中国卫生总费用的计量经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英文版),2000,(3).

〔3〕王远林.公共卫生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4,(2).)

(责任编辑:谢 科)

上一篇:行政权力监督探究论文范文下一篇:职业培训物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