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01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校地合作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显著的特色。从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发现其存在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实践能力欠缺、专业教师能力不强等问题。而校地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有重要的优势,校地合作有助于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初步构建了校地合作背景下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校地合作;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渐凸显,校地合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长远发展的特色办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广大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优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因此,校地合作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契合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学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情况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十年有余,在此期间,一直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培养模式新颖、教研氛围浓厚、社团活动丰富、学生就业前景广阔;现有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有导游模拟实验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礼仪实训室等相关实训教学设施。

(二)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存在的不足

1.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

目前,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大都根据学院特点以及专业教师的眼界而定,没能牢牢把握大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没有经过长期的社会调查,掌握学生的就业方向、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仅仅是依据专业教师的知识容量以及视野宽度进行课程设置,不了解所开设的课程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适应行业的需要,其教学内容是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

2.实践能力欠缺

旅游管理专业仍在延续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学校建设有多个专业实训室,但是利用率不高。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描述来想象整个实操流程,一切的操作都是虚拟化的,没有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地的感受来加深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无法达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比如,导游在进行景点实地讲解时对景区不了解,对景区的重点把握不清,无法真正发挥导游的作用。

3.专业教师能力不强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更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必须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才能胜任。综观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虽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但是专职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院工作的,没有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

4.脱离行业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强,与市场、行业发展紧密相连的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时候,应当牢牢把握市场和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成为行业需求的人才。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也没有详细的行业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只是参照一些传统的项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行业真正需要的专才和精才,无法适应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二、校地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

(一)校地合作有助于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登封市。登封市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需要大量高质量应用技能型人才。校地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既是当地政府的需要,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要求学校能够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等,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孵化站的功能,凭借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高校人才与地方需求的无缝连接。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可以参与到行业一线,直接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学校优秀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到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建设中,为地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间接促进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校地合作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各个高校亟待思考的问题。校地合作协同培养人才,最大的特点在于打破了高校内部管理决策而形成的封闭空间,引入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促使高校在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生就业、质量评估等方面与市场、行业接轨。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到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并成为重要决策者,对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办学特色、校园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为学院提供用地、资金、政策的支持,一方面促进了高校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也逐渐提高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校地合作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应当占整个教学活动的50%以上,这就要求高校要有大量的专业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作为辅助教学场地。对大部分高校来说,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总量是有限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训项目,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登封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利用地方旅游资源,与景区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旅游景区成为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契合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视服务技能,强调服务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塑造,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向企业、行业的专业人才请教,通过在景区进行挂职锻炼,增加自身的实地操作经验,促进学校双师型素质师资建设。

三、校地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模式构建

(一)强化政策和制度支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为了保障校地合作协同培养人才模式的有效运行,校地双方需不断制定、完善、修订与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方面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高校要主动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与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洽谈,建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各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基础上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共同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例如:在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可以加入部分地方旅游行政部门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既能接受来自地方旅游局的行业指导,又有来自旅行社、风景区、星级酒店等行业的建议。同时,校地双方应建立起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措施得力、科学合理的合作发展机制,明确合作方式,明确各方的权、责、利,确保校地合作协同培养人才真正的制度化、常态化,保证输出高品质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二)完善实践实训机制

完善实践实训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校地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顶层设计入手,宏观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合理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第二,校地合作共同授课。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共同编写立足实际、适合学生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教学教材或参考书。根据实际需要,部分实操课程如导游实务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等,可采用校地教师同堂授课,通过讲解和示范教学、观看分析示范视频、以身示范实地操作、现场解答疑问等环节,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第三,学生走出去。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或者假期,到政府部门、旅行社、旅游风景区开展顶岗实习,全程参与整个旅游活动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并亲自跟团体验导游的整个工作流程,真刀真枪实地演练。第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借助地方旅游资源,建立若干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专业教师、行业技术人员、优秀学生组成专业团队,负责校外实训基地的日常运作和实训教学工作,学院专业教师和行业技术人员作指导,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操训练。

(三)强化综合评价考核标准

建立学校和社会双重评价标准,学校评价考核标准以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为基准,较少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而社会评价则是以毕业生是否满足行业的需要为标准,极少关注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校地合作协同培养人才的评价考核标准要同时注意两个方面的双重考核,要建立起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参与的综合考核机制,既注重学生的业务能力,又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总之,校地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地方和高校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只有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根海,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成才论坛, 2014,(11).

[2]易桂姣.校地合作协同培养新媒体人才机制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1).

[3]王德静.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J].中国商贸,2011,(5).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初中数学思维方式不同于学生接触适应的小学数学,也就提醒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经常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课堂完美的呈现,更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綜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从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出发,考虑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出现的问题,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实践研究

陈旧死板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中很少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只能感觉到数学公式的枯燥无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学生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对数学产生抵抗心理,恐惧数学,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就要求教师转变他们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中,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通过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这种方式,能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团队精神的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在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学生尝到小组合作的甜头,对数学学习越来越自信,数学学习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而团队合作的思维一旦形成,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未来工作中,都会有所获益。而且在小组形成后,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对问题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就有可能会为课堂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可能,从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就越多,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就越丰富,学生的思考方式也就更加多维、立体,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何愁学生的学习会停步不前呢?小组进行问题分析后,进一步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任务分配,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产生问题,再次解决问题,相信学生会通过自己思考产生对知识更加深层次认识,从而喜欢上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班级也会形成一种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氛围,可能有一些内敛的学生也会参与进班级的活动中去,能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学生自己的性格也会得到改善。并且学生可以多听别的同学的想法,进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同对方进行沟通交流,若还解决不了,可以询问教师,这种方法可以让课堂更加高效,而教师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找出学生知识上的薄弱点,还能根据这些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初中数学思维要求要高于小学,并且又为高中时期的数学打下基础,因此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这个时期的数学逻辑要求相对于小学是有一定高度的,初中数学的任务有些庞大,这些因素都给初中数学的一线工作者带来了一些难度,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法,并不能为教师解决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应该是相当有限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能让教师知道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之处,让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间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以此使全体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提升。不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并且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这样互帮互助的学习最直接的好处自然是班集体的整体成绩上升,进一步看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更加得到强化。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授方式,每次上课教师运用讲授法,成绩好的、基础优秀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可能会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他学生,但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这种方式就为教师解决这种问题提供了途径,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学生之间还可以优秀带动后进,促进整个班级的学习进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问题

不少初中教师带有有色眼镜,狭义的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学生围在一起随意的发散思维讨论,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课堂目标合作、讨论,使得课堂任务不能完成,课堂效果不能呈现,学生白白荒废时间。学生的分组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这种分组形式还不如不分,弊远远大于利,学生的信心、积极性再一次被打击,更是阻碍学生全面发展。

2.应试教育的残留问题

一线教育工作者已经创设好了教学情境,并且给出了明确的小组任务来引导学生,课堂的效率有了保障,而学生受应试教育方法的禁锢,主动思考的习惯已经退化,课上更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比如,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创设好了教学情境,只用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学生有可能就不参与到小组中去,甚至产生偷懒的想法。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教学进度严重停止不前。并且小组中难免出现投机取巧的学生,就想依靠其他学生,自己却抓住时间去玩,小组任务交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是小组内学生的水平有差距,学习稍差一点的学生,没有自信,没有独立的意识,完全听从成绩好的学生,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学生的自主意识衰退,长此以往,学习好的学生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加因为这种情况失去自信,不利于学生以后团队的合作,也会导致班集体的学习状态下降。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索

1.小组合作的合理、科学分配是关键

小组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就是小组分配的合理性。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小组分配前一定要对本班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思维、思考方式等)、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让小组内每一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该小组内都有用武之地,这样小组内成员都是互相学习的对象。且小组成员不宜过多,否则可能导致小组内成员偷懒现象的滋生。教师要确定班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不断的合作中,共同进步,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能与同学互帮互助。合理分组的实现能确保课堂任务高质量,快速地完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适当的提高。

学习小组的构成要确定能达到组内先进帮助落后者的目标,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取得进步,小组成员围绕同一个目标共同进步,达到同步学习,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高涨。

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学生数学能力的学习任务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情,设置与学生能力相符的教学任务。端正自己的定位,做好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引导,以此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课后,教师还可以给小组安排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而课后的探究活动应该是本节课遗留的小问题或许是对本节知识的一个补充衍生,这种环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本节课内容。而且这个环节的设立,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了小组的凝聚力,也会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现在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这些问题的设立也会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缜密性。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是可以撒手不管,而是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在小组中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小组学习的形式,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更加善于表达自己,而对于不太积极的同学,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与学生积极分析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中去,对于不同的个体,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小组与学生的特点,从而采取适合该种情况的教学方法与措施。每个学生都是独立意义的人,一个班级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班级,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力量,这种情形的形成是班级进步的必要条件,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从而,该班级越来越积极向上,班级的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设置合作场景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背景,通过这种措施降低学生合作目标的难度,或者利用生活中具体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推动课堂目标的实现。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全体学生数学都能进步。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发挥自身的潜能,来进行探索研究,通过现有的能力给出小组最终解答。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采取开放性的活动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夠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平时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否则教师的专业性可能会受到质疑。

3.让学生找到课堂主人翁的感觉

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就是让学生与教师交换角色,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带着自己的合作成果进行讲解,把翻转课堂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可以让教师更加明确的知道学生的思考路径,指出学生自学的不足之处,让其他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的小组展现成果,取长补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在学生进行分享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成果以及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对该小组做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其他学生学习该小组的优秀之处。教师还要根据各小组探讨结果的交流,及时进行点评尤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小组合作的能力,使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得到一条适合本班的小组合作的道路,促进学生与班级的稳定进步。

虽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并不意味教师可以彻底放手给学生,初中学生正式处于不断学习,但又有点叛逆的状态,若对学生的约束太过于松懈,学生的发展可能会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背道而驰。但太过于关注可能对于小组合作来说,仍是教师在起作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讲授的方式,同时渗透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不断地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大胆的设置问题,寻求解决的策略,从而解决问题。而教师再以观察者的身份跟随学生,若遇到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存在问题的地方,要进行提示,并且在学生汇报情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果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其他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小组独特的思想角度,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提供了一个更多方位的思考角度。

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科学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也需要教师的科学评价来反馈给学生。教师通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过程的表现以及结论的呈现来做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并且通过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观察,结合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教师还可以根据这种全面性的评价同本班学生一起评选出一个优秀小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它能唤醒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与小组同学相互探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用创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的数学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灵活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探究精神的人。

参考文献:

[1]陈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68.

[2]刘佩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3.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第四中学,甘肃 礼县742200)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服务意识是酒店服务行业最基本的行业要求,也是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中学生适应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学校只有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才能适应现代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酒店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服务意识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酒店管理  服务意识  培养模式

1 概述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酒店行业的服务意识是酒店员工一进入工作状态,便能自然地产生一种强烈地为客人提供良好服务的欲望。

2 养服务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2.1  服务意识的养成是酒店专业教育的灵魂

酒店服务从“标准化服务”到“个性化服务”,以及过渡到现在的为客人提供“超值服务”理念,是酒店服务理性化的体现,良好的服务意识是为客人提供超值服务的先决条件。只有把知识和技能紧紧依附在服务意识和习惯上,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具有专业的灵魂,才能够得以有效应用。

2.2  服务意识的培养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从国际旅游教育发展看,实用性强又是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这就要求旅游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养成。

2.3  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毕业后尽快地进入角色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角色是从事服务工作。实践表明,学生在学校或岗前没有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思想障碍,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有的学生在工作中不能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遇到客人的刁难或有委屈时,不能正确对待等等。

3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

服务意识的培养没有捷径,更不能通过一个讲座、一门课程、一个活动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3.1  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教育

利用社、家庭、学校的三维力量,引导学生对服务的正确认识。纵观全球,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越大,例如在美国,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比例达到整个劳动力市场的80%以上,服务行业是一个正当的、高尚的行业。酒店管理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也存在自身的优势:1)就业环境好。目前,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昆明、丽江、西双版纳等大中城市或者旅游度假区,所在酒店几乎是五星级酒店,环境优美,条件优越。2)升职空间大目前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对于专业的管理型人才更是求贤若渴。我校2013年毕业的酒店管理专科毕业生,经过一年的实践,已有部分学生被酒店提拔为人力资源副经理、大堂副经理等管理职位。(3)福利待遇好。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短暂的实习期后都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工资,比同年毕业的岗位工资要多,而且随着经验的丰富、职位的提升,收入和福利也会逐步提高。在学校教育中,把“专业认同感”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开设专题教育,聘请高星级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现身说法,培养对行业的认同感,进而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请毕业生回校做朋辈交流,通过师兄师姐的亲身经历感召他们,培养在校学生的归属感,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2  加强学生的涵养教育

曲靖师范学院自2013级学生开始,学生进校就开展“道德大讲堂”等入学教育内容,旨在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悦纳自己。在此基础上,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专业课学习之外,还增加了“经典诵读”“生涯规划”等课程,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增强文化底蕴,在生涯规划中必须经历亲情体验、爱情体验、社团体验等体验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灌输“顾客是上帝”“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理念,培养学生宽容、忍耐、敬业等品质和意志。

3.3  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角色训练

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给奥帆赛接待饭店的意见和建议是:服务员要穿着得体,言行举止要大方,要能主动和客人交流,能主动介绍酒店各项设施的服务功能,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饮食特色,这样能拉近和客人之间的距离,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是提升服务水平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养成尊师重教、团结同学等基本礼仪外,要把酒店行业要求的动作、表情、态度等纳入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综合量化评估的一部分。比如:见面的微笑,握手礼,鞠躬礼,友好热情的问好等服务用语的养成,借助“职业礼仪与形象训练”课程,从发型、服饰等方面按照酒店的行业规范来要求。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模拟训练,同学之间建立“客人—服务员”的角色模拟。同学间两两分组,一个扮演客人,一个扮演服务员,模拟期间,服务员的角色就是客人角色的贴身管家,要求要时时处处为客人着想,从客人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一周后,角色交换。在老师的组织下分享心得,鼓励提出更好的为客人服务的措施。

3.4  在实战中磨练

在校期间,学校、学院的会议、大型活动就是酒店管理专业实战的好机会。开会时成立会议服务小组,由教师指导他们布置会场,安排座次,提供会议服务;大型活动时成立接待小组,安排迎接、住宿、用餐、会议、考察等。每次任务完成组织总结,点评,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在整个过程中,如果组织、接待、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由学校出面解释并帮助解决,相关人和单位也会因为是学生不熟悉业务而不计前嫌的。整个实战过程就是学生在体验服务的过程,也是在积累今后的工作经验。学校建立这样的小环境,举全校之力,在学生在校期间,为改变他们的服务理念,培养服务意识做好铺垫。在我国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有有效地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岗位上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专业优势,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明体.现代酒店服务意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208

[2]王晓娟.酒店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技巧[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96

[2]王自坤.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8.011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本文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趋向,探索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经管类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经管类专业 实践教学

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视角,从人才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把大学毕业生培养成“准熟练”人才是问题解决之道。

一、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

从知识的更新性看,应届毕业生应该更具有优势,他们有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然而在对江浙千家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多数企业普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八成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所学知识实际用处不大,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根据人事部对北京、广州等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调查,2006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比往年下降22% ,而高校毕业生人数是逐年攀升,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5年的338万,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创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的待业人数达79万人。

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整体状况如此,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其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值得深思的是,用人单位在降低对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同时,仍在抱怨招不到既懂先进理论又有工作经验的满意人才。

二、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分析

1.用人单位倾向于有经验的人才

用人单位的人才来源主要有应届毕业生、社会待聘人员、其他单位在职人员,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是同整个社会在进行竞争。从专业技能上,应届毕业生对实际工作还是很陌生。从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看,应届毕业生还缺乏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踏实肯干、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此,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而人才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使用人单位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市场经济讲求的是效益,用人单位最终会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

2.育人单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

现有经管类专业设置实行宽口径原则,体现了大而全的特点,这种教学有优势,为大学生构建了较宽的理论体系,适应面广,但也应看到,在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应届毕业生能遇到的经济事项是很有限的,能运用的经管理论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学与用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现有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普遍侧重热点和难点的经济事项,轻视实际工作中常见事项。以会计为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和外币折算等知识是教学重点,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公司会遇到这些经济事项?即使遇到,又有多大可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

(2)讲授知识重长远、轻当前。现有经管类专业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要到毕业后多年才有可能用到,而对大学生一进入社会就可能遇到的或运用的知识,却因理论含量少和难度低,讲得少。如会计专业教学强调成本核算并单独开设成本会计课,而成本数据属企业核心财务数据,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的。

(3)师资力量有理论、无阅历。现有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多数没有实际工作的经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师资不足,只能从应届毕业生补充,与社会脱节严重,加上教学重心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

3.供需双方对实践教学的主体责任不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高校这样的育人单位,还是企事业用人单位,都是国家拨款。人才培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放在高校或是放在用人单位,最终都由国家承担,并基本形成了这样的格局:高校负责理论教学,大学生毕业后,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实践教学,叫“见习”。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不断深入,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多数用人单位追求效益,不再为实践教学买单。不仅如此,如果有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还收实习费。而高校的观念转变滞后,没有承担起实践教学的责任,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

三、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

1.育人单位应充分开展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

要培养出市场经济需要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高校应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

一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为经管类实践教学确立培养目标。高校应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以获取社会对经管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师资保证。高校应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突破在工资待遇、体制、学历、编制方面的诸多限制,從社会招聘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经管类人才充实到实践教师队伍并选派优秀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实习或兼职,充分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

2.用人单位应配合高校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特别是职业教育水平很高的德国,职业界对高等教育有重大的影响力,它们与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并深入到教学计划的修订,学生的学习考核等工作中。更有行业协会为教育改革适时修改示范性课程,发表人才需求特别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从而使得各教育机构在教育改革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以此为鉴,我国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经管类行业协会、职业团队在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应提出培养需求;其他各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应从本行业的特殊需求出发,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具体需求。只有这样,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参考文献:

[1]刘在云等:应用型大学经管类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尝试[J].北京教育,2006.9

[2]许华丽刘毅: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J].北方经贸,2006.04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走区域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合理选择。湖北地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从理念、内容与路径等角度进行系统探索。借鉴湖北省高职院校经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创新路径;湖北省

进入2000年之后,湖北省高职教育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在不断推进。2006年实施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以示范(骨干)校及其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湖北省各高职院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破传统学科体制,坚持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湖北地区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要不断适应区域产业调整,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还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理念、内容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区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理念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视域下的高职教育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同的学科范围内,“区域”的内涵各不相同。在地理学上通常是指按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划分的地域单元,在该区域内,一些地理特征具有统一性。作为这一概念的延伸和应用,政治学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将“区域”定义为行政单位。社会学则把“区域”作为具有相同社会特征(如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等)的聚居社区。经济学对区域有多种解释,可依据资源、市场、运输成本、人口等经济要素进行划分。由于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不同区位划分的教育区域、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不完全一致。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前者必须适应后者的发展,并受到后者的制约[1]。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2] 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地区经济产生不同影响。非均衡理论揭示:第一,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三,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职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二)经济环境、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与区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系

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结构的调整,要求高职教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区域教育体制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起着制约与主导作用,教育体制内的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省内不同区域和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每年发布专业设置指导性意见等方式,对高职人才培养进行指导,确保冷门专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热门专业人才培养不过剩,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冷热专业协调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文化传统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则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对教育改革起推动或阻碍、加速或延缓,以及改革过程中方式、方法的选择等作用[3]。

二、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10年来,湖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湖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企业已经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真正愿意并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选派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提供实训设备、编写工学结合教材的企业还不多,多数企业只愿意接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一些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为就业和用工,很多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以低廉的价格用工,将顶岗实习列为用人计划的一部分,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同时,湖北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与教育部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的教材也很少。究其原因,无论是从宏观层面的湖北高职教育来说,还是就中观层面的各高职院校,以及微观层面的各专业而言,都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4]。

(二)对培养目标内涵的把握不准、与中职的界限不清

湖北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但对其内涵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学校只强调“技能”,忽视了“高素质”。很多学校对职业能力的理解还是岗位职业能力,没有发展为综合职业能力,只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其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业精神的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只强调“技能”,忽视“技术”,很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定位于操作性岗位,操作性训练多,设计、开发的训练内容少甚至没有,与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区别。

(三)保障要素弱化或缺位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瓶颈

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要素中,教师队伍、实践基地建设是近些年高职专业建设的重点,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经费要素的弱化,使教学资源等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管理要素也在弱化——制度改革没有跟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所以,师资的短缺、教学资源的匮乏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滞后制约着湖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制度虽然也在不断改革,但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如,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也在进行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但人事分配制度仍然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师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同等对待。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为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对自己原本熟悉、习惯的教学内容、形式、教法、手段等进行重新审视,做出新的设计。这种破旧立新、富有开拓性的劳动,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在导向上的偏差,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将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未来五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西部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47∶4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

湖北高职院校应加快构建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等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规范和机制,建立学校和湖北区域内企业联合的校务委员会,共同确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资配备等,共同对教学过程承担责任,实行“订单式”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依据教育部一系列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文件精神,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构建中职、高职(专科及以上)教育立交桥,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系统构建适应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工作,应树立“服务需求”的理念,逐步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选择湖北省大力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相关专业进行中、高职贯通的专业建设试点;按照“系统培养”的理念,科学设计衔接方案,选择若干国家示范校进行中高职协调发展以及高职本科试点,逐步搭建中职、高职专科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三)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搭建完善的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历史悠久,荆楚特色的文化曾极大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湖北文化、社会发展的优势,突破资源瓶颈,调动各方力量,搭建完善的产学合作机制,为学校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进而提高办学内涵与质量,正在成为湖北高职院校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深刻挖掘本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职业实践中,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湖北省一些办学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所在的孝感地区有深厚的孝文化传统,学院凭借这一优势,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建立了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组建了50多个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先进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根据不同行业、职业以及学院专业群特点,制定机电工程类、护理类等专业群职业道德培养标准,让师生深刻认识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主动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要求,积极加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

四、我国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湖北省的启示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更,都会引起模式框架与功能的变化。因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是多角度、多要素、多途径的。根据湖北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当前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以制度创新为根本

制度缺陷是影响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决定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重要因素。培养制度的存在使得人才培养活动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通过制度化了的人才培养活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得以形成和存在,所以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内容。

当前,湖北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开放性不足、保障要素弱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制度缺位。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大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力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应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围绕规范日常教学行为与实践教学运作过程,创新管理流程,修订或重新制定相关政策,对教学过程加以规范与促进,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第二,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为组成部分的质量标准体系,以教学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扁平化的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和修订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工学结合管理制度。第三,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开放办学及“工学结合”对质量监控的客观要求,建立以工作预防、过程监控与实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督导体系。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二)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适应性的要求体现为: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当前湖北省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将大幅上调,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调研显示,湖北省高职专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针对第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明显不足,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还是空白,面向本区域的就业量较少等,这说明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还不能适应。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产业、行业调研,深入分析本校专业结构与专业建设状况,准确定位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结构,最大程度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首先应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专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充分满足学生实现就业的愿望;其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满足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接受更高水平职业教育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开放性首先是指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让社会力量参与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就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把脉,确保专业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第二,改变以往学校教师单独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理念,确立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企业调研、座谈会、专家评审等方式,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确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确定考核方案。第三,以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原则,以实现“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四大功能为目标,采取学校自建、引进企业在学校建、学校到企业建、学校与企业共建等方式,建成一批具有真实工作氛围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和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协调并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交替完成学习。第四,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组成“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对输出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学校应和企业共同确定毕业生跟踪和评价指标体系,跟踪和收集毕业生质量信息,共同分析、评价毕业生质量特点,反馈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开放性还要求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界限,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如,武汉城市圈43所高职院校虽然于2009年达成协议,可互认学分和联合培养学生,但是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尚未出台可操作的规范[7]。至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区域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2]Francois Perroux.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4]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丛书编委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案例选编[EB/OL].(2012-10-15)[2013-02-11].http://61.183.207.201/cgz/Content.asp?c=292&a=884&todo=show.

[5]湖北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EB/OL].(2009-10-23)[2013-02-11].http://www.hbjw.gov.cn/publish/20091023/20091023823619.shtml.

[6]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EB/OL].(2012-10-10)[2013-01-20].http://shifan.hbvtc.edu.cn/list.php?fid=10.

[7]湖北:43所院校互认学分,城市圈高职生“通吃”资源[N].武汉晚报,2009-12-01.

View and Pathway for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Regional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ase of Hubei Province

XIANG Li, LIU Xiao-huan, TAO Ji-dong

(Social Occup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cademy, Wu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view; innovation pathway; Hubei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3-04-20

作者简介:向 丽(1971- ),女,湖南澧县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研究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刘晓欢(1957- ),女,湖南湘乡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陶济东(1973- ),男,湖北武穴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政策。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项研究课题暨湖北省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2010B483),主持人:刘晓欢。

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宁夏扶贫基金会是1996年6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意设立, 在自治区民政厅注册成立的公募性质基金会, 决策机构为理事会, 实行理事长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 行政主管部门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业务指导部门是自治扶贫开发办公室。宁夏扶贫基金会现有理事长1人, 副理事长5人, 理事20人;下设有秘书处、宁夏扶贫开发职业技能学校、宁夏扶贫开发研究院三个下属机构, 宁夏扶贫基金会的宗旨和主要职能是通过多种渠道募集、管理扶贫资金和相关物品, 按照合法、自愿、有效的原则, 开展扶贫活动。

通过分析宁夏扶贫基金会人才结构发现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人员年龄整体偏大, 年青人占比少 (35岁以下) , 35岁以上占95%, 35岁以下占5%;二是学历问题, 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小;三是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少;四是专业学习金融或社会工作的人员占比少。

通过对以上基础信息的分析比较, 不难发现, 一方面是宁夏公益慈善事业的飞速发展, 近五年宁夏各基金会共接受社会捐赠累计达23亿元。而另一方面在基金会数量激增的同时, 人才培养措施及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却未跟进, 与基金会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 导致出现“人才真空”、“后继无人”。因此对于基金会, 尤其是公募基金会必须重视人才积累、人才培训、人才选拔等人才工作, 以使其能跟上基金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2 基金会人才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在宁夏扶贫基金会在新任理事长 (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 的带领下, 确立“开发式”、“创新式”扶贫思路, 基金会工作开创新局面, 主要开展五项扶贫业务活动:一是联系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募集专项资金2.5亿元, 定向用于援建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连通工程, 支持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二是引进企业在西吉县建设宁夏安格斯肉牛繁育基地, 设计规模一万头, 前期4 000头, 可带动3 000贫困户精准脱贫;该项目得到固原市、西吉县大力支持, 已列入国家发改委产业基金支持企业项目。三是争取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 支持吴忠孙家滩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设施农业发展区、生态节水先行区和现代养殖示范区, 已成为扶贫开发实训示范基地。

2.1 组织机构设置不太合理

宁夏扶贫基金会自1996年成立时是正处级事业单位, 当时单位有领导指数正处级1个、副处级1个。而到了2013年因其他原因, 组织机构性质从事业单位变更成了其他机构, 并且不再设置领导指数, 被确定为不定级别的单位。而此时就突显出问题了, 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所占编制为全额事业编制, 工资人事身份均为事业单位, 而此时单位却定义为其他机构, 这样一来单位性质变了, 单位员工看不到晋升的通道, 没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严重影响了单位人员的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

2.2 对公益组织人才工作重视不够

在秘书处仅有4人 (正常坐班工作人员) 的情况下, 基金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有个别同志在这个平凡而又充满爱心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 (1997年进会参加工作) , 而到现在身份才仅仅是八级职员, 工资、职级几十年原地踏步不前, 组织在综合考察我们干部德、能、勤、绩、廉后, 能否给他们体现自身工作价值的希望和通道, 即便是考核, 考察后不能胜任, 不合格也罢, 至少让我们的干部看到晋升的通道是畅通的, 这也是组织对个人工作多年来实现价值的认可与关怀, 但是目前组织在这方面对公募基金会干部关心、关爱是不够的。

2.3 公益组织人才工作缺乏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 由于单位无职级, 上报信息、资料和指标不好确定, 内设机构也不能明确职级, 影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基金会干部干工作靠的是肩上的责任、靠的是一腔热情、靠的是一棵公益心, 但是长此以往工作人员会因缺乏激励机制而丧失工作积极性。激励是干部管理的核心, 管理业绩的发展, 其中心就是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从管理学角度讲, 就是激发干部的工作动机。就是指管理者运用种种有效手段--职级、工资、绩效等等来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挥干部的创造精神和潜能, 使其行为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而我们现在的公益组织恰恰缺乏对人才的工作激励机制。

摘要:宁夏地处我国西北部, 属少数民族地区, 相对东南部沿海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截止2015年底, 宁夏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共有13077家, 共有从员人员20多万人, 其中全区共有各类公益慈善组织197家, 基金会62家。宁夏基金会起步晚, 发展也比较迟缓, 极度缺乏推进公益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本文以宁夏扶贫基金会为研究对象, 来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基金会人才工作方面的问题。

上一篇:育人视角下小学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出版业编辑人才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