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23

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教学工场”在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利用“教学工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搭建实践技能训练平台,推进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形成,从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专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学工场 职业教育 道路桥梁工程 人才培养

随着职业教育实训体系的深入发展,原来的实验实训室已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一种统筹规划,组建融教学、实验实训、科研及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实验实训室实体“校内教学工场”顺势而生。“教学工场”不仅能克服传统在实验实训室实训实践存在的缺陷,而且能推进校内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和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及专业服务行业产业能力的提升。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校内“教学工场”是广西区内高校第一个教学工场,同时也是广西区内第一个按行业建设和生产过程建设的教学工场。该“教学工场”的建设不仅弥补区内高校教学工场的空白,而且基于“教学工场”开展各种职业教育教法、学法、管法、育法等方面的探索,对丰富广西职业教育教、育、管、学方面的形式与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基于“教学工场”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深度的探索,对深化广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径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教学工场”概述

“教学工场”这一概念是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林靖东先生提出“教学工厂”发展演变而来。“教学工厂”是指将工厂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园内建立技术工艺先进、仪器设备完善、生产环境真实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厂。“教学工厂”具有教学本位、真实情境、持续发展、项目主导、校企共营等特点。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学工厂”的教学平台建设理念与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特征、各校校情相结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征、专业特点各种形式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不能理解成“教学的工厂”“工厂的教学”,它是将企业的真实的“生产过程”与“学校的教学”深度相融合起来,使学校的教学真正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思相融”。职业院校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与养护一线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根据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流程、项目划分、操作技能及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必要掌握的岗位技能,结合广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流程等特点和员工岗位技能形成的规律及职业教育特征修建了包括桥梁、隧道、涵洞、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桩基、交安、路线等五大类36个分项工程137个技能实践点占地1.3万平方米集“教学、科研、科普、体验、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主要目的,兼顾服务企事业单位培训、科研和面向公众开放科普、体验及相关技能竞赛等所需场所。由于修建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工厂”是一个体现路桥建设施工过程各单位工程、分项目工程具体实物、成品、半成品和内部结构等工程实境的场所,而非工厂形式的车间、厂房等,为了避免字面上产生的误解和更直观清晰地表达该基地的形式、用途和内涵,我们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工厂”称之为道路桥梁工程技術专业的“教学工场”。

二、“教学工场”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应用

依据“教学工场”提供路桥建设施工过程各单位工程、分项目工程具体实物、成品、半成品和内部结构等工程实境、实践和创新的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目标和特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学工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搭建实践技能训练平台,推进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促进学生职场素质形成。

(一)利用“教学工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方法或手段。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一线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其培养目标,专业一直沿革执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利用教学工场的教学、服务资源,将原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展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四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四位”是从学生、教师、课堂和学习四个维度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和手段进行探索,最终形成“学生、员工身份合一;老师、师傅身份合一;课堂、工场合一;做、学合一”的四位一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专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将课程教学与教学工场中的教学资源融合,课堂与工场合一,使原来抽象、呆板、复杂、模糊的知识转变成具体、生动、简单、明晰的实物或实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学生还需生产出相应的合格产品或工程,学生身份具有学生、员工合一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授课堂知识和技能的老师,同时还是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产品或工程生产与施工的师傅,使得教师身份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老师、师傅合一的性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求把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相关产品或工程生产与施工,如学生无法将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或学生无法做出相关产品(或工程),说明学生尚未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而要求学生重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学做结合体现学生的学习具有学、做合一性质。

(二)利用“教学工场”提升课程教学实效。传统课程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课程教学内容是否必要,讲授方式是否有效,学生很少有发言权,学生学习过程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形成不了主体意识,没有机会参与和锻炼,很难培养学生交流沟通、文字运用、心理素质、处理问题的应变等素质能力和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刻苦求索的专业技能。有了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教师根据教学工场五大类36个分项工程137个技能实践点和三册1500多页设计文件等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的课程标准设计学习任务与过程,学生学习过程都基于教学工场的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是辅助服务和指导作用。学生在完成基于教学工场教学资源设计的教学任务时,学生身处真实岗位情境、真实岗位任务、真实质量标准等,通过对“教学工场”内样件的参观、学习、思考、讨论、交流,然后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通过对完成样件与“教学工场”内样件比对,同学们的展示、陈述、讨论及教师的点评等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岗位素质,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教育性。“教学工场”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完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角色的重构,提高了有效课堂次数,使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相互统一,释放“教”与“学”的活力。

(三)利用“教学工场”搭建实践技能训练平台。“教学工场”为学生搭建了对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产品或构件“从识别→认知→分析→理解→掌握→到创新”的循序渐进、逐层递增的单项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如学生学习“挡土墙”构件,第一,学生在“教学工场”看到什么是挡土墙;第二,通过“教学工场”挡土墙剖面认知挡土墙由什么组成;第三,通过“教学工场”挡土墙设计图分析挡土墙构件;第四,通过“教学工场”挡土墙设计计算书理解挡土墙构件断面结构和尺寸组成原因;第五,通过自行完成“教学工场”挡土墙构件模型掌握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挡土墙构件施工技能;第六,在自行完成“教学工场”挡土墙构件模型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能力进行创新改进挡土墙构件。通过六个循序渐进、逐层递增环节完成了学生从入门到熟练单项实践技能训练。同时,“教学工场”也为学生搭建“基础→综合→探索”三层次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如道路桥梁建设工程的路面工程施工现场技术岗位,“教学工场”首先为学生提供学习各种材料、路面性能指标检测的岗位單个基础技能;掌握了各项单个岗位基础技能后,再对“教学工场”中示范路段路面进行各项路用性能指标现场检测,根据性能检测结果和材料组成指标开展总体性能分析和评价,完成岗位综合技能训练;进行“教学工场”中示范路段路面综合评价后,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思索、探讨与研究,探索解决“教学工场”中示范路段路面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教学工场”开展相关实践,证实探索结果,通过这些实践过程,学生完成了探索实践技能训练。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通过“基础→综合→探索”三层次为学生提供三阶段职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

(四)利用“教学工场”推进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不仅满足道路桥梁工程领域职业教育理实一体教学要求,而且使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教、学、做、思、练、探”有机结合,为行业产业培养出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与养护一线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效缩短企业新员工职业岗位能力与真实岗位能力需求的距离,降低员工培训成本。同时,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按道路建设施工与养护过程典型工作情境、施工工艺流程等特点和员工岗位技能操作等内容建设,这些实体工场中的构件、试样、结构、样板及示范项目等不仅能为产业企业提供员工技术培训,而且还可以为产业企业提供对比实验、职业技能竞赛、新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试验、新职工入职教育等方面的场地、实物、比对原件等,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职工培训、检测设备核准、技能比赛、技术研发与试验等方面的费用。同时,企业将“教学工场”纳入职工培训基地、技术研究中心、技能比赛场地等并参与相关管理和维护,有效地提升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推进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是广西交通工程建设行业桩基检测培训基地、交通战备广西训练基地、广西路桥建设科普基地、广西交通勘察设计规划研究院测绘训练基地、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技术与培训基地等,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共建、共管、共享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载体,促进专业在人才培养、人员培训、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工艺提升等方面全方位与行业产业需求相融合,不仅有效促进产教协同育人,而且推进教技融合、学岗一体、场企相通等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提升,深化专业服务产业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五)利用“教学工场”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形成。职业素质指从事相应职业的人员所具有的涵养与才能,是从业者对该职业认识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天赋、职业兴趣、职业感知、职业认同、职业能力及职业个性等方面。从业人员在某职业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业者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就越多。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不同的职业对职业素质要求是不同的,依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与养护一线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该专业培养人才主要从事的职业为路桥建设现场技术管理,其基本职业素质包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等。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设置于校园主要教学区内,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学生提供三年真实工作环境熏陶与感悟。同时,“教学工场”也是课堂、课堂教学任务来自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也是完成真实生产一线工作任务,在“教学工场”完成课程教学项目任务库中的学习过程中,每个班以3人一小组,6人一大组,按参观、学习、思考、讨论、交流、生产、展示、陈述、点评、总结十个环节完成能力培养任务,在能力培养过程中也完成了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等素质培养。在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环境影响和“教学工场”教育形式下促进了学生后天从事路桥建设现场技术管理职业素质的形成,使学生具备从事路桥建设现场技术管理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就能适应和胜任路桥建设现场技术管理的相关岗位,为其后期职业发展、晋升提供坚实基地。同时,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内不仅悬挂行业骨干企业的介绍,其课程教学的教学任务也来自行业骨干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工作的参考流程也来自行业骨干企业,课程点评和部门实操指导来自行业骨干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感悟和感受行业骨干企业的企业文化。在这些路桥文化、企业文化的孕育和浸透下,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形成,为其后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三、结束语

“教学工场”是职业教育与职场工作环境与工作任务结合的产物。“教学工场”使校内教育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成果产品化、实操训练标准化、过程管理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组织学习规范化。道路桥梁工程“教学工场”集展示、教学、实训、培训、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功能于一体,具备路桥建设施工全过程实操、管理、仿真、模拟功能(包括施工工艺、工作流程、组织方式、关键的操作环节等),覆盖路桥施工一线的所有技术、技能、管理等环节,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学工场”起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搭建实践技能训练平台、推进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促进学生职场素质形成等作用,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提升了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和职场后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保华.高职院校专业情境教学工场建设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5(15)

[2]明廷华.“教学工厂”:一 种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J].职业论坛,2007(8)

[3]陈怡舟.新加坡“教学工厂”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覃峰.基于行动导向和CDIO教学模式的公路与桥梁检测实训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2(7)

[5]覃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3(15)

[6]任振林.“教学工厂”与“无界化”理念对高职专业实体化建设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7]闫颖,田甜.高职院校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6)

【作者简介】唐银青(1984— ),女,广西都安人,硕士,经济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秘书,研究方向:工程经济与区域规划及职业教育。

(责编 苏 洋)

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念。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业教育不仅是拓宽就业渠道的必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业教育;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只有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大学生的创业成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才有利于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通过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教育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达到 570 万人和 42.4 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738.8 万人,研究生110.5万人。

到2009年,高等学校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2%,毕业生超过600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必然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早实现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美国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措施,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 教授率先在MBA教学中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1968年巴布森商学院第一次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方向。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粗具规模:1600所高校开设2200多门创业课程,共有277个捐赠席位、44种相关英语学术刊物以及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已经涵盖了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研究生的教育领域。美国的硅谷和波士顿的“128 公路”依托高校的创业教育兴建了大量中小型企业,1980年~1999年创造了34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创业教育已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先后出台了推进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随着高校的扩招开始起步。1998年,清华大学发起并主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并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 MBA 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还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1999年,国务院通过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高校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同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010 年 5 月,教育部为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强调高校创业教育不是面向个别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局限于专业教育,而是必须融入大学生的全程教育;创业教育应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创业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密不可分。”

什么是创业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教育具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发展创业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对于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理念的深度探讨在上个世纪已经进行过多次。1989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会议认为,创业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培养创业人才的先进教育理念。1991 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京会议强调,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和综合创业素质,能够比较娴熟地运用社交和管理技能。

二、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国创业教育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毕业以后真正从事创业的比例大约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水平。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创业,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必须妥善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好比是鱼与熊掌的关系,都是大学教育的必要选择,其总体目标均指向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仍然根深蒂固,许多高校在粗放式扩张过程中存在教学质量相对下降的现象,诸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缺乏能力培养,忽视首创精神等等。专业教育无疑是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的专业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眼球,更无法激起他们创业的兴趣。要使学生认识到,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培养体系。当今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凭借自己的创业激情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就算不上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大学生。因此,要深入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将创新意识贯穿于每个具体教学环节中的有效途径,要在办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管理等教学思想中渗透创新精神;在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教学环节中大力倡导首创精神;在学术竞赛、调查研究、社团建设中融入创业精神,同时,建立和健全创业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创业教育激励、保障、评估机制,形成与创业教育配套的科学体系。

二是要处理好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是对于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创业教育不是仅仅针对那些敢为天下先、大胆吃螃蟹的个别学生,而是要作为一项基本素质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实践当中去。只有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综合实施创业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点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完全吻合的。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高等院校只有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才能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接受锻炼的机会越多,综合素质越高,创业的成果就越大。

三是要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途径是通过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个性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创业教育应着力将学生由一般求职者培养为具有创新素质的工作岗位创造者,要通过课程教学和课外辅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选择人生成功道路,教会学生妥善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升华和完善学生的自身人格、创造性格和创新品格,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劳动奠定良好基础。创业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创业型人格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团队意识。创业教育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其创造力,增强其竞争力,以此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的就业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尽管形式多样,但学生毕业后真正创业的人数很少,不到毕业总数的 1%,创业成功的例子更是少数,创业教育的实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收效甚微。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职业教育,它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 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应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高度出发,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倡导各类大学甚至中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并把创业家和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密切校企联系,实施产学研一体化配套改革,使创业型人才培养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高校以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兼涉及创业教育内容的占多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在多数高校目前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在现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的状况下,可广泛采取启发性的渗透式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由点及面地渗透创业教育内容,“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可以极大地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也可以促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脱颖而出。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指出:“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形成合理的师资体系。具体来说,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学校的老师走向企业积累实践经验,让企业的技师走进学校充当兼职教师,这样可以在短期内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创业教育队伍。

2. 抓紧落实创业平台项目建设

高等学校要出台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要把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比如说电子商务、网店就是一些比较适合于青年学生创业的很好的载体。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园商店、家电维修、家教服务等勤工助学活动,既能解决部分家庭困难学子的生活来源问题,也能极大地提升这一部分学生的创业体验。此外,高校教务部门还可依托大学科技园区、实训基地以及各种科研平台,面向学生设立创业项目和专项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产、学、研一条龙服务。大学生由于时间、精力、经验有限,很难凭借个人奋斗取得创业的成功,因此,团队合作就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模式。要鼓励学生积极组建创业团队,对于涌现出来的优秀团队要予以精心培育和重点扶持。

3. 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实践活动

大学生尽管创业热情很高,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经验的支持,其创业过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强化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培训很有必要。KAB 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根据 2011 年 KAB 创业教育年会统计,目前创业教育已在全国850 所高校生根发芽;开设 KAB 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高校达600多所,成立KAB创业俱乐部的高校100所,累计有20万名大学生参与了课程学习。湘潭大学2011年计划举办SIYB创业培训班20期,免费培训学员600人。一方面通过培训可以使部分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他们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抗风险能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创业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和价值升华。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发展,也是高等教育改革新的增长点。当代高等教育必须在内涵中注入创新元素,将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的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始终,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所需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独立人格和引领知识服务社会的完美品格,以此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创新型人才的召唤。

参考文献:

[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蒋德勤.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

[4]秦瑞莲.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M].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与国外职教发达国家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本文试从PLM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高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寻求差距,发现我国“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新的相关对策来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PLM系统;双师型;人才培养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PLM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而国内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现状跟国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制缺失因素制约

国内的教育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培训机制。学校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教结合的模式,教师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少。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学校仍然是主体,企业参与度很低,培养培训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培训模式不但影响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

二、认识不足因素制约

虽然教育部早就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培养提出了实施方案和迫切的要求。但实际上,非常多的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认识还非常模糊,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基本专业素质、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核心要求,依然只注重理论讲授,追求系统性、理论性,并以单向教授灌输为主,这些都已不能再贴合高职人才的需求。而且,高职院校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有很严密的界定。其任职资格缺乏严密、细致、具体的规定,没有形成统一的、可操作的科学评价标准,使高职院校对”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没有具体的目标,从而延缓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职称评定制度。在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着重科研教学、轻技术的倾向。并且,专业教师参加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选也受相关部门的制约,企业的专家很难转入教师职称系列,政策滞后于实际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双师型”专业教师与“非双师型”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实际工作中在待遇上并无差别。“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晋升晋级、进修机会、工资津贴、奖励评优等也没有与“双师型”特点挂钩,来自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定教师系列职称时,不仅没有优先权,而且必须经同级转评后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延缓了晋升时间。这些现状,打击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发挥作用。

高校如何基于PLM理论来进行“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呢?

措施一、根据高职院校现有情况和机制,基于PLM理论,贴合企业培养的成本角度和收益,建立一整套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1)教学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把一个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疑难点和教学总结、教学考核及参与者都一起融入一个单一的教学周期管理环境当中。

(2)教学社区协同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协同的框架,在框架内,教学信息、内容和相关资料能够在教学周期的所有关键参与者之间沟通,消除了教学组之间的障碍,把不同来源的教学数据信息集成到一个易用的界面之中。

(3)教学报告和分析解决方案:可以提供高效的报告与分析,用于提取、聚集、分析并传播教学信息,以便帮助学校做出更好的教学决定。

措施二、建立教师人才培养电子档案数据库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高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速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来管理档案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例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容易出錯,所需时间长等,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对于用户不管是查找、更新还是管理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我们意图改变现有的落后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一个单一的数据逻辑视图,提供一种安全、透明、一致的教师人才数据存取机制,而不论数据在物理上分布在什么地方。数据管理将具备基本的数据检入/检出、发布管理、元数据管理和一致性管理等功能。通过教师人才培养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更好、更直观、更快捷的了解“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数据和体系。以便于学院精准管理和更新培养细节。

措施三、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工作流管理系统

(1)实时跟踪教学活动: 实现了教材内容与教学最新动态实时同步、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教学相长。

(2)实时更新教学概念:实现与世界最新的教学资源同步,利用“互联网”科技,使教学资源更丰富。

(3)实时跟踪教学培养变更情况:实现教学培养变更及时更新和追踪。

(4)通过工作流系统,将数据和信息发送给流程执行中相关的教师用户、组或角色,支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措施四、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精准分类管理系统

拟根据相似、接近的培养任务,统一分配培养目标和方案;根据不同的、有差异的培养任务,分类、区别、精准的分配培养目标和方案。(1)按专业领域分类:可按照教师不同的专业大类来分类培养,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明细,使教师培养精准且高效。同时,在相同的专业教师当中,可更细化的按教师的自我提升培养需求分类。如:有强烈意愿想提升计算机水平的,可统一安排计算机培训及进修;有强烈意愿想提升英语水平的,可统一安排英语培训及进修等。

(2)按特色和教學生涯发展分类:

高校教师可分为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实行不同的考核评审标准。学校在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精准分类管理系统时,应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实行分类管理,对教学型教师应主要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技能。对学术科研型教师应主要培养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科研实践效果和学术领域改革等方面的技能。高校应该合理平衡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权重,由单纯的注重数量评价向注重质量评价转变。高校在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分类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对教学型教师的支持。

措施五、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模块式培养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设计,使系统符合高校教师的信息管理需求。以Microsoft SQL Server 为后台数据库,系统架构采用B/S模式,可以满足掌握和管理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还可以在系统中灵活的浏览教育信息,并且及时更新自己的基本信息,还能进行教学信息的编辑操作,最后还可以将教师相关信息生成报表并打印。

(1)教师活动模块管理系统:内容涵盖教研活动、教学活动、其他活动等。

(2)教师资源模块系统:内容涵盖教师聘用、流向、更新等。

(3)教师继续教育模块系统:内容涵盖教师进修、培训、学历获得等

(4)教学社区协同模块系统:拟建立一个教学社区平台,教师可在社区里自由沟通、交流、学习;将教师教学的协同性、交流性充分融合。

(5)订单式培养模块系统:可由企业视具体情况进行局部PLM管理系统操作管理。

加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水平,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当今时代要求、能有带头示范性和辐射作用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战备等编著.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8).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3]赖永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引进教材研究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7).

[4]方华,唐小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展望——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8).

[5]潘小明.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J].职教论坛,2012(33).

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焦润艺(1985-),男,汉族,广东韶关人,医学硕士,助教,从运动医学及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冯毅翀,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10年来中医药院校积极探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了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明确提出拓展招生渠道与优化生源质量、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加快奖助学金激励机制改革是培养机制创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2001年“体育课”正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除了承担体育教学任务外还应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为此,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多所中医药院校依托自身健康教育的优势,大力兴办“医体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于2005年开办体育教育专业(保健体育与健康教育方向),创办年来,在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建院时间短、师资、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 学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也面临许多医学院校体育专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快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也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保障体系,以期为“医体结合”人才培养创建一条新途径。

1.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改革

为了彰显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医体结合”的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总结近年来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信息和走势,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定期修订教学计划,建设新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其具体成效如下:

1.1形成了“以体为主,医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开办以来,在创新“医体”结合专业办学模式、中医药特色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突破,初步形成了“以体为主,医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分方向选修”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运动医学、中医学概论、中医养生学、针灸学、推拿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学科基础课程后,进行分方向性选修课程教学。选修方向分为A和B两个方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方向、运动康复和保健方向。A方向体现了从事体育教师、健康课程教师的人才服务方向。B方向体现了从事保健康复行业、运动与医学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培养方向。

1.2搭建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以“强师工程”为依托,不断整合大学的中医药学科专业师资的办学力量,充分利用“医武同源”的文化传统、挖掘中医药院校宝贵的教学资源,加强“医体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同时结合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如广东省和廣州中医药大学的“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等项目,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探索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目前运动医学教学团队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拥有的十万元团队建设基金主要用于骨干教师的国内外短期培训、教材编撰、网络课程建设等工作。

1.3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结合本专业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一方面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另一方面加强了见习、实习的组织与管理。除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日趋完善之外,更是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保持了长期稳定合作培养关系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广州和佛山的中小学、体育技术学校、体育研究所和医院等近20个。学生在修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先安排学生分组到各个教研室进行观摩、见习,然后再组织学生前往实践基地实习。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加强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加深、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医体结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保障体系探讨

2.1拓宽生源渠道与优化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2]。专业开办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缺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调研发现,广东省内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填报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因此,在无法扩大省外招生的客观限制下,如何在“外塑形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仍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如何依托学校的形象包装和对外宣传,整合学校资源,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增强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招生调研工作,挖掘优秀生源地,合理分配生源比例,拓宽生源渠道,优化生源结构。

2.2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始终应该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3]。上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教育质量所面临的问题始终是学生多、师资相对短缺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体育教育等专业尤其突出。长期以来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专多能”一步步沦陷,学生变得专项不专、所会的项目能力越来越差,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得不到保障。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各项准备工作、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基本文件的填写、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以及整改情况、期末考试工作安排、试卷命题质量、成绩录入、学院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开课计划的安排与落实等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环环落实。同时,对照相关环节的质量标准,通过领导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形式进行调控,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2.3加快奖助学金激励机制改革

奖助学金的评定有利于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提高成绩。但中国高校现行奖助学金评定机制中的焦点问题主要表现为分配资源的有限性和追求公平的绝对性之间的矛盾,评价的标准、条件看似科学合理,但评价的结果并不公平[4]。鉴于体育教育的专业特点,涉及更多的体育竞赛,如何全面评价优秀、公平的评定奖学金、激励先进,这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把奖学金按照类别进行多级划分,如理论课、項目技术课划分,项目技术按项目类别、比赛级别划分,这样可以避免优势项目的奖励偏多,无法激励理论课学习、劣势项目学习等弊端;另一方面努力寻找合作企业赞助,建立校企联合资助机制,同时让作为第三方的企业参与到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中来,使评定标准、程序更科学合理,更好的保证评定结果的公平,真正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经过了10年的建设和发展,其办学水平和质量在有了稳步提高,在广东省教育界和国内中医药院校具备了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专业开设以来,一直坚持贯彻医体结合、凸显特色、文体并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方法及健康健身知识,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医务监督、健康教育教师、大众健身指导员等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但鉴于中医院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的时间尚短、缺乏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如何加快“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出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对既掌握体育教育、又具备健康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迫切问题。下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应着重于学科内涵和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加强体育教育与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等专业的结合,并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构建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通讯作者:冯毅翀

[项目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项目号:GDJG20142135)

参考文献:

[1]魏莹莹,曾媛媛,罗秋兰,后发展地区高校教师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教育与职业,2013,39(778):1

[2]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398):60

[3]韦军湘,韦金亮,徐锡杰,黄华生,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2008,2(29):23-25

[4]于忠海,谢亚悦,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252):5-7

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世界一流人才培养问题是高等艺术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探索人才培养共识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探索了当前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着的问题,从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多元课程设置、启迪思维、实践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共识。

【关键词】 高等艺术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共识;通识教育

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才有国家的整个现代化”[1]。“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培养各个领域的世界拔尖人才都不能缺少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代化。钱学森先生曾经对温家宝总理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2]243文化艺术修养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意义。据报道,美国花费巨资的哈佛大学“零点计划”研究课题曾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美国在文化艺术素质方面落后于前苏联是导致其国民的审美、创新能力普遍低于前苏联,乃至影响到美国航天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可见,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质具有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意义。高等艺术院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和形成人才培养的观念共识。本文试图对国内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共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高等教育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马约尔曾说过,当今“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高等教育都处于危机之中”[3]。作为高等教育之一支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难题,而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和培养评价等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当前国内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高职称教师比例低的不合理职称结构;教师学历层次低的不合理学历结构;专业教师青黄不接的不合理年龄结构;“近亲繁殖”的不合理学缘结构;缺乏创新的不合理科研结构;师资不稳的人才流动等。

高校艺术教育高级职称人数偏低是严重阻碍艺术人才培养的瓶颈。当然,高职称数量与不合理的学历结构、不合理的学缘结构以及不合理的科研能力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同时,高校职称评定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也是影响高职称教师数量的重要因素。各艺术院校整体上高学历的艺术人才和师资数量偏少。据统计,目前国内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还不到总数的5%,不具备本科学历的只有5%左右,而个别专业如舞蹈本科学历者极少,80%左右仅具有专科学历。

国内艺术院校年轻教师中高职称人数较少,高职称教师年龄偏大,学术断层的现象较为明显。许多高等艺术院校的优势学科正在渐渐失去优势。高校艺术院校师资“近亲繁殖”现象极为普遍,其不合理性在于容易形成小团体和学术霸权,对于高校学术研究多样性和活跃性形成巨大的挑战,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人事制度上的腐败问题。当然,由于高校扩招,师生比严重不足,通过直接留用优秀的毕业生不失为一种应急之举。近些年来,这一状况已有较大的改观,但仍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逐渐消灭大规模“近亲繁殖”的现象。

艺术院校教师存在文化基础底子相对较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不够、科研创新能力上短板等现象。有些艺术院校已加大奖惩机制来提高教师通过继续学习改造知识结构的积极性。艺术院校师资队伍也流失严重。由于各院校亟需高层次人才来改善自身的学科和科研构架,致使一些艺术院校通过各种手段相互挖人,有的则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使高层次人才流动频繁,严重影响高等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而还有一部分艺术院校教师将校外兼职与校内工作主次颠倒,将主要精力放在校外的兼职培训、办班创收上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创作和表演,这事实上是一种艺术院校师资的隐性流失。

另外,艺术院校教师中还存在着育人意识淡薄,艺术观念浮躁,不立志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神产品生产,盲目跟风,追逐金钱等问题。前耶鲁法学院院长、芝加哥大学校长、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在其著作《美国高等教育》(1936年)中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高校中的拜金主义现象:“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而决定采取一些行动,它必定会丧失其精神,同时也得不到金钱。这很可悲,但却是千真万确的。”[4]93

2.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问题

艺术院校人才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专精不博的教育理念;灌输死板的教学路数;业绩导向的功利教育;重点集中的举校体制;重专轻能的教学设计等。

由于中国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脱胎于前苏联的教育体制,课程体系设置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博雅教育;过于注重“专、窄、深”,忽视了“广、宽、博”;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重表演,轻科研等现象十分普遍。许多艺术院校艺术专业课知识面十分狭小,过于强调专业与技能,缺乏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浸染。艺术大学生更多接受的是技能培训而不是专业素养教育,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艺术类大学生知识面过窄、发展不全面、创新能力不够、就业面窄,这种僵化教条的专业课程设置阻碍着中国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

世界一流大学几乎全都非常强调通识博雅教育,然而国内艺术院校却对此重视不够,新生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踏入专业教育的门。这种过早分科的教育方式弊端是十分明显的,至今却少有修正。我国教育很早就进行了文理分科教学,而大学正是在这种大分科之后再层层细分出专业和方向。似乎学文科学艺术者不需要理工科知识,学理工科者也不必有文科艺术常识,这种专业化教育使人才扁平化,精而不博,专而不通。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也呈现出偏离导向,培养的偏才多而通才少,世界一流的拔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与其他学科门类的人才相比,艺术类人才培养存在着远远落后的现实。缺乏跨学科的创造性研究,使高等艺术院校的受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化,既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也缺乏基本的科学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以“创新”为灵魂的艺术教育无异于一剂毒药。

过于强调教育业绩即中国教育急躁病在高校的反映,教育的行政化倾向使许多学者官员将个人“政绩”、“业绩”放在首位,总想通过“短、平、快”的方式获得巨大的收益。业绩导向突出表现在艺术教育的功利性,片面强调形式而过度忽视内容,以面子工程代替教育实际,以获奖多少作为评价业绩的首要手段,使艺术类师生热衷于各种比赛项目。这种业绩导向使部分高校师生甚至不惜以不正当手段去获得各种奖项,其社会负面效应呈扩散之势。过分功利的艺术教育一方面过度突出个别人才,一方面过度忽视众多学子。

国内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还存在着重专业轻能力的问题。大学应当是培养学生终身能力的地方,这些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发现的能力、探索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辨别分析的能力、推理的能力、解释的能力、质疑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多元视角的能力、观察社会的能力、体验时代的能力和社交的能力等等。不同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培养,然而国内艺术院校教师的职能仅限于课堂授课,对于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思维的创新性等软性能力却较为忽视。学生与教师或者导师只有知识上的联结,缺乏情感上的沟通,因材施教只流于口头。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只懂技术甚至连技术也是一知半解的“低能儿”。

3.人才培养评价问题

人才培养评价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评价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来制定具体标准。目前国内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不太明确。导向不明必然会走入歧途,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不清晰就会导致办学毫无特色,迷失前进方向,使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失衡。

艺术院校在高考招生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两方面的偏颇能部分说明这一问题。近年来高校扩招也是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困境的因素之一。扩招使艺术院校报名火爆,报考人数与年剧增;但是艺术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了瓶颈,突出表现在培养总量上升而拔尖人才数量下降的矛盾。这已经成为影响学校声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毕业就失业”几乎成为大众流行语,它将大学人才培养标准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以至于大学不得不全力应对。

艺考招生中重专业课分数轻文化课成绩是当前艺术院校的普遍作法,这一指挥棒体现了一种对艺术人才评价标准的误导。当前报考中国各艺术院校的考生中,文化基础课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现象在某些综合大学内的艺术院校情况更为突出。这一现象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艺术人才不需要有太多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文化素养。各大艺术院校都片面强调艺术考生的艺考成绩,艺考成绩在总成绩的比例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一错误的导向使艺术院校普遍呈现出轻视文化基础课的倾向,它对于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一些艺术院校为了适应市场化需要而片面地扩张招生比例,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而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必然走向效益核心的人才培养思路而忘掉了教育的本质。

随着国家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步步推进,同时,社会上对大学生的成才标准有一个颇受欢迎的看法,即以就业为标准,就业情况越好证明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市场之需要,就业待遇越高则证明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越高。这种社会世俗见解有其实效主义的根基,它对于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等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艺术院校作为大学教育不能一味以社会世俗标准为旨归而降低办学标准,变成直接输送技术产业工人的职业培训学校。为了顺应社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成果的世俗标准,大学进行了不可谓不深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革新,国家也出台了相关制度法规对就业落后专业进行了办学控制。虽然近些年大学生就业略有好转,但是似乎成果并不明显。那么,影响大学人才培养标准的“就业”和“市场”导向是否还应当继续下去呢?

大学人才培养的标准能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市场具有某种不可完全捉摸与掌控的特性,商品制造者尚且不能完全把准市场之脉膊,常常出现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等等状况。如果将教育这样一个“百年树人”的远大事业变成追逐市场风潮、赚取市场利润的短视的投资与投机,那么必然造成教育失去自我,失去自己远大宏伟的目标,成为追赶时髦的商业贸易。我们应当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进行有机地区分和适度地联系,高等艺术院校应当以教育作为主体进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而不能本末倒置地以市场和就业这个社会性世俗标准来绑架大学自身的人才培养标准。

二、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观念与共识

1.学科交叉培养创一流人才理念

国外有学者通过考察46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5]55-59中科院院士增选中,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的40.53%上升到近年的48.01%,交叉学科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6]61-63拥有宽广的学术视角与创新的思维触角是高端人才被公认的共性特征,高尖艺术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当今世界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7]58-60。培养能够协同研究的混合型人才,通过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实现新知识的生产、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学术创新研究,推动高等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高等艺术教育要实现学科交叉就必须打破固有思维和教育体制,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鼓励对新学科建设的积极有益探索,打破学科局限,整合不同学科体系,开放学科资源,扩大学术胸襟,最终形成综合性学科体系,使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进行全方位优化组合。既引进自然学科为艺术所用,又充分利用艺术思维的形象特征启发自然科学研究;既充满艺术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艺术的自由之境碰撞出创新的体验和思想的火花,又培养理性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掌握推理分析的方法在艺术创作中得以发挥。交叉学科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需要决策者革新思维观念,又需要艺术院校师生具备学科交叉的相关能力。

2.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1829年美国博德(Bowdoin)学院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的概念,最初是进行古典知识教育的含义,后来通识教育思想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学科方面得到必要的训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美国哈佛大学一直是通识教育的有利推动者。1943年哈佛委员会发表《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报告标志通识教育的全面实施,报告主张:“通过对三种领域的知识的追求,即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培养某种心灵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效地思维、交流思想、作相应的判断和分辨价值的能力。”[8]2281951年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规定大一大二学生只有完成选修6门通识课程学习才能进入大三大四年级的专业课学业,硕博研究生可以选修大三大四通识课程。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通识教育,现在各高校已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正在大力推进和探索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是对分类学科体制的必要矫正,使大学培养的人成为更加完整的个体和全面发展的人。它不以功利为目的,而是真正以人为目的,蕴含着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现代教育理念。闻名世界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视艺术教育为对一个人人生目的的锤炼、对一个人生存状态的反省和对一个人思维与行为的教育。世界一流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本身,这所音乐学院对“世界一流”的看法是“世界一流的人才”而不是别的什么,他们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创造一切可能去培养人,创造一切有利的环境去发展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当前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应当秉承的宗旨,只有将“人”作为培养的中心,才能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现代化”。

3.多元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念

传统课程设置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学科的单一化,强调普适性学习,而现代大学教育理念逐渐走向大众化、终身化、素质化、人性化和个性化,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的着力点应体现在夯实基础、多样多层、优化整合、管理灵活、重视实践等方面。在艺术院校大学生牢固掌握专业、通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需求开设花样繁多而又独立互补的各类选修课程;将内容不同但互可借鉴的学科进行合理重组优化融合;在教育管理上实行学分制度,使学生的学习充分主体化,由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向,在严格教学制度的基础上不统一一律,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课程设置中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艺术实践能力列入学分,将艺术实践训练日常化。

为了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艺术院校可结合自身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核心课程设置:建构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新的思维;通过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使他们领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对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的了解,以健全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以综合、视觉、音乐、新媒体进行分类设置;健全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了解,拓宽思路。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以严格规定学分和学科,要求学生在不同年级分别完成规定的核心课程学分后,才能进入高年级的专业方向学习。

4.启迪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理念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愈来愈明显作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关键因素的创新人才培育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快创新人才的培育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价值。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措施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比如,日本以“培养世界通用的21世纪日本人”的口号号召日本人适应国际社会日益凸显的创新型人才需求;美国以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的人才计划;韩国则更加明确地提出“头脑强国”,以创意创新产业来强国;欧盟要求“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地位”,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创新,只能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知识向经济的转化,只有不断创新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创新创意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艺术院校要为之更多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艺术院校要加快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艺术人才培育观念。要从过去单纯知识传授中摆脱出来,采取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要从过去的理论说教中摆脱出来,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摆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要从过去知识性考核中摆脱出来,鼓励学生的个性创造。艺术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鼓励学生从科学思维中找艺术灵感。比如从TRIZ理论和创造学理论中学习创造方法,了解创新规律进行有目的的艺术创新。培养创造型艺术人才,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性分析、深入研究的科学精神,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敢于吃苦、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还要重视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逆向性思维、拓展思维和开放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5.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合作型人才理念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9]106。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中有许多专业具有天然的实践特征,如何充分利用艺术教学与实践来提高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效显得至为重要。近年来有些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对跨专业和综合艺术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了尝试,中国艺术院校要充分利用和借鉴这些有益的经验成果进行更深入的艺术实践教育研究。

艺术教育实践既包括单科教育实践,又包括交叉学科甚至多学科综合艺术教育实践,它对于培养应用合作型艺术人才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综合艺术教育实践需要师生能融会贯通地创造性运用各类艺术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结合人文、社科等综合知识去解决现场面临的复杂问题,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艺术教育实践具有先天的实践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可以与社会建立立体性、多样性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多元实践活动,以满足艺术大学生的个性化实践需求。通过各种有益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还可以反馈社会信息,对人才培养进行制度革新与调整。艺术教育实践可以考虑整合校内外两种资源,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为艺术院校高端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持。

总之,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在充分理解中国高等艺术人才培养内涵的前提下,以“二为”、“双百”为指导方针,立足国情,立足实际,不断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要,办出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人民满意的高等艺术院校,为实现世界一流艺术人才培养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抓住机遇 加快创新发展 努力开创艺术教育新局面——学校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DB/OL].http://www.sccm.cn/news/read.asp?id=2757.

[2]黄顺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UNESCO,Higher Education in Twenty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Paris,October 1995.

[4]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G]//孙志宜,等.人文艺术名著导读.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5]郝凤霞,张春美.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

[6]刘昱,刘仲林.学科交叉中的科研创新契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

[7]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学报,2005(1).

[8]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聂阳阳.青少年发展政策选编及评析(下)[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与文明的主要表现,其涵盖思想观念、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内容,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指导。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也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革新,以完成专业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教学  融入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对学生专业知识储备、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需秉持着师德为先、育儿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道德涵养、沟通表达能力的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学前教育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职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传统中华文化包含书法、绘画、诗词、音乐、雕刻、服饰等内容,是中国各民族思想观念与智慧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民族特色,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理念和审美观念。同时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还将儒家思想的“仁”、道家思想“道”,讲求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过程中的有礼、和谐与包容。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学,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1)深化学生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能够起到指导“人”言语、行动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国家教育行业的后备人才,其应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诗词、音乐、美术绘画、书法等文化,以保证学生在言语、行动表达中的文化自觉。(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文化沟通表达能力。高职教师在对学生的“讲授式”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选择实用性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教学。比如唐诗、宋词、插画、剪纸、书法等,都是比较受幼儿欢迎的、基础的文化内容,开展以上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与考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化理论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沟通、实践表达,通过在课堂中开展诗词朗诵、舞蹈表演等活动,能够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学前教育缺乏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存在着较为模糊的培养理念、较低的课程学习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组织也过于传统,这就限制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表达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首先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来看,教师将学生作为学前教育的引领者、指导者,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一定的学前歌曲、幼儿舞蹈,能够在学前课堂中讲故事、做游戏即可。因此在这一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通常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任务标准,仅仅设置《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园教育活动与设计》等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前教育的组织能力,忽视对学生进行传统中华文化的教学讲解。

2.2 高职学前教育较少涉及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现阶段高职教师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大纲,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的“讲授式”教学,包括现代舞蹈、音乐、美术绘画等的教学,深化学生对简单学前教育知识的掌握。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课程,较少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也很少关注对学生道德理念、文化素养的考核与监督。特别在西方流行文化、网络文化泛滥的社会,教师更愿意迎合大众文化的发展潮流,制作与编创一些现代音乐、现代舞蹈动作,对学生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由此导致学生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中,缺乏基本的文化自信與人文素养。

2.3 高职学前教育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学师资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剪纸等内容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文化表达能力。但当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缺乏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的师资,很多教师在幼儿心理教育、幼儿保健、活动组织与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却缺少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实践。比如高职院校缺乏音乐、舞蹈、雕刻等艺术表演的实训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内容讲授时,也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的要求进行讲授,学生接受的文化与艺术知识存在浅显化、片面化的问题。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的策略研究

3.1 建设具有传统人文素养的学前教育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教学,需要聘请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才,对教师队伍开展历史文化知识、艺术实践的培训,才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高职教育部门应树立“师德为先、教育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加强对其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储备、职业素养的教学,建设一支具有端正道德理念、深厚人文素养的师资队伍。其次,高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团队,要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锻炼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结合教学实践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

3.2 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的学前教育教学目标

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高职教育部门与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外在环境着手,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第一,教师要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制定思想道德、艺术与文化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国学经典的教育。第二,高职教育部门可以在校园内开展“文化宣传周”“艺术展览”“书画比赛”等活动,或者联合社会企业举办“文化走出去”活动,由教师引领学生参与诗词朗诵、民族舞练习、书法与绘画比赛,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审美素养。

3.3 革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互联网新媒体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播与传承提供方便。高职教师可以在心理学、自然科学、幼儿保健学等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加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人文艺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前教育中的文化素质、责任意识。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设备,向学生讲解历史故事、文化知识、诗词鉴赏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书法、音乐、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的操作与实践步骤,培育学生的审美观念、文化心理、职业教育能力,以实现学前教育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4  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会在未来成为学前教育行业的教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着学前课程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传统中华文化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文化或艺术的现代表达方式,运用多种网络信息传播手段,开展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民族艺术的教育教学,更加深刻地表达出中华文化的审美追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基础”课教学中的原则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33-35.

[2] 刘志甜.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方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11.

[3] 刘佳.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3.

上一篇:护理查房通报范文下一篇:挖潜降耗增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