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范文

2024-04-17

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年会;苏州

2018年11月6日-9日,“中国大、中体协年会系列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来自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理事,监事,各省体卫艺处代表,各省学生体协代表,大、中体协分支机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议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在11月8日召开的“2018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年会”上,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薛彦青向大会作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工作成果展示。重点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学校体育,2017—2018年大、中体协重点工作,竞赛工作成果,校园足球等项工作。

薛彦青表示,回顾2018年学校体育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斐然,但是成绩只属于过去,展望今后学校体育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大、中体协将继续坚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在2019年的工作中,继续推进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的全面改革,加强协会能力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学生体育竞赛制度,营造良好的竞赛体系,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内容。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合作,依托学校体育工作,担当起社会责任,共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年会主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学校体育的价值作了全方位的创新性的阐释。总书记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目标,那就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錘炼意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王登峰指出,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对体育的价值、地位、实现方式和目标评估的要求,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音体美在学校中“小三门”的地位,体育课将成为一门主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也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在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工作中我们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教好”。教好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基本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课也应有家庭作业,学生在放学之后进行一定的体育运动锻炼,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校体育一定要有竞赛,要真正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比赛,让孩子们在竞赛中感受乐趣,学会成长。

二是“办好”。各地都要制定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配齐配足体育师资;完善场地建设,逐步改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消除学校、体育教师、家长顾虑。

三是“管好”。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要进行改革,只有推出更适宜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和学校体育成果评价机制,才能调动学生、家长、校长、地方行政领导对学校体育的积极性。

本次年会除召开了中国大、中体协各项工作会议外,还安排了中国学校体育高峰论坛,中美大学体育教育峰会,中国大、中体协年会颁奖典礼,中美大学生篮球邀请赛等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

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范文第2篇

商业街整体运营方案:主要是在于如何通过“营”把商业街做旺,而不仅仅是日常经营管理 正常运营方案方向包括:

1、 项目分析

2、 产品业态分析

3、 消费客群分析

4、 项目主体定位

5、 确定经营目标

6、 如何营销(主要围绕主题与目标)

1) 什么样的推广

2) 什么样的活动

3) 什么样的渠道

4) 什么样的整体包装

7、 如何日常经营

整体核心是如何通过营销手法与日常运营把商业街做旺,打出品牌知名度,给商家带来经营信心

项目提报的如何“营”与“运”把市场做旺,不是简单的日常运营管理,若仅这样那需要提报

我建议:

1、 有相关部门针对起草

2、 营销公司进驻后,不仅是营销与招商结合,同时如何做好品牌造势,后期运营阶段

如何经营(即如何运营项目上提供方案)

3、 前面几项实际定位中已经做过了

4、 通过以上,在兼顾(广告管理、商家消防办理、商家营销费用策略等上次王总提到

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范文第3篇

摘 要: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质方面的锻炼,全国上下都加入了全民运动的热潮中。在这种环境下,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方式引起了高度关注,如何改革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成为一个热点。从现在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各方面不足入手,对如何有效地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改革进行思考,使高校体育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校体育馆;运营管理;改革;有偿服务

虽然在各个地方的高校中都新建了很多独具一格的体育场馆,在设备和功能方面相比以前的旧体育场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是,这些高档的体育馆的实际利用价值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下却无法真正地体现出来,从而也出现了许多高校的体育场馆成为典型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面对在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从出现问题的根源出发,对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不足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在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没能与时俱进

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体育场馆对外界都是封闭管理的,他们的用途仅局限于大型的商业活动或者比赛项目,而且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制度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不仅导致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低下,而且无法从很本上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高校体育场馆中执行管理的人员普遍存在缺乏管理素质和能力的现象,在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更是以体育系学生为主对体育馆进行管理,这无疑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在高校体育场馆运营中,如何看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处理不妥,势必影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的规范与发展。

2.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范围较小

高校体育场馆基本是以场地的租出为方式获取利益的,这样不但使得高校体院场馆的服务形式变得单一,还无法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所以,高校体育场馆可以通过承担更多的有偿服务的职责,例如,举办文艺汇演、学校的开学典礼、校运会等项目来提高收入。

3.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不高

高校体育馆运营对外开放的时间一般只是星期六日内的一小段时间,而在其他的时间内通常是闲置的状态。从这个方面来看,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非常低,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流失。而且在开放的时间范围内,体育场馆也没能进行积极的宣传,这样的开放方式显得毫无意义。

二、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改革对策

1.改良高校体育馆运营管理的运营模式

要使高校体育场馆能够高效益地运营下去,就应该先从管理制度这方面进行改革。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制度是否能高效地执行取决于有关的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与力度,所以,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观念,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进行一个全面的培养,使其能够在能力和素质各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要完善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够让工作人员可以在规章制度下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并且每隔一个时间段,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员必须对其工作人进行能力考查,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2.多元化的运营方式

高校体育场馆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有偿服务范围。例如,高校体院场馆承担区级或者市级的体育比赛项目,有偿的开放体育场馆给市民提供健身场所,拉取广告赞助,举行大型演唱会或者商演,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体育服务等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高校体育场馆兴建的意义和价值。

3.“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场馆设计理念

在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使用者在使用时的需要。而且必须考虑到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或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大家来体育场馆内进行运动,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4.开展各式各样的训练班

高校体育场馆可以提供一个平台给青少年进行体育项目的培训,通过聘请专业的教练,开展一系列的培训班。比如乒乓球培训班、网球培训班等等,这样既可以丰富青少年在暑假期间的生活,而且可以为高校体育场馆带来一定的收入。

所以,高校体育馆应该更多地承担起教学、群众体质健身的职责,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对高校体育馆运营管理进行全方面的改革,这样才能使得高校体育馆的资源利用最大化,才能实现高校体育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蜜,许红峰,许月云,等.福建省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6.

[2]李桂林,任保国,熊百华.影响济南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因素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5):78-80.

[3]顾冬梅.高校体育场馆专业化管理模式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30-32.

[4]刘小辉,周彤.关于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多元化经营管理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

[5]梁慧超,金浩,齐晓丽,等.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的评价模型及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

编辑 段丽君

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体育场馆以往由国家投资、经营,亏损财政补贴的原有体制发生深刻变革,以2008年奥运会场馆项目法人招标为标志,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化筹资渠道和方式筹集资金,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建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新模式”的新阶段。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对我国体育场馆进行了现状分析、解析了目前体育场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体育场馆;现状;管理

1 前 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无疑给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和极大的挑战。尤其是通过承办这样一届奥运会,不但对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研等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为体育活动依托的物质基础之一的场馆设施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显然,近几年我国会改造、兴建许多场馆设施,不仅包括与比赛有关的场馆设施,也包括由于受奥运会影响而建设的群众体育场馆。到2000年年初,我国各类体育场馆达到617946个。据悉,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将投入170亿元人民币,在短短的7年中将改造12个场馆,新建23个场馆。那么,如何规划设计这些场馆设施的建设,如何对这些场馆设施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怎样才能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等,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2 我国体育场馆现状

2.1 全国体育场地总体状况

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包括全国范围内,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914.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为667.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4.9%,单位自筹为103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9%。以2003年年底全国总人口129227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148.15元。同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1995年12月31日)数据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加了11.8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了5.5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平方米,增长58.46%,年平均增长率为5.92%。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增加了117.09元。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增长31.6%。

2.2 全国标准体育场地现状

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标准体育场地有547178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4.4%。标准体育场地占地面积为15.3亿平方米,占全国体育场地总建筑面积的85.2%;场地面积为67.7%;建筑面积为6416.3万平方米,占全国体育场地总建筑面积的85.2%;场地面积为11.1亿平方米,占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的85.2%。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为1642.8亿元,占全国体育场地历年建设总投入的85.8%。

2.3 全国非标准体育场地现状

我国现有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5.6%,占地面积为7.3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10.9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2.1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为271.7亿元。非标准场地多以开展群众性的全民健身活动为主。

2.4 全国被占用体育场地现状

据数据表明,我国被占用体育场地共有303个,被占地面积为245万平方米,被占体育场地面积占全部体育场地面积的2‰,被占用体育场地原始投资总额为13亿元。除海南、西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体育场地被占用的情况。

2.5 各系统体育场地现状

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有1848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339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4%;解放军系统有717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8%;武警系统有1285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5%;铁路系统有145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7%;其他系统有23559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7.7%。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中专中技有1842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中小学有50037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8.9%;其他有10506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2%。

2.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场地现状

据数据表明,体育场地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有77589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8071,非标准体育场地19518个。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有105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12%,其中,标准体育场地721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36个。

3 我国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

概括我国体育场馆现状,主要存在“三少、三偏”的问题,少即为不足,偏就是失衡。

一少是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少,质量不高。仅从数量上看,已具一定规模,但是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而言,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平方米多一点,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更无法相比,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质量偏低。二少是体育场地的开放和利用少。开放率仅为29.2%,开放的体育场地中利用率也不高。三少是公共体育场地少。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比较小,平均每万人拥有开放的体育场地仅2.59个,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

“三偏”一是我国体育场地地域分布不均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场地数量、规模、质量、资金投入上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又高于乡镇农村,明显制约了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民体育运动的开展。二是体育场地结构不均衡。室外体育场地是主体,室内体育场地偏少,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小运动场等室外场地占一半以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同时也制约了许多运动项目的发展。三是经济结构不均衡。81万多个体育场地(不含解放军、武警、铁路系统),属国有经济的有64.4万多个,属集体经济的有12.6万个,公有制经济成分偏大,达到95%以上,民间资本投入不足。除上述情况外,还存在体育场馆整体经营情况欠佳、公共体育场地被占等问题。

4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4.1 重视场馆经营管理队伍建设

体育场馆运营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包括增加经营收入和提升场馆管理、维护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等多个方面。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必须重视场馆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场馆经营者,首先要解放思想,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主动营销意识。同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新的服务领域,综合运用设施出租、俱乐部会员收入、商品销售、赞助收入、出售场馆冠名权等多种方法,提高经营收入。还要有效地提高场馆利用率,提高专业化管理和维护水平。还应采纳科学合理的商务运作模式,重视媒体合作,积极开展商业推广等。可见,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需要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4.2 开展多元化经营活动

要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必须开展多种经营活动,通过职业俱乐部、音乐会、展览、汽车电影院、演出等来增强吸引力;同时也要提高使用面积,开辟酒吧、包厢、博物馆、影院、会议室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在筹建、设计之处,必须对场馆做多元化定位,为日后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体育经营项目只有多样化、大众化,才能充分挖掘体育项目的商业价值,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

4.3 经营管理实体化

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的前置产业,其“一次产出”(建设)和“二次转化”(经营管理)的特点非常突出。过去由于重视不够,一些国家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无偿使用划拨土地建造的公共体育场馆,在完成其特定使命之后,没有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反而成为管理者的负担、所有者的包袱,不利于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大众小康体育目标的发展进程。

4.4 体育场馆走市场化道路

针对过去大型体育场馆生存难的问题,全国新建场馆必须走市场化道路。2005年竣工的十运会场馆举办创新大赛,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单一模式,采取全新的市场化运作,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民资投入建设,从筹建之初到赛后的长期经营都融入企业先进机制与理念,从而为场馆的发展注入了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钢,雷厉.体育场馆经营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53-55.

[2] 张大超,等.中外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4(5):120-123.

[收稿日期]2009-04-01

[作者简介]高云清(1973—),女,河北怀来人,助理研究员,皮划艇激流回旋国际级裁判,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何波(1967—),女,云南人,汉族,昆明学院体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城市公共设施;人文关怀;地域特色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已经不仅满足功能单一、使用性强等特点,也要在品味与品质上追求完美,这是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写实。但是也与其现状和现实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冲突,如在建设决策、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就是在其设计理念中缺乏创新和科学管理。因此,结合国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本文基于工业设计的视角,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特征、理念、方法等进行研讨,希望对于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

各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都有比较成熟的认可度。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了城市所有的设施,人们通过感知对其外形和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得到美学感受;也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可以将公共绿地、广场、道路等很好地搭配和呈现,使其具有功能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效果;还有的学者认为,不仅是公共绿地,还有巷弄、庭院等,都应包含在公共设施内。综上,首先应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涵义给予明确的定论——即包含了向社会开放的文化、交通、体育、办公、金融、商业等,涵盖在公共场所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

公共设施与人们的户外活动紧密相连,随着城市活动日益丰富,就连桌椅板凳等细枝末节都已成为公共设施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公园内的设计不仅可以让人休闲,还能够用来休憩、娱乐。诸如废物箱、饮水器等的外观设计都有了明显改观,成为人们既可使用又可欣赏的服务设施[1]。新的信息技术,如触摸式多媒体、数字咨询服务及大屏幕数字电视等的演进,让街头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数字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完善了服务功能,展现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品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经济水平、社会福利的综合体现。

公共设施的设计水平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等息息相关。艺术的处理、合理的规划,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利用和人们的活动方式。这是对城市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领域。优秀的公共设施建设和设计能够将原有的不和谐、不合理元素加以协调和整合,让城市公共空间变得舒适,让城市真正成为宜居城市。

随着城市文化建设加快,城市的环境逐渐成为动态发展的巨大载体,内含巨量的物质、精神层面的变化,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公共设施要考虑的不仅是使用,还有精神文化的追求,以及城市特有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高度的体现。

2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公共设施的功能是由在人们在活动时从公共场所获得的所有需求的意念中体现的,因为功能性原则是设计原则中最重要的内容。功能性的完善设计可以让人们在享受公共设施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

城市公共设施在利用工业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设计时,应从城市建设、市民需求、文化品味、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如公共设施的形态设计、施工技术等,还有材料采买、成本核算等加以考虑,并且针对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安全方面的设计,图1所示为城市公共设施环形设计层次。

城市公共设施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任何设计思路均要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强调的是为人的需求服务,这是设计的最初目的,也是根本要求。将设计与功能性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工业设计中融入人性的突出特征。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本着工业设计思想的设计思路,加以人的思维的创新,是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

运用工业设计思维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遵循形态美的原则,是要遵循的基本规律。用美来指导设计创作活动,运用美的法则,创造美的产品。

3 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特征

3.1 融合性

工业设计并非等同于工程技术设计。应用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工业设计,是运用机械技术的手段实现美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工业设计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产品、视觉、环境等几大领域,加入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予以介入,将人的需要、美感等融入到其中,使其成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产物,并给人方便、舒适的感觉。

3.2 协调性

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产品一般都是以独立的形式呈现的,相互之间具有协调关系。例如街道设施应围绕街道的商业、文化、交通等系统进行设计,相互应具备内在联系[2]。这需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杜绝各自孤立的现象。最终设计的理想效果是将公共设施与整个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烘托出城市整体风格和特征,用色彩和风格征服每个看到它们的人,让城市显得魅力无穷。

3.3 功能性

运用工业设计的理念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要注重功能的特性,满足不同活动和不同需求。明确公共设施的功能是为了人的活动而设置的,首先要对人的活动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公共设施类型;其次,在使用功能、工学要求等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例如垃圾箱的开口设计,如何才能便于人们抛掷废物时不会由于开口太大而影响污染物的储存,同时又能够防止蚊蝇侵害,以及防雨、美观、清洁方便等。

3.4 强化性

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将产品进行美化和功能的加强,通过造型、色彩、工艺等技术加以构思、创意和实现。对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设施发挥功能,还具有装饰效果,将城市整体空间的品质加以创新和提升。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十分注重美化,有的装饰甚至出自名家之手。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对街区、局部等進行设计和探索,将重新构建出一个集都市特征、文化、品味于一身的新型现代化都市的优美环境。

3.5 经济性

工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赋予的是产品的生产创造力,因此出于对材料的再造和制造工艺的把握,部分可以通过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是工业设计给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优势。例如将汽车站分级设计时,一类站拥有起点、终点等,二类站是客流量较小的站,三类站是不重要的站,按照等级进行相应建设,还可为广告投放留下足够空间,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 4]。

4 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理念

4.1 注重相互协调

首先要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要从视觉要求出发,对公共设施的位置、尺度、造型等进行设计,务求融合于城市景观环境中,衬托城市独特风景;第二要与建筑物相协调。不要分割建筑物的造型与基调;第三要与市政设施相协调。如与候车亭、电话亭、道路指示牌等相协调,起到艺术点缀的作用;第四要与城市绿化相协调。注重视觉效果,按照公共设施的功能配备不同的绿地景观,隐喻时代精神,表现城市气质,体现市民文化。

4.2 融入人文关怀

为公共设施注入人文关怀,也是将工业设计理念引入城市设施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形式和功能的设计,将人性化的因素注入其中,使其能够为人所用,具有个性、情趣和生命。除了实用和经济,人的特殊需要应在设施的功能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要展示城市公共设施对普遍人群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满足,帮助人与设施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使得公共设施达到布局合理、充满人文关怀的境界[5]。

4.3 尊重地域特色

根据地形地貌、地理环境等,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这是公共设施设计时需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巧妙运用地域特色和自然资源,为公共设施增添趣味。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人文景观、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均有不同,公共设施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上述要素,深入挖掘城市的本土特点,根据地域化特征,将居住、建筑等进行有机结合。图2所示为结合某市特色,将公共设施与街道进行有机结合的示意图。

综上,将公共设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加以设计,使公共设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与城市环境相呼应,充分体现城市魅力。力求整体风格统一、协调,让城市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风景线,给予城市人文、自然、文化的韵味,并迎合城市品味,在基调上做相应调整[6]。

5 结语

我国城市建设和环境改造的大发展,使得公共设施设计和建设成为重要内容,并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基于工业设计视角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对于创造美好城市形象、营造城市优雅环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追求人性化和完善的功能,是公共设施前所未有的发展方向。完美的设计将为城市带来更美好的空间,也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公共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李宜信. 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J]. 商情, 2013(27): 283.

李咛, 岳邦瑞, 张楚梵. 以工业设计为视角探析城市住区公共设施[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3, 27(4): 452-456.

薛文凯, 张雅涵. 以城市主题文化为背景的公共设施探究——以北京公交站台为例[J]. 设计, 2016(11): 158-160.

马杰, 吴祐昕. 基于社会属性的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创新设计方法[J]. 设计, 2015(5): 100-102.

任新宇, 关惠元. 生态设计视角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思考[J]. 生态经济, 2015, 31(10): 189-193.

陈敏.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探索城市公共设施设计[J]. 大众文艺: 学术版, 2011(19): 64-65.

公共体育设施运营范文第6篇

(一)、设备设施分类根据各类设备设施的功能、用途、重要性等因素对其实行分类管理,分A、B、C三类 如:

A类:监视系统设备,配电房各屏柜,生活泵、消防水泵,消防报警系统,电梯及其它。

B类:排风设备,水箱(池),灭火器材,排污泵及其它。

C类:房屋本体照明设施、室内外插座、各式灯具、水龙头、排水设施、道路及其它。

(二)、设备的运行管理

1、对A类设备,根据业主委员会的要求、物业服务方案,项目电工人员巡回方式对设备进行管理。

2、项目电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所管理的性能、特点和操作规程,考核合格后上岗操作。

3、项目电工按岗位职责及运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检查,认真作好运行记录。

4、项目电工人员根据运行管理有关制度,每月检查监督设备运行操作人员岗位职责旅行情况,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注意设备运行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检查运行、维护保养记录、检查后在有关记录上签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发现的设备问题应详细填表报告,工程主管监督整改情况。

(三)、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

1、电工人员负责所管辖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项目主任协调工程主管负责组织本项目维修保养工作。

2、设备设施保养分日常维修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及年检维护保养3个层次。

(1)日常维护保养主要是巡视检查和清洁方面的工作;定期维护保养主要工作就是性能状态检查和计划性能修理的内容;年检维护保养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调整。

(2)日常维护保养通常由设备运行操作,当班电工负责,定期维护保养由主管负责操作安排,当班电工人员进行配合,某些设备外聘专业公司进行。

(3)维护保养工作的项目由各类设备具体规定,各设备主观根据规程并结合设备具体技术状况,做出、月维护保养计划,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4)设备年检维护保养,由委托年检单位实施。维护保养结束后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四)、设备设施维修

1、设备设施的维修分计划维修和故障维修两类

(1)计划维修是自在设备设施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对其劣化和缺陷部件进行预先维护和修理;

(2)故障维修是对设备设施受损设备故障后其失效、损坏部件进行针对性维修。

2、设备设施维修采用委托维修和派工维修两种形式

(1)委托维修主要用在故障维修。管理处设值班调度室,实行24小时待命值班,配置公司集团电话短号,随时接受住户、公司管理人员的维修申报和故障报告,接报后,迅速在规定时间内修复。

(2)派工维修主要用在计划维修、零星及小型的设备新装、改装专案处理。工程主管根据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当前对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当前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调查结果,以及住户的要求填写派工单,派专人完成的特定工作。派工单的处理与跟进流程按委托维修规定进行。

(五)、设备故障及事故

1、凡因为操作规程、操作使用不当或设备发生非正常损坏而被迫停止运转。达到一定时间或造成损失的,称为设备事故。

2、损失及影响不及事故严重程度的其它情况称之为故障。

3、无论发生何种设备故障和事故,工程主管必须立即组织力量迅速处理。若较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管理处主任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协调处理。

4、无论发生何种设备故障和事故,管理处主任、工程主管、电工人员必须详细记录,不得疏漏和隐瞒。

(六)、设备的大修、更新

1、管理处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大修、更新和技术改造,使之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可行。

2、设备及物业本体部分的大修、更新和技术改造费用,需从维修资金中支出的。经业主委员会审核、同意签字后报公司签字进行修理、改造。

3、大修改造的项目由各项目主任提出申请、工程主管签字,经公司讨论形成《维修计划申请报告》,报经业主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实施,项目实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工程主管指导下进行。

(七)、设备的报废

1、设备有下列情况下考虑报废:

(1)已经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及部件磨损破坏,设备效能达不到要求且不能修复。

(2)设备技术陈旧落后,无形磨损严重,经济效果差,经济上分析结论更新胜于大修。

(3)因以外灾害或事故使设备损坏严重而无法修复使用,建筑物改建不能拆装的。

(4)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将会引起危险事故的。

(5)设备耗能大、污染环境严重,国家管理部门规定应予淘汰的产品。

2、设备报废由项目主任提出申请,并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工程主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后报公司批准,其中产权是属于业主的设备,需报废的还须报请业主委员会批准。

3、设备报废后,报废设备由(公司库房或业委会)进行利用和处理,残值回收凭据报财务部注销设备资。产,同时注销台账和卡片

(八)、房屋外观和围墙护栏

1、房屋外墙不得安装任何使用或观瞻饰物。

2、严格装修申请审核和装修期间的巡视检查工作,加强日常管理。治安巡逻人员每天将房屋围墙和围栏列入检查项目,并进行签到资料形式存档。

3、对住户擅自作主进行的任何为归安装,管理处派人及时进行劝阻;对已经造成的事实,管理处派人上门与住户协商,劝其整改,住户整改有困难的,管理处免费提供整改服务。

(九)、记录

1、设备台账;【包括:序号、级别、品名、型号、功率、编号、出产地、厂家电话、质保年限、备注】。

2、设备标识卡;

3、设备运行记录;

【高压室运行记录、低压室运行记录、(发电机发电运行记录)(水泵房一次供水运行记录、水泵房二次供水记录)、电梯机房运行记录、公共区域巡检记录、公共去云健身器材巡检记录】。

4、设备日常巡视保养项目及记录;

【高压室设备保养记录、低压室设备保养记录、(发电机设备保养记录)(水泵房一次供水设备保养记录、水泵房二次供水设备保养记录)、电梯机房设备保养记录、公共区域设备保养记录、公共区域健身器材设备保养记录】。

5、设备定期维护保养项目及记录;

6、事故故障报告单;

7、设备报废申请表;

8、设备大修改造申报表;

9、设备大修汇总表。

10、安全部围墙设施设备巡视签到表

11、公共区域设备设施巡检记录表

12、公共区域设备设施维修申请表

(十)、公共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程序:

(1)各项目主任每天安排电工人员对区域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巡查,不论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如何都要作出详细的公共区域设备设施巡检记录表;

(2)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有故障或损坏的,应向项目主任提出修理申请交公司批准,并填写公共区域设备设施维修申请表;

(3)经工程主管认定后,将工作交给项目电工,其完成安排和修复工作;

(4)公司指定专人到现场进行协调维修指导;

(5)如果项目电工人员根本无法进行维修的,根据维修材料和人工费用等认真核算大致维修费用,报公司领导审核后派遣主管安排;

上一篇:骨干教师个人述职范文下一篇:规划备案提交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