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范文

2023-09-08

公共管理硕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硕士 行政法 教学任务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行政法学始终被列为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反映了在建立现代法治国家过程中,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行政法学对提高公务员整体法律素质的重要性,亦体现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从MPA学员的来源看,尤以政府的公务员居多。他们大多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大多还是不同领域的业务骨干或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当下和未来的管理水平。如何将现代的行政法理论与知识传授给这些学员,已经不仅仅是个普通的教学问题,而是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之大问题。

一、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必须有行政法治教育

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即为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化,政府的职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解决此困境。很多国家通过培养公共管理硕士,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来应对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和“专业化”。而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此相对应的政治体制也在进行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已写入宪法。国家的法治化首先在于政府的法治化,而政府的法治化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亦是市场经济之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定位随之发生转变(不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所不能的政府,也不是西方国家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指出,我国现阶段对法治政府的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新的政府定位需要新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即能够提供公共管理的优秀公务员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

在这个意义上,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解决政府职能转变中“人”的因素。行政法教学在整个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又具有其它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这是由行政法学的性质所决定的。行政法,简单地说,就是关于行政的法。而法学体系中的行政法被认为是公法,也就是说,行政法中的行政,指的是公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行政涉及的范围广、程度深,与广大民众关系密切。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都离不开行政。由此决定了行政权在国家权力中的突出地位,也导致了行政权较之于立法权和司法权更容易扩张和膨胀,现代国家中行政法的数量不断增多,全然在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在我们这样具有悠久专制思想和文化的国家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最大的难题莫过于行政的法治化。而行政的法治化关键还在于行政人员是否具有法治意识和观念。公共管理硕士培养的要么是在岗的公务员,要么是准公务员,因此,行政法学进入公共管理硕士的课堂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依法治国。旨在治官、治吏,约束公权力。普通的平民百姓固然需要学法、懂法,具有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为权利而斗争,对国家和社会权力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然而,这一方式是间接的,对法治的实现来说,毕竟公民还必须借助于国家或社会权力才能实现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相反,国家权力则可直接依靠自身的国家强制力直接实现权力目的,所以更具扩张、腐败、侵权的可能性。因而,我们说,行政法治教育在公职人员、公共管理人员中进行更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二、针对公共管理硕士的特点,行政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因为公共管理硕士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面向公共管理硕士的教学中,切不可把之混同于普通学员。在行政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环节与问题。

(一)从基本原理着手,循循善诱,使学员树立行政法的观念与意识。所谓基本原理是指该法中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立法时,基本原理一般会以基本原则的形式出现在法典中并起指导作用。在有法典的情况下,只要把基本原则讲清楚,基本原理也就自然可以掌握。行政法不同于一般的部门法,它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如公安行政法,工商行政法、海关行政法、农业行政法、税务行政法、交通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卫生行政法、城建行政法、环保行政法、金融行政法、民政行政法等。实际上,有多少行政管理领域就有多少行政法。这些可称为部门行政法。行政法作为一门课程不可能全部都涉猎这些不同的管理领域,而只能讲授基本原则和原理。不同的部门行政法都共同构筑于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之上。任何一个部门行政法都离不开执法主体、权力来源、行政行为的种类与适用的条件、作出这种行为所需的程序及对该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等几方面。可见虽然不同的行政部门有不同的管理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好行政法基本原理,就能一通百通。学生只要掌握了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以后不论接触哪个部门行政法。都能适应其工作的需要。再者,观念、意识是人的行动、行为的引导、指向,只有在观念、意识和思想上接受和认同之后,人类才能将其积极地、富有成效地付之于行动和实践当中。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行政法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所有学员树立起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尤其是行政法治的观念和意识,认识到法律、法治不只是法院、法官、人大代表、立法委员的事情,更是行政人员的必要素质和技能。尽管行政较之于立法和司法具有也必须具备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和灵活性,但这种自由裁量权和灵活性必须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受法律的规范和控制,否则,这一灵活的权力将是人类的灾祸,将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威胁和损害。所以,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而根深蒂固的行政专制历史传统的国度里,培养和树立行政法治观念是首要、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二)注意立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行政法的具体内容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动之中。教师必须随时注意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法律解释和立法动态,及时调整和更新讲授内容。行政法虽是一个部门法,但调整的是行政关系,涉及国家对社会全方位的管理、调控与服务。其涉及的社会关系,种类之多,范围之广,内容之复杂。是其他部门法所无法比拟的。国家要按照自己的意图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去管理社会,使之达到一种理想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状态,需要不断地制定颁布法律法规以完善管理。同时,一个新的规定出台后,必然引起社会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当这种新的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足以妨碍国家的行政管理时。国家又会进行新的立法以解决这些矛盾,这就是行政法之所以不断变动的主要原因。从立法的状况来看。不仅国家权力机关、地方权力机关有关行政的立法在不断进行,中央

和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也在不断起草和公布。我国的行政法过去以分散的对某个部门、领域的行政关系单独调整为主,因而制定的是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而一些综合的法律规范较少。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制逐步走向成熟时,就会出现比较综合性的管理规范。比如行政处罚,我国过去的行政处罚没有统一的规定,各行各业的行政处罚五花八门。无论是在处罚的设定,处罚的形式、条件、内容及处罚的程序等都差别较大,这种巨大的差异往往破坏了行政处罚的实际效果,失去了处罚的警戒作用而使之成为某些执法者作为整人或敛财的工具。形势的发展要求以一些共同的规则来统一各行各业的行政处罚。这就导致了行政处罚法的产生。目前我国的行政立法在不断加强。近年通过的重要法律有《行政许可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务员法》等,正在起草或讨论修改的有行政程序法、行政强制法等。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等的法律解释也时有颁布。一些落后于形势不切实际的法律法规也不断被废止。面向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个行政法的教师如果不经常注意这些信息或动向,讲课内容不仅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且有可能向学生传授了被废止的法律内容而误导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及时更新讲课内容,还要有些超前的眼光,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立法动态,引导学生思考新的法律问题,开拓学生的目光和思维。

(三)以案例阐述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仅从理论到理论,特别容易枯燥,尤其像行政法这种应用性很强的法学课程。它要求教师在面向公共管理硕士教学中,尽可能地多运用生活中的案例,以案例阐释法理。一般而言,任何一门课程的讲授都不应该脱离现实而空讲抽象枯燥的理论。但在学科的设置上基础理论与应用法学的确有所不同。基础理论侧重于法学的基本理论,国家与法的起源、发展和一般规律、原则等,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远不如应用法学更直接。行政法作为应用学科,与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行政法的实际例子俯拾即是。比如某校桃子树繁多,每到春天收获季节,往往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有一年学校某部门为了防止有人私摘桃子,竟打出告示:摘果一个罚款十元。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上课时就可将此规定拿给学生讨论,让学生根据行政法的原理分析学校是否有权规定对私摘桃子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例,但涉及很多行政法的原理,如行政处罚的设定、行政处罚的主体、处罚的对象、处罚的形式、处罚的救济等,都可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又如在学校中,学生与学校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行使的是什么权力,学校能否作为行政主体,如果学生对学校的某种管理行为不服,能否把学校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推上法庭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学生对此会很感兴趣。把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融合到教学当中,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可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限度。讲案例首先要介绍案情,或者用投影字幕等打出来让学生看清楚,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进行思考,需要给一定的时间,如果案例讲得太多就必然会影响到讲课的进度。因此,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所讲案例必须精选,其中无关紧要的一些过程可省略以节省时间。第二,案例要紧扣讲课内容,为了说明某个问题选用案例是为了帮助理解。不要为了讲案例而讲案例。第三,为了把握时间,对学生的讨论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同时。公共管理硕士大多为在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其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不只是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更应当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践者。活动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课程的定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均应以学生的需求为牵引。笔者在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设计都是由学生提出并提供资料的,如2004年长沙市围绕摩托车通行问题引发的两起诉讼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恰好在学的两名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事件的处理。将这类案件直接引入教学并以此为契机分析讨论交通管理中的相关行政法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又如2003年湖南省公安厅的两位同学将其工作中遇到的机动车号牌是否应当公开拍卖的问题提交课堂,老师为此专门组织了一次模拟听证会,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考试环节也可以通过学生更多的参与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吸收。如通过指定特定事件或主题让学生收集准备资料,课堂现场出题的方式进行考核,更进一步地促使学生关注和思考教学内容,近年来已成为MPA行政法教学中常用的考试方式之一。第二。应当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并不回答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甚至不应当提出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更清晰地梳理和提供发生问题的情境,更加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显然对教师的理论分析及知识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学生的参与应当是开放的。MPA学生有各自的学科专业背景,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客观上具有多元的观察问题的视角,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可以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包括教师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习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讨论人员既可以是学员、任课教师,又可以是对问题感兴趣的其他人,包括在该领域有一定研究的学者或实际工作者。

(四)要关注国外行政法教学资源,做到“外为中用”。要善于进行横向比较,使学生加深对我国行政法的认识。国外的行政法学研究起步较早,在我国多数人还不知行政法学为何物时,国外学者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如法国,被称为行政法的母国,虽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但有关行政法的应用和研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行政立法和法学研究方面大量借鉴了外国的行政法理论和实践,并从中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东西。虽然行政法学是以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为主,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讲太多国外的高深理论,但在讲课当中适当插入一些外国的知识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也可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比如讲行政诉讼制度时,让学生知道法国是在行政系统设立专门的行政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与我国在普通法院内设立专门的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就有很大的不同。在讲行政复议制度时,也让学生知道复议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称谓,我国台湾就不叫行政复议而称诉愿。在讲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时。也应让学生知道这两个概念在国外会有根本不同的内涵。我国的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前有告知的义务,相对人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而日本国的行政法也有类似的苦情处理制度。总之,穿插地讲一些外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和知识,既可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结语

在中国现代化的征途中,宪政与法治将是必不可缺的治国方略。而政府行政行为的法治化。又是现代化中国最基本的表征,行政行为的法治化又依赖于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因此,肩负此种使命的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就任重道远。虽然任务艰巨,但并不代表无法逾越,只要我们在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尊重行政法学的性质和其规律,作为行政法学教师,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共和国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现代行政法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

公共管理硕士范文第2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合理流向 政策

为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家教委对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制度进行了“计划分配”转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分配制度的改革。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双向选择”与传统的计划分配相比,更能体现出它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使研究生教育既能紧贴社会需要培养人才,又促进了培养单位的教学改革,增强了研究生刻苦学习的动力。但是新的分配制度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认识并逐步加以解决。如毕业研究生合理流向问题,就有必要认真分析探讨,以使毕业研究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服务于满足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关于毕业研究生的流向

近几年,我国对研究生的分配就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变了过去的统包统配的分配体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中介,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研究生直接进行“双向选择”。这一改革,使培养研究生与社会需求日趋紧密地联系起来,既促进了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培养工作,又较好地满足了国家用人的要求。但近几年,在“特区热”、“沿海热”的冲击下,内地大批人才涌向“特区”及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据了解,这种现象不是某一学校的特有现象,而是全国范围内研究生分配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生的知识层次相对较高,专业特点较明显,是国家急需的科技骨干。照此下去,高知识结构劳动力过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将出现地区、行业布局上的不合理流向问题,使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知识结构人才匮缺,将使内地的重点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高等教育以及基层单位因人才匮缺而缺乏发展后劲,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给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带来影响。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1.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研究生毕业流向不平衡的客观基础原因。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内地与之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吸引人才上势必在积极性、政策、渠道等方面形成差距,致使近几年来,毕业生流向一般都过分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较少,就连这些地区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千方百计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着眼,形成这种局面就构成了不合理的流动。

2.新的分配制度和办法尚需完善,全国人才市场发育不均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人才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在计划管理制度上,缺乏有力的宏观调配手段;在政策方面,吸引知识分子在中西部地区,在基层单位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政策不系统、影响小,落实工作跟不上。致使毕业研究生忧心忡忡,使合理流向受到制约。

3.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尚需加强。过去,毕业研究生择业比较注重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单位的知名度,考虑较多的是用人单位的工作条件、成才环境,以及专业是否对口,能否发挥专业特长等。近年来社会上盛行的“全民经商”的风气和“无商不富”的现象对在校研究生,特别是对毕业班同学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至在毕业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向“钱”看的现象。一些研究生注重眼前利益,注重工作的物质条件,不愿到艰苦但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因此,去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的研究生就日趋减少,这也是形成毕业研究生不合理流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业研究生分配合理流向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科学合理输送人才、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对此,我们不仅要分析其原因,还要就可能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关于促使毕业研究生流向逐步合理的对策

1.强化国家培养和分配研究生的宏观调控职能

(1)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宏观调控。在加强对市场经济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基础上,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及其规律对高知识结构劳动力的需求进行分地区、分专业的预测,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做好按需招生,按需培养,实现毕业研究生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2)对毕业研究生的分配,要做到总体平衡和布局上的均衡协调。对出现的严重不平衡和不均衡问题,政府要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如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毕业生的流向,使重点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高校师资配备得到加强。培养单位要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之后,其余毕业研究生均可纳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内进行分配。切实做到国家调控能够保重点,保总体合理。

2.制定和完善促进全理流向的政策

(1)通过完善加强计划调控手段,在研究生招生培养范围内,可在国家计划部分内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以及国防建设、高科技、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基础学科、基础教育、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等方面专业的需求,充分考虑少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定向培养,以确定合理的服务范围,为合理的流向打下基础。这部分仍要基本实行统招统分。还可相对加大计划外部分,开通自费招生,这部分人由用人单位和研究生自己承担学费,毕业后亦可实行有偿分配,可侧重于应用类、技术类等适应性较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商品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对委培生的培养专业范围应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而定,但基本应以工科、应用性、技术性专业为主。这样适当分工、互相协作,既能保证国家的需要、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又能满足当前社会市场急需,保证用人单位有专业后备力量,其结构比较完整合理。同时对研究生可以产生激励机制,增强竞争意识,转变择业取向,以求培养出更多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制定与完善鼓励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如国家任务招生计划的毕业生,原则上由国家负责安排分配,实行“供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落实毕业生分配方案;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研究生按合同分配;自筹经费者(包括自费生)“自主择业”。国家教委直属院校的研究生面向全国分配;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主要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分配;地方所属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生由地方自行分配。对来自边远地区的研究生分配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以及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方针和原则。

3.加强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端正其思想态度,鼓励到艰苦的地方去挑重担,锻炼自己,走上成才之路,使更多的毕业研究生到祖国中西部地区,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西部地区、为基层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加强国家必要的调控力度,制定完善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和基层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政策,下功夫做好毕业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等等,毕业研究生合理流向问题肯定会逐步得到解决,毕业研究生定将在四化建設的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公共管理硕士范文第3篇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课程班

(第十三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为资本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高素质人才对知识的掌握、创新和应用。因此,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现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大学。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是国家批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也是浙江省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进修较早、较权威的研究机构之一。自1999年开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三届人口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进修班。

一、【学员受益】:

1、能够系统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操作方法;

2、学员结业后,有能力根据企事业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企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有能力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从事咨询行业;

4、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

二、【教学特色】:

1、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系统化的专业训练与理论学习,以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教学。与MBA学历相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因更强的“专业性”而更具有“可雇性”;从业方向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管理顾问等。

2、权威专业师资,高质量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自浙江大学,他们或长于理论,或精于实务,有的是从事实务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权威、专业师资保证了课程内容在理论和实务上的真正结合。

3、研究生班采用课堂讲授、集体讨论、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侧重对学员系统理论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兼顾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知识的传授与训练。

4、本班为人口所举办的第十三届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我们更加了解在职

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在学习中追求卓越

人员的需求,课程安排更加成熟。研究生班实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为了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学校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班级配备有专职班主任,为学员学习提供服务。

三、【报名条件】:

1、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必须获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与学士学位,并且工作三年以上(含三

年)。

四、【学制与课程设置】:学制一年半,分学位课、选修课、第二课堂。

五、【学习安排】:

1、学习费用:一年半进修费用18000元,在入学时一次交清。正式开班一周后,学员因故不能

坚持上课或三分之二课程不来面授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能参加相应考试,学费不予退还;

2、上课时间:每两周上课一次,一次占用两个双休日(逢节假日另行通知),具体授课时间以开学典礼时颁发的课程表为准。

3、授课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六、【录取流程】:

根据免试择优录取原则,经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审查批准后,发给录取通知书。被录取者按录取通知书规定时间、地点办理缴费注册手续。流程如下:

1、来电索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

2、身份证、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原件需携带来校验审),一寸和两寸彩照各2张;

3、有论文、论著(包括调查报告)者交原件;

4、携带盖好章的报名表及以上资料来学校报名,同时交纳报名和教材费800元;

5、经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审查批准后,发放学员录取通知书;

6、持录取通知书于规定时间、地点来校缴纳进修费用18000元,同时办理注册手续;

7、参加开学典礼,开始正式学习。

七、【颁发证书】:

1、修完规定课程同时修满26学分,考试合格者,颁发《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证书加盖钢印、红印、校长印,统一编号。

2、具有学士学位且取得时间满三年,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通过全国五月份同等学力申硕统考后,可向浙江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导师辅导费用另收)通过后即可被授予硕士学位。

咨询报名:153-7204-0620 友情提示1:

取得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同学,从入学第二年起就可以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外国语水平考试和综合学科考试(五月份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考试),外国语主要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和法语(任选其一)。每年5月份考一次,加上保留成绩四年,一共至少有四年4次参考机会,哪一年通过都可以。

友情提示2:

浙江大学同时开展组织的在职研究生有以下专业:应用心理学、金融学、经济学、国际贸

公共管理硕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培养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全要素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

一、引言

我国自1999年开始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目前研究生教育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1]。然而,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研究生管理问题、师资问题、培养质量问题、实践问题等。其中,培养质量问题可归结为其他诸多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最为重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工作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之下,研究并提出系统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全过程”质量控制,需要“全体”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首要的工作就是找出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措施。为此,本文采用头脑风暴、文献检索、归纳总结等方法分别从人(导师、研究生)、机(机制)、料(培养内容)、法(培养方法)、环(环境)、测(测量系统)六个维度提炼得到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集,如表1所示。

经归纳总结,影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如下。

1.标准不合理。这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标准定得不合理,通常仅课程成绩、1篇低级别的期刊论文和1篇大论文即可毕业,这样的标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该标准根本不能客观反映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而实际上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二是标准定得过低。毕业标准不合理,就会带来导向上的问题,目前我们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大多数将进入企业工作,仅以论文作为评价标准,必然导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远离实践,有可能被用人单位视为“书呆子”。毕业标准过低带来的后果是它会无形中使研究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压力、动力以及研究生导师培养的积极性、压力、动力都大大降低。如果一个研究生经过三年的深造,仅仅学习了几门课程、发表了几篇论文,而没有从其他方面获得提升,那么他将是一件“低档产品”,如果将这件“低档产品”放入市场不但影响学校声誉,而且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改革硕士研究生毕业标准,建立一套科学量化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培养过程粗放。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过程质量决定产品质量[3]。按照这一理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将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大体可分为课程学习、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社会实践、发表期刊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几个环节[4]。各个培养环节的执行时间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的导师而波动较大,每个环节的控制标准并不明晰,导致整个培养过程比较粗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全过程质量控制。

3.意识薄弱。作为培养主体的研究生导师积极性不够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培养客体的研究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薄弱是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意识薄弱是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造成的,受经济大潮的影响,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经济利益轻学术价值、重文凭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必然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严重下滑。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首要工作是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科学量化。传统的以论文、课程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不仅不能反映出研究生综合能力,而且标准偏低,导向单一,不利于为市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研究生。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得到如表2所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或学院可根据硕士研究生综合得分进行综合排名并依据一定的标准给硕士研究生定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作为研究生寻找工作或考取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参考,同时作为评价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重要指标。

四、硕士研究生全过程培养质量控制

由于过程质量决定培养质量,为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必要引入过程控制方法。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归纳总结出其全过程培养流程图,如图1所示。通过此流程图,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研究生秘书等可以直观地看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避免培养过程中的疏漏。另外,与流程图配套的是流程说明,流程说明是对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具体说明,它使各个环节具有可操作性。流程说明主要包括责任人、时间或时间范围、组织者、审核者、操作程序、控制标准等内容。以开题报告环节为例,其流程说明如下:①时间:第3~4学期,尽量在第3学期完成;②负责人:导师、研究生;③组织者: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或学术带头人,由研究生秘书指定;④评审者:评审专家组(高级职称、研究方向相关的教师4名及以上,不含研究生导师);⑤操作程序:S1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经与导师商议,初步确定研究题目;S2研究生查阅相关文献后,再与导师商议,若研究题目可行则确定研究题目,否则返S1;S3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S4导师按表3所示的标准审核开题报告;S5若导师审核通过,则由研究生向研究生必书提出开题申请,否则需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后返S4;S6研究生秘书指定开题的组织者;S7由组织者按要求组织评审专家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开报报告会:①研究生准备开题报告PPT,②陈述开题报告主要内容,③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按表3所示的标准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审结论;S8若评审结论为通过,则进入下一培养环节;若评审结论为修改后通过,则由研究生按照修改意见修改开题告后交组织者审核,审核通过进入下一阶段;若评审结论为不通过,则重新选题或重新撰写开题报告,返S4。

五、硕士研究生全员质量管理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系列交互过程的集合,只有每一个培养环节严格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是过硬的。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是全员的事情,因此研究生教育应该是培养主体、客体共同的责任。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要院校领导、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秘书、专业教师、研究生等每个角色各司其职,才能有效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1)院校领导。院校领导担负的责任其实很重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需要院校领导来创建(包括软、硬件资源的投入),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能促进研究生及其导师具有更大的积极性和动力,对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2)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起着导和引的作用,是直接与研究生交互次数最多,交互时间最长的角色,导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行为,导师的把控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应当按照研究生培养流程中规定的控制标准行事,这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3)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在整个培养流程中起着纽带或者组织者的作用,他通过各个环节的把控,将各个培养主体、客体有机联系起来。(4)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不仅仅担负着给研究生讲课的任务,其行为举止对研究生的行为影响其实是很大的。(5)研究生。研究生作为培养客体,应当适当给自己一些压力和动力,培养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积极与导师联系、交流,积极参与导师的各类课题,从科学研究中提升综合能力。以上各主体、客体都肩负着一定的职责,可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全员质量管理的过程,任何一个角色没有圆满履行其职责,研究生的质量就会打上一定的折扣。如何保证各个主体、客体认真履行其应有的职责也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笔者认为除了呼吁大家自觉履行职责外,还应当建立必要的奖罚措施,与控制标准相结合,对认真按控制标准履行职责的主体、客体给予相应的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结语

21世纪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研究生作为市场急需的高端人才,其培养质量的确保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此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全要素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质量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硕士研究生改革措施。改革是艰辛的、痛苦的、甚至会遇到重重阻力,但为了国家的发展,高校必须对现有的不合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过程进行改革。我们相信,通过全面改善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一定能为祖国输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源升,杨波,陈仕平.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4-8.

[2]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创新研究生教育,2007,(9):32-34.

[3]罗国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Z].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2012.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2012YJ04)

作者简介:沈玲(1980-),女,辽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安全工程;曾强(1975-),男,四川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公共管理硕士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MBA;培养机制

工商管理硕士是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首创,目的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管理人才。我国从1991年开始实行MBA的培养机制。至2014年,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MBA作为新兴事物,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与此同时,我国MBA师资力量不足,培养速度和规模跟不上,教育质量也没有保证等诸多问题就变得极为棘手。在这种背景下,校企联合培养MBA就显得尤为重要,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一种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高校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企联合培养MBA的主要模式

有效整合资源发挥高校与企业各方优势,最终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和模式是关键。从目前已有的实践来看,校企联合培养MBA研究生有以下四种典型模式。

模式一: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制的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在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各选定一名导师,校内导师偏重于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指导,联合培养单位导师负责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指导,两位导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这种培育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弥补高校自身师资的不足,而且能够加强高校和企业界的联系,让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书本外的实践经验。该项目实行“1+1”双导师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员和企业零距离接触,根据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实战能力。双导师培养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得到实践,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协商MBA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科研选题等,在校企双方共同的努力下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模式二: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地”以高校名义招收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而学位论文可由企业导师指导并在“基地”完成。高校在企业等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中遴选导师,企业导师享受高校导师同等学术待遇。这种让学生积极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工厂等单位,加强同他们的合作的培养方式,对于MBA研究生来说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

模式三:校企项目合作。这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与企业之间就某一具体科研项目展开合作。因为这种模式程序简单、针对性强,所以被较多地应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课题就是研究生的科研选题,高校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制定符合项目需求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校企项目合作,对于MBA学生来说是一系列的实践锻炼,在进行合作课题研究中,更加明确学习和实践的方向和重心,做到有的放矢,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模式的难点在于合适的项目不太容易找到,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不够稳定,往往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终结,导致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具有连续性。

模式四:接受企业委托定向培养研究生。这种模式是指高校受企业委托,为其培养管理人才。企业会选派积极上进,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业务骨干进入高校深造,以期日后更好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企业委托方与高校培养方之间、企业委托方与接受委托方之间分别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委托生的培养经费和工资或助学金由企业提供,毕业后学生重回企业。这些学生除了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以外,还直接将来自企业最新的课题带入学校,在高校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其培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我国高校每年都会招收大批委培研究生,但是该模式往往会因为委培学生资质条件的参差不齐和攻读MBA的基础和动机等复杂原因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二、校企联合培养MBA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上述几大主要模式,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且具有互补性,但是它们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首先,无论哪类培养模式都离不开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缺少连续性,造成教育资源不能够有效得到配置,使得高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不能对企业所紧缺的人才形成有效的满足,形成高校和企业存在对人才培养观念的较大分歧,而且这种分歧已经逐渐固化下来,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浪费现有的教育资源。

其次,联合培养模式都离不开导师,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他们对联合培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可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考查导师的培养水平,特别是对于校外导师的考查。由于校内导师长期扎根于学校科研与教学的工作一线,他们的业绩是比较容易考核的,但对于校外导师,他们的时间不固定,而且其科研及教学水平在短期内不易衡量,同时对于校外导师又不能强制约束,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有很大的差别,要形成更加和谐的教育培养方式,还需要有更多的制度保障。

最后,校企联合培养MBA的动力不足,对高校和企业来说都缺乏有效的激励,同时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各种模式都有优点和不足,在联合办学体制还没完全成型、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时处于被动位置,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而企业会基于某种考虑而被动答应。校企联合的双方对合作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沟通渠道不畅通,遇到问题时没能有合适的运行机制来解决问题,导致合作培养名存实亡。同时,在进行双导师、共建培养基地或者项目合作培养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因为没有建立统一的联合培养标准,对校外导师的考核不规范,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或缺乏校企合作特色等而造成课程执行不力、科研成果归属权等问题。

三、校企联合培养MBA机制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校企联合培养MBA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并且每种模式在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何发挥校企各方优势,切实做到多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于从全程入手,切实加强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要注重把握研究生招生质量。为保证质量,研究生招生要宁缺勿滥,特别是注重研究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强化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在招生之前应大力宣传招生规则,认真考核每个生源的入学条件,不仅仅考查学生的入学成绩,还要从态度、认知能力、责任感等方面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二是慎重甄选校企合作伙伴。对于校企合作项目和校企共建基地模式,应从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方面考虑,选择注重实际能力应用型的企业,建立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参观,关注企业的用人动向和用工标准,建立企业的人员档案,充分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课程或合作项目,既要发挥企业对培养基地或合作项目的建设作用,又能体现高校的科研能力,使得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达到高校、企业与学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高标准遴选企业导师。特别是对于校外导师的遴选问题,不能拿校内导师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遴选标准可以先从简单的设置开始,再逐渐扩大到深层次的考核标准,比如导师教学效果的体现或导师对科研成果指导的贡献等方面。对校外导师候选人要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指导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创新型思维等方面的考核。密切关注其教学过程,给予支持和肯定的同时,提出意见让其修正,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建立导师评价体系。

四是狠抓各项日常管理工作。逐渐完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以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把好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关。应明确联合培养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除企业在核心技术项目上进行合作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校企联合培养MBA模式的分析,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校企联合培养MBA模式是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高校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也多种多样,高校在选择合作方式时应根据所处的大环境、自身的资源,以及学生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企业。同时在合作中,注重导师考核、课程创新、日常管理等,对培养高质量MBA毕业生、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以实现多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春,韦福雷.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经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2):168-178.

[2]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03-105.

[3]许斌,汤爱君,马海龙.校企联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07):60-62.

[4]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

[5]余勇.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方式多样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下一篇:金融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