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范围范文

2023-09-19

公共事业管理范围范文第1篇

一.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

1、按时上下班,到岗后巡视仓库,检查是否有可疑现象,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下班时应检查门窗是否锁好,所有开关是否关好;

2、认真做好仓库的安全、整理工作,经常打扫仓库,整理堆放货物,及时检查火灾隐患;

3、检查防盗、防虫蛀、防鼠咬、防霉变等安全措施和卫生措施是否落实,保证库存物资完好无损;

4、负责物资的收、发、存工作,收货时,对进仓货物必须严格根据已审批的请购单按质、按量验收,并根据发票记录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价格、金额填写入库单或领料单,并在货物上标明进货日期。属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退货,严格把好质量关;

5、验收后的物资,必须按类别固定位置堆放,做到整齐、美观;

6、原材料仓库对于蔬菜、水果、鲜活、水产等严格把好质量、数量关,对不够斤两的物资一定不能验收,要起到监督作用;

7、发货时,一定要严格审核领用手续是否齐全,并要严格验证审批人的签名式样,对于手续欠妥者,一律拒发;

8、物品出库或入仓要及时输出库单或入库单,随时查核,做到入单及时,回单及时交给供应商,做到当日单据当日清理;

9、做好月底仓库盘点工作,及时结出月末库存数报财务主管,做好各种单据报表的归档管理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范围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归纳总结当下暴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建设的问题,为该专业后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关文献,总结存在的卫生事业人才培养问题。结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过程,其建设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把握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一步步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思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作为一个培养高质量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基石专业,其重要程度日渐趋于明显。但由于该专业成立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所以高校在专业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基于社会需要及当下暴露的人才短缺问题,本文就该专业目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所暴露出的人才培养问题,并加以思考,最终提出可以完善该专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现状

(一)学科分类

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在内的14个二级学科。有些院校没有明確区分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向,但有些院校会根据院校类型不同,设有不同的方向,大致包括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方向、环境与资源管理方向、教育方向、应急管理方向、城市管理方向、艺术管理方向等。目前我国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校的类型各有不同,以综合院校、工科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农业院校、艺术院校、体育院校居多,而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大多以医学院校开设居多。

(二)课程设置现状

各院校课程设置类型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专业课、与医学相关的基础课程和公共课三个部分。专业课包括管理类和经法类课程,如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课程以单科或概论形式存在,如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公共课包括政治思想、体育、外语、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类课程。在课程开设数量和课时上大多根据全校能够开设相关课程的师资力量及其课程数量而定,同一课程高校与高校之间在学时设置和课程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学时为80学时,福建中医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学时数仅为48学时。

通过有关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学生们认为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学相关的基础课程过多,课程无法覆盖整个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过于老套,缺乏创新,无法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1]。同时也存在实践方面的问题,实践教学课程占比偏低甚至缺失,且大多只是浮于表面,无法深入且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在课程考核上,大多还是以笔试为主,侧重理论考核,忽视综合素质,使得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不到充分评价[2]。

(三)人才培养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熟练地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掌握公共管理学,尤其是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知识,能够胜任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特别是医疗卫生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各高校由于其自身类型不同,在培养目标设置、培养人才类型方面会根据其学校特色而定,大部分中医院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大部分西医院校注重培养的则是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强调多面性,高级人才强调层次性,应用型强调实践性,其实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目前本科学校所培养出的毕业生远远达不到培养目标中的要求。根据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共88万,管理人员数量仅有6.5万人,同比2017年减少0.4万人,2018年疾控预防中心人员共18.7万,其中管理人员数量仅有1.35万人,同比2017年下降0.05万人,专业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呈下降趋势。2017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学历研究生3.5%,本科生37.6%,大专40.4%,中专12.5%;2018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学历研究生3.8%,本科生40.0%,大专39.7%,中专11、2%,管理人员普遍学历偏低,集中在本科、大专学历。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专业人员数量短缺

我国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各地、各高校纷纷提出各种计划,采取各种行动,基础建设和各种设施等硬件方面逐渐趋于完善,但缺乏相对口的专业人员,一直是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一个难题。目前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数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人数相差巨大,专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大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不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对口的工作,对口就业率低,人才离职率高,其原因一是就业压力大,对口工作少;二是薪酬待遇差,工作成就感低。

(二)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暴露出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较明显的问题便是缺乏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人才素质有待提升。在一线环节中,许多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领导干部的专业应对能力不足,缺乏应急处理能力,暴露出许多基层疾控人员及卫生系统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的问题。总体来看,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数量配置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尚无法满足城市公共事业发展的新需求。

(三)人才培养缺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理念

目前,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占比较小,甚至是缺失[3]。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尤其是公共衛生事件现场及时有效地应对。然而大多数院校往往忽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他们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会不知所措。另外,我国的公共教育卫生体系还普遍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管理教育[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于其他公共事件,它的突发性和多变性对人才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更需要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而这一点也正是大部分院校在教学课程设置时常常忽视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教育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其应急能力的发挥,所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培养和心理危机管理教育需得到重视和提高。

三、基于暴露问题的思考

(一)社会认可度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诞生开始,存在感一直不强,甚至有绝大部分人不知道高校开设这个专业,许多人甚至学者都没有办法准确说出“公共事业”的含义,只是单纯地将“公共事业”想当然地看作是“事业单位”。而该专业的对口单位,如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并不能为该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使得学生并不适合在企业工作,社会完全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公共事业发展不够成熟。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来说较完善, 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人才有大量需求,所以西方发达国家该方面的人才社会认可度高,对口就业机会多,而中国的公共事业因发展不成熟,所以对专业的管理人才没有大量需要, 同时也使得社会对该专业的了解极度缺乏。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属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多学科相互交叉融汇也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由于各个学校开设时间不同、学校特色不同,且对该专业的界定以及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使得很多学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没有明确规范,并且部分学校也没有相应的专业建设特色。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对此专业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偏差,有些学校认为目前应该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全能型人才;而有些高校则认为目前应该培养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的专业型人才。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质量上的界定差异。

(三)专业范畴未有清晰界定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清晰的界定,大都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学科特色和基础建设此专业。有些高校直接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都安排进培养方案,把该专业办成了一个什么都学的“大杂烩”。有些任课老师也避重就轻地上课,几乎所有非主干课程学科的老师都觉得自己的课程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无足轻重,上课时也同样避重就轻,也不会花心思去研究自己的课程在公共事业中的侧重点,因此学生也不重视专业课程。这就导致公共事业专业的学科特点无法显现,从学生到老师都无法对该专业的专业范畴有清晰界定。

(四)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脱节、杂而不精

现如今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比较纷杂,并涉及与文理科类相关的内容, 如法学、统计学、高数、政治学、西方经济学、社会学及其他相关内容。相关研究课题组提出:在明确规范基础课程上, 鼓励各校充分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开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将理论实践结合的课程设置方法从理论上来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有利的,但繁杂的课程设置会让学生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但什么都学不细、学不透,在就业招聘时,招聘人员也会产生该专业学生学习“杂而不精”的错觉。由于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某些高校所开设的课程绝大部分开设是依照教师的专业,并非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目前各高校对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倾向于理论方面的学习, 一味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五)实践环节薄弱

存在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中最普遍的问题是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实践教学内容形式较陈旧,实践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拘泥于形式,且教学大纲中对于实践方面没有明确规范;第二,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高,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第三,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实习要求,学生实习机会不多或者到实习基地学习不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东西。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同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作比较,实习环节相对来说更加难以开展,其主要是由于实习基地问题,该专业的实习单位最优选择是医院、医药企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但是由于这些单位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无法一次性收纳大量的实习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有机会去对口单位实习,而剩下的学生大都随便找个地方实习,所找的实习基地大都与本专业不相关。

(六)师资力量薄弱、培养形式单一

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晚,其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高校开设此专业仅仅是在原有师资力量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合并,繁杂的课程设置增加了教师教学课程和知识的多样性,因此要求教师自身知识面要广,但我国目前同时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较紧缺。由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培养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博士的高校较少,每年培养出的博士远远满足不了专业的师资需求,造成了对口的师资缺口较大的问题。此外,该专业的社会实践性较强,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大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直接任教,具备公共部门实践经验的教师比较少,导致目前的师资力量大都倾向于理论型,而缺少实践型。

(七)办学方向纷杂、存在盲目招生现象

就目前已经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虽然专业名称都叫公共事业管理,但是其专业多半依托自身学校基础,根据自身学校特色,办学方向较纷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生招收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是否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因而为了提高高校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很多高校会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数量。有些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只是为了扩大规模盲目招生,并非从人才培养实际出发。

(八)就业竞争压力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医院、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跨行转业或者考研。医院和事业单位本应是最适合该专业学生的工作选择,但医院和事业单位不仅考试难度大,且存在进多出少现象,相对于其他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报考公务员并没有优势。企业实际上也没有明确对口该专业的岗位,该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大都从事秘书、助理、销售等工作,与自身专业毫不相干。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考研,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并没有直接相对应的研究生专业,毕业生只能选择相近的专业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流行病与统计等, 或者跨考难度较低的专业硕士。

四、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突出专业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同时控制招收人数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制定有本校特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应控制招收人数,一味盲目扩大招收人数,只会浪费社会资源,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能力,根据专业教师数量及教学资源,合理设置招收人数,做到重质量不重数量。

(二)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同时加强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的学习

公共事业管理专業(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作为医学与管理学交叉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应以管理学为主,医学和其他学科为辅,依据自身学校特色的同时注重全面发展。同时也应加强学生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的学习,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加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的学习。同时也可邀请公共卫生事业相关领导和事业单位干部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以充实专业师资力量。

(三)注重实践环节,增强就业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主要强调实践应用,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一要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师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树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充分调动老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二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支持,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三要建设发展实习基地,大部分高校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是因为实习基地不够,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政府的力量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四要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大多数高校在总课时固定的情况下,占课程比重较大的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学时明显不够,要加大实践课程比重,把实践课程和理论结合起来。

(四)重视教师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人才质量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方面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短缺、综合素质薄弱,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如下改进: 第一,优化教师队伍。结合各个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办学特色和方向,从学历、职称、知识结构等方面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加大培养优秀教师的力度。第二,大力培养年轻教师,引进相关专业高学历的青年老师,不需要完全局限于公共管理专业,可以适当补充卫生管理、政治学、社会保障、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博士。第三,聘用校外兼职教师。学校可邀请从事相关对口行业的管理人员开设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课程,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第四,加强校外和国际交流,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师去各大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学习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方法,加强校与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选派优秀教师去国外进修或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专业办学理念,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合作。

(五)加强学生主体性培养

在公共卫生管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以指导代替传统的知识灌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指导,并监督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引导学生多多参与到课堂中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五、结束语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发展必须不断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但专业发展是个需要长期进行的过程,切不可贸然前进,其建设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把握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一步步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勤,李之键,章军.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思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3):193-195.

[2]涂画,高红霞,叶清,等.基于专业认证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胜任力本位教育模式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8,31(5):75-77.

[3]姜凡晓,职心乐,侯心玥,等.医学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课程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4):270-273.

[4]李乐,让蔚清,龙鼎新,等.全球化视野下的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439-440.

公共事业管理范围范文第3篇

[摘 要]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滞后的原因,论述了实现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是在特定的管理环境中,政府和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人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努力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滞后的原因分析

与十几年前的农村基本无公共事业相比,这几年,农村的公共事业已有很大发展,但其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①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人才流失严重,无法满足农民教育和健康要求;③社会保障基本没有,农民后顾之忧难消除。

针对当前状况,多数学者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方政府不重视

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政府行为导致很多地方政府把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以及如何保障充分就业、消灭贫困、保障健康、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环境优良等事业置于政府行为的次要位置,甚至不管不问,这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

1.2 发展战略严重偏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政府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入城市。在农村,本来应由政府承担的乡村道路、居住环境的改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基本上由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民自己承担,导致城乡公共品供给存在巨大差距。这种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1.3 决策体制落伍

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使农民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工作人员围绕自身的利益发展公共事业最终造成农村公共品、公共事业供需结构的失衡,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1.4 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筹资主体被单一地归结为政府,而通过市场和其他渠道筹资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资金很难筹集,严重约束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1.5 约束监督机制缺失

农民自身受文化知识的限制,既缺乏民主监督的意识,又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筹措、使用和管理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导致本来就来之不易的公共资源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2 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保证农村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缓解农村现实问题的需要

长期以来“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倾斜政策,导致了我国农村的积贫积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短腿”。从农村的现实出发,为实现中央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就必须按照公共管理均等化的原则,全面实施公共管理创新,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2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迁,我国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呈全方位膨胀扩张的趋势,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并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为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2.3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根本改变农村发展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完成了国家建设重点从政治到经济的转移,逐步坚定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决心,但是,“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体制改革将步入一个以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时代。要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为中心,彻底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3 实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应针对以下路径依赖综合治理。

3.1 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绩效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一元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彻底改变农村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应废除城乡一元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3.2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我国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绩效不高的体制原因,是农村公共产品供求脱节、供需矛盾突出、供给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目的就是使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高度集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由管制转向服务。

3.3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1)依法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财政性经费投入

依法落实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财政性经费的增长。如果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加大,就无法满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必需的财政经费,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无法落到实处。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投入在农村公共事业内部的配置,首先,要重新配置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其次,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投入。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加大不发达地区农村的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

(2)拓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融资渠道

政府要充分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政策,调动企业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投入。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筹资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投入,弥补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尤其要加强舆论引导,使更多的社会资金通过非政府组织进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3.4 稳步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

(1)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努力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适当调整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精简机构和人员

严格控制乡镇领导职数,综合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核定和从紧控制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妥善做好乡镇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

(3)建立高素质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精减人员,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乡镇政府的用人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制和落聘淘汰制,严把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3.5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为确保绩效评估有序实施,分层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领导小组。可从乡镇政府管理的业绩、成本及其内部管理等多个维度来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来说,绩效评估指标可由通用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构成,通用指标是适合所有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特色指标是指根据乡镇的实际所特定的个性指标。建立健全评估制度还应该科学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综合运用指标考核法、公众评议法、察访核验法等方法,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全面。

总之,农村公共事业涉及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要改变农村公共事业落后的局面,除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外,关键在于实现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从而有力推进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静波,索志林. 中国城乡公共事业管理比较研究[J]. 商业研究,2008(3):204-206.

[2]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农村经济,2006(8).

[3]张勤.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J]. 中国行政管理,2006(7).

[4]彭国甫,鄢洪涛.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2):12-16.

[5]王为民. 论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管理[J]. 经济与管理,2006(7).

[6]张润君. 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07(1):56-59.

[7]D. Kettle.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D. C;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22.

[8]陈又中,陈伟东. 国家与公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J]. 新华文摘,2006(12).

[9]彭国甫. 构建地方政府有绩效评估体系的三个根本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2007(4):76.

公共事业管理范围范文第4篇

摘 要: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设立以来,发展缓慢,普遍存在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基于问卷和访谈调研的结果,对大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并由此提出一些该专业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调查

引言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1998年我国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所高校首次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1]。

虽然开设学校众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本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按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或进一步澄清。2013年6月,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按就业状况分“红黄绿牌”,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为“黄牌”,因其普遍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可见,该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困难局面,需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和相关信息,特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整理,希望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性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等;二是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针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某高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含盖了各届毕业生,且人数分布均匀,经分析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整体来看,调研对象目前均有较稳定的工作,但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有“跳槽”经历的学生较多,离职率约为38%,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比例有较大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就业分布

从图1可看出,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从业比例最大,达到42%,国企次之,占27%,二者总计达到69%;7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的占总人数的22%,自主创业及其他占总人数的9%。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2011届为67%”,这表明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按职能划分,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等,具体如图2所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0%;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其他类别约占总人数的16%。如果从行政管理岗位的宏观定义来看,总计有63%的毕业生从事该类工作。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统计结果有一致趋势。《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就业比例为10.4%,其后为销售(10.0%)和行政、后勤(8.7%)等”。

图2 不同岗位职能从业人数分布

(2)调研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5个区间,具体见表1。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分布不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地点不同等影响因素造成。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资收入水平在3 500元以下的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5 000元的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7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 700元左右。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2 900元左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月收入3 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 927元[3]。”对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处于低等水平。

(3)调研对象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对象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共4项。其中,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整理结果表明,对就业现状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63%;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具体见图3。这个比例略高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在就业的2012届本科生中,58%对就业现状满意”。

经统计,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

(4)调研对象对各项能力的重视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了了解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列举出了10种能力[5],毕业生根据求职时的亲身体会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排序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

(5)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通过整理发现,约有80%的调研对象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度较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更大,这与社会总体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反映基本一致。约有59%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原因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此类岗位制度要求“逢进必考”,且在招聘岗位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求极少。有21%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改专业,一些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自己的专业名称,而用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等专业替代。

就业局限性大,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低,也是前述“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上述调研对象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质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2.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了几十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调研主要针对各个用人单位对管理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管理类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求职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主,以面谈、电话访谈形式为主。

(1)人才需求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企业校招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且多数企业目前已趋近于饱和状态,部分管理职位人才招聘主要以内部选拔为主。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角度来看,公共事业专业在招考过程中并不占专业优势。以2014年公务员国考为例,会计专业计划招录5 752人、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录4 747人、市场营销专业计划招录1 089人、工商管理专业计划招录1 745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录621人,招录人数最少,这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对专业的需求比例趋同,实际情况也说明本专业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就业出路很困难。

(2)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素质,包括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等方面;二是心理素质,包括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等方面;三是能力素质,涉及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创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四是业务素质,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

(3)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一般有固定要求。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学生培养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素质教育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普遍提出的“德”的要求,课程中应设置《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同时补充其他途径,如做志愿者、义工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要专项研究,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路径、仿真环节、评价体系等。

4.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调研,明确真实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鼓励并尽可能帮助其考取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

5.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提出了学生培养应该“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二是更新实践、实训、实习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各类指导大纲、指导书要切实可行。从实训的设计、执行、考评、总结完善等各环节进行改革,形成特色,持续推广。

6.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是适时调整课程科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二是针对每一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切实摆布好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素质教育等方面之间的设计与链接。

7.实行“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便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效果的主观调查和客观反馈[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15.

[2] 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104.

[3] 郭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10-11.

[4] 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3.

[5] 古松平,吴继,雷泳川.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探讨[J].商业经济,2014,(1):127.

[责任编辑 杜 娟]

公共事业管理范围范文第5篇

摘 要: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在近几年来遇到诸多问题,如何提高专业社会认可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独立学院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人员提供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总结。

关键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多元化人才培养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专业发展迅速,专业点迅速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本科各个层次均有院校开设此专业。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不够清晰、课程设置略显杂乱、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定位此专业,如何调整专业培养模式,如何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普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体系上。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实际,此类人才应具体包括三大类型,即应用型研究人才、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型复合人才。其基本的培养模式应当是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尊重学生的优良个性,强化个人优势培养,引导学生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坚持共性培养和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切实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根据其个人特点实施适合其发展的不同的教学模式。

1 坚持本科生教育导师制是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有针对性的实施因材施教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本科生导师制正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制度之一。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对本科生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选聘一些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在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它能更好的贯彻全面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因材施教,促进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彰显出高等教育的品质与价值。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实行学生教育导师制,为每个班级配备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使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导师工作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为原则,贯穿于入学至毕业的全过程。

班级导师负责班级30人的学习与生活,是学生最为亲近的老师,对班级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着最为直接和真实的了解。其具体工作职责包括:指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班级导师均为专业课授课教师,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在授课的过程能够随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尽早为其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并适时进行调整。专业要求班级导师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

2 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设置课程是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手段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模式实施的工具,任何培养模式的实施都需要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课程设置来完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其专业本身的特点使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呈现宽基础、专业性不明朗等问题。这也造成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较为困难的局面,出现专业技能不强,无明显对口就业岗位等问题。

社会认可度直接决定了专业的发展情况,因此应当紧紧把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通过“出口”培养“入口”。因此应当在保证专业共性的前提下,结合毕业生就业去向,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依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企业就业、国家省市地方政府部门就业、国内外继续深造。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针对这三大类就业去向,适时调整课程设置,缩短社会和校园之间的距离,切实做到多元化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企业,每年在此类型单位就业的学生占到60%左右,因此,应当开设有助于学生在企业就业的相关课程。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在企业从事行政助理大类工作,我们开设了文秘类(管理学、现代文秘、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等)、财务会计类(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组织行为学等)专业课程。

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学习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管理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从专业本身特征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有从事本专业对口工作的意愿,但此类工作大多需要进行全国或省市举行的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应当有侧重性的开设培养学生基本公共管理类能力素质的课程。如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行政法、社会工作实务、公共经济学等相关课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也保证了学生的先进政治素养。同时专业也经常开设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情况介绍的系统讲座,提高学生公共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都有在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深造的主观意愿,而且部分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努力是有考取硕士研究生或是第二学位的潜力的。因此针对这部分希望并且具备一定潜力的学生来说,在大学四年内努力缩短其同一本、二本院校学生在理论掌握、知识系统上的差别,进入国内外高校继续学习深造也是本专业就业方向之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所学课程较为分散,知识体系较为多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今后继续深造的专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根据2008届至2011届毕业生考研的情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考取经济类、管理类、教育类等多学科大类的研究生。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就实行多元化培养模式,针对本身成绩较好且有意愿继续深造的学生在数学、外语、经济学等基础课程授课上实行AB班分层次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为拓展学生考研专业可选择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一)、(二)、(三)、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门,合计15个学分的数学类基础课。为学生打下坚实数学基础,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候选余地。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是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

各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管理专业往往存在着教学实践环节不足,学生应用技能缺失的情况,针对此情况,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技能培养。例如本专业开设了实用电子排版技术、Excel及行政管理应用、办公自动化操作、会计实务实训等校内实践课程。并配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认证、国际商务秘书资格认证、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等考试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国家及相关部门认可的证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今后就业做好硬件准备。

同时,本专业还积极联系校外实践基地,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行政服务大厅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根据专业所学内容在行政服务大厅各办事窗口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工作实践。在此实践过程中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将专业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公共管理中,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为人处事、接触社会的实际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实施“3+1”教学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内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第四年主要以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为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内进行学习或在校外进行实践。即针对需要继续进修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在校内进行各类考试的准备,相关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导。针对需要就业的学生,可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在校外的实践单位进行毕业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攒社会实践工作经验,并将毕业实践单位和就业单位结合起来,缩短学校和就业单位之间的距离。在毕业设计阶段,鼓励学生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践联系起来,学生从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一边实习一边撰写论文。通过这一模式,学生毕业论文不再是空空而谈,而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分析,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且直接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金圣,陈世伟.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2] 杨运姣,罗超群.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09,6(3):20~23.

公共事业管理范围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 “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 “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 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 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 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 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 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 3.

[2] 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3] 黄天中.生涯规划.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8.

上一篇:员工活动组织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女孩英语名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