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范文

2023-10-07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范文第1篇

广州市安居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产品外观设计总监

工作地点:广州

职位要求: 1.工业工程设计专业,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2.熟悉产品外观及结构设计、软件人机界面设计经验(包括界面设计、视觉传达、媒体设计)及模具开发,设计创新能力强;3.精通相关设计软件如Pro/e、Photoshop、CAD、3DMAX等;4.具有很强的市场前詹性及洞察能力;5.熟悉各类安防产品的安规标准及国际认证(如3C、UL、GS、CSA);6.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招聘职位:应用软件工程师

工作地点:广州

职位要求: 1.理工科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相关专业;2.至少二年以上.net系统开发经验从事过CRM系统开发,拥有相关项目经验;3.精通.net框架和C#开发语言,精通ASP.NET和B/S开发流程;4.精通HTML代码、CSS规范、XML技术、JavaScript,了解B/S应用模式开发;5.熟悉db2、SQL Server等主流数据库及其应用开发;

招聘邮箱:HR1036@163.com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嵌入式软件研发工程师

工作地点:天津

职位要求:1.两年以上软件研发经验,C/C++编程基础较好;2.具有嵌入式软件研发经验,熟悉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编程;3.熟悉TCP/IP协议并有相关的研发实践经历;4.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

招聘职位:弱电工程师

工作地点:天津

职位要求:1.两年及以上系统集成或监控工程相关工作经验;2.熟悉室内、外弱电工程标准;3.大专以上学历,电子或计算机相关专业;4.沟通能力、团队意识优良,责任心强,可适应出差。

招聘职位:暖通工程师

工作地点:天津

职位要求:1.三年以上暖通/制冷相关行业经验;2.三年以上现场管理经验,熟练使用绘图软件;3.大专以上学历,暖通或制冷专业;4.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控制、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5.男性,身体健康、品行端正,为人诚信,工作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

招聘邮箱:hr@tiandy.com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结构工程师

工作地点:厦门

职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机械电子工程或机械专业;2.较丰富的机械/注塑模具/五金模具方面知识,了解电子产品(整机)制造流程,对电子产品(整机)的结构设计有相当的理解;3.对Auto CAD、Pro/E等软件应用纯熟;4.二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招聘职位:研发工程师

工作地点:厦门

职位要求:1.本科及硕士学位,应用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等相关专业;2.本科学历要求两年以上产品研发经验;3.具有良好的硬件功底,具有扎实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熟练掌握MCS-51、PIC、EMC等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熟悉DSP开发应用者优先;5.熟悉现场总线通信设计,熟悉步进电机控制设计者优先;6.具有视频监控产品开发经验,熟悉CCD产品设计者优先。

招聘职位:硬件工程师

工作地点:厦门

职位要求: 1.本科及硕士学位,电子、自控、机电专业等相关专业;2.有良好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精通嵌入式DSP、LINUX操作系统;4.有音视频编解码开发经验或DVR开发经验者优先;

招聘邮箱:hr@leelen.com

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NET软件工程师

工作地点:珠海

职位要求: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电力系统自动化或计算机专业;2.一年以上CS和BS架构软件开发经验;3.熟练运用C++,asp.net进行软件开发,熟悉oracle,sql server等商用数据库操作;4.具备配网自动化相关开发经验或熟悉javascrip,Html语言优先考虑。

招聘职位:硬件开发工程师

工作地点:珠海

职位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力、电子或计算机相关专业;2.2年以上从事硬件开发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底层软件基础;3.熟悉51或196单片机应用系统,熟悉电力监控终端设备设计者优先。

招聘邮箱:hr_zhxj@163.com

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图像/codec /模式识别

工作地点:杭州

职位要求: 1.本科及硕士学历,电子,图像处理相关专业;2.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有深厚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功底,对各种主流的活动视频压缩标准(MPEG4、H.264、WM9等)有深入的了解;3.或熟悉算法优化的技术细节,对DSP、 x86处理器的性能有较全面的认识。

招聘职位:摄像机研发工程师

工作地点:杭州

职位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有2年以上摄像机开发经验;2.精通模拟电路设计及抗干扰设计,熟悉摄像机电源设计;3.掌握Cadence、OrCad等设计工具;4.具有宽动态摄像机研发经验者优先。

招聘邮箱:recruit@hikvision.com

北京奥瑞特国际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业务经理

工作地点:北京

职位要求: 1.电子,电气,市场营销或其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具有大项目的成功开发经验;3.具备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敢于面对挑战性的工作;4.具备三年以上工程销售经验,具备技术职称者优先;5.熟悉照明产品及照明工程市场,具有照明产品销售经验者优先。

招聘邮箱:qcxy2008@126.com

浙江中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智能建筑产品销售经理

工作地点:杭州

职位要求:1.有两年(含)以上建筑智能化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经验,形象好,表达能力强,有团队合作精神;2.从事楼宇自控、智能照明系列产品的市场销售工作,进行智能化产品市场调研,配合发展代理商渠道工作等。

招聘邮箱:supconet@supcon.com

广州市聚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职位:产品策划专员

工作地点:广州

职位要求:1.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智能家居行业或电子通信产品行业产品策划经验;2.熟悉国内外智能家居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产品投入产出分析相关知识;3.有研发工作经验及系统分析、产品策划工作经历者优先;4.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5.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活跃、缜密的思维,对于新事物有探求心;6.有独特的产品、用户体验分析能力与看法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

招聘职位: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

工作地点:广州

职位要求:1.计算机、电子类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2.具有C++或C、C#编程能力;3.具有一定的系统设计能力;4.具有一定的硬件知识,熟悉ARM硬件平台。

招聘邮箱:jhsysmk@163.com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范文第2篇

1 电子技术在工程经济领域的重要意义

(1) 在工程经济领域应用电子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程是复杂的, 各个环节都要紧密联系才不会脱节,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工程的各个环节的经济都不是完全紧扣在一起的, 需要管理人员的合理操作, 但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必须应用电子技术, 利用计算机将各个环节联系起来, 保证经济信息的交流。

(2) 在工程经济领域应用电子技术可以简化操作流程, 避免资源浪费。工程中的某些流程是多余的, 如果以传统的方式来操作的话, 这些多余的流程不可避免, 而应用电子技术后, 则可以简化操作流程, 避免资源浪费。比如, 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领域, 通过计算机的使用, 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系统分析出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 随时可以跟踪预算的使用程度,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3) 在工程经济领域应用电子技术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在工程经济领域里, 传统模式的应用不仅耗费大量的资源, 固定成本不断增加, 而且也要求足够的人员来工作, 这就形成了人力资源成本的大量消耗。应用电子技术, 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加快工程的进度, 从而增长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2 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关键电子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 电子设备开始被大量用于工程建设, 电子技术经过不断改进与创新, 不仅易于使用, 且可靠性越来越高。

2.1 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载体, 而因特网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则在于本身。因特网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 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 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组合而成, 是一个信息资源的集合。因特网改变了世界, 其中包括工程建设。人们可以在因特网上浏览网页、收发邮件、上传下载各种文件, 即使地理位置、工作时间不同也能够进行合作。第一个工程网址始于1995年, 最初的因特网用于实时显示进度信息, 大多数由业主使用。后来发展到用于工程参建各方的合作, 可以共享文件、照片和图纸等。软件商逐渐为工程网站增加了更多的特性, 不仅可以简单地共享文件, 还能够实际管理和对数据进行操作。在线合作的下一步是对设计和工程进度的管理, 以协调每一个人的工作。

2.2 全球定位系统 (GPS)

20世纪70年代, 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出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GPS) ,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的、全天候的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 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 GPS技术已经融入到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GPS可用于道路工程建设, 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外控点等。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 对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线路长, 已知点少, 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 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目前, 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 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实践证明, 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 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 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工期。GPS技术也同样应用于特大桥梁的控制测量中。由于无需通视, 可构成较强的网形, 提高点位精度, 同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非常有效。GPS技术在隧道测量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PS测量无需通视, 减少了常规方法的中间环节, 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3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工程界的迫切需要, 计算机辅助绘图 (Computer Aided Drafting, 简称CAD) 应运而生。由计算机配上图形输入和输出设备 (如键盘、鼠标、绘图仪等) 以及计算机绘图软件, 就组成了一套计算机辅助绘图系统。在计算机上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 将图形显示在屏幕上, 用户可以用光标对图形直接进行编辑和修改。

CAD的优点是制图更快、更精确、更有效, 能够采用预先定义的符号以避免重复性的工作, 并自动保证遵守制图标准。CAD还能维护保留图纸中每个元件的数据库。用户能够在电子对象上附加信息, 这种信息可被CAD程序调用和修改, 或者送到其他程序, 以准备材料清单、工程费用报表, 或更新库存清单。

C A D系统相当于一个“图形数据库”, 可从图纸中提取设计信息, 并很容易地与其他应用程序相连接。CAD已经在精度、可重复性和递交速度这些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方面取得了成功, 它易于使用, 应用快速, 设计周期短, 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部门的工作效率。

如果CAD与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 有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例如, 土木工程施工和开挖可以由CAD和G P S综合控制, 在其他工程建设中也可推广这项技术。

2.4 分析软件

分析软件起源于能快速执行大量运算的表单和计算程序, 它将强大的计算技术从实验室转移到了桌面, 使得工程师拥有前所未有的强大计算能力, 从而为工程建设带来了创新。从区域内应力分布的分析, 到大规模三维动态模拟, 工程师能够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这些都要归功于计算机快速解决大量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软件的应用。

复杂分析软件的不断开发利用, 使得小公司可以承接大工程, 并实施更多的工程。例如, 混凝土的养护是分析软件打开的一个新领域, 美国太空总署要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工程师预测在火星上预应力混凝土的性能。分析和模型软件正在将工程师带到以前未涉足过的领域。

由于这些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同时使用越来越简单, 担心由于培训和受教育程度的不足而引起误用。所以, 分析软件本身要求更加严格的许可标准与培训。

2.5 移动通信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时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简称GSM) 的体系。随后, 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至今, 已覆盖了欧洲的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

工程建设人员率先采用了移动通信技术, 他们经常外出, 所以广泛使用移动电话, 相互间保持着联系。工程建设还涉及到许多部门之间的协调, 有些部门无人留守工地, 协调需要通信。结合工程特点的移动通信产品越来越多, 比如, 通过移动通信收集语音信息的备忘录, 将其作为声音文件附在电子邮件中送到指定的地址, 写好日志后还可以作为抄本发送到办公室。

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 目前, 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荼地展开, 各种方案纷纷出台, 其中最热门的是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 各家解释并末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的优质服务, 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

3 电子技术在工程经济领域的应用探索

3.1 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经济领域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的经济领域系统庞大, 操作流程多, 且信息量大。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建筑工程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应用电子技术是建筑本身发展的需求, 也是建筑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应用了电子技术后,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

首先, 现在的建筑工程一般规模都比较大, 仅从预算这一块来讲就很耗费人力物力, 对于预算这样十分有模式的工作来讲, 计算机有着比人脑更大的优势。

其次, 在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 工程的成本控制、资料的整理储存工作, 如果使用人脑和传统的“铁皮柜”存储, 不仅容易出错, 且储存和查找资料都不方便, 而电脑的储存、处理、查找功能却十分强大。电子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是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3.2 电子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经济领域的应用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发生重要的变化。汽车的机械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汽车的各种操纵系统向电子化和电动化发展, 实现“线操控”。用导线代替原来的机械传动机构, 例如导线制动、导线转向、电子油门等;汽车12伏供电系统将向42伏转化, 现有的12伏动力电源, 已满足不了汽车上所有电气系统的需要。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将会由目前的1千瓦提高到8千瓦左右;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更加智能化, 智能汽车装备有多种传感器, 能够充分感知驾车者和乘客的状况, 交通设施和周边环境的信息, 判断乘员是否处于最佳状态, 车辆和人是否会发生危险, 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社会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 人们希望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 更希望汽车是生活及工作范围的一种延伸, 在汽车上就像呆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家里一样, 可以收听广播, 打电话, 上互联网, 处理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 汽车也将步入多媒体时代。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的车载计算机多媒体系统, 具有信息处理、通讯、导航、防盗、语言识别、图像显示和娱乐等功能。可以预见到的将来, 汽车装置自动导航和辅助驾驶系统, 驾驶员可把行车的目的地输入到汽车电脑中, 汽车就会沿着最佳行车路线行驶到达目的地。

3.3 电子技术在航空工程经济领域的应用

航空工程相对来说是最复杂的工程, 需要考虑各种问题。经济上需要考虑成本的控制。技术上需要开发新技术。可以想到, 得到合理的核算将是极其复杂的过程, 传统模式是绝对完成不了的, 需要计算机技术来实现,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航空工程的技术含量是相当高的, 费用也是最高的。控制成本是航空工程必须要做的事情, 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 才能在这个工程领域里占领一席之地。

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更高频率波段 (毫米波、红外、光频) 的电子技术;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3.4 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经济领域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 工业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传统工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实现效益, 而如今工业都趋向机械化、技术化, 电子技术的应用也就会越来越广泛, 工业也越来越重视电子技术, 工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长。工业是一个资金流动性大的工程, 物料的采购、机器的购买、产品的销售等都离不开成本的控制。考虑最大的经济效益, 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以一个庞大的财务团来实现这个项目, 不仅耗时耗力, 也不能提高效益, 而运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全方位的分析, 根据经济资料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经济信息, 具体、全面、合理地核算出最佳方案, 真正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

4 结语

综上所述, 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空间是不可估量的。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更多企业的青睐, 在电子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本。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使用是不可估量的,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工程经济领域非常复杂, 涉及到的电子技术非常广泛。本文阐述了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关键电子技术, 总结了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汽车工程、航空工程及工业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探索。

关键词:电子技术,工程,应用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占明.浅析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6) :187.

[2] 张庆湘.浅析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发展与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学术版) , 2007 (6) :27~29.

[3] 李京生.李军生.航空电子技术发展展望[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08 (3) :1~5.

[4] T.索耶.马元珽.刘文.应用于工程建设的电子技术[J].水利水电快报, 2005 (1) :1~3.

[5] 陆海兵.人体工程与电子技术在电动工具领域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2) :80~81.

[6] 傅世枢.汽车工程技术中的一门新兴技术——汽车电力电子技术[J].汽车电器, 2007 (1) :1~3.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范文第3篇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既受到激光焊接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影响, 同时也是受到汽车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市场需要的改变所影响。激光焊接技术对汽车制造领域带来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满足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造型感与功能性并重的要求

汽车制造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行业, 它的存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汽车制造的重点在汽车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上。随着家用轿车的不断增加, 汽车制造行业越来越重视对家用轿车市场的份额占领。家用轿车的一个特性就是除了传统的汽车功能以外, 外形上的美感成为消费者选择购买对象的重要参考因素, 激光焊接技术运用到汽车制造行业里, 能够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1.2 为汽车制造行业的竞争提供了有力的竞争手段

市场竞争已经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一个行业都避免不了的问题。对于汽车制造行业而言, 激光焊接技术的出现, 能够帮助他们利用更先进的焊接技术对汽车进行焊接, 既保证优秀的焊接质量, 同时这种新型的焊接技术不会在重量上对汽车带来负面的影响, 轻便、耐腐、耐磨, 这种先进的技术会给汽车制造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1.3 符合汽车制造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规模化已经成为汽车制造行业的重要趋势, 规模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优化效率。在汽车制造的整个流程中, 焊接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 这个环节的所用时间和所耗劳动力对整个汽车制造流程的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激光焊接技术, 能够大大提高在焊接环节的工作效率, 符合汽车制造优化效率, 规模化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2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焊接方式和焊接装备相比激光焊接的特点是单位时间内融化的面积大, 焊接的效率高, 可以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 大大节省了制造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另外, 激光焊接技术比较均匀, 晶粒很小, 不需要其他的填充物质, 通过这种焊接方式焊接出来的焊缝比较美观和干净。具体到汽车制造的不同环节上, 激光焊接技术的具体方式也有所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焊接方式。

2.1 激光焊接

齿轮是汽车制造中一个重要部件,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最早应用, 就是在变速器的齿轮焊接上。变速器的齿轮对于自身的重量和运转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 既要有高质量的焊接, 同时这种焊接技术的净度要高, 不能给齿轮本身带来更多的负担。于是激光焊接技术的高效精准最早就被引入到变速器的齿轮焊接上。在20世纪80年代, 以克莱斯勒为代表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纷纷将该项技术引进到他们的汽车制造中。这种焊接技术不仅给提高了传动部件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更是节省了生产资料。这也使得美国的汽车制造技术一直处于世界汽车制造的领先地位。近些年, 随着汽车制造材质的不断演进, 激光焊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传统的汽车制造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兼顾的需要, 汽车制造行业开始越来越多的引进新型铝、镁等轻质材料。这种轻质材料对焊接方法和焊接技术的要求很高, 传统的点焊方法会导致铝、镁形成金属键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会影响焊接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而激光焊接恰好能解决传统焊接带来的这些不利问题, 所以激光焊接已经逐渐成为整个汽车制造工艺的标准楷模, 是目前汽车制造中主要推崇的焊接方法。

2.2 激光拼焊

拼焊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运用较为普遍, 特别是汽车车身的制造上, 拼焊技术是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汽车车身制造方式是先冲压后焊接。这种焊接方式的特点就是将各个部分冲压成型以后然后再焊接起来, 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各个已经成型的部件往往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或者即使焊接融合效果也差强人意。激光拼焊技术的出现, 为这个问题带来了解决的方案。激光拼焊改变了以往的车身制造顺序, 它的特点在于先将不同的部分焊接在一起, 然后再冲压成型。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根据汽车车身的不同部位来选择不同材质的钢板进行焊接, 这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车身焊接技术。激光焊接可以减少钢板在厚度、涂层和材质的相关局限性, 采用激光平焊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零件的使用数量, 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焊接的精准度, 这种拼焊方式不仅能带来效率的提高, 经过考察更是能节省10%以上的生产成本。国内外诸多汽车公司已经开始采用此项技术, 例如大众、通用和奇瑞公司等, 这项技术必然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汽车制造的其他各个环节中。

2.3 激光复合焊接技术

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实质上是对激光焊接技术的另一种改进, 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其实是将激光和电弧的焊接技术进行综合, 单纯的激光焊接技术虽然先进, 但是任何一种技术在保有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着不足, 因为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做到完美没有任何缺陷和瑕疵。激光复合焊接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激光焊接技术的稳定性, 并且焊接的速度与效率比单纯的激光焊接技术还要高上许多。另外, 单纯的激光焊接是受热面积较窄但是焊缝较深, 而电弧焊接的一个显著优越性就是通过导热焊接的受热面积较广。这样进行融合的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就可以做到既保证焊缝的深度又保证较大的受人面积, 可以大大提高焊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也是目前国家汽车制造工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方式。

3 结语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给汽车制造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显示出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前景是乐观明朗的, 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汽车制造行业在广泛的运用激光焊接技术时, 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项技术自身所存在缺陷与不足,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地予以完善和改进, 这才是汽车制造行业长久发展的可行之道。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 汽车制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工业。汽车制造的技术也在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不断演进和完善,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 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的运用。在汽车制造的行业里, 激光技术主要表现为激光焊接技术, 这种焊接技术的出现对汽车制造工业带来了深远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激光焊接,汽车制造,应用

参考文献

[1] 边美华, 许先果.高能束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电焊机, 2005, 35 (7) :9~12.

[2] 王敏.电阻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电焊机, 2003, 33 (1) :1~6.

[3] 杨忠敏.现代汽车生产中的激光焊接技术[J].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8 (3) :45~48.

[4] 阎启.汽车用激光拼焊技术及市场发展现状[J].新技术新工艺, 2006 (2) :14~15.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范文第4篇

一、生产者延伸责任在电子产品回收领域的内涵

生产者延伸责任是由西方最先兴起, 1988年, 瑞典环境经济学教授托马斯·林赫斯特在向瑞典环境署提交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1995年, 林赫斯特教授对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含义做了修订。他认为, “生产者延伸责任主要通过将生产者的责任任延伸至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产品消费后阶段的回收、再循环和最终处置, 以促进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保护。“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核心在于通过延伸生产者责任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特别是要在产品的“后消费”时期, 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 通过生产者的努力有效地降低废弃物的产生, 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率。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目标是鼓励生产者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的更改, 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 努力防止污染的产生, 减少资源的使用。生产者填补了产品责任体系中消费后产品责任的空白, 重新确定了废物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责任主体。[2]

二、我国电子产品回收领域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现状和不足

(一) 我国在电子产品回收领域关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立法现状和不足

我国的生产者延伸责任起步并不比西方国家晚多少, 早在1989年时, 我国就颁布了《旧水泥袋回收办法》中便有了类似于生产者延伸责任方面的内容。此后, 我们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环保和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法律, 如《报废汽车管理办法》 (2001年) , 《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 ,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2005年) ,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05) 《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9年) 和国家环境总局等五部委于2003年10月颁布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

然而在电子产品领域, 我国关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内容却涉及较少。我国在2009年之前并没有为了电子产品废旧回收进行专门立法, 而作为电子产品废弃物管理的母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办法》也没有对电子废弃物进行专门规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办法》仅原则性的规定了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 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但与此同时, 该法第18条第2款“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的规定, 首次将生产者延伸责任原则引入固体废物防治领域, 虽然这只是原则性规定, 却为今后废弃物管理立法适用生产者延伸责任原则奠定了基础, [3]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办法》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废弃物监督管理立法, 被称作中国的ROHS指令。此规章的立法目的在于减少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 鼓励和促进生产对环境污染低的电子信息产品, 但是对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方面则没有任何规定, 同时法律强制力不高, 法律效果不大。而2009年2月25日颁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是针对废弃电子产品首次进行专门规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颁布, 标志着生产者延伸责任在电子产品回收的领域有了发展, 发展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该条例明确地确定了调整的范围, 即适用于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和相关活动。二是该条例确立了实施资格许可制度, 即确定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资格许可制度。申请具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的企业, 必须具有相应地资格。三是条例创新的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这是之前的法律都不曾涉及到的。四是条例详细的建立了责任制度, 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产品回收者和处理企业, 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相应地责任。这就使电子产品回收社会化, 成为了全社会的责任。但总体而言, 我国在电子产品领域关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立法尚不完善, 存在着立法级别较低, 立法观念尚停留在传统的回收末端治理上。法律之间缺乏层次性和体系性, 对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具体规定大都不明确不完善, 缺乏可操作性, 刚性约束力不强, 甚至对这一责任基本范畴的理解尚存在许多模糊之处。[4]

(二) 我国在电子产品回收领域关于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现状和不足

虽然我国对于生产者延伸责任进行了相关的立法, 但是在生活中, 生产者延伸责任所带来的效果并不好。一是我国有关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规定与林赫斯特教授所说的生产者延伸责任相比, 范围较窄且内容较少。林赫斯特教授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包括产品从设计、制造、流通到消费终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责受到传统生产者责任的影响的责任。而我国条例只规定了生产者绿色设计责任和生产者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的经济责任。其次, 我国关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立法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回收治理状态, 还没有转变成从整个产品周期进行系统化管理, 现行我国关于电子废品的规定尚还停留在回收程度上, 有关对电子产品在整个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的对策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 很多人只注重生产者责任, 即只关注其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责任, 而忽略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再者, 由于我国在电子废弃产品领域尚未建立完整的回收体系, 即使我国在法律上规定了在电子产品领域回收领域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实施得并不理想。小商贩和非法拆解的作坊仍旧十分活跃。生产者未对其生产的电子产品回收问题实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对其生产的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不重视。

三、对我国电子产品回收领域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建议

在电子产品领域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 有助于废弃电子的合理回收, 符合现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笔者针对现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在电子领域实施状况下, 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 完善有关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立法

首先必须探索有关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处置的思路和方法, 制定一部电子产品废弃物管理的专项法律。制定一部专门调整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 循环利用的专门立法, 作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下位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严格规范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同时, 也需规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防止各部门之间对权力的争夺以及对职责的推诿规避。其次, 各地可根据自己关于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地有关电子废弃物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 这样可以弥补中央立法的不足和缺憾。通过完善有关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在电子产品废弃物领域的立法, 建立一系列关于电子产品废弃物的立法体系, 实现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结合。

(二) 从生产者延伸责任思想中加强生产者对产品的责任意识

在电子产品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利用中贯彻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生产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现阶段在电子产品领域里, 生产者往往只注重其所生产的产品在销售和消费阶段的质量问题, 忽略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回收, 以及再次利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因此, 必须加强生产者关于环保的责任意识, 要求其从产品设计之时起就要考虑其所生产的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及危害, 在生产时尽量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投入, 减少对人体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物质的使用, 并鼓励生产者研究并使用绿色原料。[5]同时生产者对其所生产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再次利用的步骤和方式进行一个总体的规划和部署, 包括提供电子产品信息及提供相应地咨询服务, 以及指定一定人数的销售商来回收电子产品废弃物, 并主导对回收的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次利用, 如提供一定的资金、从环保和健康的角度向从事电子产品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的人提供其产品的相关信息、向环保部门报告备案等。同时, 我国应在确定生产者关于其生产的电子产品的义务的同时, 对生产者进行鼓励和督促。对于怠于履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生产者, 可以通过罚款、增加其应缴的税款以及增加其他的附加条件来督促其实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三) 增加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

生产者延伸责任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履行和实施不止需要生产者的积极参与, 更需要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如果消费者不积极参与, 那么生产者延伸责任就会成为空谈。首先, 可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教科书等宣传资料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向公众进行宣传, 宣传生产者延伸责任在电子产品领域的重要意义, 以及对电子产品进行回收的优势和必要性。同时, 由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公众参与的事情。可比照欧美对消费者责任的认定, 设立电子产品弃置税费向消费者进行一定比例的征收, 可以减少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回收和处理利用的负担,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6]也可以使消费者明白生产者延伸责任的重要性, 积极参与到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中来。

四、结语

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必须关注的问题, 因此, 生产者延伸责任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实施将会减少电子产品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提高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率, 但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是一个全社会的事件,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因此, 我国首先应在电子产品领域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鼓励生产者设计生产绿色无害的产品, 并逐步健全电子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的机制。同时, 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加大关于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宣传,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进来。

摘要:生产者延伸责任是指要求生产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从设计、制造、流通到消费终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责。贯彻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会提高生产者的环保理念,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并存的理念。从我国现行电子产品领域关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出发, 研究该制度在我国电子产品领域发展的现状和所产生的不足, 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生产者延伸责任,电子产品回收,环保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 雷娟.我国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偏差与矫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3 (4) :93-103.

[2] 何悦.我国生产则延伸责任立法[J].科技与法律, 2010.4.

[3] 钟卫红.我国电子废弃物监管立法述评[J].社会与法治, 2012, 4:62-67.

[4] 杨柱平、徐艺菊.我国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立法初探[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9 (26) :135-137.

[5] 吴培锦, 田义文, S邵珊珊.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及法律对策[J].特区经济, 2010, 4:233-234.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的工业控制发展概述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工业革命, 率先步入了工业化时代, 这对促进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我国当时正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生产效率极低。新中国建立以后, 我国意识到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技术、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业的发展。但受限于我国本身的工业基础薄弱的影响, 再加上早前我国也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使得早期对引进技术、设备的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只能诉诸于国外厂商, 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在包括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科技发展中进步显著, 这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尤其是利用电子设备代替人工和机械控制手段, 使得工业控制的质量和效率都获得了巨大提升。

就我国目前的工业控制现状而言, 电子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有单片机和PLC (如图1所示) 。通过预先设置程序, 使得生产过程可以在程序的管控下进行, 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甚至在一些示范工程和创新项目中, 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单元被投入使用, 这使得生产过程出现即使遭遇突发问题, 也可以被自动识别和处理, 推动了工业控制过程的智能化发展。

二、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电子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广泛应用, 将其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可以显著提升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 电子技术还具有显著的拓展特性, 通过将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结合, 使得基于电子技术的工业控制模式在各个层面上都被延伸出了新的内涵, 这满足了“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现代化工业发展理念对控制技术的新要求, 利于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下面将对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 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看出, 传统的工业手段虽然大量采用了机械设备, 但这些设备主要依靠人来操作, 整个生产过程也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控, 这无疑会制约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 人不可能不休息, 没当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疲劳, 此时如果还连续生产, 那么极易可能因疏忽影响到生产进程的顺利推进, 反而损害生产的连续性。但电子技术的应用则不同, 通过预先将程序植入到电子设备中, 就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管控。因为电子芯片不会疲劳, 可以24h连续运转, 从而促使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升, 这是传统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机械设备操控的生产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 电子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除了体现在可以摆脱人工因素外, 还重点表现在它能对工业控制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 而工业生产流程、模式和体系的优化创新都会反过来促进工作效率获得提高。

(二) 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工业生产而言, 生产成本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传统的工业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和机械设备, 而这既会造成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 又会带来高昂的设备维护成本, 降低了生产效益。而将电子技术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 用电子芯片代替人工和机械操控设备, 可以推动工业控制过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进而节省大量的成本开销。同时上文已经提到, 电子技术的应用会使工业控制流程和生产模式实现优化升级, 而这也同样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进而全面提升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 提高生产质量

对于工业生产而言, 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工业控制模式存在控制精度差的固有缺陷, 而这会直接反映到生产质量中, 使得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而通过运用电子技术, 可以使质量管理摆脱对人员因素的依赖, 消除了因人员的疏忽大意或操作误差对加工精度的不利影响。现实中, 基于电子技术及其衍生产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单元正不断被开发出来, 而且这些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程度不断提升, 这使得电子技术对不同的工业控制领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 这对全面提升工业生产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通过应用电子技术, 可以推动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使得生产过程摆脱对人员和机械操控设备的依赖, 这对提升生质效和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的工业控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技术,工业控制,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初好勃, 赵红艳.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5) :73.

[2] 刘静博, 金泽康, 汪宝珠.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 2017, 15 (6) :11-12.

[3] 艾尧剑.PLC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3, (6) :118.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论文范文第6篇

1 税收信息系统综述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新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迫切需要各行各业进行创新,税务机关自然也不例外。税务机关面对日益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应真实、全面地了解纳税人的相关信息,加强税源监控、税务稽查,防止税收流失,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坚持“ 科技加管理”方针,加快税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步伐。

税收信息系统,就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实现税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储存、检索、统计分析、传输、应用的系统化、网络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网络、一个平台和四个系统。一个网络,就是总局与省、地、县局四级主干网;一个平台,就是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四个系统是: (1)税收业务管理应用系统; (2)税务行政管理应用系统; (3) 外部信息应用管理系统; (4)税收决策支持应用系统。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税务信息网络的建设是基础,为税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了一个平台,而税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税收信息化的核心,涉及到税务业务、行政、决策、为纳税人服务等各个信息系统。所以建立适合税务管理的税收信息系统,是实现税收信息化的关键因素。[3]

1.1税收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特点

对于税务部门来说,信息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代税收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依赖于信息的获得和利用,特别是决策都需要信息支持。信息是一种资源,利用好信息资源可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种种其它资源。主要用于开发和利用税收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简称MIS),我们称为税收信息系统。

概括来说,税收信息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下面几个主要方面

1)信息技术的应用

显而易见,信息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迅速增加和扩展信息技术的利用,使之广泛渗入业务领域的各个层面,不断地与其他技术融合产生各种新技术,显著提高效益和效率。

2)信息资源的管理

信息资源的采用并不是信息化的目的,它只是作为信息资源开发的手段和工具。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继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之后的第四种新颖的、具有“软特性”的生产要素,而且,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积累和利用整体上作为一种资源的质和量,其作用比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相对要更大。信息系统要求信息资源在数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只有广泛采集和积累信息,迅速流通和加工信息,后效利用和繁衍信息,才能通过信息资源开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并通过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大范围内充分共享。因此,信息系统必须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3)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

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不是也不应是信息技术的采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组织的信息观念,使人们在思想中都自觉做到重视信息、利用信息,信息观念深入人心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要使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特性在实践中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以它们为基础的业务新流程、新结构、新功能和新观念;三是实施信息教育,提高人们的信息素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信息观念的形成和强化等有赖于人类文化素质的提高。

4)信息系统规划过程

信息系统规划与其说是一个目标,不如说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需求驱动和技术驱动的互动发展和不断发展的过程。首先,信息系统规划需要技术的逐步推广来推动,而信息技术本身需要一个研究和发展过程;其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化需要一个逐步建设、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的过程,同时,信息系统规划涉及信息观念传播、信息人才培养、信息组织和加工、应用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创新、新型文化的创立等调整和变革过程,因此,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局部到整体、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螺旋上升过程;再者,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信息系统的内容会因信息系统主体所处的社会条件、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应用领域及历史时期等的不同而不尽一致,信息系统的内容也会随着信息系统规划及其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向更高级的水平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1.2税收信息化的构成要素

从税收信息系统的概念不难看出,税收信息系统规划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税收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信息潜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税务管理组织模式,提供优质服务,以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并提升税务工作效率和效能的过程。从宏观定义来讲,税收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互相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税收业务信息系统和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就税收信息系统的构成来看,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了三大体系:信息支撑体系,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体系,是指利用税务信息资源进行税务信息服务,这是税收信息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税收信息系统的根本;信息保障体系,指为税收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而提供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信息知识的普及和信息人才的培养。

税务信息系统是税务信息化的具体实现,税务信息化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税务生产要素信息化

按照生产力多要素理论,决定生产力的要素除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外,还包括科技、教育、管理等。在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税务人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活动能力,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并通过办公设备智能化来改进劳动工具的质量,通过信息技术扩大管理面来增加新的劳动对象,同时还可以通过促进科技、完善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信息作用,对税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税务生产要素信息化有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信息在税收行业的生产要素中的相对作用越来越大,信息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影响税务管理者对竞争和战略的定义,信息已经成为创造力、生产力及其效能的源泉,税务管理人员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建立在对信息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以信息来指导决策,将信息迅速转化为效率。另一方面,税务生产要素信息化是指传统要素的信息化,就劳动力而言,税收信息化需要的是可以充分挖掘信息、利用信息和发挥信息潜能的信息人力资源,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就生产力工具而言,技术水平和技术经验等信息化要素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和支撑平台将成为物质基础;就劳动对象而言,信息化条件下,税务信息的使用价值得以更充分的利用。

1.2.2税收业务过程信息化

税收业务过程信息化是指在税收业务流程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或重组税收业务流程,减少流程环节,提高流程的适应性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税收业务过程的信息化包括三层涵义:一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是指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实现税收管理各个环节事务的计算机自动处理;二是税收业务过程的综合化,是指将税收管理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实现管理各环节的计算机控制和各个环节事务间的计算机自动衔接和协调以及各环节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三是税收管理过程的柔性化,充分利用内部Internet和外部Internet,辅以各种各样的专家系统和知识系统,实现全过程的在线交互和实时现场分析。

1.2.3管理信息化

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5项职能。在信息化过程中,管理手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管理的重点以信息资源为主,前者属于管理手段信息化,后者属于管理内容信息化,两者共同构成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管理手段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在合适的时间,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以支持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发挥管理的各项职能。

管理内容的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作为延伸人类大脑的工具。对零碎、杂乱、局部和不同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优化,并将它们整体化、系统化和综合化,进而积聚为巨大的知识财富,提供给各个层次的管理者,从而实现有效管理。

1.2.4税务组织结构信息化

信息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从而实现对组织中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管理。组织结构信息化就是组织内部不同部门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并由静态的递阶结构向动态的网络结构过渡,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临时性、多专业协同组织将不断增多,组织目标将从传统的保证组织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扩展到最大限度的提供优质服务。组织结构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简化管理层次和管理环节,使组织内部通信联系形成一个网络,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准确、合理和充分。[4]

1.3税收信息系统的作用

1)从税收执法的角度看,税收信息系统是充分地贯彻税法意图的重要保障。税收信息系统首先是一个执法手段,其发达程度关系税收征管质量,税收征管质量的优劣事关税法的执行是否到位。税法的执法是否到位又取决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征纳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征收效率和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强化了执法责任,同时加强了对纳税人的信息监控并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意识,从而使得税法得以有效地贯彻。

2)从税收决策的角度看,数据的集中和共享为科学合理的税收决策和税制设计与优化提供量化依据,解决了决策科学化的问题。税收信息系统实现了征管数据的高度集中并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对这些看似零散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将分析的结果提供给决策者使用。

3)从税收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看,信息系统的手段和理念对新税制的顺利实施以及实施效果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于税收管理,一方面,在管理理念上以其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实现了税务管理的科学化、集约化,另一方面,从手段上保证了藉以决策的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和高度集中,有利于先进管理思想的实现。

4)从税收征纳成本的角度分析,税收信息系统通过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降低税收运行成本进而影响税制的运行效果。传统的征收方式加大了征纳成本和税制运行的成本,从而降低了税制的实施效果。一方面,税制运行的主要目标在于组织税收收入,税收征收机关的高额征收成本最终只能从已征收的税收收入中开支,不仅如此,由此而形成的超额税收负担以及对经济运行的不适当干预所造成的间接损失也会违背税制的中性原则;另一方面,纳税人纳税成本的加大及因此所导致的税负不公会抑制投资的积极性,加大纳税人对税法的不遵从和偷逃税的可能,这也会削弱税制的执行效果。

1.4税收信息系统的构成框架

信息系统的构成框架确立是认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无论是从国家这样的宏观层次,还是从某个具体组织的微观角度来看,构建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系统建设最核心有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一般包括5大主要部分:信息网络、支持体系、信息资源、信息人员和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表现形式,与信息网络和支撑平台的相对通用性不同,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应用依赖性和很高的专业性,可以认为,任何组织的信息化建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信息系统上。

2 税务信息化国内研究状况

近年来,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阶段,其总体特征为采用数据库技术,依托单机和局域网,涉及税务应用的操作层次,对税收业务的重要环节实现了手工操作的计算机化。第二阶段是步入面向管理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其总体特征为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及图形化界面,依托广域网进行分布式处理税收业务。第三阶段是实现创造税收价值的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阶段,其总体特征为采用web技术和组件化结构,依托互联网实现集中式处理,并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服务。

从2004年开始,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与第一、第二阶段相比,第三阶段所涉及的税务业务应用已从简单的税务业务操作发展到深层次的税收管理和高层决策,而这些变化则对信息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税收领域的技术架构方式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逐步使用了先进的三层架构代替了传统的两层架构模式,在技术上突破了两层架构对于网上服务方式的限制,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还无法进行较大的投入改造,所以就目前的情况看,三层架构和两层架构将同时在我国税收领域存在,但是三层架构对两层架构的替代是不可避免的。

3 税务信息化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已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税收业务上。各国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建立庞大的全国计算机网络,有统一规范的信息系统支持,各种纳税事务的处理,包括对纳税人的监控和稽查,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税收电子化作为加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最主要措施来抓。可以说,除税收法制健全的因素外,税务工作拥有先进的管理手段,是这些国家税收秩序良好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分税制较早,管理有一定的基础,制度比较规范,所以应用效果比较明显。比如:美国分联邦税和州税,联邦税由国家财政统一征收和管理,州税则由各州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由于税收的特殊地位,不管是联邦税的征管,还是州地方税的征管都自上而下地统筹规划,加大对信息及电子化工程的投入,使税务部门在计算机应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5]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税收平台的透明度也不断增强,对纳税人的服务也越来越全面,面向对象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三层架构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不断出现的新的业务需求,目前已经取代了两层架构。

目前国外主要的三层架构模式有:OMG的CORBA/CCM、Microsoft的DNA/DCOM (COM+)以及Sun的J2EE/EJB。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将在下文说明。

4 税务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税收信息系统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前期基本采取“自下而上”的建设方式,系统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系统建设周期过长,为解决临时业务需要开发使用的系统过多,且因技术的发展变化和技术标准执行不严,各系统相互间兼容性差,资源不共享,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比较严重;有关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各种应用系统基本上是“再现手工”,质量不高;较多业务不能进行衡时处理,加大了对设备资源的需求并产生闲置;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存在比较多的困难,影响了税务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税务系统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尚需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利用水平较低;应用格局过于分散,数据处理节点沉淀在基层;应用平台不统一,设计思路各异;按应用系统配设备,导致设备投资巨大,设备数量多、档次低、利用率低,而且分散在省、地市、区县各级单位,管理和维护十分不便;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信息系统的进程。因此,通过技术措施,实现资源整合,解决上述问题是税收信息系统面临的迫切任务。[6]

5 税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动态

在我国,税收信息系统是国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税收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03 年底,国税系统四级广域网已全部联通,省级地税局已全部与总局联网,部分省地税局开通运行了本系统的广域网,硬件配备初具规模。同时税务系统的各级干部对税收信息系统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税收信息系统的建设人才队伍得到发展、全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从目前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税收信息系统已经进入税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开发应用了综合征管系统、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系统、案件管理系统、税务监控系统、反避税系统、稽查管理信息系统、涉外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稽查查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公文处理系统、执法责任制系统、会统报表系统、重点税源分析系统等。各地税务机关还开发应用了远程电子报税、税银库联网系统、电话报税、IC卡报税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税收信息化的水平,提升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节约了税收成本,有效堵塞了偷逃骗税的漏洞,提高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保证了税收应收尽收职能的顺利实现。

从技术领域来看,架构模式的变革将越来越重要,以往两层架构模式,由于在项目开发、应用升级、管理维护等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将被三层架构所替代。

税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由税务行业具有特殊性所决定的。税务部门对内要面对各方面特殊需求的业务人员,完成日常的业务和行政工作,对外则要面对各政府部门、银行、纳税人等等不同的服务对象,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信息系统能够足够支撑。

上一篇:发电企业电力市场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创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