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研究范文

2023-09-18

法医学研究范文第1篇

1 动物替代研究概论

1.1 概念

动物替代研究又被叫做非动物研究,具体是指使用替换活体动物的方法,实现生命科学和相关的研究来验证实验目的。动物替代的研究理论为三R原则,即替代、减少、优化[1]。主要内容有:减少对于动物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时间;使用非动物模型代替动物模型;优化动物的运用方式,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应。

1.2 动物替代的分类

按研究范围进行划分,动物替代主要有两个方面:动物检测替代和动物使用替代。第一,动物检测替代。在应用程序方面,使用体外检测的方式替代之前动物整体的检测方式,如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或使用数学模型等,积极提倡在科学研究或者实验室试验的过程中代替动物检测的方式。第二,在研究、检查和授课中灵活运用代替动物的方式,来获得同样的目的。实验动物替代的层次可划分为不同等级:一是非生物替代,是指运用数理化和计算机等方式替代;二是发育程度低的动物替代发育高的动物,如使用昆虫等小型动物代替;三是减少型替代,减少对于实验动物的使用时间和次数;四是优化型替代,如果必须要使用动物来进行试验同时还没有其他的方法时,就需要优化实验过程,将动物从开始的运输到埋葬尸体结束的全部过程。

1.3 动物实验替代法的准用程序

想要使用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需要经过建立到审批的全过程。第一,替代法的建立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替代构架以及应用价值;第二,优化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探测到实验物体内的生命体征;第三,进行多个实验验证,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使用替代法的实用性、可靠性和重复性;第四,同行评价,独立评价替代方法的实用性、可靠性和重复性;第五,将新的实验方法上交国家审核,按照相关的规定审核,通过后才可以使用。

1.4 替代法的必要性

对于动物的替代研究,在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第一,动物替代法满足人道伦理的发展需要;第二,大大减少了实验过程中动物的经费;第三,使医学实验授课向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第四,将实验变得更加合理,还能与人类疾病相接近,避免实验动物的不确定性,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

2 国外动物替代研究起源和发展现状

2.1 国外动物替代研究发起源

国外的动物替代源自于英国,并最早提出三R原则,当时被认为这个领域的代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基金协会在传播3R原则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13年,英国首个教育和研究合作组启动,呼吁科学家们一起寻找动物替代法,为了能够符合常理和治疗措施等的实验方法,这件事情被医学界视为重要的里程碑。

2.2 机构建立

全球的替代研究组织多位于英国、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地区。根据毒性测试非动物方法网站ALTTOX的更新消息,截至2015年,欧洲替代研究机构一共有47个[2],主要分布于英国、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美国的替代研究机构有24个,亚太地区和南美等国家动物替代机构位于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韩国。

2.3 人性化的替代

欧洲的人性化教育网络建立于1988年,在2000年变更成国际人性化教育网络,提倡爱护广大人士,在生物科学、医学兽医教育学中对于动物使用替代的方法。美国的国家反活体解剖学会一直致力于建设爱护生命,尊重世界,禁止科学界滥用动物的实验。

2.4 出台相关的法律

2007年欧盟对于化学品实施了监管系统,名为《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简称REACH法规。其宗旨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全,研制无毒无害化合物的创新能力,增加化学品的使用透明度,促进非动物实验,追求可续发展的要求。欧盟是第一个禁止化妆品动物实验的地区,随后巴西等国家也借鉴欧盟的法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3 我国动物替代研究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在知网中搜索有关研究的信息,并结合相关的法律、医学方面的教育和替代研究方法的文献,对其急性定性描述概括。对于替代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毒理学检测、化妆品毒性检测、眼刺激实验替代方法;动物模型的替代,和体外实验替代动物的整体实验;药物反应和动物实验授课等。

广州在2010年成立了中国替代方法研究评价中心,并建设了网站,为中国的替代法技术和研究信息的传递提供良好的交流桥梁,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第一,宣传、普及、分享、推广3R理念和动物替代方法;第二,对于科学家的实验起到间接的帮助作用;第三,网上咨询有关动物替代的内容;第四,推广3R原则,让大众了解和认可3R技术,对于体外实验方法的交流和研讨;第五,使得国内外的各医学动物替代研究所可以良好地交流和沟通,还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技术。2007年,北京实验动物学会建立了实验动物替代法研究会,同时还设立了杂志栏,为人们介绍外国实验室的3R研究技术和在各种学术中的灵活使用。

4 结语

动物替代的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关于一些细胞等相关的研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之前的活体动物研究现如今都可以使用体外的方法试验。我国的一些实验室和相关的研发人员在生物制药和研发等实验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和发达国家相比,研究的内容相当有限,这种替代方法仍处于逐渐摸索的阶段,在各个方面都有些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发展我国的替代方法,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组织或者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成立医学动物替代法的研究机构,方便各方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鼓励动物替代实验的方法的讨论和教育,建立相关的动物替代实验课程视频和书籍等,但是要保证医学生的替代解剖课的权利,推广使用非动物的实验法,使我国的科学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动物和大自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摘要:针对我国的动物替代研究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关的问题,利用文献的检索和定性描述法解决,在知网中查找相关数据、信息,和内容有关的动物替代等一系列的文献。结果表明,动物替代在研究方面有皮肤刺激、眼刺激毒理学检测、热敏试验以及动物模型替代等。国内动物替代研究不多,缺乏系统化的建设,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加强动物替代的研究系统,最主要的在于立法、政策的建立、学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以及研究的方法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动物替代,医学,发展状况,分析

参考文献

[1] 卫茂玲.医学动物替代研究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2):304-307.

法医学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给晚期癌症患者于姑息照护。方法 总结97例晚期癌症患者姑息照护经验。结果 97例晚期癌症患者的终末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家属得到了心理安慰。结论 姑息照护应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家属的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出发,因人而异提供个体化姑息照护,可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科护士;晚期癌症;姑息照护;实践体会

晚期癌症患者处于生命的终末阶段,在疼痛及恐惧中等待死亡,生存质量差[1]。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讲治愈的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照顾、善终服务、姑息照顾等,强调对疼痛和症状的控制,让患者生活在家中或一个像家的环境中,舒适地有尊严地渡过自己剩下的一段时光[2]。本文将97例癌症晚期患者姑息照护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肿瘤治疗中心死亡的晚期癌症患者97例,本组病例经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诊断证实为癌症晚期,其中男56例,女41例,平均年龄63岁。病种:肺癌29例,肝癌14例,胃癌13例,结直肠癌16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4例,子宫癌3例,前列腺癌2例,胰头癌4例,胆管癌3例,骨转移癌4例。

2 基础护理

2.1 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 提供舒适环境,满足患者生活需求为患者提供条件好的单间病房,房间布置家庭化,给患者一种温馨如家的感觉。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提供与家人团聚和促使自我表达的环境,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3]。患者的物品可随意放置、允许患者在墙上粘贴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相片等。根据病人的睡眠习惯和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医疗和护理。

2.2 呼吸道护理 及时吸出痰液和口腔分泌物;吸氧要根据患者需求,间断或者是长期;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2.3 口腔护理 鼓励患者多漱口,不能漱口的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用润唇膏涂口唇,防止干裂。本组97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给予西瓜霜粉剂喷洒,可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2.4 眼部护理 晚期癌症病人有的处于昏迷状态,部分眼睛不能闭合者,随时给予盐水棉球擦拭分泌物,点氯霉素眼药水,用凡士林油纱覆盖眼睑。

2.5 皮肤护理

2.5.1 保持衣服及床单清洁、干燥、平整。

2.5.2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身体极度衰竭,个别患者因疼痛拒绝翻身,被动体位时,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本组97例患者中按照我院制定的《包钢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比,都存在压疮风险,给予如下措施:其中31人用了“气垫床”,38人用“赛肤润”,57人用“美皮康”,63人因骨突处红肿给予贴“3M Tegasorb水胶体敷料”,因措施得当,效果好,无一例发生压疮。

2.6 饮食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食欲不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选择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应少量、多餐,对无法进食的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需求,给予鼻饲或肠外營养。如不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会进入或加重恶液质状态[4]。

2.7 排泄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或使用镇痛药患者,会发生腹胀、便秘,可给予热敷、口服蜂蜜水、缓泻剂或小量不保留灌肠或戴手套将嵌塞的粪便抠出,以解除患者便秘的痛苦。对于尿失禁或不能自行排尿者,给予留置尿管。

2.8 管道护理 对于有引流管者,如:鼻饲管、PTCD引流管、尿管等,各管道固定妥善,保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

3 疼痛护理

3.1 护士在疼痛评估中的作用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控制患者的疼痛是首要问题。据WHO统计,晚期癌症患者60%-9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70%以上的患者最终会遭受中至重度疼痛[5]。疼痛评估是疼痛控制最关键的一步,治疗开始前必须观察病人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疼痛治疗开始后,要反复进行评估,观察效果,调整药量至最恰当。疼痛评估是疼痛控制中最首要和最重要的环节,而护士最了解患者的情况,是询问、记录患者疼痛情况的一线人员。疼痛管理护士,每天对接受疼痛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记录。观察疼痛的位置、性质、特点、持续时间,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痛苦,及时得出疼痛分值。我院肿瘤治疗中心采用疼痛脸部表情量表,教会病人及家属按照疼痛的脸谱给予描述,然后医生按照疼痛分值给予药物调整。

3.2 护士在止痛措施落实中的作用 疼痛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6]。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是一个在国际上已被广泛接受的癌痛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案。只要正确地遵循该方案的基本原则(正确恰当的药物,合适的剂量,适时的间隔时间,最佳的用药途径),90%的癌痛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7]。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给患者提供如下措施:①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选用第Ⅰ阶梯解热镇痛类药物;中度疼痛应用第Ⅱ阶梯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第Ⅲ阶梯强阿片类药物。对焦虑、失眠者,睡前加服地西泮或提供轻松、安宁的环境、舒适的体位,以达到有效止痛效果。②及时进行定时定量的个体化治疗,持续地控制疼痛,而不是在患者疼痛时才给药。护士应有同情心,用心稳定患者情绪、转移注意力如让患者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音乐影响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疼痛[8]。本肿瘤治疗中心为卫生部癌痛规范治疗示范病房,有接受疼痛培训后的专职医师和专职护士做疼痛管理,药物种类和剂型按《卫生部癌痛规范示范病房》配备。本组患者中,47例患者出现固定部位的疼痛,按疼痛病人进行管理,阿片类药物控释片和即时片口服,疼痛控制效果好,其中8例患者经疼痛治疗后,停用止痛药物34-75天。疼痛病人规范化治疗期间基本上没有出现爆发痛。18例患者出现持续性的隐痛,服用曲马多片后可缓解,达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在癌痛管理中,护士首先是为患者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如服药、注射等。其次是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疼痛管理宣传教育知识的老师,如指导合理用药、处理不良反应以及消除患者错误观念等。再就是和医生反馈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信息员,起到医患之间的桥梁作用。

4 心理护理

4.1 心理支持 当病情迅速恶化,各种治疗失效时,患者会出现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反应,甚至有轻生意图,应多予关心并多加注意,防止发生意外,应适当增加家属陪护时间,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命里保持愉快的情绪[9]。因此,尽量争取亲朋好友的支持,为患者营造一种充满亲情的生活环境。针对患者心理特征实施不同的心理疏导,关心和安慰患者,陪伴患者,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痛苦,耐心倾听,并表示理解和同情,消除其孤寂感,让其体会他并不孤立地承担痛苦[10]。帮助患者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中解脱出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2 病情告知 对于性格乐观、承受能力强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疾病实情告知,以满足患者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告知实情反而可能引起患者的悲观、绝望心理,此时应该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即对患者仅部分告知或保密[11]。让患者认识到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只有正确面对才能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提高疗效,延长其生命。

4.3 维护患者尊严 护理晚期癌症患者时注意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保护患者的隐私,减轻患者的自卑感和失落情绪,尊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执行各项操作时要态度严肃,动作轻柔,难度大的操作由高年资护士承担,以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5 家属教育

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家属知道当患者自己知道已经是晚期癌症时的心理,此时患者对亲人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亲属给予患者支持也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晚期癌症患者表现在对亲友的留恋、依赖,希望亲人多陪陪自己,关心自己,在痛苦时给予抚摸,在烦躁时给予安慰。还希望亲人能多同医生沟通,争取还能得到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能多了解外面的信息,希望有秘方使自己起死回生。

6 体 会

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的症状有的需要用药物来解决,但细致耐心的姑息照护对晚期癌症患者在心理上、感情上和精神上予以的支持、疏导和安慰是临终关怀治疗的重要内容[12]。本组接受姑息照护的97例患者从住院开始到死亡历时11天-157天,他(她)们在有限的生命岁月中,护理人员为病人创造温馨舒适、和谐温暖的医院式家庭环境,增强了病人心理治疗效果。给予患者完善的症状护理,减轻患者生理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質量。开展死亡教育,建立心理适应机制,让患者坦然面对死亡。动员家人、朋友经常探视,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让其得到有关的积极信息,使其感到未被遗弃。正如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崔以泰所说,“让人们最后的旅程仍然是光辉灿烂的,人虽然哭着来到世界,要让他们笑着离开人间”[13]。

参考文献

[1]斗罗玲,王利娜.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6:162-163.

[2]孙广荣,徐翠红,胡志清.晚期肿瘤60例的临终关怀[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15-2716.

[3]张淑萍.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5:61-62.

[4]张立颖,李亚洁,周宏珍.非恶性病病人的姑息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4):293-295.

[5]肖静.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74-75.

[6]邱彩锋,赵继军,周玲君,秦洁.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6,21(4):8-9.

[7]闻曲,刘义兰,喻姣花.新编肿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1.

[8]王树丽,周桐.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37-338.

[9]杨雪芹.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205-206.

[10]鲁英,吕翔.试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伦理困境及其对策[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6(2):141.

[11]卢惠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伦理原则[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8-69.

[12]吴殷,吴海玲.末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J].医学与哲学,2011,1:105.

[13]罗维,施永兴,庞连志.上海市登记注册临终关怀机构的资源及服务功能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6(13):1790.

法医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生 医学人文精神 培育 实践

医学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对医疗工作者的医疗水平和人文关怀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其综合素质中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医学人才培养中愈加凸现人文属性。

一、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依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和实际需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把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作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机构的设置,积极引进优秀医学人文教师,深化医学人文课程改革,重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教学以及网络课程的设置,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积极探索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缺乏对“医者仁心”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照,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医学生对人文素质类课程学习的内涵及意义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转型期,人们面对经济讯速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到来,部分大学生滋生着一些自我利我、懒惰的情绪,甚至出现了一些享乐主义,漠视真理、道德遗失、沉迷游戏与网络,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不会也不懂敬畏自然和生命等。部分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其理想信念缺失,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

医学生重医轻文现象不能忽视。首先,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院校学生相比具有学制长、课业负担重的特点。为了按时完成学业,需要在专业课上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侧重套用其它学科类专业教育的模式,实行了文理医分家,强调实用性和侧重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由于过分强调医学专业课的灌输,一部分大学生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学习,使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分离,妨碍了医学生走上社会后的人际交往和医患关系的融洽。其次,由于重医轻文的倾向存在,医学生的人文课程教育得不到重视,处于被弱化、边缘化的境地。大多数学校的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课程还仅限于开设校公共任选课和限选课的位置,未被纳入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教学规划之中。再次是在医学生的人文培育中,还有相当大的隐性、显性人文类的教育资源尚未被充分调动和利用。医学是人学,关乎着人类最宝贵的生命。因此,应在医学生教育的各个门类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人文理念,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道德健康四个维度来印证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一切从人性出发,是对病人的尊严、精神、健康的维护。以病人为根本,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关心、关怀和尊重,是行医人所应该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医学人文精神体现了医学本质,而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则体现了医学的使命,即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

人文精神培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教育活动,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对于医学生来说,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条件。

敬畏生命,关爱病患。要坚守科学人格与人文人格的整合,敬畏生命,关爱病患是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灵魂。将生命的价值和患者的感受贯穿整个医学的全过程,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核心所在。因此,关爱病人、敬畏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终极价值。法国医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托·施韦泽 (Albert Schweitzer)提出“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

人文的目的是止于其所当止,以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医生的操作对象直接是人,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救死扶伤、身心双治、救人离苦、劝人从善,以顺应天地好生之德。特别是当今新时代,借助于互联网建立起来的新的沟通渠道,诸如在线医患沟通平台、医医交流社区、患患交流社区等新事物不断出现,我们要在探索中不断反思与总结,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新体系。引导医学生从医为学,处理好与社会、与同事、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判断、意志等方面问题。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改善医患关系、适应向“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三、医学院校人文精神培育的体系构建与实践

近代医学从文艺复兴开创的人文源头发展而来,现在又进入新的历史螺旋,向着人文的宿命回归。科学在回归人文,医学也在回归人文并与人文统一,应构建和践行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教学体系。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定位就是界定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概念、性质、特点、地位和价值。培养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医学职业精神立场,是优秀医务人员的必备能力和品格,正如美国学者Pellegrino指出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就如同作為医学基础的科学知识和能力一样。同时,“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到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校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医学生为学、为人、为事严格自律,倾心为患者奉献自己的才智和热情,实现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体系的实践性效果。要培育学生把发扬医学人文精神转变成一种行动自觉,将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中,在内心深处积淀出对生命、健康以及死亡、疾病的正确观念,真正理解医学的含义,并发自内心地关爱病人,敬畏生命。

一是应当构建合理的人文精神培育课程体系。就现在而言,必须是新的课程体系框架,即主要由公共基础性的人文课程、医学基础的人文课程和医学专业的人文课程等三个体系来构成。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以人文培育为导向,重视人文课程的积极作用和不容忽视的地位。人文课程要有合适的比重,按优先与重点原则、侧重与平衡原则、相容与互补原则进行合理分配,并规定受教育的学生要在每类人文课程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课程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从一般到特殊,从宏观到微观,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精选好人文类选修课,如艺术类、社会心理学等,构建一个门类齐备、结构合理、科学论证、学生喜欢的课程体系。

二是在医药临床的专业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医学院校不只是人文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要把医药临床类专业课程与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專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里融入丰富的人文精神。比如医学生誓言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等。可以说,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会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教学。除必要的理论讲授采取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指导法、谈话法、讨论法之外,要灵活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质疑问难、调查探究、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教师、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来感受人文精神的温度。同时,利用在线教育公开课、在线答疑课、学术讲座等场景,扩充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教学过程不断便捷化与灵活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的效果。

四是把医学人文精神容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可以对学生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情与爱等文化心理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广西中医药大学形成的“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的时代精神。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凝聚力,激发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优秀品质;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纪念亭阁等,渲染医学人文精神。如广西中医药大学新校区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重视学校人文景观建设,精心打造“廊文化”,有科普长廊和艺术走廊;“壁文化”有校训文化壁、经典再现壁;“园文化”有生物园和药用植物园;“馆文化”有图书馆、中医药博物馆、壮瑶医药展示馆;以及由张仲景的雕像为中心转圈构成的一个文化活动广场。每间教室都有特色文化的体现,每间宿舍都是学生温馨的家园,提高环境建设品味,丰富学校文化载体,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绿地都有文化气息,让学校成为一座充满智慧的校园、温馨浪漫的乐园和人性关怀的家园,使师生时时处处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与浸润。

医学是人类认识生命活动规律,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与痛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综合学科体系。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人的生命活力之美和身心健康之美息息相关,应不断探索医学教育改革新路径、强化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贯穿教学的全程,推进医疗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兰姝,孙宏亮,宫福清.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时效性解析[J].医学与哲学,2014(6)

【作者简介】熊素玲,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美学。

(责编 丁 梦)

法医学研究范文第4篇

摘  要:加强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化时代期刊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医学期刊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编辑队伍,培养一批既熟悉出版专业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化出版技术以及市场营销技术的人才,才能在数字化大环境中站稳脚步,加快国内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步伐。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医学期刊;编辑;知识结构

一、引 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医学期刊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虽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外数字化出版还存在很大的距离[1]。而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实际上是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由于其领域的特殊性,期刊编辑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成为一个集文字、技术、信息处理、网络传播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2]。因此,加强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培养,是促进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有关医学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知识结构体系的报道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如何构建并提高编辑知识和能力的研究更少。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编辑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为数字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医学期刊编辑知识体系构建

1.积累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

医学专业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且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知识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在多种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从事医学信息原始加工的期刊编辑应具备广博的医学专业知识,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医学期刊大多由医学院校或其附属医院承办,这就为期刊编辑积累医学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医学期刊编辑可深入临床或参与相关的医学科研活动及学术活动,不仅能巩固过往的医学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3]。研读专家审稿单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专家在审稿时,往往对稿件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评价,指出了文章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期刊编辑应善于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多思考,多总结。

此外,期刊编辑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医学专业书籍,增加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在工作中以自我进修的方式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编辑掌握前沿的医学信息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平台。医学编辑可通过文献检索、文献标引或网络搜索等方式,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充分发挥学术平台学习、借鉴及把关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强化编辑在审稿和加工中的审查力度,对该专业的发展趋势、热点研究、学术前沿等随时把握和关注,确保在组稿和选稿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除医学专业知识外,医学期刊编辑还应熟悉并掌握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医学专业英语等,只有不斷充实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论文的编辑加工中对文章的修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把好关,以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及医学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2.深化编辑业务功底

优质期刊的出版离不开编辑深厚的业务功底。由于医学期刊的作者并不是专业从事文学工作的人群,他们的文字表达以及组织能力往往相对比较薄弱。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由于缺乏撰稿经验,对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信息、医疗技术以及一些具有一定新颖性和研究价值的论点等不能很好地运用文字表达出来,使得文章显得论点不明确﹑层次不清楚﹑论据不充分﹑语言表达紊乱等,这时期刊编辑精湛的编辑业务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针对医学期刊的特点,期刊编辑可以有目的地邀请一些专家举行相关专题讲座,或通过信息网络与其他兄弟期刊定期进行业务交流,讨论编校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对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总结。同时期刊编辑还可通过参加每年定期召开的编辑业务培训班,学习最新的编辑规范和标准,提高编辑业务能力。此外,编辑自身的工作经验很重要,对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

3.加强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观念的培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众多期刊开始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编辑、出版自动化及网络化,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期刊编辑,必须加强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观念的培养,将数字化贯穿于期刊出版的过程中。

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观念培养的基础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技术,并将该技术很好地应用到编辑实践中,与编辑工作紧密结合,这是数字化时代对编辑的基本要求。在医学期刊出版前,期刊编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有目的地收集和学习各种相关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创造出新的信息,将其应用到选题、组稿和审稿中。同时,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建设集成化的医学期刊出版平台,对稿件进行远程管理,加强作者、编辑、审稿专家之间的信息交互,加快审稿流程以及编辑加工环节的进度,及时出版,以适应科研信息快速发展的要求,真正地实现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目的,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4.提高个性化服务意识

根据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特点,期刊编辑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网络页面设计的知识,提高个性化服务意识,满足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医学期刊编辑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技术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审稿结果及时反馈给作者,商讨论文的具体修改细节,或定期向作者发送期刊出版信息及最新医学科研动态等,也可通过与读者开展互动,收集读者对具体文章的看法以及对期刊、责任编辑的意见与建议,了解当前的学术需求。同时期刊编辑还可通过建立医学科技期刊资讯、读者论坛、专家点评等信息窗口,为作者/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4]。

目前,我国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在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没有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编辑应借助相关技术手段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期刊编辑的能力建设以及个性化服务意识。

5.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期刊编辑的活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编辑的理念意识,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必须与时俱进,开拓期刊新的发展模式,创新编辑理念。信息的丰富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要求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理念必须贯穿整个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策划、选稿、组稿、出版管理等。医学期刊编辑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时刻关注医学研究发展的动态,捕捉到科研成果的前沿信息,获得研究热点的新动向,进而体现数字期刊高时效的特点,取得高质量文献的首发权[5]。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编辑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作为一名期刊编辑,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储备丰富的知识,积攒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编辑理念的创新提供原动力;其次,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要求编辑树立勇于开拓的观念,即勇于探索、敢于尝试,能够以发散思维的方式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6.提高法律意识

在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出版一方面有利于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另一方面其网络开放性和共享性又与文章著作权的专有性产生了矛盾,常表现在文章的复制、传播及报酬等方面。这就涉及到了版权保护的问题。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正确使用编辑的权利,履行编辑的义务,了解并熟悉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署名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既要维护作者和读者的合法权益,又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6]。在期刊出版过程中,编辑可以通过和作者签定协议或以授权书等方式,将文章交由出版商以数字化的形式提供给读者,并向其支付一定的稿酬;此外,也可以通过成立一些民间反侵权、反盗版联盟或借用高科技等手段,共同保护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7]。

7.掌握市场经营知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出版亦应遵循市场规则,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8]。因此,期刊编辑掌握适当的市场经营知识,了解市场营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期刊编辑可利用多种媒介平台,通过自习的形式,学习和储备适应市场出版活动的理论知识,了解和熟悉医学期刊出版相关的政策、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现狀和趋势;其次还可以借鉴成功期刊的办刊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积累市场经营知识,自觉调整编辑思维模式,不断探索和总结期刊的市场活动规律,将编辑行为和市场行为紧密的结合,并应用于出版实践中,以提高期刊编辑的市场知识结构体系。

三、结 语

数字化出版时代,有针对性地培养既熟悉传统期刊出版知识,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编辑,对加快和全面实现我国数字化出版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期刊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编辑队伍,培养一批既熟悉出版专业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化出版技术以及市场营销技术的人才,才能在数字化大环境中站稳脚步,促进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发展、壮大。

对于具有特定专业领域的医学期刊而言,数字化出版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由于在研究过程中时间的限制,资料收集不太全面,对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教育学基础,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一步细化知识结构,以期制定出可在短期内培养并提高医学期刊编辑知识和能力的专业课程,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此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出版专业人才,加快国内医学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李晓.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研究[J].广东科技, 2014(20).

[2] 谭贝加,雷燕,邹洲,张明明,宋睿璞.医学期刊的数字出版[J].中国科技信息,2014(8).

[3] 林加西.医学院校学报编辑参与医学科研活动管窥[J].韶关学院学报,2014(4).

[4] 胡春雨,吴俊玲.网络时代中医药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与服务意识[J].出版科学,2014(6).

[5] 卢全,宁田海,游苏宁.新时期医学期刊编辑应强化的主体意识[J].编辑学报,2010(4).

[6] 吴鹏,汤礼军.数字化时代版权保护问题刍论[J].中国出版,2014(7).

[7]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8] 曹娟.面向市场的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的转型[J].编辑学报,2012(6).

[责任编辑:传馨]

法医学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为了能够更好地把SPOC教学模式应用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教师对比了学院2015级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的46名学生以及2016级采用在线课程学习方法的68名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经过在线课程学习的2016级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都较2015级未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的分数高,从而得出结论:SPOC教学方式有着明显的教学效果,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作用,优化了教学过程。

关键词:SPOC;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模式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07
一、SPOC相关概述及其优势

影像医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由于机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及发展,影像学新知识不断涌现。我结合教学经验,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影像医学教学如何才能不脱离实际,将古老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影像医学本科生走出校门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领域,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SPOC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采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的方式,能够适应一流大学的排他性并追求高成就的价值观,而且这种方法对教师的作用重新进行了定位,为传统教学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非常有帮助。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线学习方式。这里的Small指的是学生数量的多少,一般维持在几十到几百人之间;而Private(限制性),是指对申请者有一定的要求,只有那些符合要求的申请者才会被纳入到SPOC课程体系当中,从而保障SPOC课程的质量。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SPOC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

首先,SPOC这种线上课程能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便捷,而且不再对课堂教学那么依赖,所以不仅给教师降低了教学负担,而且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另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

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课程,比如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如果只让教师在课堂上很宽泛地把一些知识讲授给学生听,那么这些语言就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因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影像设备的常规检查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求他们能够针对实际病情提出检查方案。如果能够让他们采取SPOC学习模式进行线上学习,那么就可以把一些有关上述内容的小视频、图片等以更直观的方式给学生观看,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其次,SPOC模式的成本较低,符合当前教学领域的发展规律。与大规模开放性线上课程相比,SPOC这种小规模限制性线上课程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对于节约不必要教学资源的浪费很有用。

对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而言,是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一般是几十到几百人之间,所以并不需要为他们安排那种大规模、开放性线上课程,仅需要为他们提供SPOC这种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就足够了,所以更符合学生以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再次,SPOC重新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定位,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SPOC使得教师回归校园,回归到小型在线课堂。

在教授課程之前,教师属于课程资源的学习者与整合者。事实上,学生才更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在SPOC教学模式当中,就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弱化。教师并不一定是线上课程视频资源中的主角,所以也并不需要每节课都刻意地去制作这些视频讲座,他们大部分的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各种线上以及实体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保障线上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引领者,他们在为学生分组研讨时,能够很方便地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努力把学生遇到的难题一一解决,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SPOC开创了新一代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一个更活跃、更温馨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的医学生。很多年来,有一些医学研究者致力于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希望能够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态度去学习这门课程,从而让学生更好、更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方面的技能,为未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我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把SPOC这种全新教学模式应用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当中,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学生从事医学职业等方面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

我院2015级学生46人,2016级学生68人,其中2015级的这46名学生并未采用SPOC教学模式,也就是并没有进行在线课程的学习;而2016级的68名学生则采用了SPOC教学模式,为他们安排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在线学习课程。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SPOC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根据最终学生得到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来判断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DR、CT、MRI等影像检查设备技术的检查方法和图像质量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检查技术手段以及检查所用到的设备。影像专业学生不单单要学习影像方面的理论内容,而且还必须熟练掌握教师所列举的常见病症以及多发病症的检查技术。过去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过程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在课堂内消化知识,所以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科的实践能力较差。所以导致很多学生都反映教学内容太多,而且还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

SPOC教学模式采取线上课堂的方式,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教学优势。比如,方便而人性化的在线提问功能、师生之间广阔的交流平台,同时还能够利用更完备的教学体系、高清的图文解说、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实现文本资料与图片、动画、小视频等媒体的有机统一,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改善了教学环节。把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为广大师生群体带来全新的体验,开创出新一代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方面的发展需求。而且,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高效利用多媒体的表现特点,能够更加方便快捷、清晰无误地给学生讲授复杂的解剖结构、病变的影像特征等内容,让学生学起来更有激情、更有信心。SPOC教学模式还能有效改善学生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这些内容,最大限度上地表现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对于教学过程而言,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当学生愿意学、渴望学时,他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而教师的教学热情才能更高。而SPOC对于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的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有帮助,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些教学效果。

(三)评价方法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研究误差,2015级以及2016级的学生应该由同一名教师教授这门课程,而且实验过程中排除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给这次研究带来的影响。当课程学习完成以后,让学生统一参加百分制的实验技能考试。与此同时,在学生之间展开调研,用填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要足够全面,比如学生的课堂互动是否主观,对于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否认可,课件内容是否清晰明确、准确无误,教师是否有什么改进的地方,教学内容是否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是否具有实用性,课后能否做到及时复习,对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指导作用是否明显,能不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评价方法全面而且足够合理、科学,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评判SPOC教学模式的作用。
三、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采用百分制的考核方式对2015级的46名学生以及2016级的68名学生进行考核,研究结果表明:2015级学生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3±2.5,操作成绩为81.5±4.0,综合成绩为82.7±3.6;而2016级学生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6.3±3.2,操作成绩为88.5±4.6,综合成绩为87.0±4.2。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经过SPOC在线课程学习的2016级学生不仅操作成绩得到明显提高,而且理论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可以得出结论:SPOC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有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对于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可以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应用SPOC反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学生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多个教学方面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该方法有利于教学流程和教学结构的重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结语

通过对我院2015级46名学生和2016级68名学生是否接受线上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其中采用SPOC教学模式的2016级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都较未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2015级学生成绩高,所以可以认为:SPOC教学模式能够应用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性教学过程中,并且这种教学模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要想提高影像医学教学效果,必须理解影像医学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充实自己,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上述教学策略,以图为主,以字为辅,善于总结,生动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基础理论和联系临床的良好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判断能力,为使之成为一名符合临床需要的合格高素质影像科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百真,俞曼华,张俊祥,曹明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7).

[2]刘民英,蔡裕兴,马著彬,吴凤林,刘红梅,许小丽.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网络课程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

[3]岳若蒙.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

[4]刘佳,何晓静,郭大静,李传明.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35).

[5]谢康华.基于现代学徒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医学影像专业放射物理与防护课程教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23).

[6]刘红梅,吴凤林,马著彬,刘民英.超声医学教学中高素质影像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5).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聂婷(1989.1— ),女,汉族,湖南邵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教育。

法医学研究范文第6篇

侯柏村1,罗 昊2,王刚石1(1.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计算机科学系)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世界性问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即为老龄化国家。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占总人口17.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亿,占总人口11.4%,因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疾病防治、机体保健、居住环境、经济供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老龄相关问题越来越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以保障老年人为主要任务的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老年学是自然科學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研究个体和群体老化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和自然等诸多问题,其研究领域已从最初的有关衰老的生物医学问题,逐步拓展到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多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对人类老年、老龄过程和老龄问题的综合研究体系。老年医学是老年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类衰老机制、人体老年性变化、老年病的防治以及老年人卫生与保健的科学,也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医学注重在人们变老以后的高质量和个体化照护:高质量照护是指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个体化照护则是将老年人个人的价值和需求作为制定照护决策的核心。

中国现代老年医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4年召开全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第一届学术会议,1995年成立老年卫生工作领导组,中国的现代老年医学由起步迈向发展。一些国家级的老年医学学术委员会陆续成立,如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等,相关杂志也相继创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等都将老年医学项目列入其中,各省市老年医学分会定期组织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科普宣传,这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发展。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老年医学研究存在不少问题,如:研究设计缺乏自主创新性,疾病研究资料多来源于非老年人群,对一些新兴的老年医学边缘学科如老年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重视不够等。在老年临床工作中,困难也同样很多,包括:(1)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医疗机构数量严重不足,社区医院、诊所的覆盖程度和诊治能力不够。国内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的养老机构,但并不能提供医疗服务。(2)专业从事老年医学的医疗人员极度缺乏,老年医学教育滞后。大多数综合医院的老年科医师来自内科或专科,工作中往往关注疾病本身,而忽略了老年人心理、生理和潜在的其他问题。(3)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较差。部分老年人缺乏健康意识,老年常见问题被老人本人和亲属误认为“衰老的自然现象”而未予诊治。

上述诸多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老年医学从业人员的努力。结合中国现状,我们就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老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1.倡行“健康老龄化”理念

“健康老龄化”理念在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首次被提出,其内容在此后逐渐拓展。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做了最新的定义: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功能发挥是指使个体能够按照自身观念和偏好来生活和行动的健康相关因素,由个人内在能力、相关环境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内在能力是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动用的全部身体机能和脑力的组合,包括走路、思考、看、听和识记等;相关环境包括组成个体生活背景的所有外界因素,包括——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家庭、社区和广大社会。环境与内在能力共同决定了老年人是否能够参与到他们想要参与的活动中去。“健康老龄化”就是要创造环境和机会,使老年人能够完成其认为有价值的事,包括满足基本生理、学习和决策的需求,能够自由活动的需求,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的需求和为社会做贡献的需求。除此之外,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行动框架:卫生系统要面向老龄人口需求;建立长期照护系统;构建关爱老年人的环境;提高评估、监测和认识水平。随着被形象描述为“灰色海啸”的老龄社会的到来,在快速变老的世界里,在空巢家庭大量出现的现状下,借助社会力量与相关政策培育支持健康老龄化成为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需要将一些成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老年管理,采用积极的健康促进干预方式,比如“运动就是良药”,使健康老龄化成为一个“新常态”。

2.推行老年综合评估

传统的医学评估以疾病为中心,目的在于确诊人体内是否存在某种器官的病变。老年患者常有多种疾病,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患者常辗转多个专科医院就诊,而得到的医疗照顾却常常是不全面和不连续的。对老年人医学、心理和功能等多项目、多维度进行鉴定的诊断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或维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当代医疗从单纯诊疗向健康管理型医疗转变,依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老年综合评估应运而生,其内容包括对老年人的一般医疗评估、躯体功能评估、认知和心理评估、社会环境因素评估等。这种综合评估不仅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身心状态,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还有助于医疗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不同的老年个体做出精准的医疗服务和帮扶政策,以最小的干预手段来帮助老年人维持其独立生活或者协助生活的能力。

基于老年评估的整体、多维需求,产生了诸多评估工具。interRAI评估系统是被很多发达国家所共同使用的科学评估工具。RAI(Resident Assessment Instrument)指的是“居民评估工具”,是1987年由国际上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发的评估量表,其目的是了解住进照护机构居民的情况,建立资料库,制定照护领域有循证依据的评估和指南,促进临床照护计划的制定和照护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作为医疗费用给付的参考依据。interRAI临床评估协议可以提供恰当的健康指标的临床分级、治疗计划,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关注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确定干预措施。香港特区政府于2000年11月起开始推行该科学评估机制,并率先用于长期照护服务。有资质的评估员采用interRAI评估老人在护理方面的需要,并编配合适的长期护理服务,统一评估机制适用于申请安老院、护理安老院、护养院、长者日间护理中心、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及综合家居照顾服务内的伤残及体弱个案。目前,各种评估工具还需要不断挖掘和完善,提高老年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识也很重要。

3.促进家庭照护的发展

居家养老是目前中国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方式,社区照顾与支援服务、养老院等也在逐步成熟中。当老人罹患疾病时,强调生活质量、尊重患者意愿是现代医学所提倡的。老年人在疾病急性期治疗结束后进入慢性期、中间期进行康复治疗或者功能恢复时,绝大多数都将返回其赖以生存的家庭中,以他们所期望的方式生活。从社会层面来讲,政府的政策也致力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床位以减轻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支出,这就需要“以社区为导向的医学治疗”来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因此“家庭照护”应运而生。家庭照护与医院治疗共同配合,以可利用的医疗资源手段对老年人进行家庭访问式的医疗和护理,帮助老人能够继续在家中生活。家庭照護可以使老年人能够在当地社区接受到包括康复在内的持续的治疗和护理,而不是过度依赖住院或者被迫选择接受家庭照护。它不仅能够减轻医院里医生和护士的压力,也能为急诊科的医疗需求提供补充。促进家庭照护的发展有很多方法,包括:医院(大型医院和中/小型医院)和诊所的功能分隔;跨学科间的密切合作,建立社区综合医疗;增加初级医疗服务人员,尤其是从事门诊工作的医生在家庭医疗中的作用,并提高他们相应的能力;通过人力资源发展创造安全的环境和机会,并为从事家庭照护的年轻人提供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民众家庭照护相关的公共意识。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年医学科工作者已经从医院走入患者家庭、社区或养护场所,在做好院内诊治的同时,主动实施入院前管理和出院后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重视老年福祉科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时时处处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福利,应用科技手段也可以在老年人健康发面发挥重要作用。老年福祉科技就是综合现代老年学与信息技术、老年养护技术、老年医学、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康复辅具等科学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最佳照料护理、健康管理、卫生保健、安全环境和社会参与途径,提高老年人健康、福祉和生命生活质量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工作。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同样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自我管控教育,应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网络电话等智能科技产品者与接受面对面口头/书面交流相比,前者更能显著提高患者的HRQoL(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活动水平。另外,利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研发的“自备监测装置”“远程医疗监测”,以及护理机器人、智能轮椅、智能集尿器、多功能护理床、智能浴缸、多功能阅读辅具等一些智能化老年辅具,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在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领域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人在使用科技产品时的需求和要求与年轻人不同。老年福祉科技的设计需要考虑接受者的生理、认知和情感需要。举例来说,视力和听力的生理改变会使老年人更青睐具有较大字体和声音的设备;而认知功能的改变,如工作记忆能力的下降、信息处理速度的降低和对无用信息的忽视,使得老年人更倾向于干扰小、有记忆提示功能、易于学习和理解的技术产品。除此之外,在设计科技产品时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例如生活满意度、社会融入度、成就感、消除恐惧心理都是应当考虑的因素。有研究针对香港老年人群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情况做了调查,在以往只考虑产品实用性、功效和易使用程度的技术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的理念上提出了老年技术接受模式(senior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STAM),后者在技术中更多考虑了一些与年龄相关的健康和能力因素,比如:自我报告健康状况的能力、机体功能状态、认知能力、对衰老和生活满意度的态度等。这些模式和理念在今后老年福祉科技的发展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5.加强生命后期管理

如果把人一生的生活质量比作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那么对于绝大多数个体而言,死亡质量无疑是最凝重、最灰暗、最不受重视的一面,人们对此多采取回避的态度。所幸的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正面涉及死亡质量。对多病共存的高风险老年群体,尤其是对处于疾病晚期比如罹患晚期肿瘤的老年人,舒缓医疗以“维护生命,把死亡作为一个正常的生命过程,既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为原则,提供有尊严、有准备、舒适平静的离世,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采用会议宣教、集体讨论等方式,可以提高人们对死亡质量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也主张为老年患者提供科学管理,提供最佳支持治疗,比如做出合理的诊疗康复计划、关注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及时处理疼痛、衰弱和缓解心理压力等,这些治疗手段本身与舒缓医疗并无不同,但可以更有预见性地帮助老年患者缓解症状,为其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期待将来有更多的老年医护工作者加以重视。

人的一生可分为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等不同时期。与其他阶段相比,老年期最大的特点是时长不确定,可以期待的时间长达40年或更久,因此,老年人需要认识这种特殊性,积极主动加强自身管理。同时,从事老年事业的各级人员需要认识到,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个群体具有很多特殊需求,要正确区别老年性生理改变和老年性疾病,及早筛查老年常见问题,通过医疗干预进行纠正或改善,既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也可减轻医疗和社会负担。期待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的共同发展,为中国的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为老服务。

上一篇:档案应急管理范文下一篇:长大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