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范文

2023-09-21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范文第1篇

一、社交媒体的有关内容

(一) 社交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社交媒体, 即社会化媒体, 其是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社交媒体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 通过对微博、论坛以及微信等信息设备的应用, 达到对社会热门话题进行传播的目的。社交媒体, 具体来说, 是一个信息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中, 用户不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信息进行快速搜索,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知识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互动和交流。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Web2.0为基础社交媒体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Web1.0, Web2.0的应用范围更广, 人性化程度强, 其可以实现用户作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服务提供商和行为创造者的梦想。

作为一个新型的传播平台, 社交媒体的特点主要在于其综合性和复合性。首先, 综合性表现在:社交媒体在结合传统媒体优点的基础上, 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 对现代媒介进行整合和重塑。另外, 复合性表现在:社交媒体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人际传播合理地整合在一起, 并根据用户的特点进行分结点设置, 从而保障用户迅速找到自身所需的信息。这对于处于快生活节奏中的现代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 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社交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以及受众面积大的优点, 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范围, 加快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速度。其次,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社交媒体的稳定性可以为其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加强对社交媒体的运用, 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

二、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参与式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性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显得更为突出。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特点, 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特性显得尤为突出,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少数民族地区参与式文化的快速发展。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冲突。参与式文化主要是一种在媒介文化中互动现象比较广泛的文化形式。总体上来说, 参与式为少数民族人民表达自我认识和建议权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 通过对社交媒体广泛、开放的互动平台的应用, 少数民族人民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中, 也能够表达自己对文化独特的见解, 这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从根本上来说。参与式文化的快速发展与社交媒体所创建的共享、和谐、自由以及公开的媒介形态是分不开的。

(二) 社交媒体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边缘性得到了削减

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往在受到区域、气候限制的过程中难以得到快速发展, 因此, 导致了信息贫困现象的发生, 由此带来的民族文化传播边缘化越来越明显。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具有突破时空限制、节约成本、互动交流程度高等优点, 对于民族文化传播而言, 这将是可以利用的一个方面。为确保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交流, 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保全与发展, 社交媒体在其中起着不可限量的作用。通过对社交媒体的运用,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在充分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其他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

三、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消极影响

伴随着社交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运用广泛程度的不断提高, 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程度逐渐提高。但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优点和缺点, 社交媒体也不例外。怎样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传播民族文化的优势成为现代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当前, 社交媒体为提高点击量, 往往将宣传的内容恶意夸大或者是将重点限制在一些落后的西北地区形象。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同质化是社交媒体运用的另一大不良影响。理论上来说, 多样的文化都各有特点, 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在现实中, 基于文化的强弱特点, 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发展为核心文化和边缘文化。因此, 社交媒体在文化宣传中应尽量避免文化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体现文化之间的多样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 社交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有效运用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基于社交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社交媒体的实践应用仍然需要研究学者的不断创新和研究。总之, 当代社会应将社交媒体合理地运用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 发挥其最大优势。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交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浅谈了社交媒体的定义、特点以及重要性, 对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社交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 肖珺, 王婉.跨文化虚拟学习团队:新疆新闻传播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情况与学习效果研究[J].全球传媒学刊, 2016, 3 (1) :123-140.

[2] 杨光宗, 龙亚莉.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的思考——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32 (4) :154-156.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范文第2篇

受到少数民族本土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独立的英语思维模式难度很大。云南省除了个别少数民族旅游胜地, 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很少能够接触到使用英语的机会, 当地学校英语习得氛围不浓厚, 学生英语基础差, 并且少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学生很容易形成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针对以上情况, 云南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有必要打破传统观念,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障碍,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真正落实“实用为主, 适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理念。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分析

(一) 语言基础障碍

改革开放四十年, 少数民族聚居地开放和发展程度日益加大, 虽然当地学校普遍开设英语课程, 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带来的局限性,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科学习, 忽视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所以英语课的课程设置和实际教学条件都与英语教学大纲不符, 且教学模式单一, 导致学生没有打牢英语基础, 严重阻碍了高校阶段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此外, 少数民族英语习得的语言障碍还表现在汉语学习和本民族语言思维的冲突上。与英语教学相比, 少数民族地区对汉语的教学更加重视。汉语课程安排合理、教学规模系统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师资源雄厚。另外, 由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特征的影响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大部分仍是用少数民族的语言, 少部分使用汉语。并且由于部分学生汉语学习接受能力有限, 汉语表达、书写水平低, 难以跟上汉语课程教学, 也不能完全独立的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这也加大了英语教学的难度。

(二) 历史文化障碍

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处于偏远地区, 与外界交流少, 缺乏与其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交流, 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当地经济和文化都发展缓慢。同时, 这种封闭状态也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对西方国家的认知, 对英语文化了解甚少, 无法真正理解英语学习的含义, 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也不能灵活的将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不仅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一定的障碍, 也不符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愿景下与西方和周围国家加强国际交流、寻求合作机会、促进地区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明和外部文明之间的交流增加。但少数民族与外来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使得历史文化障碍将在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三) 情感心理障碍

通过以往的英语教学经验来看, 少数民族学生在刚接学习英语时, 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 有的甚至在英语口语、单词记忆等各方面的表现的十分出色。但随着英语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 英语基础薄弱、文化差异较大等问题都暴露出来。他们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 缺乏英语学习自信心, 产生恐惧心理, 害怕学不好英语会被批评和嘲笑。因此, 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甚至放弃学习英语。

(四) 语言差异障碍

基本上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比如, 傣族讲傣语, 苗族讲苗语, 土家族讲土家语等, 这些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各具特色, 在语法结构、发音、语言词汇、语言用语等方面都与英语有一定的差异。

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 大部分习惯性用自己少数民族的本土语言思维模式, 或者是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中加入一些汉语文字的学习模式。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与朋友家人交流都是用少数民族语言, 很少会使用汉语, 从而导致汉语水平偏低。在这种情况下, 又进行英语学习, 势必会造成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的冲突, 对英语学习造成障碍, 不利于他们英语学习思维的培育和英语能力的提高。

(五) 学习动机障碍

学习动机在语言习得中十分重要, 不仅是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障碍的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大部分的汉族学校对汉族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明确的要求, 而部分少数民族学校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英语要求。比如普通本科院校组织学生考英语四、六级, 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学生考AB级。而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被特别要求去通过四、六级或者AB级的要求。过级考试、出国留学和海外就业等需求让汉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十分明确。而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民族文化、所处地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往往缺乏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随着英语学习难度不断的增加, 学习动机不明确会造成学习热情减退, 对英语教学造成更大的障碍。

三、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对策

(一) 对比文化差异, 将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 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如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将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相结合, 就能很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国情、文化和语言思维, 帮助他们克服语言文化障碍,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固有思维方式去接受英语思维。另外,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学生可能更注重汉语的学习。所以在少数民族英语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选取英语教学内容, 考虑少数民族文化背景, 尽量选用直观、形象、生动并且常用的生活语例, 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民族语言、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思维中产生混淆。

1. 用新颖、有趣的文化背景材料进行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往往是在自己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他们能理解的汉语。因为生僻、抽象和过于理论化的词汇对那些汉语水平低的学生理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 并且容易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厌倦感, 甚至放弃学习英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是英语教学中的关键。从教材层面来说, 英语教学材料由于材料呈现的形式不同,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材料应该是以文字、图片、声音甚至是图像等形式综合呈现。这些材料应具备新颖、独特、形象、生动等特征, 从而帮助学生越过单纯从文字理解教学内容的障碍,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PPT、视频、动画等丰富教学手段, 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另外,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课前作业让学生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课堂精讲多练的形式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2. 联系本民族的文化, 采取对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英语教学内容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相联系, 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联系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礼节、民族节日等, 着眼于学生身边事物, 同时又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将英语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学习关于西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时, 如圣诞节、复活节等, 可以让学生与本民族的节日进行对比, 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本民族节日与西方国家节日之间的差异。像西方的圣诞节, 每个人会给朋友亲戚互相送卡片表达自己的祝福, 而在中国春节时, 孩子会对长辈行礼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意和新年的祝福, 老人和长辈也会给孩子红包和礼物以表示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和祝福。通过这种节日习俗的对比, 让学生了解更多西方文化, 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克服文化障碍。

3. 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情绪变化, 积极的情绪会促进学习进步。对于少数民族来说, 文化背景、英语基础、语言理解上的障碍都会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情绪, 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波动起伏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学生情绪变化, 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特别是英语对话情景模拟、教学情境中, 注意学生感情,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课堂积极性。例如,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大学一年级第一课往往都是“welcome to our school”。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展示, 结合有关学校的英语词汇引入英语介绍方式,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介绍自己, 增加相互了解, 初步培养师生感情,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便于教师发挥课程的主导作用。

(二) 适当增加少数民族英语教师的比例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都是汉族, 在日常教学中多使用汉语和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少数民族学生需要在英语、汉语、民族语言中进行转换, 容易混乱, 不利于英语学习, 特别是在语法难点讲解中, 单靠汉语和英语进行讲解, 学生理解难度就更大了。因此, 适当的增加少数民族教师比例, 那么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英语知识中的重难点, 并且民族教师会让少数民族学生产生亲切感。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是云南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也是影响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是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困难。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还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所以云南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有必要将少数民族文化与西方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对比和探讨, 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统一起来, 以教学改革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突破口, 为云南省培育出更多具备外事职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

【相关链接】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 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霍夫斯坦特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 不是一种个体特征, 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维度: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 , 不确定性避免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 男性度与女性度 (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 ,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Long-Term Orientation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 。

学习技巧

英语学习技巧:学习英语贵在坚持,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多运用多温故。

1.词汇:词汇是英语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不要死记硬背, 最好联系例句, 这样对记忆也有很好的帮助。

2.听力:建议精听略听相结合, 要听写, 边听边默写, 材料可挑简单点的初级听力题目, PETS则要求理解主旨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作文:多关注语法, 多看些外国文章。

4.阅读:报纸;精读加速读。

5.口语:找个同伴和你一起说英语, 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多听, 听有代表性的专业朗读, 最好是考试的听力练习。

多写, 各种题型都要写, 但英语作文更要练, 最好每天用英语写一篇日记。

多背, 单词是基础, 一定要坚持背单词, 扩大词汇量。

多练, 平时尝试用英语与同学对话, 这样提高特别快。

多读, 每篇课文都读到滚瓜烂熟程度。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普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所以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习得的文化障碍, 研究有效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英语学习困难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英语,学习障碍,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一梅.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研究[J].亚太教育, 2016 (25) :121.

[2] 蒋燕.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障碍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 2013, 34 (3) :203-206.

[3] 杜丽娉.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障碍分析--以丽水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 2012, 33 (11) :183-186.

[4] 何开丽, 凌琳.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5) :190-193.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范文第3篇

一、少数民族学生在汉文化下的心理适应问题

1、难以与汉文化融合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最初适应汉文化时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的封闭心理, 民族归属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烈。因此, 少数民族学生在交友时大多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拥有相同文化习惯的本民族同学, 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跟汉族学生交往。随着当今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将本民族价值观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 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很容易就忽略事情的真伪只考虑自身的感受, 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在本民族的文化环境下, 难以迅速适应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校园环境中。

2、拥有强烈的本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也叫民族性格, 是每个民族都存在的一种心理素质, 具体表现为各民族人们在长期受到本民族文化熏陶下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民族意识不仅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团结, 还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汉文化的过程中大多存在着较为强烈的本民族意识, 十分注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例如, 在着装打扮、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希望得到汉族老师和同学的充分理解与尊重。

3、宗教信仰习惯根深蒂固

受地域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对宗教有着虔诚的信仰习惯。例如, 新疆学生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在校期间经常参加一些宗教活动, 女学生戴头巾或者定期前往清真寺做礼拜等。从客观角度而言, 这种宗教信仰行为不仅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主动了解先进文化的意愿。此外, 参加宗教活动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拓展。

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汉文化心理适应度的具体策略

1、构建文化活动平台, 加强与汉文化的融合

1) 建立一对一的帮扶项目。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汉族学生在文化学习上的优势,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学业困难, 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交流过程中, 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汉族同学的热情关怀, 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汉文化的亲近感。

2) 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自身的风采, 既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也使其他同学深刻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任理解。

3) 组织大规模的文化展演。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鲜明, 学校可以利用假期、节日等组织大型的文化演艺活动, 为少数民族学生以供一个足够宽阔的舞台, 使其充分发挥在唱歌、跳舞等方面的优势,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融合。

2、以中央政策为指导思想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一直以来, 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与教育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保障他们的发展, 学校应以这些政策要求为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1) 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学校可以通过报告会、课堂教学、年级大会等方式向少数民族学生们宣传有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观点, 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使其充分认识到全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性, 自觉抵制不良文化。

2) 提高竞争意识。学校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 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性质的学习活动, 以达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鼓励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 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 树立忧患意识。学校应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人发展意识与国家忧患意识, 督促他们珍惜学习机会,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努力成为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用的人才。

3、创造良好和谐的汉文化校园环境

要想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文化的心理适应, 创造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校园成长环境是关键。学校应以少数民族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努力构建良好和谐的文化环境, 具体地,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应紧扣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 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最大程度地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汉文化适应能力。

2)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 能够有效锻炼少数民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形成敬党爱国的高尚品格。同时, 在相关政策方面, 学校也应适当地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 为其更好更快地融入汉文化环境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保障。

3)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汉文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大多与学业成绩和日常生活有关, 因此, 教师应注意多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必要沟通交流, 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动态,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此外,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来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汉文化的新环境。

摘要:文化心理适应是指在不同文化孕育下的人群在相互接触时心理上所产生的一种变化。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进入内地求学, 普遍存在着对汉文化不适应的现象。本文简要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汉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详细地探讨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汉文化心理适应的有效策略, 希望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汉文化环境。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文化,心理适应,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丽璐, 谭建伟.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倦怠与文化适应关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2011 (01) .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范文第4篇

( 一)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形势严峻

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而成, 但在当前,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环境恶化、移民、过度旅游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严重的威胁, 导致一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消失, 如纳西族的东巴教, 是佛、道、基督、天主、伊斯兰教之外的一种原始宗教, 创造了辉煌的图画象形文字。新中国成立后, 人们把东巴教当作封建迷信批判, 致使现在只有极少数年迈的老东巴使用东巴文字, 年轻的纳西人已不认识图画象形文字, 而这些老东巴均已七八十岁, 再过几年这些人死后, 东巴文化将失传, “活”化石变成“死”文物。再如, 基诺人原过着原始父系的氏族社会生活。20 世纪60 年代, 人们“帮助”基诺人“一步迈到社会主义”, 致使基诺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土崩瓦解, 最后在1981 年彻底拆除了基诺山上的父系大家庭的建筑———大木房子。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父系氏族社会形态的“活”标本, 毁于当代人手里, 令人痛心。因此,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亟待需要改变。

( 二) 现行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在保护非遗的立法上, 国家层面的立法相对比较零散, 如《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著作权法》、《刑法》等相关法条, 都有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规定。2011 年我国通过和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 它是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法, 比较完整地设定与之相关法律制度。

除上述法律之外, 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还包括1992 年10 月14 日, 国务院通过《中医药品种保护条例》, 1997 年5 月通过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等。除此之外, 在我国非遗法律保护框架中, 地方性立法一直领先于国家立法。如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前后制定了本行政区域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江苏省、浙江省等先后颁布实施了本行政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这些虽是专门或主要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法规, 但也存在相应缺陷, 如其适用的效力地域范围非常有限, 相对于全国一百多个民族自治地方而言, 现有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也只是凤毛麟角。①

二、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处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北部偏远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收入及其低下, 因此加剧其对利益的追逐, 离家外出打工, 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 从而放弃继承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如, 一些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其传承人生活拮据, 可能不得不为了生机而另谋出路。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众多民间艺人, 其生存状态令人担忧, 很多民间艺人年老体衰, 经济贫困,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 二)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特点之一是大多来源于农耕时代, 起源于同时代的狩猎、游牧、采摘等农业类型, 而这些类型又与当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如果自然环境和社会政策环境发生改变必然会制约着这些文化类型的生存。如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一些省会城市和县市城镇, 都纷纷出台了建设“千万人口”“百万人口”的城市规划, 并出台了不少“移民”优惠政策。加上农民对城镇生活的向往, 不少传统村落的原住民, 纷纷背井离乡, 进入城市。许多传统村落成了“空心村”。如广西桂林灵川县的长冈岭、阳朔县的石头寨等处, 不少古建筑因人走村败, 年久失修而坍塌。广西贵港木格镇君子垌围屋城堡建筑, 是古代客家建筑在广西地区古村落的代表, 同样因为原住民迁离, 使得这些客家建筑日趋破败。②

( 三) 我国相关立法对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或群体的利益保护不足

一方面, 广大民众对非遗认识不足, 厌弃农耕文明的遗留, 因此对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或群体尊重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族群或社区通常被认为为原始落后的种族, 其所属的群体也被认为是愚昧和落后的人群, 他们传承下来的久远的文化, 技术等传统知识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这些保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族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是其人格尊严权还是其文化尊严权都应当得到法律上的尊重与承认。如云南阿夏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应得到法律的承认与尊重, 区别于《婚姻法》中的传统一夫一妻制。③

另一方面, 我国现有的立法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非遗法律法规保护体系, 在法律保护多是行政性保护, 回避非遗的民事保护机制, 因此造成对其中的非遗产所在社群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保护不足。他们的物质利益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 理由是我国法律并未为其设定利益分享机制。国际社会通行利用设定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社群民众的各项利益分享的权利, 但是中国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 四)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严重不足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的主观原因。观念的淡漠是非遗保护的“第一杀手”。很多少数民族民众不知道本族群拥有哪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 并且对其保护也并不热衷。我国虽在几十年前已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1 年也专门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官方也举办了各类交流会、非遗探讨活动。但这些活动多在专业人士内部举行, 普通大众对非遗的关注微乎其微, 很难深入了解与研读。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关注, 会使这些非遗文化逐渐走进图书馆、收藏馆, 使其由活态变为一种历史的记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几个问题

( 一) 权利主体不明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流传中个性被逐渐淡化, 难以确定其在流传中众多社群参与者的贡献, 通常将他们视为一个共同的民族身份。所以想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个具体作者是不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属性造成法律对权利主体界定的困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此问题进行回避, 因此导致非遗的权利主体不明。

( 二) 利益分享机制不明确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一部典型的公法, 行政法。就内容而言, 仅涉及行政性内容, 未涉及民事性保护条款。其着重描述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为, 职责、权利、义务等问题, 其目的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抢救”之目标, 而不涉及“利用”之目标, 即在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利益及利用的分享等。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立法模式主要是回避民事性保护的复杂性。显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对歪曲、贬损时, 由于没有民事权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有人不可能直接诉诸法律, 而最多只能请求主管机构出面制止。另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可以带来诸多的经济利益, 许多个体或单位肆意的对其商业化使用, 却不给其传承者、保有者以相应的回报, 加上拥有者本身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 即使与其他单位合作, 其也是通常处于被动位置, 最终得到的经济利益也微乎其微, 如在”天然药物热”狂潮中, 一些制药企业利用中医药或少数民族医药知识开发新药获取高额收益, 而这些医药知识的提供者仅从中获得很少的收益。这种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 不尊重所在社群物质权益和精神权益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损害其拥有人的利益, 也会加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序利用。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没有区分普查和调查

调查不能代替普查。此两类在组织上、技术上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存, 其中最为基础和主要的工作是就进行记录调查, 其目的是摸清家底。对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留存传承情况、生存环境, 保存我们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因此普查和调查工作就很重要。所谓普查, 是指对统计对象的全部进行的一次性调查, 普查的结果比较全面、准确, 但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大, 耗用时间也较多。调查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从而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 应当首先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普查工作, 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普查之后, 再由县级文化主管部门进行定期的调查工作。然而,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章中只规定调查, 没有涉及普查, 实属立法一大漏洞。此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11 条第2 款规定: “县级以上政府其他部门可以对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不妥, 这样的规定会制约了其他主体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在非遗保护过程中, 国家政府理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 来促进调查工作的开展。在非遗的调查过程中, 需要限制的是境外机构, 而非国内的有关部门或社会团体。相反, 还应调动国内团体、群众的积极性。

在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调查活动的基础上, 本意是为了防止珍贵实物资料的流失, 但目前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如能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珍贵实物资料清单, 将之纳入文物保护法的管理体系可能更为可行。

(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具体措施不全面, 表述不准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 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第三条的法律缺陷有以下几点: 第一表述不准确, 容易引发歧义。或者立法者的意图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是, 从该规定来看,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 一是不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 另一类是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第一类是仅需保存, 第二类除了保存之外还有弘扬和发展。这一规定人为的割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 因为非遗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所以凡是符合法律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都应予以保存与传承另外一方面, 第三条中所设定的非遗保护措施也不够全面, 不能有效对其进行保护。该条中提到的认定、记录、建档、传承、传播等措施是不够的, 也不符合《公约》要求。无论是从《公约》对其“保护”措施的要求, 还是非遗自身的保护需要, 上述措施都是不够的, 还需通过对非遗权利主体的确认并授予专有权利来进行保护。

四、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立法建议

( 一) 国家应尽快出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的实施细则与配套制度

非遗法作为该领域内的基本法, 其许多条文比较原则, 不能涵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诸多细节, 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细则》, 对相关的制度进行细化, 进一步明确相关问题, 增强其可操作性。因此, 立法机关应尽力吸收国际国内有关讨论的成果, 尽快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 对于其中所涉及的主体、客体、保护期限等问题, 成熟多少写进多少, 不必等待所有的问题研究清楚。即使在此过程中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 也应当先使其通过。然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如果等待所有问题都研究清楚之后再制定相关配套细则, 可能再过20 年也难以完成。

( 二) 采取公法为主, 私法为辅的非遗法律保护框架, 合理建立利益分配方式

在非遗的保护中, 抢救和利用两方面都十分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保护过程中日益呈现出的更多问题是“不当利用”行为, 鉴于此, 我们在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时应兼顾行政性和民事性保护, 但其中民事保护更是基础性保护。⑤保护少数民族的非遗产资源不应把其封闭起来, 而是要在商业化运用的过程中, 既传播、发扬和充分利用这些遗传资源, 又让其持有者或者传承人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这就是引入特殊权利的保护, 设定惠益分享的机制, 使实际的权利主体和其他使用者共享利益, 为开发者和所有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设定合理的权利和义务, 在保存维护非遗为前提, 妥善的解决两者之间利益分享问题, 保障非遗所在社群的根本利益。

( 三) 制定适合少数民族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 需两条腿走路, 除国家立法外, 建议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应尽快出台与非遗产有关的地方性法规。针对少数民族的非遗保护, 建议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框架内, 以民族理论为基础, 认真总结各个省市、自治区非遗保护的宝贵经验, 立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独具的文化内涵, 同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内容, 种类和特殊性进行具体解读, 利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治权, 立法变通权, 制定出适合各行政区域内少数民族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时扩大宣传, 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非遗保护观点, 提高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提高文化自觉性, 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挥政府的作用。

( 四)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非遗的普查调查工作

制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行条例、自治条例等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或本民族内横向全面普查, 或跨民族纵向单项普查, 弄清应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哪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评定制度, 犹如评定文物等级, 确定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一级“活”文化, 哪些属于二级、三级、四级。例如, 大理白自高自大的三道茶, 一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 曾昌唐代南诏国王赏赐群臣的宫廷茶, 白族人民保留下来, 招待尊贵的客人, 三道茶十分有特色, 可谓一级民间文化。

五、结论

少数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漫长的农耕时代发展传承下来。但由于各方面原因, 少数民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在迅速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保存、维护和保护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障人类的持续发展, 成了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对策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在立法方面, 虽出台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但其本身也存在的权利主体模糊、利益分享机制不明确, 部分规定过于笼统, 部分条款有待修改等诸多缺陷。因此建议完善与其相关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制度, 建立公法为主, 私法为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 妥善调整利益分配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普查等。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元价值, 代表着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20世纪中后期, 随着全球一体化加强, 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流变或消失, 有些甚至被严重滥用。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皆存在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在其保护方面, 由于法律权利的缺失, 观念的淡漠, 政府和民众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均呈现冷热不均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 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2011年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成为该领域的基本法。文章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严峻形势与问题出发, 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 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 (第8卷) [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2] 贾名如.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制建设与立法构思[J].中国版权, 2002 (1) .

[5] 张小勇.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与知识产权[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7] 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8] 蒋万来.从利益归属关系看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EB/OL].中国民商法律网, 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16643.

[9] 崔国斌.否认集体作者观:民间文艺版权难题的终结[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5) .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范文第5篇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具有意识、思想的高智慧, 并具有社会性。文化是人创造的,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不同民族的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区域、自然环境条件、民族特点等, 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 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化, 经过长期的积淀,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本民族文化。同时该文化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对土生土长的本民族的人直接起到塑造作用。由于文化产生的背景各不相同, 形成的民族文化也不尽相同, 各具特色。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长又离不开社会, 也就离不开文化, 不可避免地必将受到所在成长地民族文化的熏陶, 于是便会形成具有自己所处时代、所在区域、所属民族、所在阶层等特征的文化印迹烙印,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等, 这种影响是根植于骨髓中的, 他会使我们每个人对所成长背景中的民族文化有种较高认同感和较强的一致性和归属性, 不论自觉与否或是否愿意, 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直接左右着人们对待事物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产生的看法和反应程度。越是被认为是本民族的、内部的、与自己的三观相一致的, 包括语言、文字、行为方式、人缘、生活习惯等者就会产生积极响应, 接纳奉行, 否则按远近亲疏依次排列直至反之。

二、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的切入点

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还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的方向、目标和能否发挥是有选择的, 若是被认可的, 成为自己所需要的, 则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若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甚至是违背的话, 主观上将产生抵触的思想和情绪, 所表现出来的将是消极的、负面的、甚至是对着干的。因此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不同视点、不同内容和不同层面的行为方式, 但今天我所要说的是, 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是做好该民族群众思想工作的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遗产颇丰, 如此众多各具特色之花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民族画卷, 也因为有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民族身影, 中华大地才会如此绚丽多彩, 各个民族也正是其中绽放着点点星光的美丽瑰宝中的一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尽相同的, 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是百花齐放, 各具特色, 丰富多彩, 由于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贫瘠分散的山区等地, 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交通相对闭塞, 缺乏对外界交流, 多年来以传统的种植业为生, 属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 这也成了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 是以口口相传, 手把手教来传承文化, 于是该传统文化便显得相当脆弱, 锻造出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民族文化和人的品格特征。

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 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 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 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 即使一度脱贫, 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 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 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可见, 做好贫困群众的思想工作, 有效激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自身的内生脱贫动力, 实现扶贫扶志扶智的目的, 将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实现成效。

四、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力量的策略

“经济是血肉, 文化是灵魂”缺乏文化自信就缺少了灵魂, 没有灵魂哪里来的动力, 缺乏了自身的内生动力也就谈不上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何来的“志和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性任务。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文化自信所带来的缺乏脱贫自信这个问题, 特提出如下策略:

(1) 走村串户, 促膝谈心, 心心相印, 共同奋进。加强与贫困户的交流沟通, 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风俗习俗, 发现优秀的闪光点, 消除心理防线, 增强自信心, 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关系, 达成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 形成肝胆相照的情谊, 以便于把扶贫的政策, 帮扶的措施, 发展的项目, 未来的前景深入人心地融入其中, 化为其自身的内生动力,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促进其脱贫, 实现脱真贫, 真脱贫。

(2) 举办民族文化展演活动, 增强文化自信。长期以来, 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势”现状使得其文化的力量常常被人们忽视, 根植于骨髓中的精神力量没有能很好地发现、挖掘和发挥, 对少数民族群众在茶余饭后休闲调侃背后所隐藏着的精神世界关注较少, 没能充分发挥出民族文化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强劲动力, 再加上有些少数民族群众自身自信心的缺乏, 从而产生“等靠要”的思想, 脱贫动力不足, 从而影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成效。所以通过举办民族文化展演活动, 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 保护、传承和弘扬, 增强人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有效实现人民群众思想上的认同感和与扶贫工作上对接融合, 消除心理戒备, 并在文化展演活动中加入扶贫脱贫攻坚的内容, 能很好地扩大脱贫攻坚战的宣传面和宣传力度, 提升激发群众自身的内生脱贫动力的实效性, 也能更好地把群众的积极参与性迁移到脱贫攻坚战场中, 促进自身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形成, 增强脱贫攻坚的意志和决心。

(3) 宣传阵地建设。建立和利用墙报, 黑板报、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平台, 用本民族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字图片、民歌舞蹈、音频视频、民风民俗行为方式等进行宣传鼓励, 既弘扬了民族文化, 提高扶贫脱贫攻坚的宣传力度和功效, 也潜移默化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增强了文化自信, 提高了脱贫自信心。通过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扶贫挂钩帮扶点——永胜县光华乡光明村这个彝族水田人和傈僳族人居住的小山村的具体实践, 从赢得老百姓的普遍认可和良好的赞誉中可以看出,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能有效激发少数民族内生脱贫动力, 促使扶贫扶志扶智工作的开展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准脱贫是我们党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提出的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关键。同时要求“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 坚持精准扶贫, 倒排工期, 算好明细账,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并且强调“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 实施‘志智双扶’, 才能激发活力, 形成合力, 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 是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 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而“志智”是思想文化的范畴, 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战, 应该立足实际特点和规律来开展, 其中以对该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作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是一种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内生脱贫动力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

摘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 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而“志智”是思想文化的范畴, 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战, 应该立足实际特点和规律来开展, 其中以对该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作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是一种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内生脱贫动力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

少数民族的茶文化范文第6篇

文化 科技 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战略需求来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可行性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文化部文化创新奖、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7个项目荣获此殊荣,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4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从“一卡通”到“e卡通”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2. 数字文化家园: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力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30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置通达上海全市17个区县,221个街镇,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满足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最终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的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供专业化服务,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宽带专网集成平台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0余部、整合了数万个教育课件,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在资源整合的同时,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辅导培训性、文化娱乐性等三大类互动服务。近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参与达744,549人次;举办公益培训16,190场,共计228,316人次参与其中;年服务已达到1,400多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中国元素、国际制作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以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中提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建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全市580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完成市区两级图书馆和全市主要博物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完成全市25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数字化改造。其中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属于三大惠民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平台,相继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将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资源总量达到530TB;在城市社区、文化馆新建基层服务点,加强已建基层点的管理,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到“十二五”末达到基层服务点100万个,入户覆盖全国50%以上的家庭;利用“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服务能力与管理能力;大力推进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惠民服务,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的网络培训;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形成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借助全媒体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的形成。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4980万转移支付资金,用于选定的15个省级馆和5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目前,已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制定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推广标准、资源配置标准。确定了首批实施的15个省级馆和52个市级馆,2012年将完成全部省级馆和13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将达1.23亿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上网场所,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软硬件设施,增强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把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数字资源传送到社区、城镇和农村,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全国乡镇、街道、社区的全覆盖

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力量,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的消费能力和欣赏水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改革、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理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切实推进科技文化融合进程。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置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营造文化科技融合成才环境为主。创新环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提升非常重要,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硬环境主要是指包括薪酬在内的物质,而软环境则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员工在其中是否能快乐工作。只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这些机构中的员工成才。(科技处)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上海战略需求来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相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多个项目荣获此殊荣。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3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上海张江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上海兰基斯软件有限公司)、《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e卡通服务的读者无需申请,无需注册,无需开通,一卡在手,e路畅通,实现服务形式的创新;e卡通服务以遵守知识产权为重,运用技术手段做到不同功能类型持证读者和不同授权电子资源的无缝关联和灵活关联,并实现从读者认证到资源使用进行全程管理,保证知识产权得到尊重,达到双方合作,三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服务管理的创新和服务机制的创新;e卡通服务采用先进的LDAP技术和SSL VPN技术,并将读者IC卡系统、LDAP目录服务系统、SSL VPN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建成资源、技术、服务、管理四位一体、以服务主导的先进、安全、稳定、可扩展、便捷的服务系统,实现技术的整合创新;e卡通服务为保障家无电脑读者的使用,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区县分馆设立e卡通区县分馆专用点,让家无电脑读者到就近的区县分馆使用,实现服务的推广创新。e卡通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举措,推进公共文化网络服务的新平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近年来,移动计算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趋势主题,将在今后十年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以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以及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信息终端无一不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信息社会的生态环境,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时代的发展趋势,整合国内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纷纷推出针对移动设备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借助3G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结合,在手机图书馆运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2011年,以上海图书馆为主的上海主要文化机构联手开始建设面向大众的具有个性化、内容关联和交互作业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集成平台建设与研究”入选当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名单。

2. 数字文化家园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 “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28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臵通达上海全市19个区县,有效覆盖社区居民达560万,约占上海户籍人口的50%。计划未来五年内将达到600个信息苑点,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观念与边界限制,坚持融合创新的思路。在载体运用上,顺应融合发展、集成创新的理念,突破工作边界和行业边界,以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实现提升文化的科技含量、传播效率和内容产品的集合能力的统一。在文化引领上,探索“草根”与“精英”,“社区”与“社会”的文化融合,通过信息苑联网互动的平台和界面,打通社区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通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和有效落地的统一。在功能服务上,探索资源集成与分众推送的融合,打破产品、领域、条块的分割,“小文化”与“大文化”的边界,努力做到一个平台、系统内外、社区内外的资源集成,服务共享。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信息安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为此,专门构建了宽带专网集成平台——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其中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就有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余部、与永乐院线合作的百姓影院近年新片200多部,与远程教育集团整合的数万个教育课件,与教委体委系统整合的青少年多媒体天地、电子竞技等丰富资源,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的、辅导培训性的、文化娱乐性的三大类互动服务。几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744,549人次、公益培训16,190场,228,316人次,年服务人次达到了1,400多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如今,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眼前的成绩,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例如纽约将城市定位为文化的空间,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文化的传承和教化。其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可以概括为“自保公助”模式,又称“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公共服务模式,市场分散、民间主导,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并给予优惠,以使其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在英国伦敦市政府资助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和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其公共文化的资助金额已超过中央政府。同时政府也非常重视各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文化机构与非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

新加坡则建成了高度融合的全天候电子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了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效能。目前,每个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通过其唯一网上身份认证“新加坡通行证”(SingPass),可以处理超过1600项政府公共服务,包括到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掌上图书馆借阅书籍。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已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1)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开展网络传播、新媒体集成管理、云服务等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服务网络,实现对公众文化产品的普惠和精准投放,推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数字媒体与文化艺术融合应用

开展大型数字媒体舞台系统的研发,支持以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在公共文化场馆、剧院和建筑物等不同场所开展各类新型多媒体秀,打造一批数字媒体技术支撑的舞台文化艺术精品和多媒体建筑物立体投影秀等科技含量高的文化科技工程。重点推进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西岸传媒港等项目。

(3)支撑现代设计产业链的公共服务

开展参数化数字设计方法的研发,整合设计产业链工作流程,建设现代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众多设计单位应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完成设计项目,提升上海数字化设计水平,推动上海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展会设计等设计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推进中广国际广告文化创意产业园、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环东华时尚产业基地等项目。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臵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

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

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

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 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上一篇:新年工作思路范文下一篇:劳动委员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