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04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趋同化发展。这种趋同发展倾向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突出表现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音乐专业院校靠拢,以至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特别是基层社会多样化的音乐人才需求。如何根据高等教育总体结构和布局,并结合地方高校办学实际,培养面向地方和基层就业的合格音乐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等院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绝大多数,其发展路径问题一直倍受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近年来,学界热烈探讨的“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全国各地方高校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回应。以学科和专业特色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准确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应遵循“区别定位,特色发展”的理念,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本文拟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以及教育实践途径拓展等四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

一、坚持服务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基于天然的地缘联系,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必然要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隶属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尤为如此。“高校为地方发展聚集了人力、物力、财力,聚集了文化和创造力;地方为高校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场所条件以及基本的生源基础和学生的就业基础,地方发展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也是高校进行科技、文化创新的源泉,地方发展不断提出的对高校的新要求是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地方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并不断调整音乐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本地基础教育机构音乐师资的市场需求和培养任务。“既要按照传统的音乐教师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和素养,又要十分关注中小学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进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内涵和要求,熟悉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2]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适应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的音乐人才,在过去单一的教师教育基础上拓展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进行十分有益的探索,积极创设符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音乐专业新课程,大胆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主动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全方位、多规格的音乐人才市场需要。值此一提的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突出自己的办学品牌和特色,克服与音乐专业院校趋同化发展的弊端。在音乐人才市场不断细分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应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瞄准市场需求的一些空当,以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为己任,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人才。地方高校应按照遵循国家“创新基层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渠道”的既定方针政策,紧贴城乡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乡村、社区文艺团体培养、输送用得上、用得好的音乐专业人才。

二、通过汲取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打造特色音乐课程体系

课程是推动专业发展和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课程设计,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主要是通过各门具体课程来实现。因此,课程的内容选择及其体系建构是决定音乐专业教育目标或教学效果能否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即具有表演、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然而面对愈来愈广阔的社会市场需求,我们提供给学生教师教育方面的课程与教学服务,似乎少了一些多元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多元价值。”[3]我国目前实施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仍未摆脱苏联教学模式的窠臼,“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用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需求。”[4]课程内容单调陈旧,课程体系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弊端和问题已经在许多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发展中不断凸显,比如学生兴趣单调,学习积极性不高,培养的音乐人才专业口径窄、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发展应当是城乡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文化繁荣应当是全面进步、普遍提高的过程。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基层文化得不到加强,就谈不上文化的整体进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和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改变课程设置才能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教育教学实践,地方院校音乐人才培养应面向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确立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上绝不能复制和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结构,要突出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课程。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服务于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和基层(乡村、社区)文化建设,这是将地方音乐资源引入音乐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应理顺课程内容上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重视吸收民族民间音乐资源,选用具有地方性的典型曲目运用于教学当中。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植入到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创新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建立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专业教育体系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新课程时,会更加了解到本地、本民族的历史及风土人情等相关文化内容,必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为他们树立“毕业后为家乡服务”的理想与信念打下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据我们调查所知,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专门设置了壮族音乐史、壮族婚俗与婚礼歌、广西彩调等民族性、地方性音乐课程,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胆创新,不断地从当地少数民族和民间风俗礼仪、传统节庆中提取音乐元素,率先建立起了包括壮族、苗族、侗族民歌、地方戏剧在内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取得了培养特色音乐人才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双赢效果。

三、以满足基层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

“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5]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努力为中小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同时也要适应基层社会的现实需要,努力培养能够满足乡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音乐人才。因此,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克服片面的技巧化教学倾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重技轻艺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小学教育实习中已经凸显出诸多弊端,大部分学生综合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学声乐的合唱指挥差,学钢琴的伴奏差,学民族乐器的声乐差。我们提倡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最大化占据音乐人才市场份额。

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处境不容乐观。在既无专业优势有无品牌优势的情形下,地方高校只有着力开辟新的领地方能生存发展下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教学,重视学生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加强各类教学法的传授,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教育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等符合基层文化建设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以诠释、传承和创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为毕业后准备到基层群众艺术行业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要根据本科音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内涵,抓紧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和技能的教育、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能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强化教师技能教育和教育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要及时向学生传递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和动态,让学生尽早熟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增强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在基层文艺人才培养方面,更要进行大胆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改革,比如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格局,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传统戏曲表演人才“师徒传带”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合格地方戏曲表演人才的教学目标。

四、利用校地合作机制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

地方与高校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地方高校要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战略规划,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唯有深刻认识到此一关系,积极打造教育品牌,突出办学特色,方能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而不至于成为重点院校的蹩脚克隆版。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途径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以广西贺州学院为例,简要描述地方高校拓展音乐专业教育实践途径的几种前景:

其一,联合基础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努力“走出去”。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是从理论教学过渡到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实习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是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最能保证教学改革紧贴基础教育的市场需求。贺州学院的具体做法是通过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实习基地,把学生送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前沿,让学生实际参与基础教育实践与教学改革,切身感受基础教育单位对音乐人才的具体需求,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贺州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就是本地著名瑶乡——富川瑶族自治县,学院经常组织音乐专业师生到富川采风,认真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如瑶族民歌。通过田野采风获得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单一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对乡土风情和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他们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献身教育的信念。

其二,增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聘请地方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积极“请进来”。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在校外进行,在校内也可以进行。贺州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族群聚集地区,客家音乐文化、瑶族音乐文化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贺州学院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十分重视汲取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积极将本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客家歌曲演唱》、《瑶歌赏析》等特色课程,并在声乐、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本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引入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体系,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出策、出力,以实现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特色音乐人才培养的共赢。

其三,加强与地方政府、文艺团体、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研究。音乐专业师生组织、参与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活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加深学习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有利于增强高校音乐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地方高校可以联合当地文化馆、群艺馆、剧团等文艺单位对本地优秀艺术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科学研究,挖掘整理地方音乐资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贺州学院充分利用高校人文资源,与地方共建音乐文化研究机构,造就了一支在地方文艺史学研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瑶族民歌研究、客家民歌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的科研队伍,为传承与发展地方音乐艺术不遗余力,成效显著。

其四,主办、承办或参与各类文艺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学生送到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让他们参与各种文艺活动,亲身感受当前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教学的实效性,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作为本地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贺州学院积极参与本地各项重大文化艺术事务,在两次“桂台客属联谊会”活动中,学院在人力、物力和智力上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开幕式演出中承担了监制、舞美、歌舞乐器表演等工作,学生良好的形象和优秀的专业素质给嘉宾、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释:

[1] 翟安英、成建平:《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 谈璐:《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改革两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 黄鹰:《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中国音乐》,2010年第2期。

[4] 常吾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 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CAFTA背景下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GZ053)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玲玲:贺州学院艺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陈瑜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

1.1 严峻的环境问题现状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并且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各个领域, 呈现出了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增强保护环境责任感,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因此, 环境教育迫在眉睫。

1.2 专业人才的大量缺失

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需要有大量的、具有较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等专业环境教育是向社会输送环境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 但是高等专业环境教育只占高等教育10%左右。长期以来,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往往偏于专业环境教育, 而且迄今为止, 我国仍未将环境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 使得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 随意性很强。所以, 环境教育应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环境教育既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进行环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是当务之急的事。

1.3 严酷的高校环境教育现实

我国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环境专业教育, 通过设立环境科学类专业进行环境教育;二是公共环境教育, 即前者相对而言的非专业性环境教育。据统计, 目前我国仅有不足10%左右的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环境保护课程, 大学生接受环境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主要为零散的新闻传媒和生活积累, 缺乏较为全面的环境教育, 而且随着年级升高, 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逐渐加大, 这些信息来源也日渐萎缩, 出现了环境感知能力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步削弱的现象。这一变化趋势值得重视。而且, 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不是文化科学知识, 而是环境意识。因此, 必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抵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形成的种种有损于环境的行为, 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 从而自觉地处理与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达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2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2.1 国内环境教育出现改革态势

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环境教育开展的过程中, 环境教育方法、目的、内容等方面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环境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慢慢步入改革态势, 主要表现在: (1) 教育教学模式传统化封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知识局限于书本之中, 社会实践严重缺乏, 对环境保护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环境实践活动开展得愈来愈多, 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2)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型教育法, 如:“合同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等正在渐渐得到使用, 对重要的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开始给予重视; (3) 新的现代化教学慢慢开始得到普及, 这也是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为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打下了一定基础, 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更加活泼、实用的途径提高环境素质。

2.2 环境学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学科性质[1]

环境学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 环境教育自然也就成为一项全面综合性的教育。将环境学及其相应的环境技能纳入大学的教育体系, 渗透到各学科中,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开启他们的思维, 提高他们的素质, 而且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增强对国际与国内的环境问题及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 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我国的环境保护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3 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3.1 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高等学校有各种专业人才, 通过环境教育, 可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一旦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即可将环境意识渗透到各行各业工作中, 这不仅有利于作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决策, 自觉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来, 还可带动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 环境教育, 环境素质的提高也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 应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而且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 不仅要介绍环境知识、普及环境意识, 探究环境问题起源, 而且要注意人与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合理化的方法、途径及相关的新思想观念 (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消费观、资源观、科技进步观) 的探索。

3.2 加强高校各专业教师的环境意识, 将环境教育融入各专业教学

实施环境教育,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关键在于教师的环境素质。教师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中。因此, 教师是需要首先接受环境教育的人群。目前, 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师资缺乏、教师环境意识与能力薄弱。教师在教学中视野狭窄, 观念陈旧, 仅着眼于所教学科, 尚欠缺把环境教育融入本学科的能力。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环境教育, 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安排相关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如参加进修班、学术研讨会;到国内环境教育较成功的地区做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

3.3 将环境教育融入德育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德育教学的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 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 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德育教学体系, 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 在讲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 突出讲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在国情教育中讲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讲述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在人生观教育中, 讲述新的生态价值观、自然观、科学观、发展观、消费观, 人对自然的态度等内容;在道德品质教育中, 将环境伦理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

摘要: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受到特别重视。实现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是我国走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校教育,环境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参考文献

[1] 孙成访, 吴运建, 程发良, 等.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改革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10) .

[2] 汤斌纺, 汪勤峰.论高校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J].消费导刊, 2008 (7) .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 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1.1 艺术教育的内涵

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从狭义上说, 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欣赏、艺术知识以及艺术创作的教育;而从广义上讲, 审美教育还是一种注重培养人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 提高人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总之, 审美教育能够增长人的智慧, 陶冶人的情操, 提高人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热情、高尚。这种人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现实, 能够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将自己培养成具有崇高理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说, 审美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需要, 对培养全面型的发展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艺术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身心素质就是使学生具有充沛的体力及强健的体魄, 使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迎难而上, 乐观豁达。文化素质就是使学生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修养, 使学生的知识能够结构化合理化, 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思想道德素质的宗旨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及适应能力等。

2 高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2.1 高校艺术教育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艺术教育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学家对完全沉浸于音乐的人的研究发现, 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思想感情等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优美平稳的音乐能使人心情平静而愉快, 能够起到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的良好作用;欢快的音乐能够使人心情舒畅, 能够促进人体胃液的分泌, 从而起到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目的。

2.2 高校艺术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

(1) 艺术教育有利于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

人的大脑具有左右两个半球, 右脑被称为“形象脑”, 具有非逻辑机能;左脑被称为“语言脑”, 具有逻辑机能。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 因此就存在重智育、轻美育的弊端,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许多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 如果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那么就会使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得到开发, 由此可见, 艺术教育对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在传统的教学中, 许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 这样的做法从表面上看是学生记住了许多, 但实际上这种记忆存在时间短, 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将其忘掉。而如果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比如在高校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片、音乐等形式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内容, 就容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的知识会长时间不会忘记, 所以我们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 从而最终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2.3 高校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的关系

艺术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将音乐看成是教化的工具, 他认为“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净化学生的灵魂, 优美动听的音乐对学生的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促进的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另外, 高校教师如果经常给学生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感人电影, 学生也会被影片中的人物事迹所感动, 从而自觉地想这些人物学习, 这样学生就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 提升了自己的道德素质。

2.4 高校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群体, 在这一群体中, 正义与邪恶、美与丑、高尚与庸俗是并存的,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素质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 一定要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高的人高尚、优雅, 而审美素质低的人庸俗、低级。一个画家与一个从来都不作画的人相比更能感受到线条及色彩的审美韵味;一个音乐家与一个完全不懂得音乐的人相比更能感受到和弦及音响的巨大魅力。

2.5 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艺术教育是人文学科的组成部分, 人文学科又比较集中地提炼和概括了社会中存在的人文因素, 这些人文因素是人文教育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艺术在人文学科中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的, 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和完美。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主动、更自觉、更高雅, 使其逐渐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未来的社会充满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 以后的高校教育将会更加注重艺术教育, 更加注重对知识创新、人格健全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2.6 高校艺术教育与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

我国高校艺术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研究证明, 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具有开发人的潜能和启迪人的创造力的作用, 所以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改革中要将新的思想和方法等引入到音乐教育中, 比如要将教师对学生的被动灌输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索, 将学生的被动接受改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等。

综上所述, 高校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这项工程需要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人都真心地接受艺术教育, 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的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才能使其成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就要深刻认识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在艺术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本文主要是就高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的论述。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恩寰.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2] 魏世夫.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3)

[3] 袁野.高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J].天府新论, 2005 (2) .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不但反映了高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彰显的也是高校体育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然后又据此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构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不但反映了高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彰显的也是高校体育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但是,综观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却可以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却始终处于缺失的状态,绝大多数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时,都存在工具化、技术化的问题,很少关注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发展。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必将影响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问题和重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首先,从宏观的层面来说,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体育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作用存在明显不匹配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和学分认定上却并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始终将其作为次要科目对待,如何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很少有人去关心,以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长期处于被忽略、被遗忘的状态。二是,高校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体育手段和体育目标相混淆的问题。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都将“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而却忽略了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功能。虽然说,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决定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高校体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如果高校体育连这一基本功能都无法实现的话就失去了其存在的首要理由。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高校体育不应该仅仅只停留在增强体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层面上,将其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高校体育的最终目标与高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只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一种手段,同样的利用高校体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样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一种手段。将目标和手段相混淆,忽略了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和其它价值功能的做法无疑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一种体现。

其次,从微观的层面来说,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开展等等,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并没有将学生置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这显然是与人文体育教育所秉持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从而反映了人文关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缺失;二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特殊群体人文关怀的缺失。目前,多数高校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是患有某种疾病无法参与剧烈体育运动的学生,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他们与其他的学生“一视同仁”,忽视了他们的特殊性和困难性,不但没有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这部分学生的有效发展,甚至使得体育教学成为了这部分学生的负担,而这实际上也是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二、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重构策略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特提出了如下几点重构策略:

首先,要注意改变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学科地位与作用不匹配的问题,将体育教学与其它科目的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来科学的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将与高校体育中人文关怀相关的内容纳入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范畴。

其次,要注意改变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手段和体育目的相混淆的问题,一是要注意理清体育手段与体育目标的区别与联系;二是,要注意改变传统的生物体育观,树立科学的人文体育观,从而跳出体育教学始终围着学生体质转的不利循环,将高校体育的目标与高校教育的整体目标统一起来,为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而服务,为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第三,要注意人文关怀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也就是说,高校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时,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置于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科学的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四,要注意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关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虽然在参与体育教学和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但是他们同样也具有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需求。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为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应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例如: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适合这部分学生实际情况的关于人体健康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重视精神上的关怀与鼓励等等。

参考文献:

[1] 冯霞著.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明,罗英.以人本主义角度探讨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衡量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学生主体性缺失、培养工作创新性不足和培养工作全员参与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学生主体论”的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从观念、培训和研究三个维度提供了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一、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缺少一定的对应关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对国内所有高校提出的整体要求,目前这个标准内只有具体为各个高校发展的宏观指标,涉及到培养目标定位、升学出国率、就业率等阶段性指标,以及校友声誉、学术影响力等长远性指标。而反应学生个体发展的水平的微观指标并未涉及其中。这就造成了在高校系统内人才培养的质量只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相关联,与学生个体发展没有联系,会产生现实个体与主体的地位混乱,学生在这种人才培养体系下,缺乏主动性。因此,长期以往人才培养变成高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单方面的工作,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其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力度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差距明显。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当前,关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举措较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给予的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较大,而对于学生自身建设这一直接涉及到上述要素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发挥效能的具体载体的研究和改革,目前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大,各方面投入仍显不足。

(三)全员育人观念相对滞后与广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之间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力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由于工作职责、岗位分工不同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全员育人意識不强、合力不够等现象,一部分机关干部、教师和后勤保障人员认为,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管理就是学生工作部门和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的事情,而将自身工作定位游离于学生个性发展体系之外。此外,大学生对于高校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等硬条件和校园文化、教师水平、后勤保障质量等软条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自身的个性发展也有许多独特的思考,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前提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保障和调节。

二、“学生主体论”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理念

“学生主体论”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理念,就是把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通过符合实践的工作方法,有效满足人才培养工作中人的多方面需求进而最终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的肯定。

它既强调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过程中的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人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主体性,树立管理为人所用的思想,对于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者努力工作的能动作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上水平非常重要。从根本上说,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都是使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者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确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者历史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二)一种以“学生”为工作理念的价值取向。

强调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恪守尊重学生、解放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独立人格、科研需求、能力差异、尊重学生个人发展要求;解放学生,就是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不断冲破一切束缚学生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塑造学生,是说既要把学生塑造成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完整地讲,即在学生的自然的关系上,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水平;在学生的社会关系上,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和关怀其人性发展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公正性;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是尊重学生的合理合法权利,尊重其自身与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不断满足其的基本需求。

(三)一种以“学生”为标尺的思维方式。

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出现的问题时,不仅要坚持运用客观理性的评价尺度,而且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标尺,要对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共性和普遍性、共同人性与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他们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另外,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尤其是相关激励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践证明,制度不仅可以发挥约束规范作用,还可以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健全完善的制度结构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三、“学生主体论”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维度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管理者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和管理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观念、培训和研究三个维度中。

(一)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论”的理念,在转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上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这一实践活动其主体应该是学生,各种人才培养和考核机制只是一种活动手段,而不是整个实践活动的目的。高校人才培养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强化改革创新观念,善于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拿出新办法。不能墨守成规的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限制于已有经验之中。从高校说来,人才培养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能、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但是,规范和制度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需要适时调适,一经调适就要有透明度,就要认真贯彻执行,不仅仅将之停留在纸面上和文字中;从人才培养管理人员说来,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地位,始终秉承“学生主体论”的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实行服务式管理,并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要为广大学生提供完善的服务。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尊重,才能主动积极的参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形成学校管理层面和学生生在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良性互动。

(二)以培训为抓手,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者整体理论素养。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学习培训这个手段,面对不断发展的知识信息世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仅仅是事务性工作,更应该成为激励学习的引擎。学校既要鼓励高校人才培养人员积极参加在职学历提升计划,也要支持他们加强相关业务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訓学习。高校人才培养是一项专门化和专业化工作,教育管理人员亦是专业工作者。他们经过专门培养和培训,拥有专门的和专业化的知识、能力与素养,能够胜任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高校要开展教育管理人员要系统培训班,加强对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其培训要有针对性,富于实效性,不走过场,注重到对知识和经验的更新,使教育管理者能够掌握和熟练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高专业能力素质,使之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和理论,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素质。首先,学习教育学相关知识和理论,尤其是教育管理学、学校管理学和教育管理等知识与理论,以掌握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这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学习管理学知识和理论。深入了解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领导理论、激励理论、权变理论、决策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管理学理论与学派,综合应用这些管理学理论,夯实自己的教育管理知识与理论基础,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与水平。最后,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理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人的工作,涉及人际关系问题。高校还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教育管理人员不仅懂得教育科学、心理学、教育管理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又操作计算机和使用网络的能力。

(三)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创新思维。在现实的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尊重学生独立、自主研究与科研团队攻关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生评价中成果质与量的关系,建立稳定数量、保障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如何坚持“学生主体论”的评价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建立客观合理的学生学术评价标准,以适应当前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文理互动以及政企学研相结合的学术发展的格局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扎扎实实地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马涛(1983— ),男 ,汉族 ,天津市人,研究生学历,政工师、研究实习员,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就职于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现代无形资产研究所、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理研究等。

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的联系

在《汉书·礼乐志》中曾有记载:“王者未作乐之时, 因先王之乐教化百姓, 说乐其俗, 然后改作, 以章功德。”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阶级所一直推崇的“乐”, 其一是对百姓进行思想上教化, 其二是利用这种艺术手段进行政治思想传播。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思想, 当时全国艺术教育空前繁荣, 艺术的发展得到了政府支持, 同时也为政治和大众服务。这段时间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在各方面都密切结合, 同时, 各种艺术形式都在歌颂祖国和共产党、反映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艺术作品成为当时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和艺术相结合教育的主要素材。由此看出, 我国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教育家在思想启蒙、艺术教育和政治宣传的结合方面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在新时代下,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结合艺术通识教育。随着社会发展, 思政教育应紧跟时代教育的潮流, 应该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为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学校思政教育应结合艺术通识教育来培养和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情商等, 从而促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同时, 通过思政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人文社会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提高其艺术修养, 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工科高校的艺术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艺术通识教育在工科高校中的现状

高校本科教育阶段提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 且通识教育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在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教学中, 艺术通识教育仍处于“边枝末节”, 其发展也尤为缓慢。主要原因可概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对艺术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缺乏深度。在工科院校中, 绝大多数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认为应该重视专业学习, 把艺术通识教育仅视为专业之外的可有可无的教育, 没有认识到艺术通识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 艺术通识教育面临现实功利主义的挑战。目前高校教育形成了以就业为趋向的实用主义教育, 理工科院校尤为明显, 这造就了学生把艺术通识类课程作为获取学分、达到毕业条件的途径,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同时, 在以科研为教学任务主导的情况下, 教师对传授艺术通识教育缺少主动性, 再者, 学校管理者认为检验艺术通识教育的标准是艺术类竞赛成绩, 而忽略了对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 这也悖离了艺术通识教育的初衷;最后, 工科高校普遍存在的艺术通识教育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陈旧, 这种状态影响到艺术通识教育的质量,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

2、工科高校思政教育融合人文艺术情况

当然, 在工科院校的艺术通识教育发展情况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 学校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意识到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以此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首先, 提出课程要求, 工科高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体现在对学生学习人文艺术类课程的规定,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就要求各专业学生要有人文艺术类的学分, 有些学校还根据自己学校情况编排人文艺术类教材, 加大教育场馆的投入等。其次, 发展学生社团, 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 把发展社团作为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的重要环节。最后, 开展各类活动, 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进行艺术交流和思想交流、举办人文艺术类讲座等, 这些都是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融入人文艺术的最具特色的经典活动。

三、加强工科高校思政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

结合的措施

艺术通识教育不仅有美育的部分, 也有促进智育德育的功能, 思政教育通过与之有机结合, 可以达到全面发展人的目标。工科院校的艺术通识教育存在着诸如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艺术教育资源短缺、课堂形式单一等诸多不利因素, 笔者认为使两者有机融合应采取如下措施:

1、提高认识和完善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面临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 世界形势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这些是我国极为宝贵的战略机遇时期;另外, 我国经济崛起, 多数西方国家不怀好意进行攻击和围剿。这一切都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同事, 受到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多元化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文化艺术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侵占。大部分对思政教育只停留在完成课堂教学阶段, 更不会考虑艺术通识教育会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所以, 提高认识是使两者融合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虽都已列入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教学和培养计划中, 但目前, 我国几乎没有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制度安排, 这两类教育和教学是由不同的教学部门来执行, 同时, 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又是由学生团学等机构来完成。大多数高校两门学科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育人效果并不理想。由此看来, 要有效推动思政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相结合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首先, 从学校层面来说, 应建立由分管校领导、教学机构负责人、团学组织部门负责人和专任教师组成的联合育人工作团队。负责结合当前社会和本校的情况进行形势研判、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效果评估、任务分工等工作;其次, 要在整合学校现有的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重新调整思政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体系;最后, 要调整现有师资结构, 重点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成立艺术教研室, 让学生的艺术通识教育更加规范和系统, 同时, 对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艺术方面理论学习进修, 增强专任教师将艺术通识教育内容和艺术教学手段融入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技巧性。

2、利用资源和创新教育形式

思政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必须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 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资源, 思政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的基本内容都是来源于各类文化资源。高校思政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相互结合进行育人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育人工程, 该工程非常依赖文化资源, 所以, 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类文化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主要可以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山水生态文化资源、民俗与工艺文化资源、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方面去进行思政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的融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高校思政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相结合对于思政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来说都是一种形式创新。思政教育理论体系是人类思想教育的精髓, 内容非常丰富, 艺术通识教育理论体系更是丰富多彩, 可供教学选择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 两者相结合的内容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因此, 思政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在教学育人当面具有非常大的空间。思政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从教育形式上来讲都有很强的实践性, 从教学育人的角度上看,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例如采取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完成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做法都可以让思政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实现全方位的育人效果。

摘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首当其冲的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 艺术通识教育在培养工科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开阔学生的人文思想境界, 健全自主人格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探索思政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的共通性和内在规律, 进一步探索工科院校思政教育与艺术通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扬琴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服务教育与医学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