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规模分析范文

2023-09-20

投资规模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邮政公司化运营及部分专业独立运营后,传统邮政面临经营和发展的双重压力,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新时期企业文化,并为实现传统邮政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文化;思想;效益;机制;创新;成本;人才

中国邮政实行公司化运营后,随着运行体制、机制等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面J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建设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塑造邮政发展的新形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来临沂邮政发展的历程和当前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讨。

1 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1.1 以人为本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文化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因此,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解决企业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也是由人在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决定的。在我国,职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的主人,所以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为了人,依靠人,属于人,塑造人”。同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人的建设,在这一建设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放在“人”这个基点上。

1.2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石

邮电分营初期,临沂邮政面临基础差、底子薄、资金短缺、亏损严重、邮政电信职工收入差距较大、职工情绪不稳等诸多困难,各级部门领导班子团结一致、身先士卒,通过在全局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团结务实,艰苦创业,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全局干部职工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人人热爱邮政、献身邮政的良好局面,邮政也逐步走出了困境。临沂邮政分营后前两年就实现了扭亏,比计划提前一年,累计减亏7 000余万元。截至2008年底,临沂市邮政局业务收入由分营初的0.73亿元提升至2.65亿元,收入增长3.63倍以上,群众用邮满意度达到95分以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经营规模的有力扩张和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当前邮政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邮政所面临的新问题也不断涌现。

2.1 缺乏主动性,思想传统保守

部分职工、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彻底,在邮政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后,思想上一筹莫展,在业务市场拓展、管理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外部环境协调等方面缺乏主动性,贻误发展时机。

2.2 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意识不强

邮政企业竞争性业务(邮政储蓄、速递物流)实行单独核算后,针对传统业务逐步萎缩的现状,企业在业務种类的创新经营与发展上缺乏主动性,在核心业务的发展上思路不明确,在服务深度与广度上与群众的消费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造成部分职工对邮政发展前途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2.3 企业体制、机制落后

制约邮政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在加速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及其对职工队伍造成的思想冲击,以及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的配置短缺方面问题突出。

针对这种现状,邮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加强人本管理人手,重新审视原有的价值观,调整现有经营模式,建立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

3 建设以人为本的邮政企业文化的措施探讨

3.1 统一思想,全员发动

企业运行体制、机制改革以后,部分职工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能做到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倡导“以人文本,科学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加强对邮政改革与发展的宣传和引导,确保职工思想稳定。改革的经验也表明,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才能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保持思想稳定,同时将改革稳步推向深入。在企业转型时期,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外部压力更加激烈,面临的发展机遇也前所未有,只有全体职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通过规章制度、计划和行政命令进行控制,只能做到行动上的统一,而利用共同的企业文化进行控制,能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达到统一。因此,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协调和控制功能,提供全体职工共同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便于协调和解决组织内部矛盾,统一职工思想。目前,邮政储蓄、速递物流等专业实行专业化经营后,企业由过去的集权管理到现今分权化的组织和动态环境,这种协调统一显得尤为宝贵。

3.2增强全员意识,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

邮政体制机制改革后,广大基层邮政干部、职工面临空前的经营和生存压力,就临沂邮政当前的状况而言,截至2009年11月,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收入19448.99万元(不含速递物流和邮政储蓄银行),实现收支差额-78.79万元。要扭转当前亏损的格局,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对全体职工四种意识(发展意识、效益意识、成本意识、关联意识)的培养,并将其不断融入到现有企业文化中,以促进当前邮政改革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3.2.1 增强全员发展意识

通过在全员中大力宣扬“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等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提出的将业务“做大、做实、做强”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邮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只有将发展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积极为员工拓展收益提供平台,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2.2 增强全员效益意识

分营初期,临沂邮政始终把邮储业务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业务,把发展邮储余额作为业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邮储余额由分营初期的不足16亿元到2007年突破i00亿元大关。邮储业务给临沂邮政带来了丰厚效益,有的县区局邮储收益高达邮政业务收入的80%以上。也正是由于邮储业务的发展,企业职工的待遇比分营初期有了明显提高。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对邮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和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传统的只靠邮储余额产生收益的发展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只有有条不紊地进行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活期余额,才能提高利差收入,进而提高邮储余额收益。邮储业务的发展为其他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经验。今后,除国家规定的普遍服务业务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成本核算后争取国家补贴,其他开放性竞争业务,尤其是部分代理类业务在开展之前一定要考虑能否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全员的效益意识,特别是在邮政当前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开展这方面的企业文化教育尤为重要。

3.2.3 增强全员成本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全员明白:降本增效是转变增长方式

的要求,可以有效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低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将成本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逐步改变过去那种“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邮政网络大,成本高不算啥”等错误经营理念。为此,临沂邮政邀请了聚诚培训公司的专家开展了降本增效课程培训,以增强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降本增效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2.4 增强全员关联意识

邮政储蓄银行、速递物流公司成立后,邮政企业尤其是基层企业间的资源占用和合理补偿问题一直备受基层职工关注,因此,公平合理地划分邮储、速递物流业务的收益,是各级领导不能回避的。当前,邮政储蓄余额收益的合理划分及资金运作所产生风险的共担问题,也是下一步邮银合作的焦点问题。邮政与速递物流公司之间资源使用的收益划分问题等,也是当前邮政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邮银之间、邮政与速递物流之间的利益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彼此的业务发展,因此,增强全员的关联意识,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构建和谐统一的邮政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3.3 建立长效体制、机制,不断加快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保持当前职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过程。建立合理的长效体制、机制,是企业发展长久不衰的有力保证。

3.3.1 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引进机制

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是要善于引进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不断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从表面看是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但是,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邮政体制改革后,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之前邮政重视邮储业务的发展,大量的技术、管理人才都向邮政储蓄银行倾斜,因此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人才引进后要合理使用,积极创造个人施展才能的机会,在企业内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理念。要摆脱过去部分领导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邮政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不需要高级人才”、“邮政业务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员都能干”等错误论断。比如,对于同样的服务工作(营业、投递等),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员的服务效果是根本不同的,因為即使现有业务操作没大变化,但服务对象和公众用邮需求在发生变化,只停留在一定状态的服务是会被社会淘汰的。要把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理念积极灌输到新人职人员的思想中去,不断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意识,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硬、企业归属感强的人才队伍。

3.3.2 建立职工福利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

以物质利益机制、民主管理机制为保证,建立相应的职工工资福利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一切关心企业、符合企业价值观的企业精神得以实现,使为企业取得实际效益的职工得到尊重和实际物质利益。

邮政体制改革初期,无论是邮政职工还是其他专业职工,其平均收入从横向比较都不可差距太大,差距过大是职工互相攀比的根本原因,势必影响职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薪酬改革后,职工的平均收益也不要低于改革前,合理地拉大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业务发展,过分地拉大差距会挫伤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因此,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的原则,制定比较完善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结合企业文化理念所倡导的和谐统一精神;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员工队伍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队伍稳定;要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民主制度,充分尊重和扩大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推进企业民主管理;通过广泛开展企业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关爱企业的发展氛围,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权益,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和员工自身价值提升;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使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3.3.3 把创新机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文化经常处于创造、维持、否定、补充、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邮政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创新提高的理念。邮政独立运营以来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提高的历程,从邮电分营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今天遍布城乡的邮政局所;从传统业务的信函、包裹、汇款等单一品种到今天衍生出多达200种的丰富产品;从分营初期的规模邮政储蓄业务到今天的专业化经营;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到先进的电子化支局操作等;没有不断的创新提高,企业便不可能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职工待遇的不断提高也不可能实现。因此,邮政应积极倡导创新提高的理念,把经营理念定位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上,把服务理念定位在一切为了客户上,把管理理念定位在以人为本上。只有观念的创新,才能有超前的行动,只有观念和经营的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上规模、出效益。要把这种不断变化的理念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并逐步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思想中,鼓励他们学习新东西,接受新观念,赶上新发展,在把握新机遇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逐步明确:坚持以人为本的创建理念,结合各自实际,从内外部环境人手,在不同时期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口号,努力营造促进邮政科学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为邮政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简介:朱美文(1972~),男,山东临沂市人,经济师,主要从事邮务类业务的发展与管理研究。

投资规模分析范文第2篇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规模和出口规模最大的产业,但是产业大而不强。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不仅关系到产业升级和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还关系到能否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的产业化问题,就成了实现创新目的的关键所在。为此,就如何推动自主创新的产业化,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政策,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产业化;政策;电子信息产业

※本文是信息产业部电子基金课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支撑平台研究》阶段性成果(财建[2006]549号,信部运[2006]634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其惊人的增长速度,一举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但产业大而不强,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居于末端位置,产品出口也主要以加工组装方式为主,关键技术、关键元器件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手中。因此,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的环境趋势,紧紧抓住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的机遇,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自主创新的产业化步伐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国内科技创新的产业化问题研究进展

产业演进的整个过程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资源重新配制的不断整合过程。“就产业化的成果转化方式,万金荣和张庆海(2006)比较了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不同模式,认为中国的产业化模式有四种:高校自办企业模式、高校核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模式、高技术工业区或科技园区模式、中介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1]。杨辉(2006)认为在高科技的产业化过程中,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减少研发费用,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业化产品的安全性、通用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控制标准来赢得市场[2]。马明涛(2006)认为高科技产业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高收益,考虑到高科技产业化中的不确定性,评价产业化的收益不仅需要考虑潜在收益,还要考虑期望收益[3]。杨铁军、顾孟迪(2006)认为我国高校高科技产业化的模式有八种:高新技术成果直接转让的产业化模式、自办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化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以技术入股方式联合企业进行产业化的产业化模式、参与政府组织的重大产业化专项的产业化模式、创办大学科技园进行孵化的产业化模式、引进国外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再转让的产业化模式和技术多领域扩散型产业化模式[4]。

二、国外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产业化的政策[5][6][7][8]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其规模和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各国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在美国2005年财政预算中,仅《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一项就高达20亿美元。欧盟制定了《2002~2006年欧盟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总预算达175亿欧元,信息技术被明确列为七个优先研究领域之一。

1.美国支持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举措

美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国,又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为确保美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长期竞争优势,除了美国的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以外,在研发方面企业、政府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政策是功不可没。首先,通常采取企业和政府提供资金,跟学校签订合同,委托学校进行研究的做法。其次,美国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强联合研究,并修改了反托拉斯法予以支持,这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深远。第三,采取鼓励投资的税收政策。为促进设备投资,制定了投资减税法,规定取得固定资产时,从应缴纳的税额中抵扣相应数量的税款,以及研究开发费用抵扣税款的制度。第四,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不仅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加快培养计算机等紧缺人才。第五,重视科学园区的建设。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集研究、教学、生产为一体的科学园成为美国转化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形成了科学、研制、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第六,加强国际合作。在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受到来自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冲击时,美国企业把开展全球战略合作作为增强产业化能力的新途径。

2.德国支持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举措

德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巨型计算机研发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等方面,德国的技术有自己的优势。在推动本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面,首先,德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技术的发展。为了促进高技术的发展,使本国电子信息工业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德国政府加强了对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投资。对于研发项目,政府的原则是一般只提供 40%的资助,其余60%企业自己解决,相关的协会还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相关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构,为后续的产业化运作提供标准化支持。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德国政府始终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在职培训。第三,加强与国外的合作。比如,通过参加1985年法国总统倡导的尤里卡计划,共同探索建立先进计算机系统的途径和方式,参与的类似计划还有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以及欧洲先进的通信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

3.法国支持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举措

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科研政策方面,首先,加大科研费用投入。其次,改革电子信息产业的科研管理体制,使科研纳入一条龙体系: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研究—专业研究—技术转让—工业—贸易。再次,加强科研管理。国家不支持任何没有纳入新产品开发策略的活动,加大对法国企业的支持。组织和实施国家研究与开发项目,在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用户之间建立合作研究的关系。第四,采取有利于推动科研的信贷和税收政策。减少对企业的直接资金资助,以低息优惠贷款的方式资助企业开展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制。第五,加强人员培训。通过制定培训计划,保证研发部门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研究人员,加强在职人员培训,鼓励企业和学校签订培训合同。

4.英国支持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举措

英国电子信息产业源于20世纪初,40年代快速发展。战后一度落后于美日等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首先,根据英国电子信息产业拥有的优势,选择和确定进入国际竞争市场的重点发展项目。其次,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建立自己的硅谷,微电子工业主要在苏格兰和威尔士建立了硅谷。第三,积极吸引外资参与技术研发。对投资者不设限制,通过提供补助的方式吸引企业投资。第四,密切科研和生产的关系,加强高等院校与产业部门的联系。英国的科研力量雄厚,是人均诺贝尔获奖者较多的国家之一,为改变英国发明、美国开发、日本赚钱的状况,英国重视科研和生产以及市场的关系,鼓励产业部门为高等院校提供研发资金,共同制定研究课题,政府资助大学为企业涉及新产品和新工艺等。

5.日本支持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举措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振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政策,使日本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在推动自主研发的产业化方面,日本的政策措施为:首先,及时调整政策方针。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日本为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制定计划,明确投资重点。其次,制定法律促进和保证发展。利用法律促进工业发展是日本的创举。战后,为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日本先后制定过四部相关法律。第三,实行“官产学三位一体”的攻关体制。由政府出面把国立研究机构、产业界和高等教育的力量组织起来,去攻克一些技术难关,日本电子信息的技术飞跃和这种体制密切相关。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研发的新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容量。日本限于自身的国土条件和市场消费潜力,为了加快新产品的市场化进程,通过调整外贸结构,将电子信息产品向国际市场进军。在半导体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超导等领域,加强产品出口的激励,将出口替代型的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海外组装加工,而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在国内生产。

三、加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产业化的政策建议[9][10][11][12][13]

1.重视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尽快做强,尽快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就必须重视技术标准的建立和推广。首先,利用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更新的阶段性规律,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加快研发步伐,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技术标准。其次,要注重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标准,重视兼容性,提高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为今后推广使用创造条件。第三,加强知识产权的建设,需要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将企业作为主体进行强有力支持。

2.利用税收政策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以全面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对电子信息产业应用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该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定位于产业研究和开发阶段,采取拨款和贷款贴息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相结合的支持政策体系。二是建立对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三是给予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开发人员一定的税收优惠待遇。四是提高财政支出中的研发比例。从财税政策来看,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是导向性和基础性的,它进行投资或拨款等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赢取经济上的利益,相反,它的主要目的是拉动社会投资、改善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3.重视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为自主创新的培育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700多万从业人员中,一般员工过剩,高级人才明显短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普遍缺乏能占领科技与市场前沿、能组织领导重大工程与攻关项目的技术带头人;高层次、复合型、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比例较低;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工程、关键元器件的研发人才十分短缺;从事制造工艺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具有大公司经营才能、善于进行资本运作的国际化人才匮乏。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和人才结构性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也难以为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性的条件。

4.加大支持产业升级的资金投入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不仅投资需求大,而且产业升级快,技术更新频繁,投资风险较高,需要建立层次鲜明、针对性强的资金支持体系。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规模总体上应该控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是限制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类的投资项目的过度扩张。但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客观上也需要更新或添置新设备、建设新生产线、投产新产品以及加大自主创新,这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否则,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难以落到实处。首先,政府除了在传统的财政政策手段和货币政策手段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升级外,政府还应在财政支出中直接进行产业投资。其次,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产业规模和发展阶段到了一定程度的公司上市,利用社会资金不仅可以满足相关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还可以加强社会股东的监管,提高投资效益。第三,要尽快建立创业板,为众多的中小企业上市以及退出创造可行的市场环境。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在创新初期的巨大支持作用,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

[参考文献]

[1]万金荣,张庆海.中外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3):228-230.

[2]杨 辉.高新技术标准在产业化中的作用[J].科技与经济,2006,(3):29-31.

[3]马明涛.高技术产业化收益理论分析[J].高科技产业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3):57-62.

[4]杨铁军,顾孟迪.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5):573-581.

[5]王雪苓.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基于信息及技术视角的宏观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孔欣欣.中国电子工业升级的动力因素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宋小敏.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2000,(3):87—90.

[8]1981—2004各年《中国电子工业年鉴》,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9]刘新民.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5,(7):27-30.

[10]宋 毅.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与对策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00,(1):28-32.

[11]刘慧宇.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6):1-3.

[12]何荣天.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1-5.

[13]连燕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J].科技管理研究,1995,(1):29-32.

The Comparing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Policies about Innovation

Zhang Qi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Key words: innovation;industrialization;policy;information industry

(责任编辑:张改兰)

投资规模分析范文第3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在社会各个方面蓬勃开展, 从而引发了我国的企业改革。从原来单一的公有制企业到如今的多种所有制企业, 我国的企业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企业的自主权逐步增大, 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企业规模构建的问题。许多企业盲目扩大企业规模, 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而另一些企业却因为过小的企业规模丧失了许多本可获得的利润。通过分析经济学原理, 研究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找出企业规模影响企业生产的原因, 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从而有力的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进而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生产力。

长期以来, 有关企业规模的经济问题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早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 亚当·斯密指出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源泉是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给劳动分工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可作为规模报酬递增的一个表现形式, 而资本的持续积累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则依赖于其投入的要素需具备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还以直线因果的方式阐述了规模报酬增长的重要性, 为从规模报酬方面研究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条件。

魏成龙 (1998) 在《中国企业规模分析》中分析指出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 更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步骤。祝美群 (2006) 在其《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中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充分详细的分析, 其将规模经济理论运用于其中, 阐述了企业规模对乡镇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赵全民 (2007) 在其《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规模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中更是直接指出企业规模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 选择正确恰当的企业规模是企业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

其他许多经济研究者也从对汽车企业、钢铁企业、医药企业等不同企业的经济行为研究中论证了规模经济和规模报酬对于企业生产的影响, 进一步论证了企业规模对于企业生产发展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

2 企业运营的基本概述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利用已有的生产技术, 完成产品的生产, 实现投入到产出的转变。再依靠供求关系和市场的调节, 厂商在市场上以商品的形式出售产品, 完成“惊险的跳跃”并获取利润, 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发展。

2.1 企业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的区分

企业的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是生产的重要划分。在短期生产中, 企业在生产规模已经确定时只能通过对可变要素投入的改变来对生产进行调整, 使企业在短期内的生产达到最大的产量。在长期生产中, 企业可以对所有生产要素进行调整, 包括厂房、大型设施等, 通过对企业规模的调整使企业处于最佳的生产状态。长期生产的规划多指企业在最初建厂投产时的规划, 不可以随时调整。

2.2 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决定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成本是企业生产的必然产物, 是企业为获得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和付出的代价, 也是企业规模影响企业生产的主要方面。对应于企业的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 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短期成本分为短期可变成本和短期固定成本。短期成本由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决定, 对应于短期生产的可变要素的变化, 短期成本是随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动而变动的, 并不是企业规模变动而造成的。长期成本由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决定, 其不存在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划分, 是由企业在长期生产中企业规模的调整而引起的, 对应于规模经济理论。

3 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影响的分析

3.1 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企业规模对企业长期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有较大影响。其中, 资本这一在短期生产中无法发生改变的生产要素表现得尤为突出。企业家可以通过调整企业规模来调整企业的资本投入量, 如厂房的建设、生产流水线设备的配置、大型施工设施的配备。根据边际技术替代理论, 在对资本投入进行调整时, 在短期内极易发生变动的劳动要素也会相应地做出调整。当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在调整后实现最优的配置组合时, 企业便可以以最优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 从而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以房地产商建造楼房为例, 根据现在已有的条件, 在建造楼房时既可以选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方式, 也可以选择较为现代化的资本密集型方式。在企业的长期生产中, 劳动和资本是两个对企业长期生产有重大影响的要素, 通过对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改变, 可以对长期生产的规模进行调整。根据楼房建设的这一特点, 可以将房地产建造楼房这一模型近似看作企业长期生产, 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种建造方式则可以看作是不同的企业规模。在建造楼房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一线缺乏廉价劳动力的大城市, 厂商投入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所要付出的代价较高, 从而会导致成本上升;而大城市的生产技术相对发达, 在这种情况下, 与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方式建造同样的楼房相比, 更应选择资本密集型的方式, 即选择较大的生产规模, 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成本较低, 而资本的投入成本较高;此时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则会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方式, 即选择较小的生产规模。

3.2 从规模报酬理论分析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具体表现为当投入要素的数量都翻倍时, 产量大于或小于原来的两倍。其具体的体现是规模变动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状态。

规模报酬的变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其三个过程分别对应于规模不断扩大的三个阶段。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各种要素的增加幅度, 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企业扩大规模的初期。这一时期内的企业规模均未达到最适宜生产的最优规模。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出现在企业规模扩大到最优规模时, 其表现为产量增加的幅度与各种要素增加的幅度相同。此时的企业规模是最适合企业生产的规模, 可以为厂商争取到最大利润。而在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各种要素增加的幅度。当企业最优规模实现后, 再继续扩大规模, 规模报酬将递减。此时企业规模已经超过了生产的最优规模, 过犹不及, 从而导致企业生产出现问题, 反而导致厂商的利润降低。

以上对规模报酬理论的阐述中明显可以看出企业规模对企业的生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企业规模报酬递增, 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专业化利益和某些要素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规模扩大时, 使用的劳动较多, 劳动者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 从而提高效率。同样在资本设备的利用上, 厂商扩大规模时, 可以使用效率更高的专门化的资本设备来代替非专门化的设备, 提高生产的专业精细化程度, 从而提高生产水平。在要素的不可分割性上, 有些要素必须在生产规模达到足够大的程度时才能有效率地使用。另外, 在企业建造维护、资金融通、采购、销售、广告、研究费用等方面, 相比小规模的企业, 规模较大的企业也更具有优势, 更容易降低自身的成本。

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对的规模报酬递减可以归咎于企业规模的过分扩大, 使其超出了最优规模。企业家的才能是有限的, 过大的企业规模会给企业家带来信息交流层次过多、合作管理难度增加的问题, 易导致企业家脱离日常生产, 对当前生产状况产生盲点, 进而会导致决策失误。此外, 过大规模的经营也易导致采购、销售等方面的问题。

3.3 从规模经济理论分析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规模经济理论在企业的长期成本分析中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利用规模经济理论可以对企业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做出解释。

首先, 在内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内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减少的情况。在企业自身规模没有达到最优规模时, 此时的企业规模不是最符合当前生产条件的规模。从劳动这一生产要素上看, 当企业规模扩大时, 投入的劳动增多, 此时企业所有者可以对劳动者进行合理的分工, 将单线生产转变为流水化生产, 提高专业化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企业规模扩大同样可以体现在资本这一生产要素上。扩建厂房、购买先进的大型流水化生产设备等大规模增加资本投入的行为会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生产付出的代价, 但从长期来看, 在不过度扩大规模的情况下, 资本量的增加可以减少劳动量的投入从而降低劳动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另外, 通过增加资本投入而购入的先进设备在维护和更新上花费的成本更小, 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 较大规模企业在资金融通、采购、销售、管理、广告、研究费用以及废物利用方面也可以更好的降低成本。相反, 当企业规模扩大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时就会遇到内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过大的企业规模会导致人员机构的冗杂, 使管理人员无法对过大的企业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 甚至会使得管理人员做出错误的管理决策, 导致管理成本大幅增加。

相对于企业自身改变规模的内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不经济, 外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不经济是由行业规模扩大引起的。在外在规模经济中, 行业的适度扩张会引起企业外界环境的改善 (如生产要素价格的降低、经过专门机构或学校培训的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等) 。同样, 行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则会引起企业外界环境的恶化, 导致外在规模不经济。总的来说, 行业规模的改变是企业规模改变的综合体现, 企业规模的改变是行业规模改变的具体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 不同行业各自独有的特点会导致不同企业对于企业规模变动的反应不同。有些企业在其规模进行较小的扩张时就会出现规模内在不经济的现象, 而还有一些企业在扩大到相当大的规模时仍然存在规模内在经济。因此, 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实际分析中我们需结合实际情况, 具体分析, 不可一概而论。

4 两种类型企业及其所适宜企业规模分析

4.1 定制类企业极其适宜企业规模

定制类企业是一个较广义的范围, 普遍存在于服务业中, 也有一些是从传统行业中衍生出来的。例如, 传统的瓷器生产企业在批量生产大量同形瓷器的同时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生产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高端瓷器。在新兴企业中, 依托互联网和程序开发进行产品设计的网络技术企业是定制类企业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下面将以网络技术企业为例对定制类企业极其适宜的企业规模进行分析。

网络技术企业的生产多为个性化生产。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大批量生产, 网络技术企业对生产的精细化、个性化以及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例如, 在进行手机APP的设计时, 需要程序员和设计人员投入极大的精力进行程序代码的编写和APP进行图形化设计。因其定制类企业的特性, 网络技术企业一般不需批量生产, 其对于资本投入量的要求也较低。在生产上, 网络技术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不需要大型厂房、流水线, 不需要进行单一简单劳动的劳动人员, 其生产是由数量较少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通过复杂劳动进行的。网络技术企业的企业结构较为简单, 各级部门的分设较少, 从而减少了对于大量办公人员的需求, 从而也就降低了对于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要求, 使得网络技术企业并不需要数十层的写字楼以及和森严的部门管理系统。同时, 网络技术企业的定制型生产导致其生产不满足传统大型企业共有的边际成本递减规律, 其生产中的人力成本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例如, 网络技术企业在承接3D全景业务时需采集大量质量要求较高的照片素材, 而3D全景的定制性又使得采景素材不能进行二次利用, 从而导致每一次的3D全景制作都需在照片采集上投入较大的成本。从规模经济角度来看, 网络技术企业在进行较小的扩大时就可达到最优规模, 如果继续扩大则会导致规模不经济。因此, 网络技术企业在成立之初需要选择相对较小的办公场所, 控制公关、办公、传达人员的数量。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 网络技术企业需投入较多资金对企业的设计、程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从而提高定制产品的性能, 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4.2 钢铁企业极其适宜的企业规模

钢铁企业的生产具有传统企业生产的普遍特点。在传统的科技不发达时期, 劳动力的投入在钢铁生产中极为重要。钢铁的开采、运输、生产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生产效率较为低下。18世纪以来, 经过数次工业革命的洗礼, 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钢铁企业的生产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原料的开采上, 大型机械代替了人工开采, 极大地提高了开采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在运输上, 铁路系统的日益完善为钢铁企业主减少运输成本提供了条件。相较于过去的分散生产, 集中生产成了钢铁企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增加资本量的投入、建设大型厂房、构建大型的一体化设备、建立钢铁生产的流水线、扩大企业规模、由较少的生产线管理人员替代较多的生产人员, 一系列新型的生产管理方式减少了投入劳动力所付出的代价。同时, 大型机器设备的使用解决了人工制铁时次品率高的问题, 从而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进而降低成本。较大的生产规模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使企业主更愿意引入高级合理的管理机制对企业生产进行合理的管理, 解决了原先落后的管理体系易造成较高管理成本的问题。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 由于钢铁行业的自身特点, 在钢铁企业的发展中, 当企业规模扩大到较大规模时仍然存在规模经济。因此, 钢铁企业适宜选择较大的企业规模。在前期建厂时, 可以建设较大的厂房设施、投入较为先进的大型机械和生产流水线。同时钢铁企业也可以通过企业的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 将小型企业聚集起来进行集中生产, 有助于其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但同时也要注意企业规模不可过大, 过大的企业规模也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 导致规模不经济。

5 结语

企业规模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也是制约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制定自身的企业规模时要依据规模报酬、规模经济等经济学原理并结合自身行业以及市场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对不同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来确立企业的最优规模, 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 推动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摘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当今我国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企业生产的发展尤为重要。企业规模作为企业的基本构建要素对于企业的生产起着决定性因素。不同的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企业规模, 而适度的企业规模是企业成功的基础。本文将从规模报酬、规模经济等方面简析企业规模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分析与不同类型企业所相适应的企业规模, 为企业构建自身的适度规模提出合理的建议, 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生产,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适度规模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

[2] 魏成龙.中国企业规模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1998 (4) .

[3] 祝美群.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2.

投资规模分析范文第4篇

目前, 伴随各地城市的日新月异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革, 住区建设发展在日趋成熟的同时也凸显城市规划前瞻性不够、住区形态趋向于封闭、交通拥堵、资源低效利用等不少问题。我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且基于精明增长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区位理论等各种理论的提出与实施, 及人们对“以人为本、和谐宜居、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深入理解;提出一种紧凑高效的城市住区模式——街区制, 并希望其逐步得到规模化推广, 以此适应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满足当下人们高层次的物质及精神需求。

1 街区制的内涵及其规模化推广

街区制, 最早源于国外19世纪中后期;是人们城市规划经验的延伸, 更是住区建设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目前对街区制也有相关的定义, 人们可以这么理解:即指一种以因地制宜与统筹兼顾的思想为基础, 以宜居安全、空间开放、资源共享及服务周到为特色的新型空间规划与居住模式。其规模化的推广, 不但能合理的尊重历史沿革、满足现实需求、降低社会分化及完善城市功能与公共服务, 而且能科学的分配城市道路等级、均衡道路交通流分布及完善路网结构;还能较好的改善邻里关系、加强公共安全、优化社会资源及实现社会的效率与公平, 更能准确的清除城市路障、增强城市活力及提升城市空间形象与整体规划;从而, 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实现社会的资源共享, 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街区制规模化推广的现状及障碍因素

近些年来, 街区制作为一项既具有开放性与前瞻性, 又推动城市生活拥有功能多元导向与生态文明导向作用的政策。自其实施以来, 就得到社会各界与日俱增的关注与重视;虽说取得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取得一定的成绩与发展。但由于我国较为完善的与合理的城市街区型住区不多, 故引发各地公众的热议、甚至是批判与质疑。换言之, 该项政策有公众支持也有公众反对, 其中反对之声所占比例居多。

基于上述可知, 街区制规模化推广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根据调查分析发现,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 传统思想的驱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封闭式的居住方式不但带来稳定的治安和良好的环境, 而且给予人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还象征着一种“划界定纷止争”的哲学思想, 更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 人们通常注重私域空间与隐私最大限度的保护, 对公共事务较少参与。

其二, 人们的普遍误解。造成该种情况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 媒体与群众对“街区制”政策的误读。不少报道基于理解片面、博得关注等因素, 将“街区制”单纯解释为“拆墙行为”、“开放小区”;加之, 不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本身都不高, 对政策本身不甚了解。这样, 使得人们在无形中就产生了对“街区制”的抵触情绪与质疑, 难以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 并为其规模化推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政府对街区制规模化推广的宣传机制不到位与推广机制不完善, 且具体内容与具体解释也不够明确与精细, 相关的实施措施、补偿机制也未提及;政府在制定新公共政策时与人们在信息沟通方面还不够完善, 人们对政府及其所提新政策的信任还不够。

其三, 安全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不仅仅指的是人身与财产的安全, 更是人们精神上与心理上的“安全感”。当下, 国内的小区尤其是封闭小区, 基本上采用的是物业管理公司监管之下的门禁制度;城市在该种模式下, 不论是安保措施还是日常治理都是比较成熟与完善的。如果实施街区制, 人们担心车流与人流的增加, 出行 (特别老人、小孩、孕妇、残障人士)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熟悉路况的司机, 支路或小道的复杂性是否影响其方向感;争抢车位、车辆刮擦及随意索要停车费的事件是否经常发生;陌生人员随意进出居住区及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 抢劫、偷盗事件是否时有发生。总之, 相应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会随之出现, 若处理得不好则反而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 造成安全感丧失及隐私也得不到保障。

其四, 环境问题。中国自古讲究安居乐业, 居住环境不但是人们在置业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且是影响房子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实施“街区制”, 人流与车流的增多易于影响空气质量与环境卫生;健身器材、园林绿地等设施的维护成本可能会增加;车辆鸣笛、商业活力过高易于带来噪声污染, 影响住户休息;住区规模的变大, 住户之间反而不易熟识。那么, 业主所希冀的具有宜居性、优美度的居住环境或许就不复存在了。

其五, 法律问题。基于《物权法》可知, 小区内的所有设施是归全体业主所有, 隶属于私人财产。一旦对外开放后, 虽没改变所有权;但在人们心目中认为, 该设施变成公共财产且形成社会共享, 不可避免的触动了个人利益;更有不少民众觉得街区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与当下法律条文有些悖逆。此外, 如若发生交通事故, 还会涉及不少麻烦的赔偿事宜与后续处理。

3 街区制规模化推广的解决方案

面对我国当前街区制规模化推广的现状及障碍因素,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从而进一步带动街区制规模化推推广广的的发发展展。。

其一, 加强政策沟通。 (1)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在这个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的社会, 政府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宣讲会、专题讲座、公益广告等方式向公众提供街区制的相关政策信息, 以保障其知情权。 (2) 注重公众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对该政策开展民意调查, 不但让人人都有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而且对公众意见予以充分尊重, 汲取公众合理化、科学化的意见与建议;此外, 还应让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也参与进来, 争取能够兼顾各方的利益, 以此制定让大家都能认同的政策。 (3) 及时回应公众质疑。还需切实掌握若街区制实施后公众所担忧的实际问题, 也是关乎其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及时回应并消除公众质疑。 (4) 加强引导与表率。引导公众应当采用理性的与冷静的态度来有序地、正确地、主动积极地参与该政策沟通, 从而形成动态的反馈机制与和谐良性的互动;同时, 从多方位运用经济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与推广街区型住宅小区。

其二, 提高公众认识。要想提高公众的认识, 政府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对街区制的宣传, 消除公众对街区制所存在的误解与负面印象, 转变公众传统的思想与理念。让公众充分明白, 街区制推广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与实现城市的有序建设。

其三, 完善配套设施。实施街区制后, 人们所处周边环境的私人空间转变成公共空间, 那么应当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全面展开配套设施建设。 (1) 实施精细化管理。尽量细化相关规定, 比如确定道路、路灯损坏的维修责任;商业活动的营业时间等等。此外, 指导街道精细化设计, 形成完整的街区规划设计体系;丰富街道功能, 在提高街区活力的同时, 打造适宜城市商务和休闲活动的“慢行街区”。 (2) 物业管理智能化。推广街区制后, 物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加任重道远, 对每栋楼都要负责。政府应当在技术上与经济上给予物业相应的支持, 激励物业采用双重门禁系统、楼内外安装监控设备、自动报警系统等高科技智能防护措施。 (3) 公共安全应全面化。引入执法部门参与安全管理, 增加警力投入, 建立巡逻机制, 打击和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 还要促使群众主动的参与到社会治安活动中来。 (4) 居住环境更加人性化。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 维护好小区内部道路交通秩序及园林绿地环境, 禁止车辆随意鸣笛、乱停乱放, 修建地下停车场且以市场化手段对外来车辆收取一定的费用, 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

其四,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补偿机制。在以人为本、尊重与保障私权的前提下, 制定街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 处理好“街区制”与《物权法》的关系;对私人权益受损的业主, 应完善小区业主利益补偿机制, 尽量提供合理的补偿。

其五, 因地制宜, 区别开放。街区制的推广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关部门应当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自上而下、有序推行等原则,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差异化推广 (即做到试点评估, 分步骤推广街区制;充分调研, 分地域推广街区制) 。

4 结语

综上所述, 街区制规模化推广既是一项具有一定的难度的系统工程, 又是一项公众观念转变、治理模式转变的重大变革;虽在有序推进的基础下稳步发展且初见成效, 但未来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且会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应顺应当前住区建设的发展形势, 在街区制规模化推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大力支持, 使街区制规模化推广的力度更大、成效更好。

摘要:街区制既是一项城市规划的新型制度, 又是我国住宅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街区制规模化推广的优势及现状, 深度剖析目前我国街区制规模化推广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因素, 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以促进我国街区制规模化推广的发展。

关键词:街区制,规模化推广,障碍因素,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爱国.街区制:我国城市发展困境的新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6.8

[2] 陈友华.佴莉.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可行性与实施路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4

[3] 武宇琼.赵媛.张刘艳.街区制居住模式的发展推广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7.1

投资规模分析范文第5篇

一、“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小规模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学习有待加强

学习税收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是处在“营改增”缓冲期, 谁学习的越早, 学习的越透彻越早获利。但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8年6月份, 我国小规模纳税人“非常了解”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财务人员仅占3.6%, “基本了解”的占18.5%, 而“不了解”的财务人员占到77.9%。小规模纳税人管理者获悉“营改增”政策的占到98.6%, 但是重视“营改增”的仅仅只占2.4%, 其他小规模纳税人管理者多半是知此事不知其意, 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影响不大, 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总体来说, 小规模纳税人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相关税务政策了解极其不够, 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重视学习税收政策不仅可以通过合理运用税法知识减轻企业税负, 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还能够推进营改增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发展。不管是增值税优惠政策还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财务人员积极了解都有利于企业利用优惠政策减轻税负, 对于不了解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可能会因错失税收优惠政策而加重企业税收负担, 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极其不利。

(二) 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票的能力较弱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 企业开具发票主要分为增值税普遍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 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 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 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专票需要到国税局代开, 因此, 在遇到客户需要专票时, 需要派人到国税局申请开具, 手续比以前相对麻烦一些。有些小规模纳税人怕麻烦, 标的物金额较小时, 宁可不做生意也不去代开专票, 此种策略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不利于企业健康运行和发展。“营改增”后多数一般纳税人都会设立单独岗位, 专门处理专票事务, 但是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专票, 开票时很少索要专票, 同时受企业经济实力和人员数量限制, 很少有公司单独设立此种岗位, 因此, 增值税专票获得能力相对较弱, 有待进一步加强。综上所述, 税收可抵扣范围过小加上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有限, 给部分小规模纳税人带来了一定压力, 同时由于小规模纳税人自身经营能力和税务筹划能力有限, 使得这部分企业在“营改增”后税负反而增加, 加重了企业负担。需要企业进一步分析研究解决策略。

(三) “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面临的市场挑战有所增加

在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 小规模纳税人面临诸多市场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税务操作经验匮乏。此类问题存在的原因与税务部门和企业都有关系, 税务部门受工作人员数量限制很难及时对所有企业进行指导, 尤其是小规模纳税人, 数量过多, 不可能一一进行培训。加上小规模纳税人对“营改增”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积极主动聘请税务专家或学者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传授, 因此, 在多数小规模纳税人当中存在此类问题;其二, 缺乏与供货商沟通。“营改增”之前与供货商关于发票的沟通过少, “营改增”之后, 需要与供货商明确发票类型, 尽可能降低企业税务成本;其三, 会计核算准确度有待提高。由于小规模纳税人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培训不够全面和及时, 因此会出现会计核算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二、“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应对策略分析

(一) 建立健全建账制度

首先, 小规模纳税人管理者必须明白建账的重要性, 将建账设为财务日常工作内容, 其次需要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建账积极性, 让财务人员明白建账的意义和目的, 主动维护建账信息。另外, 需要常与税务部门保持联系, 借助税务机关服务平台辅导财务人员工作, 增强企业税务工作人员的核算和办税能力。再者, 通过建立健全建账制度可以规范小规模纳税人的发票管理, 在制度上保障企业自身行为, 弥补以往账目不全, 无证可查的漏洞。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建账制度还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 提高财税人员综合素质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 税务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财税工作人员来说, 有很多知识需要熟悉, 很多业务和流程需要了解, 因此, 必须及时进行充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能胜任相应的税务工作。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管理者来说, 只有提高企业财税人员综合素质才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运行和发展, 因此, 提高财税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提高小规模纳税人税务财税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财务或税务人员专职从事财税工作;其二, 邀请大学或社会税务专家及学者到企业, 为企业财税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其三, 企业制定相应的税务筹划奖罚机制, 激励税务筹划人员积极主动进行学习, 充分调动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积极性;其四, 定期进行财税知识测试, 鞭策员工学习财税相关知识, 给企业财税工作者一定的学习和充电时间;其五, 采取老师带徒弟的模式, 加强财税工作人员经验和知识的传承,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财税人员整体素质, 也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

(三) 完善企业内控监督体系

完善企业内控监督体系, 需要小规模纳税人优化会计处理流程, 加强对财务和税务数据的统计分析, 防范税务风险。与此同时, 建立全员参与制度, 动员公司全体员工进行监督, 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良性循环, 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能。

(四) 加强与财税专业机构的沟通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 可以加强与财税专业机构的沟通, 借助外力提升企业自身财税管理水平。由于税收政策多变且复杂, 仅依靠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很难完成一系列的税务管理工作。而目前诸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财税专业机构已经发展成熟, 因此企业可以花些成本聘请专业机构的财务人员进行税务咨询、筹划和税务风险评估, 并不定期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利大于弊, 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税务支出,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还可以激发企业活力。“营改增”之后,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统一调整为3%, 大大降低了企业税负, 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 会有更多新型企业加入到小规模纳税人队列中来, 为市场注入新的血液, 激发我国经济市场整体活力。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应当努力抓住“营改增”这次历史机遇, 在谙熟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找到企业盈亏平衡点, 全面调整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直接影响企业税负, 关乎小规模纳税人的经营和发展, 因此, 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在研究“营改增”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时, 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政策的变化内容, 谙熟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其次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争取在纳税筹划, 企业管理上做相应变化, 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其一, 从税收政策的学习有待加强、取得增值税专票的能力较弱、面临的市场挑战有所增加等三个方面对“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二, 从建立健全建账制度、提高财税人员综合素质、完善企业内控监督体系以及加强与财税专业机构的沟通等四个方面对“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应对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其三, 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营改增”,小规模纳税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晓坤.“营改增”背景下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问题探究[J], 财务天地, 2018 (3) .

投资规模分析范文第6篇

1 大港油田污水聚合物驱工艺技术现状

污水注聚技术难点主要为污水配制聚合物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降解, 污水对聚合物降解降粘的主要原因, 不但是污水的含盐量高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现场高压密闭污水中的活性物质对聚合物产生的严重降解, 导致了注入液粘度达不到要求, 降低了聚合物驱的效果。

通过污水聚合物驱试验研究, 确定了二价铁离子是聚合物降解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研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发了注聚污水除铁曝气处理装置, 该装置处理后的污水中二价铁离子含量小于0.2mg/l, 总铁含量小于0.25mg/l, 符合污水注聚对铁离子的要求。经除铁曝气装置处理后的合格污水可与聚合物混合直接配制成聚合物原液, 混配后的原液性能指标达到了污水注聚对注入液的要求。

污水注聚工艺为在对注聚污水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后, 采取常规的注聚工艺。注入方式上采用单泵对单井将原液直接配制成目的液注入到井中, 也可采用将原液混配成高浓度原液与经过处理后的污水经就地升压并按设计量混合后注入到井中。

2 港东一区快装式模块化污水聚合物驱

2.1 地质概况:

港东一区一断块位于港东油田的南部, 含油面积4.5km2。石油地质储量1857.3×104t, 其主要含油层位为明III、明IV和馆陶油组。共有油井58口井, 日产油94.8t/d, 综合含水95.9%, 采收率42.1%, 注水井37口, 日注水平2209方, 注入压力10MPa, 干线压力11MPa。

注聚区块井网设计:港东一区一断块聚驱总面积为3.37km2, 聚驱储量为846.2×104t, 共设计注聚井38口, 受益井58口 (含2口新钻井) , 其中单向受益井56口, 双向受益井37口, 多向受益井34口。

2.2 配注工艺:

采用曝气+化学法配聚污水深度处理、利用注水老管道注聚、低剪切聚合物溶液流量分配、一泵多井注入、聚合物母液低压混配成目的液工艺

(1) 配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配聚污水中的Fe2+和细菌 (SRB、TGB、FB) 含量过高, 会造成聚合物溶液粘度降解的主要因素, 在聚合物驱过程中针对配聚污水, 采取曝气并加入亚铁离子、杀菌剂及稳定剂处理工艺, 是提高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的有效方法。

(2) 聚合物溶液流量自动控制工艺:为提高注聚过程中的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 需将个注聚井目前安装的注水流量自控阀更换为聚合物溶液专用流量分配器。

(3) 一泵对多井注入工艺:核心工艺为聚合物溶液流量自动调节器对聚合物溶液的低剪切及确保流量精度并自动调节。

(4) 聚合物母液低压混配成目的液工艺:污水聚合物驱通常对配聚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 一部分污水用于混配聚合物母液, 一部分污水与高浓度聚合物母液, 通过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 低压配制成聚合物目标溶液。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单泵出口无单流阀, 存在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

(1) 注聚泵出口无单流阀, 易造成倒压现象, 存在安全隐患。

(2) 启、停泵均为带压启停泵, 对注聚泵配件造成一定损害。

3.2 注聚泵配件易损, 维修频繁

原因分析:

(1) 泵阀存在设计问题 (如泵阀内存在提升丝扣、不同心断面) , 造成粘损率大;

(2) 新制作的陶瓷凡尔效果差。

(3) 配件加工粗糙, 质量无保障。

(4) 材质差, 弹簧断簧现象频繁;凡尔罩打坏频繁;柱塞损坏频繁。

(5) 防腐蚀性差, 配件腐蚀严重。

3.3 药剂质量不稳定, 部分批次的聚丙烯酰胺发生交联, 影响注聚泵的正常运行。

4 下步建议及整改措施

4.1 注聚泵出口增设单流阀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 在港东一区一注聚站6#注聚泵出口安装一套单流阀, 经剪切效果评价, 平均粘度损失率为2.97%。目前所有注聚泵出口均已安装单流阀。保证了启停泵及机泵维修时的安全。

4.2 优化注聚泵配件

与注聚泵生产厂家合作, 改进设计缺陷:

(1) 完成定向阀座的制作, 现场安装试验应用。

(2) 成立研究小组, 对液力端凡尔总成内部结构进行改进, 降低粘损率。

(3) 改进配件加工工艺, 确保配件质量。4) 重新优选适应注聚溶液的材质加工配件。

4.3 提高聚丙烯酰胺的稳定性

(1) 及时维修注聚泵和检查过滤缸, 清理其中的胶团。

(2) 与药剂生产厂家结合, 严把聚合物药剂质量, 保证药剂达标。

4.4 适当调整工艺参数, 提高溶解熟化效果

调整熟化槽的液位以及熟化时间, 使聚丙烯酰胺充分熟化溶解, 保证溶液均匀稳定。

4.5 与阀门厂家联系, 改进开启关闭的传动装置

总之, 大港油田三次采油工艺技术通过十几年的研究及现场应用, 形成了能够满足不同三次采油驱油方式下的需要, 但我们仍要针对大港油田特点, 紧紧围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深化地质方案、工艺方案的研究, 最大限度地提高注聚效果, 强化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及配套工艺的研究工作, 不断提高配套工艺技术水平;实现清水注入工艺向污水注入工艺的转移, 完善注聚井分注技术, 因区块制宜、因井制宜, 努力降低三次采油投入成本;积极探索、研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 实现难点问题的突破, 为三次采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工艺技术保障。

摘要:污水聚合物驱油首次在大港油田港东地区进行了先导性实验, 解决了新鲜污水中一些活性物质对聚合物产生降解的问题, 矿场污水聚合物驱和扩大性试验均取得成功。该技术是我油田较为成熟的可进行工业化推广的三次采油技术。

上一篇:学生感恩老师的话简短范文下一篇:钱塘观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