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管理范文

2024-03-29

投资组合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证券市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对于促进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现代组合资产理论的产生及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应用现状。

[关键词]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应用现状 局限

一、引言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所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研究领域。我国证券市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和推进科学化投资管理,对于促进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组合资产理论的产生及主要理论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是西方现代投资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近年来财务金融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和深入探讨的重点课题。这一理论以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统计学、理论抽象、应用数学等方法,对资产组合的特性进行以定量为主的分析研究。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金融学家Harry•M•Markowitz发表了《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论文中,Markowitz把证券组合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替代关系数量化,提出了均衡分析的新思路和分析方法。这就是现代证券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的基本框架。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威廉厦普(William•F•Sharpe)发表了《资本资产定价: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约翰琳特纳(John•Lintner)的文章《风险资产的价值,股票资产组合的风险投资选择,资本预算》。在比较强的假设之下,给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CAPM模型主要是用来描述证券的风险价格进而得出均衡价格形成机理的。

1976年,罗斯(Stephen•Ross)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在他的《资本资产定价——套利定价理论》一文中指出,任何资产的价格可以表示为一些“共同因素”的线性组合,即资本市场中某种资产的价格可以利用资本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所确定。

三、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应用现状

我国证券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以来快速发展,市场已达相当规模,在为企业筹措资金、推动企业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起到了積极作用。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市场机制与工业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国家具有很大的不同,处于发育阶段的证券市场不仅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的建设也不完善,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有效市场,使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特征限制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作用的发挥

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偏大的问题,使得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所强调的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消除非系统性风险,以实现降低风险的作用无法明显发挥。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主体将资金用于购买证券而未来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或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地说,就是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引起证券投资实际收益率同预期收益率之间产生偏差,偏差越大风险越大,偏差越小则风险越小。证券投资的风险有许多来源,按风险来源的性质一般可分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

系统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周期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由于这些风险来自企业外部,是单一证券无法抗拒和回避的,它对所有企业的证券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投资者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掉,因此,这些风险又叫不可回避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只对某个行业或个别公司的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不存在系统、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非系统风险具体分为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由于各个上市公司的情况千差万别,非系统风险具有相互抵消的可能,所以这类风险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加以避免。

根据有关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中国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所占比例一般要大于50%,而在西方的成熟股市中,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所占的比例都较小,平均值一般都低于40%。由此可见,我国证券市场与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相反,系统风险在证券市场风险中所占比例较大,非系统性风险所占比例较小。这必然会导致通过投资多元化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空间极其有限,使得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所强调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消除非系统性风险来降低风险,无法发挥明显的作用。

2. 我国证券市场本身存在的缺陷限制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作用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市场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我国证券市场而言目前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非有效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观念不成熟。

(1)非有效市场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如要求证券市场必须是有效市场便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假设。所谓有效市场,指在一个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能获得或利用的信息,每一种证券的价格将永远等于其投资价值。

所有信息可分为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三类。根据投资者决策所用信息类别,有效市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分别代表股价充分反映了历史价格变动信息、所有公开可获信息及公开和内幕信息的市场。现实中,强式有效市场过于理想化,弱式有效市场则无法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功能,我们努力要求达到的是半强式有效市场。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市场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股市正趋于“近似弱式有效”,但离半强式有效相差甚远。

(2)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观念不成熟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会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分析、处理信息,从而采取同样的投资态度,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证券的定价机制。因此,投资者决策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是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对现实市场有较强适用性的一项前提。

首先,分析一下我国投资者的构成情况。据以往深、沪证券交易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证券登记公司开户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多数,机构开户的投资者所占比例很小,而国外成熟股市中机构投资者占比在50%以上。可以说,我国股市实际上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大,也不利于对上市公司实行有效的监督。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股市则不同,机构投资者不仅入市资金规模大,在市场操作中占主导地位,而且有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熟练的投资技巧和专业的研究分析队伍,他们介入股市越多,股价波动就越少,同时,他们在引导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促进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分析一下我国投资者的基本情况。根据200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显示,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程度的投资者(高中及中专以下)占了总被调查者的43.81%,而初中以下的有12.04%,这一数字意味着有数百万的投资者未能接受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对于证券投资知识,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投资知识来自于非正规教育,主要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股评专家的讲解以及报刊、杂志的文章等(三者相加约占总数70.4%);在做具体的投资决策时,投资者依据“股评推荐”、“亲友引荐”以及“小道消息”占51.5%;在投资决策的方法上,两成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决策时几乎不做什么分析,而是凭自己的感觉随意或盲目地进行投资。因此,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受教育程度低,缺少专业方面的知识,人市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多数做短线炒作投机。那么要求这些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率、标准差、证券之间的协方差有相同的理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四、结语

从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历程看,投资理论的发展与证券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应用现状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还需要进一步地市场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凯斯•布朗 弗兰克•瑞利:李秉祥等译.投资分析与投资组合管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2]穆良平 史代敏:论我国证券投资的风险特征及风险规避[J].社会科学研究,1999.(4).

[3]于桂琴:我国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成因分析[J].特区经济,2001,(10).

投资组合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极力塑造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形态。金融科技助力下的智能投顾在国内迅速发展,财富管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与传统财富管理相比,智能投顾在服务流程和技术具有独特优势,智能投顾因其高效、低成本、去人工化等优势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宠儿。然而,现阶段国内智能投顾面临监管缺失、合规经营、发展同质化等问题。智能投顾备受机构青睐,智能投顾做大做强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智能投顾:财富管理:行业问题

一、智能投顾服务流程

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投顾,借助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Black-Litterman模型、行为金融学、有效市场理论等理论,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金融科技手段,最终实现全方位、智能化投资顾问服务。智能投顾主要包括客户画像、资产配置、投资组合构建、交易执行、资产组合的再平衡、税收相关计算、投资组合分析七个部分。

客户画像:即通过收集并分析客户的社会属性、经济状况、生活习惯、行为特征等关键信息,来刻画客户的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

资产配置:进行风险一收益考量后,最终确定自己的基础资产类别和可选择的资产。

投资组合构建: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构建客户的具体的资产组合。智能投顾会考虑客户的投资目标等个性化因素,力求构建一套“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方案。

交易执行: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系统代理客户发出交易指令买卖资产。

资产组合的再平衡:实时监测市场变动,当组合目标偏离了实际的投资配置目标时,智能投顾会依据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结果进行自动调仓,实现客户的投资预期。

税收相关计算:主要涉及税收规划,国内税收规划需求不是很高,因为国内证券投资不征收资本利得税。相反,其在美国市场有着广泛的运用,智能投顾会分析税收结构与特征,优化客户的资产配置,实现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投资组合分析: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分析的工具,依据智能投顾的投资结果,复盘整个投资过程,对投资组合进行必要的绩效评价。

二、智能投顾在财富管理运用的优势

与传统的投资顾问相比,智能投顾的具有以下优势。

克服非理性行为。智能投顾通过互联网技术、金融理论方法、智能算法、数据模型实现组合风险一收益效用最大化。其理论模型和智能算法较为客观,而投资者具有追涨杀跌的心理和过度自信的弱点,智能投顾可以避免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干预投资组合。

智能化的财富管理方案。考虑客户社会经济能力与风险偏好等因素,进行大量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千人千面”财富管理方案。同时,智能投顾在“去人工化”的過程中,减去不必要的人工成本。

化解人工投资顾问的委托代理冲突。投资顾问与投资者在委托代理下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智能投顾克服投资顾问的个人因素干扰,避免过于保守的投资策略、激进的投资策略,基于客观数据帮助客户做出相对客观的决策。

快速高效的动态调整。智能投顾同时可以实时监测投资组合市场表现,根据投资者的实际目标,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实现自动调整,反应上比传统投顾更快速、更加精准。

低门槛与低费用。传统的投资顾问主要服务于高净值客户,智能投顾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低门槛和低费用使得财富管理服务于长尾人群成为可能。同时,低费用、低门槛吸收了广大的客户群体,在规模效应作用下,智能投顾平台实现了收益的最大化。

三、智能投顾财富管理运用问题总结

智能投顾不是取代传统投资顾问,是对后者的补充发展,智能投顾推动投资顾问行业的变革。然而,现阶段国内智能投顾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智能投顾或是机构的营销噱头。智能投顾在财富管理中的优势明显,但是其对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硬实力要求比较高。比如,科学的金融模型、高效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化的机器学习、优秀的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等。当前智能投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并没有真正的智能投顾平台,智能投顾更多成为理财产品销售一大营销手段。

产品定位不清晰、同质化倾向。各大平台智能投顾产品大多大同小异,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位与产品特色。大多具有类似的客户画像、客户行为分析、理论数据模型,产品不具有不可替代性,缺乏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的智能投顾平台,智能投顾行业发展面临同质化问题。

部分投资策略可能存在监管套利。平台采用底层资产不穿透和投资策略不透明的“黑盒策略”。投顾平台进行推荐和调仓时,不会对外公开其原因,这种策略下投顾平台可能将违规资产纳入资产池或者推荐销售实际风险等级与客户不匹配的资产组合。现阶段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些策略存在一定的监管套利。

投资顾问存在法律合规问题。国内对智能投顾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这一块监管仍然处于监管空白。智能投顾行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基础,智能投顾平台鱼龙混杂,部分平台存在违法违规经营的问题,这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投资组合管理范文第3篇

第一条 开展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引导投资者了解融资融券业务知识,帮助投资者熟悉融资融券业务规则,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的认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融资融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第二条 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普及融资融券业务基础知识。 (二) 宣传融资融券业务方面的政策法规。

(三)揭示融资融券业务投资风险。

(四)向投资者具体介绍融资融券业务,内容包括:融资融券业务特点、融资融券业务基本要求、融资融券业务办理流程等。引导投资者结合自身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投资品种和投资策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五)指导投资者正确使用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的客户端软件(包括网上交易、热自助、电话委托等),提示投资者妥善保管其账号和密码、定期修改密码、注意密码强度,避免使用简单或容易被猜测的密码、做好网上交易电脑防病毒和防木马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等。 第三条 全面运用投资者教育园地、网站、客户服务电话、宣传教育活动、投资者教育讲座培训、宣传材料发放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融资融券客户投资者教育,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

第二章 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工作职责

第四条营业部建立以总监为组长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工作,并根据公司融资融券相关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考核和奖惩办法,保障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履行下列职责:

(一)履行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的职责并组织落实投资者教育工作;

(二)拟订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工作具体落实方案;

(三)定期或不定期策划、开发、组织实施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活动项目;

(四)每季度最后五个工作日内向零售业务总部报送的本季度投资者教育工作总结和计划中应包含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相关内容。具体报送要求参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通知执行。

第三章

投资者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式和实施

第五条 应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投资者教育的效果。具体采取以下方式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

(一)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融资融券业务专栏,专栏中应细化类别,专栏的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完整,并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者教育、风险提示、业务资讯、业务推广活动信息等。

(二)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根据所在地的情况,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向广大投资者介绍融资融券知识,介绍的内容应按照监管机构和公司下发的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相关材料进行推广宣传,在投资者教育中应注重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的提示、法规的普及、业务流程的讲解以及系列产品的比较等。

(三)在营业场所举办投资者教育讲座、培训。 根据投资者意向性,分类分批的组织投资者参加融资融券业务专题讲座,了解意向性投资者对于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认知情况、融资融券业务相关内容理解情况,并对投资者未理解的或有理解误区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四)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张贴证券交易所各项交易规则、标语、宣传画、风险揭示书等宣传资料,及时发放由公司统一编印的《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手册》以及相关宣传资料,置备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供投资者随时查阅。

(五)按照适当性原则,充分了解自己的客户,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对符合条件准备开展此项业务的客户重点进行交易规则、业务风险的介绍。

1、通过公司客服专线,由专人向意愿客户介绍业务;

2、置备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手册和简明宣传折页,由融资融券业务推荐人对意愿客户进行一对一的介绍;

3、举办意愿客户现场专题讲座和视频专题讲座。

(六)在客户办理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持续进行投资者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在营业场所公示融资融券业务推荐人名单,提示客户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采用专人负责制,其他人员无权办理;

2、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指定专人向客户讲解业务规则和合同内容,主动提醒客户仔细阅读融资融券业务合同及交易风险揭示书,并告知客户在签订融资融券合同前必须先签字确认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

3、提醒客户妥善保管股东账户卡,保密身份证号码、账户号码、交易密码等资料,提醒客户不在无业务资格的营业部网点从事融资融券交易。

4、引导客户合法合规交易,发现客户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的,应当立即告知、提醒客户,对可能严重影响正常交易秩序的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按规定采取限制措施;

5、在融资融券业务宣传等材料上标明风险揭示语,并在醒目位置注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6、营业部融资融券业务推荐人及时将客户账户预警信息告知客户,提示风险;

第四条 公司网站投资者教育专栏中应设置融资融券投资者教育专栏,刊登证券交易所各项相关交易规则、指引。建立健全客户服务机制,通过交易委托系统、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信函等多种方式为投资者提供服务。

第五条 在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时,做好投资者教育留痕工作。主要包括:资料受领签字留痕、培训课程签到留痕、业务规则、流程及合同讲解签字留痕等,相关材料都应归入《融资融券意愿客户跟踪服务档案》。

投资组合管理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类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那么,企业管理的效率问题成为制约各类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本文从多个方面对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应用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组合

一、前言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在企业管理产生了项目管理这门新兴管理学科。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项目管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国际上产生了一种项目组合管理的概念,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类方法可以基于各类企业自身的特点,在管理中借鉴项目管理的模式,能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且有利于鼓励企业内部的改革创新,从而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二、项目组合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現在,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企业项目管理理论、项目净值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已经与项目管理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发展当中,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内部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企业如何管理多个项目,如何使这些项目能够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项目组合是指将各种不同的项目或者项目群聚合在一起实施管理的过程。通过项目组合管理能使它们更加有效的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项目组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可利用的资源和企业战略计划的指导下,企业通过深入剖析利弊而做出的对多个项目或项目群投资的支持。其主要实现形式是项目评价选择、多项目组合优化,在这些措施上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更加完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收益最大化。

1.项目组合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的区别。传统项目管理实践在企业发展中曾经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理论已经逐渐不能再适合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愿望。传统的项目管理仅仅强调管理的方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加大项目按照进度、成本、质量要求采取各种交付手段,其中这种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是针对某一个项目或者独立的项目群进行管理。也因此,与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相比,传统项目管理的实施者主要是某个项目的项目经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在管理过程中主要从底层开始收集数据,层层上报、层层汇总,最后汇聚在项目经理或者企业管理人员手中。这种方式存在一个重大的弊端,那就是不能及时发现与企业的目标在实际管理中发生的偏差。与传统的项目管理不同,项目组合管理强调项目管理的性质和方向。在实施项目管理之前一般首先对各种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诸多项目中首先确定一个对企业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最为有利的项目,然后集中精力做这些能够产生最大价值的项目,在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中始终与企业目标相结合。项目之间的平衡和组合对管理效率来说十分重要,根据各种项目重要程度的不同,确定他们的优先级别,实施项目的最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之上企业发展与项目进展能够保持在同一水平上。项目组合管理更多表现的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思维,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组织决策过程,在这些决策当中应当能够更加完善企业对多个项目的管理。项目组合管理与传统项目管理的最大不同之处还在于运行模式,传统的管理是自下而上的一种管理模式。而项目组合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企业应当首先确定企业战略,然后根据这种战略和目标优化以及配置项目管理,选择那些适合企业战略实现的项目组合。

2.项目组合管理的特点。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是项目组合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该管理方式的一大特点。传统项目管理主要是一种战术性的管理,强调的是管理方法,针对的是具体的项目和具体的事务。而项目组合管理的重点在于项目之间的组合程度,组合顺序以及组合方法。在这种管理工作实施之前企业应当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项目组合。在管理过程中应当保证组织中的项目、生产和业务活动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这种管理是企业整体性和整体战略的一个集中体现。项目组合管理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存在必然的,更为紧密的联系,是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一种表现。这种思维和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生存和环境适应能力来说十分重要。

三、项目组合管理的发展现状

早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投资组合的概念,将各种投资项目组合起来进行管理。在投资组合管理中,企业从风险和回报的角度来评估投资资产的价值和收益,这种理论第一次将多个项目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这种理念和思维为项目组合管理提供了直接的借鉴。随着这一理论的传播,企业界也开始纷纷借鉴这种管理模式,开始将企业内部的项目放下一起综合考量、组合管理。上世纪八十年代,沃伦·麦克法兰首次将这一理论与企业项目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在这种结合中他们能够更加完善自己的项目管理工作。企业各项目之间也能够更加完善自身的排列顺序,同时项目与企业整体目标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近几年来,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中迅速普及,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内部联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十二年前,美国学者约翰·爱德华谈到项目管理发展时,提到项目组合管理,虽然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发挥的作用却很大。这一理论的巨大威力使其在今后的企业项目管理中必将担当大任。

四、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领域

经过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组合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现如今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战略定位。项目组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对项目进行战略定位。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进行企业项目的战略定位,企业要判断自身的战略目标能否在各个项目中落实下去,首先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战略目标来适应外在环境。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对于企业来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在确定好战略目标之后,还要根据企业的具体目标来制定项目组合。

2.项目分析选择。企业项目的管理应当在项目组合管理理论指导下对项目进行分析选择。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选择各个不同的项目,选出与企业战略联系最为紧密、最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那些项目。在这一阶段当中,整个项目组合管理过程都应当发挥作用。它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在这些评价过程当中,应当尽量论述出每一个不同的企业项目对企业存在的意义。

3.项目组合优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在建和正在运行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并非都是同等重要,他们必然也存在等级上的不同。为此,在分析与选择阶段,应当对这些项目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与评价,在此基础之上,不仅要加强对这些项目组合的过程管理,还应当不断增强这些项目的组合程度。使他们能够按照合理的顺序出现在项目组合管理的过程当中。并在企业项目组合管理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项目组合决策。项目组合决策主要是在项目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项目组合,在此基础上再实行企业项目组合决策。企业项目决策者应当根据他们的实际经验不断丰富自身的经验。根据企业当前项目的进展状况,最终确定下哪个项目是企业优先发展的项目,哪些项目是企业还要积极筹备或者酝酿的项目等等。做出这种决策的基础依据应当是根据企业的外在环境或者市场需求的现实状况来决定。企业重点发展的项目,应当是市场迫切需求的项目。

5.项目实施与跟踪管理。通过企业项目的实施跟踪,管理者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组合项目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的不同程度。首先应当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立企业项目组合视图,确保管理者和决策者能更加及时和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项目的进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

五、选择和组织是项目组合管理的关键

组合管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思维,组合管理的优化程度以及与企业战略的结合程度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组合管理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对项目组合管理进行积极的指导参与,因为他们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者,他们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十分熟悉,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全面的視野来审视企业项目组合的科学性。同时高层管理者由于具备经验和知识上的优势,使他们能对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具有更为敏感的洞察力,在项目选择决策过程中,这些素质将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项目组合管理在实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他们的运转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组合管理应当在变动的态势之中不断发现新的机会,新机会又与现有的项目竞争资源存在相互结合的现实基础,企业应当根据这些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活动,对他们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和深入的比较研究。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这种优势显然是不具备的。因为他们针对的只是单个的项目管理,无法与其他项目之间组合和融合,也不能在对比和比较中获得新的认识。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得知,企业项目组合管理是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效率,推动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现实途径。项目组合管理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当中应当能够更加完善项目组合的次序和发展定位,不断提升项目组合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戴建平,乌云娜,陈文君.工程项目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业.2011(8):90-92

[2]陈昌富.企业多项目风险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2010(01):20-22

[3]刘剑强.大数据时代企业投资决策竞争情报需求与服务研究[J].现代商业,2014(01):187-189

[4]邓正强.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浅议――基于业务流程[J].中国经贸,2014(71):3-6

上一篇:卫生执法论文下一篇:体育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