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论文范文

2023-03-06

投资项目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在国外已经有三十多的历史,对于我国已经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应该考虑我国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府管理水平而开展的。因此应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模式,以促进我国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共投资项目;财政效益审计;中国特色

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对政府部门投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其是否合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否符合公共管理责任的要求,以促进其改善公共管理,提高管理效果的审计活动。对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是效益审计的重要部分,是保证国家资金有效、正常、合规使用的最有效的检查方式。众所周知,与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不同,效益审计作为一种对受托责任更深层次的考核方式,其内容与发挥作用的机理都有了巨大的转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财政效益审计的重点

财政效益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一定方式对政府组织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监督活动。财政职能实现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安排来提供社会需要的公共商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管理的重点必然由收入转向支出。与此相应,财政审计也必须针对公共支出的内容和特点有重点地开展财政效益审计。具体应把审计重点放在财政管理及耗用资源最多,效益容易衡定的支出项目上。具体地讲就是围绕预算管理及预算支出特点开展效益审计,确保财政支出有绩效。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是财政效益审计的重点。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同时也是财政支出社会效益的根本体现。而这种体现一部分又是通过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去实现的。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数量大,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特点,必须加强公共投资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方法

根据我国审计机关目前的现状以及近期效益审计目标,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现阶段要抓住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果四个环节,促进投资决策科学规范化,减少投资决策失误导致损失浪费,节省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对投资决策的效益审计评价是公共投资项目决策部门综合分析各个备选实施方案的优劣利弊,选择一个方案计划实施的过程。公共投资决策审计要按照国家投资、基建管理政策的有关规定,审查项目决策立项程序,防止违反决策程序擅自立项行为的发生。要检查以下方面:项目是否客观公正、可靠、实事求是;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待业、地区规划;项目建成后的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否能满足各方面需要;项目各项风险是否识别并采取了防范措施;项目建设方案是否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并选择了最优化方案;项目决策是否遵循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

投资管理效益审计评价是指对公共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投资管理环节的审计首先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符合性测试,通过查阅规章制度、调查言谈和现场观察等方式,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和归纳,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其重要程度,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将实质性测试与符合性测试有机结合起来。

资金使用是指按照公共投资项目既定的建设内容进行投资建设,是耗费人力、物力、时间等社会资源的货币反映。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应注意分析项目实际投资额与预算投资额的差异,发现项目建设成本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异,找到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成功或失误之处。

对投资效果环节的效益审计评价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公共投资项目的立项效益对实际效益进行核实和评估。即以项目预期目标和前期建成的同类项目的平均先进指标为依据,将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价值量与实物量等分析结合起来,通过综合分析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出正确评价。

三、我国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现状

(一)公共财政不健全

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尚不完善,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仍然存在,人们对公共财政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偏差。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要求不再只停留于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面,他们更关心的是财政支出的效果。但在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将使得政府审计对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审计力度不够,重点仍集中在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面,这也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发展。

(二)公共投资效益审计开展困囿于现行审计体制

效益审计要求审计机关能够独立地开展工作。但我国目前审计机关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具有较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监督力度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公共投资效益审计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三)公共投资效益审计标准难确定

效益审计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使得审计标准主观性较强,给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某些公共投资项目审计专业性较强,审计人员不可能同时掌握各类专业知识,在评价公共投资项目时不能做出深刻中肯的判断。

(四)公共投资效益审计任务过重制约着公共投资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

在我国目前审计人员编制受限的情况下,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薄弱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公共投资项目逐年增加,审计人员很难对各个公共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四、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模式的关键要素与中国特征

研究中国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模式,要对构成这一模式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选择与决策。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一个审计项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直接影响着审计的范围、内容、所需证据类型、审计方法与技术手段,以及审计结论的表达方式和最终的处理结果。一般来说,审计的目标是围绕经济、效率、效果来确定的。而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来看,合法性是否应作为一个审计目标是引起争议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审计作用的预期差异,二是公共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现状。

首先,从对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作用预期来看,不同的社会主体对政府审计机关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作用有不同的预期:立法机关的预期是就政府工作的有效性为其提供信息保证;政府的预期是通过审计监督自己的政策与工作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公众的预期是通过审计揭露腐败问题,有效使用纳税人资金;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预期是帮助其寻找提高绩效的途径。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对合法性的关注有一定的需求基础。

其次,从公共资金管理现状来看,我国在公共资金管理和使用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违规使用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相关项目未作过财务审计,在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时关注合法性也就变得重要了。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

选择审计项目通常考虑的因素有:项目性质的重要性,立法机关或政府的关注程度,项目使用资金的多少,管理风险,预期价值,社会关注程度,可审性等。而在我国选择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项目还应有一些不同的考虑,包括:一是是否进行过财务审计。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已经进行了财务审计,那么我们的许多工作内容可能会与财务审计重复,也浪费审计资源。如果没有做过财务审计,那么有许多基础数据的可靠性与经济活动的合规性还需要进行验证,这样的审计就成了一项综合性的审计了。二是项目与财政资金的关系。根据效益审计与财政资金的关系不同,效益审计项目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紧紧围绕财政资金的使用来开展效益审计,选择政府支出项目来检查评价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果。另一种是围绕公共部门职责履行情况来开展绩效评价,评价某项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效,不一定结合资金的使用来开展。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围绕资金的使用开展效益审计是比较可行的。因此,我们应该围绕资金来进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

(三)与已有审计的结合

我国审计机关目前对专项资金和国家建设项目都开展了审计,从审计的内容来看已经有了一定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内容,如关注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关注资金使用的效果,关注项目是否能够按期完成等。而对一些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单位也开展了预算执行审计,这些审计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效益审计的内容。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开展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应考虑与已有的审计进行结合,而不应重复实施两次审计。如国家建设项目如果已经做了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审计,就不应再安排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对未进行上述审计的可以开展效益审计。对公共部门或单位,应以那些跨部门的专项资金使用作为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项目。

(四)评价标准的使用

评价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规范性标准,如有关的法规、制度、相关程序要求等强制性的标准;另一类是用来衡量绩效的计量标准和其他良好实务与规范化控制模式等非强制性标准。从我国的审计传统来看,使用强制性标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都容易接受,而要使用非强制性标准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一方面是由于非强制性标准的不统一、约束力与说服力弱等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公共部门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对规范化的控制模式和良好实务的认同程度不够有关。在这种条件下,对非强制性标准的使用就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五)审计成果的体现与发挥作用的途径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审计报告,而这样的成果如何发挥作用?能否只提交一个审计报告就发挥效益审计的作用,这需要对审计报告内容、对象和报告后的进一步措施进行制度安排。首先从报告内容来看,要明确地提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绩效低下问题,并分析出原因,提出措施。其次从报告对象上看,审计报告除了向社会公布外,还应向政府和立法机关分别报告。向政府报告是为了便于政府了解所审项目的情况,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审计建议。向立法机关报告是为了让立法机关了解政府工作,并开展相应的监督。向立法机关的报告,应区别情况,对重要项目可提交单项审计报告,对数量众多的一般项目可合并提出专题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应按财务审计中的有关处理措施实施处理处罚。

五、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中国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而要构建中国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模式,并将其广泛地开展,要将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与中国的现实特点充分结合,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路线。

(一)与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审计充分结合

由上分析可知,合法性分析是我国的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的审计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将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建立在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如果没有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作为效益审计的基础,审计人员对项目效益的评审就会产生偏差。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若能充分结合,在我国目前的审计环境下,能够充分体现审计工作的防护性、建设性的基本作用。

(二)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待续发展的要求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效益审计。一个公共工程项目的效益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项目建成后对社会的总体影响程度,比如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是否得当,是否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既兼顾了公平原则又兼顾和发展原则,是否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是否对自然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等等。

(三)与已有的审计统筹兼顾

如前所述,我国开展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应考虑与已有的审计进行结合,而不应重复实施两次审计。同时,要注意将个别项目的效益情况与一批项目的效益情况统筹兼顾。不以一个项目的效益好坏来做出判断,而是将其一批资金、一批项目之中进行判断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达到节约审计资源的目的。

(四)对审计方法、审计指标进行创新,走有自己特色的审计道路

审计工作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吸取经验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要敢于大胆地尝试。比如对投资项目评估,在评价其经济效益时,我们只评不审,在评价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时,往往多采用定性的方法,而未尝试过定量。我们在开展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时,要借鉴国外效益审计的技术方法,比如对某一项目资金节约度的计算,这样能够使我们的效益审计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时代的气息。

中国特色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一种全面性的审计,是一种综合性的审计,是一种系统性的审计,也是创新性的审计。在吸收国外效益审计经验的同时,应该结合我国的特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模式,以促进我国政府效益审计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梅芳.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评价方法[J].审计月刊,2004(12).

[2] 刘毅,邢英.对公共工程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探讨[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5).

[3] 余美.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及运作[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 商满邦.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可作为基层效益审计的突破口[J].审计月刊,2004(9).

[5] 王希亮,孙焕军.中国特色效益审计探析[J].

[6] 曹媛,仇白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J].审计月刊,2006(6).

(责任编辑:席晓虹)

投资项目论文范文第2篇

一次外出采访,本刊记者在北方一座城市偶然间看到一家时尚小吃店。门脸虽然不大,但是生意却异常红火,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此时并非是周末、用餐高峰期。出于职业敏感度,记者决定尝尝这个时尚小吃!

薄薄的饼皮,卷上鸡蛋、火腿、洋葱、西红柿等各种食材,涂上又香又浓的酱料……看上去很像北方城市的特色小吃——烙饼卷鸡蛋,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记者购买之后,却发现,其确实与众不同:

其一,饼皮十分的薄,有的很有韧性,有的则入口即化。

其二,饼皮并非采用传统面粉制成,而是用养生细粉、蔬菜汁、特制作料混合在一起制作出来。既有大量的维生素,又不会让顾客吃出蔬菜的味道。

其三,酱料营养丰富。表面上看酱料很像天津特色小吃——煎饼果子专用的甜面酱,但实际上酱料里添加了海鲜汤汁、骨汤、法式甜香配料、大枣、枸杞等,使之口感特殊,营养丰富。

其四,制作十分简单。在不到2平方米的长条形吧台里,十来个塑料盒里盛放着玉米、火腿、香肠、西红柿、土豆、培根等原料,只需要将原料码放到饼上卷起来,无大灶、无明火、无油烟,这样的制作程序让小店告别烟熏火燎,这种做法类似街上现场制作寿司的小店,现场加工卷制即可。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不到1分钟,十分便捷。

其五,价格十分亲民。一套小吃的售价仅在3—6元,与时下各类传统小吃——煎饼果子、大饼卷鸡蛋售价几乎相当。

市场前景不小,适合草根投资者介入

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特色小吃项目。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时下特色小吃是一个热点投资项目,不仅投入小,回报率高,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率高,约8成的投资者都处于盈利状态。该项目的口味上种类丰富,可满足大江南北顾客不同的口味,因此不存在投资区域的限制。

另外,从本刊记者调查,该项目在全国各地的加盟店,100%都处于盈利状态,且约7成的加盟店月均盈利水平超过2万元。

那么,这个项目适合草根投资者介入吗?

据本刊记者调查,以标准门店为例,最低投资额约2.98万元(不含店铺租金),店铺面积约8—15平方米,员工仅需一人,建议售价约3—6元/套,成本约0.8元—1.9元/套(因各地人工、房租等成本差异较大,因此本文介绍的成本只是原材料成本)。

而从技术角度讲,一个具有小学知识水平的人,只需要参加2—3天的培训,就能完全掌握所有操作,而且配料等都是总部统一配送,而饼皮也由专业智能设备制作,可以说技术门槛十分低。

以天津市场为例,若将标准门店开在繁华区域,整体投资约6万元,其中加盟费(含设备费等)约2.98万元,店租约2万元/月,流动资金约2万元。每月的综合成本(店租、员工工资、水电费、税收等)约3万元,即每天约1000元。以每套售价5元为例,成本约1.5元,每天销售285套小吃即可保持盈亏平衡。而繁华区域,日均客流量超过5万人,只需0.06%的客流量消费,投资者就能盈亏平衡。

另外,该项目还有很多其他盈利点,如欧式四季饮品、铁板串烧等,因此日均盈利数百元十分轻松。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食品可以全天销售,早起卖早餐,中午和晚上卖正餐,两餐饭点之间还可以卖甜点。可以说该项目比较适合初次创业者。

投资项目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途径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建立政府投资专项基金、培育多层次新型投资主体、促进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项目投资建设、发展多样化的债券市场;并就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采购制度、评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政府投资;改革;造价管理

一、县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决策随意,投资失误多

在我国,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最终决策方式采取的仍然还是领导决策,即最终的决定权在于领导的选择,而不是针对具体投资项目做全面、科学合理地可行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因此,这样极容易导致投资失误。存在这样现象,还是部分人员不愿担责,缺少承担的勇气。针对这种问题,部分人员想的不是怎么样才是最科学的选择,反而是怎么做自己不用负责,即使有一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也是走过场,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超计划现象严重,甚至发生重复建设或完工后不能正常使用等后果。

“三边”工程就是典型的决策随意性的表现。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是三边工程的真实写照,是许多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通病,这主要就是决策者面对问题时欠考虑,仓促决定的原因。因此,做到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尽量减少失误是政府投资项目中最关键、最基本的要求。

2、没有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政府在投资项目过程中,政府建设部门往往存在大包大揽的现象,不仅充当选手,还充当裁判。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政府部门对项目管理的沉重财政负担,而且对全面管理投资项目不利。

二、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途径

1、建立政府投资专项基金

目前政府投资使用分散,中央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部门仅靠每年300-400亿的财政预算内投资来实现投资调控,其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目前的现状是,政府拥有的建设资金总量太少,全社会的投资总量又十分庞大,如果不增加政府投资的总量,将难以发挥其调控作用。因此,建议尽快设立政府投资专项基金,有助于加大政府对投资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2、培育多层次新型投资主体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等社会资本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给予民间资本、外资等社会资本平等的地位,在投资机会和条件、要素供给等方面消除人为壁垒,鼓励各类资本利用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公司化进程;推动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机构成为稳健的新型投资主体。设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负责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领域、投资比例、风险预测和回报比率等事宜,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机制,为社会保险基金成为新型的投资主体提供制度保障。

3、促进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项目投资建设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高,激活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己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据估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2万亿元民间资本被闲置。究其原因:现行政府项目投融资机制使得民间资本投融资障碍重重,无法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促进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项目投资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实现:为民间资本引进新型的融资方式和政府的政策配合包括审批制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问题。如果按照这种改革思路,给民间资本自由发展的空间,民间资本在政府项目方面的投资还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发展多样化的债券市场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铁路、电信、市政设施等公益性较强的项目,可以通过部门或地方机构发行中、长期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发债筹措的资金可用作国家资本金投入,以增强项目获取银行信贷的融资能力。因其投资所形成的资产风险很小,这类债券的公信力仅次于国债。一些需要政府长期扶持的社会性事业,也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社团机构,实现市场筹资。

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1、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采购制度

招投标对于获取最大限度的竞争,提高公共采购的透明度,促进采购资金的节约和采购效益的最大化,杜绝腐败和滥用职权,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施工要招标,勘察设计、监理和设备采购都应招标;不仅要选择好的承包商,而且招标投标中的重大问题应当由有关部门组成的招标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政府投资项目应采取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的公开招标方式。我国应逐步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认可承包商名册,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标信息指定媒体,强化政府投资工程计价依据的管理。

2、对政府投资项目强制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能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因此,政府投资项应加强科学管理,实行限额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并不是简单的考虑节约投资,而是包含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和保证科学性的内容,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增强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

3、实行建设资金直接支付

改革财政性资金划拨方式的思路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包括设备供应单位在申请用款时,首先必须向建设单位提出用款申请,经建设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有的还须经监理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送财政部门核定后才能将款项“直接”拨付给这些单位。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建设单位始终掌握建设资金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在强调建设单位对项目管理责任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资金拨付的安全性。对财政部门来讲,虽然加大了资金拨付管理的风险和责任,业务工作量将成倍地增加,但对推进财政改革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4、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督措施,支出方面普遍存在着预算约束软化、管理不严、支出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财政投资绩效普遍不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其根本,是财政部门在财政投资支出管理手段上的缺乏。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没有一套工程概、预、决算的审核方法及一支概、预、决算审核的专业队伍,财政部门不能准确地测定财政投资项目的实际支出数,在预算编制上只能被动安排,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在这样的背境下,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管理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杰. 浅谈项目投资管理风险[J]. 安徽建筑, 2002(03).

[2] 周承位. 强化项目投资管理,提高经济增加值[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3(02).

[3] 李恒阳. 工程项目投资管理要素分析[J]. 甘肃科技, 2013(12).

[4] 季天华. 浅议建设项目投资管理[J]. 工业建筑, 2013(S1).

[5] 凌利, 周晓宏, 王业球.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对比分析研究[J]. 价值工程, 2012(08).

[6] 陈洪军.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2(06).

[7] 罗巍.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24).

【作者简介】

曹玉龙,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发改局,研究方向:政治学。

投资项目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央和地方傾注大量的财力,竭力实施了“富民工程”,对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投入日益增多,规模空前,如何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政府投资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投资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质量;问题;对策

随着政府投资审计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领域的显性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诸如虚增工作量、高套定额标准、提高计费单价等,这些高估冒算的手段和行为已难逃竣工决算审计的法眼。但是,一些工程建设领域的潜在问题由于其具有隐蔽性,却不易被发现,这类问题给国家建设资金所造成的损失浪费是巨大的,给腐败的滋生提供的土壤是肥沃的,如不加以及时、有效制止,必将滋生蔓延。下面对目前工程建设领域中五个方面的潜在问题进行探讨,并从审计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目前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我省政府投资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是好的,强化了审批程序,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制等机制正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领域推行。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工程项目上存在问题较为突出。

(一)招投标实施不规范。虽然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施了招投标管理,但在项目实施中,少数项目对建设内容进行了大量更改,设计图纸面目全非,不得不抛开招标结果另行计算造价。同时,有少部分项目在通过招投标后,采取出资挂靠的办法,由另一施工单位进行承担施工。

(二)项目组织管理薄弱。工程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对工程投资项目的管理往往是采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政府组建的“指挥部”或“政府投资公司”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主体,其人员大都是从政府各有关部门抽调的,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还缺乏“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和互相制约机制。并且,在项目决策、概预算审查和施工管理方面尚缺乏足够完备的人员要素和经验构成,有些指挥部人员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变动,不能保证工程的延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三)工程投资预算缺乏科学性。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往往处于特事特办的现状,一方面有一些项目实地勘测不细、设计深度不够,概算粗略,投资预算不全面,造成变更工程过大。另一方面由于对项目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缺乏相应的责任制约,建设项目存在以人为好坏为标准,对施工中的工程更改比较随意,致使有些项目一改再改,造成实际施工与计划脱节,人为的出现大量的计划外工程项目,结果导致项目投资失控。

(四)项目前期工作缺乏深度。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急于上马,一些建设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造成项目决策过于匆忙,在没有作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急于开工,致使造成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的现象。

(五)竣工结算高估冒算突出。由于部分工程建设项目与人员管理决策不统一,少数施工企业存在“审漏就赚、审出就减”的想法,故意抬高工程造价,导致工程造价不切实际。同时,有的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对材料价格、人工单价调整等问题存在漏签或少签,给以后的市场价格定价留出了余地。有的利用隐蔽工程特殊性和监理人员出于人情观念,多签工程量,有的补充协议不合规,有的调减项目没有签证,使得工程造价虚高,多领工程价款,造成政府投资损失。

(六)工程监理职责缺乏到位。有的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监理却没有履行;有的尽管实行了工程监理,但在工程监理机构的确定上,却并没有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有的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属于隶属关系;有的工程变更联系单签证不规范,签证内容不全;有的只对工程量进行签证,未对价格进行确认;有的签证不及时,没有实施现场签证,存在着事后补签现象,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更联系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不了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

二、成因分析

审计认为,造成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和绩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一)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的缺失,民主化水平不高,是项目投资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由于中央集权及计划经济的运作惯性,加上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工作的不完善,政府投资的冲动一直势头不减,在地方和部门利益的驱使下,争取项目、获取财政资金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头戏,投资决策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部分政府性投资项目在选择、评估、实施以及资金利用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统筹规划,也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决策咨询和听证制度不健全,决策程序的透明度低。

(二)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是项目效益差和概算失控的主要原因。项目投资效果差,主要问题在于项目前期科学论证不足,由领导拍板决定,为赶工期赶进度而仓促上马。有的项目对实际情况考虑不周,设计生产能力过于超前,致使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闲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项目对市场研究深度不够,市场风险估计不足,实际经营状况不理想;还有的项目为了预测而预测,为上项目而评估,项目论证走过场,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在实际建设中,设计变更多,造成工程不必要的损失浪费。

(三)政府性投资项目缺乏问责制和制约措施,是造成项目违反建设程序、概算不实、投资失控的根本原因。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监理单位对项目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规定中缺乏对项目参建各方有力的问责制;同时国家对于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的行为没有切实可行的制约措施,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力导致权力被滥用、乱用、失控,从而使建设领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损失浪费、资产流失严重、效益低下甚至容易引发腐败等问题,使得项目不走基本建设程序照样开工建设、概算被任意突破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勘察、设计不招投标无人制约,而政府性投资项目问责制和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必然导致大着胆子上项目,敞开口子乱花钱的问题。

(四)投资体制不适应,是导致政府性投资项目包袱重、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一些项目的资金来源中政府自筹资金比例低,银行贷款等负债性资金比例高,项目建成后就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现行投资体制下,有的政府性投资项目,投资主体比较单一,政府几乎是唯一的投资者,受地方财力的限制,投入的资金量往往有限,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投入资金过少,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建设单位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搞建设,一些项目名义上是企业举债,实际上是政府负债,由于这类项目大多数没有收益,即使有收益,投资回收期较长,运营初期一般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经营状态,导致贷款无法按期归还,从而影响了基础设施项目的正常运营。

三、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的对策建议

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既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从审计中反映的一些问题来看,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建立科学和民主的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决策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防止因随意决策、盲目投资造成损失。政府的重大投资项目应该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或者经过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要逐步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建立立项的公众听证制度。从前期立项调查到规划编制、项目实施和后期管理,每个阶段都需要有公众的直接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严格规范的核准制度,明确核准的范围、内容、申报程序和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布,真正实现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决策应该纳入到社会力量的民主监督过程中,增加投资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二)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决策必须要建立在科学评估和论证的基础上,要建立咨询和投资效益评审制度,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效益要经过独立、公正的咨询中介机构的评估论证,咨询评估要引入竞争机制。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还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再作决策,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在政府内部建立一套科学和民主的计划编制和项目决策程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项目储备和方案比选工作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三)加快改革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管理方式。应积极探索如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经济体系。政府性投资项目要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实行“代建制”,选择有管理力量、专业技术性强的建设管理单位,将条件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集中统一管理,发挥专业人才经验的优势,全面作好质量、工期、投资的三大控制,以提高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专业管理机构履行建设管理的职责,以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有关专业项目的承建公司,以经济合同约束双方权利和义务。

(四)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的问责制和制约措施。要建立政府性投資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决策程序盲目上项目的,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主要决策者的行政责任,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将“谁决策、谁负责”这条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投资决策责任和投资风险责任的具体承担者。同时,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都应该有相应的责任约束,真正有效地建立起政府投资的制衡机制。除此之外,要建立起投资决策责任制,为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约束机制,强化政府投资决策的责任约束,有利于项目决策民主化,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的科学化。

(五)建立内、外协查机制。一是在审计系统内部,包括直属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异地平级和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形成一种互信、合作的协查机制。切实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各级各地审计机关对辖区相关部门和单位情况熟悉的优势,对情况进行查证核实,取得证明材料。二是与相关部门,包括同地、异地,同级和不同级的财政、税务、工商、建设、发改及公、检、法等部门,建立一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协查机制,共同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相关当事人的利益。

(六)强化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从事建设项目审计的同志,要按照“严谨细致,提高质量”的要求,做到“取铁证,办铁案”。要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环节多、部门多、内容多的特点,一丝不苟地对决算资料认真进行复核计算,并对照相关图纸资料到现场进行勘测,将各个环节,以及涉及的相关部门的情况和问题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有针对性地取证,客观反映事实真相;要弄清问题产生在哪个环节和部门,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要真实完整地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记载审计实施全过程,全面反映违纪违规问题和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努力提高审计结果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正有,柳建强,王德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存在问题与对策[EB/OL].襄樊市审计网.(2009-05-14).

投资项目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建筑工程的项目投资控制,对成本的要求非常严格,项目投资控制的应用由现代化工程项目生产的发展趋势决定,其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让企业处于优势的地位。在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投资控制的具体思路,为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1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常见问题

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容易造成投资失控的问题,造成了工程项目单位的亏损,并丧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1 建筑工程主体的投资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

一是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的链条冗长,不能够有效约束预算,投资控制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正常程序,致使其投资控制的范围存在真空,“跑冒滴漏”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投资控制的时候仅仅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而对于采购及维修的相关成本支出,不够重视。三是投资控制重点放在了开工后,对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不够重视,同时不重视合理组织生产要素,导致施工后的投资控制面临“先天不足”的问题。

1.2 投资控制的运行方法和机制缺乏有效性

一是控制手段缺乏現代化特征,不仅技术工艺和设备陈旧,而且产品成本高。二是投资控制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投资控制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无法形成系统的投资控制体系。三是投资控制责任不明确,没有与经济利益结合,忽视了投资控制分析、评价与考核的工作。

1.3 投资控制观念、意识落后,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

一是投资控制人员成本意识不强,但企业对业务范围的全面覆盖需求,限制了规模效益的取得。二是应收账款的回收缓慢,增加了资金周转的成本。三是尽管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工资不断上涨,人工费用不降反升。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问题,制约着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同时对工程项目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投资控制方法,已经势在必行。

2 建筑工程投资控制的思路

2.1 划分投资控制的职责

投资控制的主体是建筑工程项目单位的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应该做到各司其职,解决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2.1.1 施工技术部门,其职责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和优化,确保编制方案的预算成本,不大于目标成本,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好技术环节节约措施,配合物质管理部门做好材料采购和供应工作。

2.1.2 材料管理部门,其职责是采购计划的编制,确保材料的采购价格低于目标成本的材料单价;材料的供应要及时,同时执行好限额领料制度,编制材料耗用的财务报表。

2.1.3 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其职责包括编制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根据施工的需求,合理安排施工的机械设备,并定时保养和维修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运转,减少其他成本的支出。

2.1.4 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施工的要求,筹集资金和合理使用资金,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对其他部门的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

2.2 投资控制方案的编制

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投资控制的首要工作是做好投资控制方案的编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材料设备报价和气压成本费用,确定投资控制责任目标:

2.2.1 人工成本的预算,预算的依据是上一年全部员工的工资、补贴津贴、奖金等,然后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工资进行确定,包括材料管理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

2.2.2 材料责任预算成本的编制,鉴于材料种类多和数量大,因此可采用综合系数评估法或者加权平均法,根据材料的实际价格和种类,尽量剔除价格较高的同类材料。

2.2.3 机械设备责任预算成本的编制,确定机械设备购买的价格、租赁的价格、维修的费用、使用的期限等,将机械设备的成本降到最低,通常机械台班责任单价不适宜用定额台班的基价确定。

2.2.4 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现场经费预算成本的编制,可采用零基预算法,综合考虑各个部门各种费用的开支规模,这种方法是为了确保各个部门顺利执行相关职能,而免费提供办公费用、水电费用、燃料费用等。

2.3 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各个责任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方法手段,对部门内部的成本展开全面的控制管理:

2.3.1 人工成本的控制,包括外部人工成本控制和内部人工成本控制两个方面,但需要各个责任部门综合考虑施工各个阶段的工程特点,以便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性安排,在用工计划编制的基础上,展开施工人员的全面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而各个责任部门的投资控制要以施工计划为依据,加强投资的预控管理,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合同规定,控制非必要成本支出。

2.3.2 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投资控制总额中比例最大的环节,其控制的手段是通过材料需求计划的准确编制,对材料采购过程中的严格控制,确定材料的最合理价格,然后计算批量采购的数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材料的验收和使用工作,减少材料损耗情况的发生。

2.3.3 机械设备的投资控制,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机械设备的成本控制也成为投资控制的主要内容,需要对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以确定如何才能够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时的计费单价;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关系到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因此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避免由于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而耽误施工,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2.3.4 间接费用的控制,工程项目中名目最多的就是间接费用了,包括办公费、招待会、差旅费、奖金等,关于间接费用的控制,一方面需要提高投资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工资性的支出,另一方面是财务部门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严格招待费和差旅费等费用的报销制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容易造成投资失控的问题,造成了工程项目单位的亏损,并丧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针对上文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投资控制体系,划分投资控制的职责,编制投资控制方案,对部门内部的成本展开全面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玲玉.建筑工程投资控制要点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2] 陈平君,程鑫.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

上一篇:投资管理论文下一篇:投资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