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前景范文

2023-09-19

投资银行前景范文第1篇

摘要:在全球能源大变革的背景下,锂电池行业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锂电行业也随之成为深受资本市场追捧的热门赛道。为使各公司了解锂电行业,冷静客观筛选相关项目,作者对锂电池行业现状、相关政策及行业投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投资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锂电池  产业链  行业投资

一、动力锂电池情况

近几年,由于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快速增长,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的风向标。

1.基本情况。在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是两大主流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更多地被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而中高端或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优先选择容量、放电功率以及充电效率更高的三元锂电池。二者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突出特点是制造成本更低、高温状态更安全、循环寿命更强;三元锂电池最大特点就是单位电能比较大,且寿命较高,缺点是稳定性不是很强,安全性与制造成本不如磷酸铁锂。

2.动力电池行业存在较高行业壁垒。(1)技术层面,动力电池生产属于高端精密制造业,生产程序及工序多,零部件较多,产品定制化程度高。(2)客户认证层面,整车厂在遴选电池供应商时,认证过程繁复漫长、成本较高,因而往往经过长时间的综合考察才与电池厂商合作,合作后不易更换。(3)资金层面,动力电池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新建产能资金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

3.市场规模。据预测,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778亿元增至2025年1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7%,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十名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五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和远景AESC),市场占有率合计为43.2%。从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宁德时代占比最大,其次为比亚迪,占比达14.9%。

二、储能锂电池情况

1.基本情况。储能锂电市场是近年来新兴的锂电终端市场,虽然目前总体基数较少,但增长速度较快。在应用领域方面,目前主要应用场景为电网储能、通信领域储能和家庭端储能,近年来电网储能和通信储能受下游市场驱动,市场规模增长迅速。2020年以来,为实现能源转型,全球各国陆续提出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使得储能的刚需性愈发增强。

2.市场规模。2020年底,全球储能规模191.1GW,同比增长13.5%,未来还将保持20%以上的中高速增長。从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来看,2020年电力储能电池占比为41%,通信储能电池占比为46%,其他储能市场主要分别在城市轨道交通、工业等领域。预计至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58GWh,市场规模超过550亿元。

3.以锂电储能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未来市场广阔。目前储能领域包括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全球范围内的储能仍以抽水蓄能为主。在抽水蓄能以外的市场中,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详见图1)。锂电池因循环寿命长、环保成本低、能量密度高和产业化成熟等原因,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最优技术选择。以锂电储能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未来市场广阔,2020年中国新增储能中电化学储能占比为51%,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比92%。

三、山东省锂电产业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锂电池相关企业共4.7万家,从企业的分布来看,广东省拥有最多的锂电池相关企业,共计2.1万家。江苏省、山东省分别以5175家、2280家排名前三。我省是传统的化工大省,锂电产业链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原材料领域,总体上锂电企业的体量比较小,缺乏龙头锂电池企业的带动作用。

从各市情况来看,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较快,是我省锂电池产业最齐全、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已形成相对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锂电检测中心也在枣庄。目前全市拥有重点锂电企业12家,产品种类200多个,截止今年上半年,枣庄市锂电产业增加值增长39.5%,实现营业收入约10亿元。以建设我省锂电产业基地为目标,枣庄市锂电产业正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步伐,陆续引进锂电池终端应用企业,枣庄高新区正在建设的50亿元以上锂电项目已达6个。另外,枣庄市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正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为CB计划认可实验室,锂电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枣庄市打造“北方锂电之都”的发展前景可期。

四、投资锂电池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锂电池行业投资的机遇

1.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动力电池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今年以来,新能源行业迎来百年大变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动力电池供不应求。预计近几年,在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推动、供给与需求互相促进的局面下,动力电池供需缺口还将不断扩大。据预测,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约为18%;而到2025年,缺口将扩大到约40%。

2.各地争相引进锂电产业链项目落地。锂电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赛道,各地持续抢占锂电产业布局。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相关企业,陆续宣布在四川、安徽、江苏、广东等地扩产。目前我省多地政府也出台优惠政策,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将锂电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头戏。如烟台蓬莱区立足打造“北方风电母港”,正陆续引入一批锂电储能配套企业。

3.储能电池有望成为锂电应用领域的下一个风口。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锂电储能有较高成长空间。预计未来储能在分布式光伏领域渗透率将稳步提升,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结合的“风+光+储能”一体化项目是未来储能电站的发展方向。

(二)投资锂电池行业的挑战

1.锂电池企业利润空间受上游原材料影响较大。当前锂电行业最大挑战是锂矿原材料紧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带动电池装机量持续提升,叠加锂矿原材料紧缺,导致锂价居高不下,从2021年年初到今,锂、镍、钴、锰、铜、铝等锂电金属材料纷纷涨价,其中碳酸锂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00%。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下游整车厂的议价能力较强,锂电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锂电企业的毛利率开始下降。2021年上半年,宁德动力电池的毛利率是23%,比去年低了3个点;亿纬锂电、国轩高科锂电池毛利率在20%附近,且逐年走低。

2.动力电池行业投资存在盲目扩张风险。2021年上半年,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锂电TOP10企业均宣布了锂电池扩产计划,合计投资金额约1650亿元。在原材料大幅涨价的背景下,锂电龙头企业陆续投资扩产,给锂电行业健康发展带来隐忧。从电池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历次技术迭代都会导致大批电池产能淘汰。目前动力电池技术路径主要集中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这两种技术是否是最具发展前景,随着新型电池技术不断的出现,钠离子电池、氢能技术未来是否会颠覆锂电现有市场格局,都存在不确定性。

3.锂电池的安全性隐患尚未解决。前几年受益于政策补贴,许多电池企业都倾向于选择三元锂电池,但是在盲目追求政策补贴红利同时,许多厂家急功近利,缩短产品开发验证周期,把技术并不太完善的锂电产品推向市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召回45次,共涉及35.7万辆,多是因为电池安全问题;今年4月份,北京最大“光储充示范项目”爆炸,成为近几年储能行业最为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些都对我国锂电池行业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

4.收益與成本的不匹配是储能领域当前的主要问题。我国电网储能项目目前收益率不高,即使在峰谷价差最大的江苏地区,储能电站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仅为2.66%。当前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储能领域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政策驱动,尚未成熟的商业模式,盈利机制的不完整,成为储能项目规模化的最大痛点,通过市场化机制为储能电池项目提供合理的投资回报是未来的重点探索方向。

五、意见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在全球能源转型加快的背景下,锂电池行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从投资角度,对布局锂电池投资业务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重点关注我省具有持续技术研发能力的锂电企业

锂电池行业是目前资本市场的热门赛道,且符合国家发展高端制造的规划,我省多地政府开展布局发展锂电相关产业。尤其是枣庄市已拥有一批全国较强影响力的科技型锂电企业,虽然目前大部分锂电企业体量较小,但是技术研发能力强、拥有核心锂电技术,发展前景较大。因此应该在热门投资赛道中保持冷思考,重点关注省内有核心锂电技术、研发投入高的锂电企业,深入挖掘细分领域龙头、有上市预期的锂电企业。

(二)重点聚焦“专精特新”锂电产业链相关企业

随着锂电行业蓬勃发展,北交所的设立为锂电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渠道。目前,北交所和新三板上的锂电板块企业数量众多,新三板共有55家锂电产业链相关企业,涵盖锂电上中游各个方面。建议对这55家企业进行筛选,通过参股或并购方式进行投资。另外,在精选层的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有3家,分别是贝特瑞、长虹能源以及德瑞锂电。其中,贝特瑞公司当前市值844.52亿,是毫无争议的“北交所一哥”。它们作为电池新能源赛道上的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均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随着北交所的开市,未来高成长可期,可考虑择机参与其定增计划。

(三)探索布局“风+光+储能”产业领域

2021年我国多地施行“拉闸限电”政策,自发小型电站项目和储能产业园项目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建议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中探索“风+光+储能”投资标的,布局家庭端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培育中国的“特斯拉”。

投资银行前景范文第2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历来都非常重视。如何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一个功能完备、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供应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难以获得贷款、民间借贷活跃、农户小额信贷不能完全适应农户的需求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模式和改革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瓶颈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传统客户的流失。在许多地区,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受到其他金融企业的挑战,生存空间在骤然缩减。有许多由农村商业银行扶持成长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后,受规模限制,农商行仅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尽管这些企业仍然与农村商业银行保持着一定的业务联系,但是更多地求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很多地方的农商行因此失去了跟随发展的机会。

(二)政策负担与权利缺损。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承担着国家支农、扶农的义务,但国家至今并没有按照有关农业的优惠政策和支农份额的多少制订出相关扶持政策,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失去了农村信用社加快消化历史包袱的政策优惠。在监管政策上,农村商业银行又因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资本充足、各项准备等计提必须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准执行,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两者监管指标之间,始终依照从紧、从高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在跨区机构设置上,农村商业银行只能在县域以下,而对于县级以上的城市,则基本将原先的农村金融机构排除在外。这种政策安排,使得像原本有很强生机活力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使得其作为合作金融机构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应该享受的权利两头落空。

(三)法人治理结构虚化。尽管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按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的现代银行治理体系,但是在现实运作中并未完全落到实处。例如,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原则,银行的管理者应当由股东任命,然而目前农商行高管的任命权有相当部分掌握在省联社手中。董事长候选人产生方式按《公司法》规定由董事会提名,但省联社拥有提名权;董事长和行长可以由省联社提名,而且即使按章程由董事会选举或任命,也需报省联社核准同意。这种安排与真正的现代银行法人治理体系还有一定距离,它这不仅导致了农商行经营自主权的缺损,也不利于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和银行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安排。在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方面,目前更多地是依据一般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对于农商行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例如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主要以传统信贷业务为盈利途径,盈余公积的增长始终没有信贷规模的增长来得快,而目前监管当局为推进巴塞尔协议Ⅱ监管指标,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保持10%以上,这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越来越严重。

二、期待“给力”:农村商业银行未来改革的路径选择 分析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造成这种困局的因素有很多,如历史原因导致的法人治理不完善、人力资本不足、经营经验缺乏等等,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政策与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

中国设立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原因在于普通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必然会带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在我国的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当中这种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农业在当前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非常之小且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应该选择哪种模式能够实现快速发展,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乃至农村本身不断缩小蜕变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往何处去?

在城市与农村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很多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经大大弱化,它们所更需要的是对其第

二、三产业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股份制银行向农村地区的渗透不仅在挤压着原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而且事实上也是对后者职能的一种替代。所有这些现象都在提示我们,以往那种试图将城市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明确划分开来并让其各司其职的经济基础正在逐步弱化,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它能够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在这一体系之中,传统的农业金融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原有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居民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金融需求,需要特定的金融机构为其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应该是计划指定的,应该是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自行选择的结果,这样才能够保证金融市场具有足够的弹性与活力。在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时,必须要从上述视角出发,着眼于如何促使它们顺利地融入这一多层次金融体系,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一是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允许股权适当集中,形成相对控股股东,以提高股东的利益相关性,为其提供治理激励。其二是正确处理省级信用联社与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明确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对银行董事会的高层人事任免权,保障农村商业银行享有完整的经营自主权。

(二)在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的支持和优惠,鼓励和引导其服务三农。政府赋予农村商业银行某些具有政策性的金融业务时,应当以独立项目的方式采用规范的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明晰其成本收益,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或经济补偿。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同时也可以促进政策性金融业务效率的提高。

(三)调整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放宽准入条件。目前的监管安排一方面过于注重农商行的农村身份,与其目前面临的市场和经营状况存在错位,严重限制了其未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又忽视了农商行作为中小银行的特殊性,使其在与大银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根据农商行的自身特点与农村地区的实际金融需求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监管规则。长远来看,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应当以规模、产权制度、业务性质等角度而不是“城乡户籍”身份作为出发点,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体系发展趋势。

(四)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建设公平竞争环境。跨区域经营不仅是农村商业银行规模增长与业务扩张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有利于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和地域性系统风险的降低。因此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当从支持、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并且帮助其解决由此产生的经营资源不足和风险防范问题。与此同时,全国性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面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清算与汇兑系统,是跨区域经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保障公平市场竞争的一个有力措施,需要加以高度重视。

(五)为农村商业银行上市创造条件。资本金不足是当前困扰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资本金不足,不仅限制了农商行业务规模的扩张,推高了贷款集中度,增加金融风险,也阻断了农商行与长期企业客户共同发展的进程。农商行上市不仅可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助于规范其经营活动,提高其管理效能。长期来看,上市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转变身份,加入全国性金融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从建设与完善多层次综合金融体系的高度来看待农商行的上市问题,积极地加以扶持和鼓励。

投资银行前景范文第3篇

国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中小股份制银行应充分认识到托管业务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成功经验,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强化市场营销,提高服务质量,夯实工作基础,打造一流品牌,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托管业务发展道路。

国内银行自1998年开办托管业务以来,相关业务创新日益活跃,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入建设,各类基金层出不穷,为托管业务提供了广阔空间,托管业务已成为国内银行发力角逐的焦点业务,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托管业务也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思考。

国际银行业发展托管业务的基本趋势

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诸多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国际上逐渐确立了基金管理与基金托管相分离的制度,并从法律上予以确认。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扮演起资金托管人的角色,经历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后,托管业务目前已成为国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银行的托管业务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高度重视托管业务

从本质上看,托管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中间业务,发展托管业务,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水平,改善业务收入结构,提高无风险业务收入的比重。同时,托管费用收入具有安全稳定的特征,与其他金融业务发展有明显的联动效应,有利于巩固客户关系,减轻金融市场“脱媒效应”对银行的冲击。因此,国际先进银行都非常重视此项业务,纷纷利用其发达的业务经营网络,以及在资源、信息方面的优势,迅速做大托管业务,

JP摩根、道富银行、纽约银行、花旗集团、法国巴黎百富勤、瑞士联合银行等机构均是全球资产托管业务的行业领军者。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规模持续攀升

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张,推动商业银行资金托管规模持续攀升。据有关资料估计,全球商业银行资金托管规模每年都在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托管资金种类不再简单局限于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以及产业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都成为了商业银行托管的业务对象,形成庞大的业务规模,为银行带来丰厚的收入回报。目前全球前五十家托管银行托管的资产已超过100万亿美元,为金融机构贡献的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纽约银行、花旗银行托管的资产早已超过10万亿美元,国际先进银行托管业务规模预计还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托管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提高

国际先进银行无不重视托管服务的质量水平,为在系统开发、人员配备上满足迅速发展的托管业务需求,近年来国外托管银行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一般每年将其营运预算的20%~25%用于技术工具和资源的开发,为客户提供创新和前瞻性技术咨询服务,并根据业务发展及客户需求不断开发新的托管服务产品。在不断增加托管业务系统投入的同时,国际银行大力培养高素质托管业务人才,在托管业务的前台、中台、后台倡导专家型服务,打造优秀的托管业务团队。譬如,汇丰银行为了适应托管业务向全球扩张的高速发展,在人员、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入。目前汇丰单纯从事托管业务的人员就达到3000多人,超过整个汇丰集团总人数的1%,年均托管系统投入超过3000万美元。

国内银行托管业务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

国内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法律地位的正式确立,是在1997年11月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时,但在当时的制度安排中设立了很高的门槛,只有五大国有银行才能开展托管业务。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最早开办了这项业务,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随后跟进。很多中小股份制银行,只是最近几年才陆续获准进入资产托管市场,资产托管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国内银行托管业务的竞争格局

目前,五大国有银行凭借托管业务起步较早,网点众多,客户基础庞大的优势,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从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看,截至2007年底,工商银行托管了86只基金,托管基金净值达9726.17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约为29.69%。建设银行托管基金的增势迅猛,托管的基金为68只,托管基金资产净值为7483.32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为23.04%。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托管了56只和58只基金,托管基金规模分别为5690.45亿元和4246.98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分别为17.52%和13.07%。交通银行托管了40只基金,托管基金资产净值为2775.51亿元,托管资产净值市场占比为8.54%。尽管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近年来飞速发展,但市场份额仍然较低,2003年在基金托管市场上的份额只有2.6%,而2004年为8.5%,2007年达到8.71%,共托管了57只基金,基金规模约2831.6亿元。另外,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QFII、QDII、信托资金等资金托管方面,五大国有银行在规模上也有明显的优势。

不可否认,五大国有银行托管业务经历多年磨练,在基金清算、交割、安全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业内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和深厚的市场业务关系。同时,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规模主要是由银行基金代销能力决定的,尤其是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基金要依赖银行网点来赢得首发规模,这使得大银行确立了市场领先的地位。虽然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开展较晚,但非常注重提高托管硬件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和效率性,提升托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改善服务质量,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

托管业务的发展前景

从业务发展角度看,托管业务作为银行的新兴业务,具有成长性高、专业性强、综合效益显著的特点,托管业务甚至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托管业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难以变更性,便于与企业和金融同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传统银行业务有着显著的撬动作用。这就意味着托管银行对其他业务的逐步渗入以及非托管银行相关业务的减少或退出,其影响长期而深远。特别是在经营传统银行业务时,往往只关注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而托管业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可以广泛与金融同业、监管当局、省市政府、国资委、社保机构和企业高管等社会各种重要资源建立起广泛的合作与业务关系,对于带动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系统打造银行综合业务平台有重要的价值。所以,托管业务的开拓力度对银行长久发展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

商业银行托管资金的范围在不断拓宽,资金品种日益丰富。譬如,在《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以及《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管理办法》等政策陆续出台后,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快,保险资金投资托管迎来新的机遇。

在券商集合理财业务中,银行托管的地位也得到确立。《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必须将集合计划的资产交由银行托管,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可在与委托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将委托资产交由银行托管。在新的政策监管环境下,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采取银行托管模式,开办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扩大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在信托公司的业务中,监管机构确立了信托公司资金集合信托的托管机制,明确规定集合资金信托业务逐步试行托管制,对拟投向的项目涉及关联方交易的或者投资于有价证券的,必须引入托管机制,并且规定了托管人的基本条件和职责,为商业银行规范办理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托管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法规条件和制度环境。

总之,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资金托管业务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托管市场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托管业务品种越来越丰富,客户群体也从金融类企业扩大到一般性企业,这为商业银行拓展托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快托管业务发展步伐,不断提升银行托管业务市场竞争力。

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的发展对策

中小股份制银行托管业务自开展以来,紧紧把握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利机遇,托管业务全面、迅速、健康发展,取得跨越式进步。在今后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必须坚持差异化、创新性,确立效率优势、服务优势和品牌优势,走具有中小股份制银行特色的托管业务发展道路。

进一步强化市场营销

夯实传统托管业务基础。证券投资基金、券商集合理财资产、信托资产是托管业务中的传统业务种类,要及时跟踪、把握资本市场新热点和新变化,进一步加大对基金管理公司尤其是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营销力度,争取基金数量和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扩大信托、券商定向资产和集合理财产品的合作范围,加强对信托和证券公司的营销工作,加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开发,以业务创新带动信托资产托管规模的增长。

加快开发新兴业务领域。QDII和QFII的托管是联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重要平台,有助于积累国际托管业务经验。一方面,在总结托管QDII业务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具有QDII资格基金公司的营销力度,积极促进QDII托管的品种和数量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寻找在QFII托管业务领域的突破口,扩大银行在QFII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深化与PE私募股权基金和产业基金的合作。继续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发工作,保持资产证券化托管数量的稳定增长势头。在企业年金市场营销方面,积极争取企业年金基金托管资格,塑造年金的市场品牌,做大做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

加强与各类金融子公司及监管机构的合作。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类金融公司的合作,争取证券、信托等公司更多的托管业务支持,实现合作双赢的局面。同时,还要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监管部门及时了解政策动向,掌握各类基金的发展规划和最新动态信息,获取相关业务资格和监管支持,为银行争取到更多的托管业务机会。

提高投资者服务质量

优化投资者服务内容。托管业务服务是否高效优质决定着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论是在投资监督还是在提供信息披露、信息咨询等方面都要求托管银行的服务紧紧跟上客户需求甚至超前发展。为了确立与同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必须根据托管业务运作特点,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创建领先的投资者服务体系,通过现代互联网及通讯工具,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向投资者提供及时的资讯、市场提示信息、全面的投资者教育资料、必备的基金专项营销信息等,并能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组织进行相关的信息服务和培训活动等。

构建先进的服务平台。托管业务涉及到资产保管、账户管理、交易指令处理、财务报告等方方面面,环节众多、流程复杂,对运作处理水平的要求很高,必须加大投入,搭建先进的系统运作平台。努力提高托管核算清算工作自动化处理水平,按照产品种类分成工作组,实行专业化操作,以提高核算清算效率,适时引进新的信息技术系统,提高数据信息管理水平,确保业务安全高效运行,应对托管产品数量、托管规模迅速增长所带来的核算清算压力。同时引进托管资产绩效评估系统、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系统、QDII和QFII相关系统,实现数据信息标准化、自动化管理。并对托管业务的电子服务渠道进行改造,继续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对投资者的服务功能,不断探索、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为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

夯实托管工作基础

托管业务属于新兴业务领域,市场创新活跃,要持续深入进行制度建设工作,从基本制度、部门规章、岗位业务流程三个层面进一步完善托管业务三级制度体系。同时,随着托管行业的竞争加剧,需要及时审视调整传统托管组织架构模式,以迅速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要求为目标,优化机构设置模式,正成为托管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此,要积极借鉴外部成熟经验,探索和研究在金融市场发达、目标客户集聚的地区,如上海、深圳两地,建立托管业务分支机构,并单独作为一个经营部门,有效整合系统功能和资源,提高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丰富经营层次,增强营销能力。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托管业务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能力,并注意从市场吸收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造优秀的托管业务团队。

强化风险控制

托管业务涉及从证券价格变动监控、交易结算、收益归集和公司讯息处理等核心服务到税金返还、代理投票、基金或投资组合的会计核算和开放式基金的定价、基金绩效评估等增值服务一系列内容。不仅服务内容繁多,而且业务涉及资金数量巨大,这要求托管业务必须强化风险管理,保证无差错运行。要完善操作规程,规范业务操作,加强内部控制,有效进行现场检查,严密监控操作风险,推动各项业务健康有序开展。

打造一流品牌

托管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有赖于一流的市场品牌,中小股份制银行必须树立托管产品门类齐全、专业化服务和开拓创新为特征的行业形象与市场地位。通过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和创新力度,依托具有冲击力的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同时,与监管部门以及媒体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注重在行业内及社会上宣传品牌形象,提升银行托管业务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系中信银行副行长)

投资银行前景范文第4篇

股市的大范围波动,一方面是受各式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说明投资者的信心还存在不足。

《人为事物科学》写道,经济规律实际是人的行为规律,经济学是典型的人为事物科学。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管理需要把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视为重要经济因素。换句话说,抓住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就是抓住了市场经济规律的关键,就是抓住了经济规律作为人为事物规律的核心。管理经济就是管理人,管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从这个角度上说,信心是一个国家特殊的经济财富。

说白一点,公众信心决定社会投资和消费,社会公众对未来经济预期越好,信心越强,就越敢于投资、敢于消费;社会公众越敢投资、越敢消费,经济就越有活力,社会财富反而会因此不断积累。所以,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信心的不断强调,是整个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反过来,就会成为恶性循环。

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国家国民的经济信心只能依靠每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海,而且是自我实现。

例如,有些市场人士或者媒体非常关注“北上资金”,甚至把它当作A股市场风向标,认为流出就是“不看好”,流入就是“看好”。

实际上,按照深股通、沪股通的规则,境外投资者是在香港开设账户,然后通过券商通道直接购买A股。因此,只要是境外投资者卖出股票,钱立即回到香港账户,这样的流入流出就如同境内投资者账户,在资金与股票之间的转化是一样的道理。

目前,A股市场每日交易金额8000亿元左右,它意味着8000亿元现金变成股票、8000亿元市值的股票变成现金,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8000亿元交易金额当中有个几十亿元的境外投资者净卖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笔者认为,中国投资者要适应股市开放下的新情况,不要被一叶障目,看不到A股市场交易量从4000亿元增长至8000亿元的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可以把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当作非常重要的经济要素和财富,管理者就应该重视这一要素和财富,拿出更多的耐心、长一张更絮叨的“婆婆嘴”去和市场、社会公众沟通,这或许正是事半功倍、成本最低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

责编:周琦

投资银行前景范文第5篇

水培花卉是通过生物诱变技术,诱变非水生花卉组织产生类似于水生花卉那样的组织结构,使其根部能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不会腐烂。此外,我国独立开发的水培花卉专用肥料和专用容器,则保证了水中有充足的养分和氧气,使花卉能够健康生长。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观叶、观花、仙人掌等八大系列400多个品种的水培花卉,其价格从一、二十元到三百元不等。那么,水培花卉的市场表现怎么样呢?

在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销售水培花卉的商户已经由最初的二、三家增加到现在的十多家。据商户介绍,销售情况还不错,由于夏季气候高温炎热,卖得比较好的是那些比较清爽的观叶植物,如滴水观音、合果芋、绿巨人等品种,购买者大多为白领阶层,此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水培花卉的销售旺季是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夏季销售则较为平淡。

据业内人士透露,前几年生产水培花卉的平均利润为40%,而经营者的利润可达50%左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近年来随着经营者的增多,不少商户都进行了适当的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但其利润也在30%左右,比经营普通花卉的利润稍高些。

据预测,以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作为环保型花卉代表的水培花卉,不仅符合市场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世界花卉业发展的趋势。另外,由于水培花卉属无土栽培,采取工厂化生产,其用水量仅为普通土培花卉的1/50左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发展水培花卉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我国的花卉业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在花卉出口方面,由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均要求出口的花卉不能带土,以免传播病虫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花卉的出口。而水培花卉由于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很容易通过相关的进出口检疫,将大大增强我国花卉业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水培花卉也不宜盲目发展。由于水培花卉的科技含量较高,培育技术也要求比较高,因此生产成本比较高,售价也相对较高。受价格因素的制约,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具有较好的销路,在一些中、小城市则不易被市场接受。此外,还有一些不法经营者欺骗消费者,把水生花卉当作水培花卉,以假乱真,扰乱市场。更有甚者把一些土栽花卉根部的泥土洗净后,换个透明的容器,再加些营养液,充当水培花卉出售,由于这些花卉不适应水栽环境,不久就会死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极大地扰乱了水培花卉市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不少客户对水培花卉失去信心,客观上也阻碍了水培花卉的发展。

总之,水培花卉市场前景广阔,但不宜盲目发展,更要规范市场行为。

相关链接:

水生花卉与水培花卉:水生花卉是指在水中发育生长的植物的类型,这类花卉能常年生长在水中,根和地下茎可以在缺氧的状态下保持根系的正常生长,如荷花、睡莲等。而水培花卉则是将原本生活在土壤中的普通植物,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使其在水中也能成活,并且和在土中一样,可以正常生长、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开花,甚至结果。无土栽培与水培花卉:所谓无土栽培就是将原来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种植在水中、卵石、水晶泥、陶粒、拉卡粒等无机基质中,也不施用有机肥,而是用营养液浇灌,具有干净卫生,无异味、病虫害少等特点。而水培花卉则只是无土栽培的一个类型,即完全用水来培养植物,以水为介质,将植物直接栽种在盛水的容器内。

适合水培的植物:不少植物都可以转化为水培植物,如绿萝、发财树、变叶木、朱蕉、海芋、万年青、虎尾兰等,甚至原来生长在干旱的热带沙漠中的某些品种的仙人掌类植物也可制成水培花卉。在植物学上主要集中在天南星科、鸭跖草科、棕榈科、莎草科、五加科、桑科、胡椒科、竹芋科、禾本科、茜草科、夹竹桃科等科属中。

水培花卉的养护:

水培花卉的养护较为简便,可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习性进行。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都可放在室内光线明亮之处,避免烈日曝晒。冬季温度不低于5℃,夏季在35℃以内都能正常生长,总之,人体感觉比较舒服的温度,植物就会觉得舒服,就能正常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勃勃生机。

为了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新鲜的水中含有的氧成分较多),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春、秋季节每5~10天,夏季每5天,冬季每10~15天换一次水。换水前要把自来水放置半天以上,以使水中的氯气挥发,水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接近,然后按比例倒入浓缩的营养液即可。每次换水时都要用清水冲洗植物的根部及容器,修剪枯败的枝叶及烂根,有时还可以把一些老根剪掉,以促进新根的生长,修剪前要用酒精棉对剪刀进行消毒,修剪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及白色的水生根,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干燥的空气对植物生长非常不利,可经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向叶面喷洒,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其叶色光亮,富有生机。此外,养护中还要经常检查,及时清除黄叶烂叶,以保持其美观。有时新买的水培植物拿到家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掉叶现象,这是因为植物因更换环境不适应造成的,应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等植物适应新环境后就会健康生长,逐渐变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花鱼共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培方式之一,水培容器中的金鱼不必喂食,平时它们会啃食一点植株的根以维持生命,如果要喂食的话,可在换水前一天喂少量的食,这样在换水时可以清理掉残余的鱼食与金鱼的排泄物,避免水质发臭。

投资银行前景范文第6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昆明每天产生8万吨到12万吨建筑垃圾。2011年,昆明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到3200万吨-3500万吨,如何消化和处理这些建筑垃圾,解决因此产生的种种痼疾,成了昆明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建筑垃圾破碎过程中,由于物料本身的物理特性,通常采用两级破碎,破碎后产品粒度0-10mm占25%左右。为了提高细骨料的产量,采用两级破碎为三级破碎,使破碎产品大部分达到0-10mm以下,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可是在具体的技术工艺中,遇到了流程复杂、工艺布置困难、耗电量大、投资过大等问题,国内知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生产企业中意矿机根据自己的研发经验,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试验改进,推出建筑垃圾破碎专用设备——移动式破碎站。该设备既可实现多级破碎为一级破碎,又能满足粒形规整的需要,为建筑垃圾骨料再生破碎工艺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上一篇:德育教育的途径范文下一篇:统计数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