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论文范文

2024-02-09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一、家庭层面:转变陈旧观念

0-3岁婴幼儿由于年龄的特殊性, 主要是由家庭中的父辈或祖辈承担教养责任, 父辈、祖辈不同的育儿观念直接地影响着个体婴幼儿未来发展的差异, 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至关重要。在所调查的家庭中, 部分地存在着对0-3岁婴幼儿教育不重视的问题, 重养轻教, 认为0-3岁婴幼儿只要身体健康就行, 忽视对0-3岁婴幼儿健康心理发展的关注和恰当的教育, 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改善。

(一) 防止父母亲角色缺失

在调查中发现, 占61.0%的家庭是由祖辈承担教养责任, 隔代教养的问题普遍存在, 这些家庭中的父辈普遍持类似于“趁孩子年龄还小出去多赚点钱, 等孩子大了、懂事了, 再把孩子接到身边”的理由, 殊不知忽略对0-3岁婴幼儿进行恰当的心理教育、人格教育也极大地妨碍了个体婴幼儿情感的良好发展, 在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是由父母对孩子的爱开始的, 到孩子对父母的爱, 再进一步延伸开来, 其重要意义在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道德教育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爱开始, 如同休谟在反驳理性主义中阐明的社会的不合理、残忍现象往往不是因为人们缺乏理性, 而是缺乏感情、爱, 如今的心理学也一再的揭示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情感的建立在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而要完善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一环是防止父母亲角色的缺失, 让婴幼儿在生命的早期便建立起与父母之间在感情上的联结与纽带,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 坚持科学、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重养育轻教育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家庭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 专制型家庭教养者坚持认为在儿童教育中需要应用到打骂的方式, 奉“黄荆棍出好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传统教养观念为金律, 溺爱型家庭教养者则呈现出有求必应的特点, 包办幼儿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大小事务, 包庇幼儿的错误。要理解人现在的行为性格最好的方式是了解个体的过去, 个人在生命早期形成的看待和应对世界的方式贯穿人的一生, 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强调权威、管制和服从, 于是专制型家庭中的幼儿眼中的世界理所应当的是充斥着暴力、绝对服从以及缺乏自我的世界, 这种视儿童为奴隶一般的教育妨害巨大, “奴隶似的纪律所造就的也是奴隶似的性格”[1], 而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 在包办幼儿的一切生活中, 导致婴幼儿自我动手能力减弱, 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心理的发展上导致幼儿无法顺利的去自我中心化, 从而使幼儿在社会适应中遇到巨大的困难。

(三) 终身学习,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错误的教育观念引起错误的教育行为, 在决之东则东, 决之西则西的婴幼儿期, 错误的教育行为对婴幼儿的发展更是戕害巨大, 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 需要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需要教养者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去不断学习和思考0-3岁婴幼儿的发展中, 究竟知识性的学习是否符合婴幼儿的年龄阶段;究竟生活知识是否无关紧要;究竟婴幼儿是否需要陪伴;究竟婴幼儿的意愿是否需要关注;究竟习惯、意志品质、情感态度是否重要……找到科学的答案, 正确地指导教养行为。

(四) 统一教养观念, 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观念的冲突导致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甚至相互抵消是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中的观念不一致, 集中表现在父母亲之间、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教养观念不一致, 因此, 以科学的育儿理念来统一父母之间、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教养观念形成教育合力是完善家庭教养的重要手段, 包括了具体例如, 如何看待3岁前儿童的知识性教育、卫生教育、礼仪教育以及如何采取何种恰当的教育方式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二、社会层面:对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社会支持

“少年强则国强”是梁启超用以说明作为个体儿童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密切关系,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 教育便不只是个人家庭的范畴之内讨论了, 而被放在的整个社会、国家的范畴之内, 换言之, 现在教育的问题应当是社会的公共事务, 应当是社会中一切人的共同关心和承担的事务。因此, 要改善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中的种种问题时, 一方面非从家庭层面着手不可以解决, 另一方面脱离社会支持亦不可能实现。

(一) 加强政府支持和监管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同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教育应当要适应社会的现实要求, 要解决教育如何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政府部门需要为此目标确实地肩负应负的责任。

社会支持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协同参与, 例如, 隔代教养家庭中父辈多为生计所迫外出务工,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优惠吸引务工人员回乡发展, 另一方面, 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贫困儿童、特殊儿童等提供应有的帮助和教养;再如, 针对当前0-3岁早教机构的乱象丛生,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的审批、过程监控以及质量监管, 提高早教机构教育质量, 同时更进一步帮助和扶持农村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的建立。

(二) 政府、社会相关机构加强宣传及教育指导

要形成家庭内部的教育合力, 还需要家庭与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合力。因此, 社会相关机构加强宣传及教育指导,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是改善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问题的关键环节。

在所调查的地区中, 一部分家长并未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完全放任幼儿的发展;而另一部分家长虽然十分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发展, 但因自身知识水平所限, 或是受如今社会上充斥的传统错误的育儿观念影响, 又或是受一些打着“科学育儿”旗号的早教机构所宣传的伪科学影响而持错误的育儿观念、取错误的教养方式。例如, 部分家长过于重视知识性学习, 却未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 一方面扼杀了0-3岁婴幼儿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因为收效甚微导致家长归罪于儿童, 进而采取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式, 以致出现恶性循环。凡此种种情况可以借助乡镇妇幼保健站、乡镇妇联、村委会妇女主任等相关机构、人员, 大力宣传科学的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观念, 帮助农村家庭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也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教育专家向广大家长开设讲座进行教育指导, 丰富家长有关儿童发展的教育、心理知识。

三、早教机构层面 (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托班、早教中心) 层面

(一) 摒弃功利主义取向

在所调查的地区中, 0-3岁早教机构大部分属于民办的托儿所、幼儿园托班和私立的早教中心,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 导致了许多早教机构以营利为目的, 迎合家长们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错误需求, 有的早教机构打着让所谓“学习看得见”的口号, 大肆进行写字, 算数等知识性的学习, 有的早教机构则以“儿童艺术教育”为噱头, 机械地让儿童学习舞蹈、绘画、唱歌等技能……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 创办的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的早教机构自然谈不上高质量的早期教育, 因此, 在早教机构教师的管理上, 需要早教机构与政府部门协同合作, 整合各方资源, 加强对早教机构教师的培训, 建立高质量的培训体系。

(二) 早教机构与家庭的深入协作

早教机构往往是作为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延伸部分, 0-3岁婴幼儿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在于家庭, 但是, 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协助家长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为下一阶段3-6岁的学前教育生活做好准备, 早教机构可以更多地组织亲子游戏活动, 让家长参与到早教机构的教育活动;其二, 也可以从尊重家长的需求出发, 邀请家长参与到课程设置的决策下来, 一方面是这样的课程是来自于最了解孩子的家长, 另一方面, 整个过程教师与家长合作共事, 能够充分建立起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其三, 早教机构教师还需要及时的向家长传递早教机构在教养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 甚至在此过程中通过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 协调家庭中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念差异, 形成教育合力。

摘要:就民族地区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教育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下, 针对性地从家庭、社会、学校 (早教机构) 三个完整又相互联系的层面提出了改善民族地区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问题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早期家庭教养,教育生态系统,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汉麟, 译,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1.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教育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英语教师专业对于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教育工作更是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但少数民族地区情况较为特殊。文章主要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师

[作者简介]温建兰(1974—),女,广西北流人,硕士,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肖 劲(1980—),男,湖北武汉人,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都匀第二中学英语教研组中教一级,主要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一、引言

教育學家认为情景化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包括民族文化、语言、经济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学习环境,受特殊环境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率。而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资源较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教师才更应该不断关注自身专业,采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弥补教育资源上的短板。

二、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教学资源短缺,与其他地区相比,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较为薄弱,整体教学资源不容乐观,受当地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当地社会发展现状有关。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改善教学方法,以审视的态度,重新构建教学方式,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化程度对教育事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就职前专业阶段,另一个是就职后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外界对教师专业要求较高,同时教师对自我要求越来越高,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对自我要求较高,不断的审视自我、分析问题所在,根据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促使教师不断地提升,不论是专业技巧还是综合素养,教师具备自我反思的意识,才能够不断突破自我[2]。

三、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紧缺

少数民族地区受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资源较为紧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教学资源匮乏,在实际工作分配时,教师需要承担的工作量大,身兼数职,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繁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师工作压力大,无法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于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中,没有时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无暇涉及学术研究方面,以致限制教育事业的发展[3]。

(二)专业技能有限,教学能力不足

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不断地完善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地学习,在职培训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教师专业技术有效,教学能力不足。尤其是具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培训的机会,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此外,资源分配不合理,一些优秀的教师可以多次进行培训,优秀的教师越来越好,其他的教师则没有进修的机会,造成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受到限制是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专业技能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教学能力不足,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4]。

(三)教学理论化,脱离实际

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校教育过于理论化,忽略了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企业没有招到合适的工作人员,而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是造成社会学生就业率低的现象原因之一。学生就业率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高校教育的弊端,与社会脱节,缺少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能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四)教学队伍中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很多教师从事工作时间较长,在重复的作业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懈怠的情况,每一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生活中缺乏挑战,缺少激情会产生身心俱疲的现象。工作中最怕缺少激情和工作动力,习惯于依赖以往的经验而缺乏不断突破自我的决心,长时间下去教师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这种情绪会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不佳。

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设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使得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征找到问题所在的原因,然后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设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不断地学习完善教育体系,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根据教师的特点设立教师培训模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展开教师培训活动,一些专业相同的老师可以进行学术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总结教学经验,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技能比赛,比如组织形式可以分为笔试和口语部分,重点考查英语教师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

少数民族地区师资水平较低,受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教师发展前景有限,很难吸引经验水平高、学历高的教师,而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受到限制最主要的原因是英语教师专业学历不高,同时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与知名高校教师进行交流机会较少,教师长时间处于安逸的环境会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激发教师的潜能,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够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

(三)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教师身兼数任的现状需要得到改善,优化教学任务分配,对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进行明显的划分,使得教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术研究,让教师有时间了解学生学习现状,通过学生的反馈能够实现教师自我反思,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教师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的应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资源短缺,与其他地区相比,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较为薄弱,整体教学资源不容乐观,受当地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当地社会发展现状有关。教师资源紧缺,教师专业技能有限,教学能力不足,教学队伍中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使得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设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推动教育行业不断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伍惠娟.滇西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建构—以大理大学为例[J].英语广场,2017(8):72-74.

[2]代秀兰.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17(8):140-141+143.

[3]张宜,姜毅超.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1):119-122.

[4]阿丽米娜·阿力玛斯,魏琳珊,达娜·波拉提别克,古丽巴合提·卡里木.在双语教育模式下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93-194.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以红河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在区域教育发展中,如何构建具有红河州特色的、尤其是在边境教育和民族教育方面特色鲜明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体系。

义务教育 绩效管理 体系构建

一、红河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现状

1.红河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取得的成就

(1)义务教育不断巩固提高

随着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州义务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两基”成果不断得到巩固,顺利通过了国检。

(2)民族教育和边境教育得到充分发展

红河州是民族大州,河口、金平、绿春三县与越南接壤,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58.5%,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州学生总数的58.93%。我州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把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加强边疆和边境学校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形成沪滇教育对口支援、北部县市支援南部县、党政部门挂钩扶贫支持教育、州属学校支援贫困县薄弱学校、县内对口支援等五个层次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在全州9个县661所中小学校实施了“双语”教学,较大地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

(3)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教职工达到49088人,专任教师达42731人,专任教师比2005年增加5032人;实施“3211”校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与发达地区教育机构的合作,大力开展教师学历提高、继续教育、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工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校安工程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推进实验教学普及县的工作,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红河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

我州是国家的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发展的总体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协调、质量不高的问题,且正处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教育规模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

(1)绩效管理理念滞后,体制机制障碍大

思想观念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不适应,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些观念性障碍和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比较多,教育改革发展的难度大,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和行为仍待消除;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管理未能建立起完整科学有效的量化评价体系,不利于调动学校教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学校管理的现实体制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使得学校绩效管理的价值功能没真正有效发挥出来;在绩效管理的制度保障方面,缺乏统一的政策、制度、规章作为应用的依据,这对于义务教育绩效管理活动的长远发展,更好地促进“服务型学校”发展不利。

(2)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区域教育差异大

红河州山区多、民族多、贫困人口多、边境线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山区和坝区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软硬件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南北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成为红河教育能否能真正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

(3)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总体素质不高

2011年,中小学教师队伍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总体数量不足,中小学教师空编2081人,直接影响和阻碍了教育管理与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师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农村学校尤为突出,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三是教师总体素质偏低,815名教师未达到国家学历要求,代课教师2211人;四是边疆和民族地区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差,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4)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低

全州农村中小学校危房不断新增,排除难度大,许多校舍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人均占地面积、人均教学及其辅助用房面积和教学设备三项指标同时达到国家标准的学校仅有125所,只占到学校总数的3.6%,农村小学校均办学规模仅有3.8个教学班,校均在校生人数为120人;办学规模小于6个班的村完小有1615所(其中,在校学生不足80人的村完小有780所)和一师一校点有539个;农村初中校均办学规模小于18个班的学校有76所,占学校数的60.32%。由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达标,校点分散,在校生人数偏少,加之管理工作较为薄弱,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益低下,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全州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红河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体系,及时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将成为我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重要课题。

1.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完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我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决策机构不健全,有些学校未设立校委会,仍沿用“家族式”、“家长式”管理的模式;校委会成员结构不合理,内部制衡和外部参与机制不健全,校委会成员和管理人员高度重合,学校中层干部较多,熟悉教育规律的外部人员较少,教职工代表出任校委会委员的也较少;校委会运行程序不规范,不健全,随意性大。今后,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加强制度建设,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党的组织,发挥好教育系统党组织在学校绩效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2)完善学校校委会结构

促进教职工代表参与校委会。由于教职工是受管理者,在决策机构中处于弱者的地位,要建立保障教职工有效参与学校治理的相关制度,打消其行使权力的后顾之忧,使其真正起到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如在学校中加强教职工工会建设,由工会确定参加校委会的代表人选等。

(3)优化校委会功能,规范其决策运行程序

完善校委会议事章程,规范运行程序,加强会议召开程序、议事程序和决定程序的规范性、严肃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如制定“事先论证、一人一票、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决策规则等。

2.建立适合于当地的义务教育的绩效管理资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一个比较完善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资讯和决策支持系统包括:资料库、知识系统、规范模型、绩效的模拟系统、电子资讯技术的应用平台等,这些方面,正是我州广大地区的薄弱环节,因此,应加大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资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力度,把现代资讯技术运用于绩效管理之中,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各地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能力。

(1)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支出,特别是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中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要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校教育技术设备设施更新、资源建设、网络维护等开支。

(2)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全州教育城域网,所有县市教育局和州属学校内部建成局域网(校园网),外部实现光纤联网;100%的城区中小学校和农村初中实现对外宽带互联,内部计算机互连;100%的乡镇中心学校、80%的村完小实现外部宽带联网。按照不同的类别学校标准加快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

(3)建设基础数据库和教育资源库

建成全州学校布局、学生学籍、校舍资产、人力资源、助学贷款、财务管理等数据库;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精品资源和教学课件、引进国内外优秀资源等多种途径,不断丰富各类教育资源,建成州级教育资源中心,并实现开放和共享。抓好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导力的建设,加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队伍的素质。全面实施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各县市教育局、州属学校通过内部办公平台进行文件、通知、消息的无纸化快速传送,实现与州政府、省教育厅的教育电子政务。

3.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机制与制度,促进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义务教育绩效管理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州各地义务教育绩效制度化管理还比较薄弱,要加强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的建设。

(1)完善相应的制度

将管理的内容、方式、标准、依据等纳入制度化的轨道,真正做到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编制工作

对绩效管理实行依法管理,明晰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必要行政程序,统一规定在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各管理主体的法律责任和行政权力,规定对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监测制度、报告制度、信息公布制度、举报制度、行政救济制度等,不为政府及义务教育学校随意扩大行政权力留下法律上的漏洞。

(3)加大宣传的力度

使大家了解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法律,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管理者在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的法律责任,懂得如何依照法律应对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把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绩效管理教育

各地区各族人民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发展教育与管理教育的经验与方法,这些东西成为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体系,需要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立足于传统文化维系的生存环境,加强绩效管理教育。对于我州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六县:河口、金平、屏边、红河、元阳、绿春),在构建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体系时,要靠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地区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优势,调动各地区、各民族内在的积极性,使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各项措施根植于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融入其日常生活而成为其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让各地区各民族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成为内源式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从而大大减轻政府绩效管理的成本,提高效率。

5.建立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体系

政府和学校是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主力军,无论在资金、人员的投入,还是在绩效管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仅靠政府和学校的力量进行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存在很大的局限。考虑到我州的实情以及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可以大胆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拓宽义务教育绩效管理思路的可行方法。

(1)强化社会组织在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不仅是增进人们团结的纽带,而且是巩固基层教育、维护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相对独立的教育环境,社会组织在我州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与职能也是应该与时俱进的。在当前,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的骨干作用,通过培训,启动社会组织的活力,增强社会组织参与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经费资助、规范指导等多种途径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到义务教育绩效管理中来,使民间对于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力量得到发展壮大,成为政府和学校义务教育绩效管理力量的重要补充。

(2)加强国际联系,借助国际资源参与义务教育绩效管理

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国际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我州教育国际化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国际组织在教育管理方面联系、扩展合作。通过加强学校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及发达国家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红河州教育国际化进程,把红河建成云南教育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枢纽。支持河口与金平利用国家级口岸优势,扩大与越南的教育交流合作;在教育管理上,政府和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建立同国际社会有效的联系与沟通渠道;要积极争取国际性的组织和地区性的组织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和培训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加强与国际组织在资讯方面的沟通,加强与各国在教育管理研究方面的交流,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实现与各国及国际组织间在教育管理方面的合作互助、资源共享。

6.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机制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基础,拓宽校长、教师培养培训的方式和渠道。从政策、经费、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给予倾斜和支持,继续实施教师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以学校管理、教育理念、学校文化建设、领导能力、执行力拓展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开展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主的学科教师培训。将教师学历提高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用现代教育精神、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知识、现代教育方法武装教师。

参考文献:

[1]孙海法.绩效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红河州教育局.红河州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1-27.

[3]郭锐,刘芳.文化转型与文化适应——以云南省金平县者米乡苦聪人(拉祜族支系)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4).

[4]罗纳德?W?瑞布.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本文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全面小康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自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小康社会”后,小康社会确立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正在享受小康社会带来的巨变。我国总体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发展依然滞后。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而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为1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是短板。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拔寨阶段我们需花大力气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自从提出小康社会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如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人民生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等5个方面39项指标组成。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民主法制、人民生活、科技文化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28项指标组成。李孝坤、苏维词、凌洁的《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提出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涵盖经济水平、生活质量、人口质量、生存环境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那么,对民族地区来说,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能否全面衡量和评价其小康社会发展和实现程度?民族地区有没有特殊的情况需要考虑和兼顾?为了全面有效地对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和监测,有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现有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

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虽然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侧重点不同,但大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除了包括这些指标外,还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尤其应考虑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治的程度、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程度、各民族文化教育的發展状况、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来衡量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因为只有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政治,才能汇聚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只有各民族群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才能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教育发展文化繁荣,才能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只有生态良好环境美好,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宜居宜业。因此,制定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及生态环境中增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监测指标。

(一)政治层面

国家统计局构建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民主法制从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四个指标来评价小康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实现程度。在民族地区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应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21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人力外,更为关键的是要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好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本民族历史与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在本民族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更能发挥其他民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政治层面中需要增加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率指标。

(二)经济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方面的监测指标有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人均GDP是生产性指标,用人均GDP、工业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实现状况还不足以全面体现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度大、困难多、面积广。据统计,2012年民族地区的小康指数达到70.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71个百分点。而民族地区的农村牧区更是重点和难点,2016年民族八省区仍有1411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了全面有效地反映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发展程度,民族地区经济层面的监测指标还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农牧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指标。

1.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多数民族地区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其主要特征是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农牧产品。要针对民族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开发特色农牧产品,发展优势产业,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收入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状况指标。

2.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民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群众脱贫的最大障碍。一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没有干净水喝、道路不通、住房简陋。因此,要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完善农牧区基础建设。

3.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

我们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农村牧区,农牧区的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民族地区要编织好一张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生活、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

(三)文化层面

数据显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只有8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平均水平为93%),不少地区初中辍学率超过3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最硬的骨头,离不开教育和文化的支撑作用。此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也最为薄弱,成为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以,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体系文化层面的监测指标中除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等,还应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等指标。

1.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抓发展、抓团结,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民族基础教育,才能确保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共享社会发展机遇,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国家要大力保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这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发展民族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要增加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指标。

2.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民族地区在校学生数的比重

职业教育是各族青年打开就业之门的“金钥匙”。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民族地区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实用技术人才,才能为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重视民族职业教育,加大民族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重。

3.每万人口中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

让民族地区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件事关社会公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现状的生力军,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民族地区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明确要求。民族地区要加快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牧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民族地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生态层面

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和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民族地区处在大江大河的源头和气候的上游,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民族地区搞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产业发展,都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据2013年環保部调查评估结果,目前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整体质量仍然较低,优等级森林、灌丛、草地生态面积比例低下,生态系统退化趋势还比较突出。因此,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更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为了保护生态功能,就要放弃发展经济。如何协调二者,需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经济标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指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的是保护好绿水青山,让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层面中应增加生态补偿标准指标。

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旨在评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全国普遍性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较,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构建了符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2013版),2013.

[2]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

[3]李孝坤,苏维词,凌洁.重庆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

[4]魏后凯.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EB/OL].http://www.56-china.com.cn/show-case-68.html, 2016.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5.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 2016.

责任编辑:代建明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数学这个科目是很重要的,在學生了解其他知识、学生人生后期以及形成自己的思想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数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运用先进的教研方式,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想法。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老师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创新教研方式,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处理数学问题,并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创新方法

引言:

初中是培育学生数学想法的必要时期,也是最容易吸收的阶段。以往的教育模式主要偏重于知识的输出。数学内容的学习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问题,记住一些答题的步骤,而轻忽了学生数学想法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呆板的想法,这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数学的学习上,数学对学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教育完善的推动下,老师开始认识到创新教研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本文将从培育学生的思想着手,认识到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一些创新的教研方式,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想法,让学生能够思考自己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推理,找到培育学生数学思想的方式,让学生更快乐的学习。

一、数学创新教研对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它与其他科研技术相关的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其他科研技术相关的学科打下了坚实基础。大量的数学内容在物理化学领域中的运用,表明了学好数学对于未来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为了充分满足教育变革的需求,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然而,在实际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地轻忽了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接纳,忽略了对知识点的转移,导致了学生被动地去学。这种上课方式在此模式下实现了很低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课堂完善和教材制度改革的不断开展,学生其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问题日益得到了重视。它要求学生成为上课时的主体,教师要不断的指引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将以前课堂上的“老师说”转化为现在的“我认为”,慢慢的熟练数学的答题方法。数学是一个源于生活的学科,在很多时候都能够应用到,数学学得好对以后的发展也很重要。因此,创新教研的手段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好,而且对学生的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培育学生的数学想法,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大脑,创新教研方式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在更高的层面上,它也对社会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研的方法

2.1改变教传统的教研思想,优化课堂内容

现如今,很多初中时期的数学老师在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还是采取落后的教研思想,认为教研就是简答的教学研究,根本不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只需要将课本中的内容搞明白即可。这种教研的思想到现在为止已经被社会慢慢抛弃了,虽然说也有一定的优点,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落后的教研思想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了。因此,对于初中的数学老师来说,在进行教研的过程中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研思想,尽可能将教研的活动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可以使用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这样能够让教研的质量和效果变得更好。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必须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研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初中数学教学顺利开展。

初中时候的数学也是比较难的,因为它对学生的一些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数学课都是很乏味的,学生就会不想学习,这就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上课在时候,教师应结合当前的情况创新自己的教研方式,不断完善上课的内容,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课堂上来,使用一些现代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爱上学习,从而在探索中慢慢学习,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想法。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函数的图像是比较难的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考水平,函数的使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和思考能力。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函数图像的不断变化,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函数图像的变化和数字的计算,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水平。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合适地反映“微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教师的不同上课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2.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上,教师轻忽学生的情况,没有很好的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虽然这种授课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测验中取得好成绩,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很差。大家都知道,数学知识来自生活,比生活更高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很好的培育学生的思想。在具体的过程中,通过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想法。在这种自己思考的环境中,学生将充分感受到解答一些问题的快乐,从而让学生慢慢的喜欢学习数学内容。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视图”的部分时,由于图形是比较立体的,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困难,而对于一些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想要掌握空间图形的一些内容,将是非常困难的。然而,生活中就有许多这种物体,如: 讲台,书本,教学楼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实际对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容易观察的物体来理解空间的形状。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慢慢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

2.3 增强教研团队的合作意识

众所周知,合作是一种比较好用的教研理念,也是初中教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所以,教研的相关人员要和一些一线教师一起合作进行备课和研究,来加强教研团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实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具体来说,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可以一起进行事先的备课,将自己使用的一些资料以及备课的内容和其他老师一起共享,从而根据课程基本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此外,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积极地组织和参加教研会议,一起沟通教学的心得,学习他人的优势与长处,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实现相互间学习与促进,让初中数学教研工作更加高效。

例如,为了增强教研团队的合作意识,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可以组织数学教师一起备课。首先,根据教学阶段将数学教师分成几个小组,如初一数学的教研小组、初二数学的教研小组、初三专项复习的教研小组等。然后,根据每个阶段的目标组织老师进行备课,将教学思想进行融合,把好的元素融入于自身的教学中,将自己的不足进行完善。同时,教研的团队还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共同探讨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方法,明确高效的授课方式。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研活动中,通过组织老师共同备课,有效增强了数学教研团队的合作意识。

结语:

初中阶段的 学生想法正在慢慢成长。由于每个学生的不同,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老师在创新教研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因素。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打好一定的基础,让学生又不懂的问题就提出来,培育学生的想象水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待问题,不拘泥于对问题的合理分析,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应重视初中时期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培育,尽量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想法去处理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初中阶段数学课堂的上课效果,而且也为未来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葛俊.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2]提升教研品质 创新教研形式——大连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开放式教研活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81.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文化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应重视文化的作用,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等一系列文化观念,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观念

[基金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批准号:2006C02);楚雄师范 学院引进人才项目“民族地区县域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批准号:06-YJRC04)

[作者简介] 许华荣,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云南 楚雄 675000)

经济、政治、文化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往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并以之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和评价标准导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道德、观念、习俗等文化价值失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源、植物、气候等生态环境被破坏,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构成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生产方式产生问题。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应重视资本、技术、劳动等的作用外,也应重视文化的作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好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念,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文化化”一般指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赋予更多的文化理念和内涵。即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内涵,不断发挥文化要素的作用,不断提高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更多地体现文化的内容,在经济产品中不断丰富文化的含量。可以说经济文化化涉及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文化化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主要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而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要目标已经由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主,转向了全面解决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民族地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将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减少,而文化消费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增加,文化需求将进入旺盛期。这种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人们文化上、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经济活动及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2.经济文化化是民族文化产品属性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民族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为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产品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满足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耗费了人类的抽象劳动,使民族文化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且能通过流通过程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民族文化产品是整个社会产品的有机构成内容,具有经济属性,这为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与经济融合提供了舞台。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市场经济要素作用日益发挥,文化在保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使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第二,市场经济是交换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效率越来越高,传播能力越来越强,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和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第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资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除了有赖于传统的有形资本外,更重要的还需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文化这种无形资本,其作用甚至比原材料、能源等有形资本的作用更大,文化资本理论最终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及其产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3.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一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不同,农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知识经济阶段是知识。文化与知识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关于事物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认识的总和。而文化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智慧、人文素养、精神气度等表现形式,是要深入到认知者的本体中去成为生命体中灵魂的东西。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知识的凝练和升华,文化具有超越具体职业、学科又能影响到一切职业的特点,无知识的文化,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文化的知识如同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因此,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内涵截然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以文化知识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的时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正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催生和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内涵

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Friedrch Von Hayek)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因此,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角度看,文化包含传统性和观念性两个特性,传统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它来源于特定地域与特定人群的经济活动。观念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总是需要这一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

从文化的传统性与观念性来看,在经济活动中,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来赋予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不同特性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文化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约束、激励来发挥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1.导向作用。文化观念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体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活动。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会出现不同的经济活动取向。

2.约束作用。特定的文化观念构成经济行为主体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3.激励作用。文化观念往往构成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

因此,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来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体现了文化传统性与观念性的典型特征,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来源于经济活动传统,并最终以观念的形式影响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深刻内涵,从而认识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关键在于更新民族地区经济行为主体的文化观念,用先进文化观念武装经济行为主体的头脑,并指导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三、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方向性问题

一般理解,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切有利于人本身的健康发展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既包含意识形态成分,也包含非意识形态的成分。狭义上的文化则是特指上层建筑中的思想、道德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荣辱观,等等。从广义看,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形成的前提是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受特定地域限制,且在当今世界,人类是归属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形成具有“国界性”。从狭义看,文化是上层建筑,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文化的形成和内容更是受制于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从而使受制于经济基础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国界性”和政治性。

不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理解,文化都是在特定地域形成、为特定人群服务并受经济基础所制约,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的不竭源泉,具有鲜明的“国界性”。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我们不能一概地认为文化无国界,更不能把西方不适于我国的文化用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经济行为,而应牢记文化作为价值体系总是以国家、民族为本位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文化就是灵魂,就是导向,就是旗帜。所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必须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实现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

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观

文化主要是以观念的形式影响经济行为主体并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树立经济行为主体先进的文化观念,用先进文化观念武装经济行为主体的头脑,并指导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主要应树立与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观念。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观。科学技术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的,也就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典论断。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的系统,生产力的三要素中都凝聚着科学技术的因素,科学技术通过向生产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渗透而改变这些要素的质和量,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生产力水平。劳动者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可以丰富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总是凝聚着一定的科学成果,是科学的物化,而且生产资料的变革总是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的生产对象的发现和开拓,劳动对象的日益增强和劳动领域的拓展,也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学技术一旦与生产力的三要素结合起来,就可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种渗透和融合日益强烈,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

民族地区要使经济持续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关注科技事业的发展,改变过去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含量少、产品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粗放、服务档次低下的总体状况。在农业生产上变“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甚至刀耕火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服务业上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科学技术促进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2.尊重知识的文化观。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知识的升华。要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念,首先就是要有知识,要有尊重知识的观念。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材料、能源和资本,而现代知识经济理论已把知识列为核心生产要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将知识经济的内涵概括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不同的经济形态,发挥核心作用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农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工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而知识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知识。在知识经济中,一方面知识因素更高程度地溶入经济活动,与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紧密结合,并最终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另一方面,在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劳动者的知识取向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富含知识的人才的竞争。

民族地区正在经历知识经济的洗礼,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民族地区必须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认识到知识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源,以知识中的高科技为重要依托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将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将取决于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在内的知识创新体系的支撑作用,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地区来说,知识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3.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分析和检验一切工作的实质。相应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就是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来检验经济发展实效的发展观。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越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会越高,也就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最终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象,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严峻,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方面由于违反法规政策而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追求个人“政绩”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忽视发展实效的短期行为屡禁不止;为获得经济效益而不顾生产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等等。如此一系列现象都是在经济建设中没有以人为本的表现。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经济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的中心地位才能最终落实;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充分挖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之时主动地为社会创造和贡献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最终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4.全面发展的文化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进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5.协调发展的文化观。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指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差距适度,区际关系良好,区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民族地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走的是纯粹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泥石流、酸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扩大,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社会经济秩序失范,效率与公平矛盾等社会发展问题不断出现,这些不协调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族地区的发展目标,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民族地区树立协调发展的文化观,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严格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指导当地经济建设,也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上加强对资源、自然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促进经济系统发展的同时,找到一条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人与社会的协调上,要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社会发展就不叫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没有人的发展也不叫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尽快形成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人与人的协调上,要在经济发展中建立和形成个体间相互尊重、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社会各阶层间公平正义、平等团结,党群干群间血肉联系的良好人际关系。

6.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一般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外延及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其出发点在于经济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基础上当代人的经济福利不断改善的同时,能保证后代人所得到的经济福利不小于当代人所享受的经济福利。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代内和代际间的公平与平衡,不仅要涉及到经济本身的发展问题,也要涉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问题。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就是要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本身发展的同时,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推广环保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耗能力,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多种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创新的文化观。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早在20世纪初期,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就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的理论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经济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佑林.传统文化及观念人力资本与现代经济发展的渊源分析[J].商业研究,2005,(14).

[2][英]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哈耶克论文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3][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责任编辑:陈 瑾]

上一篇:科技指标统计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创新科技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