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29

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和护理的目的是按照病人和家属的夙愿,协助其走完生命的一刻,安静地离去。方法:对30例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和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里疏导。结果:30例临终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心理护理,在生命有限的时光内活得挺愉快,死得很安详。体会:对于此类临终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需要,使患者和家属得到了心理满足,达到了死者无遗憾,生者也无愧的目的。

【关键词】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护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的高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厂矿企业蒸蒸日上,环境资源污染已成恶性循环,各种疾病防不胜防,尤其是癌症状况日益严重。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剥夺人类生命的恶魔之一。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精神上、肉体上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所以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病人至关重要。通过对临终患者实施全面照料,使他们的生命得到尊重,疾病症状得到控制,患者生命质量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且舒适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持和增强[5]。现将我院对30例临终癌症患者进行的临终关怀和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男19人,女11人,年龄35-74岁。其中胃癌4例,肝癌6例,肺癌6例,乳腺癌4例,直肠癌5例,鼻咽癌3例,结肠癌2例。

2基础护理

2.1一般护理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满足其生活需要,尽量让其住单间病房,并且室内要整洁、光线要柔和、气氛要和谐,空气要清新,温湿度要适宜,以便于患者休息,免受精神刺激,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相互倾诉,这样有助于为家属提供照料患者的机会;有助于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或指导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协助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如按摩、喂饭、翻身、擦浴等,用实际行动让病人感受到家人的真情,增强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心灵上得到真正的慰籍。

2.2饮食护理

癌症患者行放疗、化疗时长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加上生理上痛苦,精神上的包袱,不思饮食,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耐心开导,讲述营养支持对机体恢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以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饮食便于吞咽,必要时采用鼻饲或完全的胃肠外营养,保证患者营养的供给;创造清洁的进食环境,稳定患者情绪;根据患者饮食习惯调整饮食,注意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尝试新花样,少量多餐,做到餐具家庭化,促进患者的食欲;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必要时做好清洁口腔的护理,使病人感到舒适和促进最优营养。

2.3便秘护理

便秘是麻醉镇痛药常见的副作用,此外活动减少,进食量减少也是原因之一。晚期癌症病人胃肠蠕动减慢,常发生腹胀,大便秘结,应鼓励患者进食,病情许可时鼓励多饮水和进食粗纤维食物,尤其清晨饮水能刺激肠的蠕动;同时帮助患者定时排便并告知家属行腹部环形按摩,促进排便,便秘严重时,肛注开塞露20ml或0.5% 肥皂水50ml注射后按摩腹部以增加润肠通便的效果;口服植物油30ml ,以促进肠蠕动,病情好转时鼓励并协助其下床轻微活动,促进排便[1]。

2.4皮肤护理

临终患者全身衰竭,机体活动减弱,由于疼痛而长时间处于一种强迫体位,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消瘦明显,脂肪少,导致压疮发生。护理人员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采取良好的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勤翻身、勤按摩,避免患者局部长期受压,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对有压疮发生倾向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采用易产生剪切压力体位,定时按摩骨突处,骨突处可用气垫褥,每天行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每天用温水擦浴全身,增加舒适感和自尊,这样能有效防止压疮发生。

3疼痛缓解护理

3.1药物止痛法

该方法是处理癌症患者疼痛的主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癌症三阶梯给药法,原则为按阶梯给药,以药效的强弱顺序递增使用,其目的是要达到癌症患者夜间睡眠时无痛,白天休息时无痛,日间活动时无痛,真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 轻度用一级止疼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中度疼痛患者可用二级止痛药,如可待因、曲马多及其制剂;患者重度或剧烈疼痛时,改用三级止痛药,如杜冷丁、吗啡类,注意按时给药,药量可根据个体需要加以调整。

3.2自控镇痛法

该方法是用计算机法的注射泵,经由静脉、皮下或椎管内连续性输注止痛药,病人可自行间隙性给药[6]。该方式用药灵活,可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合适的止痛药物剂量,增减范围、间隔时间,从而做到个体化给药。这就增加了病人自我照顾和对疼痛的自主控制能力,既减少了医务人员的操作,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3.3心理行为疗法

患者精神状态不同,疼痛耐受力程度也不同。紧张忧虑对死亡恐惧,对治疗没有信心均可加剧疼痛;疼痛加剧时反过来影响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护士应给患者解释、安慰、鼓励,从心理上摆脱对疼痛的恐惧,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此外还可采用催眠、松弛、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改变姿势体位、按摩热敷以辅助镇痛。

4心理护理

4.1患者心理监护

癌症临终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复杂,随着宝贵生存时间的缩短,临终患者的恐惧、抑郁、和孤独情绪反应会逐渐增强,导致精神错乱,情绪失控。因此护理人员应予以心理疏导,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与患者谈心交友;从生活上、护理上处处关心患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恐惧心理和忧虑情绪。这样不仅为护理人员提供制定护理计划所需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人间真情,从而精神宽慰,生活充实。

临终患者是一个完整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对待他们心里的夙愿同对待机体疾病一样复杂。为了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体贴入微的照顾,镇定鼓励的眼神,耐心疏导,轻柔操作来维持临终患者的尊严,使其免受生理和精神的折磨,让其在短暂的生命时光中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提高生存质量;同时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联系沟通,劝慰他们尽可能多抽时间,在病人生命旦夕前陪伴他们,多与病人交流,让患者感到自己被重视,生活在温暖和希望中[3],让其体会到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得到亲人的关爱,无怨无悔,心中坦然,安静舒适,从而尊严的度过

(下转第244页)

(上接第233页)

人身的旅程的最后一站。

4.2家属心理护理

死亡对患者来说是痛苦折磨的结束,对家属来说是悲哀痛楚的高峰,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癌症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与疏导。一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频临终末期时,使家属有思想准备,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提供家属与病人共度时光的机会;让美好的回忆充满最后阶段的生活,互相安慰,倾诉衷肠,减轻家庭成员心里压力,面对现实,迫使自己节哀并给予丧亲者情感上支持;鼓励他们尽量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树立重建生活的信心,使丧亲者感受到人世间的情谊。

5终末护理

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最后步骤。在尸体护理中,应尊重死者和家属的民族习惯及个人要求,护理人员应以唯物主义的死亡观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尽心尽责做好尸体护理工作及对死者家属心理疏导和支持工作[4]。在料理尸体时一定要动作轻柔,忌生拉硬拽,使尸体清洁;整理好装容并安慰家属,使其避免过度悲伤。

癌症患者的临终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时期,要求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安然度过临终期。

6体会

通过对30例癌症晚期患者的整体护理,从中体会到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至关重要,它是人类进步精神生活的需要。护理人员是临终关怀的主角,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而且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及良好的印象并以之赢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以极端热情的服务态度温暖安慰患者,全心全意为病人及家属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细致入微的基础护理;真情实意的心理疏导,疼痛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帮助他们平静而欣慰的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这就是临终关怀价值的重现。

参考文献

[1] 陈风.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3):18.

[2] 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医务人员培训指南护理分册,2005:174.

[3] 黄天中.临床关怀理论与发展[M].台北:强业出版社,1988:3-9.

[4]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 李小寒,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 尤黎明,吳瑛. 内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来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護理满意度、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临床服务质量,获得较高的满意认可度,还能改善急诊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其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急诊护理;护理满意度

急诊护理是急诊科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其护理质量不仅关乎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救治效果,还会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护患关系发展,因此要不断提升和改进急诊护理服务,降低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特点是急、危、重,每天收治的患者数量多,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为了能避免护理事故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准确地完成救治,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法对急诊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2]。鉴于此,下文将以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的干预价值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来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0~74岁,平均(52.16±5.33)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2~76岁,平均(53.82±5.49)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均入住急诊科;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具备良好的认知、沟通能力;急诊住院时间超过3 d。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老年痴呆、休克昏迷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主要负责监测心电图、脉搏、呼吸、血压和体温等,快速开通静脉通道,给予吸氧、补液急救等措施。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服务内容:①规范急诊流程。收治急诊患者入院后采取先诊疗后挂号、先急救后收费原则,对危重患者采取急救处理,开设专用绿色通道,帮助患者输液、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及转运,患者较多时采取分级管理和彩色手环管理,优先处理情况特殊、危重者,联系各个对应科室,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尽量缩短抢救治疗时间。②提供舒适、整洁的环境。为了降低感染和医疗事故,应提供良好环境,安抚好患者的紧张、恐惧和焦躁情绪,住院期间每天由专人负责打扫卫生、消毒、杀菌,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病区应保持安静,让患者充分休息,合理调整治疗和休息时间,减少探视次数,注意与患者沟通时的态度,相互建立友好关系,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好转。③定期组织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强化服务观念,更新护理知识,掌握熟练的护理技能,加强护患沟通训练,指导急救护理人员学习心肺复苏、开通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和心脏电除颤术等常规急救计划,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和应变能力,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治疗。④弹性排班。急诊科的工作量大,工作性质和收治对象特殊,因此需优化排班方式,采取三班轮流形式,严格做好交接工作,明确划分岗位职责,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每一位护理人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工作岗位。

1.4  观察指标

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价,主要针对护理服务水平、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和应急能力等进行测评,总分100分,>90分非常满意;70~90分一般;<70分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②统计观察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如护理差错、患者投诉以及护患纠纷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不安全事件例数/总例数×100%。③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衡量患者的心理状态,以50分为基础,50~60分轻度焦虑或抑郁;61~70分中度焦虑或抑郁;>70分重度焦虑或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情绪越差。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的不安全事件概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集危、重、急症患者为一体,每天收治的患者数量较多,疾病类型复杂,病情进展快,稍有不慎就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对急诊科的医疗和护理技术要求极高[3]。科室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水平直接能反映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而医疗服务水平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来体现,高效、有质量的护理管理才能确保急诊患者快速、有序、安全地得到抢救,因此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很关键[4]。

优质护理服务具有人性化和个体化特点,可引导医护人员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共同围绕相同目标努力,让患者直接享受优质、舒适的服务照顾。此护理方案能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身体、情绪等制定出科学的护理方案,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提供全面性护理干预,急救过程中注重细节,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节省时间完成抢救,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住院环境,鼓励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和希望,共同配合完成抢救治疗[5-6]。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其护理不安全事件概率和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能全面落实护理工作,优化改进护理方案,综合全面的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既能够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保证患者安全就医,尽早康复出院[7]。

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更突出,此护理方案不仅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消除其临床不良情绪,还可缓和紧张的护患关系,促使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亚君.研究急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及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18,16(15):274-275.

[2]时洪梦.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7):177-179.

[3]李少星.優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观察及效果评价[J].医学研究,2019,1(6):125.

[4]王慧.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1660-1662.

[5]赵海燕,林旭.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245-246.

[6]陈超,陶灵慧.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4):149.

[7]吴云霞.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脑创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 2018,22(36):125-126.

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改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摘 要】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规范护理管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质控环节管理,建立系统的病历质控管理组织。结果:自2011年11月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以来,使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改进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关键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质量控制方法

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原始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诊疗及护理情况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也是护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体现,折射出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院功能由单一向多元拓展,对护理文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侵权责任法》实施后,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患者有权要求复印相关护理记录资料。因此,保持护理文书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就尤显重要。但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护理文书在护理查体的客观性,书写内容的完整性,书写时间的准确性,病情观察的动态性,护护、医护书写的一致性,专业术语的规范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差距和缺陷。我院护理部为此作了细致的工作部署,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护理文书存在的书写缺陷,本着科学性、规范

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现阶段的简化式护理表格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摸索,于2011年11月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使全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 资料收集:

2 改进措施:

2.1 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规范护理管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

2.1.1加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进一步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侵权责任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更进一步了解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准确、及时、客观地记录各种护理记录,减少医患纠纷。

2.1.2加大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力度 护理部进一步加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对护士长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授课,并要求科室每月强化学习,使全院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文书书写管理质量标准。

2.1.3加大低年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新调入护士的培训力度

(1)对于新招聘的护士、新调入我院的护士、产假返岗的护士、休假超过2个月后返岗的护士等,由护理部干事和终末病历质控的护理部干事共同协作,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专科特点,分别抽取死亡病历或疑难病历、输血病历、手术病历、顺产病历、跌倒∕压疮的高危人群病历和一级护理病历各一份,通过对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和护士在实际书写中易犯的书写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剖析。使她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

境、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减少书写错误。以最佳的工作状态服务于伤病员。

(2)对低年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新调入护士进行规范化护士培训,3年内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基本理论必须人人过关,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2.1.4加大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注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书写护理文件的能力。

(1)“三查八对”要慎独:“三查八对”是针对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细节,并贯彻于护理全过程的。如在输液配药环节中,我院实行了谁配谁在药瓶标签上签全名的举措,从源头上减少了差错事故发生的机率;在执行医嘱时,严格核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效期。

(2)巡视病房要慎独:在工作中中午、夜班值班人员相对较少,只有加强巡视,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先兆,在最短的时间里积极处理,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值班时,总会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护理人员就可以利用到病房测量生命体征、更换液体、发药等机会,重点观察危重、手术后以及老年患者病情。⑵ 并及时将病情变化作好记录。

2.2 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质控环节管理。

2.2.1 护理部不断完善护理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并按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管理考核标准每月对科室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个别科室的薄弱环节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方式进行检查,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及时向科室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2.2.2 科室护士长对科室护理质量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并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2.2.3 科室成立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根据科室人员分3-5组),由科室护理骨干任组长,每组1-2名组员,每周对护理质量重点检查1-2次,并有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一周内在全科护士会上进行总结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2.2.4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和慎独精神,及时完善护理文件书写,加强环节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工作,护理部根据运行病历及终末病历中易出现的书写缺陷,讨论并制定出《运行病历、物资质控本》(见图1),并于2011年11月-2012年3月在外一科、妇产科试运行,不仅大大减少了护理文件的书写缺陷,而且使科内抢救设备、药品等补充更及时,运行效果非常良好。故于2012年4月面向全院推广。

2.2.5 护理部组织各科护士长在护士长例会上对如何提高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于2012年3月共同制定出提高办公护士工作效率的方法:医生下医嘱后,在该病历的右上角夹一长条小标签,便于办公护士能一目了然地查看出该病历是否下达新医嘱,减少了办公护士一个一个去翻看病历的时间和流程,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医嘱执行不及时现象的发生。

2.3 建立系统的病历质控管理组织

2.3.1 我院终末病历质控施行办公护士—护士长—护理部质控人员三级质控,护理部特设定一名护理部干事从事终末病历质控工作,对全院终末病历进行系统质控,护理部每月将护理文件书写终末质量控制评查结果和针对各科存在的书写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护士长会议上通报并以书面的形式反馈到各科室,要求及时落实整改。

2.3.2 护理部在护士长会议上针对各科提出的护理文件书写方面存在或潜在的护理文件书写问题,认真予与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并作出书面答复。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使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化和规范化。

2.3.3 护理部质控人员将各科每月工作量,如:出院病历数、合格份数、合格率、终末病历书写实得分、危重病人数、一级护理人数、输血病历数等进行汇总。从各科病历的“质”和“量”上进行全面、客观地掌握;以便有针对性地作出指导。

2.3.4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与绩效挂钩

我院以文件的形式制定了《医疗、护理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制定了终末病历、环节质量的奖惩标准,从实施者(护士)到管理者(护士长),做得好的每月均予以奖励,存在缺陷者,根据“标准”予以处罚。3 讨论:

护理文件书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必须充分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通过我院护士的共同努力,从2011年11月实施病历质

控新举措以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凌云霞 杨顺秋 主编《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规范》[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0.2 ISBN 978-7-80245-379-1.

[2] 陈玲 赵君健 张璇 . 护理观察在肛肠科的应用体会[J]. 心理医生 2012.(5):152.

更多内容请查看。。。

论文辅导 http://

论文发表 http://

论文知识 http:///lunwen/

硕士论文http:///daixie/

毕业论文http:///daixie/

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导管室行介入治疗者792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起实施质量控制管理,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导管室行介入治疗者8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9.6%;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5%。观察组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能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参与意识,最终优化导管室护理工作,从而显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介入诊疗作为目前临床诊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痛苦少,操作安全等特点[1],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如何保障介入手术的安全实施,促进患者康复,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成为导管室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导管室采取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导管室行介入治疗者792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起实施质量控制管理,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导管室行介入治疗者8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509例,女283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54.56±2.87岁。观察组患者男542例,女258例,年龄22-89岁,平均年龄51.33±2.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1.3 评价

1.3.1满意度调查 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及手术医生进行调查。满意度调查问卷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将非常满意及满意列为满意范围。

1.3.2不良事件发生率 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无效造影、液体外渗、手术耗材传递错误、职业暴露、术中机器故障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组间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采用c2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9.6%;觀察组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5%。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观察组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作为继内、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势,也有应用面广,接收患者病情多样等特点。导管室作为介入诊疗活动的实施场所,具有疾病涉及面广、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工作节奏快、人员流动大等特点[2],因此对护理管理者和导管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护理[3]。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在医院护理部指导下,我科自2016年10月起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①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由护士长总负责,选择高年资护士担任质控小组组长,每组有1-2名质控员,由导管室护士担任。各质控组长及组员定期更换。护士长负责安排各质控组定期组织活动,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持续质量改进。质控组长及质控员负责各自组里日常工作的检查及反馈,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质量控制小组以组内检查工作为重点,掌握组内检查方法、内容以及标准,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会议,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并制定下周期工作目标[4]。

② 确定质量控制内容及综合评价指标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指标是约束护士工作行为的重要途径,可实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最优化,对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护理检查,减少了工作失误,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了工作的适应能力,提升了护士处理问题的灵活度,最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5]。根据介入护理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医院自身实际制定质量控制内容及综合评价指标。由质控组长带领质控员参照综合评价指标对导管室日常工作定期进行检查。鼓励护理人员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反馈给质控小组。

③ 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针对质控小组活动的结果,定期组织科室成员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解决导管室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质量持续改进。在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 PDCA 循环,使护理管理有始有终、有的放矢,不仅有基于现状的科学调查,且具体的改进措施也同时被提出,并对措施的追踪落实与效果评价进行强化,实现护理质量真正的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使临床护理质量监控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反复循环、层层落实、环环相扣,对管理效能的快速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6]。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导管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4 小结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为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由护理部控制,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由护士长进行,但这样的检查使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化的问题,通常科室对护理部的检查有所准备,而不能真实反映护理实施环节中的各种问题,影响护理质量的提升[7]。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是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小组,依据综合评价指标使导管室工作逐渐标准化、规范化,不仅能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能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参与意识,最终优化导管室护理工作,从而显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余芳.综合介入导管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并总结其体会[J].当代医学,2017,23(4):141-142

[2]高嵩芹,王馨,毛燕君.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8):41-44

[3]陈健聪,陈利芳.介入手术室的发展趋势与护士的角色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525-526

[4]程莉萍,商明霞,董建英.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93-195

[5]雷荣.浅谈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3):298-298.

[6]段霞,陈翠萍,施雁.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方案的实施及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3):60-61

[7]丁秀珍,丁巧,陈虹,左清梅,孙淑玲.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8,4(3):127-129

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0月我院以手术室所有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以手术室的环境卫生、无菌物品的管理 (包括一次性医疗无菌物品) 、无菌操作技术、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手术标本的管理、消毒剂使用的管理与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手术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医疗设备的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为观察内容, 及时对护理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1.2 方法

1.2.1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质控观察训练小组, 参照《外科

护理学》、《手术室护理学》、《最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内镜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操作流程, 组织观察员学习、培训, 并发放以上资料, 供观察员参照。

1.2.2 制定计划

制定出每月的工作计划, 挑选手术室高年资护士及技术骨干, 手术科室主任和医生对手术室日常工作进行观察督导, 并将观察结果用于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 (1) 准备, 选定5名观察员:第1、2、3、4名为手术室护士, 是督导员, 负责指出手术室护士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5名为手术科室的医生或主任, 负责指导与手术科室人员的沟通和联系, 指出手术中涉及无菌技术操作及专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前者没有指出问题时, 负责进行相关观察和询问。让全体人员明确训练目标在于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2) 观察, 观察员以手术室的环境卫生、无菌物品的管理 (包括一次性医疗无菌物品) 、无菌操作技术、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手术标本的管理、消毒剂使用的管理与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手术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医疗设备的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为观察内容, 在手术区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地观察一定时间, 并独立记录观察到的每件重要的事, 以备在定期手术室及手术科室的会议上, 向全体人员报告, 并且关注优秀操作, 反馈给全体人员, 以提高操作水平。观察完成后, 观察员回到安静处讨论结果, 并决定是否将结果反馈给护士长和科主任。讨论时, 观察员应分析观察结果, 如有些现象是否常见或只是例外。并且应标出重点, 使手术室和相关手术科室工作人员明确需要改善之处。 (3) 反馈, 反馈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重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直接向手术室或手术科室全体人员反馈.如果需要与某个人单独交流看法, 则采用一对一的方式。 (4) 制定整改计划, 在质控组及手术室护士长组织下, 相关人员针对问题作原因分析, 制定整改措施及详细工作计划。制定明确的整改时间表, 质控组必须在每一阶段对工作计划进行定期回顾, 与早期工作进行比较, 监督整改计划的落实。

1.3 收集资料总结提高

定期收集护理观察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资料, 总结提高, 保障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

2 结果

2009年1~10月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手术室环境卫生、无菌物品的管理 (包括一次性医疗无菌物品) 、无菌操作技术、急救药品、器材的管理、手术标本的管理、消毒剂使用的管理与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手术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医疗设备的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等方面, 涉及大小问题共33项, 其中有的问题会反复出现如进修、实习医生及实习护士的无菌观念淡薄, 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 手术室内环境设备清洁不合格, 术后用物未及时归位, 低年资护士对手术物品的清洗、打包、消毒不规范, 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潦草、涂改、漏缺项目、记错时间、未及时签名,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 对手术病人的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 未能及时作出正确处置, 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利用护理观察结果及时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落实整改计划。对不能杜绝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及时纠正偏差, 对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控制做到及时、持续、有效, 10个月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减少, 质量不断提高。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手术完成的质量及成攻与否, 与病人生命的安全保障息息相关。将护理观察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能体现出以下优势: (1) 充分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明确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工作标准, 并积极参与管理, 使质量控制具有全局性。 (2) 能及时获取信息, 并保证信息传导通畅, 提高控制时效。 (3) 保证控制的客观性精确性。 (4) 保证控制的批示性, 不仅发现问题, 还提出谁对问题负责, 应如何改正, 保证控制的有效性。

护理观察训练提高护士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觉察到日常工作中细小容易忽视、但重要的问题, 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扩大管理人员的覆盖面, 减轻护士长的管理难度, 并提高管理绩效。通过第二观察员加强了手术室与手术科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交流平台, 为持续改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保障。我院的实践表明应用护理观察改善了手术室的工作环境, 无菌物品的管理严格规范, 消毒剂的使用严格按操作流程, 提高了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水平, 存在的问题不断减少, 整体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中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组织质控组, 选定手术室高年资护士、技术骨干及临床科室的手术医生或科主任为观察员, 对手术室日常工作进行观察督导, 发现问题及时向质控组成员反馈, 手术室护士长组织质控组及相关人员及时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 计划落实方案。与临床科室相关的问题, 第一时间反馈给科室的相关负责人, 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定期评价整改效果。结果 2009年1~10月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共33项, 及时开展缺陷管理及分析, 使存在的问题不断减少, 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极大保障了手术室的医疗护理安全。我科2009年1至10月共完成手术2298例, 无1例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结论 护理观察员对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观察督导, 及时发现医疗隐患, 及时与相关人员及科室沟通, 及时整改解决问题, 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及保障医疗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观察,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丽华, 于桂云, 余敏.突破临床护理观察这一难关[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1, 24 (2) :148.

体重控制的护理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出生新生儿211例, 其中男婴105例, 女婴106例。母乳喂养儿162例, 男婴79例, 女婴83例, 占76.78%, 人工喂养儿49例, 男婴26例, 女婴23例, 占23.22%。新生儿胎龄37~42周, 出生体重2500~4600g, Apgar评分8~10分, 均排除各种疾病。

1.2 方法

了解母亲孕产史, 喂养情况, 出生体重, 满月体重测量采用婴儿电子体重计, 精确到0.1kg。

1.3 诊断标准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 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其他辅食, 包括水;人工喂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 可选用牛、羊乳等动物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的喂养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满月体重增长值变化的比较

由表1得知, 母乳喂养组满月新生儿中男 (t=4.64) , 女 (t=4.14) 体重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2 分娩方式对喂养方式的影响

211例新生儿中自然顺产86例, 其中母乳喂养73例, 占84.88%;剖宫产125例, 其中母乳喂养89例, 占71.20%, 见表2。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全力倡导科学的育儿方法, 母乳喂养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方法。母乳可以保证新生儿达到良好的营养状况, 对婴儿早期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2000年母乳喂养率应达80%, 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 我们应该在喂养和护理方面进行改变, 积极指导产妇及家人, 营造良好的环境, 睡眠及饮食调整到最佳状态。

3.1 新生儿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更加重要

通过分析新生儿满月体重变化, 看出不同喂养方式对体重的影响明显, 母乳喂养组新生儿满月生长发育优于人工喂养组, 有显著性差异。所以, 应广泛推广母乳喂养, 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3.2 采取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与分娩方式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看出顺产新生儿较剖宫产新生儿母乳喂养率高, 剖宫产术后, 母亲伤口疼痛, 哺乳体位不适应, 希望能好好休息, 不想喂哺婴儿。因此, 要想做到早接触, 早吸吮, 按需哺乳, 在产后访视时, 早期进行喂养辅导, 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耐心细致地做好宣教工作, 指导产妇和家属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消除产妇的各种顾虑, 保持良好的心情, 选择适宜的喂养方式。建议产科降低剖宫产率, 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摘要: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对新生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足月新生儿211例分为母乳喂养组162例和人工喂养组49例, 了解出生体重, 孕产史, 测量满月时体重。结果 母乳喂养组满月时体重增加优于人工喂养组, 自然分娩比剖宫产母乳喂养率高。结论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最佳食品, 帮助母亲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提高母乳喂养率。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下音乐论文范文下一篇:市长治理城市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