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分析论文范文

2024-02-06

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2、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

3、浅探“互联网+”时代的小学美术欣赏课

4、试论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

5、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

6、浅析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7、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

8、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9、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10、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11、我对中学美术欣赏课的一点看法

12、浅析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

13、依托本土资源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

14、中职美术欣赏课随想

15、基于小学美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16、多媒体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

17、浅谈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18、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19、角色扮演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研究

20、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举措

21、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法的实施

22、论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23、如何教好一堂美术欣赏课

24、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25、浅议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26、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27、小学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8、新课标下技校美术欣赏课对美术专业课的促进作用

29、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0、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31、初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观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32、关于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33、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34、立足美术欣赏课,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35、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36、普通高校美术欣赏课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37、小学低年级美术欣赏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8、在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策略

39、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40、试析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

41、“双减”背景下,论小学美术欣赏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42、浅析如何上好中学美术欣赏课

43、小学低段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44、美术欣赏课与技能课教学思考

45、试论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艺术

46、严雪寒: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47、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48、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49、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方式讨论

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思政工作对人才素质的影响非常明显。现阶段,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思政工作者必须积极地创新思政工作目标和形式,让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思政工作;人才素质;创新

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社会上经济一体化形势愈加明显,而从国内的环境看,市场经济的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有都有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然则,随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逐步开放,一些不好的思想也衍生出来,腐蚀在人们的精神健康。面对此种环境,从事思政工作的人员必须积极调整其工作方式,使用各种新手段提升人才的素质,以此来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袭,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连绵不断的动力。

一、创新思政工作的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顺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必须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周远清同志在《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当前的人才培养,不但要传授给他们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要提升他们的素质,尤其是要关注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是我国人才的主力军,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从高校入手,通过创新思政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研究得知,创新思政工作的理念包含下面几点内容:确定素质目标,发动全员参与和突出专业,既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又确保不会打扰正常的科目教学。

“素质目标”是创新学生思政工作的根本。高等院校中,思政工作的中心目标就是大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所以,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验证标准都是要查看学生的素质是不是能够提升,学生能力是否增强,学生思想是否升华。要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把素质目标落实于思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比如,构建科学评价系统,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情况进行检测,构建以学生整体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奖学金体制,构建以彰显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为标的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落实办法等。

“全员参与”是革新学生思政工作理念的主要内涵。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主要由其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负责,但是这并不是全部的力量。只有把学生的思政工作渗透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环节之内,并一直引导学生生活的全程,才可以在开展思政工作的时候形成合力,营造优良的教育管理氛围,从根本上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

“突出专业”就是要展现思政工作的专业性,要把对学生的思政工作是一个专业,应该将之当做专业去看待,对待思政工作人员的时候就要用专业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这是创新学生思政工作理念,推动其引进新内容,走上新台阶的核心。长时间以来,部分高校一直把思政工作当做教学的辅助手段,思政工作人员只是为了配合专业授课教师的工作,其帮助处理一些学生的日常琐事。所以,院校基本上没有专职的思政教师,而且离职率非常高,难以形成高效的工作团队。

二、革新思政工作方式,提高学生素质

(一)创新思政工作目标。

现有的思政工作基本上都是以教学大纲的为目标,一步步地根据教学要求去开展教学。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虽然能够达标,但是其思政素养方面却很少关注。伴随时代的进步,教师应该逐步扩展工作思路,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不能只把课本上的内容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从思想观念上给予创新:一是提升学生的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人品,努力做到做人与做事保持一致。会动手,有能力,打造技能型人才;有修养,会做人,培养高素质人才;只有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合二为一,才是高校真正实现了最终目标。在增加学生职业道德的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国情、省情的教育,让学生充分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三是在确保学科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加大对教学的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是最根本的,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重点。应该加大对教学的探究,希望以此提升教学水准,培养出素养更高的人才。

(二)创新教学方式。

在实施思政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调整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涵养。高校中的思政理论课是一门非常现实的学科,在效果如何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按照课程的特点,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更加详细的讲述,而且还应该积极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四证工作的进程中,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尤其是和书本上的知识有较大出入的知识有较大出入的知识,来开展全方位剖析。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三)创新思政工作形式。

首先,要让校园文化多样化。开展思政工作,要以思想教育为主线,通过学术研究、科技调研和社会活动为重心,以学生宿舍为主要阵地进行糅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政活动。联系党团组织和学生校园团体,积极进行思政活动比赛,通过校园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其次,利用网络拓展新的教育平台。网络业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要对他们开展思政工作,就必须积极发挥网络这一平台的作用,将其发展为思政工作的主要阵地。加强校园网站建设,通过网络这一形式,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网上网下的联合,保证网络铺设到哪里,思政工作就在哪里开花。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工作,能够明显地增加思政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思政活动的时候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从而取得更好地思政教育效果。

最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贫富差距的加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大大拉低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面对此种情况,思政教师应该积极掌握考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拔除学生的心理隐患。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大学生已经进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其在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都有可能遇到问题。思政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他们用正确地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化解这些对他们的生活影响重大的问题,在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整体素养。

三、总结

思政工作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工作。我国想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造人才强国,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政工作,积极改善思政工作的质量,调整他们的工作形式,联合可以联合的力量,推动思政工作的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苏红艳.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措施探析[J].才智,2015,01:251.

[2]杨立新.创新思政工作途径打造高素质人才[J].才智,2016,19:237.

[3]吴健强.浅议企业管理与思政工作的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4,02:65.

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2、医学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3、浅谈如何提高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4、精神科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5、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6、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

7、浅析医学院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建设

8、浅析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多维解读法

9、“舒适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研究与体会

10、提高行政管理科学性,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11、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深化医院健康教育

12、医院管理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与传承

13、论护患沟通艺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4、关于英语教学与英语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5、手术室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效果观察

16、浅谈社区护士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

17、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18、情景剧表演教学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9、如何加强急诊护士素质培养

20、护士礼仪错位与礼仪培训

21、如何在内科护理实现人性化服务

22、浅议如何提高内科护理质量

23、护理职业文化建设在提高护士素质中的作用

24、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

25、大学生道德教育之同理心的培养

26、高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探析

27、浅谈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28、浅谈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29、浅析内科护士的心理素质与自身调节

30、患者拒绝无陪护理模式的探讨

31、济南地区零售药店顾客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32、大学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33、护患纠纷的危机防范及干预

34、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相关因素及解决对策

35、护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模式探索

36、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在老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7、浅谈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

38、高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39、浅析供应室护士的“慎独”修养

40、加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

41、医德的规范.修养.管理浅析

42、医疗纠纷处理与防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3、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的探讨

44、新的护理模式下精神科护士素质与道德修养要求

45、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46、如何提高护士护理服务质量

47、儿童康复科护士素质的培养

48、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49、国营农牧团场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探究

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大数据时代,高校越来越重视从海量的学生成绩数据中分析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管理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从高校学生成绩分析的现状出发,基于大数据挖掘理念,将多元统计方法引入高校成绩分析,介绍了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在高校成绩分析中的应用,建立了高校多维成绩分析模型,并以中国药科大学2014级药物化学专业的成绩分析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应用。

关键词:多元统计;数据挖掘;成绩分析;分析模型

高校学生成绩一直是直接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间接评价高校教师教学效果及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指标之一。目前各高校常用的成绩分析主要集中于课程成绩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差、成绩分布曲线(柱状)图等简单的一些分析与统计,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采取各科成绩加权平均后再排名,这些统计与排名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效果,但是学科的多样性、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分值高低、教学方式、学生自身等因素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传统的成绩分析是比较片面和笼统的,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各学科学习的优劣,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本文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理念,在成绩分析中引入多元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高校成绩分析通用模型,基于该模型和大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使成绩分析比传统方法更全面、更具有指导意义。

一、成绩分析的常用方法

因学生成绩数据量巨大,要从海量的成绩数据中挖掘出隐藏、有用的信息,需采用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数据分析方法,才能有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常用的可应用于成绩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1.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研究样本对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根据相关分析的定义、特点以及学生成绩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可以利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学生成绩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的分析,揭示各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规律,根据发现的规律,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正向干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变量。[1]由此可知,分析得出的公共因子跟原始因子是关系紧密的,公共因子能反映绝大部分原始信息,通過提取公共因子,从而简化对事物的认识与分析。在成绩分析中,比如一个学生某学科的成绩非常好,则其他成绩也非常好,这些课程之间就存在一种隐藏的共性因子关系。各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是否合理,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就能方便地得出结论,从而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合理、简单、清晰易懂。

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方法。它是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加以分类,实质是按照距离远近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类别, 以使类别内数据的差异尽可能小、类别间的差异尽可能大。[2]比如可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学生成绩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结果反映每位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状况——是否有偏科、是否有某些方面特长等,便于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生学业支持与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平衡各学科的学习。

二、高校多维成绩分析模型

高校成绩分析涉及的对象、因素纷繁复杂。学生成绩一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反映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和教学质量。因此,为理清影响学生成绩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明确高校成绩分析的方向,笔者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多维成绩分析模型,学生成绩分析工作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即以成绩本身为中心的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分析、以课程为中心的分析。

1.以成绩为中心的分析

以成绩为中心的分析是指对成绩自身的统计规律性分析,主要是频数和直方图分析,包括峰度、偏度、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方差、优良中差的频数、区分度等分析。从对某课程成绩频数和直方图的一些分析,可以得出该课程学生成绩的大致分布、试卷难易程度、区分度等信息,使教学单位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一个基本了解,为以后教学、考核评价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以成绩为中心的分析是目前各高校最基本、最常规的成绩分析模型,各高校一般明确规定教研室或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成绩录入之后,就要对课程成绩进行频数和直方图的分析,结合试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书面存档。

2.以课程为中心的成绩分析

课堂教学的四大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课堂教学中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教学媒体的选择等都是为课程内容服务的,即它们提供给学生学习的一切有利内容和条件。因此课堂教学中除学生之外的三大要素均可以归纳为课程这一要素,以课程为中心的成绩分析是指从课程各要素出发,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成绩分析,包括分析课程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同、任课教师不同、上课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呈现的媒介不同、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同、考试难度不同、评价方式不同(总结性评价还是过程性评价)等对学生课程成绩或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

以课程为中心的成绩分析模型能够真实反映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因此能够为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以及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配置等提供良好的决策参考。

3.以学生为中心的成绩分析

以学生为中心的成绩分析是指从学生角度出发,分析学生个人特性、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征和行为与课程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个体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比如分析学生的个性、上网行为、图书借阅行为等对课程成绩的影响;学生的民族、地域、生源地分布与课程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程度、考勤等对课程成绩的影响;分析学生所有课程成绩之间的关系,找出公共能力因子,分析得出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并根据其聚类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评估每位学生各项能力(德智体)如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身体素质等的发展情况,分析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合理性,确定对学习困难生的帮扶辅导计划等。

上述模型中三个维度的成绩分析基本涵盖了学生成绩分析的各方面因素,它们各自侧重点不同,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联合进行。在实际的成绩分析中,想要通过成绩挖掘出教与学各方面较为全面的隐性知识,通常需要涉及多个维度的成绩分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以學生为中心的成绩分析应用

以中国药科大学2014级药物化学专业34门必修课成绩为例进行成绩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成绩数据进行挖掘,旨在分析出有利于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的有效信息。

1.数据准备

以2014级药物化学专业大一至大三共计6个学期的必修课成绩及加权平均分为样本,删除几名留级学生之后,共87名学生,35门必修课。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四)、分析化学(上)、分析化学(下)、分析化学实验(上)、分析化学实验(下)、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数理统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一)、体育(二)、体育(三)、体育(四)、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上)、物理化学(下)、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学(一)、物理学(二)、物理学实验、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有机化学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绩为缺考的科目以0分计。

2.因子分析

用SPSS22.0打开学生成绩表,进入“分析-降维-因子分析”菜单,在打开的界面中分别设置相关参数。相关性矩阵选择“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因子分析抽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旋转方法选择“最大方差法”并输出旋转解和载荷图,最后将因子得分保存为变量,确定后得到以下输出及分析结果。

(1)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分析。如表1所示,KMO的结果为0.858,接近1,说明成绩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P值为0,小于0.01,因此该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

(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抽取和最大方差法旋转后得到的总方差解释矩阵结果如表2所示,共提取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72.165%,说明35门必修课共抽取了8个公共因子,这8个因子能解释原始变量72.165%的信息。

(3)根据旋转后的成分矩阵(略)中各门必修课在各因子上载荷值的大小,可以分析得出各因子所代表的学生习得的潜在能力,即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物理学(一)、物理学(二)、数理统计、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分析化学(上)、分析化学(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上)、物理化学(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在第一个因子上载荷值较高,反映的是学生在物理、数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向专业基础能力发展的课程,可以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专业基础能力因子;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四)在第二个因子上载荷值较高,可以命名为英语能力因子;物理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二)、分析化学实验(上)、分析化学实验(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实验类课程在第三和第四个因子上载荷值较高,同样的实验课分布在2个因子上,可能是因为实验的性质、内容或考核评价的方式差异导致的,可以将第三、四个因子合并命名为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因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第五个因子上载荷值较高,可以命名为人文社科素养因子;体育(二)、体育(四)在第六个因子,体育(一)、体育(三)在第七个因子上载荷值较高,可以合并命名为身体素质能力因子;第八个因子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载荷值较高,可以命名为学生的思想修养与法律能力因子。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药科大学2014级药物化学专业前3年的培养方案,从6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看出该专业的前3年培养方案较为全面地培养了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能力,能让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表2旋转载荷平方和里的方差贡献率以及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得出每位学生的综合因子得分,根据得分进行综合排名,可以与传统的加权平均分排名进行对比,从中可发现传统排名无法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因篇幅所限,此过程不再赘述。

3.聚类分析

在上述因子分析过程中,得到了8个反应学生成绩信息的公共因子,利用保存的8个公共因子得分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学生进行快速聚类,可根据最终分类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在SPSS 22.0软件中,选择“分析-分类-K平均值聚类”,进入操作界面,选择因子分析过程中保存的8个公共因子,最大迭代次数输入20,统计选项选择初始聚类中心和ANOVA表,保存每位学生的聚类及距离为变量。分别以K=2、3、4、5进行快速聚类分析,根据各输出结果中ANOVA表中的F值和显著性检验值对比分析,当K=3时,各类别之间的差异性最显著,因此将此样本分为3类比较合适。当K=3时,最终聚类中心如表3所示,每个类别中的个案数量如表4所示。

从表3、表4可以分析得出,第一类学生共45人,这类学生除人文社科素养能力、身体素养能力较弱之外,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较为均衡,基本上不存在太多偏科现象,各学科均衡发展,属于稳定发展型人才,应该继续保持,建议适当加强人文社科素养、身体素养方面的培养。第二类学生共32人,这类学生与第一类学生恰好相反,人文社科素养与身体素养能力较强,但专业基础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一般,需加强专业学科、英语能力等方面的学习。第三类学生人数较少,共10人,这类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偏科现象,除专业基础能力的学科较好之外,其他各项能力方面的课程成绩一般,尤其英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身体素养能力等较差,需加强这方面课程的学习,建议校学生学业指导中心重点关注这类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业指导和支持,以促进他们能够均衡发展。

四、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通过建立多维成绩分析模型,采用大数据挖掘方法,对学生成绩进行全面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避免传统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多维成绩分析模型在高校中的应用,能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能力发展水平,发现和解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潜在的问题,为教师开展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管理部门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学风建设,学业支持与辅导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新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比较与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6):24.

[2]田宏,于晓秋.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

(编辑:王天鹏)

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理论分析深入,现实剖析透彻,以细密的思维与谦虚、严谨的写作态度,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从哲学的高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进行了逻辑与历史的双重思考,为这个诞生于实践的学科在学术性与科学性的建构过程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指导,也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关键词: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读后感

一、简介

在书中,金老师主要是借助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的“范式”理论,从哲学的高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进行了逻辑与历史的双重思考,为这个诞生于实践的学科在学术性与科学性的建构过程中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指导,也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二、写作目的与基本框架

在绪论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美国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继而指出此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问题的反思具有巨大的方法论意义”。接着,便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明确提出了“本书任务”:一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二是“深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三是“奠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论”,四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五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例”。

整本书的框架即是在“本书任务”的基础上确立的:第一章是“哲学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主要考察了哲学精神的时代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及其哲学诊断,得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的贫血”,并探讨了“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这一章主要为后面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让读者把握了本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角度。第二章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先是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概况,现实地揭示了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定义和本质属性上的争议,同时分析了争议的原因。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历史和今天,以及人们对于其历史和今天的认识掰开了、揉碎了,进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沉思的思维方式”,同时提出超越现有研究局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的设定一个新的理论假设——意识的政治;在后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哲学沉思”中,结合中西方历史现实与理论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释,然后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矛盾的规定性,即政治与教育、政治与思想的矛盾及其发展。第三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论”,作者首先界定了几个基本概念:学科,认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论,继而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和学科方法论的哲学思考,与第二章的侧重历史分析不同,这里主要是进行理论论述,从根本层面来考察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

后面的两章则较多从经验层面和建构层面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第四章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哲学”,第五章是通过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首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缺失及其原因,然后针对现实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进行审视与追问。

从整个著作来看,作者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以一种非常积极、负责、诚恳的态度,从纵横两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哲学剖析。其主要构思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现实存在的学科,并用范式理论来审视这一学科,企图在其现实运行的各种矛盾中完善这一学科。因为,从目前的事实来看,从实践中诞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书中对学科和学科范式的定义,其学科属性是“虚弱”的,学科体系是不健全的。

本书的几大优点可归纳如下:

1.理论分析深入,这缘于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通过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既具备了较高的哲学素养,对近现代哲学派别和大师们的基本理论主张都烂熟于心,同时还通晓各具体学科的理论与知识架构,如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也包括现实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操作层面的知识与原则,这些在书中随处都有体现,这使作者可以从学科“范式”理论入手,以哲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和分析。虽然读来并不容易,但是读过之后却使人有种深刻、通透之感,使那些散落于头脑中却经常困扰笔者的一些问题有了理论的梳理与指导。

此外,整部书的构思也是巧妙而丰满的,在哲学思考的大“棋盘”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角度中,借助“范式”这一现代理论工具展开分析与论述,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就具备一定的创造性。

2.现实剖析透彻。笔者认为,这一定缘于作者的亲身体验和长期的观察与思考。金老师是一名博导,也是一位勤恳的一线教师,更是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学者,通过他书中几处相关描述,如绪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现状透视”,第一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概览”,第二章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概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矛盾规定性论析”,第三章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论现状讨论”和第四章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现状”以及整个第五章,可以看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把它视为一门学科也好,作为一个社会的现象也好,或者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有意创设也好,从其产生、发展到今天,作者是每一角度、每一史实,样样“门儿清”,既让读者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工作中的矛盾与纠结,比如作者在文中多处指出了其“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高远理想与历史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分歧与成因,更重要的是让读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有了意识,不得不惊叹作者的现实统摄与整合能力。

3.细密的思维与谦虚、严谨的写作态度。在书中相当篇幅的思考里,作者并未打算给出最终的定论,一方面显示了其“抛砖”式的谦虚、谨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被一些实质性的障碍所羁绊,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解决。但从人类发展的大尺度来讲,这门学科、这一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是必然趋势。当然,其发展和完善的进度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取决于像本书这样的思考能否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4.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这一点在书中各章都有体现,第四、五两章表现最为明显,尤其是第五章,作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门现实课程为范例来进行说明和追问,这让初始没有完全把握前面深刻理论的读者感觉格外清晰和明朗,再回去读前面的基础理论,理解得就更深入、透彻。

最后,是笔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点思考:任何一门现实中的现象、活动、技术,或工艺的过程,都可以在抽象整理后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必定具有公共性、科学性和学术性呢?金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影响了其“科学性”与“公共性”的建构,但他又强调现实与理论的区别,仍然相信或坚持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成为一个拥有典型、完整范式的学科,会不会像企图在观念领域培养或消灭观念的意味?其实,从本书论述中也能看出作者的些许纠结与彷徨,个别处也体现了作者观念上的矛盾,当然,这种矛盾来自于社会存在,而各种矛盾的根本解决之道必定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多年来,这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根本性思考的著作在学界还属凤毛麟角,而有如此深度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感谢金林南老师的过人智慧和辛勤付出。

参考文献:

[1]邱柏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特征[J]福建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与建设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7).

[3]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多维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4]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6]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编辑:左希平)

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领导者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部分组成。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权力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非权力影响力[1]则是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和实现行为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领导者的品格、才能、知识和情感因素。护士长是医院最基层的管理者,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管理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士长 非权力 管理

护士长作为护理系统最基层的管理者,是临床护理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力量。护士长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乃至整个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康复。所以护士长在明白自身职责和作用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而且要提高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自然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的素质和行为形成的能够自然地影响他人行为的心理行为,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成为他人行为的内驱力,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等。

1.在品格方面

品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动机,反映在平时生活中的一切言谈举止中。具有优秀品格的护士长会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成为大家可以模仿的好榜样[2-3],使人产生敬重感。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长要处处以病人为中心,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谨处置,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为广大患者服务;在工作中,要敢管敢干,以奉献为荣,高标准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为护士做好表率。

2.在才能和知识方面

护士长应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在护理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勇于决断,遇到疑难、复杂或难堪的事情,护士长应迎难而上,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不能犹豫不决,更不能回避退缩,绕着弯子走。在急剧变化和竞争剧烈的现实面前,那种“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做法,或优柔寡断、模棱两可的态度,使下属对护士长产生无能之感。因此,护士长应通过经常深入临床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凡事心中有数。善于发现新问题,及时分析,以便选择最佳处理方案,从而突出护士长的良好决断魄力。

3.在情感方面

护士长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要搞好团结,有宽阔的胸怀,学会倾听意见:包括病人与家属;医生和护士;各行政科室人员等等他人的意见。

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工作中“严”字当头,生活上多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应具备爱才之心,要用才有方。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专长,以诚相待,对她们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难。公平对待每一位护士:评优、进修、学习的机会平等,还要正确处理护士之间的争端,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护士。

4.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成护士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在管理的各要素中,人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在管理实践中,要想实现一个护理单元的业务、行政、时间、信息、财物等要素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做好人的工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现的精神,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好任何工作的有效的催化剂[4]。

要做到善于识人、用人,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应根据科室的工作特点,不同级别护士的工作能力、特长、性格做到知人善任、善用、调配好人力资源,制定出各班次的的工作职责,使护士们都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护士长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范型,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护士。护士长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在护士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从心里信服、尊敬、顺从和依赖,并改变她们的不良行为[5,6]。

参考文献

[1]戴新忠.论非权力影响力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6:32-33.

[2]臧昕昭,杨惠云,魏丽利,等.护士长的非常权力影响力和护理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2.

[3]李鸿雁,唐旭红.护士长权威的建立与领导作用探讨[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83~784.

[4]朱晓红,杨莘,李淑迦.本科学历护士长在工作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5,2:137.

[5]唐娟.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6]冯美妍,孙伟,张锡兰,李鸣娟.非权力影响力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17期.

上一篇:探究式教学的初中生物论文范文下一篇:劳动争议维权管理法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