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范文

2024-03-07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范文第1篇

看了《信仰的力量——优秀共产党员访谈》,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采访中的优秀共产党员既有饱经风霜的老党员,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既有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科教功臣,也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震撼与感动,使我的心灵得到一次重大洗礼。

作为青年学生,我要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传承他们为国家、为人民不断奉献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为我们美好未来奉献更多力量……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范文第2篇

纪录片分为“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部分,展示了先辈们对信仰的选择、坚守和把握。在取得胜利的革命时期,信仰融入、凝聚的自强不屈、“一团火”的创业精神;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建设时期,信仰铸就公仆本色的改革创新,自觉奉献;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信仰是共产党人创先争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信仰在不同历史阶段延伸和发展,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党9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坚定信念,才使得我们的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在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与奇迹。观完《信仰》,我有如下感受:

一、要做一个有坚定信念、信仰的人

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正如郭明义所说:没有信仰人活得很飘。正如雷锋所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又如王进喜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这些质朴的语言,每句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体现了共产党人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艰苦创业的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有的精神风貌。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凝结出的自强不屈、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了我们答案。给我们提交答案的,远不只有王铁人、雷锋、焦裕禄……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实,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共产党人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共产党人的信仰不断铸就了一座座时代精神的丰碑,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石油资源匮乏的时期,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如今的我们远离炮火喧嚣的革命岁月,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我们应该体现一种怎样的信仰呢?一个人活着,要有信仰。只有了信仰,才有了精神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信仰》启迪了我,我想,这应该就是本职工作的点滴做起,修己惠人,笃行致远的一种精神和品质。

二、要做一名敢于践行高尚信仰的守信之人

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

爱国人士美国物理学博士朱光亚说过的一段著名的话: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及有祖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普通的劳动者——曾在王府井大街中断百货大楼工作32年,接待过近400万名顾客的售货员张秉贵站柜台,被称为“燕京第九景”,就像北京的传统名胜“燕京第八景”一样充满魅力。在张秉贵的柜台前,许多人第一次发现,如此平凡的一种劳动,原来也可以给人带来这么多的快乐,买了糖不光就吃点糖,张秉贵真是把温馨甜蜜传递给顾客,这样的服务,被称为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把自己的信仰化作了朴素的行动:让华西村的群众都富裕起来。30年过去了,华西村走在了共同富裕的前列,全村一年创造千亿元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有1600户农民成为百万富翁。鞍山市齐大山铁矿养路工郭明义的信仰:从1991年开始,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旧房里……这样的典型很多。这样的理想信念和践行,高瞻远瞩,眼界和心胸更加宽阔。朱光亚、张秉贵、吴仁宝、郭明义的言行,让人联想到了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设时期的雷锋,这是共产党人同一个“精神谱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延伸和发展。这些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无私奉献,有情有义。他们如此坚守信仰,如同旅途乏累过程中向自己伸出的援助的双手,如同前行路上的一盏指引道路的明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共产党员干部,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延伸发展,实现自身应该具有的价值,让自己保持矢志不渝的追求,活得高尚且充实,是需要我在实践中认真思考,知行合一:

(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坚定高尚的目标的指引下,保持奋斗前行的激情,积极创新,敢于实践,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

(二)心系学校的发展,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的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把理想信念融入平凡的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立足本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人为本,积极探索,解决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充分发挥个人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组织始终保持朝气与活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结语

《信仰》是一本书,它帮助我们梳理了零散于脑海中的一些记忆,带着我们穿越了一趟中国革命的时空隧道,让我们感受了中国革命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壮丽;它让我们在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今天的方向。《信仰》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90多年来是无数英勇儿女舍生忘死的信仰坚守换来今天的富强民主。《信仰》还告诉我们,信仰坚守的不易。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环境更加的错综复杂,大家应当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的才智,激励人奋发向上,是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个人斗志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范文第3篇

共产党人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作者:刘香玲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

内容提要: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根本。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此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把科学信仰建设与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

关键词:信仰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人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根本。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共同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没有政治信仰的政党就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思想基础,就难以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既是共产党人实现远大目标的动力源泉,更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方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们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某些失误,如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理想信念的教育等,致使一些人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仰真空”:他们有的沉湎于花天酒地;有的在封建迷信活动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有的在各种诱惑面前随波逐流;有的党员干部由于背离正确信仰而堕落为腐败分子,被关进大牢。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孜孜以求,无数的革命者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在反动派的威逼利诱面前,他们“铁肩担道义”,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抛头颅、洒热血,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同样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科学把握,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仅闯过了三年困难时期,而且果敢地纠正了自己的失误,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的严峻考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依然生机勃勃。

回首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的沧桑巨变、曲折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能否坚持并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共产党人如果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苏联解体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苏联的共产党人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丧失了自身的凝聚力,他们的意志和信

心已经完全破灭。由于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就失去了执政的依据,招致社会主义的失败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因此,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是一项强基固本的系统工程,必须给以高度重视。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当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看,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日益高级化的趋势,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复兴的态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它们利用宗教、民族问题挑起局部地区的战争而从中渔利;它们利用所谓民主、人权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而肆意诋毁社会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到国内来,就使一些人甚至一些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种种困惑,在价值观上出现的“价值虚无主义”问题就很值得关注。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升级引发的社会震动也相当强烈,像企业人员的下岗失业、大学生就业、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滑坡、极少党员干部腐败行为的出现等等,也使一些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党和政府的行政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困惑,因此,“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等问题的出现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上述情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文化网络化的当今世界,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敌对势力企图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图谋以及国内一些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种疑惑,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抵御风险、提升能力、坚定自己的根本政治信仰,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切实解决人们思想上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精神学习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专门强调理想信念问题。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总是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尽管当今世界的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第二要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所谓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指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盲目崇拜,更不是教条式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而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特点和本质的基础上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内在的理论品质,,

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它的某些个别结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失去意义,某些特殊原理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修正,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始终起作用的,是颠扑不破的。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否定抛弃应该抛弃的个别结论,更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结论的过时而放弃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只有树立了这种科学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更加坚定不移。

所谓在更加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学问,它要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解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及时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认识。使我们在分析回答现实生活和群众思想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中真正掌握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为此,立足时代要求,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则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基本做法。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范文第4篇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 它们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由它具有的阶级性、思想性、科学性决定的。从19世纪诞生以来, 世界上迄今为止没有什么理论、什么主义和思想意识能够代替它的位置和作用。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本身是一个完善的理论系统。是客观的、发展的。20世纪传入中国, 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也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马克思逝世已经120多年了。这120多年间, 尽管风云变幻、世事沧桑, 许多人和事都已成为过眼烟云, 但是马克思和他所创立的学说以及由这一学说所指导的运动却依然光照世界, 波澜壮阔, 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早在十多年前, 当伴随苏东剧变而掀起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逆流汹涌而来的时候, 邓小平同志就坚定而又高瞻远瞩地说:“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 但人民经受锻炼, 从中吸取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十多年过去了,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非但没有像有些人所宣布的那样已经“死亡”和“终结”, 相反却经受了洗礼, 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始了复兴。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颠扑而不破, 历久而不衰呢?首先,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个理论体系在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 其真理性的光辉是不会衰减和磨灭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使这个理论体系既有力量而又颠扑不破。其次,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而是吸收了世界文明中的优秀思想成果并且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变迁,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进步伐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与时俱进是这个体系的理论品格,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使这个理论体系永不停顿、永葆青春的根本保证。第三,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同人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实事求是是这个理论体系的精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使这个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他们指出, 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共产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 而是从事实出发,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把不管各民族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而照搬他们的理论看作是对自己的侮辱。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 实行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 创立了列宁主义, 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熠熠生辉, 充满活力。

2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

在一部分人特别是部分年轻人中, 出现了这样的逆反心理, 就是我们党和我们中国人说话不灵光,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不灵光, 以西方一些人的学说为宗旨;只注意崇拜西方社会中特定的为少数人服务的学说, 忽视了另一部分人的学说;只注意西方社会中过去的陈腐学说, 忽视了现在正在发展着的有生命力的学说。对于西方的普世价值尊崇有加。但是, 世纪之交, 在资本主义的故乡, 接连爆出了四则震惊世界的新闻。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英国BBC广播公司、英国路透社、英国BBC广播公司第四频道先后进行了不同范围内的四次“千年第一思想家”评选, 结果是马克思三次荣登榜首, 一次仅以一分之差逊于爱因斯坦, 名列第二。“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这件事不是孤立的, 也不是偶然的。它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又表征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 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深入研究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使之与实践相结合, 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主导的高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穷国、穷人愈来愈穷, 富国、富人愈来愈富。由此可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革命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不但不可能消除反而会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随着这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 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西方发达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矛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以及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等世界性难题, 也将进一步趋向激化。这些矛盾与难题, 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是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的。

发生于1989年—1991年间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对各国共产党来说, 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 它对整个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各国共产党都造成了重大危害。“失败乃成功之母”, 人类社会就是在曲曲折折的道路上, 经历过数不清的失败, 而不断前进与发展的, 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也是如此。世界各国共产党没有悲观失望, 他们深刻反思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 继续坚持斗争。

俄罗斯共产党的反思:俄共认为苏联的解体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 而是几十年来执政党党内危机引起的。这一危机表现在执政的共产党内混入了不少假革命者与投机钻营者。许多党的领导人对权力和意识形态实行垄断, 专横跋扈, 把苏共推向狂妄自大的党的境地, 上层领导越来越脱离广大党员和劳动群众。党内缺乏对党的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 党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等人篡改了改革的方向, 背叛了党, 最终使苏共和苏联垮台。但是马列主义并未过时, 社会主义有广阔和光明的前景。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黄皮书》指出,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生命力依然旺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恰恰在某些资本主义西方人士迫不及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的时候, 同样在西方, 一种肯定、发展、呼唤、向往和重新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声音由弱渐强地发了出来;也同样在西方, 各种调整、创新、坚持、发展和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价值的进步力量在不断地整合与发展。黄皮书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复活”绝非偶然。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 必然面临着社会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伴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自身也在经历着观念的更新、政策的调整、力量的整合等等。在这一过程中, 有发展也会有挫折, 有高潮也会有低谷, 有坚持也会有扬弃。但是黄皮书认为, 我们每一位处于马克思主义自身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与发展过程中的人, 都应当有充分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始终具有其必然性。据悉, 西方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再次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热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要数从巴黎、伦敦、柏林到东京、纽约的一系列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学术会议的召开。1995年9月, 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首次“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与会者上千人, 均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支持者。就此, 法国《人道报》的新闻标题称:“马克思引起了轰动”。此后, 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在法国每三年召开一次。总之, 世界各国共产党经过对苏东剧变的反思, 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他们没有灰心丧气, 没有失去信心, 他们为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而坚持斗争。

我们要确立信仰马克思主义, 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 例如经济转轨与道德流变等, 客观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现象、新问题。

随着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现象和新问题给大学生带来诸多困惑。如全球化形势下资本主义出现的劳资对话, 劳资谈判制度, 企业民主管理、共同决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收入分享制度、收入分配相对均等化等等这些新变化、新现象、新问题 (“三新”) 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严重的障碍或最大拦路虎。大学生通过“三新”是看到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优越, 从而否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还是能科学地洞察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规律, 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回答的科学性难点。

1、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才具有对于今天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新现象的强大洞察力和解释力;所有这些变化都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恩格斯1892年指出:所有这些改善或进步, 并非出于资产阶级道德的狂热和对工人的仁慈, 其本质是出于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更大追求, 是资本增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产阶级对工人斗争的压力的让步, 是劳资两大阶级长期斗争使资产阶级懂得了:“没有工人阶级的帮助, 资产阶级永远不能取得对国家的完全的社会统治和政治统治”。为此, 它必须改善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2、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结构矛盾依然存在, 资本主义制度的部分质变不是资本主义合理性的印证, 而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新变化就是与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分不开的。促使当代资本主义产生变化的特定因素主要有三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危机的教训、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影响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10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斗争结果。我们要认清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行的自我改良和改善, 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

3、今天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新现象——资本主义内局部的自我否定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的生成与增长,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胎胞中不可阻挡的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 而绝对不是资本家阶级这个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4、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确代表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方向。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建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坚定信心;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更正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范文第5篇

其次, 它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一种理论或观念, 它之所以作为信仰对象并不处在信仰之外, 是因为没有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 也就没有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人们所相信和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与作为客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隔离开的, 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了他们的头脑和心中。

最后, 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性或作为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时, 指的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 而是一种哲学社会科学, 它是一种世界观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 必须要有实践者, 为此它必须要人们去信奉它并成为他们的信仰, 按照它的真理来改造世界。

通过调查, 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持认同态度, 但是在部分学生党员中也出现了信仰上的迷茫, 主要表现为:

( 一)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导致高职部分学生党员政治信仰的边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高价值判断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 高职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首先取决于他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政治认同与信服。随着当前全球化进程已经从经济领域的扩张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争夺, 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强力渗透使部分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产生一定的困惑与怀疑, 使他们可能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二)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加剧高职部分学生党员信仰选择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多元信仰交往的急剧冲突与碰撞, 使得原本就处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非马克思主义信仰交锋、并存的信仰供给环境中的部分学生党员面对更多西方的、传统的、各种古往今来的信仰叠加, 这种信仰多元化所带来的信仰不稳定, 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党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上的困难。

( 三) 中国社会的转型催化了高职部分学生党员信仰价值的功利化。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和转型所强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已经越出经济活动领域,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职部分学生党员成为不少人的生活目标及行为准则, 使高职部分学生党员的价值追求从理想主义向现实功利主义的转变, 对物质利益的过分关心消解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憧憬。最终出现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组织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施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一) 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地位, 增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思想建设的指引性。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思想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面临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困境,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澄清是非、分辨真伪。使民办高职学生党员自觉养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进而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 二) 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方法, 激发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的主动性。党的组织生活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方法。我们除了通过发挥党课教育的“主渠道”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外, 还可以在党组织生活中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形式, 通过形式多样和丰富多彩的党组织生活方式来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实效性。

( 三) 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载体, 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作风建设的互动性。我们要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网络平台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载体, 在信仰培育过程中注重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使学生党员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一项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 我们必须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和规范措施, 建立相应的和完善的长效培育机制, 帮助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国际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的社会转型时期下, 马克思主义信仰无可避免地收到了冲击、弱化与消解。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也同样处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存、交锋、碰撞的信仰供给环境之中。因此, 如何帮助他们在信仰多元化的选择中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 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亟须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明理.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范文第6篇

1原理课程教育过程与传播过程的相通性

认知,本是一个心理学上概念,认知心理学之父奈瑟认为,所谓的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简单地说就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2]对于学生的认知体体系而言,就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将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本观点、基本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所谓的信仰仰是指:“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准则。”[3]学生的信仰体系则是学生在形成认知的基础上,将其上上升为行动的准则。可见,原理课程教学要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体系和信仰体系,就是一个知识接收和知识提升的过程,也是原原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原理课程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育的重要方面,它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会实践活动”。[4]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这样几几个核心要素:即教育者(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及途径和载体、受教育者。也就是说,原理课程教学向学生认知体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实际上是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原理课程的的观念和知识,并成为指导行动的指南。

所谓的传播,就是指“人的信息的流动过程”。[5]一个完整的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传播,究其其实质而言就是共享信息, 是传播者与受众在相互理解的基础础上,通过传播内容的交流,彼此共同分享信息的过程。这样原理理课程教学过程与传播过程两者之间的相通性就显示出来,我们们可以将原理课程教育过程的几个因素与传播过程的几个因素素相对应,其实,教学过程就是教育者(传播者)将原理课程的基基本原理和知识脉络等教育内容(传播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途径和载体(传播媒介)作用于教育对象(受众)。实际上,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信息传播的过程, 就是要把原理课程内容作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大学生,使信息进入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综上,原理课程教学具备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 教育过程的最终目的与传播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原理教育可以并且应该遵循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原理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就是对教育对象(受众)作用的过程,因此,以传播学的受众理论作为切入点,用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审视原理课程教育,这就为研究原理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2构建“共通意义空间”是原理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的前提条件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过程的成立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因此,“传”“受”双方必须具有差不多相似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在传播学中就是“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学认为,信息的传播要以某种符号为中介,信息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对信息符号化过程与接收者对符号的解读过程,也就是传播者的“编码”与接收者“解码”的过程。共通意义空间的意义恰恰在此。所谓共通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播中对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如果没有这个“传”“受”双方能够沟通和交流的共通意义空间,信息传播就会因为彼此不能理解而失败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构建共通意义空间是保证原理课程教学有效性也就是向学生认知体系与信仰体系转换的必要条件没有这样的一个共通意义空间,教师(传播者)的教学就是一场“自说自话”,无论教师的讲课如何精彩 ,也无法将有用的信息传递到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如何构建传播者(教师)和受众(学生)共通意义空间呢? 当然,这就需要传播者(教师)了解自己的受众(学生),尤其了解受众的心理。

对于受众而言, 接收哪些信息或者不接收哪些信息是具有选择性的,在传播学受众理论中被称为“选择性心理”。所谓受众的选择性心理是每个受众都具有本身特有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示”,这种差会造成对传播内容等持有不同的态度。他们会“根据本身的背景来理解信息的内涵意义。他们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文化素养、需要、心境与态度等进行选择性理解。 他们对于信息还进行选择性接受和选择性记忆。”[6]比起一般的传播内容,原理课程要传播的信息更具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它更趋向于加固或改变受众(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道德信念等深层次的思维内容, 比起一般的信息传播更具艰巨性。而成长在大众传媒,娱乐至死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对这类传播信息往往会难以引起共鸣。因此,传播者(教师)与受众(学生)就更难构建共通意义空间。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传播者(教师)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关注到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尽量使传播内容联系传播者与受众,形成共通意义空间。当前,原理课程教学“一刀切”现象比较严重,在教学中不分专业,不分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所有班级几乎都按事先准备的内容讲授, 因为共通意义空间重合度不大,所以,受众即便是认真听课,也只是根据自己本身的知识结构来理解信息的内涵意义, 根据自己的经验等进行选择性接受和记忆,因此,很难将信息内化为认知体系,更谈不上形成信仰体系。这就需要传播者根据现实情况,不仅要关注受众的选择心理,更要注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原理课程教学不存在整齐划一的受众(学生),传播者(教师)一定要善于了解并利用来自受众(学生)的经验、态度和立场等。这似乎要求进行“因材施教”,但是,以当前大学的教育资源而言显然无法实现。但“因专业施教”似乎是一种尝试的方向。传播者(教师)结合受众(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兴趣、关注点、思维方式,以及对特定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进行信息传播,构筑共通意义空间。当然,这也为传播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避免“沉默的螺旋”,发挥 “意见领袖”作用是原理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的有益尝试

尊重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并尝试与之匹配,是构建“传”“受”双方共通意义空间的保障,形成了双方的会话基础。但是,不要以为有了这样的共通意义空间就一定能展开有效地信息交换。共通意义空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共通意义空间的确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在交流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使传播内容更好地进入受众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但另一方面,因为双方具有会话的平台,而受众也带着原本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对传播内容进行吸收和诠释。因为了解而产生分歧,这就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在传播学受众理论中,受众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立场或结论等具有抵触情绪,进行反向思维,表示怀疑和不信任,并进而得出与原结论相反的结论,表现出相反的行为。”[7]正因为如此,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碰撞。如果这种碰撞可以用适当的讨论或者对话的形式展开, 这就形成了研究式教学或者讨论式的基本条件,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这种碰撞本身却会陷入传播受众理论的另一困境———“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诺依曼最早提出来的, 大体上分这样几层意思[8]:首先 ,个人表达意见的行为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而人为了避免孤立,总是试图在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当个人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相似,个人比较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由于受到环境的压力就会变得沉默或附和多数人的优势意见,形成“从众”;其次,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 “沉默”会使“优势”意见更加强大,而“优势”意见又反过来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转向“沉默”。这就形成“一方面越来越大声疾呼 ,而另外一方面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再次,信息传播通过“意见环境”而左右和影响舆论。而这种舆论并不是公众“理性讨论”形成的,而是在“意见气候”的压力下形成的,从而强制公众接受“优势意见”,这个过程本身是不合理的。如果教育对象由于教育者(传播者)或者优势意见构成的群体压力的影响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附和优势意见或者沉默, 受教育者真实态度及其真实的思想状态就不能被人们了解。那么看似研究或讨论的教学过程,其实无法形成一个理性的信息传递,就谈不上作用于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怎样才能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真正进入到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呢?那就需要传播者(教育者)在信息传播过程(教学过程)中善于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所谓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9]意见领袖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与被影响者并非上下级关系,而是处于一般的平等关系。意见领袖未必都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意见领袖有用广泛的社交圈,掌握较多的信息。意见领袖通过“过滤”和“加工”传播信息,然后传达到自己的社交圈,传递个不同的个体,这样,信息针对性更强,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我们要知道,意见领袖不是官方授予的,在其群体成员中的地位也是相对的。所以,对于传播者(教育者)来说,就是要在信息传播过程(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是原理教育的接收者,而同时他们又以自己掌握的信息成为自己社交圈里活跃的传播者。当然,这些意见领袖对原理理论的理解、接受是需要正面的,这需要传播者(教育者)积极正面地引导和关注。也就是说,传播者(教育者)试图对全体受众进行有效信息传递可能会遇到一定阻碍, 现在只要注重发挥受众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传播者(教育者)如何发现和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则需要思考。

无论是避免“沉默的螺旋”还是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都符合传播学“社会关系论”,社会关系论是研究群体关系在传播中的作用,关注群体压力、合力对个人接收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并认为社会关系会左右传播的效果。沉默的螺旋是因为群体压力而产生,意见领袖则因群体合力而提升传播效果。因此,善于利用社会关系论中的群体动力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避免群体压力带来的弊端, 是原理课程教学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的有益尝试。

综上所述, 利用传播学受众理论的视角关注原理课程教学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与研究,只有这样,原理课程教学与研究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才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的最终目的———实现其理论、思想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摘要:以传播学理论作为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转换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传播过程与原理课程教学过程有相通性。传播者(教育者)了解受众(受教育者)的“受众选择性心理”,进而构建“共通意义空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避免“沉默的螺旋”,善于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思想、观念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

上一篇:警察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下一篇:坚持群众路线做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