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范文

2023-10-16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体系。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英语教学的一条主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越来越觉得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难操作性,尤其是在没有任何语言环境的农村,给英语教学增添了很多难度。因此,在农村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语法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语法教学

传统英语教学十分重视语法教学,但新课标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指出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在这个理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过分追求教学过程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英语语法,有的根本不讲语法,使学生对语言规律性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使语言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在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规模以大班教学为主,农村教育的班级规模过大难以对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关注,而课后没有任何语言运用的环境,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农村中小学生来说,要能更好地掌握英语,就必须学好语法这个语言的支柱。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可以转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运用多种趣味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平时所观察到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具体的农村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在趣味性活动中教学语法

新教材所选的话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境真实,为我们充分运作任务型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

在学习祈使句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时,教师可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采访同学或警察了解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组织讨论,要求根据讨论结果设计防止事故的调查表,对如何避免事故提出合理建议,并把它变成间接引语。如:He told/asked us to/not to do… (见表1)

二、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

学习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以,教师可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法教学,使语法教学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例如在学习句型结构“be + adj.+ enough to do sth.”和“be too + adj.to do sth.”时,教师可让班内一高一矮两位学生A和B站在讲台前,然后指着日光灯对他们说:“Try your best to reach the light,will you?”学生A很容易地触到了灯。教师便指着他说:“A is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light.”而学生B跳了几次都碰不到,教师可指着他说:“B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light.”在以上情景活动中,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三、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应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在单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如《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 Reading 这个语篇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动词过去时,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此短文描述刚开展过的活动,然后让学生口头交流。这样让学生动手写作的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又可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法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话题创设与所学语法内容相似的语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实践中体会所学语法项目。教师引导他们分析、归纳、总结。如教学被动语态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呈现课本上已经出现过的例句,通过这些句子向学生简要说明如何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把他们碰到的事情用被动式写出来,通过这样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其句型结构,最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总之,教师应该抓住和把握好新课程改革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的契机,尽快全方位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增强农村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行动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并在实际运用中内化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通渭县第二中学)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从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价值入手,分析当前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现状,简要介绍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活动实施策略,旨在解决现阶段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德育活动效果,使德育活动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实施

在基础教育体系之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转变当前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学校应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品德素养,营造良好的初中德育活动体系,并在活动中加入生活化因素,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切实转变学生的言行举止,从而优化农村初中德育效果。

一、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的价值

(一) 德育活动转变农村初中学生品德素质现状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思想和心理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学生道德问题,影响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农村初中学生与城市相比,其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及人格教育相对缺失,品德素质问题不容忽视。诸如,学生意志力较低,容易出现猎奇及从众心理,致使学生难以抵制不良诱惑;学生明辨是非能力较弱,法律意识不强,学生易走上歧途;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效果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辍学比例较高;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导,被其中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腐蚀;农村家长进城务工现象普遍,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等等。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能够转变农村初中学生品德素质现状,从而凸显出农村初中德育的效果。

(二) 德育活动改善农村初中德育低效化的困境

农村初中德育体系相对较为滞后,其创新发展现状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无法积极主动进行德育创新,固守于课堂的德育形式比较普遍,学生对德育的积极性较低,在灌输式的德育中难以体验活动情感,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剥夺,从而影响了农村初中德育效果。另外,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相互脱节,呈现出极强的孤立性和封闭性,此种形式的德育实效性较差。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转变德育观念,构建与学生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活动体系,进而转变德育现状,提高农村初中德育效率。

二、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 健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组织机构

德育活动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组织运作基础之上,因此,为了保障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德育活动顺利的实施,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活动组织结构,从而确保各项活动得以贯彻和落实。笔者针对多所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情况加以调查,发现仅有50%的农村初中学校具有德育处部门,20%的学校由德育处主要负责学生各项德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初中学校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发展。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构建完善的德育组织部门,并由德育处部门牵头组织和实施各项德育活动,将活动中各项责任划分到各个教师及班级之上,从而确保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活动及课程开展、德育活动评价等各项工作。根据当前农村学校组织现状及德育活动情况,笔者认为德育处应由初中校长作为责任人,并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主持日常活动,下属各年级德育干事、主任及班主任管理学生德育课程及活动。通过建设妥善的组织结构,在宏观上确保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为农村德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及管理。与此同时,德育处还应肩负起教师培训教育工作,要求各学科教师协同合作,共同为学生德育活动提供助力,使农村初中德育活动有效实施。

(二) 转变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实施观念

传统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一般多局限在课堂范围之中,由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开展小型班级内部德育活动,这种活动时长较短、内容简单、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其效果难以保障。鉴于此,农村初中学校应积极转变德育活动实施观念,扭转当前以教材、课堂及教师为中心的德育活动,开发德育活动组织及构建途径,积极引入现代学生德育管理新观念,建立以学生、活动、情境为中心的德育活动观念,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置于德育活动的首要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为德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活动组织與实施过程中,德育处为活动的主导者和发起者,班主任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二者共同为学生德育活动保驾护航,而整个活动的主人为学生,德育处与班主任协助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从而在根源上转变以往德育活动低效化的现状。另外需注意的是,德育与文化息息相关,为了凸显学生德育活动的成效,在德育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之中,应与当地农村风俗文化相结合,在活动中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秀品质,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转变以往德育活动与学生距离过远的现状,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品质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三) 深化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主旨内涵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对世界探索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所以初中阶段是德育教育最为重要的阶段,通过完善的德育,促使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过渡,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一生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初中学生德育活动组织及实施时,需重视活动的主旨,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初中学生兴趣爱好及年龄特点,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在活动中深化主旨思想,促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不断思考与总结,最终将活动组织内化为自身经验,影响学生的行为。上述过程是德育效果显现的主要步骤,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实施方向。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具体实施及安排上,学校德育处及班主任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且充满趣味的情境中进行活动,增强学生对德育活动的认可。同时,德育活动的主题思想还必须与农村实际生活特点相互融合,以形成具有层次性、生活化的德育活动形式,重视学生的感受,才能在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例如,在“热爱劳动”相关德育活动之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绿园计划”活动,以年级为活动主体,将学生划分成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成员数量在6至10人左右,学生小组可自行选择种植农作物种类,在校园附近开垦一定数量的农田,学生在其中进行活动体验,在学期结束前,学校可针对学生小组的实际活动情况,对种植成果较好的小组予以嘉奖。通过上述形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生产的艰辛,了解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情感,使学生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与幸福。

(四) 开发农村初中德育活动优质资源

众所周知,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的各项资源较为匮乏,在实施初中学校德育活动时,学校与教师必须重点开发各项教育资源,进而充实农村初中德育活动内容,丰富德育活动形式。笔者就当前农村德育活动资源加以分析,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开发:其一,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由于农村学生物质基础薄弱,在德育活动实施和组织方面,学校应认识到人力资源在德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重点挖掘相应的人力资源。例如,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德育活动之中,学校可要求当地乡镇警务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演讲及现场展示,并为学生播放青少年犯罪案例视频,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而凸显出法制德育活动的效果。其二,物质资源方面。虽然农村学校物质条件较差,但其具备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校应加强对农村自然资源、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农村学生了解家乡山水风光,提升学生的家乡自豪感。例如,在“环境保护”相关活动之中,初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田野中采集土壤、水体及空气标本,对其加以检测,使学生了解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情况,并为学生展示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活动是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形式,也是确保学生德育效果的主导因素,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及教师应正确认识德育活动的重要性,转变以往德育活动组织及实施理念,以学生为活动组织主体,加强德育活动的适用性,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活动资源,从而形成全面性、綜合性的德育活动体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栖.九个一:创建德育活动生活化新模式——学校德育活动生活化系列论文之三[J].学周刊,2017,10(10):198-199.

[2]高焕若,王栖.实践活动:农村德育生活化的主途径[J].文学教育(上),2017(2):156-157.

[3]黄杰章.关于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5(4):103.

[4]关健强.浅谈“活动体验式主题班会”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7):6.

作者简介:黄广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佐苗族乡初级中学。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你可以在儿童时期学习一门语言。那时你会背会所有的语法,而你甚至不知道这是语法。这就是你学第一门语言——母语的通常作法。”(Kenneth Rung——瑞士航天调度专家语)“语言天赋说”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习得母语的机制,并且通过它就可以习得相当复杂的母语的语言能力”。人类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环境和先天的条件占据了大部分的作用。

“当你长大了,想学一门新的语言,你使用的是大脑中的另一个中心。你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学习。

(1)听别人说,然后一个短语一个短语地理解。

(2)逐渐地你学会了越来越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用的短语。

如果你想真正学会使用一门语言,你必须这亲样做。

(1)学会一定数量的单词以便让别人弄懂你的意思。

(2)学好所学语言的语法,以便你能使用它,能够做到应用自如,使别人真正地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这个层次上,为了不让自己说或写“洋泾浜”,(笔者注:洋泾浜,原是上海的一条河浜。所谓“洋泾浜英语”,是指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英语教育的上海人说的蹩脚英语。它的特点一是不讲语法,二是按中国话“字对字”地转成英语。)语法就非常重要。

对于即将成年并且深受本民族语言影响的农村初中生来说,感性认识不足以帮助他们面对如此之多的语言现象。在农村初中,学生离开课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的反复刺激。那么,抽象化的语法概念、词法和句法就是学生掌握一门新语言的最好办法。

笔者通过观察和反思,发现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师对二期课改中关于语法教学的指导理解还不够全面,在语法教学中还存在误区,没有完全实现语法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很多教师由此认为语法教学只要进行模仿操练,语法知识已不重要了。

目前初中语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淡化语法,机械操练

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二期课改中关于语法教学的指导,认为二期课改的理念就是淡化语法,在课堂中不应直接讲解语法,语法教学会减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要求学生一味进行机械模仿操练,不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结构、归纳语法规律,表面上学生通过操练能较流畅地表达,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语法知识,在实际交际中不能运用准确和得体的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也写不出几句完整的句子,难以实现语言高质量的输出。

2.直接讲解,单向灌输

有些教师在让学生模仿操练后,生怕学生不能记住语法知识,于是采取“先操练后讲解”。在学生操练之后,教师直接讲解语法知识,单向灌输,学生被动记忆。学生虽然在较短时间内似乎掌握了目标语法,但没有经过思维,被动获得的知识难以内化为语言能力。于是,就出现了虽经多次讲解的语法,学生仍不会准确运用的现象。

从教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二十多年来,我的英語语法教学也经历了两种情况。以前的情况是,仍然沿用自己读中学时的旧教学模式解决语法部分,结果发现要讲的内容太多,课时不够,以至课后还得抄语法知识,学生掌握总是不理想等问题,以至于有班主任单独私下跟我说:“不要讲太多太多的语法啦,学生不愿意听。”而后来的情况是,不再认为语法教学重要,语法部分只要照本宣科地过一过,从而导致学生由于基础语言知识和结构掌握不牢,不仅不能用准确、得体的标准英语进行口头表达,更写不出几句没有任何语法错误的完整英语句子。

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是以下两方面。

1.转变观念,优化而非淡化

首先要了解《Go for it!》的语法编排体系,它是按语言习得规律,集中呈现语法现象,让学生在运用中获得感受,再通过逐步的学习习得语言,使语法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新教材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而是要求教师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将语言的形式与其意义、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达到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

2.巧设语境,归纳为主,演绎为辅

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改变枯燥的、传统的语法分析教学,把讲语法转变为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语法,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对话练习,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猜测,自己去发现、归纳隐含在语言现象中的语法规则。

我总结出了英语的四种类型的句子的规律,那就是“疑动主动”四字教学法。

(1)祈使句——动

如Stand up!也就是说,祈使句是:动词开头。

(2)陈述句——主+动

如She is a student. 也就是说,陈述句是:主语+动词开头。

(3)一般疑问句——动+主+动

如Do you know? 也就是说,一般疑问句是:助动词+主语+动词开头

(4)特殊疑问句——疑+动+主+动

如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也就是说,特殊疑问句是:疑问词+助动词+主语+动词。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不能简单地予以淡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优化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初中语法教学应采用“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获得语法知识,借助语境,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并且农村发展水平落后,可取得的经济收入较少,因此农村向城市输送了大量人口。但因为城市中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且因为户口等问题造成了子女入学难,所以进城务工人员多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内学习及生活。农村初中生群体具备一定自我意识,并且缺乏父母的关心,因此其心理容易失衡,从而产生叛逆心理,进而忽视学习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故学生便会对农村外的生活产生向往,从而便会选择辍学而进入社会。为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并开展对策研究活动,以求改善这一现状。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对策研究

国家制定义务教育制度,旨在保证青少年时期教育的公平性,并且为了保证学生具有初步的知识水平以在社会中生存生活,但在农村初中阶段,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无法正确认知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因为父母不在其身边,所以对其缺乏一定的管束,从而导致在目前的农村初中阶段,辍学问题频发。农村初中生群体在选择辍学后,便会选择进入社会,因为其三观未完全树立,并且缺乏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其容易误入歧途,不仅阻碍了其未来发展,也对社会进步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针对此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尽快研究对策。

一、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现状分析

(一)家长忽视教育作用,阻碍学生学习热情

在子女未成年前,父母有责任与义务保证其健康发展,但是农村务工群体具有特殊性,首先其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子女教育中有所缺失,其次其在外打工,无暇关注子女教育问题,综合上述情况,导致了其忽视教育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

(二)教师忽视教育创新,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教师队伍相对素质偏低且数量较少,其在教授基础知识过程中都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更勿论课程创新,因此初中课程教学刻板传统,学生无法感知教学的趣味性及有效性,从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进而课程教学效率逐渐降低。

二、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对策

(一)家长注重家庭教育,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陪伴和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衡现象,因此其容易出现反叛心理及行为,从而导致农村初中生群体的辍学现象更为严重。家庭教育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前首先接触的教育形式,其对于学生性格的培养及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农村初中生群体父母多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因此其并不了解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仅将学习当做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从而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首先家长应固定抽出时间陪伴子女,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其次家长应加强与教师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家长应加强与子女间的沟通与交流,向其讲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过程中,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形式实现陪伴与关心,促使学生感到关爱与重视,从而可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并且家长重视教育,可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学生可进行模仿与学习。由此可见,家长注重家庭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有助于引导学生重视教育,从而减少辍学现象。

(二)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完善教学模式

在目前农村中,学校仅重视书本知识的讲解,并且采取的方式刻板传统,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调动学习热情,从而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下,教育各方要求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求在学生间开展素质教育,即应将教学重心由具体知识讲解转移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上。因此,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课程改革要求,不断完善教育模式,从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学校首先应结合时代特点及要求,创新课程设置,应将信息技术、道德教学及科学等相关课程合理引入,其次学校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课程知识,最后学校在考查学生时,不应只注重学习成绩,還应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学科素养纳入考量范围内。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将学生多方面能力纳入考核体系内,有助于推行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完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进程的推进。

(三)学生认识教育意义,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便是具有内驱力,即学生应从内心中认同教育的意义并且具有学习的欲望,因此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教育各方针对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现状制定策略所应考虑的因素。学习意识是学习兴趣产生的源头,学习兴趣是学习质量提升的有效保证,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教育意义,从而逐步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其学习质量。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教育意义,可有效借助互联网技术,例如,首先教师运用视频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并且强调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引导其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最后教师将学生长期发展的路径与教育挂钩,促使学生全面认识教育意义。由此可见,教师辅助学生认识教育意义,有助于其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并帮助其树立长期学习的观念,进而减少农村初中生群体辍学现象。

综上所述,在目前农村初中生群体中,首先其父母不在身边,缺乏一定的陪伴和管束,其次其自我意识逐渐显现,反叛心理逐步影响其行为选择,最后在义务教育阶段选择辍学严重影响了其未来发展,因此教师应尽快开展现状分析活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卢文娟.农村中学生辍学现状及学校管理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6.

[2]林德水.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笔者下面就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意义及对策谈谈个人的想法,以期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农村初中没有规范的实验室和专职的实验教师。在实验仪器的配备和补充方面也严重不足,大多只能满足一些演示实验的进行,分组实验几乎无法正常开出。一些学校的实验教学只能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甚至在应试教育面前“背”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没有发挥实验教学应有的作用。

一部分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只注重实验理论的灌输,对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开发的研究普遍缺失,更多地注重实验教学在应付各类考试中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实验教学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功能,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等方面都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背离。

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善于钻研和精心设计实验,而是简单机械地为教学而实验,把实验的整个过程都给学生先讲清楚了才让学生去做实验,没有预设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实验,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创新和自我纠错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而且,“讲”实验浪费时间,致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学生的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也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二、强化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确立都是从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做好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是学好物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基础。物理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想方设法开足开齐各类实验,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物理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

三、改进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管理,创造条件,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

面对农村学校实验教学条件的现状,作为学校管理层,要尽量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仪器的添置,加强对现有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积极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另外,应动员和鼓励物理教师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制和收集教具。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初中物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但课本中探究性实验较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方面都很欠缺。作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观念,对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

(三)加强实验教学的校本开发

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要立足于学校的现状,努力开发学校的内部资源,使物理实验教学丰富多彩。作为物理教师,要有发现的眼光,要善于变废为宝。例如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幻灯机就被闲置起来,可以把它搬进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光学实验教学中发挥作用;有了DVD机和光盘,闲置的收录机等可以搬进实验室用于声、电和磁的实验教学。另外,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家庭中废旧产品的收集利用,以此来补充物理仪器的不足,如收音机的电位器、小平面镜、弹弓、家用电能表、旧喇叭、废电话机、旧轴承等。这样既充实了学校的物理儀器室,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体会到原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实验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去完成,如研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实验,让学生回家用盐水和水对比研究;研究不同电器的电功率,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家的电能表的转盘。总之,立足实验教学的校本开发,是上好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中学实验室的建设也将会更加规范,实验仪器也会不断地充实与完备,如此,必将实现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农村教师队伍初中英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资源;课程开发;初中语文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之所以将课程资源提到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这也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改变。

目前,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条件比不上城市,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视野狭窄,有很大局限性。新课程背景下农村语文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现结合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体会。

一、树立开发课程资源的新观念,提高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开发利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开发利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主动加强对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心有活水,方能清渠,教活语文,活学语文,引导学生从不同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和运用语文。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拥抱生活,让人文自然、生活现象、社会话题等全面地走进语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这样才能真切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结合教学实际,开发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内涵已经赋予更新的内涵:它既包括教师教学用书、挂图、卡片、图书、报纸、杂志等“图书教材”,也囊括电影、电视、广播、唱片、影音、录音机等“视听教材”,还有多媒体课件、各种教学软件等电子教材与网络教材。所以说,教材应成为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师生可共享这些资源。我们以人教版课文《关雎》教学为例,当学生学习古诗《关雎》时,有关诗歌及记载,关于爱情的故事、现代关于爱情演绎作品的音像简介能够多样化地展现在师生面前,供师生欣赏品味,这样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华古代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作更深刻的了解,探究激发其文学情趣。

三、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新课程下倡导的学习方式注重实践,注重能力,注重个性,有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上网查询、搜集资料、辩论赛、演讲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如专题《向青春举杯》教学中的“青春风采”诗歌朗诵会,专题《月是故乡明》教学中的“俺家乡好”的故乡情等。这些形式多样,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之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各自的潜力,切实增强语文素养与能力。

四、利用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课前五分钟读报。各班订一份语文学习报。利用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读报纸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内容,既学会了从报纸中筛选信息,又从同学读报的内容中获取了信息。

2.推荐好文章。各班可以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家中的藏书带来共享。学校可安排一定的课时作阅读交流,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好文章推荐给同学。相互启发,思维相互碰撞,闪出智慧的火花。

3.设计摘抄剪贴本,教会学生摘录。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摘录,并给摘录的语段写上心得,写清摘录内容的出处、摘录的时间,并对其中精彩的语句、语段进行品析鉴赏,让学生领悟何谓好词好句,进行摘录。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摘抄剪贴,让学生的语言和信息得到贮存,并能在写作等实践活动中及时提取,学以致用,起到厚积薄发之功效。

五、立足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从校园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设计,如让学生设计校园环境管理广告牌,校园美化方案,从中让学生感受和表达美。还可利用校园花草树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环境整治中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

2.利用校园文化开发课程资源。校训、班训、校园、班级建设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开展的活动也立足于构建校园文化。如在班级布置方面,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营造出融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良好氛围,形成班级特色,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挖掘以“乡土”为特色的课外学习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农村学校乡土资源丰富,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对于农村学校不仅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而且十分必要。在农村,有着许多有趣的习俗,以此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源,独具风味。“春节、农具节、端午包粽子、元宵节……”这些平时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习作之米”。

总的来说,课程资源是丰富的且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增强意识,根據农村学校的实际,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开拓创新,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小学语文教学,2004(Z1).

[2]龚循英.挖掘语文新教材中的创新资源[J].湖南教育,2003(24).

[3]熊斌.利用课程资源,改革语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1).

[4]陈萍.教师应增强教学资源开发意识[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6(9).

[5]张国生.语言教学的一种突破──“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模式观[J].中学语文教学,1994(1).

作者简介:贾世湖,1970年生,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人,现任教于永登县上川镇祁联学校,研究方向为中学教育。

(编辑:龙贤东)

上一篇: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探究论文范文下一篇:城市粪便处理工艺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