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2023-12-08

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儒家;德育;理想;人格;儒家八德;立德树人

德育是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价值限定,目的在于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当下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

近期学校伤害事件凸显,校园恶性事件不断,这已不是校园安全所能回答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到底培养了什么样的年轻人?现今很多学生缺乏爱心、不懂感恩、崇尚暴力、思想行为极端偏激,更加反映了学校德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缺失。首先,部分德育内容滞后,教育方式枯燥单一,与多元化社会现实相脱离,无力解释当下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学校德育流于表面,道德行为存在双重标准。具体来看,现今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第一课堂系统学习过两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课程,也具备一定的道德理论知识,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理论认识与外在的行为表现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尤其是在很多学生校内校外的言行常常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德育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创新德育模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要以人为本,现今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的信息,让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照本宣科式的德育显然要被淘汰。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在今天也并不过时。“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是指做事,“立言”是做学问,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显然是第一位的。在当下不断审视儒家传统的德育思想,把儒家德育精髓思想融入到德育课堂,创新学校德育,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儒家德育内涵蕴藏的优秀思想和道德遗产

儒家坚持教育在于培养人,从而使人能够具有理想人格,“成仁”、“成圣”的理想境界,即成为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儒家教育思想提倡君子理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成仁”、“成圣”教育目标。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对德育给予高度重视,他重视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把做人的道德品格摆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培养安邦定国、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从而由教化天下推行德育从而实现推行王道实现德政的社会理想。在今天,教育同样提倡要以人本,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格。教育之目的在于实现人才的完善个性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养成,“以德为先”方能培养出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使得个体成长成为一个完整完善的人,一个能适应社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要成才首先要成人。

儒家重视德育,重视后天环境对人的熏陶。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认为人“性”开初是相近的,之所以后来产生善恶贤愚等重大差别,是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习染所致,孔子强调后天教育和德育的重要性。德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儒家德育以“明人伦”为内涵和目标,以“三纲五常”为标准,将“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作为道德教育“三纲领”,推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重向内求索,注重道德完善,构建了儒家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体系。

德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儒家德育强调“明人伦”为内涵和目标,以“三纲五常”为标准,将“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作为道德教育“三纲领”,推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重向内求索,注重道德完善,构建了儒家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体系。因此,学校德育对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儒家德育内涵与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健全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健康发展,是否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必须是人格健全的公民,人格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探讨的论题,而且迫切需要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体现出来。

儒家德育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认为理想人格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儒家教育最终目的是通过培养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从而达到实行德政王道。儒家所要培养的君子必然具有理想人格。《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圣”是孔子认为的人生崇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儒家认为做人第一,求学第二,人首先是要通过努力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即使在21世纪也追求对公民理想人格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大力倡导的公民思想道德的核心要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就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公民理想人格的深刻内涵。他从理想追求到个人品行,从家庭、职业生活到社会公共领域,对公民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都做了明确规范,学校德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合格公民。

传统文化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既是源头,又可为活水,儒家德育思想在当下加以创新发展。众所周知,在世界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中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在隋唐时期形成的著名的“东亚文化圈”,其核心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在推动东亚诸国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彰显了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在当下重新审视传统儒家文化,发掘其内在价值,对于培养青年一代将会有产生积极的效应。现今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们的关注焦点更多地放在外部客观世界的改变,而忽视了自身的精神家园的需求、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身心的和谐发展,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相悖。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发掘儒家精髓,让传统文化走进大学德育课堂势在必行。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德育思想的精髓,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在《礼记》等儒家经典中,对德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可以归纳为“孝、悌、忠、义、礼、义、廉、耻”八德,进行了详尽精辟的阐述。儒家传统的德育内容,结合时代发展可创新赋予其新的含义,具体来看:“孝”: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学校德育的起点;“悌”即兄友弟恭,友顺和睦,与家人邻里和谐共处;“忠”即忠于祖国和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对人真诚、诚实守信;“礼”即遵守规范,遵守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强调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义”即坚守道义,明辨“义”和“利”关系,承认、尊重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权利,尊重他人享受与自我相同的发展机会,尊重平等对待他人;“廉”即廉洁正直,具有知耻之心,儒家强调做人要“知耻而后勇”,即能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从先秦儒家到程朱理学以至于现今的新儒家,都十分重视德育,通过后天的德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儒家看到了人具有进取心、具有可塑性。《尚书》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提倡人应该有刚健有为的精神状态,要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志存高远。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做他们的贴心人”。[4]儒家德育“以‘仁’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以‘礼’作为社会道德的原则和总体框架”在“仁”之下演绎出“孝、悌、忠、义、礼、义、廉、耻”等八德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儒家德育以培养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为德育的目标;儒家注重践行结合、理性疏导、情感润导和道德榜样等多种多样的德育方式。这对于改善现今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问题具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李立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工作也需要加强重视。只有做好文化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才能够保证社会运行的可持续性。其中,雷锋精神作为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关键的影响。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实施雷锋精神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雷锋精神;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

引言:在大学校园中,德育教育既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颇具难度的工作。作为老师以及相关负责人,需要正视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切实地做好教育工作,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下面,文章将以“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为核心,以“大学生的德育”为重点,实施相应的研究与分析。

一、雷锋精神概述

雷锋精神,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是指以“雷锋”名字来定义的一种精神。该精神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以及无私奉献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新时代,它既包含了“坚持社会主义”的信仰,而且也包含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它也涵盖了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以及创业精神等。也就是说,它要求人们具备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具备锐意进取的品质,还有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等品质。

如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雷锋精神是一种关键的体现。在相关会议中,领导人已经做出“要从娃娃抓起”的强调。也就是说,从小培养优秀品质与道德,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措施。对于高校而言,对大学生做好相应的教育渗透,也是一项关键的举措[1]。

二、雷锋精神在大学生德育中的意义

(一)输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在一些政策的影响下,当前社会上的独生子女较多,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此类的大学生数量也较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受到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部分存在大学生的品质较低等现象。例如,部分存在一些“自私”的表现,以及“贪图物质享受”等行为。

针对这种现象,学校需要及时地进行德育教育。通过雷锋精神的渗透,来转变大学生的思维,促使其形成更加理想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当学生实现知识与素养兼具的时候,才能为成长为合格的人才。因此,加强雷锋精神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另外,这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形成较好的思政素养,也有助于取得更加理想的职业发展,获得较为完善的人生成长。无论是对于社会而言,还是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这都是一件有益于双方的事情。

(二)保持雷锋精神的活力

雷锋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社会的发展中也获得了更多的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基础,它具有很强的传播与发展的必要性。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该精神的关键传承者。加强德育渗透,突出该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其运用能力,能够保持其精神活力[2]。

三、雷锋精神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在德育教学中,老师要加强雷锋精神的渗透,以便于实现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同发展。这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来说,对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言,也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接下来,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探讨德育渗透的措施。

(一)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的质量,对于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打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并且加深对雷锋精神的印象。这对于学生后期的道德行为与表现而言,起着十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要想打造积极的德育文化环境,不仅需要注重时间上的一致性,而且也要注重环境影响的实效性。例如,在新生入学时,通过参加“雷锋活动”,来加强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清晰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此为道德准绳,为之进行有效的奋斗。再者,在大学期间,通过积极参与“雷锋班”活动,以及“雷锋团支部”等相关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加深对其精神的理解。另外,通过一些“学雷锋个人先进事迹”的展览,以及组织一些“精神研讨会”等,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重视性,加深学生的德育培养。

除此以外,在毕业阶段,以“应届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交流会”或者“研讨会”为主要形式,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切实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做出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如,爱岗敬业的精神,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等,都是重要的精神体现。

另外,在学校的一些公众场所,也可以设计一些德育相关的标语,并且突出雷锋精神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文化环境的构建,能够实现全过程的德育渗透,从而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组建一支雷锋志愿队

在大学校园中,让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一项关键的教育举措。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成立“志愿者协会”,以及成立“慈善义工队”等,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通过参加一些“关爱残疾儿童”的活动,以及“关爱失独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雷锋精神,促进德育发展。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场馆的“志愿讲解”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科知识的同时,实现学业与德育水平的共同进步。

通常情况下,通过这些志愿活动的锻炼,学生能够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可贵,并且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学生在无私奉献的过程中,在運用所学知识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专业能力与德育水平的同步提升[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利用雷锋精神进行德育渗透时,老师要讲求教学方法,注重实际需求,构建“学雷锋”的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该精神的最大价值,同时取得最优异的教育效果,以及让学生获得最有效的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新春.刍议“做雷锋精神的种子”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及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18(08):91-93.

[2]曾莉.弘扬雷锋精神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基础[J].改革与开放,2018(02):31-33.

[3]韩仲旭.新时代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6):245-246.

★ 课题项目:2021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青年思想引领中的价值意蕴与逻辑进路”,课题批准号:SYSK2021-03-09。

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1 当今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道德教育呈边缘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教育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知识教育被日益强化而道德教育逐渐衰弱。这表现在: (1) 评价标准:一所大学的优劣通过师资力量、学生生源、报考研究生人数、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来衡量。大学不再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而变成了企业;学生不再是具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的个人, 而成为被批量生产出来的“知识机器”。 (2) 在教育目标上各高校毫无例外地把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放在教育的首位, 英语、计算机、专业课获得了真正的重视, 学分成为衡量学生才能的主要标准, 价值体系及道德观念被置之一旁。尽管学校也强调道德教育, 但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附带品, 学生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 功利主义很强, 把学校看成为实现自身利益的跳板, 对将来能获得利益的知识加倍训练, 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如道德则敷衍了事。道德教育日益被冷落, 逐渐走向边缘化地带。

1.2 德育方式呈灌输性

高校德育的基本模式以灌输教育为主, 即“我讲你听”的说教式。在德育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 满足于学生的记忆和模仿, 而缺乏启发和引导, 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忽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环节的转化, 缺乏社会实践。使得大学生只是接受了一些道德信条而不是形成高尚的道德信念, 这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德育“知行脱节”的现象, 难以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大量的新思想、新观念涌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 大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怀疑性、自我选择性, 对从外灌输的思想道德理论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所以僵硬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并不能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水准, 反而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1.3 德育内容呈虚伪性

目前高校德育理论性、政治性相对较强, 而现实性、针对性明显不足;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层次的内容较多, 道德规则方面的内容则较少。全球化条件下, 高校德育尤其要弘扬民族精神, 重视公民基本道德建设, 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而当前的道德教育则从无条件的完全利他的德育理想出发, 以单一性和终极性道德理想取代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世界, 缺乏对人的生命伦理和生命价值的关照, 忽视了道德理想所需要的生活基础。强化的是德育本身, 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方面的教育却在不断地被弱化。这种道德教育实质上是相当虚弱、伪善和无效的。也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脱离社会、学生实际, 教条地灌输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空泛道德理论, 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出现名义上的“加强”而实际上的“淡化”和名义上的“落实”而实际上的“落虚”现象, 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2 借鉴儒家道德教育思想, 创新高校德育

2.1 真正把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核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对整个社会同衷共济、安定团结关系重大。因此, 儒家在执教过程中, 既重视才能的培养, 更致力于道德的教化, 主张“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1],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2], 循循诱导弟子门徒“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3], 使道德教育在儒家教育实践中处于“为先”的地位, 起着统帅的作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聪明强毅之谓才, 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 ……是故才德全尽, 谓之圣人;才德兼亡, 谓之愚人;德胜才, 谓之君子;才胜德, 谓之小人。”这段话可谓集中表达了儒家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然而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方针上虽然一再强调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但在实际执行中却总是把智育放在了压倒一切的位子上, 因此, 要想德育真正收到实效, 必须正确弘扬和发展儒家置德育于首位的优良传统。

2.2 重视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情感, 坚定道德信念

“情感是道德信念和精神力量的核心与血肉, 没有情感的政治理论就成为空洞的说教, 道德将变得枯燥无味。”[4]道德情感可以合理地引导人的欲望, 从而使个人的心理欲求与道德规范相一致。如果道德认知未能上升到道德情感, 那么这种道德认知一定是不稳固的。难以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因此, 儒家十分重视道德情感的陶冶。孔子曾说:“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5]“好仁”而“恶不仁”, 便能做到“仁者不忧”。“不忧”, 人便可在心理上克服私心欲望, 从情感上爱好仁德而成为“志士仁人”了。他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知之”只是低层次的情感, “乐之”则是高级情感, 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感, 孔子重视“诗教”与“乐教”, 他曾表示道德教育是“兴于诗、成于礼”[7], 主张以诗、乐等声美教育去培养人的道德情感, 坚定道德信念。因此, 高校德育应吸收和借鉴儒家重视道德情感培育的德育理念,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使道德的语言、行为变为其内心感受和动机的一部分。

2.3 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统一

在儒家德育观念中, 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并不算是有道德, 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 才算真有道德, 应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孔子曾以学《诗》为例:“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8]即使将诗三百烂熟于胸, 却不能处理政事又有什么用处?他还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9], 都是在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价值。儒家还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融德育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觉悟和践履等方式方法以便做到“内得于己”, 朱熹主张“圣贤千言万语, 教人且从近处做去”。因此, 高校德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性思辨的层面上, 而应该深入到感性的现实生活中, 落实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把学来的理论指导行为, 躬行实践, 从小事做起, 日积月累, 方能积善成德,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德育也才真正收到实效。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儒家道德教育中的许多遗产, 经过改造、过滤、加工后, 可以利用其先进的成分, 促进高校德育创新, 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平,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 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摘要:我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 如仁爱诚信、崇义重德的德育内容;因材施教、重体悟轻灌输的德育方法;注重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观念等。因此, 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借鉴儒家道德教育的智慧以创新高校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讨课题。

关键词:儒家道德教育思想,高校,德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战国) 曾参, 子思.大学·中庸[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4, 3 (2) :182.

[2] (战国) 曾参, 子思.大学·中庸[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4, 3 (2) 8.

[3]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62.

[4] 朱永新.滥筋与辉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124.

[5]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31.

[6]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56.

[7]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1, 77.

[8] (宋) 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 1992, 4 (1) :130.

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大学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当下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需要从文化创新着力,通过人才培养的范式转换,充分实现现代大学的职能,让大学始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

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道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大计的艰深命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思索,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了重点强调。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在重温高等教育史,领悟纲要精神,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机制在于大学的文化、氛围、理念和精神,人才是根本,创新是要义,体制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创新,狠抓关键,重在落实。正如鲁迅所论,中国不出天才,缺的不是种子,而是土壤。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一、大学创新文化:大学多元文化

发展的主导形态

大学创新文化包含三个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本文中的大学在外延上特指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只有这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具备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本质属性。创新文化是指一种以创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诉求和行为方式为核心的文化。大学之于创新文化,在限定了创新文化研究的处所和范围等外延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当今时代,在大学多元激荡的文化环境中,大学创新文化能够成为大学文化的主导型态,上升为大学的主流文化,主要原因如下:

从外部看,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创新开始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创新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创新走入文化的结果。人类社会漫漫历史长河,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和三种主导文化类型,分别是古代自然文化、近代主体文化和当代创新文化。三者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由人类生产实践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反映了主客体之间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在远古渔猎采集时代与农耕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人与自然形成了依附和顺应的关系,在文化上出现了崇拜自然主义的倾向,形成了以敬畏、崇拜、依附为特征的“自然文化”。自然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近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掌握自然、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人的主体性力量得以充分的显现,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客体成为人类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这种主体性精神贯串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而成为近代文化结构的表征,形成了“主体文化”(理性文化)。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由过去的实物资产(土地或矿藏、机器等)逐渐转为非实物的知识,人与自然重新达到了高度统一,知识成为经济的基础,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新知识的空前追逐使得创新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人类在“创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得到空前提升,引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到普遍重视。

从内部看,大学在其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一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理念契合了创新文化的发展要求。大学作为文化机构,是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之所,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已知、探求未知是大学的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是大学重要的文化精神。从高等教育的历史视角来看,大学作为人类组织创新的产物,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创新型组织或机构,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与人类的创新活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学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是当时酝酿中的社会基本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的产物。公元11至13世纪,欧洲社会开始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衰落状态中复苏,农副业和手工业普遍发展,商业和贸易日趋繁荣,新兴城市的形成激发了人们新的教育需求,推动了世界最早一批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拉尔诺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的产生。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提出了发展科学职能,为德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推动了大学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二是大学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动力。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汇聚了众多优秀学者和多种学科,众多学者碰撞、质疑、争论、研讨,众多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知识。为保障对高深知识的研究不被干扰和伤害,大学普遍建立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传统,这种自由和自治最大程度解放了创新的翅膀,大学变成创新活动约束最少的地方,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创造思想、体现智慧的创新机构。三是大学多元开放的文化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良好环境。当下中国大学文化就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创新文化与保守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行政文化与学科文化、功利文化与实用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常常发生着聚合、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呈现多元激荡的显著特征。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孵化器。

大学在出现后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大学创新文化在大学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自主发展的内在动

力。正如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现代大学是被设计来完成特殊使命的。这就是发现知识和传递知识。”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人类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众多职能于一体。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为人类社会的创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壮大创新文化进程中,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全社会一起共同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已经从农业经济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推动器”悄悄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21世纪社会中最前沿、最开放的组织,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创新文化在人类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中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它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表现在对培养人才、培育成果和构建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发展创新文化、引领人类未来,作为大学的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现代大学在创新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二、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创新

文化的核心价值

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培育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其一,创新性是人才的基本属性之一,贯穿于人才始终,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都须具有创新性。创新人才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人才”的最新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就明确提出了“创造性劳动”的要求。其二,创新人才是个相对概念。创新人才强调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创新人才与一般人才有着内在的同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般人才只要被激发,创新精神达到一定强度,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跃升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如果进取精神消退,创新精神不足,也很容易变成保守的人。其三,创新人才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不仅所有人才都应当是创新人才,而且对创新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突出表现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要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突出表现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三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表现为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创新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的本质是“化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从价值属性上看,创新文化的本质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本质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追求。现代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与追求高深知识内在统一体,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各类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系统,其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必然集中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上。文化,文化,根本在化。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易经·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人文”,另一个是“化成”,“人文”注重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人、熏陶人和引领人,“化成”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文化的内化活动。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之中。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孕育和滋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一,大学文化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其他文化相比,大学创新文化更加凸显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责任使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其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对高深知识的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新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较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三,现代大学一般都保持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优良传统,给创新活动带来最大程度的解放和保障。其四,大学作为一个汇集智慧与创造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年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和分享创造,这种碰撞、质疑和争论中能够锤炼学生的智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总之,大学创新文化以其奉献社会、推动进步的崇高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价值观念,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自强不息、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崇尚创新、团结民主的团队氛围,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学术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成为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

三、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

培养的范式转换

“人才培养体制”的概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前一直很少有人使用。中国期刊网1989年以来所收录的文献期刊题录,“人才培养体制”大多被用在有关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如军事人才培养体制、公安人才培养体制、教师培养体制等。对于“人才培养体制”的确切含义,迄今尚未有人作出相对明确的表述。体制是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采用什么手段把构成社会活动的各要素组织起来,使其正常运行。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各种要素构成,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社会运动。所以,体制是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的体系结构及规定其间相互关系的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就是人才培养活动所涉及的各类要素、各个环节组织的安排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手段。由于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因素众多,导致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在宏观上涉及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微观上涉及到学校内部各部门、院系和教学团体,利益群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程序上依次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六个学段,各学段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有多种组织方式,所学知识分属不同领域的不同学科专业,可以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的安排也是灵活多样。事实上,这

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范式,远不是一个累积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这恰恰表明体制的改革具有必然性和革命性。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论点,是基于大学文化应然状态的研究,属于大学文化生态的“理想模式”,与大学文化实然状态有着较大落差。目前,中国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已经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矛盾与问题,究其源皆因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出了偏差和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史学者乔尔·斯普林认为,要“将学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重点考察学校对人类幸福和永恒的生活作了哪些贡献。不要把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作为学校的评估标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极难破题之要务,必须统筹把握推进策略,特别需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整体性战略思考,从文化之根源着眼,通过对大学文化的深入剖析,从根本上理清改革思路,在现阶段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西方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P·G-阿特巴赫从1970年代起就研究第三世界与工业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有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振聋发聩的观点,他认为,“第三世界的大学事实上都处于受主要工业国家控制的国际学识体系的外围”。这也恰恰表明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依然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但毫无疑问,更新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理念属于精神文化内容,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对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着直接影响,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关和人才观。首先要牢固确立教学的“四大地位”。充分认识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在学校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其次,要深入领会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第三,要突出强调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六大特性”。一是创新性。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二是综合性。改变单一知识教学,既注重专业的深度,又拓展知识的广度,既着眼能力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践性。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开放性。改变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五是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和学业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具备创新的基础素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六是选择性,改变学习渠道单一、教学管理僵化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给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这就是,“第一,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第二,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关系。正确的态度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指导下传承。”受传统大学制度的制约,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制度相对缺少灵活性,弹性不足,束缚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一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建立跨校、跨区域、跨类型的学分互认机制。二要完善学生自主成才机制。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深入推行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模式,着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三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知识面、思考判断、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四要以加强高校教学联盟建设为重点,建立高校合作教育制度,形成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推动高校联合申报和建设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实现校际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供稳定支撑,让学生在多元学科风格和校园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五要以加强校企合作为重点,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走向以及技术与人才需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一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的各类课程资源,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认真修订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内容的比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三要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四要强化质量保障。完善高校质量监控机制,加强教学

质量监控与统筹,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促进体系构建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着力点。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反映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现代大学制度是影响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要处理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做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二要正确处理好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做到社会参与、全面合作。三要正确处理好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四要正确处理好高校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做到学术主导、教授治学的发展格局。五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做到重心下移、激发活力。六要正确处理好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师生员工的关系,做到民主管理、学术自由。

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关键。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教育观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一要以开展教学业绩考核为重点,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的制度和机制。二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特别要注重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力争使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胆略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教育技能和创新教育艺术得到明显提高。要面向产业实际开展培训,选择若干应用型学科专业进行试点,鼓励和推进高校教师利用学术假、挂职锻炼等形式到企业、科研院所与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将实际锻炼经历和成绩纳入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激励导向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教研、进修活动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专职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管理模式,吸引社会部门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降低生师比,保持教师队伍建设动态高位平衡。四要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综合、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更加突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异常艰巨,如果再不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局面,依然沿用“散兵游勇”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不可能在新一轮高教改革与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应高度重视,结合本校办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特色,学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加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教学工作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优秀教学团队。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建设大学创新文化为基础。制度与文化的革新是不可分割的,思想、制度、生产方式的革新同时或交替进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特别注重发挥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作用。一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突破和超越的探索精神,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宽容人才。二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活跃学术气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学术环境,广泛聚集人才智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想火花,形成有利于不同学术思想、观点之间展开讨论的学术氛围。三要营造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强有利于开展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四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品格培育。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品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接受创新的思想方法,掌握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鼓足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用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科学创新的研究作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创新品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和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五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蒋永华

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开展现代初中教育过程中,德育是重要的内容,如何在德育教育中有效融入人文教育,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初中德育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创新,直接关系到综合教学效果,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德育;人文教育;教育创新

引言

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文化和教育特性,强调的是人之间的感情和谐。中国人文精神中将个人道德情操提升放在首要位置,注重人伦理与艺术精神的培养,而这些思想的推崇点,在新时代今天对于初中学生的发展,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人文教育的真谛在于,根植教育土壤提升人文情怀对于人性的关照[1]。在传统德育教育之中对于人文这一概念早有阐述,虽未赋予其明确的定义,但是在文化传统中重视“人”这一核心,因此,当今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是对人性的解读,将其渗透在教学中也是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认识,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世界,再迈向更为意韵深远的未来。人文是一种人性化的解读,所以每个人的认识就不尽相同。那么,如何去开始一段人文旅程,又该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人文的探究呢?这些都是传统德育教育对于初中学生人文情怀的指引,促进初中教育与传统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手段。

一、注重理念渗透,提升学生人文认知

生存的智慧来源于睿智的头脑和丰富的境遇,头脑需要知识的充盈,但阅历需要时间的堆砌,对于学生而言,所谓的眼界和心胸是有所匮乏的,正如前人走过的路,只有自行体会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蕴意。初中德育教育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其特点就是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和学生中间总会隔着一层非本人获得的遗憾,但是这也是教育在于时间和心理上的人性化体现[2]。为了让初中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有效的指导,就必然要在人生选择、生活态度、未来发展上下功夫。人文精神是民族的精髓,经过历代人的遴选和加工变得更加完善。在初中教育中有意识地传授祖辈的经验和文化是一种趋势,也是文化的传承,吸取文化智慧,才能让学生变得更加睿智,才能遵从本心对于未来有更好的估量与选择[3]。

二、注重理想培养,提升学生思想境界

理想人格的高度在于选择,更在于是否能够量力而为,符合自身的特点。所以从不同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理想,首先应来自自身,其次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某些成功的经验,家人的需求,同辈人的攀比……都让理想变得更为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再一次明确探究人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人文教育中对于理想的阐述,我们不再赘言,理想的高大全和矮低俗已经成为一种鲜明的对比,如何选择需要凭借内心,归根结底来说,就是价值观的不同导致选择与结果的不同。理想人格的形成在于影响与完善,对于初中生来说理想人格的塑造就是成才的保障,为了借助传统人文精神中的优秀品质熏陶学生,就需要初中教育倾注心力投入教育。

三、结合生活实践,探寻有效融合模式

初中生在成长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不同的心智与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人文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自身具有的教育意义,同时它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典型的借鉴,历史为我们树立了不同的典范,从这些人、这些事上,我们总会寻求到满足自身需要的条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帮助,同时也可以给初中生提供更好的借鉴,让人文精神在新一代人身上发挥重要的价值。虽然当今社会有很多反对传统文化的声音,但是这只是闭目塞听、盲目崇拜科技的表现,没有在现实中感知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只要我们从更加深远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会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人文教育在塑造学生健康情趣上的作用[4]。

四、结合传统文化,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在当今的时代发展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初中德育教育之中我们强调知识的传播、人格的塑造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重视的却是蕴含在其中的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爱自己的国家是所有情感的前提,也是考量一个人品格的依托。但是面对高速的发展,我们具备了越来越多了解外国的途径,也产生了很多走出去的机会,有些人開始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觉得外国的生活才是自身向往的未来,这些都给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初中生是社会发展、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只有他们从内心深处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避免人才的流逝,以及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传统人文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它对后人的影响,它用自身的魅力诠释文化的价值,以及中国传统的精髓所在,这让初中生震撼于灿烂文化的同时,明确应该肩负的使命,促进自身责任感的萌生,让未来发展的动力更将充沛。

五、注重哲理教育,提升德育教育层次

中国人文精神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而且具备各种明辨是非的思想。中国人文精神中,推崇先义后利,以义作为首要行事原则。并且,人文精神中特别忌讳一些见利忘义的行为,认为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个人只是整个社会中一分子,倡导个人的行为要重大局、识大体[5]。同时提倡“以公灭私”“国而忘家”及“公而忘私”。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身的伟大政治理想,要求个人利益必须要符合国家利益等,这些传统人文思想都与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大致相同,所以,传统人文精神在现实中的价值自然得以体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初中教育的质量与水平,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从中受益,由此可见,新时代的传统人文教育仍可被广泛适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升综合教育层次,进而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实现教育创新目标,构建现代初中人文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定水.浅谈初中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8(28):142-143.

[2]王天超.传统文化教育视野下初中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11):6-8.

[3]李宏宇.论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教学[J].考试周刊,2019(1):176.

[4]马耀孔.浅论新时期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6):15-16.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  215237)

儒家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高中数学课程的不断改革,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这是新课程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样也是教师们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价值观等,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德育教育.本文针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与德育工作结合进行了探究.

一、挖掘数学教材

虽然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很强的理科,但是在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中,并不仅仅是只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语言,编写者也在其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的思想与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并运用好数学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融入注释、例题、习题中,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把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既学到了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也提升了自身的品行和修养.具体的实行方式也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引用史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數学学科的发展从古至今,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杰出的名人志士,他们不但在数学方面很有成就,对数学有坚持不懈的态度和追求,而且品行高尚,有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前辈们的高尚品格,从而达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另外,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最有标志性的就是数学规律,数学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们揭示数学规律,开展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知识迁移进行德育工作.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特殊情境

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室内的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教师要好好利用上课的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技术,把德育教育在无形之中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既让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责任感.但是,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内容比较多,各知识点的独立性也比较强,所以,可能会有的学生出现消极的情绪.如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数学教学效果的增强及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其中,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往往感召力强大,因此,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神,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体验成功之后的成就感,以及失败后要进行总结改正的过程,同时,这也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也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有信心.另外,教师也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待数学成绩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三、利用实践活动

学有所用,学习的目的就是最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因此,实践也是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抓住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一些比较有趣的课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给学生们留一些趣味性比较强,又有一些难度的数学相关问题.这样学生们可以上网查询或者翻阅课外读物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们小组之间相互合作,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好各小组的组合,有助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们数学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到德才兼备.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很多行为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因此,首先教师品行高尚,学生才能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创设特殊情境,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等方法,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活动并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另外,高中学生处于一个学习高度紧张的状态,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土建造价审计工程预算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