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07

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甘肃省会宁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实给广大农民们带来了实惠,效果明显。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政策方针,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农民们不再有病独自硬扛,而是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有病会及时诊治。这种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可行的,应该大力推广和完善,尽可能使得所有的农民都能够参加,都能够享受它所带来的医疗保障。

关键词:医疗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证研究

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的自治组织,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政府筹资额度占绝大部分,是政府直接管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新农合保障模式,改变了农民的医疗消费习惯,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给农民的健康提供了切实保障,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及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确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于1955年初建立的医疗保健制度。

建国后,尽管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却频频出现。随之而来的大跃进运动,使得农业受到了严重冲击,虚报产量,饥荒导致人们的健康状况普遍下降,疾病蔓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政府在农村确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发动、组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1965年6月26日,面对当时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毛泽东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让医务人员到农村去锻炼,接触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帮助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合作医疗制度的确立实施,对中国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功不可没。诸如婴儿死亡率、死亡率和期望寿命等中国公民的生命指标都远远超过当时的国民收入所能达到的水平,被世界认为是一个奇迹。

1976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达到鼎盛时期。之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逐步解体,到1989年跌至低谷,继续坚持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已降至全国总数的4.80%。到20世纪90年代初,继之前实行的初级医疗合作制度后,政府进行了第二次农村医疗改革尝试,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到2000年全面改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出“恢复与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但由于面临筹资困难,政府财政的分配不均,农村“卫生防疫”和“医疗救助”难以开展,仅仅局限于“病症诊治”的“单层次”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收效甚微。

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农村建立新的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0年以后,国家相继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开展和实施。2002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并于2002年末正式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为“新农合”),确定为中央、地方、农户、其他等多方出资的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开启了新农合的试点工作。这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按照参加者互助共济的原则建立的。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农合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8.14亿,占中国农民总数的91.5%。

2.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回顾

长期以来,农民因负担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这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密切相关。不少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王风梅(2007)以山东省为例,对建国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发展、普及以及政府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合作医疗作为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合作社性质的农村医疗预防制度,其确立为农民就地及时得到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提供了方便,为缺医少药的农村带来了希望,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张维龙(2007)对国内农村医疗保健的制度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病症诊治为主体,预防保健、医疗救助、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等为补充的综合性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潘林、张德元(2008)从农民的视角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制度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监督组织;从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实际需求出发,简化制度设计;集中有限资源保大病,取消家庭账户;回归预防为主,新农合制度调整与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有机结合等解决问题的思路。何忠伟、刘芳、夏龙、王有年(2008)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从北京郊区农民的需求、参与、认知和获益情况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及影响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认为目前在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区,农民参与程度较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助于农民就医,但京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参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身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也影响了一部分农民的参与。苗艳青、张森(2008)从卫生服务市场的供需双方综合考虑了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健康的影响和对乡镇卫生院业务能力的影响,从参合农民和未参合农民在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就诊情况的差异,新农合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的变化等方面对2007年4省7县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认为新农合提高了参合农民患慢性病的确诊率和就诊率,改变了参合农民的就诊流向,但是并没有改善参合农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也没有显著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

在学者们以往研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本文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主要从资金来源,参合率,受益程度几个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3.会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效果分析

会宁县自2005年起,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宣传动员,完善政策、机构运行、制度落实、费用控制、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人手,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新农合保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会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效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

从资金来源上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

及地方财政的各级补助和农民的白缴资金。农民缴纳一小部分参合资金,各级财政予以配套支持。其中,农民所缴资金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与中央及各级政府财政配套资金一起进入大病住院统筹基金;另一部分为参合农民家庭账户基金,用于家庭成员门诊看病消费。(表1)反映了会宁县2006年到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央财政,以及省、市、县级财政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以中央财政为例,2008年比2006年给予每位参合农民的补助从20元增加到40元,翻了一番,每位参合农民得到的新农合配套资金总额从2006年的50元增加到2008年的90元,增长了80%,增长幅度之大,表明了各级政府对新农合政策愈来愈重视,扶持力度也愈来愈强。此外,从农民方面来看,农民每人每年只交10元,负担不但没有加重,反而相对而言有所减轻,自缴资金从2006年占总配套资金的1/5下降到2008年占总配套资金的1/9。进入大病统筹的资金,从2006年的每人40元增加到2008年的每人80元,体现了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政策方针。

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

参合农民数与农业总人口之比的参合率是考察一个地区新农合工作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表2)给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参合率的变化。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2006至2008年,参合农民人数有了显著的增加,2007年比2006年增加了约4.36%,2008年比2006年同比增加了近11.7%,增幅明显,参合率也由2006的87.8%提高到了2008年的97.3%,这说明农民对新农合的了解程度和信任度有了很大提高,从(表1)中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在2008年,农民自己只需缴纳10元,而各级政府对农民的补助达到了80元,这使农民看到参合对自身健康的好处,对新农合的保障作用给予了肯定,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新农合的队伍中。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效果

(表3)和(表4)分别反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民的受益状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以户为单位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受益情况。从(表3)中可以看出,受益农民人数逐年上升,因病住院治疗的参合农民人数,从2006年的20 616人上升到2008年的30 052人,增加了约45.8%,有了大幅提高。从表4中住院户数与参合户数的比例也可以看出以户为单位计算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受益情况从2007年的20.4%增长到了2008年的28.94%。这些结果表明农民们不再有病独自硬扛,而是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有病会及时诊治。

另一方面,表3还反映了2006~2008年补偿比的变化。农民的住院补助费用占整个医药费用的补偿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比2006年增长约12.6%,显示了政府对新农合的执行力度逐年加强,实施更为彻底,参合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健康问题得到切实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新农合的支持和信任,并鼓励和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人次、费用比较

(表5)反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各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人次和费用情况。从(表5)中可以看出,各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住院费用,补偿比例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首先,住院人次逐年增加。2008年全县住院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长42.78%,其中乡镇医院增长44.02%,县级医院增长30.95%,县级以上医院增长近99.22%,住院人次增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农民的就医需求提高,住院率上升;②随着乡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医院解决农民常见病、多发病能力的增强,农民小病逐步趋向基层医院就诊,农民就近就医的比例增高;③由于农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对一些大病,疑难病做到及时发现,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比例升高。

第二,住院总费用和人均费用有不同程度提高。从(表5)中可以看出,2008年各级医院住院总费用为5 300.74万元,2007年为3 013.81万元,增长约75.88%,其中乡镇医院和县级以上医院增长较快,分别为83.07%和77.13%。乡镇医院之所以增长快,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专业设备不断涌现,乡镇医院住院治疗的疾病逐渐多元化,住院费用相应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物价因素的影响,使乡镇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县级以上的医院主要是由于医疗服务价格上涨和新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住院费用得到增长。

第三,补偿费用和补偿比例逐步提高。随着参合农民筹资水平和国家资助资金不断提高,住院补偿费用和补偿比例不断增加,从会宁县的情况来看,不论是乡级,县级还是县级以上,住院补偿的人数和补偿费用2008年与2007年相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补偿比例从2007年的50.72%上升到2008年的64.04%,增长了约13个百分点,其中,乡级和县级增长最快,分别约为19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补偿费用从2007年的l 528.59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3 394.46万元,翻了一番多。单就不同级次的费用比例而言,乡级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高于县级医疗机构,如2008年,乡级医院的补偿比例为82.53%,而县级医院的补偿比例为77.62%。但住院费用,乡级医疗机构低于县级医疗机构,这表明对于得一般病的农民来说,去乡级医院就诊是个不错的选择,治疗成本低。从(表5)中也可以看出,县级医院虽然住院费用较高,但补偿费用也很高,对于患大病,疑难病的农民,去县级医院可以让他们得到有力的保障。

4.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甘肃省会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分析后认为:在会宁县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实给广大农民们带来了实惠,效果明显。新农合体现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政策方针,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农民们不再有病独自硬扛,而是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有病会及时诊治。因此,这种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可行的,应该大力推广,同时进一步进行改善,尽可能使得所有的农民都能够参加,都能够享受它所带来的医疗保障。本文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继续加强。

(1)继续加大政府在资金方面的资助力度,减少农民自缴费用,最大程度地减轻农民的负担,使那些生活极度贫困的农民也能够享受这项政策。

(2)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条件、技术水平以及对农民的补偿比例,尤其是乡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费用也有待进一步降低。使一部分住院人次从县级以上医院分流到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减少农民就医的各类成本。

(3)伴随着补偿费用和补偿比重逐步提高,农民的治疗成本的降低,农民有病就到县级以上就医的盲目性也会增加。因此,

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不仅是维护农民工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需要,更是实现中部崛起、构建和谐中原的关键。本文基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及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民工;社会保障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基本状况

国际金融“海啸”殃及我国,农民工输入区域用工需求萎缩,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2008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指出,2008年10月份之后,我国东部闽东南、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分别比上个季度下降了30.3%、29.7%和26.1%。2009年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时介绍,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失去工作或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今年有2500万农民工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民比例大。我省总人口9768万,农村人口占6774万,农村劳动力占4752万人,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2800万人。截至2006年底,全省农民工达1746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十省份农民工返乡人数总计有485万名,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其中,河南省11月底前返乡农民工107.5万人,占所有外出农民工(2150万人)比例的20%。调查显示,返乡农民工中,无技术等级的占47.8%,初、中级工分别占17.8%和22.4%,高级工仅占8.0%,技师只有4.0%。由此可见,金融风暴淘汰的大部分是低技能农民工。他们在岗的待遇,据2006年4月发布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在收入方面,被调查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至500元的占29.26%,500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有所下降。自2008年9月以来,农民工所在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有所下降的占75.6%,月工资下降100元以下的占45,9%,下降101元至300元的占51.0%,下降301元至500元的占3.2%。事实说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月工资下降幅度大约在300元以内。但这对本来工资待遇就很低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保率环比下降。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就业率低,工资水平下降,困难企业缓缴、减交甚至不交社会保险费,致使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的人数出现了负增长。3月末,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下降了97万人、167万人和140万人,降幅分别达4%、4.8%和2.8%。另外,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尚未出台,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由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门槛高”、自身流动性强等原因,参保不积极;有些已参保的农民工在跨地区流动时选择退保。医疗保险中还存在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方面不到位的问题,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总体上仍然偏低,仍处于城乡“两不靠”的真空地带。

调查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农民工最希望参加的保险中居于前三位。正因为农民工参保率偏低,他们在遇到各种风险时也就难以获得正式的社会支持,只能依托由血缘、地缘为主体所建构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获得些许救助。这样,当农民工遇到就业风险时,大多得不到政府和用工单位的强力支撑,降低了他们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事业发展。

二、金融危机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

面对金融危机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困难,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失业增加,内需减缓,同时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稳定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此,政府及社会各界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农民工在子女教育、疾病、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释放农民工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也才能保障我省经济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中部崛起。

实现中部崛起的过程就是中原城市群和河南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急剧发展的过程。没有城市的膨胀,就没有中部崛起。而城市化的建设与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密切关系。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2006年,河南省的财政收入537.5亿元,支出1115.5亿元,均居中西部省份首位;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之首。但从整体而言,河南在全国尚处于后进位置,症结之一在于河南的城市化严重滞后。河南的城市化率只有30.6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9.35%,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因此,建设以郑州为中心,东到开封,西连洛阳,北及新乡、焦作、济源,南达许昌的中原城市群,同时加速推进豫东、豫西、豫北、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隆起,是改变河南落后面貌、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中之重。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的伴生现象,通常表现为由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对农村经济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产业结构看,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1.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5%,与过去相比,农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低,这说明农民来自农业的人均收入越来越少,因此,要增加农民的收入,除了要挖掘农业自身的潜力外,只能从非农产业上另寻出路;从农民收入来源看,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8.1%,2002年这一比例增至33.9%,2007年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596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38.5%,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比例的这种阶段性增加,充分证明了从事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由此看出:农业产业的弱势、农民收入来源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与我国工业发展的趋势是相吻合的,这意味着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民当前和今后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是农民增收的最有效办法。就省情而言,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实现中部崛起,拉大城市框架,离不开农民工的参与。

因此,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给最需要消费而又最没有实力消费的群体的消费需求以外在推力,强力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河南城市化的进程,实现中部崛起。

三、金融危机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应当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矫正市场经济弊端

大河网经济频道2005年委托郑州求是企划工作室对河南省郑州、南阳、洛阳、安阳、漯河、周口6市居民收入水平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显示:河南6市基尼系数2002年为0.35,2003年为0.39,2004年为0.40,2005年前4个月为0.39。收入高低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9:1扩大到2003年的3.7:1。另外,2004年3月份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基尼系数达到0.454,城镇内部基尼系数为0.319,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366。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四点结论:第一,河南的基尼系数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说明经济发展程度提高的自然结果有可能带来贫富差距的扩大;第二,2002年到2004年正是河南经济飞速发展的3年,同时也是河南贫富差距扩大的3年;第三,2005年前4个月,河南基尼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国家其他惠民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贫富分化的趋势有所缓解,但仍然处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的边缘;第四,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低于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说明城镇社会保障机制较农村完善。

中部崛起和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之间之所以会联系如此紧密,根源在于实现中部崛起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框架中进行的。在目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条件下,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难以抗拒市场化的风险。社会的排斥、城乡的对立、贫富的分化、区域的失衡在所难免。解决的途径只能通过社会保障的反市场化功能,用社会公正和社会互助的目标和价值观矫正市场经济的弊端,重构社会和谐。

(二)适应河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下,如果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超出了河南经济的承受度,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相脱节,就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停滞,阻碍中部崛起战略的实现。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为河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三个方面的有益借鉴。首先,西方福利国家过高的福利水平超越了各国经济的承受界限,福利开支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与日俱增,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比如,瑞典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1980年为29%,1985年为30%,1990年为31%,1995年为33%,1998年为31%。其他国家如丹麦、法国、德国等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在20%-30%之间徘徊。其次,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产生了严重的福利综合症,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在福利制度比较完善的瑞典,职工的请假率创世界之最。在高福利的反刺激作用下,福利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2.6%下降到70年代的0.7%和80年代的0.2%。同期,失业率则从5.5%上升到6.8%和7.1%,通货膨胀率从1.6%上升到7.5%和9%。结果是,经济的低增长和持续衰退减少了社会福利资金的供给,日益衰竭的税收收人应付不了快速增长的福利资金需求,收支缺口不断增大,公共家庭债务不断增加。再次,尽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由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刚性特征,任何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都可能引起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如1995年法国的朱佩政府试图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结果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罢工浪潮,导致朱佩政府提前下台,曾经以提出对铁路职工退休年龄进行改革的法国前总理于贝也在“罢工文化”的冲击下黯然辞职。

四、完善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

金融危机影响下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应该坚持有所取舍、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路径。

(一)应当着重抓好农民工工伤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养老保险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河南农民工最关切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切实抓紧抓好,其他保障如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等,可待条件成熟后予以解决。因为失业保险的标准不可能定得太高,否则不但不能起到保障作用,还会造成诸如刺激失业、抑制就业的负效应。但如果标准定得太低,又会造成农民工进城务工收益低于农村就业收益的现实,造成农民工失业后不是寻求失业保障而是返回农村寻求“土地保障”。在两难选择中,农民工对待失业保障的态度就会冷漠甚至抵制。

(二)应当逐步实现农民工保险制度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

目前不宜把河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完全纳入城市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经过若干阶段的过渡逐步实现。这一方面是因为存在农民工原有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问题,如果仓促对接,效果不甚理想;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不仅是制度问题,也是文化和观念问题。农民工对城市生活习惯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可信任尚需时日。当前,河南最紧要的工作是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民工养老、大病医疗个人账户,实行一人一账号制度,并把农民工的个人账户和农村已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接,合并加权计算,确保河南农民工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满足最基本的保障需求。

(三)应当依据河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河南农民工社会保障就是要根据河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参照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缓步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根据收入刚性理论,社会保障的支出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否则可能引起社会的动荡。河南经济持续发展的周期还能持续多久,河南人口的老龄化的未来趋向,河南周边省份社保政策的变动等,都是我们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时应该考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只是赶潮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超出河南经济承受能力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就很有可能出现农民工社会保障和中原崛起的负相关效应。如社会保障程度过高,必然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如果企业投资的边际效益达到临界值,就会出现河南资本向周边省份逃逸的现象,使处于起飞阶段的河南经济因缺乏资金注入而出现停滞。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不能忽视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规律的客观现实,否则会出现经济衰退时社会保障基金的空壳运转,形成巨大的社会保障风险。

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现代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仅是一种社会稳定器,还是能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医疗保障事业只有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中才能得到自身的发展。本文试就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医疗保障 经济发展 互动 可持续

中国社会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医疗卫生是纯消费性质的认识。由此,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可能会影响经济增长,而强化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入也会加大财政负担。这样的思想必然会影响社会乃至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看待,将把医疗保障制度视为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其作用也就自然被理解成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阶段,如果对于医疗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医疗保障制度就难以得到真正的重视进而实现持续发展。医疗保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将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新型医疗保障制度时,充分体现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将有助于两者的持续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医疗保障的影响

现代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核心——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是19世纪西方社会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它顺应了当时社会急需解决劳资矛盾和分散个人经济风险、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医疗保障制度陆续在世界各国建立之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医疗保障的影响便从促其产生转为推其发展了。

1、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医疗保障水平体现于很多方面,如医疗保障需求的水平、供给的水平、待遇的水平以及医疗保障管理的水平等,医疗保障的需求源于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成员的医疗保健需求也在逐渐提高。 从追求生命的存在发展为追求生命的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医疗保障来予以满足的。它提升了社会对医疗保障的需求,由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发展为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2、经济发展对医疗保障供给在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数量方面产生着积极影响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生物医学科技的发展,使得一些过往的绝症成为可治之症、疑难杂症成为易愈之症。虽然在技术推出的初期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治疗成本,但医学科技的发展越迅速,治疗方法的成熟期越短,成本就下降得越快,从而越容易在社会范围内普及,使医疗保障供给的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对医疗卫生事业增加投入成为可能,一来为医疗保障供给量的增加提供了物质保障,二来能更好地支持基础医学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障供给的技术能力。

3、医疗保障待遇是指社会成员最终所获得的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既着眼于医疗保障需求,也受制于医疗保障供给,而这两者均受经济发展水平所影响。因此,作为一项收入再分配的社会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所提供的待遇水平亦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只能根据既定经济条件下的医疗保障供给能力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障需求。

4、现代经济发展促成了管理科学的诞生与不断进步

不论是组织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还是运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或是对医疗救助基金的合理利用,都需要借助于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这显然有助于提升医疗保障的管理水平。

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思想的演变

医疗保障在古代社会最初出现的时候主要是基于一种互助互济的思想与慈善观念,因而在很长时期医疗保障是以医疗救助的形式存在的,以这种最为简单可行的方式解决社会成员尤其是贫苦百姓的看病就医与生存健康问题。当社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工业生产面临着较之于农业社会更多的疾病风险,基于大数法则的社会医疗保险也随之产生,并以国家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反映了政府在这一领域中的责任的强化。随着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福利国家”概念的形成,获得医疗保障越来越被视为社会成员的应有权利而非一种恩赐,相应地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也就成为政府的应尽职责。然而医疗卫生领域中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特质必然会引起医疗保障领域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加之经济发展推动之下的医学科技进步使得社会医疗费用因更多的病症可治而增加,各国的医疗保障成本在战后迅速膨胀,即便最发达的国家也逐渐承受不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自我医疗保障责任重新被强调。由此看来,医疗保障的观念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的。

三、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理论的进步

医疗保障理论主要涉及卫生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及保险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及其理论无一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顺应其要求产生并不断演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从最初的医疗救助发展到包括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险在内的现代医疗保障,其间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予以支撑。如在公共卫生领域如何更好地规划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社会医疗保险的运行怎样才能有效地规避道德风险,医疗救助的推行需要什么样的伦理理念支撑等。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医疗保障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着医疗保障理论不断进步和医疗保障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医疗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得以完善。从解放前的基于提供医疗救济与改善公共卫生环境,到解放后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和全民保健的公共卫生为主体,再到市场经济时代的以社会医疗保险为核心,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演变而发生着变化,制度的安排也在医疗保障理论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下日趋完善。如在社会医疗保险项目上通过对起付线、共付比例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来自于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而医疗救助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以维护被救助者的尊严。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医疗保障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也说明了医疗保障事业若能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就等于为自身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医疗保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虽然医疗保障属于非生产性事业,但由此认为发展纯消费性质的医疗保障会拖经济增长后腿则是欠缺经济学常识的肤浅认识。从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是社会劳动以及各种劳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论点来看,没有非生产性劳动提供支持,生产性劳动要生产出社会财富和形成商品价值是不可能的,因而非生产性的医疗保障事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事实亦是这样。

1、医疗保障通过作用于劳动力供求影响经济发展,通过维护劳动力再生产影响劳动力供给

医疗保障立足于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而这正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劳动者就很难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劳动供给。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因素,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有资料表明通过加大医疗保障中的公共卫生投入,促进保健知识的普及,可以明显降低一些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并进而提高人均产出的增长率。至于现代医疗保障中的核心——社会医疗保险更是顺应机器大工业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借助于大数法则原理,在社会劳动者中分担疾病所致的经济风险,减轻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医疗保障不仅有助于保障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还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即劳动力就业产生影响。根据美国政府行业调查显示,美国近年来,大、小型企业由于医疗保险费用的原因,都不愿意招聘全职员工。目前美国每个全职员工每年的平均医疗保险花费达到3000美元,这已经成为公司开支增长最大的一个部分。通用汽车董事长里克·瓦格纳(Rick Wagoner)指出,在医疗费用呈现两位数增长的时代,企业在员工医疗方面的支出是妨碍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他还预测,除非通用之类公司削减对普通员工的医疗支出,否则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并最终崩溃的局面。美国2004年的总统候选人克里曾经对医疗保险费用上涨与美国就业率上升的关系做了一番研究,他认为在那些承受着很高医疗保险费用的行业里,出现的就业下降情况比一般行业更为严重,如汽车行业就比食品行业要严重得多。美国医疗费用开支居高不下的事实众人皆知,是其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目前的这种局面。美国医疗保障的特征突出体现在自由的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保险的市场化运作。由于美国 尚未有面向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险,大多数公民不符合医疗照顾、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救济的条件,因此多数美国人通过购买私人医疗保险以补充医疗照顾的保障不足。在自由放任的医疗服务市场上,医疗服务供给者可以凭借专业优势寻求较高的报酬补偿,由于专业优势形成的自然垄断,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等深刻地影响了医疗保险领域,并催生医疗保险费的上涨。不尽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仅无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给予公平、有效的保障,甚至会因为提高劳动力的成本而成为宏观经济充分就业目标的障碍。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于经济增长重要性中不难看出,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如果医疗保障的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加剧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社会就业困境。这不仅需要借助于对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完善,更要求从医疗保障制度的外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手,降低医疗费用。

2、医疗保障利用其社会稳定功能影响经济发展

医疗保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还表现于可以发挥其社会稳定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封建政府举办的施医施药之类的医疗保障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安抚民众、巩固政权的需要,而到了近代社会,德国俾斯麦当局在世界上率先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出于缓和劳资对立、稳定社会政局的考虑,即“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即便在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借助于再分配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公平、公正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仍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只有社会稳定了,经济才能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3、医疗保障借助其消费性质影响经济发展

即使从医疗保障事业是纯消费性质的角度来看,根据经济学中“消费对生产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这一论断也可以推断出医疗保障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结论,不是单纯地消耗经济增长的成果。政治经济学里是如此来阐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即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生产过程的起点,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它使生产性劳动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使社会再生产能顺利进行;同时消费也为社会生产提供着动力——人的消费需求,离开了人的最终消费,生产便失去了意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朴素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得到了现实的印证,也正是从那时起,各国开始关注于宏观经济的需求管理,不少国家将社会保障事业作为需求管理的措施来开展,通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为市场提供有效需求。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具有社会保障的全部功能,包括需求管理的功能,不论是在医疗费用重压下预期消费不确定的美国,还是为不确定的疾病经济风险所累即期消费不足的中国,良好的社会医疗保障都是刺激消费增长并带动宏观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之一。

本文认为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应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趋势,只有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中,医疗保障制度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从务实的角度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社会,现阶段也只有强调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才能使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正伟卫生:业对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 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胡苏云: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及其启示[J].人口学刊,1997(3).

[4] 李珍:德国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得失比较[J].改革,1996(4).

[5] 李珍: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6] 毛群安: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剖析[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

[7] 王远林、宋旭光:公关卫生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4(4).

[8]徐倩、谢勇: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比较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

[9]保罗·J·费尔德斯坦:卫生保健经济学第四(中译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0] 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著:卫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实习编辑:胡冬梅)

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

兰溪市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辖六个街道六个镇三个乡646个行政村,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66.8万人,其中农户176239户,农业人口537821人。据调查,2006年全市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1189户54045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0.1%。其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9567户22549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2%;1001元至1500元的有11622户31496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9%。贫困人口主要分布黄店、梅江、马涧和柏社等四个经济欠发达乡镇。2006年底四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有8999户2562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8%,为全市贫困人口的47.4%。

二、贫困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造成农村贫困人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因缺少生产资金造成贫困的有2815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3.3%;

2、因自然灾害造成贫困的有43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2.1%;

3、因残丧失劳动能力造成贫困的有2138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0.1%;

4、因子女读书造成贫困的有2474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1.7%;

5、因病造成贫困的有3233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5.3%;

6、因缺少劳动力造成贫困的有1943户,占贫困户总数的9.2%;

7、因孤寡老人多造成贫困的有3858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8.2%。其中60岁以上人口4689人,占贫困人口的8.6%,贫困户60岁以上人口中绝大部分是身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农村的五保户;

8、因自然生存环境恶劣造成贫困的有109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2%。贫困对象大部分居住在偏远的行政村和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落后;

9、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有43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2.1%;

10、因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低等原因造成的贫困有310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4.6%。绝大多数贫困户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较浓,依赖思想严重。贫困户中文盲、半文盲的有3299人,占贫困人口的6.1%,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了67.6%。

从以上情况分析,因缺少生产资金、因病、因子女读书、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因孤寡老人多而造成贫困的有14518户,占贫困户的68.5%,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三、措施对策

1、切实加强扶贫工作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扶贫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专人分管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继续坚持和加强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2、加快人口集聚和产业转移步伐。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下山移民搬迁计划,用5年时间,力争在2010年前对因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的高远山区等地区的2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1484户5282人分期分批下山转移,梯度推进,逐步实现穷人下山,富人进城的预期目标。在下山移民中的贫困农民建房、生产、就业及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和扶持。并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转产转业,组织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劳务输出等非农产业,真正让下山农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3、认真开展农业产业化扶贫。牢固树立“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开展结对贫困户活动,从而带动贫困农户提高经济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吸引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使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4、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是贫困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我们要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整合资源,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突出农民转移技能培训重点,组织和引导群众向身边的致富典型学习,全面提高我市劳动力素质和转移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贫困群众就医难、就学难问题普遍而突出。一是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工作,在提高参保率的同时,提高医疗费报销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对特困户实行医疗救助制度。二是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减轻和免去贫困家庭子女读书所交纳的学杂费、插班费。三是继续办好敬老院,将孤寡老人吸收到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让他们既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又能安度晚年。

六、加强小额信贷支持力

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时间:2012 年2月 1 日

地点: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八甲村

摘要:医疗保险制度旨在改善农村医疗现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村医疗制度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切实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尝试以及其取得的伟大成果。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必须要面临的重要环节,但是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并没有完全随之而去,而医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

关键字:农村 医保

一:有关背景及实地调查情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其中,发展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卫生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也是农村医疗保障的重要方面。

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家乡的推行情况,借暑假之机,我回到兴平市,作了一次有关农村医疗保障的调查,通过走访、同村民交谈、填写问卷等调查形式, 我对全村的医疗保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每到一户,村民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我的提问是有问必答。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此次的调查人数较少,共计47人。但以点盖面也充分表明了横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现状。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

1、村里共有1100多人,其中95%以上的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从被调查的47户农户看,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45户,占调查户的95.74%。

2、大部分参加农户觉得缴纳的费用可以承受得起。在被调查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45户农户中有44户觉得缴纳的费用可以承受得起;只有一户觉得勉强承受;没有一户觉得缴纳的费用不能承受。

3、81%的参加农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很合理,8.1%的参加农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程序过于复杂,10.8%的参加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的设置不了解。在被调查的47户农户中有38户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很合理,占被调查户的81%;有4户认为设置程序过于复杂,占被调查户的

8.5%;有5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设置不了解,占被调查户的10.5%。

4、86.5%的参加农户知道身边确实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明显受益的典型事例,只有13.5%的参加农户表示不知道。

二:2004年至今农村医保在本地的推行与发展

除了走访村民之外,我还向医保定点医院咨询了下有关情况,并特地查阅了本市及所调查村子的有关具体政策和医疗设施,以及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的点滴变化。本村从2004年开始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至今已推行4年。2006年之前,统筹资金标准为每人每年缴纳25元,各级财政补贴25元;从2006后,统筹资金调整为每人每年60元,其中个人缴纳30元。参合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核销下有起报点、上有封顶线,采用“当年累计、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方法。对于5种特种病,补偿比例为20%,全年每人报销最高总额为2000元。并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报销比例从20%―50%不等。门诊医疗费的小额补偿采取即乡镇卫生院对本乡镇的参合农民凭证看病给予门诊所有费用10%的优惠。此外,参合者每两年还可到当地卫生院免费常规体检一次,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3门诊优惠定点单位为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和片区医院,目录内药品乡镇卫生院优惠20%,中心卫生院和片区医院优惠10%;提高门诊优惠基金为人均8元(按门诊刷卡人次,每次最高补助8元)。特种病按25%补偿计算,封顶额3000元„„

通过各种调整政策,抱愧普通门诊的优惠,特种病门诊的报销,尤其是起报

线的下降,直接扩大了受益面,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此外,近段时间,瑞安市不断地健全结报网络,积极服务群众,使参合人数又有很大增长。为了提高结报时效,市农医办在全市设立七个片区临时结报点。这一措施,也直接方便了村民的报销。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八甲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08年1季度补偿共有25人次报销,报销金额累计达20653.05元。可见,这一医疗制度的实施还是真正落实惠及于民的。

三、农村医保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民们对这一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呼声很高,但在调查过程中我还是听到

了一些消极的声音。下面,我把被调查的农户中反映最强烈的极大问题列举出来进行探讨:

1.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上,很多农民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政府的信任度不高。在横河村的第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筹资这一环节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尽管村中干部将宣传做到每家每户,仍存在很多盲区无法将资金统筹到位。目前大部分农民比较现实,今天用了30元参加了合作医疗,就想着能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许多农民认为交了钱没有生病就吃亏了,也有的觉得这个制

度交了钱连资助谁都不知道等于白交。

2、政策宣传不够深入

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知半解。从调查和座谈中我了解到,只有

52.5%的农户知道报销医药费是有条件限制的,有11.5%的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农民对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不详,导致农民普遍觉得报销手续十分繁琐,有的农民原本自认为能够报销的医疗费用得不到补偿。

3、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卫技人员缺乏、素质普遍不高,医疗设施陈旧,

农民群众不能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正常医疗保障。这也是农民群众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群众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幅度最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农民群众不但没有地方看好病,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减轻医药负担。

4、医保意识差

一些农民工对医疗保险不了解,他们只知其名,不懂其中的具体内容,也找

不到合适的途径了解。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自信,认为自己年轻无病,没有必要参加医疗保险,更不愿意交纳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还有部分人不愿意缴纳相关的费用,认为他们靠天吃饭,收入不多,可家庭支出很多,孩子上学还要交学费等等,如果一年交10—30元保险费还可以。有人认为如果国家、集体出大部分,农民出小部分还行。

5、医疗保险机构存在问题

从整体看来,农民都很愿意参加医保,参加了医保让他们感觉吃了称心丸。

他们普遍反映现在看病很难,看病也很贵。每天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去看病,花很多钱去治病。但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农民利益受损,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他小病,在私人医生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到顶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

6、小病报销问题突出,影响农民参合积极性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本来的初衷是解决大病致贫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对小病

也给予报销则是为了加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但是,由于报销人员(农民)和审核员(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长期养成的官僚作风,办事人员常常会借各种理由刁难报销农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看小病的费用报销手续繁琐、复杂。哪些可以报销,哪些不可以报销,很多农民并不十分清楚,使得农民抱怨很多。

在调查中,参加合作医疗并且又过看小病可以报销的农民中,有接近80%的人选择不去报销。问起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手续繁琐、路程太远不方便。在某些地方,要想报上自己的医药费,还要托关系、走后门才可以。有农民给我们算过这么一笔帐,要报80元的医药费,来回途中的车费钱就得50多元,这还没算上要搭上一天的时间和其他额外费用。如此一来,承诺报销小病的办法不但没能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反而使很多农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任度将会降低,长此以往,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四、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1、深入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到:一抓住典型并以多种方式宣传农民受益事例。二要通过补偿公示来宣传,特别在村一级要定期向农民公布补偿兑现情况。三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医保政策(如: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通过宣传能够使医保各项规定家喻户晓,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打消各种顾虑,提高参加新农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农民的覆盖面。二是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多方面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赔付上线标准,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3、简化报销途径。及时、足额地领取到医疗补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尤其是在制度开始初期,取得农民信任显得尤为重要.及时报销小额费用,可以通过把补偿过程转入管理部门的内部循环系统完成.如由财政统一拨款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在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对参保农民建立家庭名册、健康状况、结算补偿金额等基础性数据,农民可随时查看。当农民住院看病时,直接按规定实行电脑结算.补偿部分由医疗机构定期汇总统计上报,简化农民的报销手续.

4、加强对“农医”的培训,提高其服务及技术水平。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

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证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

五、本次调查的感想

在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感受到了农村医疗制度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切实利益,尤其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尝试以及其取得的伟大成果,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问题:新农合与社保并轨;新农合属于大社保,并轨运行,可以利用其社保网络、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做到资源共享,完善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医疗保障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为保证农村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和经济福利,面向广大农村居民而采取的物质与生活上的帮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进步以及我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建立与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显得十分必要。

一、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以及问题

(一)现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长期滞后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底子薄、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客观原因。然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大约30年时间里,为了加速工业化积累,通过税收、储蓄、征缴等方式从农村中调动了约1万亿元的资金,每年平均高达250亿元。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了保证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阻止农民大量流入城市。这种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农民都不享有。在那样一个时期,中国农村居民在依靠家庭保障之外,只能通过以社和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获得一定的集体保障,如合作医疗等。但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系统也随之消失,农民不得不又退回到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中,农村家庭社会保障是目前农村返贫的直接原因。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说,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基本趋向瓦解。很多农民在失去了社会或社区提供的集体医疗保障后,不得不恢复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1998年农村自费医疗的比重达到了87.449%。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城市居民由过去的单位保障制变成了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形式变了,但水平和层次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农民的生活虽然在改革后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却倒退了。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平衡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增大了。

(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这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本来就明显少于其他国家,以2000年为例,加拿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也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其社会保障费用支出仅占总数的11%。而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其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却占了总数的89%,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率达91%,而农村只有2%。且国家的财政投入与人民,特别是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也越来越不适应,核定的社会救济费用其保障能力只有原来的一半甚至1/3。贫困问题一直是农村的主要问题。传统的农村社会救济只限于特定人群,如“五保户”和“三无”对象,救助对象非常有限,国家每年定期救济的农村贫困人口只有140多万人,而且救济水平也相当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活难的问题。由于税费改革使乡镇经费大幅度减少,只靠县财政提供的有限资金不能为所有特困户提供救济,有些贫困地区,社会救济实际上已陷入了停滞状态,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第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应保障的未保障现象普遍存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从1999—2001年,全国的农村社会保险工作一直在整顿和规范当中。其覆盖面和人数虽在增加,但情况最好的2001年虽在全国76%的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工作,但参保人口仅达8000万。医疗保险目前全国的平均覆盖面仅10%,其中东部地区达60%左右,中部地区30%左右。在落后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医保还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些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而且农村地区各保障项目发展很不平衡且很不健全,社会保障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是涵盖了生老病死、生育、就业等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而当前我国农村所实际付诸实施的除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都无从谈起,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第三,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和制度效率低下,克扣、截留等不正常现象还时有发生。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从各方面来看都还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

(四)农民的失业风险正在产生并加剧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主体,而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独立承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价格变动等经营风险。农民在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家将逐步减少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长期受到国家政策保护的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农民面临着更险峻的竞争环境和更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显得更为刻不容缓。同时。耕地的减少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的转入第二、第三产业。也有的在家待业,甚至有完全脱离土地的农民和家庭,这些脱离了传统农业的农民,同城镇在岗职工和下岗职工一样,也迫切需要社会保障。这就使得一方面土地的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而另一方面,因为农村低保制度的不健全,农民也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保障功能。现阶段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既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仅有的生存保障手段。那些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产业,甚至长期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宁愿倒贴转包或者将土地撂荒也不转让的原因就在于此。

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策及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长期滞后,主要源于历史原因。在先前很长一段时期里,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对社会保障的关心支持不够,尤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以致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建立与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仅可以缓和当前日益加剧的贫富差距问题,而且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当前时期,应对农村社会保障给予适当的重视,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障有法可依

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专门的社会保障基本法,那些作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法律依据的行政规章之间缺少必要协调,不能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导致实践中有许多问题无法可依。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督和实施机制也是推进农村社会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法律监督机制薄弱,主要体现在缺乏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运营的监督,导致保障基金的管理混乱,违规投资和违规使用基金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

(三)改革筹资方式,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户共同负担的多元筹资机制

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收入来源于政府预算拨款、社会保障税(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以及各种形式的捐款。有鉴于此。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引入集体与农户共同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就显得势在必行。农民作为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理应负担其问的一部分费用,这在一定的层面上也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原则。但是考虑到农民大多为低收入群体,建立在多元筹资机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而且,政府应在其间扮演双重角色,即应该在这种进程发挥参与者与推进者的作用,切实让农民通过社会保障的改善感受到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成果。

(四)合理调整分类分层的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国农村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显然是缺乏现实的经济基础的。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缺乏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基础,因此,应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按照地区的不同分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在富裕地区,可以仿效城市社会保障的方法和经验,全面展开养老、医疗、工商、生育和失业保险:而在贫困的地区,又要针对不同的保障群体,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性的社会保障。在老年人多的地方,重点推行养老保险;在疾病多发的地方,重点推行医疗保险或农民医疗合作制度;在贫困地区,重点推行优抚、优教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民居多数的国家,社会保障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改善。然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需要国家巨大财力的支持,考虑到国家目前的工作重心仍旧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兼顾社会保障的建设就显得势单力薄。因此这一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重点在于:一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那些因疾病、灾害或缺乏劳动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在确定最低保障标准时,应根据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及政府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制定制度化的标准:二是建立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三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应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的结合。未来农村养老保险在不放弃家庭养老的前提下应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上一篇:科学发展法律保障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会展服务课程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