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范文

2023-09-20

投资银行范文第1篇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方位

投资银行业务可分为股权承销、债券承销、资产支持证券承销。我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主要为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与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本文所探讨的投资银行系狭义的投资银行,即专门从事一级市场股权债券承销保荐的金融机构。

债券承销领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全面领先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作为当今资本市场中投资银行业务的主流,拥有极高的市场体量与较低的承做成本和更小的项目风险,是投资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中占据了较高市场份额,奠定了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基础(见图1)。

资产支持证券领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直追证券公司。在资产支持证券领域,证券公司因起步较早,承销规模占据优势,但商业银行在资产支持证券的承销规模上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证券承销额仅为2688.78亿元,2019年便增长至4559.77亿元,增长率为69.59%,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承销额为5,781.39亿元,增长率为26.79%。

股权承销领域商业银行正在探索。在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和监管规范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无法参与股权承销保荐核心业务。但不少商业银行已开始探索为企业并购重组、增资扩股、新建企业股本金提供的配套投融资安排等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市场方位的成因

商业银行有利润与资产规模优势。商业银行具有持续稳定的利润与庞大的资产规模。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而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经营数据,2021年上半年,证券公司累计净利润仅902.78亿元,与商业银行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投资银行业务竞争激烈,尤其在债券承销领域中,各金融机构逐渐降低承销费率以承揽优质、稳定的项目。2021年8月9日,广发银行发行600亿元金融债券,中标投行为竞争这一优质项目甚至将承销费率压至百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债务融资领域中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短期内无法带来足够的回报。投资银行是长周期业务,足够庞大的利润规模所带来的充足现金流是能够长期大规模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基础。

在债券承销业务中,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也是其市场竞争优势之一。根据银保监会发布2021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总资产达336万亿元,而2021年上半年末证券公司总资产仅为9.72万亿元,有极大的差距。债券业务中的发行主体多为国企,更倾向于选择稳定、专业的机构进行承销,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有利于其承揽优质项目并提供所需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商业银行具有客户资源优势。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遭遇瓶颈,近年来,在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发展速度远超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难点在于寻求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商业银行在开展自身三大业务,即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时,在许多环节可以接触到高净值客户与企业端客户,有机会为制造业与城投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并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维护渠道。而证券公司主要从事经纪中介、财务顾问、客户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业务周期较短,多为一次性服务,较少与客户保持长期联系。

因此,尽管在资产支持证券总承销规模上,商业银行因起步较晚尚未超过证券公司,但凭借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项目承揽阶段与发行证券的包销、代销环节所具有的客户资源优势,商业银行近年来连年保持远超证券公司的发展速度。股权业务中商业银行暂时受牌照限制。一方面,在股权承销领域中,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获取牌照资质困难,因此不能从事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等保荐和承销业务;另一方面,受《商业银行法》及其他监管政策限制,商业银行也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都限制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的股权承销业务。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市场方位优化路径

掌控一家证券公司以巩固债券承销领先地位。在债券市场上,商业银行拥有资产与利润规模优势,掌控一家可完全支配的证券公司,可以扩大其在债券承销领域上的优势。商业银行可将投资银行业务划分至其掌控的证券公司中,这样该公司就可分享银行的资金、客户、经验等资源,在债券承销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部分大型商业银行或其所属集团公司已经完成了旗下证券公司的打造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据Wind数据库统计,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中银证券2020年债券总承销额分别名列全部证券公司第六、第七、第八、第十一。其他商业银行可学习借鉴上述成功案例。

引进外资以辅助承销资产支持证券。2018年以来,合资券商业务牌照已逐步放开。2019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全面取消在华外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限制。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且市场化。商业银行可以顺应政策引进或联合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外资投行,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经验,并应用于广大的客户群体中,从而在资产支持证券承销中增大市场份额。

做好准备进军股权承销保荐领域。在IPO注册制施行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提前做好进入股权承销保荐领域的准备,借鉴学习西方大型投行成功案例,通过开展企业并购重组、增资扩股以及为创新企业提供配套投融资安排等业务,先积累人才及经验,在牌照全面放开之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拓投行业务市场。

招募培养精英团队。在未来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应增加人才招募及培养方面的投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猎头公司合作,吸引在投资银行领域已有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增加校招管理培训生的数量,在管理培训生中挑选具有发展潜力的毕业生;此外,可以增加校园实习生名额,通过在目标院校招募实习生、设立留用考核,早一步开始目标人员的选择与员工培养,降低校园招聘识别成本。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杨生恒

商业银行月度资讯

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

1月12日,央行发布2021年金融数据,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1.35万亿元,同比少3.44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1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对银行授信类等与资金相关的高风险关联交易分别设定比例限额,明确银行对单个关联方授信余额不得超过上季末资本净额的10%。

《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1月14日,央行公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最高承兑余额不得超过该承兑人总资产的15%,保证金余额不得超过承兑人存款规模的10%。

南京银行拟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

1月16日,南京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补充公告称,该行拟收购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控股权。该收购行为后续需经监管机构审批。

LPR“降息”如期而至

1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较上一期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1年期LPR降至3.7%,5年期以上LPR降至4.6%。

銀保监会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

1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划出五条监管红线,包括银行不得利用价格手段开展不正当竞争,不得收取显著高于外部服务价格标准的费用,等等。

金融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

1月26日,一行两会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明确,金融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冒用他人身份的客户开立账户。

中原银行宣布吸收合并三家银行方案

1月26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与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订立吸收合并协议,总代价约人民币284.7亿元。吸收合并完成后,该行资产总额将近1.2万亿元。

投资银行范文第2篇

摘 要: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配置合理,才能够相互促进。 目前我国民营经济已占国民经济各项总体指标的一半左右,民营中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最活跃的力量,为国有企业大规模的产权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心理上的防范排斥,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建立中小银行体系既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因此,我们应该以企业集团为依托,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基础上,建立一定数量以民间资本为主的股份制中小银行,

关键词:监督权配置;战略投资者委派监事制

文献标识码:A

投资银行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逐渐被市场发展所淘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优势非常明显,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初步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连接日益紧密,从而使得发展期货市场的时机越来越成熟。如何创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正是目前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1.金融业对外开放使商业银行迎来了竞争挑战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强化,中国开始逐渐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之中。目前来讲,我国的商业银行市场已经实现了对外开放。但在,为了占领中国庞大的金融市场,外资金融机构通过设计分支机构,或者是参股中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方式来不断扩大自身所经营的业务品种。与此同时,外资金融机构还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大自身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份额,让其在资金管理、贸易融资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从而吸引了许多国内的高端客户。但是,跟外资银行相比较,中资银行虽然在本土经营与经营网点、本土投资的选择上面具有相应的优势。但是,外资银行具有人员专业性高、创新能力强、客户管理先进等方面的优势。而且随着外资银行机构网点的不断扩张,投资与经营不断本土化的发展,进而不断压缩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给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所以,金融业的逐渐对外开放使我国商业银行迎来了竞争挑战。

2.我国商业银行的脱媒效应显著增大了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获得了繁荣发展,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脱媒效应开始显现。我国商业银行的脱媒效应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股票融资、票据市场工具等取代了部分贷款,与此同时,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及居民股票投资取代了部分存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之中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短期融资券、股票融资与企业债券的不断增加。企业债券与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开展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从而恢复了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扩大了股权融资规模。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银行的贷款,从而导致了脱媒效应的显现。虽然当前我国银行贷款在金融市场中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目前这种主导地位的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其次是当前我国居民的资金储蓄正在向证券市场投资转化。这是因为近几年来,我国的股票市场持续升温,进而让居民的一些储蓄存款开始分流到股票市场当中去。这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货币市场基金与证券投资资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国家政策中提到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有效扩大融资的规模与比重。所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票据市场工具的日益丰富,导致了企业的融资工具更加多样化,让我国商业银行的脱媒效益更加凸显。

3.中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急需变革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服务行业,它主要的服务特性便体现在它的中间业务上面。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及影响,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利总收入,而商业银行来自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只在其中占据了较小的部分。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之中,其他非利息收入目前正在不断上升,这跟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商业银行的投资工具较多有重要关系。与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较低,而且来源还具有单一性。这就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很少会关注保险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及证券化业务等方面的实际收入,只是依靠相应的银行网点优势来赚取结算、代理等费用。目前来讲,国际投资者对上市银行的主要评估指标,便是银行的具体资本市场与发展的中间业务水平及潜力如何。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过程中,需要逐渐转变盈利模式,进而才能面对来自国际市场上更为强烈的冲击与考验。

三、创新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措施

1.构建短期融资券承销平台

目前来讲,构建企业短期融资券承销平台是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低成本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商业银行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从而带动银行与企业之间业务的顺利开展。就像贷款、财务顾问、企业结算、并购等等。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具有本土性优势,但由于长期处于分业经营的状态下,所以缺乏相应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平台及相关创新产品,因此难以有效地开展相应的银行业务。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过程中,还面临国内专业投资银行与国外综合性商业银行的双向竞争。所以,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业务创新、组织创新等形式来有效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并能够通过对具体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来强化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进而增强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2.建立银团贷款平台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创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起银团贷款平台,通过牵头的形式来组织起银团贷款平台,能够使我国的商业银行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从而拓展与各企业之间的合作空间,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从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发展情况上来看,我国除了经纪与证券承销等传统投资银行业务以外,其他形式的投资银行业务基本上都可以通过从事或者是以财务顾问的形式来参与其中,主要的形式便包括了公司理财、银团贷款、兼并收购等等。

3.创建资产管理业务平台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许多金融机构都建立起了资产管理业务平台,同时在多个区域开展了综合经营试点,像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等都已经成立了相应的基金公司。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基金公司来为个人客户提供各种理财服务,其中便包括了票据投资、债券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等等。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创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创建资产管理业务平台,有效发挥出商业银行在销售、资金、客户源等方面的优势,从而达到快速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目的。商业银行还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建立投资银行业务运营平台,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与商业银行当前所开展的业务形成较强的互补性。能够整合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资源,同时准确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优质服务。

4.组建并购业务平台

通过研究国外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许多企业都是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并的方式来发展壮大自己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为了使企业能够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重组,从而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所以,商业银行需要组建好并购业务平台,能够根据贷款客户的行业分布特点来为企业实施并购策划,进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从而达成行业整合的目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在创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分析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所存在的优缺点,同时根据市场变化与客户需要来变革产品与创新管理模式,进而为进一步的综合经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海军,惠晓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创新[J].新金融,2012,08:30-35.

[2]潘石,陈曦.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现状、风险与对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63-66.

[3]曹凤岐,袁宏泉.我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研究[J].经济界,2013,05:37-46.

[4]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J].金融论坛,2012,12:34-38.

[5]袁宏泉,赵燕.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与发展[J].经济经纬,2011,04:121-123.

作者简介:张杰峰,厦门大学,金融学

投资银行范文第4篇

货币职能主要有:①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②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 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 ③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财富或价值持有或积累。 ④支付手段 货币在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⑤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货币职能在国内发展的延续。

2.货币的概念包括: 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并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为: 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能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所有商品都必须与货币交换后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

3.货币制度: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内容包括:①规定货币币材;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④建立准备制度.

4. 金银复本位制度: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度。★优点:币材充足。分类,★平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由市场决定。★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由政府规定固定比价,按法定比价流通。★跛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同为本位币并有固定比率,由此过渡到金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人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信用与信用制度

1.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表现形式:1.提供商品的2.提供货币的。★特点:①直接性②单向性③票据化④短期性/①促进商品销售;②加强企业间联系;③促进企业之间互相监督;④加速资金周转。★局限性:①授信规模限制;②暂时性;③信用范围狭窄;④管理局限性。★地位: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用制度★作用:①促进商品销售和再生产及时进行②加强企业间联系③企业间互相监督④加速资金周转,提高效率 2.银行信用: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形式: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以及开出汇票、支票、开立信用账户、发行货币等。 ★特点:①广泛性②间接融资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

优点:①规模巨大;②投放方向不受限制;③期限长短均可;④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提高和扩大。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限制较多。 3.短期信用工具:Ⅰ商业票据 Ⅱ国库券 Ⅲ支票 Ⅳ信用卡 Ⅴ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Ⅵ回购协议 Ⅰ商业票据

定①期票/本票:债务人对债权人签发的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的债务证书。当事人:出票人和收款人

定②汇票: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第三者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商业票据的特点1.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2.票面必须载明特定的内容3.票据具有不可争议性4.票据具有流动性,经过背书可以转让(★背书:发票背面签字)

Ⅱ国库券:国库券是一过中央政府发行的期限不超过一年的短期证券,是货币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发行的主要目的是筹措短期资金,解决财政困难。★国库券是金融市场上最安全的信用工具。

Ⅲ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存款人通知银行从其账户上以一定金额付给票面指定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Ⅳ信用卡 1)基本功能①转账结算②融通资金③支取现金★2)优点:①发卡机构可扩大盈利水平②方便持卡人的购买③对特约机构来说,虽要付给发卡机构一定的回扣,但可及时收回款项,加速资金周转,扩大销售,增加盈利★3)种类 (按照不同划分有不同结果)目前我国的银行卡有贷记卡(信用卡)、准贷记卡、借记卡之分。▲发展1988年中国银行发行了长城国际贷记卡——我国信用卡的真正开始 Ⅴ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按照发行者的不同,美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分为四类,国内存单、欧洲美元存单、扬基存单和储蓄机构存单。

Ⅵ回购协议: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已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原价或约定价格重新买回该笔证券。

三、利率与利息率★★★★★★★★★★★★★★ 1.利息的计量方法 分为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 ★单利计息I=P*R*D利息率I=本金P*利率R*时间D★复利计息(俗称利滚利)S=P(1+R)n

n

本息合计S=本金P*(1+利率R)期数

2.利息率以及种类1)利息率:利息额与预付资本价值之比 ,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殖程度的数量指标公式 R利息率=(△g利息额)/(g预付借贷资本)*100% ★2)利息率的种类 ①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②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③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④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⑤国内利率和国际利率⑥单利和复利⑦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⑧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⑨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定义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固定利率:指在整个借贷期内都执行同一水平的利率。市场利率:指由借贷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自由确定的利率。单利:指资金使用者只就本金部分支付利息。复利:指资金使用者除了必须对本金部分支付外,对尚未支付的利息部分也必须支付利息。

★名义利率 以民以货币表示的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提出的利率,常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童机构对社会公布的挂牌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二者的区别:通胀条件下市场上各种利率都是名以货币,实际利率反映借贷成本和贷款收益,不易直接观察到。 ★二者的比较名义利率>通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 ,=时为0 ,<时为负。 一般而言只有正利率才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负值时会产生许多弊端。

3.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 利息率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息率的基本因素2)资金供求状况在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贷者和借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利息率的高低3)社会再生产状况 马克思把资义产业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危机 萧条 复苏 繁荣阶段4)物价①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价值和商品价值都是其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由生产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②利率变动是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商品价格变动却是由商品自身价值、商品市场供求、各种商品的比价等决定的5)国家经济政策 世界各国政府都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政策目标,通过央行制定的利息率调节资金供求、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6)国际利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国际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也有重要的影响。7)除了这些还有银行成本、国际协议、利率管理及惯例和法律传统等。

4.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1)基本政策思路 明确“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2)客观必要性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金融体制和信贷资金经营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原因 ①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形成比较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促进货币资金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利率市场化是完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条件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进资金商品化和融资市场化④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⑤有利于推进金融体制和信贷资金经营方式的转变⑥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3)主要进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市场化 。。。4)实现利率市场化需要的客观条件 ①工商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的经济法人,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利润约束机制,对利率变动能做出灵敏反应②有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③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实现企业化经营,对央行利率变动能做出灵敏反应,利率体系的传导机制灵活有效④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完善,调控灵活有效⑤央行有较强的独立性,金融监管充分有效

★利率市场化,是指央行只控制基准利率,金融资产的交易利率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形成多样化的利率体系和市场竞争利率机制。★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包括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利率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市场选择,同业拆借率和短期国债利率是市场的基本指针,央行通过间接手段影响金融资产利率

四、商业银行

定1.商业银行,指能够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多种业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1)盈利性银行的经营动机是为了获取利润2)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要使银行资产避免风险损失3)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银行能随时应付客户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三项原则既有联系又有矛盾 联系 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 矛盾 ①盈利性和安全性成反方向变化,盈利性与流动性也成反方向变动,安全性与流动性成同方向变动因此,银行要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在经营管理中统筹兼顾,协调安排,实现三者之间的最佳组合 选3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有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和中间业务三大类.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分为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和其他负债业务三大类

存款业务①活期存款②通知存款③定期存款④储蓄存款

其他负债业务①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②向央行借款(1.再贴现2.再贷款)③发行金融债券④占用资金

定4.票据贴现 客户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有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前一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的现款未到期票据贴现值计算公式 贴现值=票据面值(1-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5) ★贴现 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票据的行为➹➹➹➹➹➹➹➹❤ 5.哪些因素影响派生倍数 派生倍数的修正①现金漏损 ②超额准备金 ③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影响因素 法定存款准备金 现金流出银行 超额准备金 定期存款等许多因素

五、

六、中央银行(以下简写为 央 行 )其他金融机构

1.央行的职能 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按照央行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划分①央行是发行的银行②央行是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的业务往来Ⅰ集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Ⅱ办理商业银行间的清算Ⅲ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③央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财政收支(具体任务Ⅰ代理国库Ⅱ对国家提供信贷Ⅲ国际关系中,央行代表国家与外国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处理各种国际事务)★

二、按照央行的性质划分①调节职能②管理职能(内容Ⅰ制定金融政策、法规Ⅱ管理金融机构③Ⅲ管理金融业务)③服务职能(为政府服务 为金融机构服务)★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答;存、放、贷这三个银行固有的业务,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具体表现在:①集中存款准备;②最终贷款人;③组织全国清算。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通过国家授权开展的特定的金融业务活动为中央银行履行调控金融、经济和管理金融业的基本职责提供了稳定有效的途径。

2.央行的组织形式 ①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即全国只设一家中国银行,并下设若干分支机构的央行制度②复合式央行制度,是指全国设立中央一级机构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机构,作为一个体系构成央行的制度③类似央行制度,指国家或者地区没有职能完备的央行,而是由几个执行部分央行职能的机构共同组成央行的制度④跨国央行制度,指几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央行,而由货币联盟执行央行职能的制度 3.央行的主要业务

★央行经营业务的主要原则 ①不经营一般一行业务②不以盈利为目的③不支付存款利息④ 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⑤业务活动公开化★并且有一定限制,目的在于保证央行的基本任务得以实现

★央行的负债业务 ①货币发行业务(原则1.集中垄断发行2.要有可靠的信用基础3.维持高度的弹性)②代理国库业务③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央行的资产业务①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②对政府的贷款③金银、外汇储备业务(意义1.有利于稳定币值2.有利于稳定物价3.有利于保证国际收支平衡)④证券券买卖业务

★央行的中间业务①集中票据交换②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4.政策性银行是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并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协助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金融机构。

★开发银行: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贷款 1994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国家重点建设★资金来源渠道①大多数依靠政府资金②发行债券③吸收存款④借入资金⑤借入外资 ★资金运用主要有①贷款②投资③债务担保 ★同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特性:①人无特殊,着重于贯彻政府政策意图,支持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②经营目标特殊,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主要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项目③融资原则特殊,他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划拨的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等,不吸收居民储蓄存款。

5.非银行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 是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企业三大业务:承销、经纪、自营★作用 : 在一级市场上,通过承购、代销、助销、包销有价证券,促进发行市场顺畅巡行,使大型这能够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促使投资者将所持资金投向在发行有价证券上; 在二级市场上,通过代理或自营买卖有价证券,使投资双方利用有价证券达到各自的投融资目上。

七、金融市场

定1.金融市场: 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分类Ⅰ从市场最初的职能出发,分为① 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发售新证券的市场。 如:证券发行市场②二级市场(流通市场):已存在的证券买卖、换手交易的市场。如:证券流通市场,流通市场参与的主题包括经纪人,交易商和一般投资者 分类Ⅱ从金融工具的存续期限角度划分,①货币市场: 又称短期金融市场。1年期以内短期信用工具的发行与转让市场的总括。②资本市场:又称中长期资金市场。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分类Ⅲ按交割期划分 ①现货市场:在二个交易日内交割完成 ②期货市场:交割是在成交日之后合约所规定的日期如几周、几月之后进行。分类Ⅳ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大宗交易系统

2.金融市场的功能①充当资金融通媒介从而配置资源的②风险管理③信息管理④公司管理

定3.同业拆借市场 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市场特点①期限较短②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③只允许金融机构参加

八、国际货币体系

1.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特征①黄金在国际将王中充当着世界货币②各国都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③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①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②规定亿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逆差会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④废除外汇管制⑤设立“稀缺货币”条款

3.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8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回忆,并达成《牙买加鞋钉协定》 ★具体包括 ①浮动汇率合法化②黄金非货币化③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④增加会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⑤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体系主要特点是,黄金非货币化 储备货币多元化 汇率制度多样化

4.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答:①银行券的发行问题(统一货币发行的需要);②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统一票据交换清算需要);③最后贷款人问题(稳定金融的需要);④金融监管问题(稳定经济的需要) 5.简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答: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内容包括:①外汇指定银行在全国外汇交易中心按市场交易规则买卖外汇;②汇率超过一定幅度,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买卖外汇入市干预;③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④各指定准许经营外汇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对客户买卖外汇。

5、如何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等同于黄金,起着黄金的补充作用,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其次,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消除了国际贸易及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创立了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合作的新模式。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常设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关系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贷款,缓解了会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减少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但是也存在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 (1)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扩大对外投资,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操纵国际金融活动。(2)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各国储备的增加主要靠美国,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如果美国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3)固定汇率有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各国利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因为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要么消极地管制对外贸易,要么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使黄金储备大量外流,60年代末出现黄金储备不足抵补短期外债的状况,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进入70年代,美元危机更加严重,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牙买加体系。

九、货币供求

1.货币层次的划分 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将货币供应量分为四个层次 M0=现金流通量 M1=M0+企业活动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2.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主体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商业银行常遭信用货币是在它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通过创造派生存款形成的。作为一种经济货币的企业,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如果该过程周而复始不断进行,在多家银行并存的经济体制中货币供应数量增加)★央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央行作为货币供给的主体,主要通过调整、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以及行为实现其在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作用)

十、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通胀的分类 根据通胀产生的原因分类★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根据成本提高的原因不同又可以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结构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部分发生结构性变化,需求增加的部门或地区的物价和工资上涨,需求减少的部门和地区的工资和物价由于刚性而没有相应下跌,从而造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成因 :①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赤字,靠透支来弥补;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入之和;③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所谓的“消费膨胀”。(还包括贸易顺差导致的大量外汇流入或天灾人祸造成的供给减少等)治理对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成因:①工资推进通货膨胀。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定前提。治理对策:紧缩性的收入政策,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并据以控制每个部分的工资增长率;管理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②利润推进通货膨胀。以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 。 治理对策:制定相应的价格政策。

2.通胀产生的原因①财政赤字(一些国家为缓解经济危机,采用举办公共工程、增加政府开支、就爱你少水手的办法,人为地增加有效需求,为相对过剩的商品寻求市场,以缓和经济危机,这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②信用膨胀(为缓解经济衰退,缓解通货紧缩,刺激经济整张,采用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扩张工商信贷和消费信贷的办法,以增加有效需求)③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积累基金规模过大,建设规模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所能承担的能力,或消费基金规模过大,超过了消费资料的供应能力,商品供不应求)④外债(大量举借外债的国家,在近年来发达国家大幅度提高利率的情况下,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阻碍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发展的迟滞和难以应付的还本付息负担而造成的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胀)⑤国外通胀与国内通胀(由于国际馆经济关系日益发展,通胀往往经由种种途径由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

3.通胀的后果①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②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和商品③导致金融领域混乱,影响国际收支平衡④损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定-+ 4.通胀的对策①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②实行工资--物价管制③实行供应政策④发行国债⑤保持经济低速增长⑥进行货币改革⑦国际紧缩政策 十

一、货币政策

定1.货币政策:央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工具,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总和

2.货币政策的特征①涉及宏观经济总量目标②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③以间接调控为主④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

3.货币政策的任务①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②提供稳定和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③抵消其他经济干扰因素

4.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是央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实现的,基本上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主要有①稳定物价②充分就业③经济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

投资银行范文第5篇

【摘 要】 较之我国公、私立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融资多元化程度相对较低。文章基于对中美双方公、私立院校经费收入情况的对比,在总结我国公、民办高校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参考美国高校在融资多元化方面的经验,结合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从“争取外援,谋求政府和社会慷慨资助”,“内部挖潜,寻求单位员工资金支持”和“面向市场,吸引社会和个人投资”三个宏观层面,以及“政府财政资助”、“社会捐赠”、“内部集资”、“组建股份制实体”、“科技转化”、“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和“教育债券”八个微观层面着手,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化多元融资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特色化; 资产证券化; 多元融资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融资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传统观念中,高等教育被看作为公共产品,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目前,这一传统的观念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高校服务更多地被视为教育产品,应当借助学费、创收等手段谋求发展。不过,尽管我国高等院校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已基本形成,但由于中外合作办学起步晚,所以相比之下,其融资模式的多元化程度相对较低,合作双方的共同投资以及收取的学费仍然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经费的主体部分。另外,从研究情况看,虽然国内涉及高等院校融资多元化问题的研究很多,但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多元化融资的研究几乎没有。鉴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融资途径兼具国外高校和国内高校融资模式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中美公、私立院校融资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公、民办院校的融资经验,探索适宜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化多元融资模式。

二、中美高等院校融资渠道对比

从融资情况看,尽管类似于美国院校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已在我国高等院校初步形成,但在具体运作上却有诸多不同之处。详见表1和表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公、私立院校在融资多元化方面丝毫不亚于美国同类院校。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高校融资模式的多元化程度似乎更高,资金来源似乎更广。由于国情不同,双方在融资方面的具体做法也各不相同。从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看,双方公立院校获得的财政拨款均在各自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且均高于各方的私立院校。不过,美国公立院校的学费收入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18.4%,而我国公立院校的学费收入却高出对方三分之一左右。此外,美国公立院校在科技转化、产业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捐赠等方面的收益高达31.7%,而我国公立院校在这方面的收入仅有1%,远远低于对方院校。在私立院校方面,虽然美国私立院校获得政府财政拨款的数量很小,但它们通过科技转化、产业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捐赠等渠道所获得的收入却相当庞大,甚至高于美国公立院校。相比之下,我国私立院校在这些方面的收入却微乎其微,比例仅有0.5%。我国私立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学费收入,学费收入占其全部收入的83.3%。

可见,与美国院校相比,我国公立院校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私立院校依靠学费收入的特征十分明显。而无论是公立院校,还是私立院校,它们在科技转化、产业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捐赠等方面的努力明显不够,融资多元化程度明显不高。

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化多元融资模式建构

(一)特色化多元融资模式的迫切性

根据2009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我国民办院校本科学生的学费人均在一万元以上,其中独立学院人均一万两千元。从目前情况看,对外合作办学本科学生学费每年为一万两千元左右,个别专业(如艺术、音乐)每年一万四千元左右,双学位项目人均学费每年一万八千元到两万元左右不等。这就是说,与中外合作其他项目一样,中外合作双学位项目的正常运作在更大程度上也是靠学费收入予以保障的。那么,受市场经济机制的影响,在中外合作双学位教育模式的发展中,不断提升学费就会是办学者自然而然的选择。但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情况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乃至民办院校寻求学费上涨的希望已经不大,单纯依靠学费以学养学的做法已没有多大的潜力可言。详见表3和表4。

数据显示,若不考虑家庭存款,消费后城镇家庭的年收入虽有剩余,但仅能勉强支付民办院校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学费(不包括杂费和生活费)。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的情况则令人担忧。消费后,农村家庭的年剩余额几乎为零,已根本没有能力额外承担高昂的学费。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学费以学养学的做法,必须立足自身优势,采取措施开辟新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二)特色化多元融资模式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融入国际教育的一种举措,中外合作办学本身可谓市场经济和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因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涉及合作学校、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母体乃至各级政府,这样主体本身的多元化特征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融资渠道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而这一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市场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在本质上又是契合的。为此,中外合作办学必须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充分发挥自身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谋求融资模式的多元化。同时,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既具公、私立院校的特点又具自身的特殊性,其多元化融资模式只有特色化,才能实现融资的高效性。而这一特色化多元融资模式的形成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充分发挥我国公民办院校的自身优势,借鉴美国高校在融资多元化方面的经验才能真正实现。这就意味着,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化融资模式的建构必须从以下视角入手。

1.争取外援,谋求政府和社会慷慨资助

(1)政府财政资助

中外合作办学在满足我国公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培养市场所需人才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压力,对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从国外发达国家的融资方法看,政府拨款仍然是主体部分。而且,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本身就决定了政府对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予以财政支持是责无旁贷的。所以,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性多元融资模式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此,对外合作办学机构应与各级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资助。就政府资助而言,各级政府可从两个层面发挥作用:一是通过拨款直接资助。政府财政部门可根据自身的实力,或一视同仁逐校(项)资助,或依据评估结果有选择地对一些实力强、效益高的机构或项目予以资助。二是通过优惠措施、政策倾斜等手段间接予以资助和扶持。

(2)社会捐赠

在美国,社会捐赠十分流行、普遍。很多名校(如哈佛、斯坦福、耶鲁等)就是以主要捐赠者的名字命名的。美国税法规定,向非营利私立学校捐赠者,其捐赠依法享受调整后毛所得50%的税金扣除额优惠,公司法人捐赠享受调整后毛所得10%的税金扣除额优惠。得益于良好的捐赠风气和优惠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经费中来自基金组织、宗教组织、公司、校友等社会机构和个人的捐赠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募捐由此为美国大学的一项中心工作。例如,纽约大学专门设立发展部,下辖基金会和个人集资处,由一名副校长负责募捐活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甚至在东京雇佣兼职筹款人,在香港、韩国、日本、台湾和泰国等地建立校友会。

近年来,我国社会捐赠虽有所发展,但总量不高,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很低,而且捐赠主要用于修缮、更新校舍、实验仪器以及设立奖助学金等。在捐赠税收政策优惠方面,我国个人和企业捐赠者的税收优惠限额为30%和3%,而美国为50%和10%。尽管2004年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中规定“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但这一规定尚属政策层面的东西,远未上升到法律层面。为此,政府机关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关注高等教育、捐资助学。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充分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建立健全筹资机制和筹资机构,积极开展社会捐资活动,要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密切与校友的联系,提升校友捐资母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捐资助学氛围。不过,在捐资助学方面发起人一定要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和透明的管理机制,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障捐赠使用合理合法、捐款应用实事求是。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不同形式大力弘扬捐助之举,大兴捐赠之风,以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捐赠活动。

2.内部挖潜,寻求单位员工资金支持

内部挖潜中公认的得力之举是内部集资。内部集资通常是企业在生产资金短缺时在单位职工中以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从作用上看,一方面内部集资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的紧张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与职工间的这一借贷行为可以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过,为了避免内部集资演变为非法的集资行为,发起者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定位:一是集资对象仅限单位内部员工,遵循自愿原则,力戒硬性摊派。二是集资收益的使用只限于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扩大经营。三是利率必须约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率过高,企业会面临还贷风险,甚至出现无能力还贷的局面。四是还款期限必须明确,到期按时付本还息。五是集资必须由合法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否则属违法行为。

此外,除内部集资外,亦可采用委托贷款方式。委托贷款是由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贷款的行为。委托人、受托人和借方三方签订委托贷款合同,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员工借款意图被刻意曲解的问题,又能形成合理的纳税和筹资方式,可为一种理想的筹资方法。

3.面向市场,吸引社会和个人投资

(1)组建股份制实体

股份制实体即教育集团公司,即由多个投资主体以股份制方式联合投资办学。股份制常见的模式有三种:一是政府、经济组织和个人共同出资;二是经济组织和个人共同出资;三是由若干个人共同出资。第一种为“公”、“民”结合股份制,主要有政府股、法人股和自然股三股;第二、三种是“民”、“民”结合股份制,主要是法人股和自然股。私立华联大学的股份制就属于“民民合股”模式,很具借鉴意义。其具体做法是,把股权结构分为法人基金股、创办人股和普通股(即社会股)三大类,比例分别为30%、25%、45%。基金股明确了华联大学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性质,创办人股肯定了创办人知识、智力投入的价值,社会股肯定了私人集资入股的重要性。整体看,股份制的优势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股份制明确了股东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且股份不能退出只能转让,这就充分保证了教育发展资金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股份制有助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真正实现由校董合一向校董分离的转化,有利于董事会和校长各司其职,使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2)致力于科技转化

美国相关的教育法案规定,高等学校的功能为教学、科研与推广,所以在美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相当广泛,合作形式有与企业协作建立科技园、与企业合作成立研究中心、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等。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也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为此,借鉴美国高校经验,依靠自身优势发展校办产业、扩大社会服务是中外合作办学值得尝试和不断开拓的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

科技转化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学校内部自主转化,即单独投资创办校办产业,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转化具有效率高、回报大等优点,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方面往往耗资巨大,这无疑会进一步加重学校经费的负担。二是学校与外部企业合作,即由学校提供技术,企业投入资金,实现互惠双赢。在这一模式中,学校通过出售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等外部交易方式进行资本经营,使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价值化、资本化,甚至产业化,形成产、学、研结合模式。借助自身科技优势与企业展开合作,一方面使企业获得了生产所需要技术和人才,使其可持续发展具备了强大的后劲,另一方面使学校获得了资金支持,实现了融资渠道多元化,同时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社会知名度。近年来,我国公立院校在科技转化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如中国高科、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等等。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校办产业三者并驾齐驱,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发展趋势。

相比较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在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力度远远不够。因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谋求双边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之路。在与企业合作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立足自身的科技优势,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如与企业共建科学园区、联合公司,参与产业投资、房地产开发以及医院、旅游、餐饮、旅馆的投资经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人员培训、远程教育服务等等。

(3)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即由出租方按照承租方的要求,出资购入承租方需要的资产,然后租给承租方使用(使用期满后所有权一般归承租方所有),由承租方按期支付租金的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可以在现有设施和待建设施两个层面上进行。

现有设施租赁的一般做法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学生宿舍、学校商店、食堂、旅馆以及房地产等,通过招商租赁形式把其出租给使用者,收取租金,增加收入。待建设置租赁类似于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转让),原为一种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模式。这种租赁方式通常由政府或某公共部门作为招标人,为项目(主要为大型基础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协议作为融资的基础,由项目公司作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并建设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营该项目,通过合理收取费收回成本、获得利润,期满后将项目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或相关公共部门。参照BOT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以把机构中一些待建的且投资较大的项目(如公寓、食堂等)委托给开发商,由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期满后交回设施所有权。从一定意义上讲,融资租赁可谓“借鸡生蛋”。在缺少建设资金的情况下,这一融资方式可以有效保障办学机构如期完成既定的大型设施建设计划。

(4)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金融创新”,现已成为一种主流的融资技术。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作为一种金融技术,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的重新组合,并通过必要的信用增级,进而创造出适合不同投资者需求的具有不同风险、期限和收益组合的收入凭证,其本质是用将来的现金流换取现在的现金流。这是一种不同于贷款和股权融资的新型的融资方式,它为发起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融资手段。

资产证券化的要件有两个:(1)缺乏流动性,流动性的资产不需要证券化;(2)该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带来现金流。一般来讲,资产证券化过程会涉及以下主体:1)卖方,即原始权益人,也叫发起人(Originator);2)资产证券化公司,又称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它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负责资产的证券化,在国外一般是投资银行;3)证券化资产的买方,一般是银行和其它个人投资者。其过程通常为:发起人把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不包括不良资产)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集合,然后卖给SPV,SPV以购买保险的方式对资产进行信用增级,然后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这些证券通过金融市场被卖给不同的买主,最终达到筹集资金的目的。

从高校资产方面将,应当说高校存量资产普遍存在体制性、行业性和资产性浪费现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缺乏流动性但又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优质资产,如学费、贷款等。由于中外合作办学自开始就以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为指导思想,所以象企业一样借助经营和资本融通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活化存量资本也自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5)教育债券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手段、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发行高等教育债券由此具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而“发行教育债券是一种兼顾或依靠财政和社会两个方面,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良好策略”。从形式上看,针对高等教育而发行的教育债券可分为国债性质债券和企业性质债券两种。前者是由国家教育部面向社会发行的用于高等教育支出的专项债券。发行国债性质债券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重大经济基础建设项目筹措资金。这类性质的债券在我国已有发行的先例,如“三峡债券”、“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国家电力建设债券”等均属此类。以上谈到,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属于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范畴。因此,在政府财政困难、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借助发行专项教育债券拓宽高校经费来源,可谓开拓创新、利国利校之举。与国债性质的债券不同,企业性质的教育债券可由高校发行。但需要说明的是,不是任何一所院校都可以发行此类债券。企业性质的教育债券是“以信誉和偿还能力做担保,面向社会发行的专项债券,所以它对发行者的实力和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发行者必须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偿还能力。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而言,只要它是产权明晰的合法主体,具有科技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具有稳定的资金收入,那么它就具备发行债券的基本能力和资格。

从外部环境看,发行教育债券已具备良好条件,时机相当成熟。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年存款余额数字惊人,公民中蕴含着巨大的购买力,为教育债券的发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见表5)。

因此,借助社会这一最大受众,通过发行专项教育债卷拓展融资渠道也应该是中外合作办学值得为之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主体的多样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准产品性质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其兼顾中外公、私立院校融资特点的个性特征又决定了其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必须特色化。事实上,也只有形成特色化的多元融资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才能高效,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才会在资金方面得到有力的保障。衷心希望以上成果能在拓展融资渠道方面,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带来助益。●

【参考文献】

[1]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11 [EB/OL]. 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1/figures.asp,2012-05-01/2012-12-14.

[2] 教育部财政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 2010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陈建军,郭云鹏,马骁.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统计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校资费模型[EB/OL].www.sescn.org.cn/zyxx/2011dxsjmgs/cgcsj/156.doc,2012-12-06.

[4] 国际交流司.最新国际教育交流与考评验收规范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实用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刘向东,张伟,陈英霞.欧美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 97-102.

[6] 孟东军,张美凤,俞锋华.社会捐赠在我国高教成本分担中的现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6): 50-52.

[7] 王燕,汪佑波.关于企业内部集资合理、合法化的冷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51-152.

[8] 靳希斌,楚红丽.关于我国教育股份制的思考[J]. 教育与经济,2004(2):40-46.

[9] 周州,李瑞清.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探析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7):13-14.

[10] 熊田兰.论我国民办学校的投资负担[J].民办教育研究,2005(3):34-36.

[11] 吴婷.项目融资—BOT模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8):154-155.

[12] 徐杰.经济法论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3] 黄海波.“基础资产”选择过程中的法律瓶颈——兼对于“收益权”与“债权”的法律评析[EB/OL].http://www.joinwaylawfirm.com/html/news_pop.aspx?type=law&article_id=175.2013-11-04.

[14] 孙雅静.资产证券化一般流程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31-32.

[15] 孙霄兵.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5.

[16] 朱敬.公办普通高校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问题研究[D].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25-26.

[17] 杨继瑞,孟显芮.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若干思考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8(4):2-7.

投资银行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以我国2012-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行为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会显著增加其企业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相对于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来说,成长性较差的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行为带来的风险增加更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有企业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会为其带来更大的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管理者制定资金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购买理财产品 企业风险 成长性 国有企业

一、引言

企业主营业务的业绩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而非专注于自身业务,不仅会给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经营风险带来不小的影响,而且有可能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冲击。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数量、购买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企业似乎越来越“不务正业”。根据Wind 数据库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上市公司2489家,其中349家上市公司有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占比14.02%。到2015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28.17%。因此,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会对其经营业绩及风险造成一定的影响。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究竟是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降低了企业风险,还是造成了企业风险的增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结果将对企业管理者的资金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指导。而目前尚无文献就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与企业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内有关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文献较少,且尚未涉足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对企业风险的影响;而现有关于企业风险方面的文献也尚未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本文极大地拓展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领域的研究范围,丰富了企业风险领域的文献。其次,本文区分企业成长性好坏对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成长性较差的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行为带来的风险显著高于成长性较好的公司;区分国有非国有企业后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购买理财产品会为其带来更大的风险。本文从现有文献未涉足的上述角度切入进行深入研究,从研究深度上丰富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领域的文献。最后,本文的研究结论将给企业管理者在资金筹划以及风险管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对其进行资金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二、相关文献与研究假设

2011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逐渐兴起,但相关文字资料多见于新华社、凤凰财经等媒体报道,而在学术研究领域,由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经历的时间较短,所以其研究成果相对匮乏。从国内研究来看,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购买理财产品的会计列示与处理、购买理财产品的成本及原因三个方面。在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会计列示与处理方面,现有文献主要研究了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李刚,2014)及报表列示改进建议(李郁明,2015);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成本方面,研究表明其主要体现在筹资成本、用资机会成本和潜在违规成本三个方面(张海寿,2014);在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方面,王鹏虎(2008)认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是企业进行现金管理的手段,企业借此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李晓犁(2011)认为大部分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属于在主营业务低迷的情况下进行的“非主业投资自救”。

通过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文献回顾可以看到,现有文献尚未涉足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与企业风险关系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企业风险视角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与企业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可能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原因在于:

首先,理财产品本身的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我国

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市场投机严重,理财产品收益不确定性较大。其次,对于自由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来说,将自由现金流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而非用于拓展主营业务及公司研发,这将导致主营业务的地位受到削弱,长期来看将会降低公司业务的竞争力;而对于主营业绩较差而寄希望于购买理财产品来粉饰业绩的公司,他们力图借此来获得短期收益以支撑公司发展或使公司扭亏为盈,这将导致这些公司对购买理财产品形成依赖,进一步减弱公司发展主营业务的动力。再次,上市公司动用巨额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将会向股东传递公司不务正业的讯号。由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管理者使用自由现金流购买理财产品意味着股东利益可能受损,从而导致股东减少对公司的投资,使公司面临融资困难等问题。

综上,我们提出本文的第1个待检验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增加了其企业风险。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在成长性不同的企业中可能存在差异。成长性较好的公司将暂时性富余的现金流进行委托理财将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节约财务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相较于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成长性较差的主营业务收入状况较差且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在这种前提下进行购买理财产品行动,是舍本逐末的表现。一方面,其主营业务会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投资者可能会因此对公司产生消极预测,企业将面临融资约束加大的风险,增加了企业风险。

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2个研究假设:

假设2:相对于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来说,成长性较差的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行为带来的企业风险增加更显著。

在我国的特殊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可能存在差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关联关系更密切,因此合理推断企业可能出于维系与银行之间关系的需求购买理财产品,而这种关联关系也能为企业提供很多金融支持,从而降低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相较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较小(阳佳余,2012),因此合理推断国有企业融资更容易,拥有暂时性结余资金的可能较大。而企业出于暂时性资金节余的原因而购买理财产品可以节约财务成本(张海寿,2014),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综上,我们提出本文的第3个研究假设:

假设3: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有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更大。

三、研究设计

1、检验模型与变量解释

为检验假设1,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Z1 Score = β0+β1 Purclase + β2 Compensation + β3 Biggest + β4 Indratio + β5 Size + β6 Lev + β7 ROE + (1)

在上述回归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风险。现有研究普遍采用Altman的Z指数Z-Score(向德伟,2002等)和收益波动性(翟胜宝等,2014)对企业风险进行衡量。Z指数是采用企业的资产结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变现能力、偿还能力等不同单项指标,通过加权后组成一个多变量的综合性指标,能够用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以及企业的综合运营情况。Z指数的大小与企业的风险程度成反比,即Z值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Z值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故本文将Z值(Z-Score)作为企业风险的替代变量,考察企业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对企业风险的影响。Z值是根据Altman的Z值模型计算得到,Z =1.2X1+1.4X2+3.3X3+0.6X4+0.999X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总市值/负债总额;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解释变量Purchase是衡量企业当年是否有购买理财产品行为的哑变量,若企业当年有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该变量取“1”,否则为“0”。根据假设1,预计购买理财产品会增大企业风险,从而Z值变小,因此其系数符号预期为负。

借鉴翟胜宝等(2014)的做法,我们在模型中设置如下控制变量:Compensation代表高管薪酬,用企业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根据代理理论,对高管的合理激励能够促使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风险从而倾向于选择更加稳健的经营策略,预计其与企业风险间成负向关系,即预期其系数为正。Biggest表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股权集中度。根据于富生等(2008)的研究,股权集中度与企业风险有正相关关系,因此预期其系数为负。Indratio表示董事会独立性,等于外部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越能对大股东和管理层的风险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从而降低企业风险,因此预计其与企业风险成负相关关系,即预期其系数为正。Size表示企业规模,用其当年的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企业规模与企业风险的关系在现有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在此不对其系数符号进行预测。Lev表示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负债水平,负债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越大,Z值越小,因此其系数应当为负。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显而易见,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业绩越好,风险越小,Z值越大,因此,预期其系数为正。此外,我们还对行业和年度因素进行了控制,分别用Industry和Year哑变量表示。

为检验假设2,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Growth,并用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衡量(翟胜宝等,2014)。根据各个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全体样本营业收入增长率的中位数的大小关系,我们将所有样本分为两组,即成长性较好的观测组以及成长性较差的观测组,Growth变量分别取“1”和“0”,并对这两组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类似地,为检验假设3,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反映企业产权性质的变量SOE,若企业为国有企业,则该变量取“1”,否则为“0”。由此,我们将全体样本根据是否为国有企业分为两组并进行分组回归。

对各变量的简要说明,整理后如表1所示:

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2-2014年有披露购买理财产品数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之所以以2012年为起始年份,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是在2011年后才逐渐兴起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且在2012年之前对购买理财产品行为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比较少,样本分散。以2014年为终止年份是因为2015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据以及其他财务数据披露尚不完全。我们从Wind数据库上将所有有购买理财产品行为披露的上市公司进行整理,共得到759家上市公司2277个观测数据。进一步地,剔除相关变量有缺失的观测值,最终得到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共1572个观测样本。

本文使用的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经逐一下载并整理得到。各财务数据均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SMAR数据库。

四、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异常值处理,对于1%和99%分位数以外的变量观测值进行了Winsorize处理。表2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样本平均Z值为7.6986,最大值达到45.2523,最小值为0.5958,表明不同企业面临的企业风险相差很大,而大部分企业的企业风险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Purchase哑变量的平均值为0.3715,表明在样本观测中,有37.15%的观测数据为有购买理财产品行为。Indratio的均值为0.3716,表明样本企业的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比例平均为37.16%,最小值为0.3333正好为三分之一,这与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的规定相符。ROE最小值为负,表明样本企业中存在亏损企业。SOE哑变量的平均值为0.3308,表明全体样本中有33.08%的企业是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占大多数。企业成长性Growth哑变量的平均值为0.5,表明样本企业中成长性较好的和成长性较差的企业数量相当。

描述统计表3报告了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右上角为Pearson相关系数,左下角为Spearman相关系数。从表中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Lev)与Z值的相关系数显著为负,即资产负债率越高,Z值越小,意味着企业风险越大,与预期相符。净资产收益率(ROE)与Z值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即ROE越大,Z值越大,企业风险越小,意味着企业经营业绩好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风险,符合预期。此外,各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回归结果

表4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是否有购买行为(Purchase)这一哑变量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相比于没有购买理财产品行为的企业,有购买行为的企业的Z值更小,企业风险更大。该结果支持了假设1。

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如下:高管薪酬(Compensation)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高管薪酬越高,Z值越大,企业风险越小。说明对高管的合理激励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与预期相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Biggest)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例(Indratio)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与预期相符,表明独立董事在提升公司风险治理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规模(Size)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企业规模越大,Z值越小,风险越大。资产负债率(Lev)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与预期相符,即负债会增加企业的风险。净资产收益率(ROE)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与预期相符,表明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其面临的风险越小。

表5报告了以企业成长性为依据将样本进行分组之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对于成长性较好的企业,Purchase变量前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对于成长性较差的企业,Purchase变量前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表明相对于企业成长性差的企业来讲,企业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增加并不显著。这与假设2相符合。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其主营业务经营状况良好,暂时有富余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中来,这种情况下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较小。相反,对于成长性较差的企业来讲,其主业增长空间有限,经营性盈利艰难,在这种情况下还将资金投到理财产品中,表面上看似能够得到一定的收益,实质上相当于不务正业,主业将进一步受到影响,同时投资者信心将大幅下降,企业的潜在风险实际上增加。模型中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与之前的各模型中基本一致。

表6报告了根据是否为国有企业将样本进行分组之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组Purchase变量前系数为负,但不显著;非国有企业组Purchase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企业风险增加更加显著。这一结论与假设3相符合。我国国有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企业集团内融资较多,因此可能有更多的暂时性资金,处于暂时性资金结余的考虑,其购买理财产品可以为其节约财务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同时,从另一角度讲,国有企业与银行的关联关系更为密切,购买理财产品为其维系与银行的关系提供了契机,从而这种关联关系也能为其提供很多的金融支持,使其风险降低。与之相对,一方面,非国有企业面临融资压力,其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往往被投资者看作“不务正业”,影响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对他的信心,企业将面临更严重的融资困难问题。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存在经营业绩的压力,在主营业务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形下将资金投入理财产品中去将会使其主营业务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2、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结论的可靠性,我们从两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

首先,我们采用另一种更加具体的方式对企业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进行描述,即企业每年购买理财产品的次数(Purchase_number)。这一指标是根据从Wind数据库中得到的数据整理得来。将此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放入模型(1)中重新进行回归。

表7报告了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解释变量Purchase_number的估计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企业购买理财产品次数越多,Z值越小,企业风险越大。这一回归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基本假设。

进一步地,我们用分市场年度贝塔系数(Beta)对企业风险进行衡量。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风险越大,它是类似研究中应用较频繁的指标(张敏等,2009)。该指标直接取自国泰安数据库。以Beta为因变量,分别将企业是否有购买行为(Purchase)以及每年购买次数(Purchase_number)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如表8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用Beta系数代替Z值衡量企业风险时,购买次数与Beta显著正相关,表明购买次数越多,Beta系数越大,即企业风险越大。企业是否购买与Beta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确实是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这进一步支持了假设1。

五、研究结论

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行为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我们发现企业购买理财产品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相对于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来说,成长性较差的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增加更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有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带来的风险更大。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购买理财产品对企业风险产生了显著影响,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企业影响效果有差异,企业应当考虑自身发展状况,衡量风险,慎重决策。本文的研究结论填补了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行为方面的研究空白,将企业购买理财产品这一行为与企业风险联系在一起,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给企业管理者在资金筹划以及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了参考,是其进行资金管理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刚.企业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探讨[J].财会月刊,2014 (19):106-108.

[2] 李晓犁.上市公司理财投资骤然升温[N].上海证券报,2011.

[3] 李郁明.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处理及列示[J].财会月刊,2015 (1):102-103.

[4] 王鹏虎.拓宽合作领域,提供全面服务[N].金融时报,2008.

[5] 向德伟.运用Z记分法评价上市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2(11):53-58.

[6] 阳佳余.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2012(4):1503-1524.

[7] 张海寿.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成本思考[J].青海金融,2014(5):56-57.

[8] 翟胜宝、张胜、谢露、郑洁.银行关联与企业风险——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4(4):53-59.

[9] 张敏、黄继承.政治关联、多元化与企业风险——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7).

上一篇:稳控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民间故事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