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范文

2023-09-18

情商教育范文第1篇

1 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情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 更是一个社会人的教育。大学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商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是非智力因素, 而智商是智力因素的一部分, 两者有机结合, 协调发展, 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因此, 情商培养应包含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中, 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1.2 良好的情商是大学生立足于社会的需要

21世纪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竞争成为时代的潮流, 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面不被淘汰, 仅仅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通过情商的开发和培养, 可以使学生乐观积极地生活, 增强他们对挫折和打击的承受能力, 使他们有主见, 有坚定勇敢的奋斗精神, 更重要的是情商的开发能够使他们较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客观地评价自己,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 所以良好的情商日益成为人生成功的关键因素。

2 大学生情商现状调查

作为一名高校兼职班主任和义管会指导教师, 通过和学生的频繁接触, 经过调研, 我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情商不足方面大概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自我认知能力较差

当代大学生具有成人感、自尊感、自我表现感, 同时还残留有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 在初入大学之际, 他们面临学习生活的转折, 在自我认知上往往会两极分化, 一方面, 一些大学生表现自负, 自命不凡、自我陶醉, 把自己估计过高, 从而好高骛远;另一方面, 有的大学生表现自卑, 做任何事都缩手缩脚, 甚至自惭形秽。

2.2 自理自律能力较弱

当代大学生, 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是在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中成长的, 独立生活能力差, 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力较弱, 很多时候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 另外还有不少同学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 荒废学业。

2.3 自我激励能力不足

很多大学生刚进校时充满信心, 踌躇满志, 为自己设立了学习目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迷失了方向, 不能激励自己继续完成自己的目标, 谈恋爱, 玩游戏, 逃课已经成为了每天的必修课, 有的大学生遇到一点挫折则灰心丧气、自暴自弃, 过着“混”在学校的日子。

2.4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团队精神

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 应聘单位非常看重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关爱精神, 但这却成了许多大学生找工作的“软肋”。有些大学生缺乏认知他人能力, 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烈, 常常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问题, 过多注重自己的需求, 而对别人的感受不闻不问, 缺乏一定的谦让品质, 缺乏集体观念和全局意识, 协作精神较差, 在团队中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

2.5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在大学校园, 大学生所固有的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等性格促使其与人交往欲望强于其他人群。但调查表明, 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能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的仅为60%, 表明有40%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 人际交往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交往中存在自卑、自负、嫉妒等不良心理, 有些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处于完全的自我封闭状态中。

3 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几点对策

3.1 营造良好的情商教育氛围

首先要对学生开展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如开展大学新生教育, 开设环境适应、校园文化、宿舍生活、人际关系、学习方法、学业规划、独立理财等方面的讲座, 解答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容易引发心理困惑的问题。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学习心理、交友心理、恋爱心理、情绪困惑及心理调适等专题讲座。对毕业班学生则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职业规划、择业心理调适、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

其次,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力开展情商宣传。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情商教育作用, 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无论是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 还是凝聚着学校基本精神和价值的校训、校歌, 都是提高学生情商的重要环境因素。另外通过班会、演讲、与学生谈心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情商对其各方面的影响, 以及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激发他们培养良好情商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学生经常可接触到的媒体, 如网络、广播、院报、宣传栏等, 特别是要利用好校园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了解情商、提高情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让大学生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情商教育。

3.2 深化课程改革, 把情商教育引入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应站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规划高校的情商教育, 在大学生枯燥的专业课中增设相关的情商培养课程, 如《情商培养》《人际交往》等相关课程, 最好以实践训练的方式进行。情商是可以得到训练和培养的, 但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授课方式学习, 可以以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进行,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尽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可以是课外活动、拓展训练、社会实践、到敬老院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潜能和价值的开发, 加强学习的动机和需要的引导, 注重情感人格的培养。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挫折教育,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与人合作, 学会自己负责, 学会对社会负责, 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

3.3 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情商培养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通过言传身教, 会极大增强情商教育效果。大学阶段是树立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关键一步。为人师表的教师, 其严于律己、诚实正直、言行如一的高尚品德, 丰富而健康的情感, 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等情商素质表现, 都会对学生情商的形成起到定向的引导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班主任和辅导员与学生交往频繁, 关系密切, 所以要求班主任和辅导员要有较高情商, 通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力量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学校首先应重视加强教职员工的情商教育, 将教师的情商素质纳入师德培训的重要内容, 另外要通过宣传、组织学习培训、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情商水平。

3.4 建立专门的情商教育组织和评价体系

首先, 要保证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深入、持久、有效的开展, 高校需要设置专门组织机构和人员来负责。成立类似于大学生情商培养中心等部门, 主要负责全校学生情商教育的组织领导、制定计划, 指导协调等工作。成立专门的咨询机构, 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或零散的心理教育、咨询和引导。

其次, 应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评价体系。有效的预警机制, 可以防患于未然。通过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和做有效的情商测试或问卷对学生情商及时了解, 乃至从中发现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 从而及早引导教育。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学业成绩、问题活动, 以及自觉参与学习的程度、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度和能力、参与科研的能力、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摘要:面对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实社会,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情商教育, 提高他们综合素质能力, 使他们成为智商和情商协调发展的人才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性, 并在对当前大学生情商现状进行客观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情商教育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1997.

[2] 吕跃军, 俞芳.重视高校情商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考试周刊, 2008 (28) .

情商教育范文第2篇

一、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在幼儿情商教育中的表现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一般分为专制型、忽视型、溺爱型、民主型。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幼儿情商教育中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 某一天, 当你带着孩子逛街时, 突然, 你的孩子被一件玩具所吸引, 你已经表示过不能再买玩具了, 可是孩子还是赖着不走, 哭闹非要不可, 这时, 作为家长的你该怎么办?

专制型的家长信奉权威, 做事专断, 脾气暴躁, 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判断孩子的所发生的问题, 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与控制。例如当孩子在商场内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希望家长能给他买下来时, 专制型的父母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原则, 坚决不会购买, 并且也会对简单粗暴地处理孩子当下哭闹的行为, 一般这类家长经常会说的就是“家里玩具那么多, 买什么玩具!还不快给我回家!再不走你一个人待在这里”。专制型家长决定的事情便是圣旨, 孩子只能遵从, 违背便会受到惩罚。

在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 父母表现出漠不关心, 对于孩子的需要常常视而不见, 缺少对孩子情感和内心的关注, 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在孩子购买玩具的这个事情上, 忽视型的家长专注于自己其他事情, 比如一直看手机、一直在工作等等, 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又或者这类家长想方设法转移孩子当下的注意, 以另一件事情填补孩子此时关注的事情, 比如会说“我们要么一起去吃冰激凌吧”, 于是拉着孩子走开。

在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 父母一般会产生两种极端。一类父母过分宠爱孩子, 对孩子言听计从, 听之任之。当孩子看见玩具想要的时, 父母会随着孩子的心情, 无法节制。另一类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爱, 反而高控制, 过度保护, 犹如温室的花朵。

在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 家庭气氛和谐、民主。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 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 即不过度保护又不放任自流, 面对孩子的需要能给予及时的回应与帮助, 鼓励孩子, 及时沟通。

二、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商教育的影响

专制型的家长对幼儿规矩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 同时也会约束孩子的行为, 告诉孩子并不是想得到什么都可以。但是家长常常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回绝幼儿, 久而久之, 孩子会变得驯服、缺乏生机, 创造性受到压抑, 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减少, 亲子关系会变得淡漠, 孩子性格内向, 自卑, 退缩、怀疑, 或变得胆大妄为, 言行前后不一致, 从而影响人际交往。加之, 父母常常过于严厉对待孩子、脾气暴躁, 会幼儿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 家长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法做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从而孩子的移情能力也缺乏培养。

忽视型的家长在孩子遇到想吃的零食和想要的玩具时, 对孩子的需要常常视而不见, 许多家长会采用忽视法来转移幼儿当下的注意力, 或者以另一件事情来转移幼儿对手头事情的兴趣。但是, 在情商教育中,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存在质疑的, 因为家长没有正视幼儿的需要, 可能会对幼儿感觉到爸爸妈妈不关心我, 忽视我的感受和需要, 既然爸爸妈妈都不关注我的需要, 那我也不用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与需要。长此以往, 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会过分忽视自己的感受。当然还有一种极端, 幼儿认为父母都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自己也没有必要在乎别人的感受, 所以, 忽视型下的孩子对待周围的人会比较冷漠, 表现出漠不关心, 严重影响情商的发展。另外, 以一种活动转移幼儿当下的兴趣还存在一个危险的隐患, 这会给幼儿造成一种现象, 就是如果想要什么得不到时, 就会用另一种东西作为威胁, 比如这次要玩具小熊, 父母用吃冰激凌来转移, 下次孩子要吃冰淇淋时, 若家长没有满足, 幼儿可能会想到用之前的玩具小熊或其他玩具进行威胁交换, 总之, 不管怎样, 幼儿都会得到一样东西, 这对幼儿的发展不利。

溺爱型的家长面对幼儿的哭闹会变得束手无策, 只要孩子开心, 怎样都行。如果孩子想要玩具, 即使已经买了很多类似的东西, 但依然“心软”地顺着孩子, 尽可能满足他的愿望。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从这一角度来看, 确实优于专制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但是物极必反, 这类孩子缺少约束, 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极差, 这方面恰恰是情商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 他习惯于当下即时满足, 无法做到要努力一下才能实现目标。现实生活中这类孩子较多, 无法控制自己的需要, 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然在学习中意志薄弱, 坚持性与专注力不足。研究结果也表明, 过度干涉与过度保护与幼儿情商呈负相关。再者, 这种方式培养下的孩子,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满足他的愿望和要求, 缺乏独立性。因此, 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 会遇到严重问题。

民主型的家长既不像专制型的家长权威粗暴, 也不像溺爱型的家长听之任之, 更不像忽视型的家长置之不理。反而, 民主型家长的角色更像“牧羊犬”, 悉心照料保护羊群, 同时给羊群指引正确的方向。家长在面对幼儿买玩具的事情上, 首先肯定幼儿能向大胆主动地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想法, 鼓励孩子敢想敢说。其次, 这类家长会换位思考, 并表示“如果我是你, 看到这么可爱的玩具, 我想我也会像你一样爱不释手, 想把它买回家。”这种移情在幼儿情商教育中非常关键, 这不仅可以迅速与幼儿建立情感联结, 也可以瞬间安抚孩子的内心, 同时, 幼儿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久而久之, 会以父母为榜样, 对他人也能做到移情, 从而提高了孩子的情商。情感认同与情感接纳只是民主型家长做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引导孩子树立规矩。民主型家长坚持“温和而坚定”的教养原则, 与幼儿商定一个月享有购买一件玩具的自主权, 体现了家庭的民主与尊重, 即“温和”。但是一个月只能有一次机会, 若已经用完一个月的机会额度, 再要买就只能等到下个月了, 家长在执行规则时要做到“坚定”。这对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在教育中, 孩子等不及是个大问题, “一个月只能买一次玩具”极大帮助了幼儿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当孩子能在家长提醒下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 家长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会强化幼儿的行为。

三、总结

家长通过具体的教养态度和行为, 向幼儿传递了父母的生活态度, 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情商方面也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若幼儿与父母的交往相处模式是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的, 那么他们会把家庭中良好的相处模式与情感体验带入自己生活与社会交往中, 这有利于他们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由他的专业技术能力, 另外的85%来自人际关系、有效沟通这样的软科学本领。因此, 社会交往作为情商教育的最重要内容, 成为未来能否获得成功、能够获得幸福快乐的关键。

作为父母应该为幼儿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轻松、尊重但又有原则和规矩的家庭氛围, 父母双方达成一致性的教育观念, 并尽量采取正面的、科学的、鼓励的、正确的教养方式, 宽容对待幼儿, 以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惩罚型的、简单粗暴型的教养方式会降低幼儿在情商方面的发展。父母持有才能真正的理解幼儿, 帮助其提升情商教育的质量。

摘要:幼儿期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 情商决定着一个人未来能否成功, 生活是否快乐幸福。影响幼儿情商发展的因素很多, 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商影响重大。本文从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分析, 探讨其与幼儿情商的联系, 从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幼儿情商,影响

参考文献

[1] 卢志勇, 韩布新.家庭教养方式及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相关性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6 (5) .

[2] 张富洪.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及其实施[J].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0 (12) .

[3] 李坚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5) .

情商教育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其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当人们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思想上的呼吁、理论上的探讨之时, “EQ” (情商) 一词孕育而生。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情商是一个人能够成功、成才和发展的必然要素。较高的情商水平能给大学生带来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际关系, 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 适应社会的竞争。大学生情感智商在其成长成才过程中不断增长, 并作为其个人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要使大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和提高其情商, 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1 高情商是学习的稳定剂

不难看到, 有的同学在中学阶段, 成绩出色, 而进入大学却表现平庸, 更有甚者出现严重挂科乃至退学。究其缘由, 我们发现, 在大学阶段, 需要学生独立面对学习和学习以外的各种事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头绪”时, 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 必将成为学习的奴隶。

1.2 高情商是工作的催化剂

大学生情商水平与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指出:情商与就业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情商高的人, 工作更有效率, 更易获得满足, 更能运用自己的智能获取丰硕的成果。如果不能驾驭自己情感, 内心产生的激烈冲突, 必将使他们本应集中于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思考能力被削弱。

1.3 高情商是生活的润滑剂

情商较高的人, 情感生活丰富但不逾矩, 在谈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 成功的机会都较大。拥有较高情商的大学生, 积极乐观、宽容博爱、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2 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途径

和谐社会构建中, 大学生情商教育必须坚持三大基本原则, 即主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当代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需要大学生自我的不断努力, 也需要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 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1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 是一个人完善自身能力的主要途径。首先, 大学生应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方面, 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 并严格要求自己, 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其次, 在践行目标的过程中, 能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复杂的环境中主动掌握自己的目标, 采取积极行动来改造环境, 加强自我锻炼, 不断提高自我的控制力、意志力、接受知识的能力等;再次, 严格要求自己, 经常自我鼓励、自我命定、自我监督, 主动地去克服困难。大学生只有确定了积极的生活目标, 坚定实现目标的意志和毅力, 养成自我监督的习惯,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 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帮助自己走向学业、事业的成功。

2.2 学校教育

高等学校, 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理应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上使用最科学、高效的教育手段。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日趋成熟, 并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教育者应顺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转变高校德育形式, 着力探索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而事实上, “唯理智教育”, 即把培养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的人才作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 依然在高校占统治地位。《情感智力》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说“仅有IQ是不够的, 我们应用EQ来教育下一代, 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能力”。高等学校, 应像重视提高学科成绩那样重视学生的情商培育, 将情商教育纳入管理, 实行长效机制: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多组织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情商结构, 提升情商能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随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商表现, 及时疏导。高等学校的教师, 也应加强自我修养, 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 在教学和生活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 平等, 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以良好的形象引导学生, 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以身示范。

2.3 家庭教育

家庭, 作为人成长过程中最为稳定的环境, 在大学生情商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 是一种和谐、可信赖的环境, 在家庭中, 父母本身的一言一行对子女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积极的待人处事态度, 良好的社会交际圈子, 适时适地的引导, 定能在子女情商教育方面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2.4 社会教育

人具有社会性, 在与人交流, 与人协作, 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同时, 其受到社会环境的显著影响。当代大学生, 带有这个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 社会开放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 以情商高低作为对人才需求的标尺之一, 本身也是社会对于情商作用很重要的方向性引导。社会对大学生的情商起着启发、引导的作用。通过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 大学生的情商将得到不断地修正和提高。

摘要:本文以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为视角, 通过揭示新形势下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意义, 分析其存在问题, 以期找到培养、提高大学生情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教育,意义,途径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12-80.

情商教育范文第4篇

1 职业学校学生现状

1.1 思想极不成熟, 心理承受能力差

职校生心理发展远未成熟。进入职校的学生, 绝大部分都是十五、六岁, 其心理发展迅速但远未成熟, 体现在对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控制能力差, 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 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等, 并且从小就因家庭, 教育等原因一直存在这些问题。他们对社会缺乏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心理不成熟, 若没有正确的引导, 很容易走上歧途。某校学生张某因纪律散漫, 缺旷课太多, 导致成绩太差被学校勒令退学, 自感无法交待而拉结一伙人到该校滋事导致群架群殴, 结果造成恶性刑事案件, 是因心理不成熟而诱发的犯罪。近几年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据调查职校生中精神行为异常检出率约为16%, 心理不健康的或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 (有的调查甚至达到50%) , 可以说心理迷乱, 情绪不稳定是职校生典型的心理疾病。职校生心理发展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1 对自我认识不清, 得过且过

职校生中相当部分对自己认识不清, 期望和现实相距太远, 不能给自己定好位, 混日子, 过一天算一天的人大有人在;又的则缺乏自知之明, 认为进职校是埋没了自己, 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 存于幻想, 终于幻想, 整天白日梦, 发呆也不做一点事的学生也不少。

1.1.2 心理迷乱, 自我控制, 调适能力差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加快, 成绩好的进高中, 成绩差的进职校, 而职校的学生往往感叹自己命运不好, 或者埋怨别人, 指责世界不公平。职校生由于中考不如意, 往往固化和放大了这种挫败感, 虽然“身在职校”, 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把自己看成失败者;有的认为前途渺茫, 从而导致心理迷乱;还有的因为日常小事而情绪不稳而又自我控制、调适能力差, 从而导致违法的事件发生。

1.1.3 对老师, 学校, 社会, 甚至法律藐视的心态

现在老师们经常会说, 现在的学生一点都不听话, 违规违纪的事经常发生, 苦口婆心, 学生就是不听, 不理, 还有的学生顶撞, 辱骂, 甚至殴打老师, 随意口出狂言, 行为嚣张, 态度恶劣, 对老师, 学校, 社会, 甚至对法律都极为藐视, 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大不了就记过、勒令退学、开除而已, 没什么了不得的, “反正我不想读书了”——这就是他们的理由。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若无睹, 随意缺旷课、酗酒、打群架等行为时有发生。

1.1.4 不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职校生中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 单亲家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从小娇生惯养、骄横自大, 不善与人合作, 表现出自私自利、惟我独尊, 霸惯了, 在发生冲突或误解的时候, 不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 常因小事而大打出手, 笔者的一个学生因嫌另一同学开门慢而在对方寝室殴打对方一顿。还有的学生纠集团伙对同学进行殴打, 事后还强迫其购物, 送钱等赔罪, 甚至逼其下跪道歉, 还禁止受害人向老师反映情况。

1.2 学习基础差, 学习困难, 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远大志向

我国古有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仅道出了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执著, 也反映了学习者追求精神满足的途径。过去的学者常能以这种境界为自豪。社会也常以“十年寒窗苦读”、“宝剑锋自磨砺出”等为个人发展之光荣。但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远大志向, 不喜欢听这些名言, 也不愿意把这些名言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经调查有11%学生认为学习没用, 21%不知道学习有用, 两项加起来有33%学生对学习作用认识错误或不正确。另外, 生源中29%在初中为下等生, 67%为中下等生;6%初中只念2年, 3%只念1年;而且33%学生没参加中考;6%没有毕业证。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从未受过任何奖励, 从未听过老师、家长任何表扬的话语, 从未尝过学习的任何甜头, 从未意识到学习是智慧上的享受, 他们自己从未有过任何的自信, 也从未有过任何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失去学习动力, 进而恶性循环, 积重难返。

1.3 行为品质差, 生活习惯差, 没有社会观念

调查发现, 生源中有9%学生上课经常捣乱, 40%有时捣乱;6%学生上课经常打架, 29%有时打架;43%学生有存心破坏纪律现象, 13%对破坏纪律认为好玩, 39%对别人破坏纪律没反应, 持观望态度。这些都能看出学生的行为品质较差, 而且部分学生缺乏是非观和正义感。还有的学生生活习惯差, 公共卫生习惯差, 随手乱扔垃圾, 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等, 自己感觉好像过街老鼠, 因而破罐子破摔。

2 情商教育的紧迫性

上述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而必须对职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情商教育。再不进行教育, 他们就是被毁掉的一代。情商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因素中, 自觉、同理心、自律和影响力是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2.1 培养励志精神, 注重道德修养, 让学生认识自我

培养励志精神, 注重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曾国藩《挺经》中就讲究“内圣”、“励志”。青少年学生没有远大的志向, 不能身体力行, 就无法从思想上根本改变他们。古人认为人都有向善的能力, 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的人, 关键就在于能否进行道德修养;而“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古人把“德量涵养, 躬行践履”本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古人看来人们的一切德行都是同他自身的运德修养分不开的, 古人指出:“志当存高远。”, “志高则品高, 志下则品下。”这说明, 并不是所有的道德之“志”, 价值都是一样的。同时, 即使是高远之志, 若只讲不做, 徒托空言, 并不能成为德行, 只有躬行践履, 高远之志才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所体现的是一种对理想人格的不倦追求。所以从道德上讲, “励志”实质上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种自我超越的品性。经常给学生讲讲伟人, 名人的故事, 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从立志做起, 认清自我, 因而自强不息, 也可以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2.2 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智,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曾益其所不能。”在日常教育中, 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及时了解学生的挫折。介绍名人成名前的故事, 让他们明白许多饱经风霜, 遭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 更有作为, 深刻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 “玉不琢不成器”。体验了失败才更能磨练意志, 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情商教育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更有重要的作用, 将来无论成为老板、员工、市民、官员等任何角色都将更有称职。

2.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同理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心理学概念, 指的是人们常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也就是说, 在发生冲突或误解的时候, 当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 也许就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对方的初衷, 消除误解。我们在生活中常说“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 要教育学生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 懂得基本的礼仪, 尊重他人, 尊重规则, 尊重社会与法律, 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 发生误会时要替他人着想, 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 勇于承担责任。我们培养的学生最后都要走进社会, “走进社会, 了解社会, 认识社会, 关注社会”是情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 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学生必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不要惧怕社会, 逃避社会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正视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2.4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在中小学学生当中进行的养成教育, 要在职业学校中加大力度, 因为很多职校生之前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让他们形成比较好的习惯, 要抓反复, 反复抓, 这样, 他们会受益一生。小学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中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如果在相应阶段没有达到目的, “补课”也是可以的。要在学科教学中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现代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要求不再是接受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就完了, 为了适应变革时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终身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在学校里就要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这样就可以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未来社会知识、经济的竞争不断加剧需求的是复合型的人才, 因此, 我们必须面向未来, 从情商角度着手, 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才。学校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结果, 受益的不只是学生, 而是全社会, 这才是师德崇高之处, 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这些问题已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而必须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必要的情商教育, 培养学生较强的自觉性、同理心、自律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现状,情商教育,紧迫性,培养

参考文献

[1] 丁志勇.应对生源质量下滑的中职化学教材改革[J].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2007 (5) .

[2] 李开复, 张亚勤, 等.情商和情商的培养, 中国智慧[M].电子工业出版社.

[3] 陈格兰.情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J].职教论坛, 2005 (20) .

[4] 姚学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Z].

情商教育范文第5篇

一、目前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民办高校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 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

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高校学生眼光比较高, 觉得所有事前看起来都非常容易做, 但实际动手操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难以将事情很好的进行处理。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普遍都比较弱, 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上有所欠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民办高校在开展高等教育时过于偏重于课堂教学的部分, 片面追求考试成绩, 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的培养不够, 导致学生只能够接收知识, 却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 很多大学生缺乏与他人和社会进行正常交往的能力

民办高校的学生在社交能力上普遍有所欠缺, 相对比较喜欢封闭自己, 很少与外界进行互动和交流。不仅缺乏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甚至在寝室内与室友的交流也很少。还有一些学生在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时感到比较困难, 这些情商上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就业中会遇到较大的阻碍, 很难顺利的融入社会, 走上工作的岗位。

(三) 民办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民办高校所能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而且对于学生参加实践的情况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监督, 导致很多社会实践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 并没有真正起到实际的作用。另外也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勤工俭学岗位,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弱, 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 也使得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活动对自己的情商进行锻炼和提高。

二、在民办高校中加强情商方面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的作用和途径

(一) 民办高校应在就业培训和指导中加强情商教育, 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民办高校应在就业培训和指导中加强情商教育, 如进行社会的适应教育以及公平竞争方面的教育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 并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以及集体意识,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工作岗位。另外, 高校的教师以也要与学生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 并以自身的情商感染学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 也要注重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多与社会和陌生人接触并进行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的情商, 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 通过社会实践及实习培养学生的情商素质,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民办高校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并帮助学生获得毕业实习的机会, 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职业演练。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充分接触社会, 在现实的生活中亲自体验社会, 并形成对自我以及职业的正确认知。

(三) 民办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民办高校在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基础上, 还要积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既能够突出民办高校的特色, 也对学生具有导向及约束作用。所以民办高校要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 并促使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民办高校要为学生构建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评价体系,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到学校的社团活动中, 学校也应多开展各种活动, 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并提高情商水平。

(四) 民办高校应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 使学生能够增强就业能力

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前提是培养学生的情商素质, 所以民办高校应调动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指导, 通过建立全方位的综合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在情商方面的素质, 增强学生就业的能力。

1.建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咨询和指导的机构, 对一些产生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 疏导他们的情绪, 并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为学生的就业求职提供咨询, 进行相关的指导, 帮助学生调试求职心理, 对学生加强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 从而提高学生情商素质以及专业素养。

3. 民办高校还要加强对学生在建立健康的心理意识方面进行辅导和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总结

对学生的情商进行培养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责任, 尤其是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更应充分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在情商方面的实际情况, 分析总结其规律性因素, 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法, 促进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民办高校的情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就业的能力, 使学生更加顺利的适应社会。同时, 所有高校的学生都应注重自身在智商及情商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从而成为具有高度综合素质的新时期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和发展, 人才竞争在当今就业市场中愈加激烈。这种竞争并不止局限于智商方面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情商方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只有具备了高度的情商素质才能使大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因此民办高校必须重视情商的教育, 才能提高办学的质量和竞争力。本文将就民办高校的情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情商教育,就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郭爽.民办高校情商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 2017 (8) :56-57.

[2] 沈逸君, 王丽.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高校学生情商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3) :175-176.

[3] 张晓青, 刘勤.重视情商教育: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 2010 (19) :35-36.

情商教育范文第6篇

我讲的数学情商简单说是喜欢数学老师, 爱上数学课, 深一点说, 学生具有坚强的学习品质, 有协作精神, 主动学习, 能探究数学问题, 有自己有学习数学观, 认识观。如何熏陶学生的数学情商?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心得。

1 构建数学情商的的基石——研究的积极性

我的研究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双赢教学研究观, 我们每天都在反思研究成果, 通过反思,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达到教师和学生双丰收, 即双赢。其次有自己的特色观, 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有属于自己的基本观点, 不追赶时髦, 始终坚守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朝着课程目标前行。教师的本事不仅仅在于能帮助学生解答难题, 而是还能站在数学的高度俯视那些简单的问题, 因为前者只能证明你比学生具备更加熟练的技巧, 后者才能证明你作为人师的坚实基础和广阔视野。可见教师的知识高度非常重要, 它可能对应试教育的作用不大, 但对学生的影响, 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另外要树立快乐观, 教学研究应该使我们的教学生活绚丽多彩, 情趣盎然。教师的第一要务, 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且永远感到:读书求知, 本是最有趣的事, 快乐也!教者亦乐也!教学研究要使人生有趣, 这才是最重要的。教研的最高境界能把看似深奥的数学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得十分清楚, 使没有数学知识的人也能明白, 这就是笔者所称的基石。

2 打开数学情商的明灯——沟通

提高自身素养, 掌握沟通艺术是建立师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具备真诚、热情、友好、可靠、善良、幽默等内在品质, 这种品质, 犹如引领学生走入数学知识殿堂的明灯。为此, 师生沟通时应该注意强调四点:

(1) 注意称呼得体:在特定的交往场合, 恰当得体的称呼, 能拉近自己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2) 琢磨语言艺术:在交往中, 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清楚、准确、生动、感染力强, 并根据谈话内容和场合, 采取相应的语言、语调、语速。

(3) 会倾听:对学生而言, 善于倾听的老师, 才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老师。

(4) 不吝赞赏: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本质的天性, 被人认同与赞赏是个人存在价值的体现。赞赏学生的长处和优势, 会激发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热情。

3 清除数学情商的拌脚石——叛逆心理

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叛逆心理, 这种心理不但在生活中披露出来, 也会在学生进入数学知识殿堂中展露出来。这必将会成为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拌脚石, 影响数学思维。因此消除学生的叛逆心理, 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 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正视之、研究之, 尽最大的努力解决之, 相信, 只要我们教师对高生普遍存在的叛逆心理保持清醒的头脑, 采取正确的措施, 进行积极的教育, 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重学生的思想、自尊和个性, 就一定能够让学生进入数学知识殿堂的走廊上少遇坎坷, 步步为营。

4 点燃数学情商的火花——兴趣

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 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 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1)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愉悦感, 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首先, 在课堂上,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 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 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其次, 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 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 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否则, 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另外, 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 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它能引起学生注意, 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融洽师生情感, 引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从而主动探究。最后, 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 实现优势互补, 学生可以自主地发表见解, 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说“不”, 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通过幻灯投影的演示、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电教化教学形式, 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生动的函数变换、曲线的坐标变化、平面几何图形的重叠、旋转;立体几何图形截面的形成、空间图形等等, 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 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

(3)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搞一刀切,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基础高低、兴趣差异, 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 以适应不同需要, 对基础差的学生讲课时要注意浅显易懂, 对基础好的学生则可寓理深刻一些, 布置的练习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 使每人学有所获, 有所进步, 同时认真做好辅导工作, 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越过学习上的障碍,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同时要随时注意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深浅, 教学节奏的快慢,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慢, 都应由课堂上学生对数学教学信息反馈来确定, 以保持教学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数学教育教学中熏陶学生的数学情商,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才能在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的同时,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摘要:熏陶学生的数学情感,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达到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好的目的。

关键词:熏情,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 Peter F﹒Drucker.有效的管理者[M].虎文印制有限公司.

上一篇:网络营销营销方案范文下一篇:股票投资盈利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