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论文范文

2024-04-22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 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葛尔曼指出:智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只占2 0%, 其余8 0%取决于其他因素, 而在这些因素中, 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在于个人具有的情商素质。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商诚可贵, 情商价更高。因此, 在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与智商能力培养相比, 对学生进行情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 情商教育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代城市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 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 十分溺爱, 造成孩子易产生孤单、忧郁、任性、好动、焦虑、冲动等心理, 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依赖性强等的不良习惯。由于智力决定一个人学业和事业成就的陈旧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严格要求, 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商培养。在残酷的升学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学子, 很少能从社会和家庭中得到理解、宽慰和支持, 往往是在“无奈”之下不得不选择技校。从这样的环境里走出来的他们, 很难妥善调控自己的情绪, 学习生活中稍有不顺和摩擦就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如:不尊敬老师, 逃学, 吵架, 斗殴等。

当前, 在市场经济大潮和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面前, 让人困惑的事情也实在太多, 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有些被动。比如新闻上说国有企业如何稳步发展, 而生活中学生的父母却双双下岗, 这一矛盾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在目前社会心态日益复杂纷繁的情况下,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常常显得软弱无力!因此, 技校学生的情商教育亟待开展, 是中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情商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 中技学校教师的情商教育水平还比较薄弱。由于大多数教师的情商教育水平还停留在意识层面, 还没真正认识情商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等还相当陌生, 缺乏相应的知识结构, 不能很好地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特别是对个别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 更是缺乏对策, 感到力不从心。有的教师自身存在着情商欠缺, 甚至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 如抑郁、暴躁、偏执、强迫、自卑、认知偏差、神经衰弱等。

由于教材内容编排得过于死板, 老师授课仍拘泥传统的教学方法, 或者固守一些过时的观念和价值标准, 对学生心中的茫然困惑往往不能给以解答, 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波动往往不能及时发现, 即使发现了也往往不知所措, 发挥不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阶段, 也是情商发展的重要时期。中等职教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情商水平, 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 逐步提高其情商能力, 为其健康成长打好坚实基础,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3 实施情商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 注重乐观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的心态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认为:“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 培养学生情商, 要注重乐观教育, 营造良好的心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校应从环境布局和校园文化方面, 积极营造一个令人振奋的氛围。中技学校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 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 热爱社会, 热爱学习, 热爱自然, 自信积极, 乐观向上。

(2) 加强意志培养, 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情绪每个人都有, 积极向上的情绪能给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注入动力, 反之则会形成阻力, 影响个人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 由于情感脆弱, 自控能力低下, 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现象;生活和学习中的一点点得与失、好与坏, 都会引起他们情绪的大起大落, 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浮躁及低落情绪的表现, 及时疏导, 控制不良情绪的扩散;同时, 要教学生一些控制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 逐渐培养学生做到顺利时不娇纵, 挫折时不气馁, 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3) 培养是非观念, 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技校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 总想接触外面的世界, 无论什么事情都想尝试一下。而当今社会, 影视文化五颜六色, 书刊市场良莠混杂, 面对社会多元思想观念和信息传递方式, 青少年很容易迷失方向, 染上不良习气。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点, 找准教育的切如点进行正确引导,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比如:树立优秀学生为榜样, 培养学生的正确认知能力, 使学生懂得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同时, 还要通过严格细致的管理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培养自律意识。

(4) 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需要的宽容心境和合作精神。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庭的娇纵往往使他们为我独尊, 个性很强。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又严重影响班集体的团结合作。中技学校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 要善于发现问题, 把握时机, 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明白合作协调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 更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要使学生学会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

(5) 提高教师情商素质是落实情商教育的根本保证。目前, 情商教育已被教育界公认为当前教育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项新任务。“德高为范”, 教师要靠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因此, 要从加强师德建设入手, 提高教师自身的情商能力。每一位职教工作者, 不仅专业能力要强, 更要是情商教育能手, 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 积极向上, 热爱教育事业, 关爱学生, 对学生要细心和耐心;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 默契配合, 为学生树立榜样。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教育对策为主线, 开展情商教育课题的研究, 总结出科学经验并加以推广, 逐步提高情商教育水平。

摘要: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 情商教育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与智商能力培养相比, 对学生进行情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深入开展情商教育, 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小学阶段是学生情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情商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要加强学生的情商教育, 就要重视非智力教育, 重视情操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商的培养要针对学生在自我认识、情绪控制、团结协作、目标感和人际交流技巧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因此, 学校教育在教育学生方面仍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心理学最新研究表明, 高智商不一定会带来成功, 而人的情感商数却能影响人的一生。教学实践证明, 许多学生学习效果差, 并不是智力低, 恰恰是受情商的影响。所以, 小学生情商的培养势在必性。

一、人品教育, 学生成长的头等大事

有教育专家说教育出善良孩子的父母是成功的父母, 笔者也认为教育出善良孩子的老师也是成功的老师。“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这一直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宗旨。在农村学校, 一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却是“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认为我送孩子来学校是学习知识, 其他的事儿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了。所以, 与老师一见面问的是“我的孩子这段时间学习怎样”, “他不做作业, 留到天黑, 我来接”等, 难得听到“我孩子乐于助人吗”, “热爱集体, 有责任心吗”……另一些家长觉得我以前受了苦, 缺吃少穿。现在, 我有能力让孩子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 孩子有求必应。孩子不做作业, 养成习惯差, 老师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毫无反应。当孩子回家说学校的饭菜怎样, 家长马上找上门来, 质问老师和学校了。再有一些家长是“甩手”家长, 对学校和老师是“绝对的信任”, 孩子送到学校, 一切就拜托老师, 这些家长的借口是“孩子不听我们的, 他只听你们老师的话”, “我们忙, 哪有时间管孩子”……如此家庭教育下的孩子, 能有良好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二、心情教育,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爱心

教师必须有一个本领, 在任何情况下, 既能督促学生进步, 又能保持学生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学生得第一名高兴, 得最后一名也高兴, 让学生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 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热爱。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角是美国最有钱的人士之一, 他曾经也是穷光蛋, 家里贫困, 没上过大学, 靠推销东西为生。有一次, 他在纽交所门前碰到了一个满面笑容的人, 那个人是个股票经纪人, 他就以为当股票经纪人很幸福。于是, 他就努力当股票经纪人。后来, 他认识了一个股票经纪人培训班里的人, 那个人开始看不起他, 后来发现他玩魔方很厉害。这个人恰巧也有同样的爱好, 于是被这个人的魔方技巧深深的吸引了, 他们两个也成为了好朋友。这个人因此获得了机会, 变成了美国最有名的股票经纪人, 实现了亿万富翁的梦想。这个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在影片的最后, 这个人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他启发我们每一个人, 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 而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总之, 小学阶段在抓智商的同时, 一定要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 要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一代新人。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 教会学生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 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学生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哈佛大学的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情商”, 情商 (EQ) 概念被丹尼尔·古尔曼的《情感智力》一书发扬光大, 人们越来越关注情商发展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 20%由智商决定, 80%由情商主宰。在农村学校, 由于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打工留守儿童多等因素, 农村学生的情感教育亟待解决。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并且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而这当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凸显。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从高校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些许帮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思考

2010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0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企业缩减了招聘人数,这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而在就业问题上原本就饱受“性别困扰”的女大学生,则面临更大的考验。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受歧视问题既和女大学生的生理条件有关,又和我国的传统观念及社会现状有关,同时也与女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有关。可以说,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客观的社会原因和主观的思想意识两大方面。

(一)社会原因

1.女性就业环境整体较差。

由于近年就业压力逐年加大,使得我国女性就业歧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单位为了减轻压力,把目光投向了减少女性就业机会,认为女性在工作岗位上的精力投入不如男性,但成本却不比男性低。所以,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明里暗里地减少女性求职机会。虽然我国在诸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法规中都明文规定了妇女在劳动就业上与男性有平等的权利,但由于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女性的就业环境普遍较差。

2.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首先,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也就是说,由于近年高校不断扩招使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其次,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1]

(二)女大学生的主观意识

1.普遍择业期望过高,功利意识较浓,择业中求高、求稳、求实际。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都希望找到有发展前途,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工作,这种青年的心理特点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不少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和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了重实惠、重物质的趋势。许多女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攀比,不切实际。较少考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是否适应这种工作,对现实的切身利益考虑过多,过分强调到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工作,比如从女毕业生希望择业的地区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成为多数女生首选之地。而从从事的职业来看,公务员、行政和企业管理则成为多数女生的理想职业。这也说明在择业时求稳思想在女大学毕业生中有较高的比例。她们认为这些岗位工作稳定,工资有保障,不必总是担心失业的危险。总之,以上这些就业观念必然导致了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扭曲,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2.受传统观念中的消极因素束缚,成就动机弱化。

虽然早在解放以来我国就一直提倡女性解放,男女平等,但受传统观念中消极因素的束缚,“男主外女主内”、“重男轻女”等思想仍根深蒂固。人们在头脑中往往固执地认为男人的事业在工作,女人的精力应主要在家庭。而近年来女大学生在求职路上的被动,更容易引发了一些不正常的社会思潮。比如很多女大学生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跑招聘会不如跑婚介所”,“毕婚”族增多,“寻有房有车无贷男友”从一句玩笑变成了婚介网站上贴出的征婚信息。[2]受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事业成就动机弱化,部分女大学生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不在于“事业上的成功”和“为理想而奋斗”,而在于有个安稳舒适的生活和美满的婚姻。这种思想的导向势必会影响女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主动进取的心理,降低了竞争力,形成了人为的就业难。

3.实践能力较弱,综合素质欠缺。

对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而言,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程度普遍好于男生,她们能够将大量的业余时间投入到自习上。而男生能够将业余时间分配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比如能够积极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各种校园的社团组织,参加社会兼职工作,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这些能力恰恰是大学生毕业就业前所必备的心理准备。女大学生总体来讲情商较低,缺乏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不仅需要我国政府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市场加以扶持和保证,更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专家从教育一线出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国家政策的保证

为了减轻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教育部联合其他有关部委推出了四项“新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包括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扩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二学士学位的规模等。

在减轻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的基础上,2009年两会上郭国庆代表建议:“社会应为两性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人才市场环境,确立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社会文化环境;国家应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平等的就业机会,通过立法对女性从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加速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建立生育保障机制,由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生育费用,减轻企业所承担的生育成本……”这些政策和建议想必会在不久的将来为女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二)高校的教育引导

面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虽然由多方因素共同造成,但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偏差,综合能力的欠缺和就业准备的薄弱使得就业市场有借口拒绝接纳,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因此,高校应对女大学生加以特殊的教育引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教育,促使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在现在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考察,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成绩,还要从人品、团队合作精神、道德修养及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来进行素质考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教育应与时俱进,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3]对于女大学生从踏入校门就要注重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意识的培养,帮助她们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树立更全面、正确的性别意识。高校应引导女大学生摈弃传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思考社会和科学地审视自己,提高作为与男性平等的社会人的意识,使她们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女性的文化层次和自身综合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同时还要帮助她们树立起较强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创业意识。

2.实施差别教育,提高女大学生综合能力。

所谓“差别教育”就是在承认并尊重人的性别差异基础上,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说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我们应该承认两性之间的差别,可以根据女性的身心发展特点设定特色课程,帮助她们扬长避短,全面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说女大学生往往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阐释,而忽略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轻视知识创新,无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但很少提出质疑,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较为薄弱。同时,女大学生的知识面一般较窄,对抽象理论缺乏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她们虽富于情感,但理性水平却相对较低。因此高等教育应在使女同学发展健康情感的同时,要重视提高理论水平,设置诸如逻辑学等有关思维过程和思维训练的课程,社会学等有关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课程,引导女大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敢质疑、在实践中敢创新的能力。学校还可以开设如礼仪、艺术、审美等有利于提高女性艺术修养的课程,开设家政、服务、旅游、商务、外语等有利于发挥女性职业特长的课程。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帮助女大学生形成以良好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状态,提高综合能力,为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4]

3.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1)加强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连续性与长效性。

由于心理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明确的认识,在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上缺乏清晰性。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点,我建议,高校应对女大学生从大一就建立职业规划的教育制度,形成职业辅导的连续性和长效性。比如从新生入学时就增加职业规划内容,培养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充分让女大学生认识到性别差异在职场上并非都处于劣势,认识到综合能力是就业、职业、事业发展的基石,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进入二、三年级的女学生,让其及时了解用人市场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帮助她们增强相关能力。当前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也同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高校应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在职业规划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帮助个体通过专业的职业心理测评,认识和理解自身的特点,提升自我概念,探索和开发自己的潜能,进一步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模式和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社会,适应市场用人模式的职业决策。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女大学生多参与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增强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过社会实践初步了解社会,及时纠正不且实际的就业观念,摆正态度,正确接受自身优势与劣势,抓紧时间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通过开设各种有关于女性职业规划方面选修课、辅导课及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敏感话题加以指导,使其树立自信心。进入大四后,高校可以指导女大学生对在校的各项能力锻炼做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已充分,不断修订、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除了常规的就业指导课,还可以聘请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适合女性选择的各行业人才要求。最后,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利用校友人脉资源,及时将有效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思想包袱较重的特点,通过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她们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做好应聘心理准备,稳定情绪,为在应聘过程中正常展示自我奠定基础。

(2)加强女大学生情商培养,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情商是相对于智商而言提出的、与一个人成才和事业成功有关的一种全新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非智力活动的重要指标。[5]可以说情商是当今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

从上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观意识原因分析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在情商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欠缺,造成了其求职的障碍。因此,高校如何加强女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为就业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女大学生的情商培养。

①加强培养女大学生的受挫能力

诚如上文分析所述,当今女大学生受传统意识中的消极因素及就业压力影响,普遍就业自信心不足,认为遇强则弱是女子的本性,当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不是心灰意冷就是自怨自艾,欠缺受挫能力和执着精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高校可以在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过程中,有意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安排,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阻碍,培养女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的忍耐力、坚持力。告诫她们,在求职乃至今后的工作中,困境、挫折、失败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要她们能够正确认识挫折的双重性,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判断力。同时,可以教授一些专业的心理调控方法,在遇到挫折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②增强女大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一个人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成就、获得成功,除了个人的素质和努力外,还要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因此,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必备的素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把“学会合作”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可以说,合作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一种时代的精神,一种教育的理念,一种工作的作风。因此,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对他们的就业至关重要。[6]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尤其是女生,普遍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无所适从,并且受性别个性的影响,有一定的嫉妒心理,导致合作能力较差,很不利于就业发展,因此,高校应在有限的条件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寻求实践机会来培养女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比如在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在日常的课外活动中,通过活动来不断增长学生的适应能力,磨合与他人交往关系;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循环实践,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提高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③培养女大学生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能够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不断完善个体社会化,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必备能力。简单地可以解释为具有灵活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和方式以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剧增,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今女大学生的学习能够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的单一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能力,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和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可是就现在的就业形势而言,能找到专业对口的职位并不多,即使获得专业对口的职位,在工作中用的专业知识也仅占大学所学的30%,并且大部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非常重视求职者接受新事物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具有及时了解职位情况,较快接受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成为就业竞争中非常重要的优势之一。而上述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恰恰是当前女大学生普遍比较欠缺的。所以,本文认为高校应在教育过程中,针对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女大学生授之以“渔”。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式的家庭作业,如对某一知识点的看法,对某一专业技能发展情况的态度等,通过论文、讨论等形式来完成,因为这样的问题答案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需要学生用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所以学生就需要在课下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搜集相关讯息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完成作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循序渐进地训练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相关部门应该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女生兴趣,激发成就动力的活动,从中培养女大学生积极拼搏、努力进取、自主学习和敢于挑战新事物的创新能力。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各方面都应该积极探讨原因,找寻对策,重视女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女大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进取,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在就业过程中展现女大学生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凤凰网,2009,9,8.

[2]人大代表:剖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题http://www.sina.com.cn,2009,03,02.13:01.

[3]穆玲.谈思想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相互结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42.

[4]沈晓梅.女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差别教育.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9.

[5]吕全建,崔永.谈情商与大学生就业.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52.

[6]潘艳纯.简析情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10:82.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在幼儿情商教育中的表现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一般分为专制型、忽视型、溺爱型、民主型。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幼儿情商教育中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 某一天, 当你带着孩子逛街时, 突然, 你的孩子被一件玩具所吸引, 你已经表示过不能再买玩具了, 可是孩子还是赖着不走, 哭闹非要不可, 这时, 作为家长的你该怎么办?

专制型的家长信奉权威, 做事专断, 脾气暴躁, 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判断孩子的所发生的问题, 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与控制。例如当孩子在商场内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希望家长能给他买下来时, 专制型的父母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原则, 坚决不会购买, 并且也会对简单粗暴地处理孩子当下哭闹的行为, 一般这类家长经常会说的就是“家里玩具那么多, 买什么玩具!还不快给我回家!再不走你一个人待在这里”。专制型家长决定的事情便是圣旨, 孩子只能遵从, 违背便会受到惩罚。

在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 父母表现出漠不关心, 对于孩子的需要常常视而不见, 缺少对孩子情感和内心的关注, 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在孩子购买玩具的这个事情上, 忽视型的家长专注于自己其他事情, 比如一直看手机、一直在工作等等, 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又或者这类家长想方设法转移孩子当下的注意, 以另一件事情填补孩子此时关注的事情, 比如会说“我们要么一起去吃冰激凌吧”, 于是拉着孩子走开。

在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 父母一般会产生两种极端。一类父母过分宠爱孩子, 对孩子言听计从, 听之任之。当孩子看见玩具想要的时, 父母会随着孩子的心情, 无法节制。另一类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爱, 反而高控制, 过度保护, 犹如温室的花朵。

在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 家庭气氛和谐、民主。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 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 即不过度保护又不放任自流, 面对孩子的需要能给予及时的回应与帮助, 鼓励孩子, 及时沟通。

二、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商教育的影响

专制型的家长对幼儿规矩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 同时也会约束孩子的行为, 告诉孩子并不是想得到什么都可以。但是家长常常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回绝幼儿, 久而久之, 孩子会变得驯服、缺乏生机, 创造性受到压抑, 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减少, 亲子关系会变得淡漠, 孩子性格内向, 自卑, 退缩、怀疑, 或变得胆大妄为, 言行前后不一致, 从而影响人际交往。加之, 父母常常过于严厉对待孩子、脾气暴躁, 会幼儿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 家长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法做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从而孩子的移情能力也缺乏培养。

忽视型的家长在孩子遇到想吃的零食和想要的玩具时, 对孩子的需要常常视而不见, 许多家长会采用忽视法来转移幼儿当下的注意力, 或者以另一件事情来转移幼儿对手头事情的兴趣。但是, 在情商教育中, 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存在质疑的, 因为家长没有正视幼儿的需要, 可能会对幼儿感觉到爸爸妈妈不关心我, 忽视我的感受和需要, 既然爸爸妈妈都不关注我的需要, 那我也不用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与需要。长此以往, 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会过分忽视自己的感受。当然还有一种极端, 幼儿认为父母都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自己也没有必要在乎别人的感受, 所以, 忽视型下的孩子对待周围的人会比较冷漠, 表现出漠不关心, 严重影响情商的发展。另外, 以一种活动转移幼儿当下的兴趣还存在一个危险的隐患, 这会给幼儿造成一种现象, 就是如果想要什么得不到时, 就会用另一种东西作为威胁, 比如这次要玩具小熊, 父母用吃冰激凌来转移, 下次孩子要吃冰淇淋时, 若家长没有满足, 幼儿可能会想到用之前的玩具小熊或其他玩具进行威胁交换, 总之, 不管怎样, 幼儿都会得到一样东西, 这对幼儿的发展不利。

溺爱型的家长面对幼儿的哭闹会变得束手无策, 只要孩子开心, 怎样都行。如果孩子想要玩具, 即使已经买了很多类似的东西, 但依然“心软”地顺着孩子, 尽可能满足他的愿望。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从这一角度来看, 确实优于专制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但是物极必反, 这类孩子缺少约束, 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极差, 这方面恰恰是情商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 他习惯于当下即时满足, 无法做到要努力一下才能实现目标。现实生活中这类孩子较多, 无法控制自己的需要, 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然在学习中意志薄弱, 坚持性与专注力不足。研究结果也表明, 过度干涉与过度保护与幼儿情商呈负相关。再者, 这种方式培养下的孩子,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满足他的愿望和要求, 缺乏独立性。因此, 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 会遇到严重问题。

民主型的家长既不像专制型的家长权威粗暴, 也不像溺爱型的家长听之任之, 更不像忽视型的家长置之不理。反而, 民主型家长的角色更像“牧羊犬”, 悉心照料保护羊群, 同时给羊群指引正确的方向。家长在面对幼儿买玩具的事情上, 首先肯定幼儿能向大胆主动地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想法, 鼓励孩子敢想敢说。其次, 这类家长会换位思考, 并表示“如果我是你, 看到这么可爱的玩具, 我想我也会像你一样爱不释手, 想把它买回家。”这种移情在幼儿情商教育中非常关键, 这不仅可以迅速与幼儿建立情感联结, 也可以瞬间安抚孩子的内心, 同时, 幼儿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久而久之, 会以父母为榜样, 对他人也能做到移情, 从而提高了孩子的情商。情感认同与情感接纳只是民主型家长做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引导孩子树立规矩。民主型家长坚持“温和而坚定”的教养原则, 与幼儿商定一个月享有购买一件玩具的自主权, 体现了家庭的民主与尊重, 即“温和”。但是一个月只能有一次机会, 若已经用完一个月的机会额度, 再要买就只能等到下个月了, 家长在执行规则时要做到“坚定”。这对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在教育中, 孩子等不及是个大问题, “一个月只能买一次玩具”极大帮助了幼儿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当孩子能在家长提醒下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 家长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会强化幼儿的行为。

三、总结

家长通过具体的教养态度和行为, 向幼儿传递了父母的生活态度, 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情商方面也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若幼儿与父母的交往相处模式是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的, 那么他们会把家庭中良好的相处模式与情感体验带入自己生活与社会交往中, 这有利于他们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由他的专业技术能力, 另外的85%来自人际关系、有效沟通这样的软科学本领。因此, 社会交往作为情商教育的最重要内容, 成为未来能否获得成功、能够获得幸福快乐的关键。

作为父母应该为幼儿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轻松、尊重但又有原则和规矩的家庭氛围, 父母双方达成一致性的教育观念, 并尽量采取正面的、科学的、鼓励的、正确的教养方式, 宽容对待幼儿, 以促进幼儿情商的发展。惩罚型的、简单粗暴型的教养方式会降低幼儿在情商方面的发展。父母持有才能真正的理解幼儿, 帮助其提升情商教育的质量。

摘要:幼儿期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时期, 情商决定着一个人未来能否成功, 生活是否快乐幸福。影响幼儿情商发展的因素很多, 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商影响重大。本文从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分析, 探讨其与幼儿情商的联系, 从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幼儿情商,影响

参考文献

[1] 卢志勇, 韩布新.家庭教养方式及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相关性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6 (5) .

[2] 张富洪.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及其实施[J].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0 (12) .

[3] 李坚敏.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5) .

情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思维新模式

大学生情商教育作为一项认识自身情绪, 辨识他人情绪, 提升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主体行为, 需要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之上。新形势下, 情商教育要转换思维观念, 形成既重视现实思维又掌握虚拟思维, 既借助事务思维又结合数据思维, 既强调客体思维又强化主体思维的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思维新模式。

( 一) 既重视现实思维又掌握虚拟思维。随着网络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并存,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现实思维与虚拟思维共同存在于人体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具有较强的活力与创新力, 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多元, 因此, 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就应当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思维步调来开展, 既要重视现实思维变化所带来的情绪问题, 又要重视虚拟思维变化所带来的情绪问题, 形成大学生情商网下与网上教育工作的联动机制。

( 二) 既借助事务思维又结合数据思维。大学生情商教育千头万绪, 千丝万缕, 仅运用事务思维难以有效解决在情商教育所遇到的新问题。在大数据时代, 通过分析数据的类型、特征以及内容, 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与行为特征。在情商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 充分运用数据思维, 找出各类数据分析各类问题的内在规律及联系, 将其与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相联系, 从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与行为规律, 并结合应用事务分析、事务梳理、事务应对的事务思维, 提升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精细化, 逐步提高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三) 既强调客体思维又强化主体思维。在开展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时, 主体思维是将大学生作为主体来对待; 客体思维是将大学生作为客体对象。换而言之, 大学生既是客体的被教育对象, 又是主体学习者。因此, 在开展大学生情商教育活动时, 要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思维, 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从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实践新形式

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是一项主体实践教育活动。从常态来看, 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实践形式主要涵盖教育体系、活动开展以及平台搭建等, 而实践内容的有机统一与实践形式的行之有效是情商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基于此, 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应着力于思维新模式, 创建实践新形式。

( 一) 推行纵横交错全程连贯式的体系化教育。当前, 情商教育体系需要整合优质资源, 强化教育合力[1],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横向教育作用, 也要强化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纵向教育作用, 从而形成纵横交错全程连贯式的体系化教育, 为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系统化提供保障。

( 二) 开展传统现代融合式的多样化教育活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是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延伸, 是大学生提升情绪管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设计大学生情商教育活动时, 要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将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精髓根植于现代文明之中, 推出形式新颖多样、教育意义深远的实践教育活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要将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相融合, 既要依托传统载体 ( 如校园、社区、课堂) , 又要借助于现代载体 ( 网络、手机、电视) , 务求增强情商教育实效。

( 三) 架构网上网下互动联动式的系统化教育平台。平台教育是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有益阵地, 主要由网上教育平台和网下教育平台组成。[2]开展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要利用网上平台教育和网下平台教育的特性, 互相取长补短, 发挥网上网下教育平台的优势, 建立网上网下平台联动机制, 形成网上与网下平台互动模式, 进而整合和利用网上网下的优秀资源, 架构情商教育系统化教育平台。

摘要: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根本保障。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这对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 本文从大学生情商教育工作的思维新模式和实践新形式两方面展开研究, 务求增强情商教育实效性, 创设情商教育新情境。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晓艳.大学生情商教育路径的转变与重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5) :642-646.

上一篇:医学科学下一篇:全科医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