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制图自考范文

2023-10-11

土木工程制图自考范文第1篇

经过两周的工程制图上机实习,让我深切感受到计算机绘图强大的功能特点:制图精度高、出图速度快。特别是输出高精度集成电路板图和以人力难以绘制的曲线曲面图尤为突出。

AUTOCAD是美国公司开发的一个很有代表的

二、三维交互图形软件,它的特点很鲜明 (1)、提供多种用户接口,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2)、提供机本绘图功能,二维绘图功能十分强大。 (3)、提供很强的图形编辑功能。 (4)、具有三维造型功能。 (5)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提供二次开发接口。

两周实习期间,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我们懂得了很多制图方法和技能:怎么运用偏转角、倒角、镜像、阵列、旋转、延伸、比例、拉伸等命令,通过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我们学会画简单的装备图。对工程制图这门课有了更深的了解。

土木工程制图自考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适用性 培养目标 应用型 课程设计模式

课程地位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课。服务的主要教学专业为: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为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建筑制图与识图》作为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课程内容与“应用型”教育目标的适用性

这门课程主要包括画法几何部分、专业制图部分、读图部分、AutoCAD四部分。因为专业制图基础部分、专业读图部分是在学生初次接触专业知识(第一学期还未开设房屋建筑学和建筑结构课程)的情况下讲授,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补充专业知识,而大部分的大专院校一学期18周,周课时为4课时或6课时,即便前三部分内容紧缩课时量,AutoCAD部分也是讲授不完的,并且AutoCAD需要上机操作,所以个人建议AutoCAD可以在第二学期单独开设课程,周课时宜为4课时,给学生留下了自己操作训练的时间。

传统的画法几何除了为专业图提供投影理论外,更多的是研究在平面上用作图方法来解决空间的几何问题,与实际读图的联系不大,因此作适当的压缩,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投影理论和初步建立空间立体到平面图形的逻辑思维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制图标准摘要,绘图工具的使用,几何作图,简单尺寸标注,点、线、面的投影,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求法。可将此部分内容淡化,降低要求,不细讲作图过程,让学生可以先知其结果。投影变换部分作舍弃处理。

组合体部分是贯穿整门课程的要点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起着主导作用。标高投影、断面图、剖面图以及建筑工程图是学习专业图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应加强,尤其要强调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AutoCAD部分,除熟悉各种命令的使用之外,应注重训练学生如何又快又准地画好专业图,也为以后的CAD考证以及就业作好准备。

这样的调整使土木工程制图更适应于大专院校“应用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设计

1.实践课时方面。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土木工程制图的总课时是较为合适的,总课时是78课时。我们将理论和实践课时的比例进行了调整,画法几何部分大幅度压缩,原先占总课时的35%,现在调整为20%,实践课时只占20%,现在调整至40%。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以及对学生的调查来看,调整后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是合适的,那么接下来会尝试进行进一步调整。

2.课程设计模式。这门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常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的模式,即画法几何和绘图基础知识等这些理论讲完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工程图,读图这部分是在绘图的时候边画边讲,图纸完成时读图也讲完。这种课程设计模式的好处是,学生绘图和读图是同时进行的,在绘图中读图,在读图中绘图,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的缺点是识读每份图纸的时间间隔比较长,读图不够系统化,前后所看过的图纸学生联系不起来,应该将学生学习的所有图纸制成多媒体,放给学生看并讲解,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所以建议应该改变为“理论+实践+多媒体”的模式,画法几何和绘图的基础知识仍然黑板讲授,制图应在制图教室完成,最后采用多媒体讲解图纸。

3.教学方法与手段。当前,大多数制图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学挂图和模型作为主要教具,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被动教学方法。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尝试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入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其次,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曾经做过如下尝试效果良好:

(1)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筑制图是专业基础课,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对于建筑工程制图,要画一些结构图,学生必须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而制图课先开于其它专业课,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较少。因此为了让学生对一些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把在施工现场拍的照片以及有关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放给学生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强调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课程结束学生自己将所有三号图纸作业装订成册,并作为学生毕业时重要考核。

现在大部分图纸是用AutoCAD画的,而绘图员的岗位较多,所以在学校时就应该多让学生上机练习,多画一些专业图,把这部分练熟练精。

(3)灵活采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老师演讲,学生听讲”的单一模式,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三面投影各种位置平面投影特性部分,老师先讲三面投影是如何形成的,那么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我们引导学生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去想象。这样学生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对课程“应用型”教学与教育的设想和构思

由于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围绕这一点,图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以能完成读懂并完成绘制建筑工程设计图为目标。在实践教学上,形成相对独立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形成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学手段体系。通过对实物的讲解,较为直观的使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参加实际的绘图操作,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图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建议应该安排一周的“建筑施工”生产实习。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外,应该努力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

土木工程制图自考范文第3篇

摘要:基础设施在国家建设和发展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更好的助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水利工程专业学科,而水利工程制图是该专业的重点课程,开展水利工程制图教学的主旨,主要是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尺规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等技能,随着强化教学效果要求的不断深化落实,对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势在必行,基于此,笔者就在下文中开展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融合实践的分析研究,旨在探寻优化水利工程制图教学方法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职业技能大赛;融合实践

引言

毫无疑问,各家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国家培养集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于一身的各种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就需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开展学科竞赛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和问题分析与处理等各项能力的提升,在水利工程制图教学中,深入探索水利工程制图课程与职业技能大赛相融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对于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极具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制图》“课堂+竞赛”教学模式的优点

对于《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传统的课堂学习难以满足对此项课程的学习研究,因此将制图竞赛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了融入,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此项课程内容的探究,对于其绘图能力也有所提升。

此项实践将课堂、竞赛进行了融合,克服了以往教学的单一性,使学生们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推进了本门课程的专业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学者对于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们对于所学内容的实践性和自主性都有了新的追求,此项实践能够满足其对个性化和实践性的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乐趣,对于所学的知识也能更加印象深刻,活学活用。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案。

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将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进行合理的融合和运用,帮助其提升自身能力。老师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和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交流,合理的运用信息反馈机制,提升教学和服务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便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探究。这项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将传统课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融合,将枯燥的文字图片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在学生们眼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的感性认知,对于学习中的重点问题能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竞赛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其思考,提升其创造性思维。

二、《水利工程制图》“课堂+竞赛”教学模式实施

“课堂+竞赛”教学模式能够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授课,作为指导的核心。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独立思考,对于其创新性也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较为复杂,各个章节之间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和实际水利工程进行联系,这也导致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很难有深刻的印象,并运用到实际制图过程中。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将课程的内容分为了两部分来进行教授。在大一时期,主要是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此部分主要属于基础阶段。在对基础知识的讲述过程中,老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能够明确这些知识的具体使用方法,在头脑中构建模型,并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对于专业制图部分,则是在大三时期进行教学。此部分的专业制图需要大一期间学习的CAD、二维三维绘图知识的辅助才能进行。此项教学过程并不过多的依赖于老师的教学,还需要学生们能够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制图,并完成专业课程设计。水利学院综合协调管理,统合工程图学实验室、水电站实验室、水工结构实验室等构成的完善的实验室系统,能够建立起水利工程模型的细部结构,帮助学生对制图内容进行直观的展现,发现自己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意识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帮助其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转变,拓宽其思路,提升其创新能力。在前期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与基本制图已经有了大概的框架,但是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则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是除了实践难以通过简单的制图发现的。

学科竞赛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其制图,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的面对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对于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地利用,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对于学生的组织写作能力也能充分地进行培养。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制图竞赛中,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于竞赛的宣传工作,并对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积极性。低年级同学应该明确的意识到制图竞赛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地参与进去。在早期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要严肃认真,将基础打好。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来对待竞赛。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培训工作,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参与到竞赛中去。为了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可以使用老队员带新隊员的方式进行,不断为竞赛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制图作为水利工程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从业后的专业能力,而科学性的改进和优化水利工程制图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因此,相关教职人员很有必要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融合实践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沈蓓蓓,陈丽娟,刘庭想,贺荣兵.平衡常规教学与职业竞赛关系的思考——以《水利工程制图与AutoCAD》教学为例[J].绿色科技,2019(03):261-262.

[2]李昂,苏静波,张继生.新形势下港航类水利工程制图课程的若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50):228-229.

[3]付文艺,陈达波.高职院校《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3):69-72.

土木工程制图自考范文第4篇

《土木工程制图》作为主干专业基础性课程, 在土木类人才培养过程中, 其核心地位及重要性较为明显, 在应用型高校中尤为突出。课程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三个部分。本课程在土木类专业中起到选修课的作用, 学习结果直接关系到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这三部分内容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土木类大一新生而言, 无疑具有很大的挑战。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各高校《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其主要形式有: (1)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画法几何部分与工程制图及AutoCAD绘图部分分开讲授, 大一上学期学习画法几何部分, 下学期学习工程制图及AutoCAD绘图部分; (2) 将AutoCAD绘图软件应用部分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完全脱离出来, 另成立一门《土木工程CAD》课程, 这两门课程独立设置, 先开设前者, 再开设后者; (3) “融合”模式, 即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 将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及AtuoCAD绘图软件应用融合一体进行教学。上述3种主要模式虽然各有差异, 但共同点是没有及时补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技前沿技术,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 均以传统的“教”为中心, 师生互动较少, 学生被动学习。当前, 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习媒介日新月异, 在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激发他们对《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是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课题。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 删除技术陈旧、与实际相脱节的内容

目前, 土木类企业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为解决好土木类人才培养, 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各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校为示范性应用型高校, 教学改革需从低年级专业基础课程开始,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首当其冲。

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 由于考虑到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CAD绘图软件应用三部分之间的知识连贯性较强, 我们采取“融合”模式, 将这三部分内容合并在一起。这种模式可以使该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够做到有机结合, 但同时也造成了这门课程的内容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授课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体系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 根据各专业方向及市场需要, 适时删除那些技术陈旧, 与实际相脱节的内容。比如:画法几何部分的辅助投影, 这部分内容对于土木类专业而言基本没什么用处, 因为建筑物绝大多数为规则形体, 三面投影体系就可以满足其投影需求, 不需要再增加辅助投影面来投影;我们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 提倡以专业需求为导向, 大刀阔斧地删除掉一些与专业无关、陈旧并与实践脱节的课程章节, 帮助学生迅速进入专业学习的氛围中, 激发其学习兴趣, 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 补充与课程相关的科技前沿技术内容

近年来,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是当前建筑行业的领先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设计, 它既包括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 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 将两者进行完美结合来实现集成管理。通过应用BIM技术模型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可视, 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等整个建设过程可视, 方便进行更好的沟通、讨论与决策。目前, 我国也在积极推动该项技术在国内建筑领域的发展。由于是新技术, 引进时间不长, 在用人市场上BIM方向人才呈现短缺现象。在这一契机下, 我校《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将建筑行业近年来兴起的BIM技术补充至原有的课程体系中, 并与CAD绘图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 使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融合成一个新体系。新技术核心内容的引入可引起学生对本专业前沿技术的兴趣, 调动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 启发法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授课方式由传统的灌输法转为启发法, 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是教师单纯的讲授, 学生被动学习;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 “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都要调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术性及专业性, 明确提出对学生的参与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用批判性思维学习该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先设计成若干个问题的形式提出, 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同学之间可以分组讨论, 并得出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 再各组的答案全班范围内相互分享相互补充。最终,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最终结论;这种授课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土木工程制图》课程除了授课内容上可以采用“启发法”互动讨论外, 还可以针对每章节所学内容要求学生们自己设计相关习题并给出解题方法和步骤;授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 要求每组讨论并设计出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习题并给出答案;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做题变为“启发式”主动出题, 这个过程既加强了学生们对该章节知识点的回顾与总结,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二) 演示法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内容较为抽象, 一些原理、概念等仅靠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其多媒体教学方式由传统的“图片式”展示变为“虚拟三维模型动画演示”, 这样既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又可以利用直观的形式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演示法”教学, 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丰富课堂教学信息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演示法”授课方式要求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 能够灵活应用多种软件 (比如:3DMax、AtuoCAD、Phtoshop、BIM等) 制作出三维动画模型;授课时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可以利用动画模型演示来辅助讲解, 在三维动画模型演示的过程中, 可选择各个角度全景展示, 还可进行分段展示或将某处节点放大展示等, 教师需要控制好三维动画播放的速度,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启发引导学生来发现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 以及各部分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通过三维模型动画演示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化繁为简,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的考核不再局限于“平时考勤+期末考试”一种形式, 而是采用多元化考核的方式来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比如:我们采取平时成绩占30%, 课堂小测验占30%, 期末考试占40%的考核模式。其中, 平时成绩主要包含10%的考勤、20%的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主要包括:10%的课堂讨论、20%的随堂测试;这样量化的考核占比使总成绩不再偏向期末考试, 而是强调课程全阶段的学习, 从而会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平时及课堂学习,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结语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拒绝被动地灌输知识, 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精神, 是每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课题。

摘要:以“演示法”作为“纽带”, 将形体设计和行业先进技术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有机融合至《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 优化其教学体系, 改进其教学方法。尝试以三维立体动画模型并结合工程案例的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演示为驱动, 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 新的教学模式目标更为明确,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土木工程制图,启发法,演示法,三维动画模型,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业明.“作业驱动”下CAD融入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图学学报2018, 39 (5) :1009-1013.

[2] 何蕊.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实践[J].图学学报2018, 39 (4) :782-785.

[3] 刘晶, 张敏, 陈爽.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2018, 7 (9) :121-122+128.

土木工程制图自考范文第5篇

为了提高或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或使钢具有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冶炼时特意往钢中加入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叫合金元素,所冶炼的钢叫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高合金钢。

2、试分析说明铁素体钢、奥氏体钢、莱氏体钢的形成原因。 某些合金元素的加入会使奥氏体相区缩小,特别是Cr、Si含量高时将限制A体区,甚至完全消失,使得室温下只有单相铁素体组织存在。如高Cr含量的铬不锈钢均属铁素体钢。

6、指出下列合金钢的类别、用途及热处理特点;

40Cr:调质钢,多做重要零件,轴齿轮等重要零件。热处理工艺为:淬火+高温回火

60Si2Mn:弹簧钢,冷轧弹簧;淬火+中温回火

GCr15:滚动轴承钢,滚动轴承材料;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9SiCr:低合金刃具钢,板牙、丝锥、铰刀;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40CrNiMo:调质钢重要较大截面零件;调质

Cr12MoV:冷作模具钢,制造冷作模具;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5CrMnMo:热作模具钢,中小型热作模具;淬火+高温回火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用作600°以下过热管道及结构碳化物形成元素则阻止石墨化。2)冷却速度的影响:铸件的冷却速度对石墨化有很大影响。冷却速度越慢,即过冷度越小,越有利于原子扩散,对石墨化越有利;反之,当铸件冷却速度较快时,不利于石墨化过程的进行,碳可能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甚至出现白口。

3、什么事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孕育处理?

为了细化灰铸铁的组织,提高铸铁的力学性能,通常在碳、硅含量较低的灰铸铁铁液中加入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经过孕育处理的灰铸铁叫孕育铸铁。孕育铸铁的金相组织实在细密的珠光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的石墨片,故其强度高于普通灰铸铁。 性、炭化物析出);铝合金,淬

火(仅造成饱和,无强化效果),时效强化(第二相析出是强化)。

4、何谓硅铝明?它属于哪一类铝合金?为什么硅铝明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变质处理前后其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这类铝合金主要用途何在?

铝硅铸造合金又称为硅铝明。铝硅系铸造合金。元素硅能提高合金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铸造性能。变质处理前强度低,铸件致密度不高;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提高。用于强度硬度要求高的零件。

5、黄铜能否进行时效强化?一般采用何种强化方式?

不能。固溶强化和过剩相强化。

6、锡青铜主要特点是什么? 铸造性能上具有流动性差。偏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和化纤三大类。

2、何为高聚物的老化?防止老化的措施有哪些?

高分子材料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空气、火、光、热、辐射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使聚合物失去原有性能的现象成为老化。防止:1改变聚合物的结构2加入防老化剂3表面处理

4、举出4种商业上最常用的热塑性塑料,简要说明其用途。 ABS塑料:机电行业,常用来制造齿轮、管道、电机外壳等。聚碳酸酯:广泛应用于机械、仪表、电讯、交通等领域。有机玻璃:主要用来制造具有一定透明度和强度的零件。聚四氟乙烯:制作化工机械上各种零件。

6、用金属制作塑料制品的镶嵌某些合金元素的加入会使奥氏体相区扩大,特别是Ni、Mn。当钢中加入大量这类元素时,甚至可使A

1、A3和Acm线降至室温以下,从而获得在室温下只有单向奥氏体存在的所谓奥氏体钢。如高Mn含量的耐磨钢,高Ni含量的不锈钢均属奥氏体钢。大部分合金元素可使Fe-Fe3C相图中E点左移,E点左移意味着莱氏体有可能在碳含量远低于Wc2.11%的合金钢中出现。

3、通过对45钢和40Cr钢的性能分析,说明化学成分对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①40Cr钢的碳含量与45钢的碳含量相当,所以他们硬度相当,40Cr中Cr的加入主要增加淬透性,强度有所提高,对塑性、韧性影响不大。②Cr使C曲线右移,提高淬透性,淬火后40Cr钢硬度更高。③Cr与C有更强的亲和力,回火时析出弥散碳化物,均匀分布于基体,造成二次硬化,提高钢的强度,40Cr钢硬度高于45钢。

4、什么叫做第一类、第二类回火脆性?其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如何?

第一类:淬火钢在250~350°C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称为。。。几乎所有淬火后形成马氏体的钢在该温度范围内回火时,都程度不同的产生这种脆性。目前尚无办法完全消除这类回火脆性。 第二类:淬火钢在500~650°C范围内回火后出现的脆性称为。。。一般认为与Sb、Sn、P等杂质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偏聚有关,Ni、Cr、Mn等合金元素促进杂质元素的偏聚,这些元素也易在晶界上偏聚,所以增强了这类回火脆性的倾向。Ⅰ对于截面小的零件,自回火温度快速冷却;Ⅱ大截面,由于中心部位很难快冷,可在钢中加入适量钼钨等合金元素。

5、根据高速钢的热处理特点,说明合金元素对高速钢性能的影响。

1)碳:一方面要保证能与钢中的W、Cr、V等合金元素形成足够数量的碳化物,又要有一定的碳溶入高温奥氏体中,使淬火后获得足够碳含量的马氏体,以保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热硬性。2)钨:是使高速钢具有热硬性的主要元素,也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3)铬:主要增加高速钢的耐磨性和淬透性。4)钒:显著提高钢的热硬性、硬度、耐磨性,并且还能细化晶粒,使钢对过热敏感性降低。 件;固溶处理

7、奥氏体型不锈钢与Cr13型不锈钢相比有何特点?用Cr13形不锈钢制造机器零件、工具、滚动轴承、弹簧,应选何种钢号?并制定热处理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塑形、韧性、耐蚀性好于Cr13型不锈钢,但切削加工性小于Cr13型不锈钢,有应力腐蚀倾向。机器零件(1Cr

13、2Cr13)油淬+高温回火;工具滚动轴承(

3、4)预热、油淬+低温回火;弹簧(

3、4)油淬+中温回火

8、为什么硬质合金采用粉末冶金生产?YG

8、YT30的成分和用途有何不同?

硬质合金由于硬度太高、性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所以采用粉末冶金生产。YG8:含钴8%含WC92%的钴钨类硬质合金,铸件冲压段,铸件表皮断面断续精车;YT30:含TiC30%其他为WC和Co的钨钴类硬质合金连续面半精车和精车。

9、今有一拖拉机曲轴,根据其工作条件,如何选材?其热处理工艺如何制定?

心部韧,表面硬。可选40Cr、40CrNiMo合金调质钢。下料—锻造—退火或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装配

10、汽车变速齿轮是在承受较强烈的冲击作用和受磨损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的,对于这类构件,应如何选材和制定热处理工艺?是举例说明。 合金渗碳钢20CrMnTi。下料、正火、加工齿轮、渗碳、预冷、油淬+低温回火、喷丸、精磨齿。 1.铸铁分为哪几类?其最基本的区别是什么?

按石墨化程度分3类:白口铸铁,碳几乎全部以Fe3C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麻口铸铁,碳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Fe3C形式存在。

按石墨形态分为4类:灰铸铁,石墨呈片状。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蠕墨铸铁,石墨呈短小的蠕虫状。

2、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

1)化学成分影响:铸铁中的碳和硅石墨化的元素,它们的含量越高,石墨化过程越容易进行,析出的片状石墨就越多、越粗大;反之,石墨越少,且越细小。铸铁中的Al、Cu、Ni、Co等合金元素也会促进石墨化,而铸铁中的S及Mn、Cr、W、Mo、V等

4、在铸铁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都完全石墨化,第三阶段或完全石墨化,或未石墨化,或部分石墨化,问他们各得到什么组织?

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

5、为什么说球墨铸铁是“以铁代钢”的好材料?其生产工艺如何?

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大大高于灰铸铁,并优于可锻铸铁,他的某些性能接近于钢,如弯曲疲劳强度、耐磨性、抗拉强度。同时,球墨铸铁还保留有灰铸铁的一些优点,如优良的铸造性、切削加工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球墨铸铁可通过热处理大大提高其性能。

6、可锻铸铁是如何生产的?可锻铸铁可以锻造么?

一、先浇注成纯白口铸件。

二、石墨化退火。可锻铸铁由于石墨呈团絮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比片状石墨要小,所以可锻铸铁的强度比灰铸铁高,还具有一定的塑性和较高的韧性,所以不可锻造。

7、试指出下列铸件应采用的铸铁种类和热处理方式,为什么? 1)机床床身:孕育铸铁,时效处理、退火、表面淬火2)柴油机曲轴;球墨铸铁,退火、正火、调质、等温淬火3)犁铧;黑心可锻铸铁,石墨化退火4)汽车后桥壳;可锻铸铁,球墨铸铁5)热处理箱式炉底板;耐热铸铁6)球磨机衬板;耐磨铸铁。

1、解释下列名次:

1)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对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时效强化: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延续而显著提高的现象。

2)纯铜:工业纯铜具有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膜后成紫色,故一般称为紫铜。黄铜: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青铜:除锌和镍以外的其他元素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青铜。

2、铝合金可通过哪些途径达到强化目的?

①固溶处理+时效强化②细晶强化③加工硬化

3、铝合金的强化热处理原理和工艺操作与钢的强化热处理原理和工艺操作有什么异同? 热处理:铝没有同素异构转变,钢有。工艺:钢,淬火(马氏体强化、固溶强化),回火(塑韧倾向大极易形成分散缩散等特点。锡青铜铸造因极易形成分散缩孔而收缩率小,能够获得完全符合铸模形状的铸件,适合铸造形状复杂的零件。

7、轴承合金必须具有什么特性?其组织有什么要求?举例说明常用巴氏合金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性能:1具有良好的减摩性和耐磨性,以利于润滑油膜的形成2在工作温度下,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疲劳强度,以便承受轴颈所施加的载荷3具有良好的磨合型,使载荷均匀作用在工作面上4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导热性。要求:1金相组织应由多个相组成2轴承材料的基体应采用对钢铁互溶性小的金属3软基体具有良好的镶嵌能力。常用巴氏合金为锡基轴承合金和铅基轴承合金。

8、钛合金分几类?性能上有何特点?

α型钛合金、β型钛合金、(α+β)型钛合金。①α型钛合金的室温强度低于β型钛合金和(α+β)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强性和抗氧化能力,焊接性能好,并可利用高温锻造的方法进行热成型加工,α钛合金不能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工艺只有再结晶退火和去应力退火②(α+β)钛合金塑性好,容易锻造、压延和冲压成型,可通过淬火和时效进行强化3β钛合金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冲压性能,可通过淬火和时效进一步强化。

1、以某一类机械零件为对象,说明其选材的一般原则。

①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损坏形式找出所选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如连杆螺栓材料的力学性能除了要求高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还要求有高的疲劳强度②对材料的工艺性能加以注意。③还应注意降低零件的总成本。碳钢在满足条件下优先选用。

2、以汽车、拖拉机变速箱齿轮为例子,说明其选材,并制定热加工、冷加工工艺路线。 20CrMnTi钢。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内孔及换挡槽—装配。

1、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分为哪几类?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多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是主要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

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考虑其线性膨胀系数,一面开裂和脱落。

7、常用热固性工程塑料有几类?举例说明其用途。

酚醛塑料、环氧塑料、有机硅塑料3类。有机硅:压制工作温度180-200的电绝缘零件。

8、根据线性非晶态聚合物的温度-形态曲线说明Tx、Tg、Tf、Td的物理意义。

Tx脆化温度、Tg玻璃化温度、Tf粘流温度、Td分解温度

3、陶瓷为什么是脆性的?提高陶瓷强度的途径有哪些?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以静电作用力相结合,键的结合能较高,结合比较牢固,因此陶瓷性脆。1制成纤维或微晶、纳米晶,尽可能减少产生缺陷几率。2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尽可能消除表面缺陷。3在表面造成预加的残留应力层,抵消工作时表面承受的部分拉应力。4提高陶瓷材料的纯度,消除气相,提高其密度和均匀度,细化晶粒。5研制新型陶瓷材料和进一步改善制造工艺。

4、什么是普通瓷?有何用途? 粘土类陶瓷。除作为日用陶瓷之外,工业上主要用作绝缘用的电瓷以及耐酸碱要求不高的化学瓷、承载较小的结构零件用瓷。

5、常用工程陶瓷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和用途?

土木工程制图自考范文第6篇

摘要: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随着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日益紧密结合,基于网络环境利用虚拟现实语言构建虚拟模型库也逐渐被纳入常规辅助教学手段。文章将三维CAD软件与Vrml语言结合,使用构建和维护虚拟模型库的方法,并对有效利用虚拟模型库开展教学活动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Pro/Engineer;Vrml语言;虚拟模型库

机械制图课程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识读、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根据生源质量下降的实际情况,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同时迎合制造业与信息化快速结合的技术发展趋势,如何推进教学改革,革新教学手段,建设新型的机械制图课程已成为广大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模型库在三维CAD成为主流设计技术的今天已经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段被推广使用,很多院校都采用了这一成果搭建新型的课程平台,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在新技术平台与传统教学手段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研究如何高效使用这一先进教学技术,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大有文章可做。

一、建立机械制图网络虚拟模型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机械制图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机械制图课程要求训练学生较强的识读、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是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始终是训练学生由二维工程图样反想三维形状的能力和由三维形状投影工程图样的能力。随着近年来CAD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工程图样的依托介质也开始有所变化,由传统的二维媒介——图纸向计算机屏幕延伸,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对于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的要求也明确进入了课程标准,职业院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学习能力欠缺等实际情况,逐步将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放到了机械识图。该课程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模型,以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充分训练其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受制于资源数量、质量、成本、使用环境等因素,传统模型不足以满足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而网络环境下虚拟模型库的适时出现,可作为传统课程在新技术平台上的有效延伸,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制图的门槛,充分调动教学资源,这契合现代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2.现代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步伐也不曾停歇。传统的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大多参考高等院校相关课程后通过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而来。但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别很大,前者主要培养目前企业需求量较大的技能型人才,主要从事制造、装配、设备维修等工作。因此,职业学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着重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并具备对不同工作岗位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独立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机械制图课程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革新教学手段,并研究教学组织模式。建设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模型库对于制图课程来说是革命性的成果,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在教学手段上方便了教师教学,也提供了学生自学的平台;在教学资源上节省了学校实体资源的使用和维护,有利于更新;在教学模式上提供了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结合、传统专业基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可能性。

3.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它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给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使其犹如身临其境,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三维计算机图形学技术是虚拟显示三种基本技术之一。大型CAD/CAM软件系统近年来在机械制图领域大行其道,大有取代纸质媒介成为制图第一媒介的趋势,其参数化、单一数据库、特征化、实体化的特性为产品的表达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机械制图虚拟模型库可以利用大型CAD/CAM系统直接实现模型的设计,避免了冗繁的编程,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在职业院校推广这一技术手段的门槛,结合网页制作技术,基于网络环境的机械制图虚拟模型库的实现是切实可行的。

二、基于三维CAD软件与网络环境的虚拟模型库构建方法

1.利用三维CAD软件实现虚拟模型输出的基本方法。大型集成化三维CAD系统近年来在制造业信息化结合的大背景下发展极为迅猛,市场上常见的典型软件如Pro/E、UG、Catia、Solidwoks、Inventor等均支持参数化、特征化的建模,利用直观的三维建模指令即可完成复杂模型的创建,避免了复杂的编程,大大降低了三维设计的门槛。而这些软件同时提供了针对网络环境的接口,便于设计人员输出适合于网络发布的三维模型格式。以VRML语言为例,可以使用三维CAD软件设计出需要的产品,输出WRL格式文件供网络发布。以Proe软件为例,具体流程按如下两步操作:①在Pro/E中设计出需要发布的模型;②在存盘过程中将零件保存为*.wrl格式文件。

2.虚拟模型的网络发布及使用技巧。HTML里是用文本标签描述基于二维图片和文字排版呈现给用户,VRML则是文本描述的三维的内容。制作网页来展现上述三维内容时需要一定的插件支持,如BS_Contact_VRML-X3D_62.exe,安装完毕后再制作网页时,只需插入VRML对象即可将上一步完成的模型发布至网页。当然,使用者同样需要在客户端安装该插件才能显示和操纵模型。

操纵网络发布的模型时,可有效利用各种插件提供的操作方式。

三、虚拟模型库在实际使用中的误区

1.虚拟模型库在教学功能上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网络虚拟模型库因其直观、新颖的特点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对传统教学手段与方法产生的冲击越来越大。但是,与其他教学手段一样,虚拟模型库的使用必须遵循“适时、适量、适当”的原则。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投影法等知识体系入手,遵循认知的规律,逐步铺开尺寸标注、常用件与标准间、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建立较强的空间三维想象能力,因而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否则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是空中楼阁。例如,讲解螺纹这一内容时,虽然虚拟模型库能够直观展示螺纹的三维形状,但在直接投影成工程图时无法有效形成螺纹小径线和螺纹终止线,需要教师及时采用黑板画图讲解、观看挂图等方式实施教学。因此,何时使用虚拟模型库,何时采取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合理选择,而不是一刀切,盲目追求新技术手段。

2.降低学生看图门槛的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虚拟模型库可在网络环境下直接进行三维平移、旋转、投影等操作,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职校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好帮手,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工程图与三维图样之间的联系,了解投影法则。但是,长期使用虚拟模型库也容易引发学生的依赖心理,学生不经思考和实践就对照三维模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也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这种因新技术手段的刺激而引起大脑一时兴奋掌握的知识并不牢固,与通过思考、动手实践、提炼总结掌握的知识相比,根基不扎实,理解也不够透彻,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3.资源局限度较大,更新不及时。虚拟模型库的资源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师的设计与发布,虽然在技术手段上比较成熟,但教师普遍承担了较重的教学任务,在制图标准与教学要求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疲于应付,在资源的更新上投入精力不足,对于新制图标准的掌握也不够及时,导致资源库内容日趋老旧。

四、高效使用虚拟模型库的策略

1.准确定位虚拟模型库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虚拟模型库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新的实现方法和思路,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新教学手段还需从认知规律出发,尊重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仔细研究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在何章节使用虚拟模型库,使用多长时间,准备起到什么作用,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应用。认清虚拟模型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始终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立足生本现状合理使用,将虚拟模型库技术与板书、挂图、实体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结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技术服务于教学。

2.利用虚拟模型库有效组织学生自学。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模型库在使用上受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人员等客观资源的限制较少,只需拥有接入网络(广域网或校内局域网)的计算机即可实现,为学生在课余自主利用该资源进行自我学习搭建了平台。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复习课上学习的内容,预习新课内容,完成习题训练,也可与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互动,充分提高课余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3.注意虚拟模型库的维护与更新。依赖教师完成模型资源库的更新与维护是目前大多数院校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因为教师熟练掌握资源库建设技术,在课程教学上也有较深的研究,担起资源库建设的重任责无旁贷。但是,单纯依靠教师的力量建设虚拟模型库也受到教师能力和精力的制约。如果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集结和组织人员参与,一定能使网络虚拟模型库的建设和更新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可采取将模型库接入广域网、推广虚拟模型建设技术、制作网页平台的时候,允许会员注册与发布资源等方式扩大模型库建设的参与人群,采取积分奖励等方式提高注册会员的参与热情,群策群力建设好基于网络的虚拟模型库。

随着企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对于职校工科类毕业生要求的不断变化,职校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如何学习新技术,开创新模式,培养新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效利用新技术手段改革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正是职业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才的关键。机械制图作为机电专业关键的基础性课程,怎样充分使用虚拟模型库这一新兴技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尚需我们在实践中去研究与总结。

参考文献:

[1]王冰.机械制图测绘及学习与训练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林清安.Pro/ENGINEER野火3.0中文版基础零件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陈宁娟.机械测绘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颁奖活动举行

2012年12月5日,由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总结颁奖活动在济南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李卫红指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职业教育战线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各地各职业院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要加强德育研究和调查、强化理论政策支撑,要加强职业院校党的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本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参赛人数再创新高,全国有超过55万名学生参加了初赛。2328所中等职业学校、11.2万名中职学生、8.4万份作品进入全国决赛;参赛作品职教特色鲜明,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面向全体中职学生的德育品牌实践活动。

摘自:《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苏州工业园区考察范文下一篇:退伍军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