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范文

2023-09-18

中学作文教学范文第1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教师对学生作文技能的传授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之间始终存在差距,为什么在作文教学中知识技能的讲授并没有促成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呢?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素材、作文知识储备不足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的作文训练留给学生思维主动发展的空间远远不足。

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作文教学的目标能力相脱节,从而造成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形成对作文的抵触心理。因此,我们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作文实际教学相脱节。

在作文教学实际中,如何才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促使作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呢?通过中学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树立主体地位

作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的传授,在学生写作时,思维活动需要全程参与,但是从作文教学的过程来看,作文教学的组织、调控都是由教师设定教学方案,形成一条“命题——习作——讲评”的狭窄单一模式,学生只能以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准星。这种课堂作文模式使学生丧失了采集原始信息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指令,不能与教师进行充足交流,束缚了学生作文个性的自由发挥。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主体性地位很难实现,也就不可能获得思维主动发展的机会。

所以,思维训练的前提就是要学生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拓宽学生信息交流的空间,增强学生作文的主动权和灵活度,让学生成为作文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放开学生作文写作限制,使学生的生活体验、思维水平与作文训练同步进行,注重学生作文的个性发挥与独立思想的宣泄,从而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获得主动,能够真实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作文实践中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二、引进源头活水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侧重于作文技巧的讲解训练,只是不停地教给学生一些皮毛的写作方法,却不知离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只讲技巧如同沙地筑楼,高楼是无法修筑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急需打开课堂大门,引进源头活水,拓展学生作文的生活广度。如果说树立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主动感受生活的话,那么,引进源头活水则要求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四十五分钟拓展到整个社会生活,放开学生的手脚,大胆感触精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主动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从而拥有比较深厚宽广的生活素材。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感悟,归纳不同的题材内容,在生活中获得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成果,使自己有话可说,说得入理,为作文的最终写作拥有良好的生活储备。带着充足的素材内容,再回到课堂,有了面对生活酝酿的丰富内容,进行作文就有备无患了。

三、激活写作兴趣

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作文课上尤其要重视把作文与学生亲身体验或观察的生活实践的联结点找出来,激发学生共鸣,引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使学生有兴趣来写作。

这实际上是要求在学生思维成果达到临界状态时,使学生找到生活与作文的结合点,让学生把获得的材料内容,能够加以抽象整理,运用自己的以往的知识经验分析眼前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结果,最终使学生的内在思维活动通过语言文字外化成为文字作品,从而完成一次作文训练。

这就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践,挖掘其内在潜力,不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最终让学生从写作的参与者变为主动倾诉的主体人。

四、构架全程体系

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对作文目标的设定往往只限于某一次作文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整个作文体系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如果人为地割断每次作文之间的联系,势必会让每一次的作文教学成为一个个孤立存在的点,不能够在学生思维中形成体系观念。

学生作文是一个不断积累储备的过程,这个积累储备也包括作文训练目标不同的作文之间的相互关系。让作文训练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由“命题——习作——讲评”的狭窄单一的思路模式转而成为由不同形式的作文训练共同构成的作文体系。让学生透过不同的作文形式,把握作文过程中内在的具有共性的作文思维的共同模式,从而打破作文形式的限制,能够从内在思维品质上抓住作文的心理过程,使整个作文体系形成与思维训练相关联的统一过程。

让学生在作文全程体系之下体会不同作文形成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具备作文过程中一般共有的思维品质,同时也能够把握作文形式之间的差异,在写作时可以随时抽取思维储备,成功地完成每次作文练习。

只有全面开发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通过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才能最终注入作文训练以活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维活动能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作文写作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中学作文教学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多开展交锋讨论。作文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多向性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创造能力。

一部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创造性对人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上苦下工夫。

一、教师要个性化处理教材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灵魂,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了精神。教师要独具个性地研读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特色鲜明地设计环节,安排结构,控制节奏,不当教参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不做优秀教案的传声筒。语文教学应定位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情感的水乳交融,定位于讲授、思辩、探究的和谐统一。教师对教材感受真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寻思路,领略意境。“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语文教师对同一篇课文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个性的教师能分清教材内容的主次,对重点难点“重锤敲击”,对次要处则“轻轻扣击”,甚至忍痛割爱。同时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熟视无睹中发现教材的闪光点,大胆地加工剪接,把教材变成最优化的教学媒介。

二、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开展交锋讨论

交锋讨论是在讨论中较多展开某些不同意见的正面交锋和激烈的辩论,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即可造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有助于认识的逐步深化。在阅读教学中,交锋式讨论常采用以下方法:

1.设置认知矛盾,诱发学生争鸣。同一问题,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巧借认知矛盾能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引导同学向纵深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愚公移公》时,“愚公移山的行为值不值得”这类问题,最易产生明显的意见分歧与对立,形成交锋就会有同学褒贬抑扬,臧否应和。在争鸣中求知,能发展阅读、思维,讲述能力,学生考虑的不是怎样答问,而是驳倒对方,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讨论与反驳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双管齐下,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许多意想不到的真知灼见。

2.巧借知识疑点,点燃思绪火花。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如在分析《故乡》主题时有学生问:“闰土生活贫苦,子女如此多,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学生有了疑问,老师再引导学生将“多子”现象结合社会现实来思考,大家对这一问题就会有深层的认识。所以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问为什么,追根究底,释疑求真,直至否定既有结论。只有有勇气打破传统理论,不服权威判断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理论,这正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前提条件。

3.品味推敲语言,提高思辩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由语言组合成的课文是作者灵与肉,气血同社会生活熔铸的产物,语言教学要想引导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必须抓住语言品味,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在语言的体味中深究课文,在词句的琢磨中把握作者心灵的博动,在词章的涵咏中培养语感,在思维的碰撞中引发争鸣,从阅读品味到思辩,由储存消化到运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

三、激活写作思维,进行创新作文

中学作文教学范文第3篇

【摘要】中學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陷入了滞缓状态,学生的写作水平急需提高,教师对此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国家教育部门要求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必须告别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情感的升华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1]。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 教学方法

写作能力是中学生的必备能力,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个人情感,在写作上应突出个人的水平,尤其是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宣泄等等,这都将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判断标准。在此,本文主要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方法进行讨论。

一、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应根据学生原有个人积累和写作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否则会直接影响了学生写作和情感思维的发展。在此,本文首先对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论述。

1.作文教学观念严重滞后

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后,发现作文教学观念严重的滞后,导致教学手段特别单一,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第一,由于写作教学设计实施的复杂性和成效的不明显性,多数教师未能正确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有步骤地实施作文教学,他们仅仅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或喜好等来开展作文教学。零散的写作技巧的指导,相关素材积累的欠缺,导致学生的作文思路相对单一。第二,教师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的时候,灌输了较多的应试教育思想。如,有的高中语文教师片面强调作文须写好标题、开头和结尾,作为在考试中得高分的一种手段。第三,具体的写作教学工作中,部分学生的新思维或者是相对尖锐的语言,直接遭到教师的全面否定。教师个人的素质较低,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2]。

2.作文训练方法陈旧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未得到较好的发挥。综合而言,目前的作文训练方法,其陈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的教学,完全按照书本上的要求来进行。第二,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很多教师都在应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主观上不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第三,随着年级的提升和个人思维的丰富,部分学生更加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来写作,可教师偏偏要求学生按照固定的标准来进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不得不放弃了新思维,导致“分数作文”的大批出现。

3.作文教学的内容严重脱离学生实际

作文教学的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导致“理论化”作文教学相对严重,并不能给予学生最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阶段的很多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过是在复制,即以优秀作文为标杆,不断的复制,复制其标题、好的开头、文章结构、优美语言、精湛的结尾等等。但当前作文教学内容的设置更多是为了考试,进行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而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这样的作文教学当然无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还有,作文教学的时间设置不当。大多数学校的作文课都只有每周固定的两课时,平时很少涉及作文教学相关的积累、阅读、背诵、感悟等等。只在一周的两节课中集中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固定有限的时间安排并不适合灵活开放的写作教学,成效往往不大[3]。

4.中学作文未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

对于中学作文来讲,应是学生自我能力充分发挥的天地。但是,现阶段的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对作文的关注度非常低,无任何的兴趣可言,即便是在考试当中,多数学生也只是为了拿到分数来写作,没有在本质上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经过总结与分析,认为中学作文未能引起学生广泛关注,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硬性要求较多,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常常是教师“自说自唱”,没有针对话题进行讨论分析,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第三,学生对中学作文的看法单一,应试教育严重。

二、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方法

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感受,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此来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教师的个人经验并不是权威,随着学生社会经验和个人情感的逐步丰富,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摆正自身的主导地位,着重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抒发他们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遵循一定的行文思路,形成个人的写作风格。在此,本文着重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方法进行论述[4]。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并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1)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

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丰富积累、体验人生,同时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对事物的判定更加准确,对人物的认识更加透彻,对自身的写作能力更加自信等等。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还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情感和思维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较多的空间,减少苛刻的要求,保证学生完成阶段性的写作能力的提升[5]。

(2)教师需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除了吸取写作的理论知识、完善理论框架、完成自我写作能力提升之外,还更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社会真实、感悟平实有味的生活。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对社会事件的认识和想法,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关注社会热门事件,融入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感,最终形成文字。

(3)改变传统作文训练方法的不足

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但应讲求适时和必要,不应一味的求全求细。中学语文作文训练,作为一个阶段性提升的过程,应加强系统训练。根据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和写作能力、特长,制定长期写作目标,并实施阶段训练,包括描述训练、分段训练、专题训练、整体训练、思路训练等等[6]。

中学语文作文训练应采用开放的训练方式。长久的课堂作文训练,会让学生思想感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和紧绷的状态,这对作文写作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造成学生写作思路的中断。为此,可适时挑选开放的观察和写作的场所,如校园,周边景点等,一方面搜集较多的写作材料,另一方面更好的舒缓身心,促使写作语言和手法变得流畅、自然。另外还可通过有计划分阶段地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心情日记,写读书笔记、体会心得,写随笔、散文等,不限定文体,不固定话题,不限制写作时间,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等就有了抒发的途径,写作兴趣和信心能得到一定的激发和增强。

2.改进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

我们在作文批改的环节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创新多种作文批改形式。例如,师生共同批改,生生互相批改,部分当面批改等,这样既提高了作文批改的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今后的作文批改中,需逐步的摆脱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的模式,以此来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持续提升。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是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未来,应该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并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选择优秀的教学团队来开展作文教学。除了要对写作教学计划的整体设计、阶段进行和写作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进行探索和实践探索外,还应改进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会有更大的进步[7]。

3.强化“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既要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看待,又要保证与语文的连接较为紧密。以往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在本质上促使学生拥有较大的提升。现阶段在培养学生的时候,都是当作人才来培养的,因此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日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第一,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和看法,无论是语言的应用上还是思想情感的把握上,都不要让教师的思维覆盖学生的思维。第二,日常的作文练习中,应做好针对性的训练,要促使学生完成阶段性的提升,绝对不可以在短期内求成效。第三,由于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内容较多,教师必须分好重点,并且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薄弱环节,开展有效的训练,适当的带领学生寻找多元的寫作材料,避免神经紧绷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宗容.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292.

[2]许机灵.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558.

[3]董蓓菲.从知识传授到行为实践的视点转移——我国作文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与实施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09:56-61.

[4]王倩.静静地等待“花”开——让作文教学点染上人文色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6:113.

[5]张薇.由作文虚假现象思考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措施[J].名作欣赏,2014,36:166-167.

[6]鞠蕾.浅谈网络平台对作文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J].现代妇女(下旬),2014,11:305.

[7]万慧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几点体会[J].科技展望,2014,20:54.

作者简介:

黄晓瑜(1982年—),女,遵义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和古代文学研究。

中学作文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师素养;方法;修改;练笔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这在大多教师和学生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可在众多的农村中学里,和语文老师、学生只要说起作文来,常常是老师叹气、学生摇头。每当提及作文课,部分教师厌教、学生烦写的表现,已是不争的事实。细究原因,不外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写两个方面,但当我们清楚了问题的症结之后,令人感到不安和忧虑的,已不仅仅是学生作文分数的问题了。结合笔者在农村教学的多年实践和对诸多教师作文教学工作的观察和了解,现粗略作一简述。

一、忧教师写作素养参差不齐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写作素养对学生写作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写作兴趣和热情的激发,更是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然而纵观现阶段语文教师的写作状态,不能不令人感到担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大潮的影响,喜好和从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从事语文专业学习和语文教学的人。写作不能当饭吃或成不了生活的经济支柱,在这一直接利益的感召下,人们的心里与写作渐行渐远。以往人们印象中的语文教师,不管是老本行,还是“半路出家”,那都是实实在在的“笔杆子”,可如今的语文教师队伍早已“物是人非”了。如今高校招生宽进宽出,只要交钱,人人都可以拿到毕业证书,正如有人戏言“高校门,四面开,有钱无分随便来”,这样产生的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就可想而知了。毕业之后的从教,在有些地方更是钱做主:交上几万或十几万,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走上语文的讲台。进入学校之后,有名无实或走过场般的培训,对这些初生牛犊的素质的提升,更是于事无补。随之在学校出现一些怪现状,也就在所难免了。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这应该是众多学校迫在眉睫的工作目标之一。

二、忧作文方法指导急于求成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循序渐进,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异常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因为思想认识的原因,或由于急功近利的原因,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常常是治标不治本。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本应该是从培养观察事物、阅读书籍、积累材料、勤于练笔等环节点滴做起,但部分语文教师却热衷于作文捷径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在众多的作文指导用书和一些作文培训班中随处可见、可闻。诸如如何开头、结尾能抓住阅卷人的眼球;如何改头换面、东拼西凑、移花接木,使得旧瓶装新酒等等。确实,作文的写作离不开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但这种技巧和方法不是万能的,而应是建立在一定的、必要的作文素材的基础之上,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做没有“米”的米饭,就是手艺再高的厨师,恐怕也只能是束手无策。并且如此指导和引领的结果是,让学生误以为作文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其中既不需要自己的真情实感,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积累没有多大关系,进而误入作文“与生活无关、生编硬造”的怪圈,把作文当做一种文字游戏。如此指导学生作文,不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及写作无益,而且对学生看待学习、生活的态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最终只能使学生走进作文的“死胡同”。

三、忧作文批改形式有名无实

在几多学科作业的批阅中,语文作业(主要是作文)费心费力是广大教师有目共睹的。两周一次的两个班的作文本犹如太行王屋二山,语文教师在两周内只有挖“山”不止,才会在新的一节作文课到来之前,按时下发作文并讲评,否则,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累积,就会使作文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令自己吃不消。教师若不能按时将作文批改完毕,讲评自然无法进行,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时,不清楚别字病句,不明白表达的优劣得失,更感受不到整篇作文的成功与否,对下次作文的构思、写作当然就提不起精神来了。正因为如此,大多语文教师哪怕是加班、熬夜,也要将作文批改到位。可如今有些语文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态度和方法,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和理解。只有在教学管理中,明确批改标准及严格要求,教师个人努力将作文批改做实、做细,才会使学生作文有所收获。

四、忧学生练笔机会与日俱减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普及和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博客、QQ空间日志、微博等新兴载体的广泛使用,学生平时写日记及进行其它形式练笔的机会也明显减少。新兴媒体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和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写日记,对以往从小学、初中直至高中的学生来说,那是一种很平常的练笔习惯,可对如今的初中生来说,能够坚持写日记的真可谓凤毛麟角。据某农村学校的调查表明,在小学有坚持写日记习惯的学生少之又少,进入初中后,学生写日记的比例虽说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但即使这样也占不到学生数的五分之一。虽然许多农村中小学生越来越热衷网络,但主要还是网络游戏、QQ聊天等,在博客、微博中写日记的几乎为零。没有记日记的良好习惯,就谈不上材料的积累和筛选,更谈不上锤词炼句、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俗话说,熟能生巧。最终对作文能力的提高自然就是润物细无声了。

上述忧思在农村学校也许只是个例,但绝非危言耸听。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随着写作能力在生活、工作中的发挥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只要广大语文教师积极面对自身和学生实际,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努力提升个人写作素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效克服自身不足,多措并举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就一定会使作文教学一步步走出师生两厌的困境。

中学作文教学范文第5篇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践,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要求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探索知识。结合农村中学教学现状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培养兴趣,端正态度;严格组织,讲练结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玩”促练,科学评价”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素养。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育 教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等重要责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践,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生活,初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信息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法律、价值观与责任感。由于城乡经济的巨大差距,农村中学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建设上都有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刚刚起步,还处于边缘状态,学生的信息素养差的惊人。如何激发农村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正确认识网络,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等问题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不容

回避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笔者根据九年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 培养兴趣,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

有人会问:信息技术课还需要培养兴趣吗?很多学生不是恨不得整天泡在机房和网吧吗?信息技术课与沉迷网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前者是一种技能,一种方法,后者是一种纯娱乐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如何以学习兴趣为诱因,正确引领。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的想办法去解决它;才会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活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例如:教师可以用Excel统计班里的各学科的成绩表,通过展示Excel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成绩表原来是通过Excel统计出来的,并且还可以求出个人的总分和平均数,使学生产生操作欲望,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求出自己的相关数据。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录制声音、文本图象的处理、多媒体文件的播放、E—mail的收发等相关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兴趣基础。

我校的地理位置环境比较特殊,地处乡镇中心,周边村庄有几家非法的网吧,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学生进入网吧会很自然地沉迷于网络游戏、QQ聊天、网上视频,甚至于浏览非法网站和黄色网页。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习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

二、 严格组织,讲练结合,培养良好的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什么事可做,不能把信息课当作“休闲课”和玩游戏。去年我校才更新了机房,但机房过小,只有40、50台电脑左右,而我校每班人数都在60人以上,合理处理电脑数与班级人数不符的难题,需做好课前组织工作,制定出一套可行的规章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时间,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课前切断网络。所谓:“正人先正已”,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自身态度端正,才能作好学生的榜样。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很强,要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采用传统的“纸上谈兵”教学模式。一堂课中通常只安排15分钟左右讲解示范,讲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操作,然后布置一个类似的练习让学生操作,通过实践得到巩固,甚至熟练掌握。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能力适当调整内容,主讲重点、难点、疑点,把时间多留给学生操作。另外还可以让有代表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教师适当讲解并指导,教师讲解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从而使自己由讲述者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讲解画正方形、圆形时,特别强调与shift键的配合,会有什么效果产生、然后在演示过程中逐一讲解,比较、突出重点,让学生掌握和消化。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由于家庭条件及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层次及实践层次上就有个体差异。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尤为重要。鼓励这部分优生自学课本上的知识,并对他们布置作业、

小竞赛、提高练习和一些感兴趣的操作等。让优生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帮助与指导, 既克服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且在课堂上谁掌握好知识.就由谁来当小先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顺利的完成我布置的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以“玩”促练,科学评价,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自主性与“玩”成任务相结合,完成教学之后,要充分发挥“玩”的功效。当然这种“玩”不是纯粹、绝对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在玩中获取更大的收获,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如在教学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使用时,当学生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造一个版面,以一首古诗或一幅对联为例,看谁“玩”成的最棒。学生通过插入、修饰等操作,设计出美丽的版面,有的学生把版面设置了背景图案及声音等,真是群星璀灿,百花争艳。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助学性游戏软件促进练,应用“玩”这个手段达到促进“练”的目的。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可以出一些难题,给有技能较强的学生去完成。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上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及时的反馈学生操作情况,科学的作出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让学生们评选出一些好作品,利用多媒体控制软件展示给全班同学观赏,同时加以表扬鼓励。这样以来既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又发挥了团体作用,同时还使我

能够全面及时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作为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的依据。

中学作文教学范文第6篇

1注重每个作文环节的训练

一般作文训练的环节有:作文辅导———当堂写作———批改讲评。 实施下来,辅导的效果不得而知,习作的问题无从查究, 讲评指向性不明。 因而整个过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而且学生主体意识不强,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缺失对自己作文审视再思考。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写作备考方案将写作训练的环节修改为:写前辅导———堂上作文———作文讲评(含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反思———重写。[1]两者相比较,发现多了“反思”这个环节。 这里的“反思”不是指教师反思,而是让学生反思。 反思能再现写作过程,发现问题,这样使写作训练有落实,可查究,有指向。

可见,作文教学过程的不完备是造成作文教学困境的根本原因。

2写作反思,对症下药

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 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就在于帮助人们获得反思习惯。 反思就是再现过程,找出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写作结果必然源于写作过程。 反思是跳出自我写作的圈子,以冷静的心态来审视写作过程。

以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例。 在初期辅导后,学生仍用很长的篇幅来叙事,辅导时讲的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叙事区别早就抛诸脑后。 训练的效果甚微,要让学生写习作反思。

某生写到:写作时就想把字数写满,根本不考虑概括事例, 写完了事! 更有甚者写到:写作文只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发现字数不够就开始扯。 这些反思根本未涉及写前辅导,教师所教并非学生所得。 教育常识就告诉我们,学生和教师是不同的个体,不同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导致了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也会因各种原因而不能百分百授予学生。[2]我在教学中忽视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特点。

从教育哲学层面来看,“学习反思”是为了“学习发展”,而且使学习更加“科学发展”,为了学习发展而进行学习反思才有意义。 写作反思重在整理写作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正是教师所需要的。 通过学生的反思来调整教学———这也叫“以学评教,以学思教”。[3]

根据学生的反思,笔者调整教学计划,和同学一起来分析典型的议论文。 几次下来,学生口中有了议论文。 再一次作文训练之后,学生在反思中写到:“素材不够使文章呈‘空谈’。 只有理论论据,缺乏服力,且结构不明,没有突出中心。 ”“失败在于没有明确的思路,以后要先列提纲,标明中心。 ”从反思可见,学生已经意识到写作的问题所在。

反思更是为了解决问题。 一位学生在反思中写到:“不足: 见题提笔未思量,标题过大引文长,中心不明无归纳,结构松散不合理。 改善:观点明确不拖沓,论据详略要分明,结构紧凑有过渡,事理结合出好文。 ”如此反思定有效果。

为了使反思有针对性,最好一次训练确定一个要求。 并且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层次。 基础要求是必须达到的水平,发展要求则指明后阶段的写作要求。 要求有梯度,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能使反思切入口更小,反映问题更集中,教师也就能更清晰地看到绝大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

3提升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培养和提升反思力,成为反思性作文教学中不可少的内容。 反思力包括很多,自我认识力、质疑思辨力的培养对高中阶段反思性作文教学的开展有决定性的作用。

3.1自我认识力是作文反思进行的前提

反思者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反思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的 “揭短”,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一个迫切想提升自我的人,是愿意接受自我和他人的剖析的。 正确并强烈的自我意识才可能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持久的自我监督。

3.2质疑思辨力是作文反思深入的条件

让同学互改作文,可以增强责任感和主体参与意识。 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解读也不尽相同,面对不同意见,习作者要有质疑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 如果缺乏审视的眼光和思辨的精神, 那么面对肯定的评价时,也不知道成功所在,也就不会有意识去强化;当接收到否定性评价时,只会产生沮丧、无助等消极心理。

有学生反思到:“我认为某某的意见不是全对的, 我的语言的确不够简练,形式上也没有创新,但我还是能把握中心,并能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就是太啰嗦。 ”这样的反思就比较客观,既能悦纳同学的意见,也有自己的想法,在之后的作文训练中定能扬长避短。

4反思性作文教学的注意点

首先,反思性作文教学并不是教师的缺失。 反思能力只有在具体的指导和不断的实践中才得以提升。 在反思性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并没有减轻,相反加重了;但教学的指向性更强了, 也就更有效果了。 与其费时费力地瞎忙活,还不如目的明确的做点行之有效的事。

其次,不能为反思而反思,要找准反思的切入点。 一般说来, 当学生能较好完成一个习作任务时, 就应该让他们想想成功的原因,“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 当学生写作遇到困难时, 则应多反思失败的原因,只有找出问题所在,后续的训练才有价值。 反思也不宜频繁化,往往是在一个阶段性任务结束时,适宜总结反思, 当然过程中有必要时可适当反思。 如果将反思形式化,就失去了反思的真正意义。

上一篇:经理岗位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网络安全舆情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