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改论文范文

2023-11-27

农村小学课改论文范文第1篇

1数学知识脱离农村学校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第34—37要求学生画出平面图形。这对于一点绘画基础也没有的农村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了。课前笔者去查了大量优秀的教案,基本上都采用“机器狗逛公园”的多媒体课件,但我们农村学校没有多媒体呀? 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积木的平面临摹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但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同学画的平面图形都不像。像这类知识的教学我们农村教师很多时候都感到无从下手。

教材中大量的“游乐园”,有几个农村孩子去过游乐园玩,里面的场景对于城里学生太简单了。教学要求一课时的内容我们三课时也无法完成,而且效果还很差。

2教学目标如何把握 、定位

现象1:一节课下 来 ,学生们参 与着、思考 着 ,“我来、我来……”气氛异常活跃热闹。但整节课,学生们没有动过笔,也没看过书。

现象2: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笔者听了某教师在上“两步计算式题”时,课始,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景。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着车、唱着歌行走在路上,来到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老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 ”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都是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 ”并追问:“这些题目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 ”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

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其它目标成了“副产品”,只是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顺便”进行,这确实滞后并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从上面两个现象来看,新课堂似乎过分强调了后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整节课不动笔,怎么检测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 “计算课”是不是一定要创设情景才算是为达到“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后三个方面目标的凸现势必减少学生的练习时间,导致学生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削弱,忽视了传统教学的精髓,即抓好基础,当堂巩固。如何将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揉合在一起呢?

3主题图如何运用

现象:第一册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53页的“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图,第96———97页“学校运动会”全景等等。这些主题图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大部分老师均视若珍宝、取之即用。

某老师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 上课一开始就出示第96———97页的全景图 ,问 :“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全景 ,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接着老师又追问:“你能根据图意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吗? ”(生答:跳绳的和跑步的有几人? 3+6跳远的一共有几人? 1+7……)回答了四五个同学,9加几的算式也出不来,这时老师提示:那么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有几人? 学生终于列出了9+7的算式,老师脸上露出了微笑。

主题图中的情境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故事情节, 许多图中还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 确实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便利,老师该怎么恰当加以运用呢? 是不是所有的主题图都适合学生的实际呢? 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实际呢?

笔者觉得有些主题图并不一定适应学生的实际, 如第一册第84页中的“交通情景图”,内容太多,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相距也较远,从中引出11———20各数的认识太繁,还不如让学生直接数全班同学的人数来得简洁。

4如何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几乎每一节研究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欲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怎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呢?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须合作,教师要选择好合作的契机,把那些思考性、开放性较强, 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的问题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奏好三步曲:前奏:让学生明确合作的要求即干什么和怎么干,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还有必要把要求明示在黑板或屏幕上。序曲:引导合作交流前,教师必须留有“空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那么小组合作时才能充分展示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合作的实效。进行曲:交流评价,组内分工,全班汇报。同时,作为任课教师要持之以恒、有条不紊地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

5弱势群体如何关注

新课改使强弱差别越来越大,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呢? 随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不断深入,强者如鱼得水,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以彰显,越来越出色;弱者有心上进,苦于能力不够,只能成为旁观者,个别自控能力较弱者则“破罐子破摔”,你学你的,我玩我的。在新课改的课堂中我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去关注弱势群体呢?

农村小学课改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也积极做出了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如何提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对此,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师观,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从而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鉴于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在传统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和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究其原因有很多,如学校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庭问题等,这就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观念的陈旧是主要存在的问题。由于初中数学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在开展教学时仍是以“灌输式”为主,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导致数学教学质量较差。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由于农村条件相对较差,现代信息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再加上教师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师生间缺乏合理的互动,教学过于形式化,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限制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师资力量薄弱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农村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优秀教师不愿来到农村教学,从而导致农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大多自身能力不强,不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进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主体性

要想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首先就必须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對此,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对自身不断“充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座谈会,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从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此,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先引导学生就自己知道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探讨,然后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轴对称案例,进而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的相关知识,了解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开展分层教学,提升学生整体水平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层,从而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逐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学关于“多项式”知识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提问进行分层,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单项式具有哪些特点,并让学生进行举例说明,然后在讲解多项式知识时,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多项式与单项式之间的不同,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时期内就可达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维祖.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8(18):91

[2]颜燕升.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95

[3]万里阳.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分析[J].才智,2016(15):106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东亭初级中学242237)

农村小学课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

1 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2 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要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題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

农村小学课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新课标提出后,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不仅在于给学生介绍美术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在美术活动中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所以说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对美术的热爱之情,并且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断地去思考,并且能够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地分析美术作品并能够自己的去鉴赏,有自主的意识,保证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上能处于一直活跃的状态。

一、新课改后小学美术教学新要求

新课改后,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如下新要求,美术不再仅仅作为一项单纯的技能,而是一项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美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中,美术起到了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作用。因为小学美术教育主要自爱与美术启蒙,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小學美术教学应该区别于专业美术教学,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小学美术应该一学生发展为根本,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新课标改革后,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美术重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操作美术工具和材料,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促进视觉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经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拘泥于特定的题材,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而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美术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美术,学生们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在美术实践活动中综合锻炼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获得受益终身的能力。

基于新课标理念,美术教师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而是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重在陪伴、督促和引导学生,以学习者的心态参与到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

二、新课改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一)加强互动沟通,提升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使他们直接参与、体验、感知美术,在美术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增强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和鉴赏能力,培养美术表达能力。美术鉴赏和表达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教学互动,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出发,设计美术活动,对他们进行引导,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心中所想,让他们大胆表达,勇敢倾诉。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发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能够促进他们发展个性化思维,使他们发展出个性化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审美判断能力的形成,不仅能够增强他们感受美的能力,更在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以一定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感。

例如,在《五彩的烟花》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给学生展示烟花绽放的美丽瞬间,在欣赏烟花的过程中,小学生联想到新年自己家中放烟花的情境,进而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烟花分别有哪几种颜色,烟花绽放时是什么样的造型,联想一下每年春节放烟花时遇到过哪些趣事。这样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起来,进而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幅自己脑海中关于烟花的故事,有的将烟花描绘得五彩缤纷,有的学生将烟花与新年的饺子联系在一起,有的学生画了一副父母与孩子一起放烟花的和谐场景。

(二)挖掘作品文化内涵,强化文化理解

美术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其产生于社会文化生活,因此美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在美术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素养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也就突显出了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文化理解是指对美术作品进行观赏,并从文化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文化理解素养是影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关键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进而体验和鉴赏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这对于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形成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我国传统文化,欣赏“龙”文化的时候,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造型、文化内涵、精神象征等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于中国龙的基本文化知识: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它的整个造型通过其他几种动物的一些部位组合而成。龙象征着祥瑞,从文化的起源时间来看,龙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了关于龙形象的记载。我国民间各地关于龙的传说丰富多样,相关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但龙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是相同的,它代表着创新、包容、进取、独立。最终,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中“龙”这一形象的文化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设计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提高综合素养

美术实践活动不仅包括画画,还包括设计、雕塑等等,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美术世界。例如,《设计文化衫》一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衫,文化衫都是怎样设计的,之后,再给学生分发服装制作材料,制定一个主题,如“航空事业,强军强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文化衫。这样的美术实践活动生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使得他们有效地发挥想象力。又比如,组织“自己做镇纸”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制作镇纸,通过设计、切割、拼接、粘贴木制工具制作镇纸,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提高了,学生们设计的镇纸既可以放在书桌上使用,也可以摆放在室内或放置在校园内的绿化林里,装饰、美化环境,使教学环境更加具有童趣。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自主完成制作,是深化劳动技能教育的重要实践。许多美术经典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层次,教师可以借助经典作品影响学生,进而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学生欣赏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表达个人的见解,在感悟美术作品艺术性的过程中完成情感体验。教师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使得学生可以深入挖掘、理解作品的创作手法,从而间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所能够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的知识掌握情况,再加上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美术教学长久以来受到了忽视。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新课标给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改进、优化其自身的理念,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红.“研学后教”带动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J].信息周刊,2019(12):1.

[2]韩学军.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学苑教育,2019(24):1.

[3]王勇勤.如何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2(027):8.

[4]杨春.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下的评价机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101.

农村小学课改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课改模式是课改的根本

我校课改模式采用的是自主预习、交流展示、师生整合三个环节。并且把每课时的操作策略都做了细致安排,不同的课时,操作策略不同。我们以语文学科的第1课时为例。

1.我们把自主预习分为低段和中高段。低段自主预习主要是学生自己标注自然段或句子。中高段的自主预习主要是让学生归纳每部分意思,再将各部分合起来想一想全文的内容。

2.交流展示时首先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小组合作交流词语理解的方式、字句意思,可以交流各自理解的每段内容及全文内容,可以交流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表达情感。

3.展示方式可以是小组共同展示,也可以是小组成员个人展示。展示内容可以是文章脉络或主要内容等问题。

4.师生整合中,主要整合学生自主预习、合作交流时没读熟的字词,对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与疑问。

二、小组建设是课改的基石

1.在小组建设中,我们要求教师遵循三个原则。

(1)分组要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

(2)依学生特质分组。

(3)小组名称、小组口号以及奋斗目标需要遵循原则。

2.学校对各班级小组建设应有明确要求。

(1)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小组的特殊意义及作用。

(2)教师必须在前黑板上做好计分表,记载各组每天的小组得分,并总结评比。

(3)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包办教学,自问自答,教师必须按部就班地采用学校小组建设教学模式,必须强化班级小组建设,落实学校小组教学建议,培养学生小组学习习惯与能力。

三、激发教师热情是课改的源泉

1.为了课改,学校校长谢淑清同志提出了课改三原则: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二是要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到底的原则。

2.运行初期,学校首先在语文、数学科中各选6名业务能力强、上进心强、愿意参加课改的中青年教师组成课改先锋小组,带动全校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科推进课改。

3.制定出《鹿硐中心小学课改发展规划》,成立由学校校务会成员和教研组长组成的课改监督小组。校长亲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校务会成员各分管、监督一个年级的课改情况,为教师进行课改做好后勤服务,监督教师是否提前写好导学案,是否按照学校课改模式上课,并负责处理教师在课改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4.在村校的课改方面实行领导包片村校,捆绑考核。

5.教研组长每周听2节本组教师的课,每次听课后,在当周进行交流评课,每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

6.为了让课改模式行之有效,学校研究决定把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定为数学课改教研综合会,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定为语文课改教研综合会。

7.制订方案,每期开展村校“同课异构”和“送教下村”,为学校村校提供新课改专业支持,实现全学区的教育资源互补。

8.始终把合格课验收工作与课改执行有机结合起来,合格课的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模式,时间掌控展开。

通过种种努力,我校上至58、59岁的老教师,下至才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全部接受课改,并在课改上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编辑 孙玲娟

农村小学课改论文范文第6篇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如何解应用题常感到很茫然,无从入手。因此怎样进行应用题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题的解答不仅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意义、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工作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1、运用直观媒体,理解应用题的题意。

从当前教学中反映的问题来看,应注意读题和直观媒体紧密结合,依题解题,读题要加强。不能一字一字地读,也不要只读一遍。要读出停顿。如按标点符号停顿;按句子成分停顿;按内容的逻辑停顿。可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使用直观媒体,帮助学生理解题内容,操作时可把一句句话和媒体正确对应,读时可以围绕难点,重点词语,勾画内容之间的联系。

2、读题后的思考

第一,思已知 就是让学生在感知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展开思维,“你联想到了什么?”它是学生读懂题意,找到已知条件与问题联系的途径之一。

第二,思问题 就是根据问题,展开思维,找到问题与已知条件的联系。它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问题入手分析,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数量关系和生活经验,找到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如果两个条件都是未知的,下一步该怎么做?这样一步一步地分析,就能找到要求的問题。

3、解题后在思考

第一,思多解 思多解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不少的应用题客观上存在着多种解法,我们应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在多解中比较各种解法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佳解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

第二,思变通 应用题是千变万化的,多练只会苦了学生,累了自己,精练才会事半功倍。“一题多变”就是精练的好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且可以防止学生思维的定势。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将某一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或问题变一变,让学生对比练习,提高迁移能力。

第三,思规律 解题后,要启发学生思考解题思路,不但要学生知道该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认真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准确的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把数量关系从条件中抽象出来。对于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题意。

三、把合作深究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对同一个知识点来说,有的学生用某种方法去学很快就能掌握,有的却难以接受,这正是因为每个学习的个体是不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当学生不解时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给予适当的鼓励,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旁敲侧击地向他们提问,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四、学会归纳是应用题学习的迁移和升华

归纳是认知的源泉,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更是数学教学的升华。归纳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进而得出结论。归纳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从很多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的部分,概括出它们的要点。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归纳,加强感悟,努力让学生通过归纳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首先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新课的巩固。教师在练习的安排上要有层次,有适当的坡度,还要有一定的弹性,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解题经验,优化解题过程,熟练解题技巧,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使知识变为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系统整理归纳,要让学生完整地、有系统地叙述应用题的分析过程,通过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这样可以巩固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达到预习新知识的目的。同时,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小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经常以思为中心,让说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感观,使学生的脑、眼、口、手齐头并进,勇于让学生以合作交流等方式去主动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学生遇到应用题时,才能迎刃而解。

上一篇:宿舍文化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银行财务报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