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综合实习报告范文

2023-09-23

3s综合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

2014年12月

实习题目:3S技术综合应用

一、实习目的

1.掌握GPS 数据采集, RS影像处理、信息提取,GIS分析与制图等技术,培养学生的系统集成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了解3S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3.理解、掌握3S技术集成以及发展趋势。

二、实习任务

1.GPS数据采集及处理。

2.RS影像处理,专题信息提取。

3.GIS分析与制图,专题信息分析(如绿化率、建筑面积、道路面积的计算等)。

三、数据范围

本次3S综合实习,综合运用GPS、RS和GIS技术,针对给定区域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提取与制图。

数据范围:兰州理工大学校园区域,即至少要包括北到南山路、东至兰州理工大学本部,西至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所包围的区域。(具体范围组内自行确定)

四、实习内容

1.工作区控制点数据的采集(GPS数据采集及处理)。 (1)静态GPS的选择与设置; (2)数据导入;

(3)坐标转换与投影变换; (4)生成控制点文件。

2.RS影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1)RS影像处理,包括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增强、配准、裁剪等; (2)专题信息提取(即遥感影像分类)。 3.GIS信息分析与制图 (1)统计各类别的面积;

(2)制作分类后的专题图。

五、实验原理、主要步骤和要求

1.实验原理:依据GPS、RS、GIS以及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原理与方法开展3S综合实习。

2.主要步骤:

2.1 GPS的使用和工作区控制点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

①控制点规划设计;(在遥感影像上设计控制点,与校园已有控制点进行联测,要求将西校区和本部在同一坐标系统中,并至少进行一个时段的数据采集,用于影像配准)

②设定GPS 仪器的坐标系统; ③依据方案采集控制点坐标; ④在电脑上导入采集的数据;

⑤保存数据文件,作为遥感数据处理和GIS制图的控制点数据。 2.2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专题信息提取。主要包括:

①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包括波段叠加成彩色影像、预处理、几何校正、裁剪、增强等。

②专题信息提取(主要应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计算机解译和人工解译相结合,

③分类后应包括基本的地物类型,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评价,精度不小于4个像元。

2.4 GIS信息分析与制图

①将分类后的专题信息导入GIS软件,统计类别的面积; ②基于GIS制作专题图。 3.实验要求

总体要求:以小组为单位(5-7人一组,设组长一名),明确掌握GPS数据采集、地图配准与矢量化、RS影像处理与专题信息提取、GIS信息分析等操作与实现方法。

3.1 GPS数据采集与处理 ①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数据;

②合理选择控制点(不少于8处);

③提交控制点数据文件(小组需呈现8处不同的数据采集工作照)。 3.2 遥感图像处理与信息提取

①熟悉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

②使用ENVI或ERDAS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③依据实验目的对预处理之后的遥感图像进行图像专题信息提取。 3.3 GIS分析与制图

①在图像信息提取的基础上,制作专题图,要求有图名、图例、比例尺、坐标格网以及指北针等。

六、实习地点

1.兰州理工大学校园区,(GPS数据采集)。 2.校内实验室(遥感影像处理)。 3.校内实验室(GIS分析与制图)。

七、实习条件

1.实验数据

(1)提供兰州市的landsat TM数据一景,数据格式转换为二进制,包括7个波段 (2)兰州市边界范围数据(shp格式)

2.实验所需软件

(1)遥感软件:Envi或Erdas; (2)GIS软件:ArcGIS; (3)GPS所需的配套软件。 3.实验实习所需设备

(1)GPS接收机(10台); (2)电脑(自备)。

八、实习报告

1.提交方式:纸质报告书。 2.检查与评价方式:

3s综合实习报告范文第2篇

摘   要:以3S技术为切入点,对该项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推广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基层林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3S技术;基层林业管理;推广应用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林业事业发展迅速。為了加强基层林业管理,需注重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其中的应用。3S技术融合了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林业实际情况动态调查、森林灾情及建设成果观察等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1   3S技术概述

3S技术为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融合了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空间技术等,能够实现多维度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及传播等,属于一项应用性广泛的现代化技术。

首先,对于RS技术来说,能够基于高空或者外层空间,对源于地球表层的各种地物电磁波信息进行接收,然后针对所收集的信息通过扫描、处理及传输等方式,对地物及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及识别[2]。其次,GIS技术属于对地理信息专门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具备可视化功能,可实现对信息规律的直观展现,并对结果进行有效分析。最后,GPS技术具备实时三维导航及定位功能,监测结果数据精准、高效且快速。

结合上述概述可知,3S技术的优势特点鲜明,对于基层林业管理工作来说,负责林业日常动态调查、灾情分析以及建设成果观察等环节的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可以合理、科学地应用3S技术。

2   3S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中的具体推广应用

2.1   在林业实际情况动态调查工作的推广应用

林业实际情况动态调查,为基层林业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传统工作模式下,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仅依靠人工调查的方式进行林业实际情况调查工作,所呈现的缺陷为工作效率低、获取调查数据信息不够全面,难以判断林业的实际情况。而对于3S技术来说,利用其RS技术,同时联合GPS技术,便能够多维度、全面地了解林业资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利用GIS技术将动态信息向林业管理工作人员传输,能够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全面了解林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够为林业资源的保护起到有效的数据支持。由此可见,需推广3S技术在林业实际情况动态调查工作方面的应用。

2.2   在森林灾情中的推广应用

基层林业管理需充分重视森林灾情工作的强化,例如,火灾、水灾及虫灾等,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则会导致林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传统管理模式下,一般采取的是事后管理,缺乏时效性,易造成很大的森林资源损失。而对于3S技术来说,将其合理科学地应用到森林灾情中,能够起到事先控制的作用。一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状况进行及时观测,并结合遥感影像监测森林植被的变化情况及受灾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传输技术,将获取的信息数据向基层林业管理部门传输,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结合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更加全面地了解森林的灾情情况。此外,GPS技术则能够起到实时监控、定位森林灾情的作用[3]。3S技术的有效融合,可以全面了解森林灾情,为作出有效的预防处理对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3   在林业工程建设成果观察中的推广应用

林业工程建设成果较多,以林业种苗为例,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对林业种苗的需求量非常大,为有效提高此项建设工作的成果,有必要注重林业种苗成活率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林业种苗的质量。传统管理工作模式下,面对大面积、大范围的林业种苗,存在管理疏忽的问题,难以确保林业工程建设成果观察效率的提高。而对于3S技术来说,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种植树苗的成活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使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减轻,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通过3S定位、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了解树苗的成活情况,针对未成活的树苗及时补种,确保树苗成活率的提高,进而确保林业工程建设成果观察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3S技术在基层林业动态调查工作、森林灾情以及成果观察等领域均具备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同时,考虑到3S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还有必要加强对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及认真态度,掌握3S技术规范科学的使用方法。此外,从技术设备层面考虑,有必要结合市场需求,合理降低3S技术设备的价格,确保基层林业不会受到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进而确保基层林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促进3S技术的全面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 1 ] 唐修芬.解读3S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中的推广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77.

[ 2 ] 苏胜峰.3S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中的推广应用[J].山西农经,2017(16):65-66.

[ 3 ] 李畅,李志强.3S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7(7):297.

3s综合实习报告范文第3篇

区域规划即对区域范围内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1,2], 对于解决要素空间布局、不同层次规划衔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 3S技术为区域规划中空间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2 重要名词解释

2.1 遥感技术

所谓遥感技术, 简称RS, 是指在远离目标状态下判断、测量并分析目标属性的一种特色技术。作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 遥感技术具备动态化、便捷性、信息量大的特性。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信息迭代迅猛, 利用传统数据采集方式以获得信息的方式无法有效满足规划编制及管理审批需求, 而遥感技术提供的高精度信息可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

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简称GIS, 是指以计算机PC为平台, 对具备空间属性信息的地理数据通过输录、储存、查询、空间计算、多样化表达的技术集成平台。该技术平台还能动态描述复杂地理信息, 通过构建时间、空间关系, 研究地理系统变化、发展、演变规律。地理信息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科学管控、系统分析空间数据, 来反映地理空间特征及其不同元素间拓扑空间关系, 以辅助科学决策。

2.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又称GPS, 是指自美国通过20年的开发研究, 在1994年成功部署完成的卫星导航技术系统。它针对地球全天候、迅速、精准的定位技术, 在工程、规划、测绘等不同领域得到广泛运用。GP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因快速、精准的空间定位, 从而提供便捷的的测量、定位、导航。

2.4 3S数据集成平台

3S集成平台, 可为数字城乡规划打造方便、动态及整体性强的对地观测体系、空间目标分析体系、智能化辅助决策体系、可视化交互实时体系、空间规划仿真与动态评估体系。3s数据应用平台目前的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3]: (1) 利用GIS数据库构成的电子地图与GPS接收机相互补充的车载、机载等导航体系, 给城市交通管理者、交通设施建设者贡献信息保障与方便使用; (2) 利用GPS接收机来进行数字化航空摄影, 遥感技术提供的数字化影像图获取信息, 并通过和地理信息系统充分衔接, 获得在数字城市的数据, 搭建地理信息系统的每级子系统 (地产、规划、市政等) ; (3) 通过GPS与GIS的集成平台, 合理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中。

3 基于3S技术的区域规划系统的功能实现

3.1 三维立体显示及模拟飞行观察

三维立体是由提供高程信息的数字高程模型以及提供平面坐标的表面纹理影像来构建的。在Arc Map、Arc Scene下对grid或tin都可以全方位的观察。如关于景观的生成, 可采用在Erdas Imagine的Virtual GIS功能模块完成[4]。若矢量数据与与数字高程模型相同的坐标系统, 也可以向生成的以影像作为表面纹理的三维立体上加载矢量层。

3.2 规划数据的时空数据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信息背景复杂, 不仅需要定性和静态、定量、定位和动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而且需要高效、迅速和准确的处理。GIS系统的出现, 为复杂的城市元素的各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3.3 规划方案的辅助设计

GIS技术在前期资料收集阶段, 可建立规划区域的GIS现状基础数据库, 为方案设计提供空间信息的检索、动态更新服务;GPS技术能在项目空间定位、选址中。在规划分析决策阶段, 可基于GIS基础数据库, 为各类型规划编制的因子分析、方案确定提供空间决策辅助。在规划成果制作阶段, 提供基于GIS标准的数字产品, 方便规划管理部门管理。

3.4 规划方案的空间效应分析

对于城市中涉及重大基础设施诸如“多规合一”、道路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各专项规划, 涉及空间区位的部分可以通过叠加分析、拓扑分析来发现各专项规划中重叠的部分并辅以局部修正。另外, 可通过3S技术中的可视化功能, 确定待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项目是否对周边的环境、产业功能的发挥、未来城市发展选择等产生过多的外部负效应。

空间效应分析还能够为规划管理与决策者及时发现规划成果与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专题规划、省 (州) 或大区层面的专题规划相矛盾的地方, 及时纠正规划成果, 与上位规划充分衔接, 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未来规划成果的审批、规划方案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与比选

区域规划涉及范围广、系统性强, “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5]的论证说明区域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于传统的规划手段, 3S技术可就规划设计方案, 进行土石方填挖平衡、房屋拆迁量影响计算等经济学研究, 利用专业化模型来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内部用地功能结构分析、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分析, 预估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利用G1S的专题图对规划设计成果予以丰富, 遥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可用来建立规划蓝图空间模型, 加强城市规划的视觉表现力。基于3S的区域规划系统较易实现将各种规划方案发布于网上, 实现公众参与。

4 结语

应用3S技术对区域规划统筹不同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城市间发展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 但目前我国3S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尚不成熟, 如管理体制落后、技术及人才不完善、缺乏与其他技术的综合、空间数据获取及共享存在不足等问题, 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努力克服, 将为3S技术在区域规划中的深化应用和建设数字城市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区域规划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本文在介绍3S技术基础上, 探讨了3S技术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以期为区域规划决策更好服务。

关键词:区域规划,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规划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王黎名, 文辉, 王英.重庆市区域规划电子沙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研究, 2005, 24 (2) :304-309.

[3] 范文兵“3s”技术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6 (I) :16一17.

[4] 李丹与付宗堂, 浅谈三维立体的生成, in第六届Arc 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2004:北京.

3s综合实习报告范文第4篇

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 获取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 建立土地调查长效机制, 加强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应用, 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按照国家要求, 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 是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迫切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

2. 3S技术特点

3S技术指遥感技术 (R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集合。

RS是制作正射影像图 (DOM) 的基础, 通过卫星遥感, 实时获取地物信息, 地貌特征等信息经过内业处理后, 形成土地调查基础工作图。

GIS主要应用于土地调查数据信息的存储以及空间分析。在外业调查后, 内业处理应用ARCGIS、MAPGIS等基于GIS平台开发的各类软件, 进行属性信息录入和空间数据编辑, 将栅格图像矢量化, 自动生成各类专题成果地图。

GPS主要应用于外业调查, 通过实时定位, 控制误差, 准确锁定地物边界, 实地量算图斑面积, 零星地物面积, 线性地物宽度, 对于工作底图中未体现的新增地物, 现场设置界址点, 确定范围, 实时传送至数据库, 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3. 传统调查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全野外调查方法, 无法实现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实时更新, 而且耗时长, 工作效率低, 在野外实际工作中, 因参照物不明显等原因, 对新增地物难以准确定位和确定范围, 加之内外业作业员在工作衔接过程中因认识上的差异难以将外业调查信息完全准确地转化为内业矢量数据, 也增加了今后地物补测的工作量, 在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 因专业软件平台 (GIS) 的缺失, 在空间分析、编辑、属性数据采集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信息传送的滞后性和数据分析管理的功能性缺失是造成了传统调查方式客观存在的局限性。

4. 3S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4.1 基于RS技术的调查底图制作

选择合适波段、合适时相的遥感数据生成正射影像图 (DOM) , 通过图像预处理、校正、配准、增强、融合等工序制作土地调查基础图件, 已满足现代化土地调查及管理的需要。

4.2 基于GPS技术的外业调查

利用GPS技术进行外业调查。根据遥感影像信息判断实地变化情况, 利用GPS技术快速、准确定位的特点完成对变化区域的数据采集工作并在实地根据测量的情况填写外业调查表及相应地物的属性, 然后依据土地调查相关规程、规范进行测量数据内业处理, 形成调查地块完整资料。土地调查工作过程中对于新增地物、无明显参照的权属界线、城乡结合部采用GPS技术开展外业数据采集和上图工作, 保证了土地调查成果的准确性。

4.3 基于GIS系统的数据库建设

空间数据是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主体, 空间数据的组织主要依靠GIS软件进行组织管理。基础GIS系统建成的数据库, 比较优势明显:一是在空间分析方面, 相对于一般数据库, 应用GIS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空间分析, 制作生成DEM等专题地图;二是在数据处理方面, 利用工具模块, 可以快速便捷实现数据整合, 差除, 极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三是在属性信息管理方面, 空间分析功能可与属性信息相关联, 通过属性信息, 自动生成空间图形并可选择性体现相关数据信息, 极大简化制图程序。利用GIS技术建立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查询、分析、输出、管理等功能的土地资源数据库, 已成为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基础手段。

摘要:本文从土地调查工作开展实际出发, 通过综述3S技术特点, 对比分析传统调查方式的局限性, 总结3S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土地调查,3S

参考文献

[1] 卢新海, 黄善林.土地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03

[2] 王元波, 张锋, 雷伟伟.3S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探析.现代农业科技2008

[3] 刘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3S技术的应用研究.西部资源.2009

[4] 何国栋, 张岩.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

3s综合实习报告范文第5篇

1 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遥感 (RS) 是一种用于探测的技术。在进行探测时探测仪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 而是在很远处就能把监测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 揭示出物体的特征特性。它在3S体系中扮演着“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角色。遥感一词是由美国学者布鲁伊特于1960年提出, 1961年正式通过。

1.1 农业资源调查

农业遥感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和水资源等问题的调查与评价都有显著的作用。基于遥感技术所建立的国土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库、全国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壤侵蚀数据库、生态环境背景数据库和1∶25万DEM数据库都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例如,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动态遥感监测试验, 利用“农田-土壤-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地面数据、相关气象数据、小气候数据、叶片生理参数和土壤含水量等方法, 对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等进行监测与评价, 在水土方面指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1]。

1.2 农业资源监测

农业遥感对作物生长、土壤侵蚀、荒漠化、盐碱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都具有监测作用。常规测试主要采取人工测量和室内化学分析的方法, 在对样本进行监测时费工、费时并会造成破坏性。相比之下, 遥感技术的宏观、动态、无损的实时监测优点, 在农业资源监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遥感估产

作物估产是用遥感手段大面积地对某种作物做出产量预测, 可以为国家国民经济重大决策提供基础信息。遥感技术开发应用以前国家获取此种信息的手段依赖行政组织的统计, 由于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现势性获得了各国特别是农业大国的重视。大面积农作物的遥感估产步骤可分为:获得作物种植分布图、利用高时相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建立单产估算模型、总产估算。利用遥感技术, 我国对农作物的长势监测与估产和品质预测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地进展。

1.4 农业灾害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对农作物的病虫害、旱灾、水灾等进行检测与预报, 并且还可进行灾后评估等。例如, 利用NOAA/AVHRR和MODIS卫星数据, 陆地地表温度 (LST) 和植被指数 (NDVI) 等旱灾检测技术方法可对大面积旱灾地区进行监测;利用雷达遥感可对水灾进行准确监测;利用气象卫星可对森林火灾与草原火灾进行监测等。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应用软件。在进行操作时需要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GIS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晰的描述分析, 在3S体系中扮演着“大管家”的角色。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得以普及应用。

2.1 农业资源调查的工具

农业资源是进行农业研究和农事作业最根本的物质, 农业资源调查顾名思义, 就是按照不同的资源属性进行分类汇总。利用GIS技术建成的农业资源地理数据库、绘制的农业资源分布图和产生的正规报表, 比传统的数据管理系统更准确, 更智能化, 可促使农业资源数字化、直观化。

2.2 农业资源的分析工具

除了制图和查询外, GIS技术还具有“独立思考”的重要特点, 它能将图形和数据重新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获得新信息, 生成专题地图和进行地图数据的叠加分析。

2.3 农用地适应性评价

不同的地区,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 其农用地的利用价值是不一样的。利用GIS可以对土壤的质地组成, 有机质含量, 腐殖质含量、酸碱状况等进行精准分析[2]。基于不同作物对土壤的需求各异, 可将分析得到的数据重新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分析运算, 在现实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 以便于进行农用地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3 GPS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是由美国开发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可连续、实时地向全球用户提供精准的三维位置, 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由于其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精准的定位, 并且速度快、功能多, 因此该系统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应用, 且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极为广泛。

3.1 地质测绘

GPS作为测量工具除了遮蔽物的限制外, 几乎不受地形的影响, 精度也相当高。在进行农业作业时, 利用GPS测绘, 可以对地形地势做出精准的分析, 有利于农业作业的良好进行。

3.2 土壤养分分布调查

使用GPS收集土壤样品和特定时期的土壤, 可以绘制一系列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养分分布图。因此, 使用这种方法, 不仅可以在不同水平的需求条件下研究植物生长营养物状况, 还可以及时通过施肥对土壤进行改良, 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3.3 减轻育种工作

当今, 作物品种的选育, 尤其是粮食作物中, 高产仍是品种评定中的首要目标。在育种工作的最后阶段, 进行复杂的产量比较试验时, 在联合收割机上安置计算器、产量监视器和GPS接收机, 就可以随时监控作物产量。通过这样的技术改良后,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还能精准的获得产量数据、及时有效地获取作物产量分布情况, 减轻育种人员的工作。

3.4 引导精准开沟、施肥

一方面, 在对育种田进行开沟工作时, 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依据人为设定好的行距、间距进行作业;另一方面, 在给农田进行施肥工作时, 可在喷施器上安装上GPS接收机, 按照已获取的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 就可使喷施器精准的按需给各点施肥, 施用的养分种类和数量也都会按照土壤养分分布图进行调控。这种高精准化的操作, 有时甚至会比人为操作的效果更加理想。

4 结语

在当今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 基于3S技术发展的现代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 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且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如果在农业生产中要有突破性的进展, 就要进一步提高3S技术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处理, 使3S技术激荡中国梦。

摘要:3S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准之一。介绍了3S技术的内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以提高人们对3S技术的认识, 促进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李飞, 杨小平, 杨文华.浅谈3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 2014 (6) :110-111, 118.

3s综合实习报告范文第6篇

一、3S技术在不动产外业测量工作的方法

1.1测绘体系分析

在作业小组的整体测量过程中, 需要根据RTK的整体变化情况对其图根的结构进行良好的把握。同时, 利用数据性的变化使得其相应的测量标准得到良好的基线控制。这样, 在选择进行控制点的采集时, 图根点可以结合其标石和钉测作为标志性建筑物, 使得GPS-RTK方法施测距离得到良好的改变。在进行基准站和流动距离的变化监督时, 其相应的基点距离应该不应该超过2KM。

在独立施测的层次上, 也需要根据标准差的范围进行数据性的控制分析。这样, 在细部点的测量中, 两次观测坐标互差不大于3CM, 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在外业数据的采集方面, 需要结合数字的解析及采集的变化情况, 使得其相应的数据采集范围更加明确。在针对地形、地貌和地物的层次绘测中, 可以使用统一的编码对复杂的地形进行技术的统一定制。这样, 在不同的要素结构中, 其测绘的内容主要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因此, 在控制测量时, 还要对其几何位置及数据表现及测绘的信息结构进行全面性的调整, 从而使得3S技术得到较为集中性的应用。

1.2不动产绘测的要素分析

在进行各类建筑物的绘测分析中, 需要对其外围的轮廓变化情况及建筑物的变化进行测绘信息的反馈。一般情况下, 可以注记层数, 1:500DLG, 对于临时性房屋可以采用不同的取舍性进行房屋变化趋势的测绘调整。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小于0.6mm时, 可舍去。

可以按照相应的图配结构进行测绘结构性的调整。这样, 在城楼、城门、豁口均应测定;围墙、栅栏、栏杆等标准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 需要考虑其相应的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并对偏离的方向进行重点的测量。对于悬空部分的建筑物, 可以结合其支柱实测的情况, 并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 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 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二、3S技术在不动产绘测中地形要素测量的应用

2.1地形要素的配合

在整体的测量过程中, 如果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 在整体性测量中, 常常难以准确地进行表现。因此, 在进行体系测量中, 需要结合其水系及地物位移的情况进行0.3mm或缩小1/3表示。

在独立性地物及其他重物相互重合的过程中, 需要在间隔0.3mm的情况下, 使得其相应的独立物能够得到完整性的测绘。并使得房屋建筑物的整体变化情况及边线的距离能够得到脚线的重合。这样, 在利用图测将整体的沿线体系绘测完成以后, 其相应的建筑物结构也能得到良好的替代。在进行建筑物沿线的结构分析中, 可以将双线道路与房屋的边线绘测进行重合。同时, 在主道航线的控制中, 需要对其中心位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清晰测绘。

在具体的测绘中, 可以每隔3~5cm交错绘出3~4节符号。在管线架空的过程中, 需要将地界位移的变化进行双线道路的测绘控制。这样, 当图式及符号难以满足区域内侧的需求时, 可以自行设计新的绘测符号让图形的编辑更加清晰。同时, 在进行数据的处理中, 需要结合计算机的信息数据进行野外补测或重测

2.2内业采集方法

在采用区域影像进行基础图件的测量过程中, 可以结合立体影像对界址点坐标及地籍对内业采集的方法进行全面性的优化。在测标轮廓线上, 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完善。在内业建筑采集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构筑的整体情况使得其空间拓扑关系更加明确。在进行内业采集时, 还能采用独立标记的方式将3S技术与绘测体系相互融合。这样, 在补测中也可先进行立体补充采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补测。在界址点的信息采集过程中, 可以根据影像的分配变化进行精确度的控制。并在3个像素以内进行不动产绘测的结构体系的优化。在建筑物的精度分析中, 可以结合内业采集的信息变化进行不动产测绘的全面控制。最终使得3S技术体系得到良好的应用。

三、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数据库的建设

在地籍数据的整体分析中, 需要对地籍编码的变化进行全面性的编排及融合。按照不动产绘测的规律, 需要对3S技术体系进行数据性的完善。同时, 在数据的整体建设中, 还要按照相关信息数据的规定对其录入的信息数据进行主要内容的分类, 并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对属性数据进行不动产的基础绘测。在进行基础信息的定位过程中, 需要对测绘的信息数据进行信息比对。并采用多个界址线进行数据库格式的统一。这样, 在进行数据的统计中, 可以采用Arc GIS Geodabase数据库格式要求。对数据库绘测结构进行相应的分层, 其整体的结构绘测如下所示:

从上表中, 我们能够十分清晰的看到, 在不动产的绘测中, 首先需要定位基础, 然后对行政区域及地貌进行全面性的侦测。并做好地貌的等高线及土地权属的规划。在土地不动产的测绘及控制中, 对约束条件及属性表名进行体系层的结构化分析。最终使得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在高程注记点及不动产测绘信息的分析中, 要结合3S技术的体系变化对整体的绘测及勘测的效果进行提高。根据野外数据采集作业的变化, 在整体的测绘中, 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性的采集, 并对内业数字系统的硬件进行全面性的配置, 绘制的地籍图精度符合《设计书》要求, 各种地形要素表示基本齐全, 图上各种注记正确, 注记位置恰当, 地理精度及数学精度良好。地籍要素齐全, 表示正确, 输出的各种表格规范, 全面满足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应用的要求。

四、结语:

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其能够使得3S技术的应用效率得到全面性格的提高。在进行不动产测绘的过程中, 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3S技术体系得到全面性的优化。在内业采集及地形要素的配合中, 需要对地籍数据进行全面性的计算。最终使得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更为良好。

摘要:在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 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整体的测绘效率, 在进行测绘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不同的测绘环境使得3S技术得到全方位的应用。但在实际性的应用中, 其依旧会面临测量及数据测绘的计算难题。本文主要针对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3S技术,不动产测绘,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伟.3 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4 (25) :24-25.

[2] 赵阳, 傅晓海.3S技术在现代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 , 2016 (04) :126-130.

[3] 杨邦礼.3S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6, 31 (04) :112-113.

[4] 刘金欣, 潘敏, 李耿, 马春虎, 侯静怡, 孟繁蕴, 赵春颖.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J].中草药, 2016, 47 (04) :695-700.

上一篇: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范文下一篇:清洁乡村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