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功能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

2023-11-12

人文功能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新闻传播业也受此浪潮的影响。新闻传播过程的五大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本文以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传播各大要素的影响为出发点,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受众分析到媒介分析,探析大数据时代对新闻生产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及传播媒介各要素带来的变革。

【关键词】大数据传播要素数据新闻变革

一、大数据的研究动态

2013年,一个与大数据相关的新兴学科出现,2013年甚至被有关媒体称为“大数据元年”。2014年,大数据获得迅猛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2015年,大数据技术的影响持续发酵,新闻业同大多数行业一样,无法摆脱时代思潮对它的影响。数据科学的技术权威——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描述:“如今,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①2015年8月30日,在CNKI中国期刊网上,以大数据为主题词搜索,共有约550602条结果。按照学科分类,大数据涉及的范围广泛,计算机、经济、金融、图书、电信等等学科类别。各个领域都试图搭上大数据的快车,起源于计算机学科的数据研究也不断地向其他方面加以扩散,大数据对于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的影响亦是不容忽视。

二、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各要素的变革

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五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模式。五大要素的提出构成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大数据时代对媒介生产的影响,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媒介生产传播各个环节要素的变革:从传播者、受众、传播的内容、再到传播媒介,都将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发生重大变化。

1、控制分析——控制力的重构与数据解读能力的要求

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之中担任起点和中心角色,在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里,传播者通常以占主导性地位的控制者身份存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给了媒体更广阔的空间去搜寻信息,整合内容。大数据研究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涉及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在各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②换言之,记者的经验和敏感度或许并不是做出好新闻的决定因素,基于各种数据做出的新闻选题反而可能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大数据时代为传播者带来的数字化新闻和数字化传播,一定程度上重构着传播者的控制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新闻所涉及的已不仅仅是消息、评论、通讯等各种体裁的新闻形式,而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呈现。处在传播过程之首端的传播者必须以新的姿态面对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以更全面的素质承担信息传播的职能,掌握生产、分析、解读数据的能力乃是传播者职业技能的题中之义。同时,传播趋向于因人而异、因时推送,大数据技术须满足新闻个性化服务的需要,实现“定制化”新闻内容的传播。编辑要多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以数据图表、图示等形式传达新闻、吸引受众,使新闻报道更具有说服力与表现力。在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变革的新媒体环境下,数据解读、分析能力于记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受众分析——参与性与影响力的提升

互联网的重要优势之一便是数据的存储与记录。互联网上的受众,他们的每一个反馈行为都可以被分析与解读,每一个点击、“赞”与“踩”、互动评论等任何形式的反应行为都累计于数据新闻的生产之中。同时,大数据可实现受众需求的精准传达。例如,现在众多的移动新闻客户端都设有基于用户订阅的个人栏目,客户端通过用户自身的搜索痕迹向其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并且,还有基于用户位置定位的地区性新闻专栏。大数据技术使媒体与受众(用户)的联系更为紧密,交互性的传播形态使定制化的新闻成为新趋势。

传统的新闻策划与选题通常是基于经验而来,制作流程很少受到受众的干预,而在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更多的环节开始由组织化向社会化转移,数字技术的使用,能够充分地挖掘和解读受众需求,使得选题策划在效果上有新突破的可能性,通过数据分析“受众最关注的是什么”、“受众了解多少”以及“受众还想了解什么”再确定新闻选题,能够更为精准的契合受众的需求,受众行为影响新闻生产的能力大大提升。

3、内容分析——新闻报道新范式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大数据对新闻报道内容的影响更加明显,顺应时代的新闻报道范式便应运而生。从大数据库中挖掘数据信息,可以形成数据新闻。数据新闻是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技术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新闻故事的新闻报道方式。③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表达方式,新闻呈现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内容,多种表现形态日渐融合,各种可视化的圖表,以及音乐图文等新形式的表达也日益增多,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范式,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态。在新闻报道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能够将原本碎片化的数据信息,形成自动化新闻、人机协作新闻、预测性新闻、众包式新闻等多种新形式的新闻。

(1)自动化、半自动化新闻

大数据催生了计算机直接写作的新闻,和人机合作的半自动化新闻(又称人机协作新闻)。“人机协作新闻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报道,是计算机在记者写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背景资料的搜索与获取、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分析的报道形式。”④美国《连线》的记者史蒂芬·列维甚至表示,未来机器人能代替人生产90%的新闻。语言甚是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大数据对新闻报道的重大突破。在美国,已经出现利用计算机分析撰写报道的先例。Narrative是一家拥有大约30名员工的美国公司,它运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大约每30秒就能够撰写出一篇新闻报道。协作新闻是一种人机合作的成果,是对传统的、单纯记者写稿的报道方式的变革。

(2)预测性新闻

预测性新闻不是今天才有,但并非依据经验总结而是技术数据分析产生预测内容将更具竞争力。数据新闻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的新闻生产理念。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新鲜性,即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越有新闻价值。舍恩伯格在书中论述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对于数据新闻而言,似乎事实发生的越频繁就越有新闻价值。众多新闻媒体从微博的热门话题中进行新闻的选题策划便可窥见一二。正如黄蔚在《“大数据”“微文化”时代的深度报道》中指出,大数据技术既是参照物,又成为专业媒体的方法和工具,深度报道记者借助大数据进行预测与分析,提升了专业媒体的报道水准。⑤为了牢牢把握住受众的眼球,媒体有必要借助新的大数据技术、凭借自身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做到一些准确度高的预测性报道,预测性新闻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必将走的更远。

(3)众包式新闻

大数据技术使新闻生产具备众包模式的可能。世界上第一家由用户自己生产内容和众包集成商业模式的报纸是《卫报》,该报认为分享内容能够帮助开启新的服务和收入来源。《卫报》总编拉斯布里杰想让《卫报》的文章、图像和数据集在博客圈、社交网络和其他一些流行的目的地中也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特色。记者罗杰斯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众包是他们制作数据新闻的主要手段。”比如,《卫报》做的对国会议员开销的调查的经典案例,促成了众包式的调查性报道。

4、媒介分析——推进媒介融合进程

(1)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不管是“三网融合”的推进,还是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建设,都促进了PC端以及手机和平板上收看电视的受众的日益增多,使得受众日渐养成跨屏收看的习惯,传统收视率调查的技术和方法面临挑战。通过互联网浏览和收看纪录,可以解决收视率调查过程中样本量过小、收视统计和发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介在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方面更加高效与科学,传统收视率评估体系将有新的突破。李国杰、程学旗在《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一文中指出,“大数据促使现有产业升级,同时推动新的产业诞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媒体纷纷建立数据平台、进行跨媒体融合了。”⑥

(2)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在美国,报纸比其他媒体更倾向于在报道中使用数据分析,报纸的网站更是数据新闻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⑦大数据的兴起,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崛起,颠覆了此前传统媒体在传播中占主导性地位的格局,将进一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高静在《报纸如何迎接大数据时代》一文中指出,大数据时代报纸媒体要想生存发展,就无法离开大数据技术,因为它贯彻到新闻生产的全部过程当中,离开大数据报纸将失去市场竞争力从而无法存活。⑧面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低水平泛滥,拥抱大数据媒介融合大潮,是时代对新闻传播媒介的必然要求,如此,新旧媒体方能各显其长。

结语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适应时代潮流,抓住时代机遇,在传播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新技术更好地为新闻传播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依赖于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如人文主义本质淡化、侵犯隐私权等弊端同样值得我们深思。面对大数据浪潮,只有趋利避害,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②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著,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22

③刘义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現代传播》,2014(11)

④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1)

⑤黄蔚,《“大数据”“微文化”时代的深度报道》[J].《新闻窗》,2013(5)

⑥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

⑦许向东,《对密苏里新闻学院数据新闻教学的考察》[J].《新闻爱好者》,2014(11)

⑧高静,《报纸如何迎接大数据时代》[J].《新闻研究导刊》,2013(5)

(作者: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人文功能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现实中的农村问题基本上算是一个“边缘性”的话题。如果不是党和政府重视、政策扶持,“三农”问题很难有人乐于提及。尽管上推三代,绝大多数城里人都是“乡下人”。但是,提起“三农”问题不仅“城里人”不感兴趣,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懒得搭理。在很多人热衷于“与国际接轨”“言必称欧美”的学术领域,“三农”研究更容易被视为一个“去中心化”的课题。就是这样一个被“边缘化”的研究领域,方晓红老师和她带领的团队从2000年开始在江苏农村进行大规模受众研究,一“扎”进去就是8年之久。

8年来,方晓红老师和她的团队以对“三农”问题的极大热情与执著先后完成了4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了获取“三农”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她们走村串户、跋山涉水,足迹遍布江苏、湖北、四川等数省乡村,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三农”研究专著2本,在国内外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相关学术成果数十篇,其中《大众传媒与农村》一书获得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方晓红老师执著投入与带领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农村传播研究从无到有,并一跃成为代表国内该领域顶尖水平的学术重镇。如今,继《大众传媒与农村》一书出版并获得广泛好评之后,方晓红老师又一本被业内权威学者孙旭培先生称为代表当前我国传媒与“三农”发展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对我国农村传播学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的意义”的农村传播研究专著——《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又摆在我们面前。由于“地缘”与“学缘”关系,我有幸成为方老师新著的第一批忠实读者。

仔细研读这本在国内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领域带有开创意义的专著,感到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首先是关爱的情怀。研究农村传播如果没有对农民、农村与农业的深切情感是不可能投入、深入,更不可能持久的。仅仅从学术研究能否出成果的角度出发,农村研究是个“冷门”,又有政策鼓励,偶尔为之或者找到一个可以“合为时而著”的选题的确可以出“成果”。但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被别人“不愿为”的领域里“冷板凳”一坐就是八年,其中经历的辛苦用方晓红老师书中的话来说是“茶饭无味,脑汁几无”、“很难言传”。没有对“三农”问题的大爱挚情,是绝不可能有这种“八年抗战”精神的。

其次是本土的路径。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被认为是传播学引入中国的而立之年。30年来,我国传播学研究从理论到方法走的都是“西天取经”模式。相当数量的传播学研究一直在做重复引进、消化与模仿之类的工作,适合中国国情,能够用来解决中国发展现实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不久前在谈到当前这种“理论贩卖”模式存在的弊端时认为,“目前国际上尚缺乏可以指导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和转型,使得国家又好又快地实现现代化的成熟理论”,因此,当前国内学术研究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研究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过去百多年来现代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及当前国内、国际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构建一套能够揭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面临的限制和机遇的新思想体系和理论观点”。方晓红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认为“中国传播学理论的创立和研究方法的突破,最终离不开对本国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及理论提升”。8年来,方老师和她的团队一直在走一条乡村实证调查研究这种基础性的工作,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走出了一条本土化的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自主创新之路。

第三是创新的手法。方晓红老师不是一个纯粹的“实证主义”研究学者,甚至在做农村传播研究之前,她还是一个“经验主义”、“思辨”及“感性”倾向比较严重又带有“艺术”想象与气质的“人文主义”学者。这不仅因为她出身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经一度将特别拗口的《离骚》整篇地给背了下来”,以及“自幼喜欢跳舞唱歌也喜欢乐器”的“文艺特长”①,还写作过一些不错的散文篇章等经历,而且,她后来转入新闻传播学研究也是靠新闻史这些非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建立起自己的声望。但是,她在后来的农村传播研究中更多地有了“实证研究”的倾向,开始了从人文方法到社会学方法的转向。正是在这种转向过程中,方老师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她不纯粹采取实证调查的方法,而是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兼容了一些人文与经验的研究方式,创造了一种不拘泥于某一固定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宜定性则定性,宜定量则定量的相对灵活的“柔性”实证调查研究方法。因此,她在“传播媒介对‘三农’的作用及指标体系研究”中,在“坚持数理思考”的基础上,针对新闻信息作为精神产品“有时很难用实物给予度量”“测不准”的特点,吸收了一些主观判断的“软指标”,从而使这套带有开创意义的指标体系有了更大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除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外,《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在广泛吸收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统计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评价“三农”传播效果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拟合指数模型”、“悖指数模型”与“受众阈值模型”,并利用这些理论对《人民日报》等媒体“三农”传播研究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文本分析工作,既用实践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也获得了大量研究数据与成果。

最后是批判的眼光。这对实证研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实证研究向来被认为是与批判对立的研究。比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就认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的”。阿多诺等批判学派成员甚至认为他们的研究是与实证研究“格格不入”的,认为“实证研究由于‘崇拜事实’而不能识别本质的领域”,而且“经验科学对事实的描绘是局部的、不完整的”,也是对总体“无能为力”的②。而对于一些涉及权威与级别都很高的党报研究,能够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批判的眼光就更难得了。在对《人民日报》“三农”问题传播效果研究中,方晓红老师和她的团队采取科学的抽样与文本分析方式,“不隐恶”,“不虚美”,既客观肯定了《人民日报》在宣传“三农”政策,报道农村“新人新事、移风易俗”,塑造新时期农民形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尖锐指出了其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议题还存在与“三农”总体报道重要性“不拟合”的问题。特别是根据充分的调查数据,尖锐地指出了当前一些媒介存在着“过多的农民‘增收’报道遮蔽了城乡收入巨大差距的现实状况,从而不利于引发舆论探究这一差距背后的体制因素,不利于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③

“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三农”问题时曾经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的话来说明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的基本国情是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农村、农业能否发展,农民能否富裕,需要有更多的学者专家从不同的领域给予充分的关注,农村传播研究就是其中事关农村、农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农民观念更新、素质技能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早日解决,也为了传播学本土研究能够实现更大跨越,方晓红老师和她的团队,不羡慕别人的“阳春白雪”,而宁做自己的“下里巴人”。她们无暇羡慕别人能够“仰望星空”,而是用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热情去“低头看地”,心甘情愿地做学术殿堂里的“乡下人”,做田野里的“守望者”,坐学术研究的“冷板凳”。我们期待方晓红教授今后在“三农”研究、在农村传播研究领域里谱写出更加美好的“田园牧歌”,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注释

①赵静、陆高峰:《1977年冬,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青年记者》,2007年第9期

②李彬著:《传播学引论》,2版,第313-31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③方晓红著:《农村传播学研究方法初探》,1版,第107页,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生)

人文功能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形象的历史,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

思想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理性思考,这部分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受教材体例、教学理念和教师学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人情事理、知识没有结构、忽视思想内涵、教学视野狭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加强思想史教学策略研究。下面以马丁·路德的思想教学为例,谈谈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的思考。

学生若没有感受到具体、形象的历史,不能形成历史的表象,就很难形成历史的概念和认识历史的本质。①在重大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思想理论成果与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有密切联系的,体现的是思想家在面临社会和人生重大问题时的思考和探索。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将思想家的主张与其人生经历有机结合,揭示思想家形成思想主张的心路历程,将具体、形象的历史展现给学生。

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十分复杂的,教师在一节课中不可能将其经历全部展现给学生,在揭示心路历程时,应该选择与思想主张相关的人生经历“节点”,采用出示材料与教师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些“节点”展现给学生。

例如,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思想主张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505年,马丁·路德中断大学学业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他按照天主教会的善功理论修道,“路德是奥古斯丁修会里的一个模范僧侣,他天天念主祷文,履行种种圣礼,虔诚地斋戒甚至鞭笞自己。有一天,他竟被折磨得昏了过去,躺在地上失去知觉。他说:我如此严格地履行修会的戒律,如果哪个僧侣能靠修道升入天堂,我就应该是那个人;我愿永远为僧,靠斋戒、祈祷、诵读和种种善功而成为一名殉道者”。②艰苦的修道并没有使马丁·路德得到解脱。1510年,他受修道院派遣去罗马朝圣,教皇和教士们的奢侈腐化使他震惊,他说:“谁第一次去罗马,他去找骗子;第二次,他染着骗子气;第三次,他自己就成为骗子了。”③罗马之行使马丁·路德对天主教会的主张产生了怀疑。罗马朝圣之后,马丁·路德离开奥古斯丁修道院,到维滕堡研究神学。1512年,他成为维滕堡大学的神学教授,利用大学图书馆,研究古文《圣经》,接触到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当路德读保罗的使徒书时,发现一行短句‘义人必因信得生’,恍然有所悟:人不是靠自己的善行,而是靠信仰上帝而得以免罪”。①这样,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主张形成。

可以看出,上文所展现的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形成历程的行动“节点”为:“苦修——朝圣——研究——形成”,其心路历程为:“遵循——怀疑——思考——醒悟”,这些“节点”与“因信称义”思想主张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将这一历程展现给学生,可以用生动的事例吸引学生,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同时将“因信称义”的内涵融合在马丁·路德的探索过程之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会思想家的探索精神。因此,在思想史教学中,通过具体事例揭示思想家思想主张形成的心路历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思想主张的内涵,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历史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把握。②面对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这些主张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使思想家的主张形成了体系。因此,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依据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引导学生将具体主张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知识结构。

高中思想史教学过程中,建立思想主张知识结构的策略是以核心主张为中心,将思想家的具体主张进行分类归属,形成完整的系统。

例如,人教版关于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表述为:“他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而不是靠善行来赎罪。他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路德还对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提出了异议,他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为此他不顾教会的反对,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他还认为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可以处罚教士甚至教皇。”③这些主张可以归纳为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结婚、《圣经》权威、平信徒皆教士、君主权威等六点。要将这些主张形成完整结构,必须钻研马丁·路德的思想体系。赵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指出:“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④按照这种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属于精神领域的是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权威和平信徒皆教士,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属于世俗领域的是僧侣可以结婚和君主权威,强调世俗生活和君主权威都是上帝所认可的。两个领域的共同点是强调信仰的作用,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这样,以“因信称义”为核心,将马丁·路德的具体主张分别归属于精神领域和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其思想主张的知识结构。

在思想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就思想家的主张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结构化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总体认识。在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学生寻找具体主张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归类法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历史教学的过程性。

重要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本质特点。而思想主张的本质特点是隐含在具体主张之中,通过具体主张显现出来的。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从纷繁的历史史实中,抽绎出本质的东西,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①因此,在思想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思想主张,深入挖掘思想内涵,认识具体理论的内在本质。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主要是对以感知的历史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的操作,形成历史概念”。②在思想史教学中挖掘思想内涵采取的方法是在教师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具体主张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抽绎出本质特点。

例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宗教改革时期的思想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③引导学生认识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人文主义含义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马丁·路德在精神领域提出的信仰得救、《圣经》权威和平信徒皆教士,成为新教的三个主要原则。④这三项原则的每一项都可以使信徒与上帝建立直接联系,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马丁·路德主张信徒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同样可以使信徒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这样,马丁·路德就给了基督徒“精神的自由和世俗生活的自由”,⑤自由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一。他主张人人都阅读并解释《圣经》,这样每个信徒都成为了自己的教士,他指出“每一种职业,不论高低,都是上帝的召唤和旨意,并无贵贱之分”,⑥这就打破了天主教世界的等级壁垒,体现了平等思想,平等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二。马丁·路德肯定了世俗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生的价值,“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这是人的天性所需,并不是罪过……追求现世的享乐,肯定人此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和解,不仅在路德的新教学说中,而且在路德本人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现”。⑦肯定人生价值是马丁·路德思想的人文主义内涵之三。虽然受时代局限,马丁·路德思想的自由、平等、人生价值等人文主义内涵还仅限于信仰领域,但对于人的解放仍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挖掘思想内涵,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前后的关系,注意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把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建立起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形成完整的历史认识。⑧高中思想史教材内容按专题体例呈现,注重展示思想领域的重大成果,这种体例容易造成视野狭窄,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完整的历史认识,因此拓宽视野是高中思想史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视野,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历史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关注思想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将思想主张与客观社会环境和整个时代的发展状况有机联系起来。

例如,马丁·路德思想的形成与德意志地区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6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教皇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最为严重的地区,“13世纪,当教皇的权势发展到顶峰时,他甚至可以肆意干涉各国的内政,可以为神圣罗马皇帝加冕,可以将皇帝或国王放逐,并且可以解除一国臣民对该国君主的效忠誓约,如果他认为某国的法律损害天主教会的利益,他也可以宣布该法律无效,禁止人们服从……德国的教会神职人员从大主教、主教到最低级的神甫,都必须把收入的一部分上缴教皇。神职人员在上任的第一年必须把全年的薪金贡献给教皇……教会的其他收入也部分地流入教廷金库。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重对德国的榨取”。①教皇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加剧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民族国家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危害了世俗君主的权力,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了16世纪初,摆脱教皇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成为德意志各阶层大多数人们的要求,这种愿望在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中得到了具体反映,其思想的形成是德意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再如,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联系。发生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并称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三大运动,他们都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为资产阶级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文艺复兴向资产阶级注入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在欧洲不少国家推倒了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天主教会的统治,并且为资产阶级锻炼了像加尔文教那样的精神武器”。②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也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英国学者卡莱尔认为,如果当年路德没有发动宗教改革,那么“英国清教、英格兰和他的议会、美国人和这两个世纪的巨大工作、法国革命、欧洲及目前每一个地方的工作”都会是另一个样子。③马丁·路德的主张使基督徒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体现在宗教领域的自由发展为思想上的自由,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引领作用,也是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主要精神之一。因此,恩格斯将欧洲的宗教改革称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④可见,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马丁·路德思想教学过程中拓宽教学视野,采取横向与纵向联系的方法,将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放到16世纪德意志地区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放到16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中考察,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考察,这是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视野的思路。

在思想史教学中拓宽教学视野,可以引导学生将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角度探讨思想主张的历史地位,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更加宽广的角度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以上结合马丁·路德思想的教学,从揭示心路历程、建立知识结构、挖掘思想内涵、拓宽教学视野四个方面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策略进行了阐释。关注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既需要教师深入领会课改理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也需要教师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钻研,对教学内容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理解认识,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发挥思想史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作者简介】吴波,男,1968年生,北京市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人文功能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中国传统英语课上,老师通常扮演着一个主动角色,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和实践的目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只是单向的。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法,即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求缓解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之间的不平衡。

【关键词】输入与输出 互动教学模式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然而,随着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大学英语教学逐渐失去了优势 ,未能赶上更新的要求。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大部分学生成为“哑巴”,只能输入,不能输出。因此,本部分主要就中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中国老师通常遵循旧的传统教学模式:说明文字的结构,然后分析难句与关键单词和短语。下课后,学生只能记住老师挤压到他们的头脑里的是什么,而不是实践所学。这种模式,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自律性以及灵活性,使学生产生被动和懒惰,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是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里的另一个问题。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输入和输出失衡是一个重大问题。下图为北方某高校一年级学生课堂输入与输出时间情况:

一、互动式教学方法简介(ITM)

“互动”是由1908年德国社会学家Simmel, 在他的著作《社会学》中创造的词。它指的是一个过程,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沟通的信息和情感。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简单地说,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指让学生有事做。

许多国外语言学家都认为外语教学(FLT)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流利,熟练地运用外语,而不是只掌握一些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互动式教学被认为是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语言学习中有用:学生的理解和生产语言。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互动式教学方法,认为语言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活动,因此,教师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地使用语言。Nunna认为,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是逐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换句话说,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功能性的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的形式和结果。

目前在西方国家,许多教师把教学互动运用到他们的教学实践。通过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在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供应商、引导者和助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者。因此,在互动的课堂教学,学生能掌握的语言不仅是形式,而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使用的语言。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互动式教学的许多教学理念已经提出。互动式教学方法或教学互动也已在中国有所应用。 1991年,有人提出“Self-initiated Three Stage Teaching Structure” : building up situations (arousing interest), exploring subjects (learning guidance to ensure learning ability), using and developing (thought-provoking to stimulate clever-learning)。这种结构被认为是中国互动式教学的开始。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现今仍常被老师控制。在课堂上,教师提供了语法,词汇,以及结构分析,而学生被动接受所有这些内容,这真可谓是相当低效。因此,这样的教学缺乏互动,并且缺乏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破坏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基本原则。Brown,H. Douglas1认为,互动式课堂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four basic skills,namely,listening, 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are supposed to be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They depend on each other in interactive activities; interactive activities must be of help for stirring up students。通过这样做,鼓励学生完成各种活动,学会自我控制,自我学习和自我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首要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和强调个体差异的人文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教育工作者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耐心地进行因材施教,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启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发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互动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旨在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教由“领导者” 变成了“合作者和引导者”。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将得到鼓励,重视和好评。因此,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和合作。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个人发展的创造力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尊重和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才能有效地进行互动教学。

(2)兴趣。感兴趣的原则也需要被提及。心理学家认为,内在动机是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内在动力。因此,兴趣是学习语言的一把钥匙。当学习变成主动后,学习才能真正地达到有效。

请看以下对话:

Dialogue One:

—I heard you took part in basketball match yesterday, right?

—Yes!

—Who won the championship the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What was the score?

—It was 56:50

Dialogue Two:

—Did you take an exam in Chinese recently?

—Yes, we did.

—What is your score?

—It was 89.

—Who scored the highest in your class?

—Lily.

通过涉及这些日常生活的话题,教师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他们感到释放。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提问来导入到即将学习的话题。例如,在教一个关于电视装置时,老师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哪个节目你最喜欢?你认为电视是必不可少的吗?说出你的理由。电视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所有这些问题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可以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整合。整合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合语言能力。互动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整体的听,说,读,写能力。例如,写作课时,写作不是唯一的任务。如果标题是“爱” ,询问有关爱情的问题,如:什么是爱情?你以前爱过一个人?这些问题会激起学生的想法,并收集他们的想法,然后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思考。其次,整合各种教学方法。任何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甚至是“语法翻译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分析复杂结构的句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方面是语言和文化的整合。自1950年以来,语言学家已经意识到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如今,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已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学生若是已了解部分外国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知识,他们能更好的掌握这一门语言。互动式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间的自由沟通。因此,语言和文化在互动教学课堂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2.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指安排在课堂上各种活动的效果和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包括两部分:老师授课和提问。

老师授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介绍,说明和叙述等语言输入。有效的教师话语对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互动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策略。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输出,这是通常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老师教授的内容是学生的一个重要“输入”。 Hakansson认为,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效率。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知道教师话语对学生的输入和输出能力的显著影响,因为它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们很少有机会与老师进行互动。在另一方面,老师授课也存在一些问题:速度太快,太难,中介语和译语等。Ellis认为,老师表述的重点应放在理解和互动,老师所说的“对吗?明白了吗?”其实是新信息与旧知识的连接;复杂的结构或过于简单的句子不应该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的最显著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理解,这样才能实现一个成功的互动。从学生的角度看,老师教授是唯一输入,所以建议教师正确和流畅地为学生提供目标语言信息。

教师提问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成功的另一个必要保障。由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语言输入。Richard and Lockart指出,老师提出问题是语言习得的关键。通过提出问题,教师可从学生的反馈中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应选择不同类型的问题,并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回答,以适应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特点。问题通常包含两种类型:封闭式和开放式或参照。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更喜欢前一个,只强调事实,而不是理解,建立或更改。因此,教师最好选择开放式或参考性问题,它们往往没有什么具体的答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产生更多的信息。此外,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

鉴于这两种类型的问题都各有特点,故建议不同类型的问题应交替使用,使学生能更好的融入课堂。

3.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发生在两个人或以上的群体中互动。小组互动是学生互动中最普遍的方式,这是一个目标导向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是让他们参加各种互动活动,包括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戏剧扮演,采访,信息咨询,信息交流等。在群体互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用英语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这样用语言来实现一个真正的目标。

小组互动一共涉及四个步骤。首先,教师提出话题。学生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如果题目很有趣,学生们更愿意参与,反之亦然。因此小组讨论应该正确选择题目:不要过大,不能过于抽象。例如,在谈论“互联网”之前,应首先介绍某些单词或短语,如调制解调器,网页,网站,上网冲浪。总之,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反应和语言能力进行题目的选择。小组讨论一般来说由四到六人组成,讨论时间应被控制在十分钟内。小组成员必须轮流陈述自己的观点,且每个组都需要一个负责话题讨论的领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也形成了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第三步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间需要进行沟通,思维最清晰者可以主动发言,其他小组给该组一个评分且提出不足,并提出问题,从而推动新一轮的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是一个好帮手,要尽量做到鼓励学生更愿意,自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最后,要求教师总结整个活动。让学生撰写一篇与刚刚讨论话题一致的作文通常是评估此次讨论的最佳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使他们更清楚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

总之,互动式教学法在国内和国外仍属于比较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相比之下,国外,尤其是美国,一直十分重视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然而,由于中国的特殊情况,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能直接带到我们国家,它需要我国的专家们继续学习和实践,并找到最适应基本国情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New York: Addidion Wesley Longman.2000.

[2]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编.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人文功能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现代教育必须科学和人文并重,并且在学科教学中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学,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二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优化课堂人文环境;三是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优化教学的内容;四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人文与教学互长。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人文教育 综合素质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往往都是为了更好地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机械操练、死记硬背。英语教学过程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学到多少词汇和语法,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内容的“人文性”。老师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使学生把掌握英语技能、获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英语的教与学变成了重认知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教学。这种忽略人文素养教育的结果就是英语课堂低效,学生厌倦英语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人文素质下降,人文精神缺失。英语是在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绵延数百年的使用,使它拥有着丰富的内涵,人文即是其中之一。英语教学既在教授一种语言,又在传授一种文化,还在传扬一种精神。因此,要使前面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在英语教学中就需进行人文教学的研究,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强化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将人文教育融入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修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老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育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不断地完善自身,不仅要在学问上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起到情感意志道德的示范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英语教学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点,认真地研究教材,挖掘学科内容的人文因素,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尽可能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艺术、审美教育,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汲取其精华的方法,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优化课堂人文环境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张楚廷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引下学生经历的一个以承接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为主线的特殊的心理过程。”老师必须以人为本,以每个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为本,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状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强调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的状态。老师要学会倾听和反思,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好学、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潜力也能充分得到发展。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宽容、自信和团结的气氛是相当关键的,这种气氛能激发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整个教学设计之中,不能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总结,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对话、碰撞、辩论的形式下,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大胆发表意见,自由进行辩论,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大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另外,小组合作的交往性学习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等社会性品质,并且可以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学生间通过学习活动形成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贯穿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合作主要要求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真诚交往、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焕发个体的生命活力。从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来看,既要有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又要有师生互动多种形式,以促进交往的实质性发展。教师也会与学生一同反思进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双方都会从愉快的感受中领略并形成坚持真理和相互合作的人文精神。

三、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优化教学的内容

语言从来就是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学者指出,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世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英语教学应当遵循语言教学规律,讲解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让学生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情意、艺术、情感等人文因素,优化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教师在教材使用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挖掘教材深度和广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关注实践性,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大胆地整合、挖掘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教学内容,并渗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更新观念,结合课文,将人文教学列入教学目标,使人文教學有计划、有阶段、有层次地进行;灵活地在教学的任一环节适时地渗入人文意识,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跨人文意识和能力的大舞台、主阵地;同时把握好人文渗入的度,坚持实用性,切忌泛,太多太广学生不易接受;运用多种途径,与教材同步,有系统地介绍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语国家,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以人为本,由表及里,由近到远,由浅入深,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语言知识学习之中。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人文与教学互长

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对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具有适应素质教育全面型的人才。英语诗歌和音乐承载着英语国家的丰厚的语言知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渗透着英语民族大量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运用英语歌谣、音乐整合英语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人文与教学互长。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李雷鸣,张在旭.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8,(5).

[3]叶朗.谈谈人文教养与人文学科[J].东南大学学报,2006,(3).

人文功能主义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社会和思想文化的急剧转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发现和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现代文学的本质是否具有“现代性”的本质属性,对此问题的理解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将围绕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等作家,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杨春时、宋剑华在《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上发表了《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就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是近代性抑或现代性?该文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不应当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因为其不具备现代性,而只有近代性。他们抛开中国文学作为个体的历史现实,而放眼整个世界的文学史划分,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转型,它以类似于近代文学的主题而选择对国家、民族、阶级命运的关注为主题,而偏离了属于关注个体精神归宿的现代文学主题,因此应属于世界近代文学范围。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他们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认为以西方文学史固有模式来框定中国文学,这正是背离了中国的实际。

刘锋杰《何谓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一文中强调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现代化精神的简单否定,正是忽视了现代性的矛盾状况以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的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它们创造了丰富的意义世界,也涌现出了众多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艾青、丁玲、赵树理等大家熟知的代表性作家,也有富有创造性和审美个性的作家,如沈从文、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穆旦等;有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学思潮、流派,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和“鲁艺”等,也有具有文学史价值和审美意义的文学现象和社团流派,如学衡派、语丝社、新月派、九叶诗人和新感觉派等;有代表性和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子夜》、《雷雨》、《骆驼祥子》、《家》、《边城》和《女神》等,也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作品,如新感觉派的小说。分析这些实证,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文学不断地在追求着现代性的本质属性。

首先,我们从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入手。

“现代性”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大家普遍认同的有两种解释:一是从在历史长河中的时间职能上看,它被认为在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明历史中某个阶段的现代性——它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工业革命的产物、资本主义所引起的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产物,因此,“现代性首先是与一种新的时间意识是对应的”;另一种是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在文化范畴内具有价值叙事职能。

从这两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同时存在着对于两种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文学的兴起就是以一部分作家率先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开始的。他们对国民性中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对旧的统治制度和腐朽的封建伦理道德发起攻击,从而关注中国的国家民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部分作家可以以胡适、陈独秀、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张天翼等为代表。另外也有一些作家,则显示出对于审美现代性的浓厚兴趣,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人”,一个更多表现为非理性的人,在现代社会的某种境遇。这一部分作家以李金发、戴望舒、张爱玲、穆旦等为代表。

我们研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需要从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历史进程的实际出发。现代性是个发展的概念,它分为前期、中期、晚期的不同阶段,不可以用相对成熟的现代性来苛求早期的现代文学。它萌芽于晚清,开创于民国,发展在共和国。从中国整个庞大的文化和时间背景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它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要从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中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就其特殊的时代意义,我们也不难看出发生在1917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不同于古典文学,也不同于西方文学,更不同于当代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性”意义。

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启蒙主义文学大师的鲁迅,开创了中国民族文化反思的新人文传统,为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现代变革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迄今为止无人能及,无论从思想内容的深度还是艺术成就的高度来讲,鲁迅作品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高不可及的范本。早在1906年,鲁迅就提倡反抗和独立精神。今天看来,这种思想比其他的同时代人要先进10年,因为他的这一诉求直到五四时期才获得广泛的理解。及至五四,他因发表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在小说《狂人日记》中以“吃人”二字对中国历史的概括,在小说《阿Q正传》中以“阿贵”典型对中国人的国民性的概括等,其深远的意义至今都影响颇深。30年代,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出现于文坛,并自觉地站在了党的旗帜下,为保卫人民革命事业、共产主义事业而战斗,在《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集》中便可以找到其高亢的战斗风格。

生活在40年代的作家们,在继承优秀的现代文学传统的同时,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具有现代性的文学形式,如以赵树理、孙犁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竞相争艳的现代戏剧等,无论从形式还是思想内容上讲,都不可谓不现代。

其次,从“现代性”的主要表现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同样保持着“现代性”特征。

个人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以文学方式为个人立法,确立了个体的独立、解放、自由和创造的价值意义。郭沫若在诗歌中创造了“我把天来吞了”、“我把地来吞了”的“我”,充满了诗人自我崇拜、自我赞美的激情;庐隐也通过《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等小说描写了自我的心境,抒发了自我的情感……这是与他们的个人主义的思想情感分不开的。

“人道主义”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担当公民和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情、悲悯普通人的生活命运。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的重要作家郁达夫,借作品塑造了一群引人注目的零余者形象,从而抒发了孤独、忧伤的情怀,从《沉沦》中的“我”,到《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烟厂女工,无不充满了令人窒息的苦闷感。作家也正是以此来激起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另:外,作为中国感伤主义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巴金先生用一生的心力创作了充满悲悯情怀和忧伤基调的杰出作品。在他早期的《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等一些重要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悲悯和感伤的成分。这也正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都是现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思想情感,这在反传统和现实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思想的民族化和现代化。

现代人的心理体验和生命意识。现代

人的心理体验和生命意识是现代文学拥有的最为本真、内在的现代性。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都有着时代的特征与社会的印记。现代文学同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现代作家的生活、情感和思维的结晶,也是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情绪的体现。成功创作了《传奇》、《倾城之恋》等“海派”小说的张爱玲善于描写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的沪港社会,这来自:其在上海、香港的生活经历。张爱玲从小因为父母不和离异,受到后母的虐待,之后经历了香港沦陷,使她感受到了人生的凄凉,而这种心态影响着她的创作。我们从她的作品中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悲观色彩。

现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反映着当时现代人的生命气息。1943年,赵树理根据他在山西辽县乡下了解到的迫害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致死的案件,创作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青年农民小二黑与小芹的自由恋爱之路虽曲折坎坷,但最终仍幸福地结合,从而歌颂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和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社会生活的变革,因此被郭沫若称赞为“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

现代白话文的语言主体。现代白话文是现代文学的基本语言,五四文学革命一开始就强调建构现代语言形式,提出“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表现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语言是白话文”。鲁迅主张:“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鲁迅这里所说的白话文的个性、鲜活和表达的直白就是现代文学语言的现代性。

自由、多样的文体形式。“五四”时期作家们普遍用白话文写作,使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诗歌以郭沫若为代表,他的诗以自由无羁的想象、滂沱恣肆的抒情和浪漫抒情主体的塑造开了一代新的诗风。新诗集《女神》勇猛地冲击了封建社会的藩篱,体现了社会的强烈要求,传达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如在《女神之再生》中唱出了“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所以,《女神》被称为“是号角,是战鼓”,它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的标志。

散文方面,鲁迅以《朝花夕拾》和《野草》为典型文本,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30年代,杂文与报告文学的繁荣更加丰富了散文样式。这方面鲁迅无疑还是领军人物,《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杂文集对于反映社会生活和现实斗争有着突出贡献。而报告文学以其大众化的特点此时也在大江南北蓬勃兴起,呼应并追赶着时代的潮流。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的一日》大型报告文学征文集,容纳了近500篇文章,揭示了饱受摧残的中国农村的衰落,也展现了一批为求解放而刻苦工作的热血男儿。

茅盾、老舍的客观写实性小说和巴金的主观抒情性小说为中长篇小说提供了典范,标志着中国现代中长篇小说上升到的艺术高度。1933年《子夜》的发表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成熟之年”。茅盾还开创了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在巴金笔下得到了发展。

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话剧随着抗日战争的全民化,也开始“从锦绣丛中到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了内地,从都市到了乡村,从社会的表层渐向着社会的底层”。可见,中国的戏剧在逐渐向民族化、大众化倾斜,使舞台走进人们的生活,也使人们的现实生活得到了活灵灵的展现。这也是戏剧现代意义的价值所在。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贡献的曹禺,以他的《雷雨》、《日出》、《原野》等,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和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的确立。他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和难以超越的高峰,他的创作为此后剧场话剧树立了典范。

现代文学贯注了现代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它的属性应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为了人民的独立解放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因而现代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民群众与残酷的现实社会作斗争,展示了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现了作家们无比丰富的思想和美丽复杂的人性人情,也包涵了他们对现代文明的呼唤。这一切都源自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属性。

我们认为,无论是着眼于西方或中国本土对于“现代性”的概念做出的解释来看,还是从“现代性”本身的表现方面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实例都在证明着其现代性的本质属性,从而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学始终坚持的现代性追求。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编 校:施 宇

上一篇:高校大学制度财务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改革下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