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教育范文

2024-04-22

人文素养教育范文第1篇

摘 要:教师专业素养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备条件,文章在分析农村高中教师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现状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探索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高中教师;学生核心素养

一、 前言

基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明确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重在培养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学生素养养成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主要施教者是教师。学生由“知识型”人才转变为“能力型”人才,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试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切入,探索农村高中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策略。

二、 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顺利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一名中学教师只有具备这三方面的条件,才能算合格的教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在其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概念,该成果的发布在教育界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培养什么人”指明方向并为“怎样培养人”提供解决策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构成“全面发展的人”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依次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这六大核心素养,每个素养又分为3个基本要点,共18个基本要点。学生核心素养对自20世纪90年代起实施的空泛、抽象的素质教育进行实践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抓手。核心素养是个多维素养,强调跨学科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融合,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起着关键的、可持续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必须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只有教师具备相应素养,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农村高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高中教师专业素养现状

教育公平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尤其是教师资源配置上,农村学校无疑都是处于二者配置的底端。农村高中教师素养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思想守旧,不思进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

这种思想的形成主要与地域和教学配置落后因素有关。有的教师毕业回乡任教之后,再也没有离开本乡本土,与城市文明缺少接触,所以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对于理科教师来说,配置落后是造成他们不思进取的主要原因。农村学校缺少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甚至缺少教师授课需要展示的一些基本实验器材和药品。对于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空有“屠龙术”,没有施展机会,长此以往,一些教师就生发不思进取的思想。

2. 知识老旧,“吃老本”现象比较严重

农村学生基础差,家长在学习上对子女的期望值不高,學生学习动力不足,由此导致一些教师觉得教多教少效果一个样,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学习。

3. 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分化严重

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村教师年龄差异较大,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年龄偏大教师较多,教学经验丰富,但是进取动力不足;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有教学激情,但是经验不足。

4. 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态严重

收入较低,激励机制不合理,职业倦怠,等等,因素也造成一些教师失去继续学习、提升能力的动力。

5. 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以考试知识为主,匮乏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1. 履行教师职能的要求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素养”是通过后天的修习涵养,才能在知识、能力和态度上形成一个综合化的形态。学校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战场,教师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执行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素养。

2. 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是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瓶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年版)从战略高度重新修正教师质量,对教师提出“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新要求,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同时,这个要求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也有着指导意义。

3. 教育教学走向的要求

结合核心素养,解读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科到融合”“专业到人文”“知识到能力”三个方面重新构建教育理念、更新专业知识和改进教学方法。

三、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农村高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路径

(一)学校层面: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助力教师快速成长

1. 营造适宜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环境与氛围。

如加强培训力度、鼓励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学科核心素养大课堂,等等。

2. 培养骨干教师群,组成“老—中—青”结对子形式,给任务、压担子、定方向,唤醒老教师危机感,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3. 教学常规管理细化。加强学科、学段、学情的科学化管理。

4. 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如实验室、教师阅览室,为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教师层面:提升内部动力,跨越人生新高度

教师教育的生命力更多地来自内在自我发展的需要。有了个人强烈的发展动机,反省意识觉醒了,才会主动进行自我实践,专业素养才能够提升。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最大效果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笔者从以下三点对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提出建议。

1. 从“本能”到“自觉”的理论提升

因为缺乏理论学习,不少教师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上,没有理论支持,都是停留在“怎么教”的描述中。例如在农村学校,英语学科都属于薄弱科目。有位教师的英语教学效果特别好,在经验推广上,分享了他的做法:组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立互助小组,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英语沟通;师生坚持用英语交流;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不断地挖掘亮点鼓励表扬;学生有进步就提出更高标准,让学生有努力方向。《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懂得“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得好”。这位教师在前一个要求上做得非常好,但是对于“怎么”才能“教得好”这个经验总结上,因为缺乏核心素养理论支持,所以总结不出来。其实这位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不自觉”地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在鼓励中学,能够学以致用,其实就在“人文情怀、审美乐趣、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方面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了。用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观点,对成功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入挖掘,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拓展,就会探索出核心素养培养思路。这就是强调理论提升的原因。

2. 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理念转变

过去不少教师认为:上课就是传授知识,“育人”是班主任的事情,是政治老师的事情。所以,有的教师上课仅仅就是“上课”,有甚者连课堂纪律都不管,学生或睡觉或看课外书或开小会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理念转变,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宗旨。立德树人的“德”,是“大德、公德、私德”。大而概之,是政治、道德、法律;小而言之,是理想信念、感恩助人谦让宽容自省自律等等道德品质。高中阶段是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期,所以,“学科教学”升华为“学科教育”,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各个学科发挥独特育人功能,彰显学科教学育人价值,意义尤为重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第一,学科教师首先明确自己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第二,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明确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的问题。但是,把“育人”仅仅看成是管理课堂纪律就过于粗暴理解“育人”了。管理课堂纪律,“育”的是学生“公德和私德”:学会感恩、尊重、自律之德,也就是核心素养里的人文情怀、乐学善学、自我管理等素养。“育人”要做到与学科知识传授“无缝衔接”。读杜甫的诗,“育”的就是爱国情怀,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节篮球体育课,“育”学生秩序、竞争、合作、关爱之德,当然也隶属于学会生活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等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把“学科教学”上升到“学科教育”最好的例子。

3. 从“单一学科素养”到“跨学科共通素养”的大境界养成

“跨学科共通素养”与传统观念中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封建社会,知识主要掌握在贵族手中,知识的传播速度很慢,乡村里识文断字的教书先生,在大家眼中就是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术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通才”。核心素养由跨学科素养和非跨学科素养构成。顾名思义,“跨学科共通素养”就是跨越单一学科、集多个学科所共有的素养,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都共有“理性思维”的特性,物理和地理都涉及对太阳系的认识,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有对微观世界认识的知识点;也可以指所有学科之外的素养,如社会参与素养中的“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素养。跨学科共通素养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它们都是离开学校多年之后、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早已化为骨肉”浸润人生的东西。如今,知识激增,各门学科自成体系,学科本位思想严重。

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是一個长期过程,不仅需要规划和执行能力,还需要教师在“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磨炼感悟,最终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2.

作者简介:

唐汝青,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人文素养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得以有效培养不仅仅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的,满足小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首先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了探讨,然后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教学质量;发展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强调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累积,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高效培养,并且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强化提升。反思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是将语文理论知识直接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忽略了学生在思想层面以及情感层面的要求,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因此,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挖掘教材内涵,融入人文精神,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借助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来讲是受益终身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人文素养包含的基本内容很多,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来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显然做得不到位。首先,无论是从教学理念层面考虑,还是从教学方法层面考虑,都有亟待改善的地方。部分语文教师过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牵绊,在教育目标及任务的认知层面存在较大的偏差,教师对语文教材的认识不充足;其次,教师在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语文学科自身的内涵,使语文教学缺乏趣味性,语文教学质量难以高效提升,更不要谈及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

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就目前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情况来看,有些教师仍然无法将文章的整体基调把握好,导致在授课环节无法将真情实感融入课文中,也无法引起小学生与写作者之间的共鸣。还有些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他们不够关心和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关注语文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导致差生越发失去对语文学科本身的兴趣,对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极大的束缚。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人文素养对于语文学科学习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考虑人文素养的基本概念,其实是相对抽象的,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仅仅通过简短的几节课的教学就让学生形成理想的人文素养是基本不大可能的。小学生在进行语文科目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读不懂文章的情况,这个问题应该全方位来看待,绝不是学生没有掌握好语文知识那么简单,也不能仅仅用知识面不够来简单地概述,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以上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理想的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念以及内涵的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其中心主旨的感知能力的一个过程,借助语文实际教学让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对于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相当有利的。

(二)人文素养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人文素养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教学,借助具体的语文课强调价值观的高效束缚,引导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影响重大,对于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环节必须高度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高效培养

(一)首先一定要树立起人文素养教育理念

强调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培养,首先教师本身要树立起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从思想层面上意识到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只有有了正确的培养观念,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不知不觉地践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救赎”自己,必须让自己的思想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中解救出来,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让学生逐步接受更为科学、更加正确的人文精神指导,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真正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使学生成为一名心灵美好、品德高尚、思维灵敏的优秀人才,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打实打牢,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二)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掘其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

教材仍然是小学语文教育活动展开的重要参考。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强调人文素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融入,应该善于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挖掘出来。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增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内容,所以教育意义显著。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体现詹天佑伟大事迹的影像片段或者图片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詹天佑的伟大事迹,让学生从中受到感动,引导学生树立起浓浓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起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将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强化语文课外实践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堂教学实践非常有限,如果仅仅依靠短暂的课堂时间,那么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难得到高效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教学活动的高效顺利展开,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努力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引导学生品鉴欣赏一些优秀的语文作品,教师给学生留下作业,引导学生自己搜索资料,可以查阅相关图书,也可以将网络利用起来。总之,自己动手探索答案。或者组织一下与人文素养培养相关的语文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得心灵受到触动,有效地达到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

(四)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对于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将自身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同时学校方也必须高度强调人才的选拔工作,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在进行教师人才选拔的时候应该结合教师的学历,但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学历,而是应该给予一段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全方位地观察和评价教师,最后择优录取。引导教师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教师不要过于心急,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获得进步。教师还应该善于将课余时间高效地应用起来,通过大量地读书,不断累积和沉淀人文知识,保障自身的人文素养得以不断提升,为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人文素养的提升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人文素養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深度挖掘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育人成分,让学生逐渐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梅.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5(2).

[2]陈伟英.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J].教育,2018(4).

[3]李雪艳.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思考[J].中华少年,2017(11).

[4]袁春燕.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好家长,2017(12).

作者简介:韩晓,女,1988年生,山东济宁兖州人,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十四中小学部,本科,初级。

人文素养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着重学习的是人文方面的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自然地理知识时可以了解浩渺的宇宙等。而在基础之上的人文地理知识教育则是将地理问题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结合在一起,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更容易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作为人文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旅游地理,就更应当注意人文素养教育,要更好地让学生从旅游地理的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就当代高中旅游地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一些想法。

[关 键 词] 高中地理学习;人文地理;旅游地理

当今时代在人文地理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家也开始重视对国民地理素质方面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人文地理素质的培养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要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质,就得在旅游地理的课堂中加大人文素养教育,并结合旅游地理的特点来积极进行旅游地理人文素养教育。

一、高中旅游教学的概况与不足

旅游地理是一门把人文地理研究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它综合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涵盖范围比较广。但在高中旅游地理选修课中,旅游地理学习还只停留在自然地理层次,并没有很好地从人文角度去学习,学生接受的旅游地理教育也较为肤浅。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对课本上的问题有个很好的延伸,这也导致了学生对旅游地理没有太多的心得。例如,在旅游地理的第三章“旅游景观带欣赏”这节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仅凭枯燥的语言在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为目的性的答题而学习知识,没有真正领会这一章所要让我们学习的审美的情趣,教师在这需要真正教给学生的是:培养学生一个对真正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一些美丽景观的介绍进而對这美丽景观的历史、神话传说来进行解说,例如,在介绍泰山时,可以先讲解泰山的神话:泰山由东岳大帝主管生与死;还可以介绍有关的历史典故:泰山的历史地位特殊,历史上的众多帝王都想在泰山进行封禅来突出自己的地位等。利用这里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然而现在许多课堂上并没有这么完善的人文教育,所以就现代高中旅游地理的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的培养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人文素养教育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会时常感觉到枯燥无聊,而造成这种学习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的单调性。如果采用人文素养教育来普及地理课堂学习,就会在知识学习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高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接受外界知识关键时期,而如果在旅游地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利用学生在这个时期旺盛的好奇心,来进行合理的学习引导,并就学生的好奇心来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学课程的话,就能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例如,可以有意地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云南喀什特地貌、哈尔滨极端的冷雾凇、长白山的热泉等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说明与科学解释,以此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存在的本质存在。而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这份好奇心而不断地进行学习探索,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文素质旅游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还能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科的交叉而学到许多其他的知识。比如说人教版《旅游地理》地四章“旅游景观欣赏”,在这一章中,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奇特的地理地貌,像火山温泉之类的,老师可以就火山和温泉的形成,火山的历史与温泉的历史,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当地政府利用这一奇特景观是如何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并增加经济收入来发展其他方面进而富裕整个地方。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地理,更有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素质教育学习过程,学得更多、更广,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完善自我,这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势。

三、人文素养教育在旅游地理学习课堂上的普及

虽然人文素养教育很符合当下的旅游地理学习,可是这种教育并没有很好地普及在全国各地的学习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是属于强迫性的学习,没有体会到所谓的学习乐趣。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无法把这种教育实践在课堂上,但许多一线大城市就做得很好,这是因为他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而那在那些城市的老师就能很好地贯彻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所以,雄厚的教学资源是把这种教育模式推广到所有旅游地理教学的课堂上的基础,而要如何让教学资源更加雄厚,这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总之,在旅游地理的学习中,结合人文素养进行教育是很重要的一步。而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文素质,而要让人文素养教育更好地落实在旅游地理课堂上,就还需要去深入地去探索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平国.旅游地理教学之人文素养培育初探[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周建梅.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人文素养教育范文第4篇

1 当前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现状

1.1 人生价值观偏离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丰富, 在中学生们的生活与学习当中, 也出现了很多电子产品, 如:学习机、手机、电脑等。虽然网络上的学习内容十的丰富有趣, 也为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 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也使得不少中学生误入歧途。如媒体报道的有的中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 还有中学生偷家长钱去打赏网络主播等等现状, 这些都是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偏离现象。

1.2 互助意识缺乏

现在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之中长大。自我心理较强、比较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 在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中缺乏互助意识, 这样心理发展现状是极为不健康的。

1.3 社会公德心匮乏

当前的中学生一般在生活当中, 都是父母帮助其操持着一切, 在家里什么都活不用干, 所以他们就养成了只会享受生活的习惯, 很多中学生, 对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也不懂得云不够关爱, 甚至还有相关媒体报道中, 一些中学生在校园内欺负同学的事件发生, 这都是当前中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公德心的表现。

2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2.1 能有效满足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表面看似简单, 但是其却是一门知识点较为复杂的学科,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 以往的单纯的依靠传统的强制性的教学方式, 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以往中学体育教学中, 学生一般都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 这样的教学方式, 十分不利于中学生有效的掌握繁乱体育知识。所以, 为了满足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当中, 应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 要此来调动中学生们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能够使学生高效率的完成体育学习。同时在中学体育教学当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 对于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发展, 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能够有效实现学校开展体育的本质目标。

2.2 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上对于人才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 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 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进行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 能够有效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素质发展, 让学生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这也是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需要。尤其是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 未来学生们毕业之后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所以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2.3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

体育是有着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的学科, 体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健康认识, 也能提高学生对于人体生命的认识。而通过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加入人文素养的教育,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保证学生在社会上的健康发展, 通过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 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健康的理解, 从而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3 学生体育中融入人文素养的策略

3.1 引入传统体育内容

纵观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其中蕴含了很多的经典体育文化。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着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特点。而通过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些传统体育文化,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氛围,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 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来进行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民族体育价值观。

3.2 帮助学生塑造人文精神

中学体育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其可以让学生通过学校这个平台了解到更多的事情, 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时代发展大事中, 去细细品味体育科学的奥妙。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能通过融入一些社会的热点和具有特色的体育信息元素, 以帮助学生了解当下的社会, 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体育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3.3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体育教学模式, 来充分调动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学习, 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讨论, 能有效彼此学生与之间的关系, 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会团结互助, 能懂得什么是友善。同时,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 还能够让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的了解, 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 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因材施教。

结论:

总之, 随着我国的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文素养教育。因此, 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 老师必须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所需, 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只有让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 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之中, 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使学生能在踏入社会以后,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 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展开研究。研究认为:通过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 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 不仅能有效帮忙学生提高体育学习效率, 还能全面提高全的综合素质, 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人文素养,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怡雯, 涂运玉.析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7 (02) :109-110.

[2] 蒋溢兵.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方法研究[J].体育风尚, 2018 (01) :182.

[3] 苏小波.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6, 29 (08) :134-136.

[4] 申少静.濮阳市高中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吉首大学, 2016.

[5] 周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课堂——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案例的实践[J].运动, 2015 (07) :122-123+136.

人文素养教育范文第5篇

改革开放30年来, 伴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步伐的加速,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也不例外。以招生体制为例, 从当初的工农兵推荐入学到语文+数学+外语到后来的3+X再到今天的高校自主招生, 高校招生体制与时俱进的变迁深刻反映着教育理念的每一步质变。与此相对应的是进入大学的一代代高校学子随着入学年龄、知识储备、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的不同逐渐显现出的迥然不同的群体特征。

1 高校“80后”大学生群体的典型特征

当今高等教育的受众者是一群特殊的个体存在, 他们是1980~1989年之间出生的群体, 是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第一代人, “小皇帝”、“小公主”、“温室里的花朵”是他们最初的头衔。他们就是被称为“80后”的一代。他们亲历亲证着改革开放的脚步, 体验着教育体制改革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考着他们所经历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民族复兴史。作为“80后”群体的一代大学生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对于未来人生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十分看重情感方面的需求与满足。这种作为社会成员的内心多方面欲求是“80后”文化得以形成的广泛的心理基础, 它影响和形成了80后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

1.1 角色转型时期的惶惑与迷茫

“80后”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与前辈学子不同的经历, 那就是大学的扩招已经使中国的大学教育进入了普及化的中期阶段: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黑色七月的洗礼, 他们终于迈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 却发现自己面临着转变角色的尴尬, 那些所谓象牙塔、天之娇子的称谓已经成为过去式;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 忙于应付普通话考试、计算机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成了他们的生活写照;毕业时国家负责分配政策也已经不再执行, 于是他们只好加入找工作的茫茫大军中, 成为“考碗”、“面霸”、“SOHO”、“啃老族”。

1.2 社会环境引发的彷徨与困惑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剧, 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取向, 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和冲击。首先, 大学生作为思想和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 受社会上种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极易陷入多重价值标准交织中不能自拔, 导致价值迷失和心理失衡的恶果。其次, 由于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 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家庭的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后, 往往因为自身的家庭原因比同龄人背负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1.3 青春热情带来的张扬与自我

标榜“新新人类”的他们崇尚自由, 喜欢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总是将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害、恐惧、悲伤这些感受率性的表现出来。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个性, 吃着肯德基、麦当劳, 听着MP4, 看着偶像剧, 使用网络语言多过传统汉字。甚至由于网络语言的盛行, 一些学生把随意更改文字、创造文字当成流行时尚, 用打字代替写字也使许多学生变得与纸笔越来越疏离, 许多人长时间不用笔写字, 所以写字时常常提笔忘字或写成错别字。

1.4 认同感缺失下的渴望与追寻

“80后”不再生活于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之中, 形形色色的高科技带来的是信息传播的高速化、广泛化, 越来越个性的他们张扬自我的同时渴望被接纳、被认同。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为伴、沉溺网络世界的他们在博客里宣泄情绪、寻找认同感。他们关心的是手机里有没有短信, 邮箱里有没有邮件, 博客上有没有人灌水, 手机彩铃是不是新潮, 论坛上发帖有没有帮顶。在寻找拥有共同语言甚至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过程中渴望自己的存在价值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赞许。

1.5 敬畏生命意识的薄弱与缺失

《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3日报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今年10月发布的数据表明, 我国15~34岁的人群中, 自杀是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占18.9%。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网教育频道, 对7080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 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 比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 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同时, 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

2 人文素养教育模式的转变与革新

2.1 增强责任教育

“责任”是“80后”大学生很少提及的字眼, 也是他们欠缺的重要品质。因此, 责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一环。责任的含义包括反哺社会的社会责任和自我实现的责任。从反哺社会责任来说, 中央政策对大学生从劳动者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从人才到现代公民的要求转变, 体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转变。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 始终肩负着对人类繁荣、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肩负的社会承担和历史使命。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说, 肩负着家庭、事业、个人发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主体要求。

责任教育就是要教育“80后”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己, 培养他们将外化的社会约束、他人督促内化为自我习惯的原动力和自我承担的执行力的能力, 达到外部环境与内在要求的和谐统一。在对社会进步、民族振兴肩负责任的同时完成实现个人价值与奉献社会的统一, 两种标准的统一即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 并给予个人相应的回报;通过完成社会责任自我实现了梦想与追求, 获得了幸福感的体验。钱理群在新作《致青年朋友》中专门给“80后”存在的弊病诊脉开方“我和许多当代大学生做过讨论, 发现‘生活缺乏目标, 缺乏责任感’是一个最根本的、让许多年轻人最感困惑的问题。我觉得解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自由读书, 最广泛地吸收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另一个就是适当参加社会实践, 主要世道社会的底层、到农村西部去, 给那里的弱势群体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 全国大学生掀起了学习新知识、新文化、新科学,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高潮;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清华大学的大学生们率先喊出了“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为社会主义多做贡献”的口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使大学生掀起了学理论、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潮。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 高校应该引导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中, 以“帮助他人, 完善自己, 服务社会, 弘扬新风”为宗旨, 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机会开展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的活动, 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脱贫致富, 用实际行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2 倡导多元评价体系

社会普遍认为, “80后”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思想表现较为突出, 他们过分单纯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实现、个人价值, 容易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脱节, 强调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而忽视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在人与人关系上, 过分强调竞争忽视合作。

虽然“80后”大学生有其不成熟的一面, 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在08年初雪灾、汶川地震、奥运火炬传递等重大事件中, 以“8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的爱国情、民族心、社会感令人动容。几年前, 在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里, 总有人担心这样一群“80后”的孩子成为“新中国垮掉的一代人”。可是在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过程中, 他们挥动着国旗跟随圣火奔跑的镜像印刻在每个国人的脑海中;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自愿献血的大学生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还有的作为志愿者深入灾区, 与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守望相助。因此, 对“80后”大学生不能简单断言而应采取多元评价体系。

在进行多元评价的过程中应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融会贯通, 消除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自我主义的不良影响, 采用各种途径、方法, 引导学生用宽容包容的心态完成对人类的大爱, 将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感转化为为中华之崛起、民族之振兴、个人之发展刻苦学习、努力实践的实际行动。

2.3 提升道德文化修养

在新旧体制交替更迭之际, 原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因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而逐渐淡出, 而新的伦理规范尚未建立健全。这种新旧规范同时并存而产生的行为冲突导致伦理道德会犯制约机制发生紊乱, 伦理规范的权威性受到严重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考虑了物质利益和生存需要, 为大学生道德观的养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80后”群体的重要特点就是对传统伦理的叛离。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影响下, 他们纷纷逃离樊笼, 不再为父母意志马首是瞻, 频繁和父母说“不”, 勇于表达自我意识甚至离经叛道的作法加速了传统道德文化的根基动摇, 也使得国人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道德文化考验。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应重视校园环境和为人师表潜移默化作用的影响, 引导学生尊重传统道德、树立正确的伦理规范, 用文明礼仪知识陶冶人、培养人、塑造人, 正确处理张扬自我与尊重他人、爱护传统与勇于创新、拥有热情与学会选择、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 掌握和使用礼仪知识对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都大有裨益。良好的言谈、仪表、姿态、修养不仅能够展现一个人的个人魅力, 还能够展现一个人良好的文明素养和昂扬的精神面貌, 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展现亲和力、感染力, 为沟通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于“80后”大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要将主流价值标准和传统伦理道德渗入学生的心中。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 防止他们因为焦灼、困惑、思维方式简单以及非理性意识滋生不良情绪, 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人性的审美与表述, 肯定人性的纯真和善美。

总之, 高校“8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熟期至成人期之间, 自身的生理、心理都尚待继续发展成熟。在各种社会信息通过网络、报刊、通讯工具广泛迅速传播的今天, “80后”大学生身处其中, 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 很容易造成对各种信息的误读、误听、误解,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有责任和义务去利用社会热点引导大学生明是非、辩视听, 直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科技化、网络化的新时代下, 高校承担的终极使命应该是以自身的不懈努力塑造合格的当代大学生、现代公民。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要求, 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下, 高校应竭尽全力转变过去那种培养应试教育下单一人才的教育观念, 重视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 涵养新一代青年学子自强奋进、敬畏生命、恪守道德的人文情怀, 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能力、有信心、有礼仪的新一代社会公民。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 “80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典型性特征, 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8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及如何针对群体特征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反思与重构两个方面阐释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80后”,人文素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致青年朋友[M].北京:长安出版社, 2008.

[2] 梁宇颂.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探索及预防策略[J].北京: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4.

[3] 李才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4] 孙国栋, 施国光.中华民族精神和素质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1.

[5] 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6] 欧盛端.论高校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3.

[7] 王立新, 郑宽明, 王文礼.大学生素质教育简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学生音乐素养下一篇:民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