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论文范文

2024-03-16

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1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所谓的“言传身教”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很多时候教师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应该应该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事实上正是这些微乎其微的小细节才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比如在写以“belief”为话题的作文时, 很多学生在拿到这个题目的第一反应便是如何能够将简单的与信念有关的说理句子正确的翻译出来。 如“You manifest what you believe, not what you want.” “Faith is not belief without proof, but trust without reservation.”等, 然而又有多少学生能真正的理解这些名言的内涵呢? 又有多少学生能够发自肺腑的写出自己的心声呢? 可以说很少, 那么为什么学生在接触到这类作文题目时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呢? 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真实的体会过“belief”, 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无形的方式来感染自己的学生, 那么每一个学生对“belief”都会产生别样的感悟。 有这样一个英语教师, 她在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同时也会同样要求自己背诵课文, 每一次她都会为学生的背诵做一个表率的作用, 但是与初中生相比, 教师的记忆能力毕竟有所退步, 所以这个教师一旦发现有学生的背诵水平超过了自己, 就会在课后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课文的背诵上, 而学生看到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次次进步, 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belief” 则会深深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对“belief”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从而使得他们在此类话题的写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2师生关系的平等化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的主体, 而师生关系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 师生关系无非就是学生服从教师、教师主导学生的关系, 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 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越来越受到了英语教学的排斥, 可以说要想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需求, 就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让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进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 那么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 师生互为倾诉对象。 新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互为对方的倾诉对象。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永远只停留在课堂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一学期下来, 都存在着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一句话的现象, 更不用说师生之间的倾诉了。 如今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任何情绪都可以倾诉给自己的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也可以成为教师的“垃圾桶”, 当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心事和情感倾诉给教师, 让教师成为真诚的倾听者。 第二, 师生互为信息传播的对象。 教师在学生的心中不应该是神, 而应该是一个平凡的、需要学生帮助的人。 更多的时候, 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口中获取更新的信息, 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 让教师和学生在二者共同的帮助下成为最有利的共同体。

3教学模式的民主化

在之前的英语课堂上, 非民主化的教学模式充斥着英语的教学, 这对于身心正处于发育敏感期的初中生来说有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课堂上的非民主化主要体现在教师一人独占整个课堂, 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 教师是英语教学的主导者, 而学生只是课堂上的听众, 这样的教学是非民主化的, 是低效的。 民主化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师生的共同参与, 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进来, 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心声,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英语课堂上璀璨的明珠才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潜在参与的欲望。 比如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可以结合本堂课学习的内容, 选择以讨论、合作、小老师、游戏等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呈现, 针对不同内容风格的教学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式,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将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 才能以主体的身份去学习, 从而展开高效的英语学习。

4教学评价的一致化

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可以获取较多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让学生清楚自己在学习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又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 不但要评的精和准, 更要保持评价的一致性, 所谓的一致性即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实施一致的评价, 而不能一味的给予自己偏向的学生正面的评价, 给自己有偏见的学生负面的评价, 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同等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评价。 例如在学习了单词mobile的读音之后, 笔者通常会选择几个学生来单独进行单词朗读的示范, 正确读音应该为[‘mubail], 重音放在开头, 但是在一些学生的练习中, 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吧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上, 面对学生在读音上产生的错误, 笔者并没有因为有些学生成绩好, 就给予宽容的原谅, 也并没有因为有些学生成绩不好, 就一味的忽视和批评, 笔者会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错误, 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 让学生感受到笔者的评价只是针对学生读音的结果, 而不是犯错误的人, 由此让学生在一个公平的评价中更加高效的学习。

综上所述, 在我看来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包括了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师生关系的平等化、教学模式的民主化和教学评价的一致化, 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中的每一个个体, 让他们在充满人文理念的氛围中爱上英语、爱上学习。

摘要:新教育倡导教育高关注学生的本身, 从学生终身受益的角度出发, 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强调人文精神的熏陶。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 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现状阐述了在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具体策略, 旨在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从而实现师生人文精神的共享。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格魅力,民主化

参考文献

[1] 顾广玲.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00.

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工具论和做人论:功利价值、发展价值的实现

把语文与“工具”联在一起,叶老并非始作俑者,但他提出的“语文是工具”的命题却影响最大。这个命题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内涵,总起来说包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从思维科学角度来说,它是思维工具;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它是表达、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从教学论的角度,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151页)“工具论”来自叶老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深入探讨,他是从教学目的来界定学科性质的。他不仅一贯坚持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而且一贯坚持从人的生存这个根本去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从40年代初说的:“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语文教育应“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到80年代初说的:“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语文教学“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而是要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必要的本领”,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人要生存,首先必须掌握生存的本领和手段,而语文这个工具所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现代社会人人不可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本领,与人的生存目的紧紧相连。所以叶老不主张以文学代语文,认为“中学生不必写文学是原则,能够写文学却是例外。”只有“立定”语文这个“基本”,“绝不容许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才可以进一步弄文学”。撇开语文和文学分合的争论,立足于每一个人的生存来要求语文的功能,是符合“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的理念的。“工具论”正是突出了包括认知价值在内的语文的功利价值、生存价值。突出了语文教育的外显功能,是从功利、现实层次对语文学科的一种价值定位。只要人还有一天需要听、说、读、写,语文的工具价值就一天不会消失,工具性也就成为语文学科的基础属性。语文教育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追求、实现工具价值,语文的本性必然丧失,语文课的目的就会离我们愈来愈远。可以说,“工具论”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突破语文教学的底线,否定“工具论”,离开人的生存去谈人文精神,会不会和马克思主义的ABC拉开了距离呢?在我看来,叶老根据知识本性和社会需求提出的语文工具论,既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包孕着对人的生存的人文关怀,闪现出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光彩。明乎此,我们就能更清晰地听到、更深入地理解叶老晚年蕴含在“工具论”中的心声:“语文是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不过叶老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索并未到此止步。他不仅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阐发了合乎人的需要的语文的功利价值、现实价值,而且还从人的发展——人的更高的需要出发,阐发了合乎人的高层次需要的语文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这集中表现在“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理念上。早在30年代,他就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国文教学要“为儿童开发心灵”;40年代,他主张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是教育的宗旨,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80年代,他认为不学好语文“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做精神世界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这些并非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来自实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之升华。

说话如此,听、读、写不也同样如此?因此,要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学做人,要在学做人的过程中学语文。“做人论”突出了语文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突出了语文教育的内在功能,是从发展、理想层次对语文学科的另一价值定位。学语文和学做人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为实现语文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提供了理论的与实践的依据。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学做人”,实现语文的发展价值,彰显其内在功能呢?叶老认为,“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要让学生从学习中“吸取精神上的营养料”。他批评了教学中专重技术训练,忽视“磨练思想、培养情感”的不良倾向,强调“磨练情思”,使受教育者“情绪丰富,思想绵密”是“泉源”、“根本”,“是探源的办法”。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精神上的成长作为一种价值理想来认识和追求,这是叶老思想的深刻之处。这种在学生的精神上发生营养作用,引导他们“学做人”的“养料”,当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如果说在发挥语文教育的生存价值的过程中,也会朦胧地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话,那么在实现语文教育的发展价值的时候,二者的体现就会显得集中、鲜明而自觉。关于科学精神,叶老说过,要“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这首先是指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应讲究科学的序列,“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在这个问题上,叶老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有些矫枉过正,那就是具体要求失之于过严,不完全切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实践上难以达到。科学性还包括语文教学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任务。学习语文“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备求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所以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即听说读写要符合思维规律和语言规律。这就是要讲究科学性,“讲求方法”,并使之“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就是要指导学生“循着思想自然的径路,事理发见的径路”,“在体会、揣摩、辨认、推求方面下工夫”,培养以理解、抽象、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等为内容的理性精神。关于人文精神,叶老的论述颇富于批判性。他说,语文教学必须“抛弃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因为古典主义所提倡的“死记硬塞”,隔断了语文教学和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们“非但了解不了什么文化,并且在思想行动上筑了一道障壁,读比不读更坏”;利禄主义专在“摹仿迎合”上下工夫,“非但说不上终身受用,并且把心术弄坏了,所得是虚而所失是实。”他一贯反对教学被“应试”牵着鼻子走,对“应试作文”中的利禄主义和八股精神深恶痛绝,无情鞭挞:作文“只为迎合人家思想”,“极容易把学生引到揣摩风气的路子上去”,这“是操行上的极大缺点”(1935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1978年)“说话、作文必须老实……如果说虚假的话,写违心论,那是不道德。”(1982年)这一切,就是要拆掉旧教育那个“狭的笼”,把学生从旧思想旧传统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想现代人的思想”,“过现代人的生活”。在叶老看来,新的语文教育应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他主持制订的语文课程纲要和标准中,就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要“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情意”,“增强民族意识”,使学生“胸襟扩大,眼光深远”,“有一种新精神”,“有自由发展思想的能力”。而这些又须以“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为前提,否则那些陈旧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会在“弘扬人文”的口号下渗入学生的心灵。离开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造就现代人这个前提,抱着“人心不古”的心态去倡导人文,只能是南其辕而北其辙。难怪叶老要斩钉截铁地宣布:“切近不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才是国文教学成功跟失败的分界标。”语文课围绕“学做人”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科学精神崇尚真理,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应兼容后者,二者侧重面不同但又相互联系。人的“文化一心理”的建构,既要人文精神的哺育,也要科学精神滋养,二者的融合构成了语文教育的精神底蕴,是当代世界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近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但人文精神失落,属“稀缺资源”的科学精神也亟待加强。当然,相对而言,人文精神教育在语文学科的精神教育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不过,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内容的精神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膨胀。

综上所述,叶老是从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价值层次去探索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语文教育的功利价值、现实价值对我们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具有方法、工具意义,“工具论”揭示了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层面,工具性成为语文学科的基础属性;语文教育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对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做人论”揭示了语文学科性质的更高层面,科学性和人文性成了语文学科的高层次属性,二者的辩证统一完整地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一不可。这种统一不是一半对一半,不是庸俗的辩证论,而是动态的平衡,统一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教育发展状况下,语文教育有时把功利价值放在第一位,有时把理想价值放在第一位,有时二者并重。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叶老所处的时代,人们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生存问题,对个人来说,掌握谋生的本领、学会一技之长,做一个好公民、合格的劳动者,较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自我发展的完善程度就更直接、更现实、更基本。就语文教育而言,“四会”应成为主要的价值追求,“工具论”应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但这种追求和取向不是僵死的,语文作为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工具,和“教育首先是满足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工具”是有内在联系的,语文教育在实现功利价值的同时,往往要超越现实的目标,而不断倾向追求更高的价值。从“工具论”到“做人论”到二者的统一,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非坚持“工具论”之过。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从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工具异化成了应试的工具,语文的应试价值既有别于一般的功利价值,更与发展价值背道而驰,体现的是“功利主义”或“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应试工具论”才是异化语文教学的真正罪魁。但我们毕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教育的发展价值被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和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必要再固守原有的价值观,而应与时俱进,主动调整价值追求和取向,那就是立足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教育本体价值,在坚持“工具论”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积极提倡“做人论”的高层次的价值取向,把语文教育的功利价值、现实价值与发展价值、理想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工具论”和“做人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完成语文教学“特殊的使命”的基础上,在“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加强精神教育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以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新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和不需要教: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

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语文学科的价值,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老这一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完全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完全符合语文教育的根本规律。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原则,包孕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人文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底蕴,是实现(语文)教育价值的最佳途径。

首先,从提出的目的看,它是为了学生的需要,为了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了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现代教育观,从而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叶老在大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活动中,一贯认为,“学校究竟是教育机关而不是机器,学生究竟是人而不是原料”,学生不能永远依靠教师,他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事情,终究都要靠自己去解决。因此,教师不能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从这个基本出发点,他向来主张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一辈子受用不尽。他说:语文教学当然也如此:“我以为学生既然要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语文教学就得着眼在这一点上,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应该把教育仅仅看做是积累知识,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教育首先是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善于学习,能够自己掌握知识,跟上时代变化的能力。

其次,从核心的内容看,它解决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关系,使教学活动趋向于价值追求,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闪现出科学理性精神的光芒。一方面,学生要“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发现自身,不断改变自身,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确证,确立以掌握生活、工作必需的工具和自身的完善、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定向,从而以最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去追求去想象去创造,去发展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及其方法不断地积淀为自身的精神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为日后进行一切实践活动、创造一切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另方面,教师也获得了解放,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这也要求他们不断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等,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善于指点和引导,“把学生看作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并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使之“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从而实现并提升教师自身的价值。上述两个方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互为主客体,互为需要和满足的对象,自觉地不断调整教学双方各自的心态、习惯、行为、方法,以便逐渐互相适应,达到默契——比较一致的价值认同。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又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各自的发展目标当作价值客体加以评价、选择,使自己不断接近、趋向理想的发展目标,使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互动互变互升中实现。

最后,从达到的结果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交融,创造了一个“老师从容不迫,学生身心健康的境界”,回复了教育的本性。在这个境界里,改变了“古老的传统”,把被旧教育颠倒的秩序再颠倒了过来,教学过程完全“顺着自然的途径”,就是顺着人的自我发展的途径进行,学生的生活浸润在自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与教师生存、发展价值和创造、享受价值的充分体现,使教学达到了教育价值的高层次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高层次价值的境界。正如叶老赞叹和希望的: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学生所以要学要写,就为要进入这一境界,教师不该朝这样的境界努力吗?

大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使叶老深切感受和认识到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强大。语文教学的面貌几十年无大改观,使他心急如焚。1983年,他说:“现在是什么时代呢?八十年代!现在需要什么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语文课再这样教下去行不行,不行!要改,非改革不可!”又说:“年纪越大的人,心越急……能不能快一点儿?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要研究。”使命感、责任感、急迫之情溢于言表。也正是这前后的时期,“教只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达到成熟和完善,它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一批有识之士拿起了这个理论武器,选择“教师讲,学生听”——旧教育思想和习惯的顽固堡垒作为“突破口”,掀起了语文教改的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叶老的这个思想不但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引起了学习方式、教育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连实践也革新了”。它是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极富原创性和个性的教育哲学思想,堪称中国教育哲学和语文教育理论的经典。从这里,我们不难把握到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根本精神与当前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读叶老的语文教育论著,强烈感受到字里行间涌动着生命的活水,吹拂着生命的气息,从而激发自己“从源头上着力”,从生命的源头——生活开始真理的探求。随着生活的大踏步前进,我们应当有比圣陶先生更开放的胸襟,更丰富的实践,更科学的理性,更人文的情怀,去开拓中国语文教育的未来。

(注:本文转引邹贤敏主编的《新课标: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有删节。)

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医学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医学人文精神是行医者的灵魂,缺乏人文精神的行医者与医学仪器相差无几。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人文精神在许多大学教育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社会功利思想越来越严重。文章结合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缺乏的现象探讨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教育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文学,需要人文滋养。”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于医学而言不可或缺。大学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医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并乐于去自觉地逐步培育、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大学教育也应当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至与医学专业性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把医学人文精神更深入地渗透到医学生的意识当中。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却伴随着医患矛盾升级,医学生价值观缺失,医学意义饱受争议等问题日渐增多。很显然,这些问题都与当今医学人文精神的普遍匮乏相关。医学人文精神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1.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得以攻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患矛盾进一步升级。医患冲突已屡见不鲜,有的医患矛盾甚至演化为刑事案件。2013年3月23日,患者李梦南因误解医生的治疗方案,持刀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行凶,致使一名实习医生死亡,一名医生重伤。对于此类案件从医者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于患者的无理取闹,而免于反思自己的责任所在。医生在医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好的行医者应当看到这件事是在医患矛盾加剧的社会条件下发生的。一个医生医术再高明,只要他对患者态度冷漠,给他们以低人一等的感觉,那么即使他医治好患者,患者心理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仇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大医患矛盾。因此,医学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帮助医学生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也能让医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从心底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对患者施以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这样,患者才会感受到医生对消除病痛的期望,进而对医生充满信任和感恩,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医患矛盾随之化解。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能让医学生理智和深远地看待医患矛盾,真诚地为患者服务,长期遵循“所谓医者,仁字当先”的原则,让患者对医疗事业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不可避免的医疗事故能给予谅解,医患矛盾得以改善。

2.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对医学生本身也是一种动力,能够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对医学生本身也有很大的益处。学习人文精神不仅使医学生摆脱单调且枯燥的学习状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接受到更多有效的医学知识,还能让医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操作”的直接对象是人,因而决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对待医学应该严肃又严谨。通过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让医学生意识到,人人生而平等,对所有人的生命都必须认真对待。在治病救人时,要抱着是在拯救自己的态度,真正将治病救人作为行医者神圣的使命和职责。由此,医学人文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励医学生长期地坚定地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医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能够随时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重,对于蝇头小利,该放手时就放手,坦坦荡荡,纯粹地完成行医者的本质工作;同时医学人文精神还能体现医学的真正目的——除人类之病痛,铸健康之完美。医学人文精神,能让医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服务的心态对待患者,取得患者发自内心的好评,这是医学人文精神赋予医学生的正确的态度,不是医学专业知识能够替代的。

3.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患关系这条鸿沟,追根溯源,应当归咎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多医生没有真正地关心病人,只知道什么样的病应该以什么样的手段和药物来治疗,出了医疗事故,一味地逃避责任。这样的医生,无异于自私自利的小人。患者不会认为这样的医生是好医生,只是被迫地接受治疗。这种情况下,医生有差错,患者就不单单会埋怨,还会追究医生的责任,事情势必会向着恶劣的方向发展。如果医患矛盾不能得到缓解,甚至进一步加剧,那么医疗事业势必会长期处于饱受争议的状态,医学的发展可能因此停滞不前。解决医患矛盾最本质的方法,就是提升医生的整体素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对素质的提升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各大医学院校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医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医患矛盾才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医学的发展才能更加顺畅。

二、提高医学人文培育的有效措施

1.增强人文精神的理论教育。大学教师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起着引导的作用。部分大学教师觉得人文精神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引导,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医学生的人格类似于风筝,没有线的牵引,它的方向不可预知,这根线,正是大学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负责,教师的言行对医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教师首先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政治课兼职教师就能灌输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因此,需要大学严格地选拔医学人文精神的授课教师,既要求教师有临床实践的经验,又需要教师对医学人文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在授课时,大学教师不应当把这门课当作简单的教学任务,而是设法把人文思想渗透到每个医学生的意识当中。同时,要让医学生对这门抽象的学科产生兴趣,教学模式应当有所突破,比如不再仅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还要求有活跃的课堂氛围。大学教师可以结合实例提出一些新颖的话题,鼓励医学生的积极发言或探讨,达到医学生互相学习、深入理解的目的。

2.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果仅仅是课堂教学,医学人文精神仅仅会停留在认知层面上。只有把医学人文精神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使它在学生的意识中发育、成长、稳固。实践活动,既要考虑到在校时的课余活动,也要考虑到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关于课余活动,琴棋书画样样皆可,只要内容积极向上,各种形式的活动都值得提倡。真实地接触这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医学生劳逸结合有效学习,还能让医学生体会人文思想,热爱人文艺术,进一步地对医学理解、思考和创新。学校也可以经常组织义诊活动或见习活动,尽量让每个医学生都能参与,让医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医学,学习带领老师与患者沟通的方法,体会感人的细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感等,为今后处理好医患关系打下基础。在假期,老师可以带领志愿者参与“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跟随教师做实地调研,了解患者的家庭生活,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培育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这些实践活动,都会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3.完善学生评教和对学生人文精神考核的体系。检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成功与否,需要完善学生评教和对学生人文精神考核的体系。教师方面,应该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师不仅需要接受上级的突击检查,还应该要求多听高级医师的讲座,发表自己对医疗事件的看法。教师除了接受上级领导的考核外,还应当接受学生的考核。考核方式不单单是调查问卷,还应当有对学生的随机取样的口头评价。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应当从多方面进行考核。对于学生,应当有医学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核。理论上的知识考核必不可少,课余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应当纳入其考核的范围。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考核通过了,医学人文教育才算得上成功。

解放军总医院的孟庆教授说到:“卓越医师有别于优秀者,除了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家风度。这提示临床医师的培养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方面的训练,如艺术修养、渊博学识、哲学思维和心理素质等。”他强调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关系到医患矛盾的改善、医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和医学未来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本文从教学方面、实践活动方面和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了提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各高校能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可参考本文提出的方法来有效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我们希望未来的医生具备深厚的医学人文精神,还原医学应有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孙宏亮,姜兰姝,宫福清,高坤.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6)

[2] 唐耀华,蒋晓俊.培养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J].南方医学教育,2010(04)

[3] 夏雨晴.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11)

[4] 唐齐佑.浅谈如何培育医学人文精神[J].亚太教育,2015(08)

[5] 刘阳晨,洪静波.探析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回归[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05)

[6] 文秋林.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04)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作者简介:姜艳(1981—),女,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陈琴(1996—),女,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2015级1班学生。]

(责编:若佳)

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社会和思想文化的急剧转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发现和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现代文学的本质是否具有“现代性”的本质属性,对此问题的理解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将围绕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等作家,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杨春时、宋剑华在《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上发表了《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就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是近代性抑或现代性?该文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不应当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因为其不具备现代性,而只有近代性。他们抛开中国文学作为个体的历史现实,而放眼整个世界的文学史划分,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转型,它以类似于近代文学的主题而选择对国家、民族、阶级命运的关注为主题,而偏离了属于关注个体精神归宿的现代文学主题,因此应属于世界近代文学范围。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他们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认为以西方文学史固有模式来框定中国文学,这正是背离了中国的实际。

刘锋杰《何谓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一文中强调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现代化精神的简单否定,正是忽视了现代性的矛盾状况以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的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过程,它们创造了丰富的意义世界,也涌现出了众多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艾青、丁玲、赵树理等大家熟知的代表性作家,也有富有创造性和审美个性的作家,如沈从文、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穆旦等;有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学思潮、流派,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和“鲁艺”等,也有具有文学史价值和审美意义的文学现象和社团流派,如学衡派、语丝社、新月派、九叶诗人和新感觉派等;有代表性和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子夜》、《雷雨》、《骆驼祥子》、《家》、《边城》和《女神》等,也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作品,如新感觉派的小说。分析这些实证,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文学不断地在追求着现代性的本质属性。

首先,我们从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入手。

“现代性”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大家普遍认同的有两种解释:一是从在历史长河中的时间职能上看,它被认为在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明历史中某个阶段的现代性——它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工业革命的产物、资本主义所引起的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产物,因此,“现代性首先是与一种新的时间意识是对应的”;另一种是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在文化范畴内具有价值叙事职能。

从这两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同时存在着对于两种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文学的兴起就是以一部分作家率先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开始的。他们对国民性中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对旧的统治制度和腐朽的封建伦理道德发起攻击,从而关注中国的国家民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部分作家可以以胡适、陈独秀、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张天翼等为代表。另外也有一些作家,则显示出对于审美现代性的浓厚兴趣,他们更为关注的是“人”,一个更多表现为非理性的人,在现代社会的某种境遇。这一部分作家以李金发、戴望舒、张爱玲、穆旦等为代表。

我们研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需要从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历史进程的实际出发。现代性是个发展的概念,它分为前期、中期、晚期的不同阶段,不可以用相对成熟的现代性来苛求早期的现代文学。它萌芽于晚清,开创于民国,发展在共和国。从中国整个庞大的文化和时间背景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它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要从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中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就其特殊的时代意义,我们也不难看出发生在1917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不同于古典文学,也不同于西方文学,更不同于当代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性”意义。

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启蒙主义文学大师的鲁迅,开创了中国民族文化反思的新人文传统,为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现代变革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所达到的高度迄今为止无人能及,无论从思想内容的深度还是艺术成就的高度来讲,鲁迅作品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高不可及的范本。早在1906年,鲁迅就提倡反抗和独立精神。今天看来,这种思想比其他的同时代人要先进10年,因为他的这一诉求直到五四时期才获得广泛的理解。及至五四,他因发表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在小说《狂人日记》中以“吃人”二字对中国历史的概括,在小说《阿Q正传》中以“阿贵”典型对中国人的国民性的概括等,其深远的意义至今都影响颇深。30年代,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出现于文坛,并自觉地站在了党的旗帜下,为保卫人民革命事业、共产主义事业而战斗,在《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集》中便可以找到其高亢的战斗风格。

生活在40年代的作家们,在继承优秀的现代文学传统的同时,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具有现代性的文学形式,如以赵树理、孙犁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竞相争艳的现代戏剧等,无论从形式还是思想内容上讲,都不可谓不现代。

其次,从“现代性”的主要表现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同样保持着“现代性”特征。

个人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以文学方式为个人立法,确立了个体的独立、解放、自由和创造的价值意义。郭沫若在诗歌中创造了“我把天来吞了”、“我把地来吞了”的“我”,充满了诗人自我崇拜、自我赞美的激情;庐隐也通过《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等小说描写了自我的心境,抒发了自我的情感……这是与他们的个人主义的思想情感分不开的。

“人道主义”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担当公民和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情、悲悯普通人的生活命运。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的重要作家郁达夫,借作品塑造了一群引人注目的零余者形象,从而抒发了孤独、忧伤的情怀,从《沉沦》中的“我”,到《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烟厂女工,无不充满了令人窒息的苦闷感。作家也正是以此来激起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另:外,作为中国感伤主义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巴金先生用一生的心力创作了充满悲悯情怀和忧伤基调的杰出作品。在他早期的《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等一些重要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悲悯和感伤的成分。这也正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都是现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思想情感,这在反传统和现实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思想的民族化和现代化。

现代人的心理体验和生命意识。现代

人的心理体验和生命意识是现代文学拥有的最为本真、内在的现代性。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都有着时代的特征与社会的印记。现代文学同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现代作家的生活、情感和思维的结晶,也是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情绪的体现。成功创作了《传奇》、《倾城之恋》等“海派”小说的张爱玲善于描写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的沪港社会,这来自:其在上海、香港的生活经历。张爱玲从小因为父母不和离异,受到后母的虐待,之后经历了香港沦陷,使她感受到了人生的凄凉,而这种心态影响着她的创作。我们从她的作品中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浓郁的悲观色彩。

现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反映着当时现代人的生命气息。1943年,赵树理根据他在山西辽县乡下了解到的迫害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致死的案件,创作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青年农民小二黑与小芹的自由恋爱之路虽曲折坎坷,但最终仍幸福地结合,从而歌颂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和民主政权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社会生活的变革,因此被郭沫若称赞为“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

现代白话文的语言主体。现代白话文是现代文学的基本语言,五四文学革命一开始就强调建构现代语言形式,提出“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表现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语言是白话文”。鲁迅主张:“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鲁迅这里所说的白话文的个性、鲜活和表达的直白就是现代文学语言的现代性。

自由、多样的文体形式。“五四”时期作家们普遍用白话文写作,使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诗歌以郭沫若为代表,他的诗以自由无羁的想象、滂沱恣肆的抒情和浪漫抒情主体的塑造开了一代新的诗风。新诗集《女神》勇猛地冲击了封建社会的藩篱,体现了社会的强烈要求,传达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如在《女神之再生》中唱出了“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所以,《女神》被称为“是号角,是战鼓”,它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的标志。

散文方面,鲁迅以《朝花夕拾》和《野草》为典型文本,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30年代,杂文与报告文学的繁荣更加丰富了散文样式。这方面鲁迅无疑还是领军人物,《而已集》、《南腔北调集》等杂文集对于反映社会生活和现实斗争有着突出贡献。而报告文学以其大众化的特点此时也在大江南北蓬勃兴起,呼应并追赶着时代的潮流。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的一日》大型报告文学征文集,容纳了近500篇文章,揭示了饱受摧残的中国农村的衰落,也展现了一批为求解放而刻苦工作的热血男儿。

茅盾、老舍的客观写实性小说和巴金的主观抒情性小说为中长篇小说提供了典范,标志着中国现代中长篇小说上升到的艺术高度。1933年《子夜》的发表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成熟之年”。茅盾还开创了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在巴金笔下得到了发展。

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话剧随着抗日战争的全民化,也开始“从锦绣丛中到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了内地,从都市到了乡村,从社会的表层渐向着社会的底层”。可见,中国的戏剧在逐渐向民族化、大众化倾斜,使舞台走进人们的生活,也使人们的现实生活得到了活灵灵的展现。这也是戏剧现代意义的价值所在。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贡献的曹禺,以他的《雷雨》、《日出》、《原野》等,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和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的确立。他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和难以超越的高峰,他的创作为此后剧场话剧树立了典范。

现代文学贯注了现代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它的属性应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为了人民的独立解放和民族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因而现代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民群众与残酷的现实社会作斗争,展示了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现了作家们无比丰富的思想和美丽复杂的人性人情,也包涵了他们对现代文明的呼唤。这一切都源自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属性。

我们认为,无论是着眼于西方或中国本土对于“现代性”的概念做出的解释来看,还是从“现代性”本身的表现方面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实例都在证明着其现代性的本质属性,从而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学始终坚持的现代性追求。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编 校:施 宇

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美术鉴赏是高职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职美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着重理论灌输、重技术训练等问题,难以真正提升高职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基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现状,进一步探索培养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期促进高职美术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教育;人才培养

美术鉴赏是基于个体感知、经验知识等,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和联想,以获得美感、享受,并理解艺术作品内涵的活动。美术鉴赏作为一项基于视觉感知的艺术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鉴别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并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对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极为有利。但事实上,在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美术教师侧重于美术基础功的传授,忽视了美术的艺术功能,使得学生的鉴赏能力难以提升。不仅如此,美术鉴赏活动本身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要求,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使得高职美术鉴赏教学难以高质高效地展开,最终直接影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基于此认识,本文从实际出发,探寻提高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措施,对于美术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美术鉴赏课是健全高职学生人格、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但在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中,受制于传统教育思想,高职美术教师往往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美术理论知识,强调学生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整个美术鉴赏过程严格按照固定流程展开,使得学生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表达主观感受并提出相应的见解,直接影响了学生美术鉴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三点。

(一)过度注重基本功训练

高职美术教育离不开基本功训练,只有通过系统的美术基本功训练,才能夯实高职学生的美术基础。正因为如此,高职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部分美术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只要系统且扎实地掌握美术基本功,就能在美术创作中创作出更加逼真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完全忽视了美术作品的意境和内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高职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系统地为学生讲授美术作品中的技巧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能够创作出更加逼真的美术作品,从而使美术鉴赏课变成了单纯的美术技术训练,进而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直接灌输美术理论知识

长期以来,无论是专业文化课程,还是艺术课程,由于教育工作者长期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常常使用以教师主体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有序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即使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也不例外,美术教师往往在美术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及技法。在此状况下,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话语权,根本不能将自身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表达出来,更不能与教师或者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从而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长期如此,学生会丧失对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兴趣,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甚至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基本的想象力和理性评价的能力,最终影响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美术鉴赏课流程固定化

在教师为主导的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一幅美术作品的鉴赏往往是基于作者生活背景、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主要内容、作品表现形式等进行评价,这种固定化的鉴赏流程,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且这种固定模式下的鉴赏教学,所得出的鉴赏结论也是千篇一律。除此之外,在教条化的鉴赏流程中,往往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述,整个鉴赏课的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感和个人情感特色,这种情况下,美术鉴赏课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最终会影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对策

如前所述,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但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已经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制约。高职美术教师要基于实际情况来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措施,不断强化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效果。总结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对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精选鉴赏内容,丰富艺术情感

针对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高职美术教师应主动革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兼顾美术鉴赏课中的基本功训练和艺术情感内涵的解析,这样才能持续提升高职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能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来发表个人的见解,进而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基于此,高职美术教师应在美术鉴赏课中注重挑选鉴赏内容,进一步丰富艺术情感内容,从而更好地讲解美术鉴赏知识和美术作品,使高职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程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提升高职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的鉴赏教学为例,高职美术教师首先要系统地介绍徐悲鸿的基本情况及其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其次要系统地讲解其经典代表作,最后深度讲解《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表现形式、表现手段、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等。通过这种方式深度分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高职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方式,并深刻地感受《愚公移山》作品中所反映的审美观,了解《愚公移山》作品中传递的特定文化精神,感受不同时代的作品的不同审美观念。通常而言,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创作者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主题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应的创作意图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基于此,在美术作品鉴赏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能局限于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也不能简单地从创作者的个人经历,或者是从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图、表现形式等进行评价,而是要基于当时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结合作品所处时代的审美观,并综合分析创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人文修养,以及其对当时、对后世的影响等,对美术作品进行全方位鉴赏,这样才能引导高职学生将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挖掘出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二)革新鉴赏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化的鉴赏方式

高职美术鉴赏课程是特殊的人文素质课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当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要求,且难以调动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高职美术教师应主动革新教育理念,转变鉴赏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鉴赏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作品鉴赏活动。在实践中,高职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革新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美术鉴赏兴趣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使用生动的语言及合適的表达方式,传递美术作品的思想和内涵,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展开想象,例如:在鉴赏黄山摄影作品时,美术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美术作品,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身处于黄山之中,闻着大自然的气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想象着微风吹过脸庞,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黄山的自然美,从中获得关于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身心愉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此外,在美术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注重将美术鉴赏活动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融合,让学生直观地欣赏美术作品,用美术作品的美来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营造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觉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和内涵,与美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故事情节演绎作品内涵

在高职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考虑到高职学生美术鉴赏基础薄弱,对美术技法的了解相对有限,若在课堂上过多讲解美术作品技法,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能引起学生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反感,最终影响美术鉴赏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高职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美术作品鉴赏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调动学生参与美术作品鉴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借助故事情节演绎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内涵,这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认识,在高职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进而为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3.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高职学生美术基础薄弱是事实,这导致其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难以理解和内化相关的美术知识。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重视学生体验的理由。相反,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因此,美术教师应注重启发式及引导式教学,指导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参与获得对美术作品的真实感受,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同时,由于美术艺术作品大多是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再现,因此,学生通过美术鉴赏可以更好地感知美,从而持续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鉴赏、评价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

(三)鉴赏和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关键。因此,在高职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高职美术教师应注重鉴赏和实践的结合,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不仅如此,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过程。在具体的操作中,高职美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整合鉴赏活动和实践活动。首先,鼓励学生扩大美术欣赏领域,具体而言,就是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美术形式和风格,并充分运用所学的鉴赏技巧和方法对其进行客观评断,持续提升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其次,鼓励高职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感兴趣的美术作品进行美术鉴赏,并将自身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同时,要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学习,这些才能持续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以“抽象艺术鉴赏”一课为例,高职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抽象艺术作品,然后要求学生将自身的体会运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创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印象,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语

在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实践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高职长期以来的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高职美术教师应从思想观念转变入手,在精选美术鉴赏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革新鉴赏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鉴赏方式,同时注重将鉴赏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美术鉴赏活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明远,肖婉玲.高职美术鉴赏课的专题式教学模式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1(4):102-103.

[2]吴萍.美术鉴赏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4):162-163.

[3]曹亮.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研究: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鉴赏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9(1):76-77.

[4]林博.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3-85.

[5]陈丽.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中美育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8(19):173.

[6]张妍妍.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5):61-63.

[7]何婷.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路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7(4):94.

[8]梁丹妮.美术赏析课提升高职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创新模式探讨[J].大众文艺,2015(24):251.

[9]李勇,严宁.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6):99,101.

[10]万叶.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美术鉴赏的“专题式”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9):142-143.

[11]张俨然.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分析[J].中国文艺家,2021(12):148-150.

[12]刘畅.高职院校民间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设计新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21(20):162-163.

[13]李莉.高等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1(7):96-97.

[14]董贝贝.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模式优化[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18-19.

作者简介:

龙措吉,阿坝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美术、高校美术教育教学。

人文精神初中政治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包含着人文的因素。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可行的。本文对个性化、充满人文精神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实施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是一门学生不得不掌握的工具学科,能否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效率的提升,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很依赖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教育改革浪潮的袭击下,教学工作者开始更多的注重个性化和人文精神,因此,充满个性化和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课堂得到了学生和教学工作者的青睐,被认为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在语文课本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当属个性化学习。教学工作者借助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研讨与练习部分,可以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为教学工作者传达思路和灵感等。在进行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语文课堂的个性化和人文精神的融入,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个性化和充满人文精神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个性化和充满人文精神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有所提升。我们强调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尽最大可能发挥人性而不是人的力量。此外,教育绝对不能变成一种经济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的个性化和人文精神能够很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我们所强调的人文精神就体现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1]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所处生长阶段的特点,即情感依赖性和思维创造性等,做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载体,将其很好地表现出来,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及人文素质。

二、开展个性化和充满人文精神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

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较强的人文因素。目前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新特点是能够做到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对培养情感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学习,进而使健康向上的人格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并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人文方面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活跃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自主地对学习交流的同学进行选择,进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强化师生、同学之间情感交流

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中提出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上,还有就是对“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对思想方法的初步掌握”的重视上。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强化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的加入,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存在于学生间的不同思想进行很好的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充分理解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对问题模棱两可。

强化师生、同学之间情感交流的方法主要有开展形式多样的辩论、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这些简单易行的教学活动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强化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有助于学生自身思想高度的提升。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活力

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使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注意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许多研究与应用均表明,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对未知问题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进行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等,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学工作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摆脱传统课堂中教学工作者作为课堂主体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愿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进而享受自主的学习过程,搞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效果。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对与语文相关的课堂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力,进而使教学效率有所增强。

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观点主要是学生不具备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需要教学工作者尽可能多地灌输相关知识才能有所改进。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当代高中生潜能的挖掘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学工作者需要用科学合理的观念来衡量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包含着人文的因素。因此,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可行的。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巧妙地借助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文章中提出一些开展素质教育的办法只是个人拙见,如有不足,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曾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4(3).

(编辑:龙贤东)

上一篇:实践教学思想品德论文范文下一篇:物理演示教学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