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教学效果; 探讨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它主要研究遗传病的发生机制、遗传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尤其是预防措施,以降低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遗传病发病率的增加,医学遗传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医学遗传学内容相对枯燥抽象,知识点繁杂,难以理解和记忆,加之中职卫校本门课学时数少,该课程又属于考查课,这就使原本文化基础很差的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失去了信心,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些困难。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于工作实际,并普及到社会大众,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以下笔者就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中起重要作用[1]。教师的言行时刻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认真钻研教学,平时注意多收集各类遗传病图片、影像资料、临床病例等,精心制作课件,认真设计好每一堂课;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及最新成果,了解在临床中遗传病的最新检查手段、治疗措施及预防工作开展情况等,并融入教学。这样,教师一定会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赢得学生的喜爱。

2 医学遗传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的灌输

在绪论课上要向同学们清楚地介绍医学遗传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随着科学的进步,对急性传染病、流行病的控制,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已变得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在儿童医院,住院病儿约有1/4~1/3是患有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如果从人群中的患病率来估计,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某种遗传病,这些疾病可以采用医学遗传学的手段得到有效解决,运用医学遗传学的知识和技术,会降低新生儿遗传病发病率,从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作为21世纪的医务工作者,学习并掌握好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3 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3.1.1 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信息丰富等特点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2]。比如,可以通过动画清楚地把减数分裂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分离、染色体重组等一系列的发生过程一气呵成地演示给学生,这样学生会对减数分裂过程有一完整的认识和掌握。同时,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二价体、二分体、四分体、姐妹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这一系列概念在幻灯片上以图显示并讲解,学生比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用语言描述难以讲透彻的概念,而且还能透彻的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既减轻了教学负担,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1.2 多媒体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医学遗传学主要研究人类遗传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的关系。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向学生介绍各种遗传病。通过多媒体的影像资料、图片,学生看到了各种遗传病的临床特征,理解了不同遗传病的发病机制,这些遗传病给学生印象深刻,甚至牢记不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1.3 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一并展示出来,有些内容还可以列表说明、比较,这样使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课堂内呈现给学生,增加了知识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医学遗传学教学时数少而内容多的矛盾。比如,笔者在讲到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阈值和平均值距离与发病率的关系、群体发病率与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的比较及阈值有性别差异的易患性分布这些较为复杂的内容时,把绘制好的图片展示出来一一说明,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图示意、深刻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这一复杂的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利用,可以生动形象的演示出一些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

3.2 合理利用病例分析教学法,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

3.2.1 病例的引入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认真的聆听、思考及发表见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对遗传病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老师平时注意多收集典型病例,并将这些典型病例做详细记录,制成幻灯片演示给学生。

比如,在讲到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一个家族性结肠息肉症患者的临床病例,其中包括病史过程、临床表现、家族史,根据这些资料让学生:绘制系谱,分析系谱特点,互相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特点,预算患者同胞、子女再发风险。

病例分析法让学生体会了遗传病的分析和诊断过程,为学生今后从事遗传咨询、优生优育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同时又能驾驭好课堂,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3.2.2 理论联系临床实际,能使医学遗传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也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比如,在讲到多基因遗传病时,笔者向学生列举了一些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唇裂等即为多基因遗传病,请学生思考、回答这些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是否有家族聚集倾向、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病情,大家对这些疾病非常熟悉,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学生感觉不难回答并积极参与讨论,最后老师总结、概括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受遗传、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多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细节改善病情。这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受学生喜爱。

3.3 注重实验课教学 实验课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我们除了安排染色体核型分析、人类皮纹分析等实验内容外,还安排了观看遗传病录像、系谱绘制和分析,让学生自己积极动手动口、互相讨论[6],对各种遗传病进行分析、诊断、进行再发风险估计等;还组织学生参观了儿童福利院,了解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调查程序,了解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让学生把学到的医学知识用于实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7]。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讲述式、启发式、讨论式、谈话式、对比式、实验式、引导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8],以及与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9],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联系

目前,来本校就读的学生一多半来自农村,他们家乡的医疗水平和条件很有限,可以让学生回家做一些实践活动。收集典型遗传病家族发病情况,绘制系谱并进行系谱分析,进行再发风险估计,给家乡父老提出合理的咨询意见[10];宣传防治遗传病的科普知识;宣传遗传咨询、婚前检查、适龄生育、产前诊断等具体措施的实现对于优生的重要性,给孕妇解释为什么现在孕妇需要做唐氏综合症检查;帮助百姓解读新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等国家政策。通过实践,同学们的遗传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学们也感到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医学遗传学知识的普及会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会使中华民族兴旺、国家富强。

5 开展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电教传媒,解决问题易懂高效,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把遗传病录像带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可以系统掌握遗传病种类,目睹各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详细特征,每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各种染色体病的临床特征、细胞学特征,两性畸形的种类、原因及相应的矫形手术。通过遗传工程初探电影的播放,学生可以加深理解基因的转录翻译这个及其复杂的过程,这个内容恰恰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称之为中心法则,它是研究遗传学的基础,是教学的主线之一。这个内容的观看解决了教学难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树立了科学发展观。

总之,通过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将更好的方法和内容运用于教学实际,将更新的知识信息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好医学遗传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医学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涛.高职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9):16-17.

[2]刘莉洁,石丽娟,王莉.多媒体技术在生理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70-72.

[3]王美兰.多媒体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1):62-63.

[4]苏绍祥,宋汶辉.病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96.

[5]万小毛,王梅香,程辉龙.LBL结合PBL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53-54.

[6]孙艳,刘继鑫,姚淑娟,等.开展“问题式教学法”促进实验教学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97-98.

[7]郑文香.高职检验专业寄生虫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74-75.

[8]马萍.生物化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6):53-54.

[9]张敏.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90-91.

[10]颜津津,简希尧.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3-84.

(收稿日期:2012-12-12) (本文编辑:连胜利)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一门科学, 是生物科学中一门体系十分完整、发展十分迅速的理论科学, 对探索生命的本质、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 遗传学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 对动物、植物、微生物育种及遗传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3]。特别是近几年来, 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应用性强的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使得对遗传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而“互联网+”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互联网+遗传学”旨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改革传统的遗传学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遗传学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往往成了为了完成任务似的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作业还会出现大幅度的抄袭现象。当下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在不改变总计划教学课时的情况下, 各高校又增设了许多应用性和人文教育类的课程, 所以就不得不压缩传统专业课的教学课时, 其中就包括遗传学。但是遗传学又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 这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的扩展。因此, 遗传学课时的减少与教学内容的快速增加增新之间的矛盾就愈演愈烈[4]。

应用互联网便可解决这些问题, 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即开设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丰富的课件、教学视频和资料库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 解决了理论授课课时不足和知识扩展不到位的情况, 而学生只需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在这种自由的网络环境下, 学生能够以自己喜好的方式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有效的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降低了学习的成本。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的在网络上查找到相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来进行更好的学科融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增设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动了其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5]。

二、教学资源的改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其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信息资源库, 海量信息使教育资源丰富化、全球化和共享化, 各种新的教学资源形式也不断涌现, 如微课、MOOCs等。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 按照认知规律使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结构化成为数字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广泛的共享。微课形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人数和地域空间的限制。遗传学在当今生命科学界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光靠一位专业课老师的教授是不能涵盖最新的研究进展的, 所以通过像微课、MOOCs这些新的教学资源引入和人融合,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校就接受到来自全世界一流大学的学习资源, 解决了现在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 而且更有助于学生的继续深造。

三、教学方法改革

1、案例式教学

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叠加其实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但如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 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学习与讨论, 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 就会加强其概括、推理和分析的能力。例如:野生型果蝇与残翅纯合的雌果蝇进行单对的杂交实验, 在其子代中发现了一只残翅雌果蝇,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在解决这道案例题时需要把以往的知识点都串联到一起多角度的分析这个现象。可从遗传学中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或者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不分开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果蝇杂交实验方向来讨论, 比如亲本是否为处女蝇或者统计操作是否合乎规范等等。通过这种案例教学可以把学生之前学过的很多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和运用, 促进了学生完成对知识意义构建的过程。

2、PBL教学

PBL是以教师为引导来对及问题的小组讨论, 可以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PBL教学中, 是以问题为主线,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解决所设置的问题,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题而教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 教师掌控讨论的全局, 引导总结重点和难点, 把理论知识完美的转接到实际问题。

网络上的轻松教学模式很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 而且高效的利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PBL教学依托网络教学平台, 可以打破传统意义上半PBL教学, 也就是课上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动员。

3、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2007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所谓的翻转指的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变革, 当今在遗传学上应用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可采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让学生通过书上的有限的理论知识来补充相应的最新国内外进展, 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使学生更加深刻且灵活的掌握课程的重难点。

四、小结

“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空间的发展过程, 这与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如今的高校遗传学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改革只有适应时代潮流,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成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也是发展日新月异的一门学科,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 而“互联网+”是一个新颖而快速发展的形式与过程。所以对“互联网+《遗传学》”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遗传学,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萧然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N]人民日报, 2015.04-13 (19) .

[2] 李碧春, 徐琪, 张亚妮, 陈国强“互联网+”背景下《动物遗传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16.37 (11) 94-96.

[3] 刘庆昌等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 柴新义.高校遗传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31 (4) :120-123.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专门研究人类疾病和遗传关系的科学, 其任务在于揭示各种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措施, 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生率, 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从医学科学的发展来看, 医学工作者应该能够利用医学遗传学原理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并能够从医学遗传学的角度探讨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医学工作者应致力于把握所有疾病与遗传的关系, 把着眼点从狭隘的遗传病扩展到针对绝大多数疾病的遗传学分析上来。医学遗传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一门学科, 这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需要, 重要的是让医学生能具备宏观研究疾病的观点和方法、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 并指导其医学实践[1]。

如何将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应用很好地结合在理论教学之中, 让医学生在掌握医学遗传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医学遗传的临床应用, 以发展和完善高职高专卫生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将此问题阐述如下。

1 加强临床遗传学概念的灌输, 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课程的学习

在我们平时的调查中, 发现很多教师及学生并没有理解到学习医学遗传学的真正目的和内涵, 具体表现在有些教师认为这是一门可设也可不设的基础课程, 因而可不必像对待专业课那样重视;有些学生则是抱着修满学分的思想来选修这门课程。并没有意识到医学遗传学实际是一门介于基础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学科, 甚至在某些方面如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遗传咨询实际上就是专业方面的东西。由于在给医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临床遗传学的课程,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医学遗传学的课程教学就是这些医学生对医学遗传学唯一的一次学习机会。从目前情况来看, 很多医学工作者的遗传学知识是缺乏的。因此, 作为医学遗传学的老师来说, 首先就要在课堂上明确阐述医学遗传学的意义, 告诉学生这门课程的应用价值, 加强临床遗传学的概念的灌输, 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得到重视, 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 尤其是带着临床的问题去深入理解并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础和临床知识, 从一个侧面来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2 增加临床病例的分析, 使学生在感性上得到认识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学科, 很多知识对初学者来说是较难理解的, 因此在理论教学时需要深入浅出,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尤其是要注重临床病例的设计, 让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临床遗传知识的认识, 加深对临床遗传病的诊治和预防知识的理解, 为以后的工作和遗传病预防打好基础。因此, 教师首先要注重备课质量, 在备课中注意收集典型的遗传病例、图片及影像资料, 尤其是注意收集平时在工作中遇见的一些典型病例, 并注意将这些典型病例详细记录下来并拍照保存, 将一些重要病例演示给学生, 这样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深对一些遗传病的感性认识, 从而牢记在心。比如在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前, 将自己收集到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病例影视片展示给学生观看, 并告知学生这种病的表型特征、严重性以及危害性, 告诉学生这是中国南方发病率很高的一个疾病, 而且人群中携带率达10%以上, 但如果很好掌握这种病的遗传学特征, 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从而将学生引入到一定要将此病弄清楚而解开疑惑的心境。然后再将一个典型的家系成员照片和关系图展示给学生, 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患者父母没有任何地贫症状而小孩却患有地贫疾病?而且此家族部分成员并不患病?另外男女都有患病, 而且几率相等?由此再展开教学, 让学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深入, 从而以此病为例将常染色体病牢固掌握。另外, 也可以结合要讲解的内容随机举些实例, 比如讲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时, 则可列举伟大的达尔文与表姐艾玛结婚后生了6男4女共10个孩子, 然而, 没有一个孩子身体健康:两个大女儿未长大就夭折了, 三女儿和两个儿子都终身不育, 其余的孩子也都病魔缠身, 智力低下。达尔文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晚年研究植物进化过程中发现, 异花授粉的个体比自花授粉的个体, 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 而且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 由此, 他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讨厌近亲婚姻。通过这些实例的举证和讲解, 可使学生在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中寓乐于学更深层次地将遗传学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学以致用。

3 重视开设实验课, 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高职高专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开设医学遗传学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尚不成熟, 但人才培养目标与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必须克服困难, 在现有条件下开展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高职高专走产学结合之路决定了培养的学生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2]。

实验课的开设和实践是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优良科研作风的重要途径, 还可以帮助学生验证所学理论, 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还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的努力学习。目前一些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由于多种原因忽略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开设, 更是忽略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的开设, 这需要引起主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重视, 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选择实验内容, 优化实验资源, 唯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根据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需要, 实验课程设置尽可能向临床靠拢。可根据不同专业需求,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用性强、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如通过剪贴和分析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核型, 掌握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各组染色体的特征, 了解某些染色体病患者体细胞染色体核型, 如:47X X (X Y) , 十2 1;4 7, X X X;4 7, X X Y等。可以设置常规的人类染色体常规制片和G显带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等实验项目。也可以考虑设置家系调查、系谱图的绘制和分析、遗传病例分析、基因和染色体诊断报告分析、遗传病和出生缺陷的调查等。通过实验强调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尽量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此外, 也可以考虑以开放式实验贴近临床、专业与社会。开放式实验教学, 如今已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形成科学品质并更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由组合、自选题目设计实验方案, 亲自操作, 最终撰写成文。在这个过程中, 也锻炼了学生到图书馆检索数据库、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激发出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使他们拓宽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促使学生把相关知识和实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次质的提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3]。

4 建立医学遗传学临床教学基地, 增强学生对临床遗传学的亲身感受

为了更好地贴近临床和社会, 尤其对于检验专业、临床专业的学生可考虑开展遗传学临床实习。目前, 在我国专门开设遗传病诊断中心的医院不多, 因此导致遗传学临床教学基地普遍缺乏。然而对一所好的高等卫生职业院校来说, 良好的遗传学临床教学基地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与医学科学研究所、与医院检验科、妇产科联合开展染色体检查、生化检测、妊娠前与产前遗传咨询项目, 与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遗传优生咨询门诊。同时, 通过社区遗传服务、家乡调查来了解遗传性疾病与遗传问题在人群中的发生情况, 并在社区、家乡大力宣传优生,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相关的遗传学知识, 学习利用遗传学知识来解释遗传现象。

总之, 随着生物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类对自身奥秘的深入了解, 许多遗传病的病因都得到了清晰的认识, 对于部分遗传病来说是可以进行预防和控制的, 因此, 医学遗传学的教育和宣传就显得日益重要。对于医学遗传学的专业教师来说, 不仅要在遗传病的研究和预防、控制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应将遗传学的知识广泛传播, 尤其是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学生遗传学的理论知识, 更要加强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的遗传学基础理论, 又有一定的遗传学临床工作技能的医学人才。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具备宏观研究疾病的观点和方法、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 并指导其今后的医学实践。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职高专“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 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怎样将医学遗传学教学与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如今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结合医学遗传学学科发展和教学体会在此方面做一些探讨, 为教学改革提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医学遗传学,临床应用,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姜炳正, 周德华.医学遗传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1.

[2] 孙爱芳, 王黎芳, 杜蓬, 等.探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开放[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5) :95~96.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 在遗传学教学中实验学时相对偏少。虽然理论课教材内容非常多而且大体跟得上最新研究成果进展, 如基因工程、基因组学、分子标记等内容, 系统性也较强, 但实验课教材内容却较为陈旧[3,4], 基本上都是多年前的内容, 大体上是关于细胞学验证性实验, 比如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等验证性的实验, 跟不上最新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缺乏创新性, 虽然增设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 也多是关于基因组DNA的提取实验, 且该实验在其他课程中也多有设置, 存在实验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此外, 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 缺乏考核评价体系。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遗传学实验不够重视[5], 更谈不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科研意识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 有必要对目前的遗传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2 整合实验内容, 提高学生兴趣

针对实验教材内容过于匮乏及偏验证性的问题, 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应精选基础性实验, 开设具有遗传学特色的实验, 同时拓展分析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自选实验。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同时, 整合实验内容, 增加自主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实验能力。

精选的遗传学基础性实验内容可以是“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及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基于强化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从实验的选材、材料的预处理到最后的制片观察, 学生都应参与。为避免与其他课程的实验内容相冲突, 可开设具有遗传学特色的实验, 如“植物染色体显带技术”“植物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等。

自选性实验的开设是基于学生对遗传学某个科学问题产生兴趣, 希望通过具体的遗传学实验来研究, 其实验方案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 学生自主实验的开设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 有的学生在学习“基因工程”这一章内容时对基因工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那么就可以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 查阅相关文献, 自己制订实验方案, 包括如何进行受体系统的构建、表达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转基因检测、表型观察与基因表达分析, 并且根据实验方案合理安排时间进度, 自己动手开展系列实验。当然, 这样的自选系列实验是无法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里完成, 也需要较多的实验资源。这就需要学生合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 而实验室则要面向学生开放, 实现实验教学的资源开放与时间开放, 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遗传学实验教学中, 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也应该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 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授实验原理时采取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关于实验步骤的讲解可以贯穿老师提问和学生问问题的方式进行[3]。实验成绩的评价不能只凭实验报告, 而应更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可以将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结果等各环节赋予一定的分值, 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实验指导教师不仅要客观地给出学生实验成绩, 而且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为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不仅在实验内容方面要进行整合, 精选基础性的实验, 开设具有遗传学特色的实验内容, 拓展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自选实验, 而且实验教学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上要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

摘要:分析目前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结合前人经验及自身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感受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谈关于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针对实验教材内容过于匮乏及偏验证性的问题, 认为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应精选基础性实验, 开设具有遗传学特色的实验, 同时拓展分析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自选实验;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同时, 应整合实验内容, 增加自主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实验能力。实验教学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上要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自主性实验

参考文献

[1] 严晋清.论科学假说在遗传学理论中的先导作用[J].皖西学院学报, 2004, 20 (5) :52-54.

[2] 王娟, 黎双飞, 余少文.遗传学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精细与粗放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 (8) :244-245.

[3] 熊大胜, 席在星.本科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遗传, 2005, 27 (5) :811-814.

[4] 皮妍, 林娟, 郭滨, 等.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10) :86-88.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医学遗传学课程改革的收获

1.1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加强互动。在遗传病复发风险估计这节老师鼓励学生上台讲解计算过程。我们刚开始是一味地退缩, 后来是踊跃登台, 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能力得到了提高。

善于启发。每节课后, 教师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上网或阅览室查阅论文“摘要”。此举对我们很新鲜, 难度不大, 激发了我们对医学遗传学的兴趣, 最大可能地扩大了视野。

积极实践。讲完系谱分析后, 老师要求我们就自己身边熟悉的家系尝试分析, 逐一修正, 把平常有疑惑的问题搞清楚了。此方法激起了所有同学的强烈兴趣, 将课堂气氛带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之中。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课上放映遗传病专题片, 观后老师设置问题, 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答, 例如:片子中哪种遗传病对你震撼最大等。我们深刻感受到, 教学设施的配套、问题式的启发以及一定的自由空间, 对我们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

考核方式的改革:最大亮点是把“遗传综述小论文”作为考核的重点。在查阅文献和学习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命题, 完成小论文。撰写小论文的过程, 锻炼了查阅文献、分析综合和文字表述方面的能力, 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打下较好的基础。更大亮点是论文点评。首先老师热情洋溢地表扬了我们, 并且给予充分肯定;其次指出论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予以更正, 特别是朗读论文中精彩的段落, 博得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最后展示学术论文范本, 讲述如何写好论文的基本要点。这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方式, 我们想展翅高飞, 畅游知识海洋!我们以极高的热情准备结业考试, 结果全部通过, 优秀率明显比往届增多。这种考核摒弃了以往最让同学们痛恨的“一张试卷证明一切”的错误做法, 很受学生欢迎。

我们是在轻松愉快、积极热烈的氛围中学习医学遗传学的, 收获颇丰, 对老师的教学改革心存感激!

2 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

(1) 大学教学状况。纵观国内医学遗传学理论课, 主要采用大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单一, 以“满堂灌”为主。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不能完全符合实际, 直接影响到教学进程和质量。课堂互动少, 缺乏对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媒体广泛应用, 但教学容量大, 画面切换速度快, 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 成为“人灌”+“机灌”[1]。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少, 师生关系相对疏远。

(2) 学生思想状况。有些同学是抱着“考进来, 混出去”的态度, 所以迟到旷课、上课睡觉、考试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同学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成绩低而丧失学习信心, 有“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就业压力大, 使“读大学无用论”思想盛行;选择选修课, 不是出于兴趣爱好, 而是为了凑够学分, 最可怕的是, 有的学生上选修课甚至不买教材;本身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比较多, 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难免产生有选择性地学习的现象。

3 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改革提几点建议

(1) 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和成熟的关键阶段, 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 除了重点教授知识外, 还要努力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 与当前形势结合积极讲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教师开辟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与交流, 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希望聘请专业人士, 交流本课程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体会;如果条件允许, 希望聘请其它院校的教师讲几次课, 我们需要文化的交流。希望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 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院校在基础教育阶段, 与临床接触少。我们希望授课教师打破常规, 在介绍各种遗传病时, 带学生去附属医院实习, 接触临床病例等。这种临床印象会坚定学生学好医学遗传学的决心, 激发学习兴趣。实践证明, 学生对于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入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非常感兴趣, 教学效果良好[2]。我们建议, 在附近居民小区设立“遗传病咨询站”, 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开拓视野。

(3)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课。传统遗传学实验内容是验证性实验, 希望增加新技术、新方法和培养新思路的实验, 因为实验课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3]。希望公开实验进程, 实验课之前, 使同学们对本学期的实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希望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阶段, 切实经历实验的全过程, 达到掌握实验技术的最终目的。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且作为实验成绩的考核指标。

(4) 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国家鼓励大学生科研创新, 并设有创新基金, 但能够申请到的为数极少, 能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的学生也很少。我们建议, 主持科研课题的教师是否能够对学生公开招标?给每位同学有均等的机会参加科研。

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改革, 使我们看到了一线教师的艰辛尝试, 看到了课堂发生的良性改变, 也看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了积极的变化。我们相信, 在教师们的不断探索下, 大学教育会越来越好, 医学生的培养将会更加科学!

摘要:通过学习医学遗传学和参与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从学生的角度总结了此次教学改革的收获;概述了目前我国大学医学遗传学的教学状况和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和完善实验课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体会

参考文献

[1] 廖峥嵘, 等.医学院校遗传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 10 (5) .

[2] 李荣耀, 等.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5.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也指出,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 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

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 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 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横向上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3]。

2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医学遗传学是中等职业卫生教育的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卫生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向社会输送中等卫生技术人才。但是,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 况且大都是在初中阶段的学困生, 他们在初中阶段由于“自己的不争气”受到老师们的歧视、同学们的讥笑、家长的埋怨、亲戚朋友们看不起, 导致心理自卑;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毕业生就业难, 更增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初中阶段他们本来学习就困难, 又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控能力差, 逆反心理强烈;在年龄上, 他们大部分正处于青春期, 生理上基本成熟, 心理上渴望得到友谊, 特别是异性的友谊, 但分辨感情的能力差、易冲动、理智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弱, 处事方法简单、不计后果;同学之间相处困难, 人际关系紧张等等。

美国学者莫里斯提出[4]:“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观念可以改变人, 而人可以改变整个世界。针对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出现的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当前对学生的教育, 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力, 健全学生的人格, 激发学生的潜力,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研究的对象是人类, 是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及国情、国策教育内容, 非常有利于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3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实施策略

笔者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 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 潜移默化于知识教学之中, 希望能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同时也希望能对中等医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自觉性。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 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医学和遗传学方面取得的一些令人注目的成就, 如:试管婴儿的成功、用基因治疗遗传病如血友病的成功、基因芯片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我国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做出的贡献等, 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但同时也要指出在医学遗传学中还有许多难关没有攻破, 还需要继续努力, 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讲遗传病遗传规律时, 向学生讲解近亲结婚的危害, 从而引导出我国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在讲优生学时, 介绍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控制,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介绍我国母婴保护法的规定及推行的优生优育政策, 防止和减少了遗传病和先天缺陷幼儿的出生, 提高了我国的人口质量等。使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学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自觉性。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青春期的学生看问题绝对化, 易走极端, 不知道生命的珍贵, 一旦遇到挫折和沉重打击, 就受不了, 容易冲动而产生轻生念头。许多案例中青少年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应对生活的不如意, 除了他们挫折承受力太差以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太缺乏。他们不知道一个生命降临到世界上是多么不易, 又是多么幸运;不知道死亡会给亲人和好友带来多大的痛苦和打击;不知道生命的价值需要人一生去实现;不知道有挫折和苦难相伴的人生才是绚丽多彩的。因此, 应该加强对学生自信心和珍爱生命的教育。

笔者在讲到配子发生与受精作用时, 告诉学生父母在孕育子女时, 母亲首先排卵, 卵子要经过大约15厘米长的、狭窄的输卵管向子宫游动, 父亲大约射出3亿精子进入母亲体内, 但是只有一个精子能穿过重重障碍, 使卵子受精, 最终制造出一个胚胎。1周以后, 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 开始将近十个月的孕育过程。还告诉学生母亲在妊娠期间所经历的妊娠反应、浮肿、行动笨拙等很多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重负, 分娩时经历的剧烈阵痛, 父母养育子女的种种艰辛等。然后对学生说:想想看!我们都是多么幸运!我们从亿万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在出生之前, 我们就已经打了一场大胜仗, 所以不论自己是美、是丑、是聪明、还是愚钝、甚至残障, 我们都应该感到庆幸, 因为我们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和我们一模一样!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应该感谢父母的爱心和责任心所创造的生命的奇迹。

讲到DNA结构和功能时, 从DNA的特异性上, 也强调每一个生物都有其特异的基因组成, 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个人都有所短, 也有所长, 有顺境和逆境。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并要珍惜生命, 尊重父母, 积极健康地生活。

(3)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在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的讲授时, 介绍人类对遗传本质层层深入的认识、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以及生物不断进化的本质, 从而让学生形成“变是绝对的, 不变是相对的”;“量变会引起质变”;“内因是本质, 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于事物的变化”等等对立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不断进化的观点。在细胞教学中要强调细胞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构成的, 而这些化学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在讲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知识时, 使学生逐步形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笔者在备课时总是认真分析教材, 找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自觉、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 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4) 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生物离不开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要依靠环境供给的物质和能量而生活, 因此就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同时人类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影响、改变环境, 而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人类的生存。在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和影响优生的因素教学中, 讲述环境恶变和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从而使学生明确保持生态平衡及保护环境的意义, 树立辩证的科学自然观。学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 对学生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普及和提高整个社会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重要途径。

(5)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或介绍科学家的发现创造时, 都尽量体现人类社会和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尊重事实、依据事实、实事求是的求真、求实精神, 永不停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不断追求新知、不懈探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科学精神等等。

如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时, 介绍孟德尔进行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 使学生体会他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敢于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还向学生介绍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在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他的论文只是在一家地方性刊物上发表。一个世纪后, 三位科学家在不知道孟德尔当年研究成果的情况下, 都准备好了论文, 却意外地看到了孟德尔的文章, 马上把荣誉让给了孟德尔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讲解连锁与互换规律时, 介绍摩尔根的果蝇实验与孟德尔遗传规律不符合时, 摩尔根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 勇于自我否定,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充满艰辛, 理论需要实证, 科学认识永无止境。在科学研究中要想取得成功, 不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还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实践证明: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达到了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某位教师或某门课程能孤立完成的, 它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长期积累, 汇滴成溪奔流升华。

摘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 1995 (2) :21~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2001.

[3] 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9) :10~13.

上一篇:大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学专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