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文范文

2023-09-17

高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音乐剧专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开设起来,如何更加科学地设置该专业的课程,成为各大高校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高校育人,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是开办好本专业的有利手段。本文通过笔者自身任教高校的音乐剧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作出归纳总结,抛砖引玉,希望更多高校对此引起重视,更加合理安排该专业的课程。

关键词:音乐剧;课程设置

音乐剧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例,基本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表演、台词、形体、声乐、艺术概论、化妆、中国话剧史、中国戏曲史、外国戏剧史、舞台技能、芭蕾、爵士舞、踢踏舞、外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中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选修课有:朗诵、话筒语言表现技巧、中国民间舞戏曲身段、独唱、国际标准舞、导演基础、曲艺、音乐欣赏、音乐剧欣赏、名剧欣赏③③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大舞台,2001年02期,第208-209页;。这样的课程也是根据音乐剧独有的特点,如很强的综合性、艺术元素的多元性、时代化等特点来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个性鲜明、基本功扎实、能力全面、思维活跃的音乐剧创作人才④④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大舞台,2001年02期,第208-209页。。

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专业课程设置,是在长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得来的,只有不断探索和调整,才能达到最科学、兼顾最全面、与时俱进的一种设置方式。国内其他高校因为地域环境、教学资源、招生规模、考生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在音乐剧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各有不同特点。

该系一年级学生每周的课程设置为:信息检索2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4节、舞蹈基本功训练6节、大学英语4节、视唱练耳4节、表演技巧4节、体育2节、戏剧语言4节、计算机基础4节、钢琴课2节、伴奏课0.5节、声乐0.5节(2人共上一节),一共是37节课,其中公共文化课程16节,占43%,专业课程21节,占57%,而相当重要的声乐课只有0.5节,占0.013%。一周五天,平均每天7、8节课,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复习再创新?他们能否消化掉这一周接近四十节课的内容?有很多学生每次上声乐课时都是疲惫不堪的状态,面对一周0.5节的声乐课,虽然倍感珍惜,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学一年级是打好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学习阶段,然而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音乐剧概论》就是一门对于音乐剧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曾经在不同的年级开设过,后来却被取消。《意大利语音》课程开设后,声乐教师在给学生上小课时,尤其是演唱意大利语发音的歌曲时,在认识歌词上节约了很多时间,然而也被取消。学生应当在公共课堂上掌握的这些歌唱语言、理论基础等,却放在时间原本就很有限的声乐课堂里,由声乐老师在小课上完成这部分教学是十分不妥的。笔者认为,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所要求设置的课程之外,不必要的课程课时量太多,应该酌情减少或者适当调整。

该系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为:舞蹈基本功训练4节、戏剧语言4节、大学英语4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节、乐理与视唱练耳4节、体育2节、表演技巧4节、声乐0.5节。三年级为:现代舞4节、戏剧小品创编与表演4节、剧目排练6节、声乐0.5节。四年级为:现代舞4节、剧目排练12节、声乐课上学期每人0.5节,下学期没有设置声乐课。虽然声乐课从二年级开始采取了培优的方式,即每学期期末考试中排名在前10%的学生,将他们的声乐课增加至每周每人一节,但从以上的课程设置比例中可以看出,声乐课的课时量仍然十分少。二年级占总课时的0.019%,三年级占0.034%,四年级上学期占0.03%,四年级下学期没有声乐课,在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是很困难的。

从各门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我们必须提出“整合式教学”的方式,根据以上的课程设置特点,各门专业课几乎是分别独立完成的,没有形成交叉,而对于音乐剧这门艺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来讲,实际是要求学生将学到的所有本领集于一身再表演出来,因此必须提出“整合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将相互间联系紧密的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比如《戏剧语言》这门课,除了学习一些经典的剧中台词以外,还可以增加很多音乐剧选段里重唱、合唱等部分歌词的教学。演唱部分交由声乐教师来排练,剧目课教师与声乐教师一同进课堂,甚至可以与舞蹈教师一同,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共同指导学生边演、边唱、边跳,打破传统的剧目排练只有一位教师上课的方式。根据排练的需要,安排舞蹈教师、声乐教师也进入《剧目排练》的课堂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特点的需要,将相互间联系紧密的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式教学这是非常可行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音乐剧专业综合性的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

谭洁,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讲师。

高校论文范文第2篇

高校后勤管理中对于学生公寓的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学校的体制改革之后,对于公寓的管理也成了社会化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人和高校都应更加注重后勤管理,如此,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在近年来针对强化学生公寓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生公寓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这就促使学校在新形势下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学生公寓管理中,如何强化学生公寓的管理也是目前我國高校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1.现如今,大学校园生活相对以往也更加开放,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复杂化。社会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大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开始产生,很多思想观念都更加社会化。目前社会上的诸多商家也把大学校园当成了有利可图的重要市场,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找到商业消费场所,这也说明以大学为中心的商圈开始逐步形成。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深入到了校园生活中,学生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生们本来的思想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因此,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受到冲击。

2.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工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了更高难度。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化教育对于道德教育的影响也相对较大,这样很多大学生的素质也相对不高。扩招的过程中,很多低素质的学生也普遍存在,学校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意识教育,往往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然而存在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也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

3.学校在针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体制作为影响因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我国高校中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制度改革也在不断地发展推进,招生制度也与就业制度联系在了一起。在后勤管理上,大学生活的社会化也让学生与社会进一步融合,对于学生的思想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了新环境、新思想后,平等独立的意识也会有所加强,学生们在依赖心理上就会相对减弱,因此与学校生活相分离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更加追求个人思想中的自由化和独立化。

4.在公寓管理体制改革后,公寓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并没有能够及时调整,管理服务意识水平不够高,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渐增多。后期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从管理者的身份向服务者的身份进行转换,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成服务关系,而如果不及时加以转变,那么学生对于公寓的管理者也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两者形成对立,互相不理解不包容,势必影响到公寓的整体管理质量。

总之,后期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些高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始终存在一定阻碍,我国很多地区的高校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前提下,一些高校也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方法,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实效。个人认为,高校的后勤管理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基本原则,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在学校时也并不能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而学生是家长的希望,如果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那么也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对于学生家长和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学校的后期管理工作不仅要以服务为基本原则,还要继续深化改革,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来把学生公寓的管理建设成为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更加满意的管理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尽心,才能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才能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强化后勤管理举措,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1.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2.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例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3.发挥经济责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经济责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准则,也是规范服务成本管理的依据,更是考核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依据。因此后勤各实体都应根据本单位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及细则,并按全面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实施成本控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和充实。如:学生公寓的服务成本,在确定服务成本范围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经济责任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述,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改革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扎实进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波.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J].现代经济,2007,(6).

[2]杜红霞.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及出路[N].长沙大学学报,2007,(7).

作者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预算管理作为高校整体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颁布实施的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2013年1月开始实施的《高校财务制度》为高校预算管理改革指引了新方向,同时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提高预算的绩效管理和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预算 绩效管理 指标体系

一、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预算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靠国家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理财的积极性,部分领导对财务预算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预算管理作为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预算的编制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尽量做到收支平衡。预算下发后,学校通过各种指标把预算下达到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但由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与各教学及行政部门的有效沟通,下达的资金预算经常无法满足教学及行政部门的需要,并且缺乏严格的控制支出措施。同时,很多高校当前预算的编制方法实质上仍然采用“基数加因素”法,并未真正采用“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的预算管理还不是很完善,执行的随意性很大,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经常出现预算经费指标的串用,使得预算执行出现赤字,造成许多资金得不到监控。同时,资金的收支随意性大,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不及时,导致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完全脱节,不利于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四)预算考核评价弱化

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价功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也主要监督各预算单位编制和执行预算的规范性,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社会效果的关注不够,各高校部门预算编制方法仍是“投入型预算”,重心放在争取预算拨款,年度支出预算并没有围绕绩效评价,也没有结合高校各层次、各环节、各部门的责任主体对高校预算进行全过程监督,对绩效的评价、奖惩、全部资源的配置以及预算管理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预算管理工作绩效与高校内部各学院的考核和奖惩脱节。

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提供服务,这些需要通过创新性活动对高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所有这些都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这就决定了高校需要考虑资金使用效益,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合理使用不仅体现的是效率,更要体现其有效性,这就是绩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预算外资金等一系列预算制度改革措施后,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投入式”预算管理体制,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高校绩效预算必须结合绩效来确定预算资金分配,将各部门本年度的预算资金与其上年度资金使用效益相比较,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预算部门增减预算的主要依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将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这就促使高校必须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并且保证科学合理,增强预算管理的水平。

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路

为了改变传统高校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就必须加强对预算的约束力,积极推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实现绩效与预算的有机结合,即建立以资金效益为理论基础,组建绩效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通过详细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进行部门预算和目标管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全程监控,通过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预算管理运行模式(如图1)。

(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

1.实施具体步骤。首先,根据学校的长远规划目标,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当年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这项工作可由预算委员会完成。其次。把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再根据部门目标编制出部门预算。随着高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预算的编制可以采用滚动预算。再次,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制定确实有效的绩效目标。高校战略规划中的长期宏观目标可分解细化为短期微观的绩效目标,而预算就是实现绩效目标的资源配置工具。预算和绩效目标之间由绩效指标建立联系,预算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绩效目标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对预算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反馈。具体的绩效反馈可根据中期和年度的绩效评估结果,由教学及行政等各部门以正式的书面报告向预算管理层反馈。

2.完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该运用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分两个层面确立预算绩效指标。一是用货币计量的确认绩效;二是反映具体事务消耗的资源。效率、效果、成绩如何,是高校任务、战略计划和工作内容的应达目标。

3.建立管理系统。首先,建立科学、完整、有效的绩效预算管理系统,可通过建立预算委员会来实现。该委员会可由主管财务的副校长、财务处、审计、纪委、教务等各部门的人员组成,把预算与高校的发展战略很好的结合起来,并对每个部门的权责进行有效控制和分配。其次,通过预算执行将预算目标变成现实,通过预算监督来了解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从而分析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信息分析主要是分析绩效情况,确定和分析差异,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监督评价则是通过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以保证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中传递的数据真实完整。最后,管理系统还应保障预算信息处理的及时、完整、正确和提供便于解读和利用的预算信息(如图2)。

(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由于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因此,按照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所构建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应该涵盖教学、科研、财务、社会等内容,形成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诸多因素构成的集合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业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由教学工作情况、科研工作情况和学生工作情况组成。第二,财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由财务管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事业支出结构、组织创收能力和偿债能力组成。第三,社会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由学校声誉、毕业生就业情况、社会捐赠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组成。该集合系统反映了绩效的各种单一指标纳入到一个有机的相互制约的系统之中,全方位分层次对绩效进行比较分析;该体系根据指标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目标评价指标又分为若干较小的观测点,并按各观测点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将各观测点按不同层次聚集集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具体观测点)相对于最高层(总指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和排序上。

四、总结

绩效预算就是把资源分配的增加与绩效的提高紧密结合,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预算为主线、部门为基础、绩效为核心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最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校财务制度》要求明确绩效预算管理并进行绩效评价。在高校实施绩效预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建立以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绩效预算体制和绩效考评机制,结合业务绩效预算评价、财务绩效预算评价和社会绩效预算评价,形成“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高校预算决策、配置、使用水平等做出综合的评价。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GL12)

参考文献:

申凯,雷芳.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高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民办高校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创建符合民办高校特色和条件的企业文化,才能提高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使民办高校不断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高等教育是高投入、高负债、高资本运行、长期收益的特殊产业,盈利与否主要依赖规模的“临界点”,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受当前经济水平制约,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收费不高,而我国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及其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更加突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生源的总量限制了学校规模的持续增长,要实现利润增长并符合教育监管的要求,原来那种只靠硬件设施与老板个人意志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力拓展核心竞争力才应当是当今民办高校当前及以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企业文化正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1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1.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最先提出的。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并指出,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标准:

(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

(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

(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1.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而成,并是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的理念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推动员工理念和思路不断创新,促进员工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制度、技术和经营等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民办学校已成为教育领域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残酷的现实也在时时提醒着搏击者市场无情。民办学校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决策、市场、文化、管理、资金、人才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不适当或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扼杀了民办学校,导致了民办学校的没落,以致倒闭。大凡成功的民办学校根源都在于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且是企业文化抓建设好的民办学校如新东方、巨人集团等。

2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是企业文化

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但是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強的竞争力。国际上众多知名大公司的实例证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基础。

2.2 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只能根植于本企业之中,一个人离开企业,可以带走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全体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却不可以轻易地照搬过去。人们可以重新塑造或者变革企业文化,但绝不能照抄照搬其它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一个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包括人、财、物的合理使用,都必须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因此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起因于先进的企业文化。

2.3 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团队精神,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在现实的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凭个人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团队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团队也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功的创造一种团队文化的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能够吸引、培养和挽留一些优秀的员工,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源泉——人力资源,团队也可以对团队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与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能够加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速度。

2.4 企业文化决定着核心竞争力的更新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特点相一致的。然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这就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应调整。但是,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惰性,这种惰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来自企业文化。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硬件资源容易更新,而软件资源包括企业文化则很难改变。当内外环境需要核心竞争力做出改变时,企业文化能否顺利转型决定着这种改变能否取得成功。积极向上、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用企业文化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3.1 转变观念,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

要培育民办高校的企业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导向,充分认识到只有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使民办高校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从容面对公立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其他民办高校的不断涌现。其次,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把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危机意识结合起来,号召高校师生积极投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中去,把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同具体的工作结合起来。

3.2 树立健康积极的办学理念,取得学校声誉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办民办学校热。只要租一两栋楼,然后挂上个牌子,便成了一所“大学”。导致我民办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相当部分的所谓“民办高校”纯粹以赚钱目的,管理混乱,负面报道屡见报端,严重影响了我国民办高校的声誉,削弱了我国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因此,在民办学校热潮持续一段时间后,一些所谓的高校便相继销声匿迹了。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大众化”,高等教育竞争已经越来越多地和自身的品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联系在一起,办学理念是根基和根本保证,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器。健康积极的办学理念才能催化出更高的办学质量,取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度和声誉,孕育出具有特色的民办高校企业文化,赢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3 树立品牌意识,强化民办高校的办学个性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系部搭配、专业设置、管理方式大致相同,跟风、模仿现象极其普遍。民办高校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创新思维,突出办学特色,强化个性,树立品牌意识,适应市场经济转化的需要,在教育方式方法、在学生管理上都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品牌是民办高校无形资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品牌对于民办高校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民办高校有无品牌是竞争力强弱,以及高校优势的重要标志。品牌是民办高校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品牌的文化含量在品牌价值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取胜。由此看来,民办高校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坚持品牌文化创新,强化企业个性。

3.4 重视民办高校领导管理者因素,发挥领导层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当今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一个趋势,民办高校本身的管理也需要学校管理层的身体力行,民办高校的管理者不仅要在高校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使企业文化保持稳定,更重要的警于捕捉发展基于,准确进行决策,优秀的管理者本身就是构成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高校领导者应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珍重、自我提高。以人格魅力张扬企业个性,并进行恰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适时调整自己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式,引导和影响高校师生进入“有信心、有能力”状态进行创新,迎接挑战。

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体员工参与的、主动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学习型组织”来塑造、维持、调整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美]埃德加·H·沙因. 赫继涛译.企业文化生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吴剑平,张德.企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高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对高校财务工作较为关注,主要是因高校财务工作是高校未来较快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会计制度进行优化以后,使高校财务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在此过程中财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融资困难以及管理结构性较低等问题,这在较大程度上使高校财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需要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为高校财务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工作

我国素质教育普及以来,高校在此过程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高校财务工作在其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对高校财务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高校财务工作的过程中,新会计制度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使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这在较大程度上使高校财务工作很难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在新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构建高校财务工作,以此为高校财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1 高校新会计制度的优点

1.1 标的完成

新会计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对全球化政府改革现状以及政府部门运用新公共管理理念进行分析,政府管理部门对高校绩效考核内容较为重视。所以,权责发生制核算方法是各部门进行考核以及财务收支较为重要的部分,此外高校会计制度在改革过程中不但续费要考虑到预算过程的完善性,还应对会计核算进行有效地兼顾。

1.2 高校新会计制度的创新

高校新会计制度在创新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一是在进行会计科目设置的过程中,将企业会计制度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地引入,比如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以及存货等科目,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善;二是根据跨级核算方法对资产实施有效的计提与摊销,一般情况下采用歷史成本入账方法,对一些资产价值进行真实地反映,将计提的折旧费用根据会计制度核算方法进行有效地核算。此外,计提的折旧与摊销不能计入核算成本,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适应高校的实际发展。

1.3 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衔接

高校新会计制度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设置。高校新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的设置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在高校实际的发展中,应以会计制度为基础,根据科目按照时间顺序对资产负债类账户进行有效的排序;二是核算差异。新旧会计制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较多内容较为一致,其中收入科目没有变化,新增了会计方面部分会计科目,但是与企业会计科目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三是承继与衔接。高校新旧会计制度是高校会计制度设计理念中的一种承继,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确保制度的有效性与连续性。

2 高校财务工作特点

2.1 高校财务工作特殊性

高校发展本质是一个承担较多社会职能的机构,因此在财政工作中主要是偏重社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在办学期间逐渐对多元化资金结构较为重视,不只是教育部门的财政投入,较多情况下主要来源于社会资源的有效扶持。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在进行资金收付与经济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还应对资金使用效益与收入成本进行有效的重点分析[2]。

2.2 财务核算的特殊性

高校不但包含行政管理机构,并且还包含了教学管理结构以及后勤保障系统等组织,此外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模式方面也相对较为复杂,在会计制度应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不但会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较大关系,而且与国有单位企业制度也有较大关系。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还与一般公共预算有较大的关系,同时也涉及政府性基金项目预算。因此,高校在进行财务工作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数据采集与统计差异,加大了财务管理难度。

3 新会计体制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

3.1 高校资产总体情况的反映

高校新会计体制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融合了无形资产管理内容,这在较大程度上使高校财务工作有效健全,以此实现对高校内部总资产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与调查。在对高校内部库存情况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能够将闲置资产与资源实施优化处理,以此最大限度上使高校资源的处理更加合理化。此外,高校新会计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使高校对内部资产结构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对资产偏差问题实施深入分析,以此有效提高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3.2 新会计体制执行力的提升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正处于逐步改革阶段,一般情况下是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为标准,并且在此基础上还与政府财务进行有效地结合,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明确高校财务收支体系。新会计体制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对高校财务的改革需求给予满足,在新体制标准中,增加了财务管理指标项目,比如对高效财务资金余额进行有效的管理,可在较大程度上使高校领导层对资金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最大限度上使资金配置与使用得到有效的完善,使高校处于稳定发展状态[3]。

3.3 高校资金的增加

新跨级体制较大程度上会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特别是资金来源统计与拓展方面,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新会计体制标准,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资金来源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对资金实现分类与管理,以此最大限度上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二是新会计体制能够有效扩大资金渠道。在进行财务工作的过程中,高校与银行进行有效地资金借贷,能够对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使借贷操作更具合理性。

3.4 高校财务报表体系的完善

高校在旧会计制度下,会计报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具体,并且信息披露不够成分,同时内容科学性不高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无法提升高校财务工作质量。新会计体制实施以后,对高校会计报表体系进行了有效的完善与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报表标志基础与种类实施了整理规范,同时还对财务报表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此外,在高校新会计体制下,会计报表体系完全符合权责发生制相关要求,并且还符合相关原则,能够较好地对高校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反映。

4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现状

4.1 融资困难

我国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政府资助,但是市场经济环境在变化的基础上,高校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一些高校还通过科研项目进行资金的收入。但是,较多高校资金来源稳定性相对较差,一些收入很难对高校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4.2 内控机制不完善

因高校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金额较大的经济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极易产生严重问题,此外一些高校构建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很难根据规章制度进行有效操作。[4]

4.3 财务管理结构性差

我国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教学与科研同时实施,一些高校将重点放在了教学方面,忽略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财务工作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以此使高校财务工作质量无法提升。

5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方案

5.1 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财务工作内容出现混乱的情况,主要是因高校财务管理预算体系不完善,很难发挥财务工作自身的作用。[5]为此,高校在新会计体制发展的基础上,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体系实施有效的创新,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中资金安排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应进行高校财务管理预算项目与内容有效制定,以此使办学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使财务风险有效降低。

5.2 构建财务监管系统

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在新会计体制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财务工作的有效创新,需要对财务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有效构建。比如,提升高校财务工作中的透明度,并在校内进行公布,让师生对其进行共同监督。此外,进行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以此确保校内资源与资金的使用率。

5.3 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应通过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来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地完善,比如在对高校内部财务工作创新期间,对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有效地提高。[6]此外,还应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技能,同时还应进行挂职进修培养方案,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结构,而且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5.4 增设相关会计科目

新跨级制度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会计科目的有效设置,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反映高校财务预算工作,对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调整,所以对项目会计科目进行有效的增设是完善新会计制度的重要内容,也能够促进高校未来发展。

6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会计制度构建以来,各高校传统财务工作体制需要推动自身创新发展,使之符合我国新时期会计工作制度要求。为此,高校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对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地完善,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高校财务监管系统的有效构建,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使高校财务工作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此外,还应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以此最大限度上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更加符合财务工作要求,以此为高校财务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珺. 新会计制度实行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9):82-83.

[2]邓奕. 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0):150.

[3]段世芳.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 企业经济, 2013(3):181-184.

[4]顾芳, 彭伟.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以高校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33):145-147.

[5]刘欢. 高校新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北科技学院学報, 2017(5):5-8.

[6]张腾.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对策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7):274-275.

高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当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将班级网络社区、社会性软件等合理地融入高校班级管理当中,构建了高校班级管理新模式,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高校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班级社区;网络平台;高校班级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已经和教室、寝室、运动场一起构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四大公共环境。网络虚拟空间使传统的以班级教室为基础开展集体活动的班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高校管理中采用各种管理系统、网站、短信平台、QQ群、微信群等一系列方式,途径多样,但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推送的现象,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并有效整合进行高校班级管理便成了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班级管理的变化我国教育管理模式从小学开始就以班级为单位,班集体是其他任何组织无法代替的。高校班级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及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进行思想活动和交流所依赖的场所。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由于学生来源的广泛、学生住宿的分散、教室上课的不固定等因素增加了难度。传统班级管理理念下,高校班级观念有所淡化,措施有所弱化,功能有所退化。网络及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网络开阔了大学生们的视野,为其带来了学习、生活上的便利和乐趣。但同时,受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化思想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些人消极、悲观,沉迷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对于网络虚拟的满足从形式上脱离了现实,带来了不关心集体、孤僻等现象,从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疏远,学生班级、集体观念的淡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网络文化的发展,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下的大学生的管理需求,高校的班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管理模式亟须变革。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主动出击,在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功效来弥补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使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朝着民主、开放、平等的方向迈进。

目前,探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班级管理主要还是体现在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把它当作一种交流工具,如QQ群、MSN、电子信箱等来辅助管理,这些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元素,但缺乏对高校班级管理的系统性整合和研究。本研究依据学校、大学生、家长等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基于网络环境的有效整合构建,实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有效的沟通,就利用网络开展高校班级管理新模式做出了新的思考。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班级管理的策略(一)基于网络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1高校班级网络社区平台

高校班级网络社区平台可以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建构,也可以单独开发,主要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新载体,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使之成为家校沟通和师生、生生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信息、高校职能部门信息以及教育方式、教育活动等均可融入平台中,并以新闻、通知、报道、专题等形式体现。大学生则可以及时在网上查询、下载资料及办理手续等,使班级网络社区成为其学习知识、获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及各类应用的通道。

班级管理应用是社区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网络化高校班级管理的主阵地,主要是记录班级活动、班级学生的发展轨迹,是班级成员展现风采的虚拟化班级新舞台,主要包含网络课堂、班级博客、个人博客、班级社区、班级论坛、SNS 社区、家校互动平台等互联网应用。除了这些互联网应用外,根据师生需求,也可集成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可以引入体现班级特色的个性化应用,根据班级各自需求开发各类插件,体现班级成员的特点、优势,为大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开放平台,积极营造健康、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让大学生在网络上充分实现思想表达、情感交流、知识获取,在开阔视野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班级管理系统除了是班级文化展现的窗口外,也是教师、管理人员、家长及学生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管理人员应发挥主导作用,引领舆论导向,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喜爱之情,建立班级社区、网上家长园地、论坛、视频会议等类似的交流栏目,逐步形成家长、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互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的开放式的全员互动的虚拟班级管理环境。

网络高校班级的管理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班级管理者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家长在校外的监督配合以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服务。网络作为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使班级管理者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基于网络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多的时间为班级管理服务。教师、管理人员可通过微博等有意识地塑造自身网络形象,增强自身魅力和吸引力,参与管理。网络高校班级的管理更需要全体学生特别是班委的分担和配合,应充分发挥班委在网络化班级管理中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从而实现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统一。

2社会性软件:个别化

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是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之上的应用软件,在功能上能够反映与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其功能,可以使它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网络教学手段及与家校沟通的工具,是对传统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一种非常有益的补充。常见的社会性软件有博客、论坛、微博、QQ、微信等。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通过QQ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时,不仅可以利用文字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一对一进行交流,还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特别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它功能多样,可将教务管理、专业知识、教学图片、视频等内容用基于手机的主动推送方式发布,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点对点、点对面的三维时空教学模式。因此,高校班级管理者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的作用,促进信息的互动,提升管理效率。

网络环境下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利用网络技术,通过职能部门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社会性软件三种通道,实现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构建如下图所示。

网络高校班级管理需要内外合力,全员参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网络化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在高校新生入学时直接推出并应用,使其在新生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应用系统的“首因效应”。同时,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应以平台为唯一的途径发布重要信息,使同学们对平台产生“路径依赖”,切实推进其应用。当然,我们也应正视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网络道德、人际交往情感冷漠及其他负面影响,批判性地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原则,规范技术使用行为,充分发挥网络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基于网络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1建立平等交互新型的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的学生、管理人员、教师的心理特性和沟通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变迁,而作为教育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也势必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班级管理更关注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管理活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基于网络交流的便利和多渠道构建的师生交流平台,更容易建立相互信任、彼此沟通、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构建线上线下和谐的人文环境

传统班级管理主要以面对面为主,具有许多优点,如活动组织化程度高、统一安排、教育管理严格、评价机制完备等,但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封闭性,教师占有绝对的权威地位,不利于学生发挥其自主性。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班级管理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班级管理的这些优势,更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弥补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网络的虚拟性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基于网络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内容充实、交互性强的高校班级社区,形成网上班级。传统班级的优势和网络的虚拟性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班级人文环境线下与线上的和谐。

3营造家校合作的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网络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联系了起来,提供了家校互联的新途径。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营造家校合作的新型社会环境。

三、结论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给高校班级管理提出了挑战,也为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班级网络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同步互动,是对传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总之,基于网络技术的高校班级管理的新模式不仅顺应了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和个性化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易立峰.论网络环境下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7).

〖=2〗张立新,张丽霞.论生态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班级及其管理〖=J〗.现代教育技术,2011(04).

〖=3〗何伏刚,杨文婷.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一对一”网络班级管理的问题和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

〖=4〗凤启龙,刘璟洁.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1(07).

上一篇:金融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权益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