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范文

2023-09-21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研究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工程造价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实现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共赢的策略。

【关键词】工程造价 工程质量 关系

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是项目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直是项目工程方所关注的重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发展的需求,同时,还会影响工程质量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使得传统工程造价问题更加明显,即使我们采取了相关的措施解决工程造价问题,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了解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很有必要。通过本文,笔者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工程造价的相关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在进行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对工程整个过程的开支和相关固定资产的投资使用进行预算和合理安排的过程。工程造价是由投资者和建筑商共同制定并认同的价格。然而,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工程的投资和工程的价格两个方面。其中,工程投资的费用是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的一个部分,工程的价格也是价格的另外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工程造价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质量是项目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較长,并且还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工程造价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一旦工程出现问题,不仅会浪费国家的财产,还会威胁人们的安全。因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材料的选择,使用技术水平更高和实行专业化的管理。但是,工程造价一般是指工程建设的全部使用费用。项目工程的设计水平会直接影响和决定工程的质量,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就需要提高工程的造价。同时,还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也要求具有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因此,工程质量高,工程造价也应该高。

三、实现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共赢的策略

3.1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辩证关系

建设项目工程应该以安全为基础,保证施工技术运用的合理,符合一定的经济条件,优化设计的水平,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从而实现工程的利益最大化。从现在我国项目工程建设的情况可以看出,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具有很大的联系,因而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然,提前了解和掌握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影响因素显得更加重要。主要是由于两者的关系会关系整个工程的效益问题。

当然,工程质量一直与工程的进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工程施工不仅会影响工程造价,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在项目建设工程形成的过程都是工程项目实现的过程,当然,项目工程实现的过程一定要满足工程质量设计的要求。工程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包括质量的检测和质量的返工两个方面。但是,质量的检测和质量的返工都会造成工程消费增大,进而影响工程的施工成本。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建设工程的质量,增大一定的成本进行工程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一般需要及时采取返工等补救措施,这样也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因此,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不仅与自身的因素有关,还与工程施工的进度有关,也与工程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3.2工程造价与质量优化策略

为了实现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共赢的策略,优化工程造价与质量非常重要,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控制施工阶段造价,以达到质量最优条件。项目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投入最大的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对工程施工的整体预算影响最大。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期,应该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安排,确定合适的施工进度,做好前期的工程造价评估工作。当然,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也很重要,一旦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的返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大工程造价。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的进度,确保施工的质量,从而实现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实现项目工程施工的利益最大化。第二,增强质量意识,确保造价最低。项目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也会应该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一般情况下,质量意识高有利于保证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加强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因此,要全面提高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应该从意识上认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感。由于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施工质量意识的提高可以减少工程返工的次数,从而就可以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对工程造价具有加大的控制作用。第三,项目工程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需要根据建设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况而定,并且在招标竞争中保持公平的原则。当然,工程的报价应该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绝对不能忽视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报价,通过科学的造价进行招标工作。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质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因而需要合理地分析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工程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以实现建筑施工项的质量高而造价低的目的。因此,现阶段研究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吴耀丰;建筑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关系研究[J];建筑科学,2010(05):45.

[2]管光耀;论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J];产业经济,2013(24):269.

[3]郭晓玲,黄林春;浅析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J];水力发电,2012,29(8):20-21.

[4]李铮;聂壮;浅议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科技创新向导;2010-02-11.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范文第2篇

资料来源:筑龙建筑施工网 编制日期:2012-7-31 点击:0

1、焊接顺序:没有根据测量成果及现场情况确定。

应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平面上应以中部对称地向四周扩展;根据钢柱的垂直度偏差确定焊接顺序,对钢柱的垂直度进一步校正。

2、 钢柱校正时,缆风绳拉紧。

应在缆风绳松开状况下,使钢柱保持垂直,才算校正完毕。

3、钢结构焊接的焊条或焊丝与母材不匹配。

应选用与母材同一强度等级的焊条或焊丝,同时考虑钢材的焊接性能、受力状况、设备状况等条件。

4、焊接不用引弧板。

应加设长度大于3倍焊缝厚度的引弧板,并且材质应与母材一致或通过试验选用。

5、焊接前的焊缝有脏物、油污、涂料等。

焊接前应将焊缝处的水分、脏物、铁锈、油污、涂料清除干净。

6、钢柱焊接时只有一名焊工施焊。

钢柱焊接时,应由两名焊工在相对称位置以相等速度同时施焊。

7、一根钢梁两端同时施焊。

应先焊一端,焊缝冷却常温后,再焊另一端,并先焊下翼缘,再焊上翼缘。

8、焊工焊完后不打钢印号。

焊接工作完成后,焊工应在焊接附近打上自己的代号钢印。

9、每一区段钢柱吊装完后再吊装梁。

当每根钢柱安装完后就安装梁,使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形成空间稳定体系。

10、施工过程中,集中堆放荷载过大。

堆放的荷载应予以限制,不得超过钢梁和压型钢板的承载能力。

11、用榔头敲入高强螺栓。

应用铰刀修整,修整后孔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

12、在钢柱、钢梁上焊有安全环、防护栏等。

应尽量避免在钢柱、钢梁上随意焊接,如不可避免需经设计院同意,最后应进行切割、打磨、刷漆,如伤及母材需进行补焊。

13、构件锈蚀。

对易锈构件如螺栓、连接板等,应刷防锈漆。

14、高强螺栓安装顺序:从一边到另一边。

高强螺栓安装顺序,从中心向四周。

15、高强螺栓直接终拧。

高强螺栓必须先初拧,再终拧,不能直接终拧。

16、高强螺栓型号不统一。

高强螺栓应按统一规格、型号堆放,派专人管理。

17、高强螺栓接触面有间隙。

间隙小于1.0㎜时不予处理;间隙在1.0㎜~3.0㎜时将厚板一侧磨成1:10的缓坡,使间隙小于1.0㎜;间隙大于3.0㎜时加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3㎜,最多不超过三层,垫板材质和摩擦面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23、漏浆。

与柱、桁架相交的板应精确放样,以减小柱边、桁架边的缝隙,对于缝隙过大的地方,应用胶带密封。

27、栓钉的成品被破坏。

栓钉在施焊前应防止被锈蚀和油污。

28、瓷环在施焊前被破坏。

瓷环进场后应放在干燥的地方,如果瓷环受潮应在250的干燥器内烘干1小时后方可使用。

29、吊具如卡环、钢丝绳等不符合要求。

严格检查吊具是否完好,确保用具无一差错。 30、吊装过程中的违章操作。

吊装过程中严格遵守“十不吊”原则。

31、在钢柱、钢梁的吊装过程中,不清楚其重量、就位位置、连接方式。

在吊装过程中,对每一钢构件,都要查明其重量、就位位置、连接方式以及连接板尺寸,确保安全、质量要求。

32、钢柱、钢梁的编号不清,构件上有油污、生锈等。

在钢柱、钢梁等构件进场时,核对标号并对其上的油污、锈蚀等进行清理。

33、钢柱、钢梁及配件有变形。

在安装前,必须对钢柱、钢梁及配件进行校正后,方可进行安装。

34、防火涂料涂层颜色不均匀,使表面颜色深浅不一。

涂料使用前应充分搅拌,使重颜料分布均匀,当天搅拌的材料应尽量在当天使用完毕。

35、防火涂料涂层厚度不均匀,尤其是不同构件之间差异较大,相差0.2-0.5mm,甚至更大。

涂刷最后一道收光料前,用1m直尺检查涂层的平整度,对超标部位进行磨平或铲平处理。增加施工中涂层厚度抽查次数,发现问题,立刻整改。

36、涂层表面有明显的乳突或流坠,局部不平整。

涂刷下一道涂料前,必须对流坠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表面不平整现象进行处理。涂刷不同遍数涂料的构件用不同颜色作以标记,防治漏涂或多涂。

37、涂层开裂和起皮,涂层与构件表面形成空鼓,用梅头轻击,会发出空响声,涂层容易自然成块并脱落,影响构件的耐火性能。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 存在问题 对策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

1、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1.1项目法人行为不规范

当前小型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及项目法人行为尚不规范。就项目法人方面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干预,违反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质量;二是质量意识薄弱,管理松懈,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够;三是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压价、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四是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1.2设计水平不高,质量“先天不足”

一是前期工作不充分,工程仓促上马;二是设计人员水平低,设计因素考虑不周,结构布局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合理,设计深度不够,方案比较不充分,设计人员不熟悉规范,未执行强制性标准;三是设计质量不高,图纸粗糙,施工时随意变更图纸;四是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1.3施工不按质量要求,出现“豆腐渣”工程

一是工程多次转分包,层层收管理费、资金流失,经济利益驱使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很难避免;二是大量民工及农村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经验不足;三是施工不规范,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质量体系有待健全,质量把关不严。

1.4质量监督缺乏力度,作用难发挥

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无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三是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难以深入到位;四是质监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起来力不从心;五是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整改,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

2、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

2.1大力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

保证水利工程质量需要一个良好的水利建筑市场环境,因此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程序意义深远。一是加强建筑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继续制订完善工程质量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提高依法行政自觉性。二是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依法培育和管理建筑市场,加快健全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规范建筑活动。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监管,加强对项目法人行为的约束和监督,加强对施工分包和转包的监督检查,规范监理市场。三是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格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管理体制和承发包管理、项目管理。查处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证监理,借证卖照、资质挂靠等违法违纪行为。四是加强建材市场材料、产品、设备监督,杜绝以次充好,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五是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2.2规范建设单位市场行为,落实项目法人职责

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工程质量负总责。一是严格按基本建設程序办事,杜绝“三边”工程。二是依法组织招标,并签订有关合同。三是严格挑选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四是负责按有关验收规程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五是按工程实际需要把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六是鼓励质量创优,实行优质优价,严禁盲目压价。七是保证有合理的设计、施工工期,防止盲目抢进度、赶工期的现象。八是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扭转部分领导重效益、轻管理,重进度、轻质量的倾向。九是保证监理单位责、权、利统一,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

2.3精心勘察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勘察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首要环节。一是遵守《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依法进行勘察设计,严格贯彻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二是推行设计招标制度,促使其提高设计资质和技术水平,将设计单位推向市场,靠竞争、信誉求发展。三是推行设计监理工作,杜绝由于设计质量低劣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四是严格建设审批制度,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有批准的初步设计。五是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工程设计质量第三方有效地约束和监督,防止不合格设计图纸进入施工现场。

2.4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是形成工程保质量的决定性环节,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一是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质量“三检制”,并使该体系正常、有效运转。二是从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环境5个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三是对工程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落实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四是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五是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要达到全部持证上岗。

2.5发挥质监机构作用,做好政府质监工作

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从工程质量角度对参与建设主体各方进行强制性监督,是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的保证。一是在改革中稳定加强质量监督机构并给予扶持,充实力量。二是质监人员要提高素质,使工程质量监督由掌握规范准确、督促执行规范得力、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组成。三是加强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凭考核上岗制度,提高质监队伍整体素质。四是质量监督要与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施工图审查等制度有机结合,形式应多方位、多形式,效果应能督促各方建立各自的质量体系,规范质量行为,超前控制,督促及时整改。五是配备必需的检测设备,搞好检测,加大到施工现场随机抽检、见证取样的次数和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质监频率。六是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

2.6推广新技术,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一是大力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施工工艺及新材料、新产品。二是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观念,依法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三是改革和完善质量管理体制,建立以四项制度为基础,以建设程序为纽带,以确保质量为目标的建设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质量控制体制,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控制、设计、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四是设计、施工等单位要推行水利工程质量体系认证,按ISO9000族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使工程质量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赖亮.强化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J].民营科技,2009(12):186.

[2]于萍,王勇,张慧琳.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34(33):355-356.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范文第4篇

【摘 要】交通运输事业与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大断面复杂地质条件的隧道施工数量与规模不断上升,在施工安全管理中要从工程的全过程出发,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实施管理,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论文阐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大断面复杂地质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旨在明确全过程管理理念和现代化技术在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大断面;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

1 引言

交通运输事业与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大断面复杂地质条件的隧道施工数量与规模不断上升,如何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对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进行保证,是相关行业与部门长久的研究课题。隧道施工技术与运输事业的发展,使得施工規模不断加大、施工难度逐渐上升,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加大安全事故防范和预警工作力度成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在对工程实际环境与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除了对工程相关的人员、技术等信息进行管理之外,还要根据施工的地质、环境等信息进行风险评估与预警,全面、综合地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隧道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2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面临的挑战

隧道施工是缩短道路距离、节约工程造价的有效形式,对我国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的特征,使得道路施工环境复杂,隧道施工当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较多。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的风险与难度明显增加,在岩层坚固性差、土质较为松软的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发生坍塌的可能性明显上升,工程施工安全系数降低;另外,在岩溶地貌等底层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技术设备的使用受到了严重限制,并且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明显升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增加[1]。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多,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和需求都明显增加,在对工程环境进行综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安全管理,是促进复杂地质隧道施工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

3 工程概况

以某地区隧道工程施工为例,该项目属于城市快速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工程长隧道施工路段长度为1892m,隧道设计方案为双向8车道,工程开挖宽度为20m,最大断面达到220㎡,是大断面隧道施工。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包含多种不良地质种类,工程施工中需要面临断裂带、破碎带、溶洞以及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同时还要解决围岩差、长浅埋、大跨度以及雨季渗水等施工难题。

4 大断面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措施

4.1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需要在施工组织方案以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的保证下稳定实施。第一,工程管理人员要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明确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施工组织方案,并制定针对性的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工程施工的流程与安全管理制度。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在不良地质环境施工时加大施工技术严谨性与安全管理的严格性[2]。第二,做好施工风险预估与防控工作。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与环境风险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与应急演练方案,使施工人员明确在发生风险时如何应对处理。同时,还要加大对地质预报和监测工作的重视力度,将其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当中,保证地质预报的超前性与准确性。第三,强化安全知识培训与安全体验工作。加大施工人员对灭火器、钢丝绳等安全器材设备的认知与体验力度,通过实物演示与体验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掌握相关安全知识与技能。

4.2 丰富施工安全教育技术手段

大断面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开展,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监测工作进行丰富和完善。一方面,在安全教育方面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直观、立体的安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的程度[3]。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化的摄影、摄像以及信息交流设备及技术,实时监测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对施工人员数量、施工流程等进行严格管控。除此之外,安全教育工作还要注重实效性,避免大量的理论知识讲解和课堂学习模式,通过专业人员现场讲解和演示的方式,提升安全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4.3 合理规划和管控工程施工进度

基于工程工期紧张、任务繁重的特点,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按时完工。对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掌控需要从人力、物力资源以及施工工艺手段等方面着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根据施工地质条件的变化调整施工工艺[4]。同时,根据地质预报与监控信息对工艺参数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避免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状况,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工程质量进行保证。

4.4 加大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力度

上述管理措施属于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办法,能够使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除了常规的管理措施外,还要加大对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形成适合本工程的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智能、科学的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本工程大断面复杂地质条件,安全管理系统需要包含多元异构、地质预报、施工人员设备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以及隧道监测和危险源监测几个模块。

多元异构系统是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部分,通过信息交流与连接将安全管理系统与现有系统进行连接与兼容。多元异构系统是保证使用者登录、信息查询等功能的模块。地质预报系统模块需要对工程未开挖施工的地质条件进行探析,并将地质预报信息传送至施工管理人员处,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丰富、准确的地质数据基础[5]。目前,地质预报采用的检测方式主要有雷达检测、钻探检测以及地震波检测三种,根据地质条件与环境的差异性合理选取适合的检测方式,并通过综合运用保证地质预报的预先性与准确性。施工人员、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对进入隧道内的人员与设备数量进行监测,通过信号发射器的作用,对人员和设备在隧道中数量以及位置进行实时监测,保证人员和设备信息能够被及时掌握,并能够有效地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施工进度管理系统需要将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录入系统,同时保证施工实时进度的录入与管理,实现隧道工程施工进度的可视化显示,通过工程开挖与二衬进度子系统明确工程施工的进度。工程监测系统需要对隧道围岩信息、危险源信息等进行监测录入,为安全管理提供保证。

5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制定和实施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丰富施工安全教育技术手段、合理规划和管控工程施工进度、加大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研发力度几点措施,能够有效优化大断面复杂地质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提升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为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禹桂强.浅谈复杂地质长大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2(1):90-92.

【2】柳尚,赵然,张蕾.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管理技术及系统研发应用[J].公路,2017,14(9):56-60.

【3】李振晟.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水工隧洞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水运月刊,2016,16(9):311-312.

【4】程大錄,杨永新.浅析大断面复杂地质隧道掌子面处理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5(2):89-91.

【5】卢平,朱记伟,刘建林.复杂特殊地质特大断面导流隧洞施工技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16(4):130-132.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范文第5篇

建筑工程质量它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工程质量仅指施工质量;广义的工程质量指施工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为了经济、高效地建造出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及用户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

1 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1.1 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建立市场秩序

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在资质证书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接工程监理业务。严禁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接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获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监理业务,不得将其承接的简历业务转包给他人,或者将其承接的全部监理业务肢解以后分别转包给他人。监理单位应切实加强监理工作,改进监理服务,提高监理工作水平及质量。

1.2 进一步加强监理项目现场管理

监理企业在签订监理合同后,应当明确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项目建立机构组成人员。实际到岗的监理人员应当和任职文件名单一致,并报建筑综合管理站备案。总监理工程师应由具备三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经验的人员担任,一名总监理工程师只宜担任一项委托监理合同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工作,并要对工程项目负责,督促监理人员履行职责,对工程进度、投资和质量安全等内容监督管理,按照工程监理的实施程序,完成监理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

1.3 加强监理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年度或不定期地检查监理的项目是否存在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行为;在监理任务承接过程中,是否执行监理服务费的收取规定,是否存在签订“阴阳合同”、恶性压价竞争等行为;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是否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履行工程质量、节能和施工安全监理责任;工程现场监理能否按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对关键环节实行旁站监理;项目监理机构是否按投标承诺或合同约定配备各类监理人员,是否配套合理和持证及按投标承诺合同约定上岗。

2 建筑施工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部分施工现场使用超出规范要求的冷拉钢筋,导致钢筋截面面积和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钢筋脆性增加、延性及配筋率降低,还有一些工地甚至使用来路不明的再生劣质钢筋,严重影响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给房屋抗震性留下严重隐患。

2.1 人的因素

工程建设主体之一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和施工操作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要素。在工程建设中,把人做为控制对象,是为了避免产生失误;把人做为控制的动力,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包含了个人执业资格及单位的从业资质两方面内容。

2.2 材料的因素

材料是指投入工程建设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水电暖通设备等。工程的特点是:上道工序将被下道工序所覆盖,其间的质量问题难以被发现,如果质量问题有所表现,则往往是较为严重且难于补救,或产生费用过高。工程材料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在材料上应选择质优价廉、信誉高的生产厂家,加强对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进场关。

2.3 施工“方法”的因素

方法指工程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如:支承杆失稳、建筑物发生倾斜、混泥土出现水平裂缝或断裂、混泥土局部坍塌、混泥土表面出现“穿裙”等现象,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实际,确保施工方案技术可行,有利于提高质量。

2.4 机械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术,是质量控制应该考虑的必要条件。质量监测所用的仪器设备,是评价质量的物质基础,它对质量评定有直接影响,应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并加以控制。

2.5 环境的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自然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场整洁,程序井井有序,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3 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有关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有三项许可制(即从业许可、施工许可、使用许可),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督制、工程保修制、质量责任制等。

从业许可——设计、施工、监理、勘察、检测等建筑活动参与者(单位与个人),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施工许可——建筑施工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许可证(或有权部门批准的开工报告);使用许可——建筑工程交工使用前,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

从业许可使用许可制的把关,可以加强质量责任制建设,施工许可的把关,可以使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合同管理、质量监督、从业许可制等在具体工程项目开工前得到落实,保证建筑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工程施工期间得到遵守,工程安全与主要使用功能得到保证。

4 加强监管,切实加强工程设计的质量监督

设计人员素质不过关,专业资格认证亟待更有成效地展开;现实条件下设计单位内部分工协作不够合理,很容易造成错、漏、碰、缺,影响工程设计的优质完成;设计单位的设计缺少监督,在我国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较为完善,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来监督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这样无异于忽略了质量控制的源头,在这个阶段造成的失误是难以在以后弥补的。

5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在建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作用会产生变动。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还少不了建筑工程管理与使用单位的正确管理和使用。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全面的质量管理,要控制好建筑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有参与建筑活动的各主体的质量意识提高了,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整个社会全面行动起来,协调一致地搞好质量控制。这样,我们的建筑工程质量才会根本好转,我们的建筑业才能蒸蒸日上。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专业、多工种、多种材料及多个领域,本文从工程监理、施工过程、政府部门监督进行讨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仅供参考。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范文第6篇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电力配网工程作为电力行业不可或缺的部分,获得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电力配网的改造工程的实施。在电力配网改造过程当中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只有加强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管理才能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预防配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保障电力配网改造工程的进行。

目前,我国的电气企业不断的加强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这对于电力配网改造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让电力配网改造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的进行,还可以给国家电力系统带来更多的收益。在电力配网的改造过程中,遵循配在与原有配电网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建设必须符合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需要。把电力配网改造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不断的对电力配网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目的是为了找到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1、电力配网系统的现状分析

电力配网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主要因为外界的因素。很多的电力配网设备都是建设在户外的,面对天气的问题、气温的变化,还有很多自然灾害的时候,很容易让机器运转不良,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影响到电力配网的安全因素有很多,很多限制电力配网的因素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对于电力单位来说配网的问题层出不穷无疑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电力配网的技术管理和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对电力系统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2、电力配网改造存在的问题

2.1电力配网改造设计缺乏合理性

电力配网改造设计缺乏合理性已经成为了电力配网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电力配网改造设计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规划的不合理上,由于规划的不合理使电源布点没有规律性,布点的分布不合理会造成供电半径比较长的情况,增加了线损程度,这样无疑会增加投资成本。也影响到了电力配网运行的安全性。所以电力配网建设工程逐渐扩大的情形下需要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电力配网的设备很难满足用户客户的电力质量和维护要求,就需要电网本身的规划合理,这样可以提高运行安全稳定性。

2.2电力配网网络结构不合理

电力配网网络结构不合理会整个电网的工程实施。电力配网只有网络结构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生产,合理的电网网络结构,才能可以节省人力,减少电网的维修工作。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突破电网在许多地区的条件限制,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目前,在许多地区的条件限制下,线路大多数都是采用的高架线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其布局机构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对电力配网网络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满足高负荷的作业情况,降低电力配网改造的工作难度,让电力系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3电力配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电力配网的设备的更新是配网管理的重要工作,电力配网设备需要不断的更新,引进先进的配网设备才能保障电力配网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行。我国的人民生活用电和企业生产用电给电力配网带来了很多用电压力,由于供电企业的技术落后,也导致电力配网更新速度的缓慢。所以需要电力配网改造加需快改造速度。不断的更新电力企业的设备,让设备在维护和保养方面都得到重视,让设备的各项性能得到全面的发挥,保障电力配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3、电力配网改造的具体措施

3.1组织措施

结合供电单位的技术能力,合理的组织措施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配网改造的进行,提高电力配网改造的速度。在电力配网的监督和管理中需要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电力配网改造的效率,目前采用远程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进行来提高电力配网改造的工作效率。在电力配网改造过程中,通过配网的实时在线监测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加强配网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配网改造工作的事故处理能力。

3.2技术措施

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是电力配网改造工作的关键,电力企业在电力配网改造管理工作加大投入,不断的改善电力的配网设备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配网设备的技术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电力企业也在不断的改善环境,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并对各类电力配网的安全隐患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科学改造电网,按照电网的实际负荷情况,更换大容量的设备和适合的线路,避免设备无法满足需求造成故障。

3.3管理措施

在电力配网改造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对电力配网的管理人员应该做定期的培训,加大工作人员道德素养培训力度,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让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且根据管理技术训练,提升整体的团队技术实力。有需要的话,还需成立专门的电力配网改造部门,以不斷提高电力配网改造能力为目标,持续实现对配网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强配网工作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有机的结合,最终能够让电力各个部门有序的工作,不断的提高电力配网改造的工作效率,合理的搭建好配网设备需要通过电网结构的详细规划,让项目的发展和规划合理的结合来避免在重复工作和返工的现象发生。

总结

电力配网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分析电力配网的设备和管理情况,针对居民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情况,合理的规划电力配网网络结构,企业需要不断的改善电力的配网设备环境,提供有力的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维护,保障电力配网改造工作稳定的进行,电力配网改造工作是电力企业重要的工作之一,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上一篇:大二学习总结范文下一篇:采购管理的步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