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

2023-05-23

质量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目前普查督导检查工作现状

当前我国开展的统计调查工作, 最基础的就是周期性普查, 主体是经常性抽样调查, 在普查与抽样调查数据基础上, 补充综合分析、统计报表以及重点调查等资料, 实现对基础统计资料的全面搜集和整理。基础普查工作当中, 也逐渐形成了系列化的调查方法与工作程序。在基层数据统计工作当中, 一般都比较重视综合性与各种大型普查工作, 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普查工作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保障机制, 有效加强了领导普查, 在此带动下全面调动了基层普查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推进各方面普查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基层普查工作不仅要依靠基层统计部门, 还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通过多方合力统计, 建立完善的普查网络, 在畅通普查网络渠道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规范、有序的普查程序。在整个普查工作当中, 通过合理的布置普查任务, 普查人员及时的反馈普查困难并上报普查结果, 促使各方面普查工作成效突出。当前, 各级普查统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对普查工作与相关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工作, 并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可行、完整的培训机制, 促使各个普查环节更加到位。普查培训工作当中, 除了传统的培训形式, 还积极通过网络培训渠道增强统计人员的统计方法与基础统计理论等水平, 有效提升普查人员综合素养, 从根源上确保普查工作做到位, 并有效提升普查统计数据质量。普查制度在改革过程中, 也积极引入各种先进的普查统计工具, 有效提高的统计工作效率。但是随着社会性普查项目的不断增多, 普查工作任务更加繁重, 为了全面解决社会焦点、难点以及热点问题, 普查调查工作越来越多, 并且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导致基层统计工作长期处于疲惫状态, 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满足各方面统计要求。同时, 由于基层普查工作经费大多都是出自本级财政, 而在不断增加基层统计工作任务过程中, 并没有给予相匹配的财政经费, 造成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而经费不足, 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二、提高督导检查工作力度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一) 提高对普查工作的重视度

要提高督导检查工作力度, 加强统计数据质量, 首先要求国家统计部门给予普查工作足够的重视, 正确认识到基层普查工作的困难与繁重任务, 给予有效的优惠政策支持与方向指导。在普查工作当中, 要进一步突出领导普查力度, 统计部门领导亲自抓紧普查工作, 给实际普查工作指出明确的目标与要求, 并对普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及时给予分析、指导与帮助, 在领导高度重视基础上, 确保各项普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并有效加强统计数据质量。

(二) 确保普查人员全面到位

要有效保障统计数据可靠与准确, 就要确保基层普查工作当中普查人员的全面到位, 加强基层统计队伍的建设工作, 对统计人员待遇、工作困难等问题要及时解决, 并对普查人员制定一定激励机制, 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对于长期从事统计工作的普查人员, 要肯定其付出与努力, 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对为统计工作做在突出贡献的普查人员要加强提拔并授予荣誉称号, 通过多样化对策稳定普查队伍。对基层普查统计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 结合普查改革及时更新其统计知识与统计理念、统计方法等, 通过制度化、经常化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普查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可靠与准确。

(三) 保障普查工作经费到位

为了确保基层普查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要对基层统计部门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 以确保普查工作从准备、宣传、发放报表、摸底录入到数据的汇总与整理上报, 都能够在足够财力支持下顺利进行。目前的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以及农业普查等大型普查任务, 都是通过地方财政给予财力支持, 严重增加了地方财政压力,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很难保证统计数据的时效性与真实性, 相应的普查资料参考与利用价值也会降低, 因此, 必须保障普查经费的全面到位, 以此有效加强统计数据质量。

(四) 增进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度

普查统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 特别是在全国性普查工作当中, 需要全社会给予充分的配合与支持。目前在基层统计工作当中, 国家相关企业、部门与单位由于是统计数据的直接受益者, 所以普查配合度相对较高, 而个体经营者与群众会受到保护隐私与指标敏感等因素影响, 经常出现拒保、虚报或者瞒报等情况, 严重影响普查统计数据真实性。基于此, 需要各基层部门之间增加协调配合度, 积极宣传与大力传播正确的统计工作理念与目标, 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基础上有效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三、结语

统计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宏观调控, 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 在普查工作当中, 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普查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以加强统计数据质量, 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完整、真实与准确。在实际普查工作当中, 统计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普查工作, 并确保普查人员与普查经费到位, 增进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联系, 全面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可靠。

摘要:普查统计工作数据的准确与可靠, 能够有效提升国家决策的针对性和正确性, 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需要对基层普查工作加强监督检查, 在确保普查工作到位的基础上, 提升统计数据的全面性与精确性。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普查监督检查工作现状, 提出提高普查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的具体措施, 以有效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关键词:普查,监督检查,统计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晓佳.浅谈保证经济普查统计数据质量的策略[J].现代商业, 2017 (8) .

质量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我国目前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统计队伍存在的问题

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属于是一项基层工作, 可是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通常只会在社区和街道配备一名统计人员, 这样就会使统计人员日常的工作量加大, 他们不仅要制作出计生报表及统计数据, 还要随时准备接受上级领导的考核, 因此, 经常会出现统计数据更新、统计报表提交不及时的情况。同时, 近些年在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 尽管讲实话、报实数的工作思想被引起了重视, 可是还是有一些统计人员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 对统计数据进行造假。所以, 统计人员数量少、素质低是目前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统计数据出现失真的情况

部分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人员对于所采集到的数据重要性认识程度还不够, 而且统计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有限, 所以, 在采集数据的过程当中, 经常会出现重复统计、遗漏统计, 最终使得统计的数据出现失真, 这也是我国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同时, 在公安机对公民要求进行报户时, 对结婚证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这也导致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出现失真的情况。

(三) 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管理不到位

随着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使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大了力度, 可是, 还是存在一些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现象, 他们通常只会把上报的工作内容及数据分析当作信息化的处理内容, 在采集数据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加上目前一些地区股阿奴账册表的填写、报表方面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 所以, 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整体性、真实性等特征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提高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方法

(一) 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

在基层的计划生育中心, 统计人员的数量要根据统计工作的实际质量及工作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 这样才可以确保所采集到的数据真实、有效。同时, 也要不断提高统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统计人员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统计工作, 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四方面来完成:第一, 对统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数据采集真实性的重要性, 并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统计方法;第二, 对统计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及考核制度, 这样可以使统计人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得到很大提升;第三, 对选择统计人才的相关制度及标准要进行优化, 确保统计人员自身的能力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第四, 不断对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进行完善, 以此保证统计人员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二) 加强信息共享及信息核对工作

加强信息共享工作, 能够很好地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还可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例如: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人口信息, 定期开展以“信息共享”为主题的培训会议, 在会议当中, 对卫生部门分娩对象的相关信息、出生实名登记等进行共享。同时, 还要完成信息核对工作, 核对的形式要以地区或者是月份为主。想要使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得到提升, 首先就要对可能出现的数据信息失真现象进行肯定, 加上其他相关部门得出的统计结果, 保证并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三) 加强管理及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第一, 要对统计资源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在保证统计数据安全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相关报表填写及保存的质量, 这样是为了使所采集的对象更加配合, 同时还可以避免所采集到的数据出现失真、丢失等现象;第二, 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保证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可以更加规范的进行;第三, 通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证明定期核对的必要性, 并且要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之上, 对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 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信息采集、传输、计算等方面的优势, 使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三、结语

人们现在已经真正体会到了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并清楚地了解了其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且意识到了提高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我们在日常的实际工作当中, 只有同相关工作的特点相结合,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对提高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的方法进行不断地研究与探讨, 只有这样, 才可以不断提高我国计划生育管理的基础工作水平。

摘要:在我国, 如果想要体现出国家所制定出的关于人口、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科学、合理, 就一定要全面落实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 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的统计工作当中, 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在本文中就将对如何提高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层人口,统计工作,计划生育

参考文献

[1] 金晶.试分析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外企业家, 2016 (11) .

[2] 林慧芳.做好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思考[J].山西农经, 2017 (9) .

质量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搞准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直统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孜孜追求的目标。为此各级统计部门千方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力度,广大统计工作者也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尽管如此,统计数据质量仍不尽如人意。面对社会公众的压力,面对变化的统计对象和统计方法制度,每个统计工作者都深感一种莫大的责任和压力。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

1、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些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重会计轻统计,一方面企业统计人员基本上是由会议人员兼职,末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只知道《统计法》的存在,具体内容并不了解;另一方面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不认真执行统计制度,填报的报表随意性大,不规范,有时有迟报和瞒报统计报表的现象。

2、不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很大程度是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是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也是领导政绩的体现。考核作为指挥棒,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工作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互相攀比,二是数据失真,三是围绕考核想尽“办法”拿名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统计数据质量偏差较大。

3、乡镇统计人员任务繁重。乡镇统计人员配置不足,大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只有一人,面对日益繁重的统计业务同时还要兼顾政府的中心工作,每月只用几天的时间来处理报表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时间和精力上对统计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统计上除了每年正常的统计报表以外,还有大型普查工作。多年来统计工作形式了一个倒金字塔形,这种形式下务必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失真

二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1、优化统计环境。是要加大普法力度,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统计环境的健康发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结果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每年要有一定针对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对检查后的数据质量认定要有一个结果,这样才能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数据质量才能得到较大提高。

2、要改善统计方法 提高统计质量。一方面当前统计制度存在着调查方法单

一、对全面报表的依赖仍然过多、指标体系不尽合理、任务繁重以及完成任务的条件脱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统计制度及调查方法的改革。如每年的成本费用调查表。企业现在代帐会议居多,对于会计的指标都没有我们统计上的经济指标设置的详细,资料取得全面较难。另一方面现有统计上报的时间性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企业的具体经济指标还没出来时,统计部门就要上报相关指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指标数据质量失真,为此上级统计部门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统计方法口径。

3、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要逐步淡化考核工作或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以引导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统计数据不受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干扰,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质量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 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原有的统计法律法规未能紧跟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 现有的统计手段和服务、统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 致使《统计法》的威慑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部分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领导重会计、轻统计;二是个别企业统计人员有迟报、瞒报现象;三是部分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 不认真执行统计制度, 填报的报表不规范, 随意性大。

(二) 企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

统计人员是“清一色”的兼职, 工作重心往往以其他工作为主, 对统计工作只是应付, 一旦报表任务来临, 工作责任心强的尚能做好报表按时上报, 工作责任心差的, 再三催报也难以按时完成任务。这些人大多数对统计业务不熟, 对统计指标的含义, 以及统计口径, 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 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 极不规范, 数据质量难以保障。

(三) 统计人员素质差异制约统计业务开展。

统计人员大都为“半路出家”, 个别地方甚至是非统计人员兼职, 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业务水平极需加强。

(四) 基础工作较差导致数据质量不高。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是统计工作的最原始凭证。一些单位虽建立了统计台帐, 但记录不完整、不准确, 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有些填报单位怕“露富”, 害怕增加税费, 不说实话, 不报实数, 支持配合程度不高, 所报送的报表经不起推敲, 出入较大。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一) 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增强统计法制观念, 优化基层统计工作环境。

统计工作薄弱, 源头数据得不到保障, 除体制和方法制度的原因外, 工作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层统计工作收集报表难, 开展调查难, 搞准数据难, 统计工作环境一直不理想。

《统计法》是规范统计工作的法律武器, 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 统计部门要多汇报、多协调, 主动积极地与相关部门配合, 加大统计执法的频率, 加强统计执法的力度。首先, 要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 增强全民的统计法制观念,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其次, 要加大惩处力度, 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处罚力度, 加重统计违法的成本和后果。对证据确凿的统计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严惩。

(二) 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培训在统计基础建设中至关重要。企业统计部门要不定期地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统计人员进行培训, 以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中要注重基层统计工作的实际, 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要讲求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培训效果, 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培训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 确立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 减少全面调查所需的庞大工作量。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 建立一套以基本单位数据库为基础, 指标数量不过多、组合功能较强、易于操作, 能准确、及时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报表制度。加快抽样调查替代全面报表制度的步伐, 大力改革以全面报表制度为主的统计方法制度。为此随着国家经济主体多元化和经济活动复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大力推行抽样调查方法, 确立抽样调查在统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刻不容缓。抽样调查是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对目前的全面报表来说, 抽样调查还可减少工作量。因为抽样调查的实质是从总体样本中抽取部分进行调查, 是为了减少全面调查所需的庞大工作量。为了科学开展抽样调查, 关键是必须加强统计标准基础建设, 特别是对建立起来的数据库要进行动态地维护更新, 使其成为各类统计调查的共同基础。

(四) 大力推行企业网上直报, 切实提高统计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

由于统计业务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十分庞大, 如大型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 大量调查数据的汇总、传递、分析及处理, 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统计信息系统是不可想象的。其次, 随着互联网络的广泛使用, 大量用户都愿意和需要通过联网上报统计数据, 这不仅可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而且也大大方便调查对象上报统计数据, 这必然是采集统计数据的更重要方式和途径。

(五) 把握数据的源头, 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要适应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要求, 必须配备与任务相适应的力量, 安排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人从事统计工作, 否则, 很难担负统计工作的各项职责。统计数据质量体现在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等方面。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必须从源头抓起, 要从统计产品生产的源头, 从被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数据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的全过程, 从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口径, 包括范围、取得渠道, 指标的来龙去脉, 数据的采集操作制度化, 以及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帐制度。原始记录是统计基础工作的基础, 这项工作必须做细、做准, 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数据的产生, 保证对原始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 建立科学有效的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系统。

围绕统计数据质量, 强化责任落实, 把实事求是的统计工作准则和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录入、汇总上报等每一个环节, 把好基层数据审核关, 综合数据的评估、上报数据的控制关,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逐步建立起网络环境下的统计质量监控模式, 定期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评价, 把统计调查的误差, 技术误差都进行重点控制, 对统计数据的可靠度和误差大小进行评价,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不断提高和改进统计数据质量, 满足企业需要。

(七) 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 从思想上、业务上,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质量统计员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大数据时代金融统计存在的问题、大数据对金融统计分析产生的影响、金融统计分析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从事金融统计分析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金融;统计分析;大数据;环境

在当今的数据时代,在数据结构的发展中,对于数据的真实性、信息的真实性管理非常的严格,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识别和升级对数据的真伪进行判断与鉴别,使得网络时代的数据更加具有真实性,也更加具有运用的价值。在金融统计的工作中,大数据的融入对于金统计分析工作的工作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改变。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需要使用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撑开展具体的工作,所以大数据对于金融统计分析工作意义重大。

一、金融统计分析工作做大数据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也在不断的改善和转变,对于统计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在实际的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尤其对大数据的运用分析不充分、相关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等,对实际中的金融工作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具体来看,金融统计分析工作做大数据环境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大数据的运用方面开发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转变,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数据开发体系之上,才能为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大数据运用的技术不够成熟,因此在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中其运用也有一定程度的欠缺,进而对于数据开发利用的程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面积相对来水比较狭小,对于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条件,因此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深度不够,在金融统计分析的实际工作中,对于大数据的海量分析是较为重要的,然而在实际的进入统计分析工作中,发现,对于大数据的运用还是比较欠缺的,对于数据的开发力度也是欠缺的,对于在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的大数据的运用和分析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所以,在大数据的本金时代下,有了新的数据统计分析的环境,应该积极的推进金融统计分析在创新方面的工作,进而提高对于大数据的运用,尤其是在提高大数据的开发方面。

(二)金融统计分析的环境欠缺

当下,对于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大数据的运用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对于统计分析环境的欠缺,对于大数据的充分运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金融统计分析中,对大数据运用的要求是较高的,而当下的实际运用的技术是难以满足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要求和工作需求的,而且对于大数据的运用在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并没有形成健全的运行体系,鉴于金融统计分析工作面的狭窄,使得金融统计分析工作在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金融统计分析的实际工作中,大数据的运用效率并不高,而且对于大数据的质量保障没有数据统计的反馈,因此对于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无法进行保障。

(三)统计信息平台不完善,统计分析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在大数据环境中,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统计分析的信息平台,导致统计分析工作的服务效能不能完全的体现出来。在大数据的环境条件下,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水平有限,在实际的工作中,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不适应,由于统计分析工作的水平不高,在进行大数据整合的工作中,很难取得良好的运用效果。金融统计分析如果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统计分析平台,那么对于大数据的高效运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保障。在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对统计分析工作的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为了给金融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优化金融统计分析工作,更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统计分析工作制度,搭建一个统计分析的信息平台。

二、金融统计分析受大数据环境的具体影响

(一)影响金融统计分析数据的采集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对于金融统计分析中数据采集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难度的增加、人工数据采集的效率下降、金融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增加三个方面,具体来讲,对于数据采集难度增加方面,主要是在数据类型多样化和数据在量的方面快速增長方面。在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传统数据采集中,面对的数据都是结构化的数据,但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非结构化的数据也开始出现,而且主要是作为结构化数据的补充数据,而且这部分数据在数据系统中的比重也在逐渐的升高,在当下的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工作人员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的采集方法还并不成熟,使得数据的采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在人工数据采集方面,数据的采集方法没有改变,采集的难度有加大了。所以对于数据采集的效率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企业或单位,依然沿用人工采集数据的方式,而且这部分工作人员在承担数据采集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担任其他的事物,与大数据信息采集相比,人工数据的采集效率确实比较低,然而,要想提升人工数据采集的效率,必然就得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将增加企业或者单位的成本。大数据的运用使得金融统计分析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传统意义上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难度大、效率也低,所以时效性自然也就低,基于大数据的时效性的特点,各企业和单位,对于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时效性也必将加强关注,所以大数据对于数据的采集工作给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更新了数据采集的方法,进而提高了其时效性。

(二)对数据的处理产生影响

在数据的存储空间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金融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存储是必须的,如果数据的存储空间过小,就会出现数据无法进行保存的现象,大数据也不会实现,所以基于越来越庞大的数据库的要求,数据的存储空间也在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下得到了发展和变化。大数据环境对数据的汇总和检索等在进行处理时的有效性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基于大数据结构中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比例加大,给数据的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使得数据处理中发生错误的概率加大,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在数据清晰的过程中难度加大,在数据处理中,清洗难度指的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筛选,将有效的数据筛选出来,将没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剔除处理。但面对数量庞大的大数据,具有非结构化的数据比例在增大、大数据本身的价值具有低密度性的特点,导致在巨大的信息量中,无关信息比重较大,使得数据清洗的难度加大,筛选的难度也加大,很难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因此工作的难度也相对加大。

三、在大数据环境中如何做好金融统计分析工作

(一)对大数据的技术功能进行优化

为了更好的适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克服在金融统计分析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就必须对大数据的技术功能进行全面的优化处理,对于硬件设施进行加强和改善,对于软件和硬件系统和其分支系统进行兼容性的优化处理,对数据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数据的处理手段进行技术上的优化。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的数据,应该设置具有兼容性的平台。在数据的完善方面,应该对其技术进行挖掘,进而实现全面的完善,这对于数据的清洗与提炼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管理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以互联网作为主要的媒介,对于软件的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对于商家要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工作。在金融服务的管理系统中,具有良好的秩序,内部的联系也是较为紧密的。利用大数据的相关技术为互联网金融管理提供服务,就必须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实现对互联网金融投资趋势以及投资偏好的准确预测。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网页的访问深度体现了平台访问的数量和用户同平台间互动的程度,对访问深度进行分析,还可以得出用户对金融产品的投资偏好,所以充分运用大数据对进一步了解金融投资和提升金融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的环境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数据各要素极其关系都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析,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金融统计的方法对已经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再次的分析和预测,对于非结构化的数据,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重新的构建,构建出可行的数据分析的机制。对于大数据对金融统计分析产生的影响应该正确的对待,对大数据的功能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做好金融统计分析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齐晨翔.金融统计分析在大数据环境中的发展优化[J].财经界,2020(36):253-254.

[2]曹帅,姜帅.大数据对金融统计的影响分析及思考[J].中国商论,2020(07):36-37.

[3]赵景.大数据对金融统计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9(23):32-33.

上一篇:生产统计员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统计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