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6

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营造林是林业工作中永恒的话题,开展科学合理的营造林管理工作是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完美统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国有林场充分认识营造林管理的主要特征,采取突出质量核心、统筹资金管理、突破技术难题、融入发展理念的举措,不断加强营造林管理。

关键词:林业;国有林场;营造林管理;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快速改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美丽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生命建设以及绿色发展。而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性措施,国有林场作为林业发展领域的中坚力量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前沿阵地,确保自身营造林管理的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必要选择,因此,加强营造林管理势在必行。

1   营造林管理的主要特征

林业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营造林管理和其他工作管理存在显著的差异。营造林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   营造林管理资金以国家拨款为主

普通工程管理通常是由项目法人筹资,即使由国家扶持项目也会有成本回收问题,营造林管理则大多数通过国家拨款无偿进行,国家出资购买生态效益,没有回收成本的问题,消除林场在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所以,只有加强营造林投资控制,统筹资金,将其真正用到实处,才能确保营造林管理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林业效益[1]。

1.2   营造林管理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

营造林管理属于非常复杂的生物工程,面对的是有生命的植物,其他工程管理对象则以非生物为主,所以,要求林场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生物特性等进行管理,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把普通工程管理模式直接搬进营造林管理。

1.3   营造林管理的受益者是责任区和周边群众

实施营造林管理主要是为了获取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区域效应,受益者范围较大,不管是生活在区域内的群众还是周边群众都能从中获益,普通工程管理的受益者通常仅限于业主。

对于国有林场而言,营造林管理以生态公益林和用材林为主,投资方式有财政资金补助和自筹,对林地、林木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其绿化造林成本通常在0.9万~2.25万元/hm2,可以通过造林和抚育管护、日常管理等提高营造林效益,确保适应营造林管理特征。

2   国有林场加强营造林管理的重要举措

2.1   突出质量核心,提高营造林管理质量

国有林场在抓好林业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始终将质量作为营造林管理的核心。营造林管理质量的提升要从造林开始,应在育苗期选择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培育有较强适应性的树苗;对林地进行实地勘察,合理调整造林密度,严格控制造林的时机和季节,尽量提升造林成活率;在营林初期强化抚育管理,按照不同林种做好除草、抚育、施肥等工作,例如针对林分生长快速、水肥要求较高的树,应在初期结合树的生长量进行除草、带垦、追肥等工作;对成林林分开展选择性的抚育施肥,做好病虫害预防及治理工作。

如今国有林场正在积极调整林种结构,从单一速生树种培育转向构建多树种阔叶结构,采取单阔、针阔、单针混交套种的方式实施多种经营,提高林场森林经营的总量。现代营造林管理强调政策、资金与技术的整合,应及时发现管理中的任何质量问题,并进行综合治理,更新质量监管办法,确保营造林质量管理的有效性[2]。

2.2   统筹资金管理,加大管护及幼抚力度

持续管护是国有林场保障营造林成效的关键所在,及时幼抚则是保证幼苗和幼树健康生长、早日成林的重要措施。因为国有林场的造林地大多地处偏僻,场外造林地多与集体林地交错,增大了管护难度。为此,国有林场需投入更多管护资金,通过对新造林地、未成林林地加大撫育力度,摆脱杂草、灌木等对幼苗和幼树的消极影响,促使新造林正常生长,尽早成林。

伴随国有林场初步完成改革任务,其被定性成公益类事业单位,林场多数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等都在财政上得到了保障,然而把国家天保林、公益林补偿和补助等专项资金用于林场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的现象导致管护经费不足或紧张,国有林场应将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纳入预算,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专项管护,向本场新造林地和未成林林地管护、幼林抚育倾斜资金补助,尤其是从营造林思想上把交账变成交林,由新造林开始持续进行8~10年的管护和抚育,确保造一块就成一块,摆脱“年年造林却不见林”的困境。

2.3   突破难点问题,深化技术融合的创新

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林业也不例外,国有林场在营造林管理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突破难点问题,深化技术融合[3]。

2.3.1   融合地理信息技术,成功突破造林位置

根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各地区建立了林业基础数据库,掌握林业基础数据,将宜林地、可造林地以及可抚育资源的位置、数量、变化情况等彻底摸清,国有林场要利用这一技术成果,掌握区域内急需造林绿化的地方及其面积,结合本地防护林工程全面绿化裸露地,扩大造林范围。

2.3.2   融合林木测土配方信息技术,突破好造林难题

基于新兴科技建立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评价造林地的土壤、植被和有效元素含量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坚持适地适树,林场只需点击本地林业电子政务网里面的电子地图,就可以快速查找自身地块适宜种哪些树、如何种、施什么肥。

2.3.3   融合动态管理技术,突破造林过程的难题

国有林场将每年检查验收的数据信息录入系统,将其落实到山头地块,掌握区域内的造林质量情况,及时准确地更新林场营造林数据信息,对年度管护、抚育、补植和补造等工作作出科学的安排。在动态管理技术的支持下,某国有林场在最近3年时间里完成了约6.7万hm2营造林,面积合适率以及质量合格率均超过95%,保证营造林管理的各项重点工作质量。

2.3.4   融合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突破造后管理难题

应在国有林场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信息平台,实时获取林业土地利用、林业资源分布、林分消长、森林火灾以及病虫害发生等信息,动态监测全场森林资源的变化。在近几年开展营造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国有林场充分体现林火监控平台和护林员、调度平台、GPS定位等的作用,实现实时监测,通过自动识别和报警、及时调度、妥善处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森林火灾及病虫害的预警、处置水平。

2.4   融入发展理念,完善营造林管理机制

营造林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国有林场要深刻认识其长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发展理念的融入,进而建立完善的营造林管理机制[4]。一方面,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营造林投入机制,将对公益林造林和管理的补助性投入变成全额投入;将各类国家投资的营造林项目资金整合在一起,从以往的分散使用变成对重点营造林工程的集中使用;建立和生态补偿政策匹配的横向投入机制,由生态受益地区为生态保护地区、开发地区为保护地区提供资金、管理与技术等支持,积极推进跨区域绿化合作项目的实施,提高林场生态产品的生产与供给能力[5];采取零出让、延长土地使用期限、最优惠价格出让、国家购买生态绿化这一系列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民间资本等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由专业合作社或者造林大户等担当营造林主体责任,更新产权形式,构建产业化、市场化、公益化发展机制。

除此以外,国有林场要将营造林管理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完成营造林任务的情况、质量作为衡量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并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造林事权,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尤其是国家级公益林地为主,加强生态修复,建立生态安全屏障[6]。对于经济林的发展要遵循市场导向,预防行政推动,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持续扩大森林面积;改进计划管理形势,尝试把以往的年度计划变成5年计划,分为1~2次下达,促进营造林管理效率的提升;完善营造林管理信息系统,体现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作用,全面提升营造林规划的精确性、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及作业审批的针对性,同时壮大营造林队伍,强化专业培育,履行好资质认证制度,提升国有林场营造林管理专业水平。

3   结语

营造林管理是国有林场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保护环境、推动生态建设有重要意義,国有林场在实践中务必要根据营造林管理特征和实际情况优化质量管理,致力于在资金、技术和发展方面加强规范和管理,不断提高营造林管理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进而提升综合效益,夯实林业资源利用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杨冬贵.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1):185-186.

[ 2 ] 李芳平.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20(4):119.

[ 3 ] 李丽.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技术管理措施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132,134.

[ 4 ] 何飞飞,王立娜.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191.

[ 5 ] 齐红芳.新时期国有林场营造林管理技术与创新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1):66-67.

[ 6 ] 汪永景.国有林场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4):183-184.

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疗补助;社会保障;方式;学生

始于1953年1月的我国高校公费医疗制度,现阶段存在着资金不足、补偿标准低、覆盖面窄、重大疾病无法得到全面保障等问题。这还仅是覆盖计划内统招的大学生,独立学院、民办院校的学生都没有国家拨款。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患病学生不堪重负,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呼声日益强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郑功成教授列出了今后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的4种方式[1],即通过社会统筹、商业保险、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以及个人自费途径来解决。本文初步按照以上思路,结合当前各种改革模式进行剖析,希望对大学生医疗保障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把大学生医疗保障纳入社会统筹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在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全民医保、共享健康”的过程中,正在尝试把大学生医疗问题由过去的社会保障变为社会保险来解决,具体操作上主要有2种模式:一种是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以郑州市、南京市和广州市为代表;另一种是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上海市为例。各个城市把大学生医疗保障纳入社会统筹的尝试,有其鲜明的特点。

1.1 医保覆盖范围更广泛 包括了所有在校的大学生,变过去多年来医疗保障只覆盖公办高校计划内的学生为全体在校大学生(包括公办高校计划外的学生、民办高校的学生)的医疗保险,上海明确规定包括研究生。

1.2 户籍学籍要求更宽松 将大学生纳入社会统筹的新举措中,各城市只对学生的学籍有要求,并没有严格的户籍规定,这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参保受惠。

1.3 学生享受的待遇更宽泛 与城镇职工的医保待遇相比,大学生参保享有更宽泛的待遇范围:(1)起付标准。以广州为例,在校学生按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的50%执行。(2)门诊费用。广州医保处还针对大学生住院少、门诊多的特点,规定学生可以享受普通门(急)诊医疗待遇,并具体到每诊次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的规定。上海规定,普通门(急)诊医疗费用由各院校分别按院校内不低于90%、院校外不低于80%的比例负担后,余下的由个人支付。这些措施改变了过去学生只覆盖门诊大病而忽视门诊的情况。(3)住院费用及大病费用。上海规定,大学生因门诊大病 (重症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精神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统筹资金支付。南京等地也有相关的待遇说明,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1.4 以当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蓝本 郑州、南京和广州将大学生参加医保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上海市下发了《关于完善本市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让大学生的医保进入快速通道。同时规定,大学生医疗保障的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等的管理,参照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大学生抵御疾病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1.5 灵活性与实用性有机统一 郑州市规定,已经在农村参加了“新农合”的学生不再需要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广州考虑在校学生每年9月开学,把当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为一个保险年度。上海市普通门诊沿用原公费医疗制度的学校管理方式,并实行本院校医疗机构首诊制度。各地实现了各自制度规定在改革和过渡期间的有机衔接,体现了比较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1.6 多部门支持 由于在制订政策的时候,进行过深入调查和研究,有财政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药监和物价等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与支持,从而能够确保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1.7 结合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制定补贴标准 经济实力雄厚社会配套发展比较成熟、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对在校大学生的财政补贴相对较高,基本在每人80~120元/年。郑州市是河南的首府,但经济相对欠发达,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对学生的财政补贴每人40元/a。符合国务院对试点城市的每个参保居民政府每年按不低于40元给予补助的规定,也符合当地的实际,比较切实可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财政补贴和支持会进行相应地调整和提高,这样大学生的医保更有保障。

2 购买商业保险

在财政拨款有限,学校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高校纷纷借助商业保险来解决难题。在如何有效地开发针对大学生的商业医疗保险的过程中,各校的做法特色各异,总体来看,有4种主要模式。

2.1 公费医疗定拨+学校补贴=商业保险 此模式尤以2000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试行“保险—学校—医院”3方合办医疗服务的新模式最为典型[2]。该模式下投保时学生不出参保费。其具体内容为:学校把政府公费医疗定拨款60元(本文以全国大多高校政府下拨款数额为准,下同)和学校补贴30元共90元,统一为学生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学校不再设立校医院,学生选择社区医院享受服务。学校、社区医院、保险公司3方共同制定《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生综合医疗保险统保理赔管理规定》,对学生医疗及理赔管理流程、保险的种类、保险金给付办法、病历管理、门诊部管理以及医疗费用的理赔和结算管理等事项作了详细的规定,实现了现场理赔、住院记账、校园卡结算。同时对保险公司、学校、医院的权利义务作了规定和说明。这种通过竞标引入保险公司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模式,既减轻了学校的压力,又让学生医疗保障的难题得以解决。

2.2 公费医疗定拨+学生缴纳金=医疗统筹金+商业保险 该模式下投保时学校不出资。其具体内容为:学校把公费医疗定拨款60元和学生上缴的50元共110元,建立学生医疗统筹金。其中国家下拨的40元加上学生交的50元共90元用于门诊医疗,学校将国家下拨的20元统一购买大病住院商业保险。该模式的特点突出,既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又提供了大病保障。但新生入学时交纳50元/a的一次性医疗统筹金,加上10元/a的医疗互济基金,需缴纳的资金达60元/a,负担相对偏重。与此相反的是学校不进行补贴,回避了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3](该校学生爱心互助基金设立后,学校根据自愿缴纳基金的学生人数,从学生困补经费中每生每年配套补助2元纳入基金,但这仅属于学校对学生个人医疗保障的一种扶持,而且补贴数额也过低)。

2.3 公费医疗定拨+学校补贴+学生缴纳金=商业保险 该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投保时学校和学生都出资,这在我国多数高校为大学生购买商业保险运作中所采用的方式。其具体内容为:学校把政府公费医疗定拨款、学校补贴和学生缴纳金作为总医疗费用。除了用于门诊医疗外,其余都统一为学生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按理说,这种模式下最能确保学生的医疗保险需求,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商业保险存在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一是公费医疗定拨数额不一致(从90元、60元到12元不等),数额过低的学校学生的保障难以为继;二是从投保人来说,大部分学生及家长投保意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不愿参保,加之有些学校没有从实际出发运作管理,进一步影响了改革的深入;三是商业保险理赔时间长、手续繁杂,影响了参保人的及时就诊;四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保险公司“经济人”的特点,保险公司赢利少或者亏损大,影响了他们对高校学生这个市场的兴趣和积极性。

2.4 仅有商业保险的学生医疗保险模式 其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地方财政给学生的公费医疗划拨取消,学校对学生的医疗费用也没有任何的拨款和补助,学生到医院看病完全是自费。校方代表学生集体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学生每年被强制性地缴纳几十元不等的保险费。以商业保险作为唯一形式的大学生医保模式,地方政府减轻了财政负担, 学校也摆脱了资金和管理上的负担,但仅靠学生自己缴费自救,势必存在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保障能力不足、保障能否落实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等一系列问题。在对学生的访谈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对目前的商业保险这种医疗保障现状普遍不满[4]。

笔者认为,在大学生的商业保险运作中,要把握几个主体以及理顺它们的关系:(1)政府方面。政府一方面没有把所有的大学生纳入全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之中;另一方面强调要减轻政府卫生开支压力,国民共同承担健康责任,通过市场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却没有及时对高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改革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承担应有的监管责任,使得各个高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改革各自“摸着石头过河”,难以做到规范有序。(2)学校方面。虽然学校很难独立承担学生医疗保障改革的重大压力,但学校在实施政府委托的监管责任,作为学生和保险公司的中介和桥梁,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3)保险公司等方面。当前保险公司对大学生医保兴趣不大,主要因为获利太少。因此,要实现定点医院、保险公司、学校和学生“多赢”的局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针对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商业保险,政府是否考虑借鉴德国、美国和法国等的做法采取强制措施。第二,学校应加强宣传和管理,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保。实践表明,投保率越高,保险公司参与竞标的积极性越大。第三,保险公司需要加强资源优化配置,规范操作,多开发大学生系列保险诸如大学生平安保险、大学生住院医疗保险、大学生住院补贴保险、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和健康保险(新生复查合格保险)等险种,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医疗救助是国家为贫困人群建立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大学生的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针对贫困生的医疗救助制度和针对重症大学生患者的医疗救助制度2个组成部分。

3.1 政府方面 设立专款救助基金或把大学生纳入当地居民医疗救助体系。如湖北省教育厅设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医疗保障专项经费,作为贫困大学生的参保费用[5]。沈阳市设立特困大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每年出资50万元,资助100名患重大疾病的特困学生,每人可获5 000元重大疾病救助金[6]。郑州、南京、广州、上海等地则把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或职工医疗体系的范畴。

3.2 高校方面 有几种做法:第一,设立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第二,设立爱心基金或爱心银行。第三,设立互助基金。虽然名称不一,但上述高校筹集经费的渠道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学校行政或工会的拨款、学生缴纳的资金(按每名学生10元或20元/年的标准筹集)、师生捐款、校友等个人捐赠和社会捐助、学生义卖或勤工俭学获得的资金、保险公司赔付给学生的医疗费冲抵个人支付部分后的剩余金额及返还学生购买保险的部分劳务费等。

3.3 社会方面 发展慈善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社团和慈善团体,发动国内外的社会捐赠建立救助基金来作为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充。不过,以上实施救助的做法存在着不足,面临困难和压力:(1)由于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加之各级政府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大学生医保制度和运行机制,对大学生的医疗救助存在不确定性和变数。(2)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初步建立起由学生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贴、医疗补助、学费减免等内容组成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由于贫困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学生体质的下降,大病重症学生的数量正呈上升趋势,对部分困难和重症学生的医疗救助显得困难重重。另外有的学校救助资金大多来自学生缴纳的费用,总额较少,而且由于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交钱,使得有些高校的救助会和互助组织名存实亡。(3)募捐具有不确定性。究竟能募集到多少款,所募款项能否支付高额医疗费用,都是未知数。爱心捐助只可以解一时之困,无法彻底解决后续的治疗问题,更何况,不是人人都有得到受捐助的机会。因此,募捐也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4 个人负担

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公费医疗制度下医疗费用的个人适度负担;二是完全按照市场运作由大学生全部负担。第一种情况,正是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我国大学生的公费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过去大学生的医疗风险都是由国家和社会承担,由于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对等,不但浪费严重,而且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事实上,学生个人的风险,不应完全由国家和社会承担。

各地和学校尝试让学生承担一定医药费的做法,无疑具有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种情况是完全按照市场运作由大学生全部负担医疗费用。对此各方反应不一,他们对其推行的法理性提出了质疑。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医疗改革模式,主客观条件还不够成熟,也不符合我国国情。

5 小结

在当前形势下,单靠一种模式可能难以解决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尝试各种模式的优化组合将会是一种趋势。相信随着我国覆盖更广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推进,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人会享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成果。

6 参考文献

[1] 燕磊.大学生:如何面对人身保险?[EB/OL][2003-11-21]. http://www.scol.com.cn.

[2] 吴兆华,伍金春. 实行学生医疗保险的模式和思考[EB/OL].http://www.hnhq.cn/web.

[3] 程峰.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苏州:苏州大学, 2006.

[4] 仇雨临,赵永生.高校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与对策[EB/OL][2007-0914].http://www.cnss.cn.

[5] 夏斐,雷柯.湖北采取系列措施确保贫困大学生上学[EB/OL][2006-08-24].http://www.gov.cn.

[6] 王晓婷.大学生服务中心为学子雪中送炭

503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沈阳晚报,2006-10-20(8).

(收稿日期:2008-04-23)

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企业发展下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设对提高干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干部管理呈现多样性、创新性、严密性等特點,在工作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管理工作。文章以此为基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干部人事;人事管理;管理制度;人事制度

引言

近些年来,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多项改革正在逐步进行,但改革就意味着取舍,在舍弃一些传统的不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根深蒂固流程和制度时,推进较为困难。首先暴露在外的问题是企业干部选拔的通道不够清晰,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滞后,企业干部培训效果不理想以及企业的干部组织架构太多繁杂等。只有结合实际进行改革,企业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1新时代企业干部管理的特点

第一,多样性。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企业的类型越来越多,而且发展规模比较庞大,对于干部来说,管理空间就更广泛。每个企业的各个阶层的领导干部都要编制到管理范围内,需要对所有部门有一个统一具体的了解,了解部门工作的职责和领导人所需要负责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要横跨多个行业的多个类别,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干部要采取不同形式的管理和考核模式,这都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去收集整理的。因此,新时代的企业干部管理具有多样性。第二,更新速度快。在企业中,随着社会体系的不断变革,其内部组织形式也在产生着不同的变化,企业内部干部的更新换代速度过快,都会给干部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内部人员的下调和上升,也会导致干部管理的不同程度的调整。同时,不同会议的召开也会对企业内部的领导阶层造成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该随时对企业干部的信息进行跟进,防止造成错误管理,影响其他工作的进展。第三,严密性。针对企业的干部管理,要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还要对其薪资和待遇等方面进行考察,保证其现在的福利与干部级别相匹配,不能出现贪污舞弊的现象,接受社会人员的投诉,如发现作风问题,一定要严加处理。因此,企业干部的管理具有严密性。

2企业人事干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干部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在当前的企业中,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就是所采用的档案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时,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无法更加深入地挖掘干部的个人信息、资料,更加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对干部的综合能力、性格等进行有效分析。另外,在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将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也是传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而降低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所以,企业必须要采用更加有效、科学的干部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强化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1] 。

2.2干部绩效管理不到位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所面对的市场竞争较大,自身所承担的压力也比较大,这导致企业在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中所出现的问题较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稳定性发展。在以往,企业在干部绩效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方法为情感激励,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不能实现长久有效的管理。一旦出现利益驱使,部分干部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则会出现危机。与此同时,干部绩效管理不到位还会导致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在市场经济运行体制下,人的工作原动力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基于利益,如果在现实生产力水平上企业缺少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不仅会导致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积极性受挫,还会使一些企业经营者心理失去平衡,这很容易导致非法谋取私利现象的出现,从而对企业的后续发展造成阻碍。

2.3干部培训的效果不够理想

企业在定期对干部进行培训时,培训的课程主要以管理为主。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下,干部管理效果未得到显著提升,干部间的不和谐现象也偶有存在,班子不团结的工作情况也部分存在。纵观企业干部培训方式、内容和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理论学习脱离实践。大多数人反映,在课堂上听的课程虽说有益,但面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依旧是习惯性地用老办法去解决问题,就算是时候细想用理论去联系实际也无法做出相应的举动;第二,课程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三,受训对象主观上对培训态度流于形式,有一些人认为培训可有可无,没有仔细地去听课,认真去消化。

3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3.1强化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企业的发展与运营过程中,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企业内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弥补传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创新管理方式[2] 。

3.2改革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

要将企业内部优秀的管理者、工作人员留下来,实现干部人事管理机制的价值,企业还需要注重改革激励机制与薪酬制度,在实际的制度建立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价值规律的杠杆作用,其主要是用于调整企业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实现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进一步发挥出个人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实际的激励机制与薪酬制度改革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分析现行的评估体系,在此基础行推行年薪制、持股经营与晋升制度,通过合理、近远期的考核目标来为管理者提供发展的平台,以年薪制来激励管理者。对于一些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者要进行期股奖励,以此来保证其经济效益的获得。针对一些表现优秀的管理者可以依据晋升制度来予以肯定,以此来实现对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业绩考核评估体系,维护企业内部的稳定。

3.3创新人事管理方式

分运用现代智能办公技术手段,创新人事管理新平台分为以下模块:招聘管理、档案管理、才轮岗培训学习管理、人才聘用制管理、绩效考核、晋升管理、激励机制、文件及资料下载和职工信箱。把人事管理发展九个模块与智能办公信息平台有机结合,做到整个内部人事管理发展新平台全面系统、科学规范[3] 。

3.4建立完善的干部培训效果反馈制度

根据调研的部分企业干部培训结束后的反馈,谨提出了如下几个建议:第一,保证企业干部培训定期化和定量化,培训内容应以沟通、管理和思维创新为主。个人认为沟通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领导应具备良好的谈话技巧,善于沟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思维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应具备在长期相对固定的工作后去接触新的知识、新的概念、新的理念的学习能力。第二,加强与培训讲师的沟通,通过增加更多的案例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同时也采取现场模拟的方式还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学习完之后,应要求培训讲师持续跟踪一段时间,让干部们将理论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改革工作也在持续深入,而企业干部人事管理机制作为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日后工作中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采用争取的奖励机制与考核策略,提高干部人事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世春.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企业管理:人才开发,2018(10).

[2] 吴昊.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分析-以A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3).

[3] 陈铭.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市场,2016(8).

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的预算会计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完善,形成了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预算会计理论体系。近几年,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求预算会计进行改革。

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影响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

编制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主要包括:收入、基本支出和项目预算等内容。即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源的完整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的基本要求是: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部门所有单位的各项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收入,统一由财政核定支出需求。凡是直接与财政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均作为预算管理的直接对象,如财政直接将行政单位预算编制并批复到这些单位。按部门编制预算后,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预算在各部门的分布,从而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克服单位预算交叉、脱节和层层代编的现象,并把部门预算作为独立的政府预算法案汇编于本级总预算。随着部门预算的编制,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改革将逐渐趋向于以一级政府为中心,核算整个政府的财务状况,即编制一级政府的收支情况表。因此,客观上要求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逐渐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改革前,旧式的预算管理制度下的拨款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问题:第一,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资金运作透明度不高;第二,财政信息反馈迟缓,财政资金使用缺乏事前、事中监督,不利于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第三,大量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第四,财政以拨代支,预算单位层层下拨造成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甚至出现腐败现象。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建立我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按照政府预算级次,由财政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逐步纳入各级政府预算统一管理,财政收入直接缴人国库或财政指定的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取消所有的过渡账户;行政事业等预算单位可向财政部门申请到财政指定的专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特设专户等。

财政性支出均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行政单位为了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资金,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本级政府预算集中的资金中分配和拨付。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后,财政部门不再将资金拨到行政单位,只需给各行政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及审批预算单位的月度用款计划,在预算资金没有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之前,始终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上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

行政单位的人员工资由财政部门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职工工资卡方式直接支付;行政单位的专项支出按预算指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政府采购-商品供应商方式直接支付。

行政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及授权支付的款项,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行政单位零余额账户方式支付。国库集中支付虽然不改变各行政单位的预算数额,但其作用在于建立起了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

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优越性十分明显。一是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二是提高了财政资金拨付的透明度,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以往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截留、挤占、挪用和雁过拔毛等问题;三是提高了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划程度,促进了预算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预算顺利执行。

实现国库单一账户后,由于各行政单位只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其所有的资金都是财政资金,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收付,其资金活动已通过总预算会计反映,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当于总括和明细的关系。它们将合二为一共同构成政府会计。

(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在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改革中,政府采购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工程,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质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和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使政府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实现物有所值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使预算资金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节约公共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事业单位会计向非营利组织会计靠拢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的本质特征相近,但还是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它有自己的业务收入,而且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可以做到收支相抵。如一般事业单位除了财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性质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收支不需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各种基金会更是如此,其会计系统的独立性相对较强,因而在会计原则、会计科目、核算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只是由于它与政府会计有共同的非营利性的特征,因而,非营利组织会计和政府会计虽同属非企业单位会计,但不能统称为政府会计。

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预算会计核算的影响

由于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得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需要进一步改革,以适应部门预算、国库单一账户、政府采购等改革的要求。

1.部门预算要求反映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涵盖所有的预算资金,因此,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会计,也应以预算资金全貌为对象,应不再有遗漏。其中,基建资金也应和其他资金一样一起编入部门预算。即部门预算应当涵盖包括基建预算收支在内的所有收支,真正反映综合预算。然而,由于基本建设财务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应增加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细化预算编制到项目,也就是收支要重新适当分类。因此,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应重新设计,明细核算应作相应调整。零基预算即预算一切从零开始,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因此,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对预算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会计不仅要提供收支流量方面的信息,还要提供资产存量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实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财政收入、总预算会计向行政单位拨出经费、行政单位收到总预算会计拨人经费、行政单位向财政总预算会计上缴预算内外收入、行政单位向下级行政事业单位转拨经费等业务的发生及其会计核算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现行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将受到挑战。例如,行政单位的工资将由财政通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职工工资卡方式直接支付,此时,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拨款数做一笔支出。而行政单位在现行制度下,既要做一笔收入又要做一笔支出,这样做实际上不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

3.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展开,政府采购资金运动就成了预算会计的一个新的重要核算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许多采购项目,既有财政预算资金,又有其他资金,这些采购资金,应集中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统一支付。因此,也就产生了资金从预算单位(部门)向财政部门流动的现象。由于政府采购货物的验收、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时点间隔,或者一些公共工程的大型采购尾款的支付需要在经过较长的工程保修期结束后才能支付,如按现行的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对预算单位来说,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预算单位的经济业务;对财政部门来说,会出现预算支出信息未能如实、完善地反映政府实际支出活动的问题。为此要改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办法。

三、预算会计改革方向

鉴于上述预算环境的变化,现行预算会计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应该考虑预算会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重新明确预算会计的分类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对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划分方法,即按照单位活动的目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企业会计则可以按照其核算重点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划分方式可以明確各个类别会计核算的目的,根据其活动目的考虑其会计核算的特点加以规范,以充分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使用者评价政府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会计的改革方向,西方不同政府会计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一会计基础。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只有在政府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而且在政府接受服务以后,就应该将相应的义务(如职工退休福利)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作为债务列入资产负债表③,这样,政府的会计报告就可以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同样,权责发生制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经济资源,如新西兰将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确认为资产,并确认了其折旧费用,这样就会使政府更加注意其对有关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更好地认识未来的短期债务、更好地管理基础设施、更有效地重新分配预算。

(三)完善政府会计信息体系,增加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要真正发挥政府会计的监督作用,会计报告就不应只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更应该提供给与政府服务和政府收入息息相关的广大社会公众。完整的政府会计信息体系包括:及时提供有关政府支出和成本的可靠信息,以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控制支出;及时进行内部审计和独立的外部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将会计系统与计划、预算、现金和债务管理及审计系统相结合;报告有关非现金资源的信息(资产、负债、人力资本);报告有关政府产出或政府政策后果的信息,促使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管理;编制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整体的会计报告等。

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它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模式及阻力的文献,总结了相关经验与化解对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和解决对策。探究的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大有裨益。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模式;阻力;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0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引起的二元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于是,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被再次提上议程。

1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回顾

我国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定型于秦汉,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商朝有“登人”或“登众”的人头统计。西周开始分“都”和“鄙”进行人口统计。春秋战国出现“书社制度”与“上计制度”。秦代实行“户籍相伍”。汉代则实行“编户齐民”。回顾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赋和征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户籍制度发展过程可谓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王美艳、蔡昉(2008)提出,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建立和维系阶段;二是1978—2000年,改革阶段;三是2000年以后,新世纪的改革阶段。[1]刘贵山(2008)则认为,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一是1949—1957年,自由迁移时期;二是1958—1978年,迁移控制时期;三是1979—1988年,准市场经济时期的调整和改革;四是1989—2000年,改革的起步时期;五是2000年以后,改革的加速时期。[2]另外,李瑜(2011)指出,我国户籍制度有三个阶段性的变化: 一是1953—1957年,由城乡统一、迁徙自由向逐渐限制、控制转变;二是1958—1978年,首次明确划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并且严格限制人口迁移;三是1978年至今,户籍制度改革变得备受政府和人民的关注。[3]

2激进改革抑或渐进改革

综观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我们会发现两种相互对立的改革模式。一种是激进改革模式,即一步到位彻底废除长期以来坚不可摧的二元户籍制度,用“居民户口”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异。与之对立的是渐进改革模式,即通过渐进柔和的手段,逐渐向农村人口,特别是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有序开放城市户口,降低落户门槛,设置准入条件,实施有差别的落户政策,从而实现人口的合理流动,逐步消除二元结构。

21激进改革的推进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由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实现。于是,有人认为要彻底废除这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户籍制度也就顺理成章了。激进改革派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就是要还原户籍制度进行人口管理的最初功能,消除城市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别,去除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众所周知,实行一元户籍制度,消除城乡户口差异,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但我们知道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过于理想化和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无法顺利实现改革。[4]激进改革派的主张只是在形式上把二元户口变成了一元户口,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关注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这样的改革并没有实际意义。

22渐进改革的推进模式

渐进改革派的观点与激进改革派对立。渐进改革派认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缓慢缓解的方式来实现户籍制度的改革,达到改革和维稳的双重目标。任何改革都会对原制度有路径依赖,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模式应该以渐进式为基调。张车伟(2012)指出,改革应该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而服务,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在不断缩小城乡差异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5]随后,朱识义(2014)也提出,当前的实际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渐进改革的原则,因为短时期内我国不可能完成户籍制度改革的其他配套改革任务。[6]想要一步到位彻底废除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操之过急的,这种想法不现实也行不通。

以上两种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模式皆具有其合理性,但是也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想要采用激进改革模式,却无法完全剥离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想要采用渐进改革的模式,却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跨越二元户籍制度的鸿沟。到底采用哪种推进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不同的改革阶段应当运用不同的推进模式。然而,也许户籍制度改革还有第三条出路,即去利益化的推进模式。黄锟(2009)提出,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7]对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并不能够改变城乡二元分离的现状,剥离户籍上的各种福利和利益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8]同样,李强、胡宝荣(2013)也认为,我国户籍制度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户口的价值化或等级化,户籍上附着的利益是造成“社会空间等级”的核心原因。[9]虽然前两种推进模式都涉及了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问题,但它们都解决得不彻底。也许第三种思路去福利化是更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改革推进模式。

3多元阻力以及多重矛盾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此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力和矛盾。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阻力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改革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来源于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和利益。我国的户籍制度不仅具有人口管理功能,还具有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功能,这些功能都是未来矛盾爆发的隐患。因此,其阻力和矛盾的研究十分必要。

31户籍制度改革的多元阻力

郑杭生,张本效(2014)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是多元的。从利益主体看,可分为三大主体:“市长”“市民”和“农民”。一是“市长”,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利用其掌握的政治权力来维持二元户籍制度的现状,于是产生了强大的阻力。二是“市民”,即城市市民。城市市民拥有户籍制度带来的“天然优势”,农民进城将对市民社会的众多方面造成冲击,市民中必然会形成一股改革的阻力。三是“农民”,即农村农民。[10]户籍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农民的落户意愿。比起进城生活,农民更希望得到农村土地,特别是具有区位优势的近郊土地。于是,农民也成为改革的一股阻力。然而,楚德江(2013)则认为,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户籍制度上附着的利益增加了改革难度而形成阻力;其二,公民利益因户籍制度改革受损而形成阻力。[11]

32户籍制度改革的多重矛盾

户籍制度改革在遭遇多元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矛盾。王威海,周乃宁,张雄,蒋泽(2008)认为,目前改革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一城乡户口并不意味着实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切实执行改革政策;三是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并未同步进行;四是统一城乡户口后依然无法实现城乡人口双向流动。[12]随后,刘传江、程建林(2009)提出“双重户籍”,认为改革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是“显性户籍墙”和“隐性户籍墙”之间的矛盾。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功穿越统一城乡户口的“显性户籍墙”,但附着着各种利益的“隐性户籍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障碍。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就必须拆除“隐性户籍墙”。[13]

4基本经验以及解决对策

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再到今天,其弊端日渐暴露。这一制度长期以来限制了我国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阻碍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许多学者对户籍制度改革问题都有过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也提出了解决对策,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41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熊小林(2010)提出,从目前各地“户改”的实践来看,有两种思路:其一,用农民退出的土地和宅基地换城市户籍和相应的城市公共服务;其二,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户籍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异。[14]李志德(2010)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城市户籍的供需关系:一是增加城市公共品的供给,为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做准备;二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和谐发展。[15]

42解决对策

42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邹一南(2014)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应该重点向农村倾斜,引导人口合理自由的流动,走出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16]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放在城乡之间。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又需要把重点放在农村地区。

422与土地制度改革配套进行

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应与土地制度改革配套进行,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要破除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17]在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民的使用权、支配权以及剩余索取权。[18]大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皆非终生行为,城市所能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有限,大部分农民终将回乡养老。此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房产权、宅基地权和土地承包权变得尤为重要。

423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的引导下,让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刘惯超(2010)认为,社会保障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19]陶然、刘凯(2009)指出,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要为流入城市的人口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制、住房和子女就学安排机制,建立一个“城市福利包”。[20]将户籍制度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才能缓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

424坚持中央主导与执政理念转变

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需要中央的统一指导,引导地方政府转变执政理念。王文录、郁利燕(2010)认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需要由中央政府全面主导,并由各地区地方政府共同驱动,整体推进,注重多部门配合。[21]此外,李晓飞(2010)还提出,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实现“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性转变,才能取得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22]

425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规划

户籍制度改革是社会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各社会主体的利益,要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改革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要彻底的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需要在理念上和制度上进行创新,同时还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才能稳步向前推进。[23]总之,改革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规划,是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助推器。

5简评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此过程中,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的户籍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具有人口管理的功能,还承担着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这些功能的存在成为了改革的重大阻力和困难。随着改革中各种矛盾的凸显,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文章回顾了过去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选择了推进模式、多元阻力和解决对策这几个改革中较为重要的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除了采用激进改革模式和渐进改革模式之外,也许走利益化这条道路会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坚信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必将取得新的成就,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8(6):19-26

[2]刘贵山1949年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演变述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37-41

[3]李瑜我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5):64-105

[4]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49-164

[5]张车伟户籍制度改革需要差别化的政策[J].人口与发展,2012(2):20-22

[6]朱识义户籍制度改革若干思考[J].河北法学,2014(10):113-119

[7]黄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9(2):97-104

[8]彭小辉,史清华城乡二元户籍的历史沿革、改革路径与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3(8):38-46

[9]李强,胡宝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J].社会学评论,2013(1):36-43

[10]郑杭生,张本效可行性与可达性:户籍制度改革破题[J].探索与争鸣,2014(7):43-46

[11]楚德江就业地落户——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3(3):40-43

[12]王威海,周乃宁,张雄,等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阻力与途径探讨[J].理论导刊,2008(3):16-18

[13]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10):66-72

[14]熊小林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城乡利益格局的交点、难点及城镇化路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与展望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经济论坛”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91-96

[15]李志德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城市户籍的供需均衡与实现[J].经济体制改革,2010(4):5-29

[16]邹一南城镇化的双重失衡与户籍制度改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2):39-49

[17]陈学法二元结构变迁中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变革[J].宏观经济研究,2009(12):51-54

[18]许经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3-43

[19]刘惯超论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关键和步骤[J].经济体制改革,2010(6):21-24

[20]陶然,刘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J].人口与发展,2009(6):41-46

[21]王文录,郁利燕走向一元化: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构想[J].城市发展研究,2010(8):94-98

[22]李晓飞户籍制度与当代中国社会差别关系的实证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8-105

[23]崔庆五关于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的几点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2(2):60-66

林业制度改革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该示范园选用聊城市的优势和特色树种大樱桃、红梨为主栽树种,建成3000亩大樱桃和红梨生产基地。其中大樱桃2000亩、红梨600亩、其他名优果品200亩、各种绿化苗木200亩。技术上引进了德国大樱桃矮化砧木gisela,使大樱桃能提前2-3年结果,解决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的技术问题。并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大樱桃品种120个,建成我国北方大樱桃基因库即优良品种示范园。生产上采用生草养地,行间种大豆、大豆腐熟施肥等有机生产模式进行有机化生产,使产品成为有机绿色食品。该示范园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矮化大樱桃和红梨生产基地,山东省特色农业示范园。

公司与山东省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国家成果转化项目等科研课题。引进新品种80多个,推广性技术7项,两年来园区承担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2003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农业特色园,2004年被省委组织部定为基层农民党员培训基地,2005年樱桃优良品种及矮化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列为国家星火项目。公司五年来承担国家成果转化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等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接待群众参观学习9000多人次,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6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300多名,给周边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元;带来社会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示范园2007年进入初结果期,2008年进入结果期可年产各种果品40多万斤,2009年进入盛果期可年产大樱桃100万斤、红梨60万斤、其他名优果品30万斤,年果品收入可达1200万元。并在积极努力扩大规模建设北方最大的林果有机化生产基地。

上一篇:思维品质研究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树木改良建设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