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9

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社区护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综述,中心意义是可以完善社区护理的相关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可以有效控制,提高糖尿病的社区的护理力度及措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增多的现状。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糖尿病是慢性的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终生性疾病,在社区中非常常见,该病的病程长、病因非常复杂且对患者自身健康以及社会都有所危害。目前的发病年龄正向年轻化发展,对其劳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我国社区卫生的逐渐完善,社区逐渐成为该病患者的主要治疗场所[1]。文章通过对糖尿病社区护理予以整体讨论,现报告如下。

1糖尿病社区护理的现状

1.1缺乏专门护理人才

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还在探索发展阶段,专业护理专业人员比较少,所以大部分社区都没有对应护理人员。因为大多数都来自临床,学历以及专业技术水平较低,而且很大一部分护理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知识专业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不能进行高效的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对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2]。

1.2糖尿病患者不配合治疗

患者的病程较长,对药物依赖性非常强,一大部分患者不能意识到病情的严重以及相关疾病知识,因此对于饮食、运动、用药以及血糖等情况都不能正确调节,甚至一部分患者还拒绝接受长期治疗和护理,放弃治疗。

1.3 糖尿病患者對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

因为我国目前社区护理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社区的护理目标以及工作内容还不够明确,服务范围仍然仅是在常规治疗及护理中,导致患者对社区护理没有全面认识,认为仅是完成医嘱的单一技术性工作,不能促进患者身心疾病康复[3-4]。

2 社区护理的干预措施

2.1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

培养有深厚专业基础的护理人员,且必须有足够的操作能力,社区护理任务很重,因此要提高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有职责心以及专业知识超强的护理人员。除了进行专业培训以外,还要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教育,从语言沟通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开展强化训练,来处理多方面的突发状况,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能力及水平,更好为其服务[5]。

2.2定期随访患者

定期随访患者可以帮助其控制血糖,提升整体的治疗依从性。具体方法如下:(1)正确药物教育,在常规随访时应该正确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重视用药的方法及准确剂量,强调正确用药的重要意义,让患者认识到坚持科学正确用药的重要性。(2)饮食指导,提醒患者多吃低糖、 低油以及低脂的食物,尽量食用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形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6]。(3)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状况进行合适锻炼,及时调整身体状况, 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后续治疗。(4)互联网的逐渐发展使社区医院可以从网上平台更快的联系患者,从而定期介绍针对性的健康计划,随时观察患者对该计划的执行状况,对持续的治疗对控制病情的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7-8]。

2.3心理护理干预

因为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比较困难、经济压力、缺乏家属支持等因素都会让患者出现对该病的懈怠情绪,所以进行专门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实现病人进行自我管理[9]。因此在社区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和主治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进行合作,注意观察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态度以及负面情绪,帮助其更好的适应角色,提高抗压能力,在社区较好人文环境影响下可以充分调动自身主观的能动性。并进行团体辅导、放松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全面心理干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护理人员也应该指导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来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支持并鼓励患者互相的分享治疗经验,提高自我护理以及团队合作的自信心[10]。

综上所述,随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医疗资源的再次分配,社区护理工作的范围也在逐渐增大,自身职责及功能都大大超过了传统的领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以及管理要有长期或者是终生的医疗服务,社区护士关于该病的知识掌握水平能够直接决定患者教育管理的最终效果。因为有观念、人员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原因,我国目前的社区护理还是探索性的研究阶段,仍然有护理服务的核心不够明确、实行形式较单一、护理人员角色模糊等多方面的不足。 建议应该积极借鉴比较先进有效的经验,培养社区专业化的护理人才,发掘社区优秀干部、应届毕业医学生以及志愿者等多方潜在力量,给糖尿病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有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武瑞, 程金莲, 陈琼,等. 糖尿病社区护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循证护理,2020,06(01):05-05.

[2]韦素成.我国社区护理应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研究现状进展[J].饮食保健, 2020,07(07):290-291.

[3] Brownson C A ,O&Apos M L ,toole, et al. clinic-community partnerships: a foundation for providing community supports for diabetes care and self-management in brief[J].2019,12(05):03-03.

[4]彭逸群.我国社区护理应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研究现状[J].糖尿病新世界, 2019,22(15):02-02.

[5]谭茜,程金莲,韩世范,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护理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J].护理研究,2019,33(21):05-05.

[6] Melville-Smith J ,Kendall G .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the facilitation of optimal community diabetes care[J].2019,15(07):11-11.

[7]谢穗雅, 殷文君, 沈海靓.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5(30):02-02.

[8]梅会静.国内空巢糖尿病老年患者社区护理模式研究[J].医学信息,2019, 32(01):01-01.

[9]宋莎.社区糖尿病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9,22(10):02-02

[10] Holt R ,Portlock J ,Price H . The role of community pharmacists and their position in the delivery of diabetes care: an update for medical professionals[J].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2020,96(1138):473-479.

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 年6—10 月南京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门诊就诊的254 例T2DM患者。

1.2 研究内容

1.2.1 一般情况姓名、 性别、 年龄、 教育程度、 个人嗜好等。

1.2.2 糖尿病防治资料运动疗法、 饮食控制、 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

1.2.3 病史资料患病年龄、病程、确诊单元、确诊时间、并发症、合并症等。

1.2.4 治疗信息资料使用药物的种类、 血糖达标的情况、是否联合中药及其他生化指标等。

1.3 研究方法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T2DM的诊断标准, 已开始规律治疗者;②年龄25~85 岁;③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1.3.2 排除标准 ①1 型糖尿病患者;②糖尿病前期者;③妊娠期糖尿病者;④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者;⑤合并心、肝、肾严重病变者;⑥合并恶性肿瘤者。

1.3.3 病例分组 ①根据教育程度, 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组 (n=75) 和大专以下学历组 (n=179) ;②根据年龄, 分为25~45 岁 (n=23) 、46~65 岁 (n=119) 和>65 岁组 (n=112) 。

1.3.4 血糖控制达标标准 ①空腹血糖 (FPG) ≤7.2 mmol/L (至少禁食8 h) ;②餐后2 h血糖 (2h PBG) ≤10 mmol/L;③Hb A1c<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 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 用[n (%) ]表示,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学历背景的T2DM患者FPG、2h PBG和Hb A1c达标率比较

大专及以上学历组患者FPG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大专以下学历组 (P<0.01) ;大专及以上学历组患者2 h PBG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大专以下学历组 (P<0.01) ;大专及以上学历组患者Hb A1c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大专以下学历组 (P<0.01) 。 见表1、表2、表3。

注:◆与大专以下学历组比较, P<0.01。

注:◆与大专以下学历组比较, P<0.01。

注:◆与大专以下学历组比较, P<0.01。

2.2 不同年龄组T2DM患者FPG、2 h PBG和Hb A1c达标情况比较

25~45 岁组患者FPG达标率明显高于>65 岁年龄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46~65 岁组FPG达标率明显高于>65 岁年龄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5~45 岁组患者2 h PBG达标率显著高于>65岁年龄组相,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46~65 岁组患者2 h PBG达标率明显高于>65 岁年龄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5~45 岁组患者Hb A1c达标率明显高于>65 岁年龄组, 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5~45 岁组与46~65 岁组组间比较, Hb A1c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5~45 岁组与46~65 岁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表5、表6。

注:▼与>65 岁岁组比较, P<0.01;■与>65 岁组比较, P<0.05。

注:▼与>65 岁组比较, P<0.01;■与>65 岁组比较, P<0.01。

注:▼与>65 岁组比较, P<0.05。

3 讨论

T2DM不仅是独立的代谢异常疾病,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有效控制和管理T2DM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延缓T2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还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 有研究发现, 很大一部分T2DM患者对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认识不足, 直接导致血糖控制不能达标。 深入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控制, 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作为居民基本卫生健康与保健的教育组织, 在此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8]。 通过健康教育, 使患者认识到个人生活方式和遵医嘱治疗是控制T2DM的重要因素[9]。因T2DM是一种慢性病, 病程长, 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不易察觉, 而血糖的控制与患者的生活行为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 在社区卫生机构的指导与监测下的患者的自我管理, 被认为是最有效地控制T2DM的手段之一[10]。

该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T2DM患者FPG、2h PBG及Hb A1c的控制达标率与患者的学历背景及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 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FPG及2h PBG的控制达标率分别为44.5%及39.4%, 而大专及以上学历背景的患者达标率分别为65.3%及70.7%;Hb A1c的达标率总体为19.7%, 而大专及以上学历背景的患者为48.0%, 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FPG、2h PBG及Hb A1c达标率发现, 25~45 岁年龄组患者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65 岁组患者;45~65 岁年龄组患者仅在FPG、2 h PBG两项指标上高于>65 岁组患者, Hb A1c达标率与>65 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结果提示, 年轻且具有高学历背景的T2DM患者糖尿病控制情况比较理想, 而超过65 岁的老年患者各项指标达标率均不理想, 显著低于年轻患者及平均水平。 分析原因, 应该与患者对血糖升高的关注程度、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等信息的途径与能力等有关。 另一方面, 老年人共存的合并症, 在一等程度上影响对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确切的原因有待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该研究结果可知, 在糖尿病的社区管理中, 在现有的医疗资源条件下, 应该更多的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群体, 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并根据患者共存的糖尿病以外的疾病情况及用药情况, 进行个体化的防治指导, 提高认识, 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 提高治疗依从性, 有效控制血糖, 延缓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社区管理模式下血糖达标的现状,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成效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5年6—10月在南京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 符合纳入标准的254例T2DM患者, 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资料、治疗信息、生化检验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学历背景和不同年龄组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大专及以上学历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 明显高于大专以下学历组患者 (空腹血糖P<0.01;餐后2h血糖P<0.01;糖化血红蛋白P<0.01) 。2545岁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h血糖达标率明显升高于>65岁年龄组 (P<0.01) ;4665岁组空腹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65岁年龄组 (P<0.05) ;4665岁组餐后2h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65岁年龄组 (P<0.01) 。2545岁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高于>65岁年龄组 (P<0.05) 。结论 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 高学历背景患者及青壮年患者明显高于低学历背景的患者及老年患者, 社区医院在T2DM慢病管理方面, 应坚强对低学历背景及老年患者的综合监护及健康教育, 从而改善T2DM患者的远期预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达标率,社区医院管理,现况研究

参考文献

[1] 石涛, 刘爱萍.社区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18) :2247-2248.

[2] 龚燕平, 李春霖.老年2型T2DM不同降糖药物应用及特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 (8) :581.

[3] 赵伟, 吴国华, 王鹏, 等.家庭参与式健康管理对社区2型T2DM患者自护行为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12) :4062-4064.

[4] 黄永平.优化糖尿病社区管理的路径对策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7) :189-190.

[5] 王兴华.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 (18) :18.

[6] 张忠波.糖尿病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 (4) :94-95.

[7] 林阜远, 周雪芬, 陈艳华.新形势下T2DM社区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 9 (7) :42-43.

[8] 曹翠蓉.T2DM患者社区服务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院, 2008, 8 (3) :61-62.

[9] 陈益芳, 杜亚平.T2DM社区防治管理的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 2010, 22 (6) :79.

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计划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病史、治疗、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制订的。我们把双龙社区住院门诊及社区普查所掌握的糖尿病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科学归纳并全部输入计算机。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及健康状况,为患者制订详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整体化服务。

健康教育的形式

宣传手册发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院在门诊及住院部显要位置都设置了宣传栏,放置了大量宣传手册,可供社区居民随时拿取。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阐述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起到科普宣传的效果。优点显著,推及面广,节约人力;缺点是对于文化基础差的人而言,作用深度不够。

群体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室实施群体小讲课,参加人员由数人至十余人不等,由全科医师负责授课,讲授内容广泛,均为糖尿病有关知识。时间不定,短则半小时,长则数小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具体安排。这种授课方式易为患者所接受。由授课人将内容制成课件,以电教形式授课。优点是直观、生动,由于许多资料细节配有图片说明,通俗易懂,且普及面广。

个体化家庭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接受程度不同的教育。对个别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我们则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或个别指导。我们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成员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没有家属的配合,糖尿病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开展很困难,也就谈不上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健康教育的内容

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一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发病原理、分型、诊断、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治疗原则等。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学会自我饮食管理,控制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兼顾患者的生理营养需求。

运动指导: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疗法之一,适当有效的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有效增加自体胰岛素分泌,有利于血糖控制,促进全身代谢。应与患者共同讨论喜爱的运动内容并共同设计安全适量的运动形式。

心理指导:糖尿病具有病程長、并发症多、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行为。因此,思想负担重,对生活没有信心,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病人了解糖尿病,认识糖尿病,使其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并有针对地实施心理治疗,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药物指导:当饮食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治疗。在应用药物时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应介绍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注射方法及注射时间、常见不良反应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教育:包括低血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的防治;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的病变、肾脏病变、腿部病变、糖尿病足的防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并发症的可能性和风险性,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极大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并改善预后。

讨 论

社区内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在临床以及社区如何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对临床各种诊疗也有增效作用,是综合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选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7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37例,干预组每周一次进行督促的糖尿病教育,对照组给予普通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经9个月的干预,比较两组的病情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A1c、体重明显改善,差别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教育效果明显、经济,是一种成熟有效的管理糖尿病的科学模式。

糖尿病发病率随人们生活方式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而逐年快速增长,它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IDF)推测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0亿糖尿病患者。目前,全球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1]。糖尿病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花费高,致残致死率高,因此,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所在。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一直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现将274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襄阳市樊城区柿铺社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74人,(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血糖≥11.1 mmol/L,无症状者不同时间测量两次),随机分为干预组137人(其中男64人,女73人),对照组137人(其中男62人,女75人),确诊时间在1—14年,年龄42—74岁,两组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治疗药物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肾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症、脑血管意外、以及其他急性并发症。

1.2 方法 干预组每周进行一次糖尿病教育,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治疗、合理运动、血糖监测方法、药物治疗等等,以讲座的形式为主,辅以光盘放映,每次有问卷或提问,每月参加少于两次者不参加最后的统计,最后有130人完成了实验过程(男59人,女71人)。对照组常规门诊随访,辅以电话随访,有128人(男60人,女68人)最后完成了实验。每组患者实验前和结束时必须检查糖化血红蛋白A1c和体重。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都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_)±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处理。数据首先进行方差齐性分析,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之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数据不满足方差齐性的,采用数量变换转换为方差齐性。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前,两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A1c无显著性差别,实验结束时两组体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重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干预组,体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A1c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討论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情况不容乐观,按照我国2010年的指南标准,以糖化血红蛋白A1c<7% 为达标,达标人群仅仅只占四分之一[1]。患者进行了治疗,但不规范的治疗不仅浪费大量的金钱,也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原因关键在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以及由于无知导致无畏。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其重要作用就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重视,从而自觉的与医师配合治疗,系统管理自己的病情,达到治疗效益最大化[2]。

本组患者在观察前,糖化血红蛋白A1c的均值>7%,提示普通糖尿病患者人群糖尿病的达标率低。经过9个月的干预,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达标,与干预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中心性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环境因素,干预组的体重比干预前有明显的降低约3kg,其糖化血红蛋白A1c的达标,与其体重的改善关系密切,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进行腰臀比的观察[3]。而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和体重与治疗前均没有明显改善。

进行糖尿病教育的方式很多,此观察实验说明,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还是一种值得继续推广落实的科学有效模式[3,4]。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国糖尿病杂志[J], 2012,20 (1):s1—s37.

[2] 潘长玉. 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 ,20(5):420-424.

[3] 章晓红,盛燕儿, 王光利,等.糖尿病社区俱乐部模式管理效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375-1376.

[4] 贾春霞,申罗英,张开凤,等.信息管理系统参与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0):70-71.

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 选择该社区糖尿病患者210 例,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 例, 均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2 型糖尿病研究组再次修订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对照组105 例中男55 例, 女50 例, 年龄36~75 岁, 平均为 (59.75±8.94) 岁, 病程3~16 年, 平均为 (11.45±7.13) 年, 合并慢性并发症34 例;观察组105 例中男56 例, 女54 例, 年龄36~75 岁, 平均 (59.75±8.94) 岁, 病程3~16 年, 平均 (11.50±7.14) 年, 合并慢性并发症34 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均有可比性 (P>0.05) 。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药物管理, 观察组在西医药物管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疗法干预。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降糖、 降血脂、 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西药管理, 观察组在常规西医药物管理基础上给予耳穴疗法。 穴位选择:主穴取糖尿病点、内分泌、肾、胰腺, 配穴根据患者情况加脑垂体、神门、肺、胃、肾上腺等。 主穴每次取3~4 穴, 配穴取1~2 穴。取王不留行籽1 粒, 置于0.7 cm×0.7 cm的方形胶布上, 在选定耳穴上确定敏感点后, 即予贴敷, 用食、拇指捻压至感酸沉麻木或疼痛为得气, 此后叮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2~3 次, 至产生上述感觉即可, 切勿揉搓以免损伤皮肤。 每次贴一侧耳, 两耳交替, 3 d 1 换, 10 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7 d, 治疗2 个疗程对患者进行一次效果评价, 6 个月后由专职护理人员收集体质量、 胰岛素、二甲双胍等相关信息, 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及睡眠质量进行观察比较。

1.3 睡眠质量评定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R) 来评定被试者最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2], 包括7 个成分 (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 , 每个成分按0、1、2、3 分来计算, 总分1-21分, PSQR总分≥8 分者判定为睡眠质量不良, 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2.5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行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空腹血糖为 (8.45±2.57) mmol/L , 干预后为 (6.97±1.35) mmol/L, 观察组干预前空腹血糖为 (8.43 ±2.60) mmol/L, 干预后为 (6.09 ±0.97) mmol/L,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水平相当,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体质量指数为 (27.23±3.42) kg/m2, 干预后为 (26.56±2.76) kg/m2, 观察组干预前体质量指数为 (27.31±3.38) kg/m2, 干预后为 (25.95±2.25) kg/m2, 干预前两组体质量指数相当,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体质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观察组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PSQR总分为 (7.87±2.86) , 干预后为 (7.03±1.98) , 观察组干预前PSQR总分为 (7.51±3.40) , 干预后为 (6.39±1.67) , 干预前两组PSQR总分相当,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PSQR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观察组PSQR总分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长期高血糖为其重要的临床特征, 糖尿病病程长、 并发症严重, 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社区糖尿病管理具有连续性、长期性等特征[3], 是考量社区健康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有很多种,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 其中“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的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 具有独特的优势, 是我国古代对疾病的预防学术思想的体现。 该院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采用中医“治未病”的医学理念, 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普及相关预防和治疗的中医学方法, 其中耳穴疗法因其奏效迅速、经济无痛、易于操作、适应证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糖尿病在中医属消渴病, 大抵本证初起, 多以燥热为主, 随着病程延长, 则阴虚与燥热互见, 病久渐以阴虚为主, 并可出现气虚及阳虚的病症[4]。 耳穴疗法采用贴压法刺激糖尿病点、内分泌、肾、胰腺等主穴并辨证配合选取脑垂体、神门、肺、胃、肾上腺等配穴, 可以达到经络畅通, 运行气血、调整脏腑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5], 耳穴疗法可促使胰岛细胞提前分泌胰岛素, 调节神经系统及脏腑的生理功能, 提升血胰岛素水平, 同时还能抑制胰岛素拮抗, 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人体血糖的调控机制;耳穴疗法还通过干扰来自胃肠的食欲信号, 抑制食欲, 控制进食量, 减轻体质量, 降低血糖。 另外, 二甲双胍是目前公认的疗效确切的口服降糖药, 而耳穴埋针疗法对二甲双胍有一定的增效作用[6], 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因此, 耳穴法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干预手段。

糖尿病可导致患者的神经行为与神经递质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对内分泌功也能产生不利影响, 从而造成睡眠障碍, 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模式。 因此, 糖尿病相关代谢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而睡眠能调节机体代谢、内分泌和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 具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更易患糖尿病[7]。 耳穴疗法通过对耳神经的规律刺激, 有效调整大脑的生理功能, 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状态, 使其达到平衡以促使恢复正常睡眠状态, 阻断恶性循环, 从而利于控糖, 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效果。 该文资料显示观察组社区糖尿病患者通过应用耳穴疗法干预, 血糖、体质量、睡眠质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故耳穴疗法纳入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中, 配合临床药物治疗, 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改善睡眠、减轻体质量, 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命质量, 达到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目的。

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疗法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社区糖尿病患者210例,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 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降糖、降血脂、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西药管理, 观察组在常规西医药物管理基础上给予耳穴疗法。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睡眠质量均有显著疗效, 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耳穴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改善睡眠、减轻体质量, 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命质量, 达到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耳穴疗法,糖尿病,健康管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其波, 郑岳花, 赵满红, 等.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 2015, 27 (1) :21-24.

[2] 谢媛琪, 王萍, 常大川, 等.连续性排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 (1A) :9-11.

[3] 苏淋, 梁格祥, 冯凤桥, 等.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医院糖尿病管理中的实践[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 (4) :133-134.

[4] 曲玉梅, 刘柏岩, 董福华, 等.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26 (6) :757-758.

[5] 鲍勇.基于社区诊断的健康管理服务[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1) :1-2.

[6] 罗琎, 王黎, 鞠琰莉, 等.耳穴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8 (2) :145-147.

糖尿病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纳入标准:① 年龄为35~80 岁的男性或女性;②有医疗记录证实的糖尿病病人, 也可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病;③必须是居住在社区的糖尿病病人。

(2) 排除标准:① 有精神异常的病人;② 同时患有肿瘤, 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者;③年龄小于35岁或大于80 岁者;④存在可能导致参加者不依从及失访情况者;⑤正在参加或近30 d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者;⑥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中风病人 (影响接受服务) 。

1.2 病人的登记及分组

①干预社区:对全部糖尿病患者, 通过宣传单、海报、居委卫生干部宣传等手段进行社区动员, 基线调查之后让其自愿登记到接受3 种随访管理模式的一种;②对照社区:全部接受常规随访服务。

1.3 随访及评估

根据不同模式的相应程序、要求, 安排各项干预活动、培训相应人员, 并严格实施。 干预3、6、9、12 个月之时, 分别随访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并在干预6 个月和12 个月时进行2 次与基线相同的问卷随访调查, 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

1.4 社区糖尿病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的实施

模式一:上门随访的5A模式:改变以往只做评价 (问病情、问血糖控制情况) , 不与病人确定管理目标、制订具体行动计划的做法。 如下图所示, 5A模式是帮助/协助病人自我管理和改变行为的一系列步骤, 是指导“如何做”的一套程序。 是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一种实践方式。 医务人员可用许多特定的工具 (事先印刷好的表格、计算机) 来支持病人自我管理。 该模式将根据已有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南 》来设计, 确定相应的程序和工具, 并培训医务人员有关技能。

模式二: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医务人员随访、监测:根据区域将病人组成若干小组 (15~20 人一组) , 开展由经培训的社区志愿者 (本身也是糖尿病病人) 授课的系列《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 六次课之后定期由医务人员以小组形式进行随访。 该随访管理形式可以集中利用病友互助, 社区、病人及家属的广泛参与, 促进病人成为一个积极的自我管理者, 然后更为主动地与医生合作来管理所患糖尿病。 该方法可让病人由被动接受管理逐步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潜能, 减轻专业服务的负担。

模式三:“糖尿病团队管理群组”模式:根据接受该模式的人数、住所分布确定社区全科团队, 按照《糖尿病团队管理群组实施指南》对病人进行管理。借鉴国外群组看病模式 (group visits) , 结合上海提倡团队服务的政策要求, 由经培训的社区全科团队, 定期以小组形式对病人进行治疗和随访支持。 该模式可将健康教育与临床治疗同时提供, 改进以往治疗由临床医生提供, 预防和随访管理由防保人员上门一对一进行的分隔式、低效率、低质量、低覆盖、医患双方都不满意的随访方式。 内容包括:每月一次在社区以“小组围坐式”实施群组看病, 干预内容拟包括“群组健康教育”、“身体测量/病情监测”、“趣味娱乐活动”、“一对一诊疗+咨询/答疑”4 个模块, 每次约持续60~90 min, 强调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及支持病人自我管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有406 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此次研究;干预组共204 例, 男性89 例, 女性115 例, 平均年龄 (60.80±8.88) 岁;对照组共202 例, 男性80 例, 女性61 例, 平均年龄 (60.86±8.73) 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干预效果分析

①空腹静脉血糖:干预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下降 (t=1.140、1.760, P>0.05) ;②糖化血红蛋白:干预组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t=13.606、8.207, P=0.000) , 干预组相比对照组下降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03, P>0.1) ;③BMI:干预组明显下降 (t=4.388, P=0.000) , 对照组无明显下降 (t=1.246, P>0.1) ;④腰臀围比值:干预组无明显升高 (t=-0.025, P>0.1) , 对照组明显升高 (t=-6.154, P=0.000) , 见表2、表3。

3 讨论

20 世纪80 年代起, 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干预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先后出现了以社区群组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来支持病人自我管理[以斯坦福大学病人教育研究中心创建的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DSMP) ;通过全科团队实施的“群组看病 (group visits) [3]”模式及医务人员在常规诊疗时进行自我管理支持的5A模式。 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以支持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疾病的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为核心, 强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医-患合作、病友互助、病人及家属的广泛参与。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文献报道, 不难发现, 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大量的被应用在糖尿病人的管理中, 并且确实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能够更好地帮助病人控制Hb A1c的水平, 与此同时, 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行为、乃至于糖尿病相关知识都得到了提升。

该研究通过病人自主选择3 种既有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 结果证实管理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 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直接影响将来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4], 所以这一指标的下降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比较发现多元化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对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多元化管理仅在BMI下降上优于常规管理, 说明国外的既有模式不可能全盘照搬, 因此, 探索符合松江社区特点的糖尿病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还需结合长期效果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评价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对控制社区糖尿病人血糖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个社区进行对照研究, 在干预社区实施“上门随访的5A模式”、“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医务人员随访、监测”、“团队群组管理”三种多元化模式研究, 在对照社区实施常规管理, 随访3次, 评价2个社区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共有406例完成试验, 干预组204例, 对照组20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 ;管理后, 两组的空腹静脉血糖均无明显下降 (P>0.1) ;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 (P<0.05) , 且两种措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 ;干预组BMI明显下降, 对照组BMI无明显变化。结论 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可显著降低其糖化血红蛋白;2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的综合效果与一般管理模式无明显差异, 需结合长期效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多元化随访管理模式,社区,糖尿病,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社区人群计划防治适宜方案的研究组.糖尿病社区人群计划防治适宜方案项目研究报告[R].2004.

[2] Fu DB, Fu H, Mc Gowan P, et al.Implement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hronic Disease Self Management Programme in Shanghai, Chin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81 (3) :174.

[3] Beck A, Scott J, Williams P, 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group outpatient visits for chronically ill older HMO members;the Cooperative Health Care Clinic[J].J Am Geriatr Soc, 1997, 45:543-549.

上一篇:趣味性高中历史论文范文下一篇:油茶林经营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