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范文

2024-05-03

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1、是政府主导服务型。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目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2007年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这些推广机构,在全县农业、水利、农机、林业、畜牧、水产技术的开发、引进及推广应用,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转化和附加值,创办经营服务实体,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开展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等科技推广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作用。

2、是政府引导服务型。主要是把县级科技推广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派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也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目前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8名,累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5个,探索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形式的运行机制。

3、是自发组织合作型。主要是由民间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81个,会员(社员)达14170多人,带动农户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全县目前获得认证的3.8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业机械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一)体系建设得到领导重视。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际,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坚持走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农民,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管、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定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现场办公,促进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调查显示,各地主导型农技推广网络已经形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科站为基础新组建的跨乡镇中心区域站为辐射,以村级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带动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得到加强,办公场所和人员得到落实,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有了保障。许多基层服务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逐级咨询解决,还可通过“农业信息网”和拨打“农业118”服务热线等方式查询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使服务质量有所提升,有效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信息技术需求。

(三)新技术推广有了较大进步。各县(市、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许多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积极加强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民间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协作配合,广泛开展良种引进、典型培育、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加快了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黄牛冻配改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率,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新技术推广,全市畜牧业实现了传统养殖向现代综合技术配套养殖,单家独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传统饲养向新技术饲料饲养的“三个转变”,取得了饲养规模、配套技术、品种质量、安全水平的“四个提升”。全市粮食和畜牧良种利用率分别达到96%、90%以上。

(四)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灵活多样。一是干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新技术推广由于受季节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少,作物种植面积广、养殖户分散的客观条件限制,县、乡两级服务机构为广泛开展新技术推广,采取优先培训基层干部,由基层干部分区包片带领群众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既抓住了季节又保证了技术,还有效解决了人员少、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的难题。二是大户带动作用成效显著。通过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同类产品及技术的产量、质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度进一步加深。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广校、科技示范基地,扎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

三、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依靠项目支持县乡农技中心(区域站)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还是办公等基本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区域站,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不大,专业技术设备基本还是空白,有些检测检验必须依靠市级,有的甚至要依靠省里来完成。有些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报酬也未得到落实。

(二)人才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有些地方农技部门都存在编制空缺现象,主要是受到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政策限制,新人进不来,农业科技人员断档较为普遍,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创新方式不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协作不够,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创新不多,仍停留在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示范带动等基本层面上,科技推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村一级除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会员服务以外,大部分村没有服务网点和信息网络服务。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一)创新服务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单纯政府型的服务机构和公益性的服务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已迫在眉睫。政府要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农、林、水等涉农部门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营性服务的科技服务网络,既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又拓展经营农资企业的参与;既发挥专家型人才的作用,又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要利用政策导向,吸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补充基层科技力量的不足,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网络建设中,县、乡服务机构建设虽然还很薄弱,但有机构、有人员、有基本的服务设施,而相当一部分村组网络建设还是空白,县、乡服务缺乏承接。为此,要在继续重视加强县乡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主攻点应放在村一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的村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支持和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组织与其他人员以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民主管理和平等互助的原则,组建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其他类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地处偏远或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组,要扶持发展农资经营户、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联系点,对经营者和种养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担当起对当地农户的基本生产技术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办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和“农业科技118”服务热线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家咨询的服务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细胞,他们的活力决定农业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调整配备好农业科技专业人员,通过内部调整优化人员专业结构,使农技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比例最低达到70%以上。同时要重视补充新鲜血液,在坚持农业科技人员全员聘用制,公开招聘、凡进必考、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人事制度的前提下,人事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计划时,应把农业科技人员列入计划,适当放宽招考条件,把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进农业科技人员队伍。要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鼓励通过自学、进修深造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要重视农业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委培等形式,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工作绩效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福利补贴挂钩,对有突出贡献者政府应给予重奖。

(四)转变服务方式。要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养殖大户和产业化基地签订技术推广、承包合同,积极探索按合同要求提供规范化的有偿技术服务途径。通过以资金入股、项目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创办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等经济实体,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回报新机制。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促使科技服务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信息、技术、购销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化,向农科教一体化转化,通过整合资源,引导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协会等途径,提高技术的集成化水平,降低推广成本。

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一、重庆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的发展现状

直辖以来, 重庆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尤其是中央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以来, 农村民生获得了长足进步,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持续推进。

(一) 农业科研绩效突出。

经过多年努力, 重庆市初步建成了以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主体, 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科研体系。目前, 全市共有涉农高校7所, 中央在渝农业科研机构1个, 市属农业科研院所及研究机构6个, 区属科研机构9个;拥有全职科研人员近5000人, 其中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8个、综合试验站6个。据统计, 直辖10年来, 重庆市农业科研单位共承担了局级以上项目970项, 拨款总经费达2.7亿元, 在家蚕基因、农作物育种、畜禽新品种选育、生物农药、农村新能源技术等学科和领域具有优势和领先地位。

(二) 农业推广服务快速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改革推进, 重庆市重新构建起体系完整、涵盖现代农业各次产业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形成公益性和经营性相分离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格局。当前, 全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部纳入了财政全额预算, 市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 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建立了农技推广运行管理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稳步推进。目前, 我市已有36个区县 (自治县、市) 拥有科技特派员, 由科技特派员实施创业项目共300余个, 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近400项 (个) , 带动形成龙头企业64家, 实现年利润近3亿元, 试点区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与此同时, 农信通、农技110、移动农网等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广泛应用于“三农”领域, 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服务的效率。

(三) 农业科技培训多样化。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技术应用的主体,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富裕农民的关键所在。自1999年以来, 全市累计培养新型农民7.7万人, 绿色证书培训49.7万人, 建设农民科技书屋80个, 实用技术年培训200多万人次。我市面向“三农”培训的主要项目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牧生产适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库区农村移民培训等六项。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的“三进村”形式, 组织专家、教师进村入户, 围绕主导产业, 开展关键技术的培训, 旨在培养农民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学用结合能力。

二、重庆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 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 尤其是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还十分薄弱,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 农村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从总体看, 重庆市农村经济仍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靠天吃饭, 科技支撑能力薄弱,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创新、中间试验和成果转化乏力。据测算, 全市科技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左右,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仅为45%左右。从2001-2006年市科技进步奖的获得情况看, 全市涉农获奖科技成果77项, 占全市科技进步奖总数 (533项) 的14.4%。我市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还比较弱, 规模化、实用化技术供给不足。

(二) 农村民生科技发展滞后。

民生工作是重庆市乃至我国社会发展整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与城市科技工作相比, 农村民生科技工作相对滞后, 底子薄, 基础差, 技术手段落后, 已成为制约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差, 农民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和装备缺乏, 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存在。2、农村人居环境令人担忧, 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多, 农民住宅设计不合理, 大部分农民的居住仍沿用传统方式。3、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薄弱, 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简单、易用的现代信息化操作技术缺乏。

(三) 科技资源配置不均。

当前, 科技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 难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持续科技支撑机制。据统计, 全市7.76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 90%集中在主城区, 其余10%分布在万州、涪陵。全市科技创新平台、科技项目及经费主要集中在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圈”范围内, 其中高校、市级以上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申请的科技项目经费占市级科技三项经费的80%左右;而“两翼”地区, 尤其是渝东南地区, 分布的科技力量和承担的科研任务非常有限。各区县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差距明显, “一圈”中有8个区县的科技三项经费均突破1000万元, 而“两翼”中有6个县科技三项经费不足300万元。重庆市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科技基础设施匮乏, 科技服务能力与基层需求相比还存在巨大反差, 城市科技资源向区县、农村扩散渠道不畅, 缺乏长效机制。

(四) 现有科技支撑体系不适应新农村发展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以现代农业为中心的产业建设为核心, 切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然而, 目前全市区县科技管理部门势单力薄, 机构小、人员少, 行政管理人员一般只有3—6人,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与此同时, 大量非专业人员挤占科研推广一线编制, 农业科技推广部门非专业人员占大量比重, 科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引领支撑作用不突出, 难以适应“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农村建设新趋势。

三、重庆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重庆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 需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体制与机制创新步伐, 健全科技队伍, 加大农业科技宣传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广服务体系、科技培训体系、民生支撑体系和科技示范基地载体体系, 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科技支撑新体系, 让现代农业科技惠及全市千万农民的生活。

(一) 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建立市政府农业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着力抓好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 每年研究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 协调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并形成必要的奖惩制度。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 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 创新工作机制, 形成大科技、大开放的局面, 共同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 努力把我市农业农村科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 建立农业农村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和科技经费支出结构, 将资源配置向农村、基层倾斜, 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对农业农村的科技支出应不低于30%。对国家在渝实施的重大涉农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科技专项支持, 对市级农口各部门争取到的中央各部门科技项目, 市级各部门要在相关经费中安排落实配套经费。

(三) 建立健全科技队伍。

营造适合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力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大批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力量;通过“项目+基地+人才”的方式, 培养一批涉农学科学术带头人;通过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培养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队伍;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 培养农村乡土人才。

(四) 建立和完善城市科技资源向农村转移的新机制。

深入挖掘“一圈”与“两翼”、城市与农村的资源流动和互补合作要素, 发展工农一体化产业和现代农业, 加快技术创新和辐射带动, 构建工农互动的产业链技术体系;强化科技向区县和农村倾斜的投入导向, 引导主城区科技创新要素向区县流动, 使区县成为科技招商引资、科技成果应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阵地;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源头、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鼓励在高等院校和公益性、应用型研究院所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等。

(五)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普及。

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还不强, 市民的科普程度还比较低, 对市民的科普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其创新意识还比较薄弱, 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还很不够。企业不能不断地推出新产品,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不能保持好的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1]王再文, 李刚.农村科技资源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商业时代, 2006, (23) :53~54.[2]陈华宁.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分析[J].农民经济问题, 2007, (1) :19~22.[3]胡瑞法.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示范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11) :55~60.[4]段应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经济, 2005, 398.[5]丁中文, 陈寄榕.福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摘要: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 只有持续不断的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本文分析了重庆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的发展现状, 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体制与机制创新步伐, 健全科技队伍, 加大农业科技宣传等构建重庆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现代农业,民生

参考文献

[1] 王再文, 李刚.农村科技资源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商业时代, 2006, (23) :53~54.

[2] 陈华宁.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分析[J].农民经济问题, 2007, (1) :19~22.

[3] 胡瑞法.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示范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11) :55~60.

[4] 段应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经济, 2005, 398.

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就是通过以企业发展为主,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创新体系。区域创新的体系建设的好坏情况会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文章通过分析宁夏创新政策的体系内容,了解在创新政策之下宁夏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创新;政策体系

一、宁夏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区域产业优势

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宁夏已经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及生产能力。在农业领域,宁夏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除此之外,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形成了牛羊肉、清真乳制品、马铃薯淀粉等特色产业群,发展前途光明。

在工业领域也形成了优势产业,包括以高耗能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加工型产业,还有以轴承、铸造、自动化仪器为主的传统密集型产业,还有以医药、节能环保材料为主的新技术产业。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首先,宁夏地区组建了一大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从2003年开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直呈上升的增长趋势。其次,产学研联合开发日见成效,宁夏和很多的大学建成了产学研合作渠道,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很多企业也和这些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民营科技企业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14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752.1亿元;宁夏全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907元,农村常住居民年收入达到8410元,城镇常住居民年收入达到23285元。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环境和应用环境都在不断优化。

(三)以科研院体制改革为主的改革已经完成

根据国家的要求,宁夏2000年就完成了科研院所的企业转型,改革转制期间,一直都在稳步发展,在改革中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职工的收入也日益增加。

(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宁夏也在迅速发展,目前宁夏已经成立了众多科技机构和科技人才交流中心等。

(五)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正在实施

现在宁夏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最重要的地区之一,2017年宁夏把电子商务脱贫行动计划列入脱贫规划,重点培养宽带网络连接建设项目和电子商务项目。宁夏的科技特派员行动主要以创业为主,是宁夏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六)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日见成效

现在效益型农业产业的示范园就是农业科技园区,“十五”以来,宁夏地区在園区建设中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建设园区时一直把科技兴园摆在重要的位置,力求把最好的品种都放在科技园区,把最先进的技术传授给群众,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宁夏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创新性人才

宁夏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也不多,专利结构也有不合理的现象,每年专利申请数量和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的省区相比都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创新性人才。

(二)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创新融资的渠道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除此之外,企业投入也不足,宁夏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超过全区的平均水平,这一水平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现在宁夏还没有真正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同时金融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也没有优惠政策,资金没有落实就没有办法落实项目,最终导致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变得更加短缺。

(三)科技投入基金使用率不高

科技基金在使用中没有科学、合理地规划,有时还会出现同类项目重复建设,这样就会造成科技资金的浪费。

(四)科技基础条件薄弱,不能满足创新的要求

宁夏科技基础设备比较落后,主要因为公共科技基础支持不够,不能真正实现社会科技人员共享,造成了自治区科技资金缺乏,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影响自治区竞争能力。

(五)产学研联合深入不够

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够,经常会受到资金和交流渠道的制约,还有一部分企业对产学研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把自己的优势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够很好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果。

(七)科技中介体系不健全导致服务质量不高

宁夏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民营科技中介在整个行业里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弱,科技企业还没有形成网络渠道,这样会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还会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科技服务一般都会受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非专业人员满足不了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要求。政府对此支持不够,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

(八)缺乏统一领导

宁夏全区没有统一的规划,所有的管理部门都相对独立,每个部门都没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资源也没有明确的调配制度,很多部门都出现职责重复,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宁夏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

宁夏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与宁夏创新体系结合下的产物,和国家创新体系有很多的不同。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以企业、大学、公共管理部门为主,宁夏创新体系,虽然也是以这些为主,但是有一个特定的区域,在这个特定区域内还缺乏一些专属的资源和人才。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有以下作用:首先,资金杠杆作用,主要包括企业的专项基金和国家财政拔款;其次,政策法律杠杆作用,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和技术等;再次,市场杠杆作用,主要包括市场压力和市场导向等;最后,社会杠杆作用,主要指人员的流动。因为这些杠杆都是围绕着创新出现的,所以在宁夏核心区都是非常重要的。

宁夏创新政策体系更多强调的是民间的创新动力,主要包括创业者的精神、有创业能力的企业及一些研究机构,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在创新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传导机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四、宁夏创新政策体系的确立

在创新政策体系确立时最先要明白的就是所有和理论有关的知识。在国内现有理论中,不能够满足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我国一般借鉴的都是国外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都和国外的差距比较大,有些适合外国的方法,在国内却不适用,国家创新体制对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对宁夏地区实施创新政策时要先考虑在宁夏地区有哪些条件适合发展经济贸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在创新中还需要考虑教育条件,一个地区要想真正创新,首先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其次在创新中还需要把科技和市场有效结合在一起,从以上的分析得出宁夏要想建立自己的创新政策体系,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才不足、教育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等,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宁夏区域发展中间有一个过渡带,这个过渡带能够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中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宁夏创新政策体系和国家创新政策体系之间存在不同,就是制度的不同,国家体系里面会汇集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来说资源就不会这么充足。还有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经济立法和社会制度等,还包括习俗文化,这些都是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差别。地方经济发展在创新时会出现制度的多样性。通过制度反应出来的技术创新在创新体系里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宁夏创新政策体系的完善对策

(一)努力创建人才队伍

要加强培养专业人才,并建立健全的选拔人才的机制,重视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同时加大对人才资源的投资力度,重视教育,并且把人才资源的预算也列入财政预算中,这样就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资金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二)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来建设创新体系

加强科技服务的建设,鼓励一些高新技术公司或企业做好新兴科技服务工作。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

鼓励高校发挥自己的特色,培养出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鼓励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多组建一些新的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一个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提高企業的创新能力和改造传统技术的能力。

六、结语

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1]刘燕华,李孟刚.创新方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宁夏科技厅.宁夏“十二五”创新方法工作规划[Z].宁夏科技厅,2013.

[3]韩博,赵功强,俞鸿燕.加强宁夏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03):192-195.

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成为推进新农村进程的重要方式。目前,广西桂林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度不够高,综合性不强、服务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建设具有“社会化”和“综合性”应用特点的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综合服务平台的社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桂林当地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进行探究。

现阶段,农村信息化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式。桂林从2000年开始构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目前,桂林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11县6城区及部分乡镇、村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信息化在服务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桂林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应用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建设以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充实信息服务内容、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增加信息服务手段、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农民信息素养为目的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综合服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桂林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桂林农村基础网络设施日趋完善。2015年,桂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6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65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0.83亿元;桂林的电信业务快速增长,农村宽带已从无到有,正处于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中,桂林所有县、乡(镇)已全部覆盖宽带,通宽带的村总数达1300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5.16万户,固定电话用户57.96万部,移动电话用户456.58万部;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3%,通有线电视村总数达1528个(数据来自2016年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科技、农业、电信等部门也加强了“三农”服务网站的软硬件建设。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基础网络设施日趋完善,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桂林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桂林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经过科技部门十多年建设,已建成了由科技部门、科研院所、信息服务站、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协会、合作组织)等组成,包括1个市级、17个县(区),116个示范乡镇,2322个示范户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在200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以“三农”科技服务网建设、农业信息“三网通”示范与应用等一批自治区级和市级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各级信息服务站的建设要求,信息服务站按“六个一”要求进行建设,建立了各类规章制度,使桂林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搭建了互联网、电话网、电视网等相结合的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以多種服务形式逐步普及到农村基层,服务效果显著。

构建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对农村生产、经营、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推动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首先,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科技信息建设,整合农业资源,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手段多元化。

其次,构建综合服务平台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做好“三农”工作并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持,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术运用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能更好地为本地农村经济服务,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最后,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势在必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来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设具有“社会化”和“综合性”应用特点的综合服务平台,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有效手段,“社会化”是指通过低门槛、平民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综合性”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三网融合等技术,对互联网、电视网、电话网等进行资源、技术和服务的整合,建立科技资讯、远程培训、科技视频、通讯呼叫4个中心,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全方位、一体化、分众式的综合信息服务。

构建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过程中,少数县和乡镇的领导信息化意识不浓,思想观念落后,对信息化服务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和设备配套不理想,造成个别乡镇、企业、农户工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基层科技信息服务队伍人才断层现象日益普遍。同时,下级服务站管理员、信息员、技术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一,特别是在信息采集、加工处理能力,视频拍摄、制作能力,科技咨询解答能力和远程培训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影响了综合服务平台的整体成效。

构建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措施

创新观念,建设服务体系。以创新的理念开展工作,建立长效稳定的服务体系。在原有农村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服务,不断探索适合地域发展的服务体系,实现市、县、乡镇、村的四级联动新模式,整合各部门资源,搭建一个既符合本地农村特色,又服务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的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服务队伍的建设,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要选择责任心强、愿在农村扎根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将熟悉构建综合服务平台的各种专业人才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能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队伍。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是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全市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规划实施,整合科技、农业、电信等部门的资源,加强各部门间合作,建立联席办公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

立足市情,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根据桂林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集科技信息资讯中心,视频中心、呼叫中心和远程培训中心于一体的服务中心,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平台中“三农”科技服务网、三农服务热线“966118”电话平台、农信通手机平台、农视通农业视频点播系统的服务功能,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同时,组建农村科技信息新媒体服务团队,构建移动新媒体服务平台,将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有效拓展到移动客户端,使农民可通过微信,手机信息服务应用等随时随地地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提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时效性,拓展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的宽带和广度。

综上所述,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成为推动桂林市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式。综合服务平台具有“社会化”和“综合性”应用特点能适应桂林市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养猪场的效益来源于健康的猪群,健康的猪群来源于正确的管理。只要谈到猪群的健康管理问题,大家都会首先想到药物和疫苗。而一个养猪场药物和疫苗应用的有效性是靠其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来保障的,这是猪场健康管理的第一道屏障,而疫苗是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本末倒置。目前很多中小养猪场不了解或不知道生物安全体系是什么,只关心怎么把病治好,而不问怎么让猪不得病。

一、生物安全的概念

防止致病病原传入养猪场,防止致病病原在场内传播和养猪场病原传出的所有措施;减少或杜绝猪群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从根本上减少依赖药物和疫苗,实现预防和控制疫病的目的。

二、生物安全涵盖的内容

场址选择 养猪场的位置要高燥、地形适中,远离其他养猪场至少3千米;远离主要公路,远离住宅区,远离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屠宰场;要建在国家规划的禁养区之外。

猪场的建设 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应严格分开,各区应有缓冲隔离带,并建有围墙,防止野生动物和无关人员随意出入;各阶段猪舍由上风向到下风向依次安排为:种公猪舍—空怀舍—妊娠舍—产舍—保育舍—育肥舍—装猪台;种猪场应建有隔离场,繁育场应建有隔离区,以便在引进种猪后有隔离适应期;在隔离饲养期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

严把引种关 引种前必须做好疫病监测,严格检疫,防止引进某些隐性感染的传染病。

免疫监测 很多养猪场只做免疫,很少或根本不做监测,免疫的好坏听天由命;免疫程序也不是建立在检测基础上的,是由专家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免疫监测是养猪场需要弥补的弱项,因为免疫监测在生产中起到预警的作用,能够使决策做到防患于未然。

有害生物的控制

灭鼠:老鼠不仅咬坏物品、偷吃饲料等,还传播弓形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伪狂犬病等。

灭蝇:蝇子可传播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

灭蚊:蚊子可传播乙脑、附红细胞体病等。

灭猫:猫是弓形体病的传播者。

防鸟:鸟是衣原体的传播者,而且还能携带口蹄疫病毒,场区应安装防鸟设备。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始终是对养猪场健康管理最大的威胁,现存处理的方式有深埋、焚烧、生化处理等,目前推广的生化池发酵堆埋处理病死猪,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猪流的控制 猪群的流动应该遵循的顺序原则是:种猪—产舍—保育—育肥;同栋猪舍内猪群的断奶日龄差别不能太大;病弱猪不能串舍饲养,可避免交叉感染。

合理的生产工艺 落实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全进全出工艺的核心不是强调一场一地的大规模全进全出,而要贯彻的是一栏或一栋的全进全出;净道与污道分开;雨水与污水分离;安装自动上料,自动清粪设备,节省用人风险。

体系建设水利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畜牧业是具有生物特性的产业,发展畜牧业机遇与风险并存,其风险主要来自市场周期性波动和动物疫病的侵袭。因此,发展畜牧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流行,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实现科学发展畜牧产业的关键措施,也是畜牧兽医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现状

鹤峰县辖两镇七乡一个开发区共10个乡镇(含1个开发区),218个村民委员会。该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通过抓改革建体制,增强投入基础,一个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正在形成。全县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强,促进了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1)完善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在2008年,鹤峰县根据国发〔2005〕15号、鄂政发〔2007〕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县委、县政府下发了鹤办发〔2008〕22号(《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鹤峰县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稳步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建立科学、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完成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建立了健全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四大体系。县级成立了畜牧兽医局,为同级政府履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建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推广站(技术支持机构),每个乡镇派驻动物卫生监督人员。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完善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为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动物产品安全提供了体制保障。

(2)建立了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县、乡人民政府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组建了专家组和疫情处置预备队,建立了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和疫情控制专班,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成立了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并根据县畜牧局和人事编制部门确定的岗位职数和岗位标准(按照行政自然村配备防检人员,每2个村核定1名),在原有335名畜牧兽医人员中,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了110名防检人员,对110名新录用的防检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定补8 000元,同时还将其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

(3)构建了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在农业部和省畜牧兽医局的支持下,县级建立了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建设了动物检疫监督设施,乡村配备了动物疫情报告员。

(4)加强了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07~2009年,鹤峰县有9个乡镇兽医站列入改建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

(5)启动了防疫冷链体系建设。2003年我县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了防疫冷链体系建设,基本做到了“县有冷库、乡镇有低温冰柜、防疫员有保温盒”的冷链体系建设目标。动物防疫冷链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6)落实了疫病防控保障措施。为保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一是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动物防疫经费80万元,各乡镇安排动物防疫经费5万元以上,保障了动物防疫需要;二是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资。动物防疫员的工资报酬同工作任务、防疫质量挂钩,确保年工作标准不低于8 000元。三是抓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确保疫情控制需要。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鹤峰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但与畜牧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抓好乡镇兽医站建设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近年来,国家虽然投入资金对乡镇兽医站进行改建,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难到位,乡镇兽医站改扩建项目的效果甚微,面貌没有根本改观,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没有业务用房。目前乡镇兽医站仍然存在体制不健全、人才匮乏、设施简陋的状况,直接影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冷链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重视动物免疫工作,忽视了冷链体系建设,导致防疫密度提高,防疫质量下降,免疫抗体达标难度大。

(3)缺乏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手段。近年来,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出现了食品安全信任危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在于监管不到位,而在于检测手段落后。目前,县畜牧兽医部门没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机构和设施设备,每年仅开展几次产品抽检送省监测,没有进行常年适时监督检测,动物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很难到位。

(4)动物疫病监测亟待加强。在农业部的支持下,虽然建立了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但由于人才培训跟不上,设备试剂配备不全,监测经费昂贵,动物疫病监测难以常规化,县级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基本没有开展工作。

(5)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受编制、经费所限,县畜牧兽医部门多年来未招录畜牧兽医专业的大学生,人员结构行政化、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聘用的乡镇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不高,急需进行专业理论系统培训。

3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建设动物防疫体系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的基础性工作。针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防控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应从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1)继续加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力度。乡镇兽医站是基层动物防疫的主要力量,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对乡镇兽医站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加以解决。一是理顺机构。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有关要求,原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制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后,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农业《关于深化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的意见》(农医发[2009]9号)部按乡镇设立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动物防疫、检疫等公益性服务职能,根据管理范围和工作量,每个乡镇配备3人左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省应加大对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每个兽医站业务用房不少于200m2,做到有办公室、会议室、疫苗冷藏室、检疫检验室、防控物资储备室等。为做到一次建设,永久使用,建议国家增加乡镇兽医站建设投资额度,每个兽医站投资额不低于40万元。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土建工程可由国家投资,建设用地由地方政府解决。鉴于资金规模的局限性,可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2)加快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支持体系,是科学防控、有序防控的技术载体。目前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施设备简单,防控手段落后。为解决这一现状,建议国家迅速启动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建设,以原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为基础,把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成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控制中心。

(3)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脆弱的实际,为减轻省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压力,增加检测频率,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建议国家以市(州)级畜牧兽医部门为重点,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重点建设市(州)级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区域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任务。

(4)加快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由于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加快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根据“县有冷库冷藏车、乡、村有低温冰柜、防疫员有冷藏盒”的建设目标,采取国家支持一点、县级自筹一点的方法,力争一至两年内把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立起来,切实提高防疫质量和效果。

(5)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实行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动物产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软件开发和硬件配套均不到位,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有效资源,加快配套设施设备建设,规范监管行为,提高基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6)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是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工作手段,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实际,要进一步加大网络通信、办公自动化等软硬件建设,提高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报告的快速反应能力。

(7)抓好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训。制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按照省负责培训高级专业人员、市负责培训中初级专业人员的要求,组织县级以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大中专学校轮流培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8)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畜牧产业发展和动物产品安全。当前,全球性的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在重视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对动物疫病监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监测的投资,提高监测频率,做到常年监测、适时监测,确保动物防疫质量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上一篇:军事人力资源价值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