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范文

2023-10-04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范文第1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

与老子

一、看图学史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且富有历史感。在学习第一目“孔子及其学说”时让学生先解读一组图片,初步形成对孔子生前身后的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孔子思想做个铺垫;在学习第二目“老子及其思想”时让学生观察“泉州老君岩”图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都能感受到这尊雕像的精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二、历史学是严谨的,但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活泼一点。学习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少不了解读《论语》和《老子》。本课解读《论语》不用平常的古文今译,而是全班同学集体诵读《论语》摘录,了解其内容,再由两个学生用现代文模拟对话。因为《论语》本是对话体例,模拟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又身临其境,领略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第一目向第二目的过渡中采用做一道选择题的方式,用不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儒家以德治国时发现另一种治国主张,在思想冲突中接触老子的智慧。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重视三维目标的拓展,建立在学生已学过高中历史必修

一、二册,对政治史、经济史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目的是锻炼学生把已学相关主题知识融会贯通、对历史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史实紧密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出自史实,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养成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不作无病呻吟。

二、教学既中重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导入课到新课教学、从三维目标的拓到课堂小结,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和帮助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捕捉到了能引起学生争鸣的历史问题,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成功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个性发展,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适当引入材料,建构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活动,采取多种方法,多样组合,精心设计问题,讲练结合,应用幻灯、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充分激活学生探究的热情,组织学生讨论, 1 / 16 实行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答问中创新的火花和个性思维,给予肯定和鼓励,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有机整合已学必修

一、二与新学必修三的相关内容,既重视知识结构的整合,又重视探究能力的养成。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采用设置问题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师生的真正互动。

二、充分运用精彩史料,努力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通过展示史料、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从黄老之学到儒家思想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进一步明白,任何一种思想只有不断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不被历史所抛弃。

三、密切联系已经学过的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和其它版本的相关知识,打破了模块既有的界限,跳出版本来落实课标,这样既融会贯通,方便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掌握,又适当拓展了知识。

四、但由于本课理论性强,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掌握,设计并没有完全抛开传统的知识讲授法。

五、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既注重学生根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提高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关注学生历史课堂上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4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一节主要讲述了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后进一步思辩化和哲学化的情况。教学时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在理学背景方面,重点强调了三教的调和之风。理学内容方面,主要学习: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内容主要从其核心,伦理观和方法论三方面学习。理学的评价,通过材料展示和分析理学积极性和消极性。

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晦涩,抽象性、理论性强,而且宋明理学带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政治课还没有学习哲学内容,无法提供跨学科的支持。因此对于普通中学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多的利用学生熟悉和比较浅显的文言材料,比如导课时所选用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时也借助一些小故事,比如佛教禅宗和心学代表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理学抽 2 / 16 象的内涵。对宋明理学进行评价时,则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学生熟悉的历史名人的名言,更便于学生理解和归纳,并体会这些名言背后深刻的思想精髓,尤其是用多媒体展示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引用的理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给学生灵魂深处的震颤。宋明理学的观点虽然良莠不齐,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却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导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我着意突出这一点。在分析理学消极性时,由于理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学生无法形成准确的认知,而用多媒体展示贞节牌坊,三寸金莲,三从四德,配合我讲述的“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故事,在帮助学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理学对人性的残酷、专横和扼杀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后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基本掌握,也能理解,但有些内容不能深入思考,感觉“想不透”。我在思索是否可要求学生课前多做预习,上网搜集相关材料,对宋明理学有更多的感知,便于本节课的教学和展开。还有以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如何避免知识理论化,成人化,进一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通俗化,简单化,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现实,更通俗易懂。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时代,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新的思想应运而生。第五课简要论述了四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本课内容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要做重点学习。经过了四节课的教学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求日后的完善进步。

本课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是教师用引导语借助图片、材料、以及以前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讨论、自由回答。上课的气氛虽然显得有的混乱、但洋溢着自由、热烈的气氛。这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的。因此总的来说这节课初步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很好的实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时,这节课,教师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了归纳与总结,能较好落实知识的教学。当然内容较多,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然而我觉的课堂能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就够了。还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学生课后去完成的。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技术

本节课通过设计基础知识填空,让学生对科技成就按照时间、领域、人物、成就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要求学生填写,在填写中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记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中国文化的辉煌。

3 / 16 及时把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放在世界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的不足,从古代中国科技兴衰沉浮中汲取教训并获得启示,效果好。

及时对总结规律性知识,如: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影响文化繁荣和没落的原因,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我感觉《汉字与书法》这节课比较成功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现就本课的教学过程及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动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现代与传统勾联,展示中国篆刻艺术;汉字的起源,通过讲述神话传说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进对汉字的理解;通过展示《兰亭序》等传统书法中的极品之作,在审美情趣中感受古人才智并受到强烈的震撼,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突显历史学科特色。《汉字与书法》是岳麓版历史中的一节文化课,从知识层面看,与语文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教学设计关键不要变成语文、历史学科“你我不分”,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讲述书艺历程时,结合时代背景谈书法的基本特征,突显学科特色,史味充足。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作用。这是一节展示中国的文字与书法的文化课,通过学习,学生要感悟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学习过程要经历欣赏—品味—内化—感悟,如果单靠文本素材,难以展示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因而在设计中,搜集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素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中的困惑与不足

1、赏析作品环节,学生的审美经验有限,因此,虽然少数同学有精彩的发言,但整体上,课堂发言的气氛不够热烈。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引导学生找到更好的知识交叉点和学生兴奋点,使内容丰富不乏味,新颖不老套,有待提高。

2、学生活动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意犹未尽。

4 / 16

第8课

笔墨丹青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和传统绘画的特点。课标的要求是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采用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引入适量的名家名画,引导学生赏析,并设置了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备课时希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特点。引导学生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理解绘画作品蕴含的不同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从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心得体会。

1、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知识点的拓展和整合问题。知识点的拓展、联系是必需的。但要在考点内拓展和联系,切忌游离于课程标准之外。从某个角度去联系、拓展,不要胡乱联系。关于知识整合问题。

3、时间分配要把握好,讲课时详略要得当。明确重难点,要抓大放小,不细讲的地方不能花太多的时间,以切合课标要求。如这节最主要是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和传统绘画的特点。引入其他的名家名画要适量,切忌大量堆积,又草草带过。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本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第9课,前面学生已学过《汉字与书法》和《笔墨丹青》,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探讨不同时期文学的时代特征。由于本课内容多而且分散,很难有一个线索全部贯穿,所以在导入时我设想了一个环节,用了当今比较流行的穿越题材,带着学生到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去进行一趟文学之旅。从调动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中间穿插了一些名人的故事和熟悉的诗歌,重点是想让学生从每个时期文学特色不同的现象中去体会到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1、导入设计比较新颖。因为是比较流行的穿越题材,提到学生熟悉的《宫》和《步步惊心》,学生容易被引进课堂。

5 / 16

2、注意了语言的过渡和衔接。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我设计了孔子讲学的情景,然后用端午节的粽子引出屈原、用寿比南山的成语比喻出汉赋的特点、用旅途的最后一站比喻明清小说,使整节课过渡比较自然,语言也比较流畅。

3、在各种文学特色的解读中,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得出特点。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使课堂互动性较强。学生能够主动发言,对老师的即兴表演热烈支持。

5、注意小结和升华。在整个知识讲完后,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同时通过一些文学作品让学生总结出文学发展的趋势。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中让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6、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讲到重要的朝代时能够联系政治史和经济史进行剖析,还将明清文学与西方的文艺复兴作了一个对比。

不足之处:

1、太在意过渡的自然,对有些朝代的作品分析的顺序有点乱,没有始终坚持先通过作品分析特色、再通过作品特色来分析时代特征的顺序。

2、时间前松后紧,补充的故事和诗词作品太多,导致后面的规律总结时没有留出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时间。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

引导学生透过中国传统戏曲发展流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探寻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脉络,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从而培养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分析能力。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多媒体资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和文字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

2、启发探究式教学,本身哲学理论较难理解,故补充大量材料,引导学生史论结合, 6 / 16 做到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呈现图形化,知识梳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本课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教学中的缺憾

1、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自己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了及时的评价,但有些评价深度和广度不够,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在评价方面多学习,多思考。

2、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不十分紧密,很难设计有学生参与的、形式灵活、新颖的课堂活动,使本课内容更加充实、生动。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学生对文艺复兴前欧洲中世纪的情况是很陌生的,在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前展示一些史料,让学生对欧洲中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再引导他们分析文艺复兴的原因。

古希腊先哲们好学深思,依据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序幕,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理念一路走来传承至今,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洪流,直到今天,人文主义正闪烁着永不泯灭的人性光辉,作为21世纪的有志青年们,你们该如何继承传扬人文精神,该如何做一个人文精神的进行者呢?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思想史的味道较浓,设计时尽量避免改革史的色彩。

2、对因信称义学说和先定论的讲解比较到位。

3、思路清晰,围绕权威与挑战权威展开。

二、有待完善的地方:

1、对人文主义的讲解感觉还是比较生硬。

2、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上不够合理。

3、对权威的挑战结果处理还有待完善。

7 / 16

第14课

理性之光

优质教学的本质意义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我认为,高中各年级的历史教学重点不一样,高一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论能力不强,因此要重“趣”(采用各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历史课,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因此要重“法”(既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听课、做笔记、课后练习、总结归纳等);高三要面对高考,要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重“式”(帮助学生养成高考复习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复习资料的选择、学习流程等)。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历史概念3WC理论”外,我还对学生进行历史背景(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思想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等诸方面思考)和历史影响(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指导,影响可以从积极、消极两方面看,积极、消极两方面影响又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既要看到对当时的影响,也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的学习方法指导,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研究性学习是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前做了大量动员工作,参与的学生有将近一半,但是还有一半没有参与。他们认为这是历史学科,普遍不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就让物理科代表任研究牛顿小组组长,生物科代表任研究达尔文小组组长,每个小组成员至少五人,每人至少收集一张图片或者一份资料,最后由组长整理材料,宣读。我让组长提交发言稿之后,我认真检查内容,对其大胆的进行了删减,要求汇报过程中,要有组员参与,体现集体合作的结晶。还要求发言时间在5分钟之内,尽量脱稿。各个小组汇报时基本体现了我的要求。尤其是研究爱迪生小组让成员用英文读爱迪生的名言,这个学生特意查了好几个生词的发音,也间接促进了这个小组的英语学习。研究牛顿小组在黑板写下牛顿三大定律也促进了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但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特征,发挥他们特长,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这节课体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新课程要求知识的综合性。这节课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天文、语文、英语等学科,我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课件又体现了教 8 / 16 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组内评课时特意提到这一点,这是今后教学和会考考核的发展方向。

三、我用激情感染学生。虽然我是作课教师中年级最大的,但我的心依旧年轻。所以我在结束语时,饱含激情,号召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学生课后反映他们的热血都要沸腾了。在讲课过程中我很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以此唤醒学生的良知和激情。要让学生有激情,首先教师要有激情。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和戏剧

本节我们学习了进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三大流派,不管是哪一派别,其兴起与发展均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现实主义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与鞭挞、浪漫主义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荒诞派戏剧在与“荒诞的生存状态”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清醒,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提示我们,全面而且正确的人生态度应当是:认清现实、充满期待、奔向未来。

本课难在让学生形成把文学作品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背景的分析,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提高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之下,可以初步养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本课是西方近代艺术发展史的鉴赏课,但又不是单纯的艺术类鉴赏课。而是作为人文艺术的鉴赏课,要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去理解、品味与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艺术精品同时还要理性适度地去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观;要理解艺术家留下的传世佳作,在于他们炽热的人文情怀崇高的社会理念和对艺术执著的创新追求,明确这才是更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生在欢愉轻快的氛围中随意对话、各抒己见,彼此探讨,从而有助于更深切地体验和感悟人类文化遗产永恒的魅力。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宗旨,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教育的艺术,说白了就是师与生的磨合,心与心的交流。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秦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弹琴必须有指头与琴弦巧妙统一方能奏出优雅华章。教育学生也一样,只有师生融洽,心灵相通。上下呼应,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

9 / 16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一、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1、教学方法:本节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因此要对第四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阶段特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初步形成学生的“大历史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基本脉络。

一是阶段特征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第四章各节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得出文化的发展源自社会的进步,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

二是采取互动式教学法:由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所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论依据:

一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主动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宏观的了解到微观的挖掘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历史现象;

二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循序渐进中自然地得出新的感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办法。

二、学法指导:

1、学习电影和电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导学生用阅读分析史料法、归纳法分析问题。

2、分析影视产生的条件时,可联系当今社会的影视现象,通过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一些隐性知识。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利润的驱使等。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本课主要学习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历程。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思索中国发展的历程,向西方学习是这个时期思想的主流。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向制度层次的演变。从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洋务运动期间主张“中体西用”,西学被大量的介绍到中国。这个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停留在技术层面,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旧制度和旧传统。甲午战争的失败,引起中国思想界的深刻反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如何让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是关键。通过学习, 10 / 16 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各个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认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趋势和特点,体会历史发展与思想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对于本课教学,我的考虑是:

第一、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中国近代各个时期的思想内涵和特点(这也是本课教学目标),有利于化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困难。

第二、实施材料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理解材料,以必要的问题推动教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设计这样三个标题:一本“新书”、一条“马路”、一场“变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以点带面,以典型的历史史实和历史细节,化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屏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第三、适度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培养学生看问题的角度。

如在“师夷长技”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所谓的“觉醒”。在“中体西用”这个教学环节,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思考“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重点处理)。在“维新变法”这个教学环节,主要结合后甲午战争的失败教训,突出维新思想的“新”。

第四,本课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思考今天的中国该如何面对西方文化?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结合。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有了明确的认识,基本实现了教学目的。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但本课内容较为枯燥,纯属平实性表述,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陌生的,不能产生亲近感以及重视意识。所以如果采取常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可能实现它的教学目标,但平铺直叙的灌输,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效果绝对不会理想。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尝试使用学生历史剧表演和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表演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和补充大量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再创设一个个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并给学生大量的展示、讨论的机会,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从而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成功之处

1、历史剧的表演非常生动和精彩!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表演得到了充分展示,知识点 11 / 16 生动化的得到了巩固,而且僵枯艰深的教学难点也能够变得鲜活起来,且轻而易举的被解决。学生也说:“这样一来,拉近了我们和这些名人、伟人之间的距离,我们对这些历史人物不仅不再陌生,而且印象深刻。我们熟悉了他们当然就对他们亲近了,并且对他们油然而生敬佩崇拜之情。”

2、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变教师枯燥、呆板的满堂灌为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丰富的历史材料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和理解,通过阅读材料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归纳、概括,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记忆。又通过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把握历史规律的创新能力。最后小组讨论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积极活跃,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

二、不足方面

1、精心筛选为主题服务的有效资源。不能单纯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去堆砌大量资源,这既是时间的浪费,也分散了学生的精力。

2、相信学生的能力。题目的设问含金量要更大些,让学生的思维力度更深些。

3、加强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学无止境,听课专家给予的精辟分析和合理建议,使我深深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的钻研,不断充电、不断提高。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教材中的第22课,属于第五单元《近现代史上的先进思想》。从总体上说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同学们的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基本上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本节教学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表格比较分析法、谈话引导法、采用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辅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讨论,以达到对孙中山和他的民主思想的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把合作、自主、探究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靠主动的探究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在课堂教学上能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上课认真、感情真挚,学生能够大胆地发言。

历史课标里明确提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进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补 12 / 16 充和学生的学习运用三个环节突破了本课的重点,经过这次的教学,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更加深刻体会到当我们转变了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时,一些同学的出色表演使学生会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他们的能力,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其次,是教学设计的导入语运用孙中山的图片、连战访问大陆和蔡元培的挽联比较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国父纪念歌》作为结束,不仅使本节课得到了升华,也使学生增加了对孙中山的崇敬和缅怀。

虽然这次的教学也有遗憾,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主动查阅大量资料,个别学生的问题探究没有深入,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主动学习的队伍中来,会亮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这次教学也让我体会到理论教学可以通过人物的经历来分析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起到的作用,这样的理论教学将不再枯燥无味,正是“人物搭台、事件唱戏,理论教学,融于无形。”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阐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农民问题、革命道路、革命方向和新中国建设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多有涉及,备考时仍应给予关注以下角度:

一、知识角度:把握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及阶段特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阶段特点及不同时期毛泽东的著作。

二、热点角度:围绕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纪念可以多角度命题。从毛泽东诗词及言论来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利用文献资料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有关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等。从历史人物角度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及建设的贡献。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指南

一、《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节课的设计有小组 13 / 16 的竞赛、阅读材料、讨论等各种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主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既有参与的广度,又有参与的深度。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而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

二、本节课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内容主要以小组探究为主,让学生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

三、小组的竞赛、讨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四、本节课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讨论、作答,所以在时间的调控上一定要把握好。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我自己来说,真的很陌生,我请教过物理老师,也上网去查了相关的资料,但还是不太了解,可以说是,上课说得越多,学生越模糊,所以,我最后采用的方式是,说少一些,书本上有的让学生自己掌握。

一、 本课知识脉络清晰,但一些概念比较难理解,所以要求物理和政治两位老师加以补充,能使学生更易理解。三个老师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眼见不一定为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认识学习文化知识,有创新精神并与时俱进,才不是被社会淘汰。

三、针对学生基础一般,主要利用教材及教辅书的材料知识和问题,在幻灯片里并没有出材料题,通过练习检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下位去指导,既调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科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从而从生活出发,理解科技革命的作用,应该更容易!

有一种说法,新课改后,老师上课只讲1/3,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这显然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误解了新课改。新课改后,老师应在学生学习中充当一个重要的引导者,而不是填鸭饲养员。但作为引导者,并不表示老师上课就应该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要老师转变意识,知道该怎么讲,该讲什么。

14 / 16 用对比法引出科技成就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前后、横向的对比方法,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通过处理课后“解析与探究”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当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著名的科学家。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只有主权独立、经济发达的国家才能给科技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反过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用对比法引出科技成就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前后、横向的对比方法,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通过处理课后“解析与探究”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当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本课主题是让学生认识教育对民族、对国家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本课中除运用了相关文字、数据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具体的事例,丰富课堂教学,是学生得到实际体会。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些文字史料过长,学生阅读起来相对困难,影响教学实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变换一下材料的呈现形式,不要纯粹的展示,在一些史料上安排下讨论或思考效果会更明显。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包括:“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执行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应该如何处理三个关系?贯彻“双百”方针有什么现实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使“双百”方针又恢复了它的生命力,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科学、 15 / 16 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教师可结合“三个代表”的理论,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让学生感受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范文第2篇

【课标要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与小说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各个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各有特点。分别认识各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所反映的时代风貌。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体会文学来源于现实,同时反映现实的特点。 【学习重点】诗歌与小说的时代特征。 【学习难点】诗歌与小说的史料价值

【学法指导】

1、学习本课需要对比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不同特色,寻找其内在的继承性和批判性,概括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注意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2、文学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民族、社会风气、作者个性和社会地位的关系:文学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属于思想意识方面的产物,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从根本上说文学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变化。同时,政治统治、政治斗争和政治思想也对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作者个人的个性、素质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则直接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内容、倾向等。 【课前预习】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

(1)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___。

(2)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____________、雅、颂三部分。

(3)影响(特点):①它以____________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②它的____________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楚辞

(1)产生:是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___风格的先河。“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

(1)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奢靡之风盛行。 (2)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带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题 链接】.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2.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 A. 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 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 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 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

1.唐诗

(1)唐诗兴盛原因:①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_______________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_______________体验、_______________乐观和_______________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 (2)代表人物:

①李白:放荡不羁,诗风飘逸。李白的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_______________、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②杜甫: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诗人。他长期生活中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

③白居易: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2.宋词

(1)词的起源与特点: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

(2)宋词的代表:①豪放派的代表有北宋的_______________和南宋的_______________,合称“苏辛”。②婉约派的代表有北宋的_______________和南宋之交的李清照。 3.元曲

(1)兴起:在宋词、金元_______________基础上经文重新制作而形成,是与音乐、_______________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

(2)兴盛原因:在元朝,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典题 链接】.

1.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2.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深化探究】

1.《历代词话》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在这段材料中,幕士为苏词与柳词配了不同的伴奏乐器,并用“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来代表二者的不同,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别属于哪个流派?各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2.有学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唐宋时期文学的突出的特色是什么?举例说明当时的政治、经济是如何影响文学的内容及风格的?

三、明清小说

1.繁荣背景:明清时期,_______________城镇和_______________阶层兴起。 2.代表作:《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西游记》《金瓶梅》_______________;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_______________《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既“三言”、“二拍”)《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等。

3.评价:在_______________和艺术成就方面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深化拓展】

请思考,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典题 链接】.

1.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宗教化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唐朝诗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王昌龄的诗体现了宁静平和的自然之趣 B。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白居易的诗关心民间疾苦

2、下列关于元散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 B.元时汉族文人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D.散曲在宋代广为流行 3.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经济的繁荣,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B、市民阶层兴起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阶级基础

C、通俗文学的兴起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4、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等作品反映出了时代新变化是(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科举考试走向衰落

C、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D、对外政策趋向闭关

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6、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保存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C、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余篇诗歌 D、内容丰富,句式自由灵活

7、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其突出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D、汉赋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8、宋代城市生活繁荣对词曲创作造成的影响有( ) ①大批士子留恋于山水田园 ②一些词人长期混迹于市井下层 ③诗词内容反映了都市风情 ④士大夫的词作经常流传于民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民间,适合于配乐演唱

B、其描述的内容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太平气象下的歌舞升平 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

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10、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B、作品中商人被作为歌颂对象 C、短篇小说备受冷落 D、批判现实小说兴起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材料出自的文学作品的体裁是( )

A.楚辞 B.诗 C.词 D.散曲

12、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本书( )

A.《元曲赏析》 B.《诗经》 C.《全汉赋》 D.《全唐诗》 【读史感悟】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此凝结、积淀和升华;小说把宫廷官宦、才子佳人和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纳入创作范围,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因此诗歌和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社会作用。希望同学在日常的历史、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纳入教材中的诗歌、小说加以重视。了解和学习古代诗歌和小说,不仅能够陶冶我们的思想道德情操,而且还能使我们了解作品反映的当时社会风貌,理解作者作品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尖锐批判。

探究题答案:正确 特色:唐朝诗歌,宋词。 影响:(1)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大唐帝国的诞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生命。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弹奏出开朗奔放,刚健清新的时代音调。李白的诗歌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2)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他们在颠沛流寓和饥寒交迫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3)中唐以后,战乱的平息并没有带来往昔的盛世华年,人民的生活依旧悲惨,社会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使得诗人自居易关心民间疾苦,在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4)宋代城市生活的日趋繁荣吸引了大批的士子。他们于山水田园之外,更加迷恋都市歌舞宴饮的生活。(5)两宋之际,歌舞升平的大平景象被金人南侵的铁骑踏破,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清小说繁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③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④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范文第3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

与老子

一、看图学史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且富有历史感。在学习第一目“孔子及其学说”时让学生先解读一组图片,初步形成对孔子生前身后的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孔子思想做个铺垫;在学习第二目“老子及其思想”时让学生观察“泉州老君岩”图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都能感受到这尊雕像的精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二、历史学是严谨的,但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活泼一点。学习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少不了解读《论语》和《老子》。本课解读《论语》不用平常的古文今译,而是全班同学集体诵读《论语》摘录,了解其内容,再由两个学生用现代文模拟对话。因为《论语》本是对话体例,模拟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又身临其境,领略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第一目向第二目的过渡中采用做一道选择题的方式,用不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儒家以德治国时发现另一种治国主张,在思想冲突中接触老子的智慧。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重视三维目标的拓展,建立在学生已学过高中历史必修

一、二册,对政治史、经济史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目的是锻炼学生把已学相关主题知识融会贯通、对历史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史实紧密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出自史实,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养成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不作无病呻吟。

二、教学既中重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导入课到新课教学、从三维目标的拓到课堂小结,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和帮助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捕捉到了能引起学生争鸣的历史问题,营造了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成功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和个性发展,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适当引入材料,建构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活动,采取多种方法,多样组合,精心设计问题,讲练结合,应用幻灯、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充分激活学生探究的热情,组织学生讨论, 1 / 16 实行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答问中创新的火花和个性思维,给予肯定和鼓励,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有机整合已学必修

一、二与新学必修三的相关内容,既重视知识结构的整合,又重视探究能力的养成。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采用设置问题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师生的真正互动。

二、充分运用精彩史料,努力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通过展示史料、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从黄老之学到儒家思想的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进一步明白,任何一种思想只有不断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不被历史所抛弃。

三、密切联系已经学过的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和其它版本的相关知识,打破了模块既有的界限,跳出版本来落实课标,这样既融会贯通,方便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掌握,又适当拓展了知识。

四、但由于本课理论性强,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掌握,设计并没有完全抛开传统的知识讲授法。

五、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既注重学生根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提高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关注学生历史课堂上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4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一节主要讲述了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后进一步思辩化和哲学化的情况。教学时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在理学背景方面,重点强调了三教的调和之风。理学内容方面,主要学习: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内容主要从其核心,伦理观和方法论三方面学习。理学的评价,通过材料展示和分析理学积极性和消极性。

这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晦涩,抽象性、理论性强,而且宋明理学带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政治课还没有学习哲学内容,无法提供跨学科的支持。因此对于普通中学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多的利用学生熟悉和比较浅显的文言材料,比如导课时所选用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时也借助一些小故事,比如佛教禅宗和心学代表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理学抽 2 / 16 象的内涵。对宋明理学进行评价时,则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学生熟悉的历史名人的名言,更便于学生理解和归纳,并体会这些名言背后深刻的思想精髓,尤其是用多媒体展示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引用的理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给学生灵魂深处的震颤。宋明理学的观点虽然良莠不齐,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却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导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我着意突出这一点。在分析理学消极性时,由于理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学生无法形成准确的认知,而用多媒体展示贞节牌坊,三寸金莲,三从四德,配合我讲述的“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故事,在帮助学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理学对人性的残酷、专横和扼杀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后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内容基本掌握,也能理解,但有些内容不能深入思考,感觉“想不透”。我在思索是否可要求学生课前多做预习,上网搜集相关材料,对宋明理学有更多的感知,便于本节课的教学和展开。还有以后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如何避免知识理论化,成人化,进一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通俗化,简单化,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现实,更通俗易懂。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时代,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新的思想应运而生。第五课简要论述了四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本课内容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要做重点学习。经过了四节课的教学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求日后的完善进步。

本课的教学思路基本上是教师用引导语借助图片、材料、以及以前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讨论、自由回答。上课的气氛虽然显得有的混乱、但洋溢着自由、热烈的气氛。这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的。因此总的来说这节课初步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很好的实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时,这节课,教师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了归纳与总结,能较好落实知识的教学。当然内容较多,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然而我觉的课堂能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就够了。还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学生课后去完成的。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技术

本节课通过设计基础知识填空,让学生对科技成就按照时间、领域、人物、成就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要求学生填写,在填写中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记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中国文化的辉煌。

3 / 16 及时把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放在世界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考察,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其中的不足,从古代中国科技兴衰沉浮中汲取教训并获得启示,效果好。

及时对总结规律性知识,如: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影响文化繁荣和没落的原因,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我感觉《汉字与书法》这节课比较成功地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现就本课的教学过程及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动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现代与传统勾联,展示中国篆刻艺术;汉字的起源,通过讲述神话传说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进对汉字的理解;通过展示《兰亭序》等传统书法中的极品之作,在审美情趣中感受古人才智并受到强烈的震撼,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突显历史学科特色。《汉字与书法》是岳麓版历史中的一节文化课,从知识层面看,与语文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教学设计关键不要变成语文、历史学科“你我不分”,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讲述书艺历程时,结合时代背景谈书法的基本特征,突显学科特色,史味充足。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作用。这是一节展示中国的文字与书法的文化课,通过学习,学生要感悟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学习过程要经历欣赏—品味—内化—感悟,如果单靠文本素材,难以展示中国汉字与书法的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因而在设计中,搜集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素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中的困惑与不足

1、赏析作品环节,学生的审美经验有限,因此,虽然少数同学有精彩的发言,但整体上,课堂发言的气氛不够热烈。怎样更好地调动学生,引导学生找到更好的知识交叉点和学生兴奋点,使内容丰富不乏味,新颖不老套,有待提高。

2、学生活动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意犹未尽。

4 / 16

第8课

笔墨丹青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和传统绘画的特点。课标的要求是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采用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引入适量的名家名画,引导学生赏析,并设置了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备课时希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特点。引导学生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理解绘画作品蕴含的不同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从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心得体会。

1、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知识点的拓展和整合问题。知识点的拓展、联系是必需的。但要在考点内拓展和联系,切忌游离于课程标准之外。从某个角度去联系、拓展,不要胡乱联系。关于知识整合问题。

3、时间分配要把握好,讲课时详略要得当。明确重难点,要抓大放小,不细讲的地方不能花太多的时间,以切合课标要求。如这节最主要是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和传统绘画的特点。引入其他的名家名画要适量,切忌大量堆积,又草草带过。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本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第9课,前面学生已学过《汉字与书法》和《笔墨丹青》,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探讨不同时期文学的时代特征。由于本课内容多而且分散,很难有一个线索全部贯穿,所以在导入时我设想了一个环节,用了当今比较流行的穿越题材,带着学生到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去进行一趟文学之旅。从调动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中间穿插了一些名人的故事和熟悉的诗歌,重点是想让学生从每个时期文学特色不同的现象中去体会到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1、导入设计比较新颖。因为是比较流行的穿越题材,提到学生熟悉的《宫》和《步步惊心》,学生容易被引进课堂。

5 / 16

2、注意了语言的过渡和衔接。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我设计了孔子讲学的情景,然后用端午节的粽子引出屈原、用寿比南山的成语比喻出汉赋的特点、用旅途的最后一站比喻明清小说,使整节课过渡比较自然,语言也比较流畅。

3、在各种文学特色的解读中,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得出特点。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使课堂互动性较强。学生能够主动发言,对老师的即兴表演热烈支持。

5、注意小结和升华。在整个知识讲完后,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同时通过一些文学作品让学生总结出文学发展的趋势。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中让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6、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讲到重要的朝代时能够联系政治史和经济史进行剖析,还将明清文学与西方的文艺复兴作了一个对比。

不足之处:

1、太在意过渡的自然,对有些朝代的作品分析的顺序有点乱,没有始终坚持先通过作品分析特色、再通过作品特色来分析时代特征的顺序。

2、时间前松后紧,补充的故事和诗词作品太多,导致后面的规律总结时没有留出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的时间。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

引导学生透过中国传统戏曲发展流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探寻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脉络,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从而培养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分析能力。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多媒体资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和文字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

2、启发探究式教学,本身哲学理论较难理解,故补充大量材料,引导学生史论结合, 6 / 16 做到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呈现图形化,知识梳理系统化,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本课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教学中的缺憾

1、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自己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了及时的评价,但有些评价深度和广度不够,对学生的激励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在评价方面多学习,多思考。

2、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不十分紧密,很难设计有学生参与的、形式灵活、新颖的课堂活动,使本课内容更加充实、生动。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学生对文艺复兴前欧洲中世纪的情况是很陌生的,在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前展示一些史料,让学生对欧洲中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再引导他们分析文艺复兴的原因。

古希腊先哲们好学深思,依据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序幕,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理念一路走来传承至今,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洪流,直到今天,人文主义正闪烁着永不泯灭的人性光辉,作为21世纪的有志青年们,你们该如何继承传扬人文精神,该如何做一个人文精神的进行者呢?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思想史的味道较浓,设计时尽量避免改革史的色彩。

2、对因信称义学说和先定论的讲解比较到位。

3、思路清晰,围绕权威与挑战权威展开。

二、有待完善的地方:

1、对人文主义的讲解感觉还是比较生硬。

2、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上不够合理。

3、对权威的挑战结果处理还有待完善。

7 / 16

第14课

理性之光

优质教学的本质意义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给学生“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我认为,高中各年级的历史教学重点不一样,高一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论能力不强,因此要重“趣”(采用各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历史课,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维能力,因此要重“法”(既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听课、做笔记、课后练习、总结归纳等);高三要面对高考,要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重“式”(帮助学生养成高考复习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复习资料的选择、学习流程等)。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历史概念3WC理论”外,我还对学生进行历史背景(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思想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一般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等诸方面思考)和历史影响(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指导,影响可以从积极、消极两方面看,积极、消极两方面影响又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既要看到对当时的影响,也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的学习方法指导,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研究性学习是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我在课前做了大量动员工作,参与的学生有将近一半,但是还有一半没有参与。他们认为这是历史学科,普遍不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就让物理科代表任研究牛顿小组组长,生物科代表任研究达尔文小组组长,每个小组成员至少五人,每人至少收集一张图片或者一份资料,最后由组长整理材料,宣读。我让组长提交发言稿之后,我认真检查内容,对其大胆的进行了删减,要求汇报过程中,要有组员参与,体现集体合作的结晶。还要求发言时间在5分钟之内,尽量脱稿。各个小组汇报时基本体现了我的要求。尤其是研究爱迪生小组让成员用英文读爱迪生的名言,这个学生特意查了好几个生词的发音,也间接促进了这个小组的英语学习。研究牛顿小组在黑板写下牛顿三大定律也促进了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但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他们的特征,发挥他们特长,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这节课体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新课程要求知识的综合性。这节课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天文、语文、英语等学科,我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课件又体现了教 8 / 16 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组内评课时特意提到这一点,这是今后教学和会考考核的发展方向。

三、我用激情感染学生。虽然我是作课教师中年级最大的,但我的心依旧年轻。所以我在结束语时,饱含激情,号召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学生课后反映他们的热血都要沸腾了。在讲课过程中我很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以此唤醒学生的良知和激情。要让学生有激情,首先教师要有激情。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和戏剧

本节我们学习了进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三大流派,不管是哪一派别,其兴起与发展均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现实主义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与鞭挞、浪漫主义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荒诞派戏剧在与“荒诞的生存状态”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清醒,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提示我们,全面而且正确的人生态度应当是:认清现实、充满期待、奔向未来。

本课难在让学生形成把文学作品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背景的分析,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提高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之下,可以初步养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本课是西方近代艺术发展史的鉴赏课,但又不是单纯的艺术类鉴赏课。而是作为人文艺术的鉴赏课,要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去理解、品味与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艺术精品同时还要理性适度地去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观;要理解艺术家留下的传世佳作,在于他们炽热的人文情怀崇高的社会理念和对艺术执著的创新追求,明确这才是更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师生在欢愉轻快的氛围中随意对话、各抒己见,彼此探讨,从而有助于更深切地体验和感悟人类文化遗产永恒的魅力。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宗旨,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教育的艺术,说白了就是师与生的磨合,心与心的交流。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秦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弹琴必须有指头与琴弦巧妙统一方能奏出优雅华章。教育学生也一样,只有师生融洽,心灵相通。上下呼应,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

9 / 16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一、教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1、教学方法:本节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因此要对第四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阶段特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初步形成学生的“大历史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基本脉络。

一是阶段特征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第四章各节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得出文化的发展源自社会的进步,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认识。

二是采取互动式教学法:由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所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理论依据:

一是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主动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宏观的了解到微观的挖掘这样一种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历史现象;

二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感知体验,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循序渐进中自然地得出新的感知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办法。

二、学法指导:

1、学习电影和电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导学生用阅读分析史料法、归纳法分析问题。

2、分析影视产生的条件时,可联系当今社会的影视现象,通过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一些隐性知识。如: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利润的驱使等。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本课主要学习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历程。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思索中国发展的历程,向西方学习是这个时期思想的主流。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向制度层次的演变。从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洋务运动期间主张“中体西用”,西学被大量的介绍到中国。这个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停留在技术层面,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旧制度和旧传统。甲午战争的失败,引起中国思想界的深刻反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如何让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是关键。通过学习, 10 / 16 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各个时期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认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趋势和特点,体会历史发展与思想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对于本课教学,我的考虑是:

第一、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中国近代各个时期的思想内涵和特点(这也是本课教学目标),有利于化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困难。

第二、实施材料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理解材料,以必要的问题推动教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设计这样三个标题:一本“新书”、一条“马路”、一场“变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以点带面,以典型的历史史实和历史细节,化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屏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第三、适度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培养学生看问题的角度。

如在“师夷长技”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所谓的“觉醒”。在“中体西用”这个教学环节,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思考“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的影响(重点处理)。在“维新变法”这个教学环节,主要结合后甲午战争的失败教训,突出维新思想的“新”。

第四,本课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思考今天的中国该如何面对西方文化?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结合。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有了明确的认识,基本实现了教学目的。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但本课内容较为枯燥,纯属平实性表述,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陌生的,不能产生亲近感以及重视意识。所以如果采取常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可能实现它的教学目标,但平铺直叙的灌输,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效果绝对不会理想。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尝试使用学生历史剧表演和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表演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和补充大量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再创设一个个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并给学生大量的展示、讨论的机会,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从而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成功之处

1、历史剧的表演非常生动和精彩!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表演得到了充分展示,知识点 11 / 16 生动化的得到了巩固,而且僵枯艰深的教学难点也能够变得鲜活起来,且轻而易举的被解决。学生也说:“这样一来,拉近了我们和这些名人、伟人之间的距离,我们对这些历史人物不仅不再陌生,而且印象深刻。我们熟悉了他们当然就对他们亲近了,并且对他们油然而生敬佩崇拜之情。”

2、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变教师枯燥、呆板的满堂灌为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丰富的历史材料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和理解,通过阅读材料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教师归纳、概括,更易于学生接受和记忆。又通过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把握历史规律的创新能力。最后小组讨论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积极活跃,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

二、不足方面

1、精心筛选为主题服务的有效资源。不能单纯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去堆砌大量资源,这既是时间的浪费,也分散了学生的精力。

2、相信学生的能力。题目的设问含金量要更大些,让学生的思维力度更深些。

3、加强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学无止境,听课专家给予的精辟分析和合理建议,使我深深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的钻研,不断充电、不断提高。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教材中的第22课,属于第五单元《近现代史上的先进思想》。从总体上说我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同学们的配合好,课堂气氛活跃,基本上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本节教学我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表格比较分析法、谈话引导法、采用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辅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讨论,以达到对孙中山和他的民主思想的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把合作、自主、探究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靠主动的探究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在课堂教学上能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上课认真、感情真挚,学生能够大胆地发言。

历史课标里明确提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进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补 12 / 16 充和学生的学习运用三个环节突破了本课的重点,经过这次的教学,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更加深刻体会到当我们转变了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时,一些同学的出色表演使学生会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他们的能力,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其次,是教学设计的导入语运用孙中山的图片、连战访问大陆和蔡元培的挽联比较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国父纪念歌》作为结束,不仅使本节课得到了升华,也使学生增加了对孙中山的崇敬和缅怀。

虽然这次的教学也有遗憾,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主动查阅大量资料,个别学生的问题探究没有深入,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更多的学生会参与到主动学习的队伍中来,会亮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这次教学也让我体会到理论教学可以通过人物的经历来分析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起到的作用,这样的理论教学将不再枯燥无味,正是“人物搭台、事件唱戏,理论教学,融于无形。”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阐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农民问题、革命道路、革命方向和新中国建设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多有涉及,备考时仍应给予关注以下角度:

一、知识角度:把握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及阶段特点、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阶段特点及不同时期毛泽东的著作。

二、热点角度:围绕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纪念可以多角度命题。从毛泽东诗词及言论来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利用文献资料考查毛泽东思想的有关概念: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等。从历史人物角度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及建设的贡献。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指南

一、《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节课的设计有小组 13 / 16 的竞赛、阅读材料、讨论等各种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主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既有参与的广度,又有参与的深度。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而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

二、本节课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内容主要以小组探究为主,让学生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

三、小组的竞赛、讨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四、本节课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讨论、作答,所以在时间的调控上一定要把握好。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我自己来说,真的很陌生,我请教过物理老师,也上网去查了相关的资料,但还是不太了解,可以说是,上课说得越多,学生越模糊,所以,我最后采用的方式是,说少一些,书本上有的让学生自己掌握。

一、 本课知识脉络清晰,但一些概念比较难理解,所以要求物理和政治两位老师加以补充,能使学生更易理解。三个老师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眼见不一定为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认识学习文化知识,有创新精神并与时俱进,才不是被社会淘汰。

三、针对学生基础一般,主要利用教材及教辅书的材料知识和问题,在幻灯片里并没有出材料题,通过练习检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四、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下位去指导,既调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科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从而从生活出发,理解科技革命的作用,应该更容易!

有一种说法,新课改后,老师上课只讲1/3,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这显然是走入了一个误区,误解了新课改。新课改后,老师应在学生学习中充当一个重要的引导者,而不是填鸭饲养员。但作为引导者,并不表示老师上课就应该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要老师转变意识,知道该怎么讲,该讲什么。

14 / 16 用对比法引出科技成就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前后、横向的对比方法,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通过处理课后“解析与探究”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当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著名的科学家。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只有主权独立、经济发达的国家才能给科技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反过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用对比法引出科技成就的原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前后、横向的对比方法,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通过处理课后“解析与探究”的题目,让同学们在自我学习当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本课主题是让学生认识教育对民族、对国家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本课中除运用了相关文字、数据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具体的事例,丰富课堂教学,是学生得到实际体会。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些文字史料过长,学生阅读起来相对困难,影响教学实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变换一下材料的呈现形式,不要纯粹的展示,在一些史料上安排下讨论或思考效果会更明显。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包括:“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执行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应该如何处理三个关系?贯彻“双百”方针有什么现实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使“双百”方针又恢复了它的生命力,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科学、 15 / 16 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教师可结合“三个代表”的理论,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让学生感受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范文第4篇

一、基本知识

熟悉秦朝政权机构和统一措施,记忆主要官职名称和通行文字,理解秦代政治体制的权力格局。

二、能力与方法

1、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掌握史实依据。初步了解如何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2、简要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弊,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习小组分别收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概况,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等,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渗透文明进步原则与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难点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

基本原则:

没有疑问——掌握

自主学习:

自行探究解决——掌握

产生问题——研究性学习

或合作探究解决

教师讲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各学习小组通过对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等媒体的找寻和浏览,找到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秦灭六国的时间与经过、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以及近期关于秦始皇陵考古勘察的报道等资料。

2、查阅与本课有关的历史史实。

3、思考课后阅读(探究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天下共主与中央集权的区别等)。

(二)导入设计

情境营造

用大屏幕打出秦始皇的画像。

教学导语

“六王毕,四海一”,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建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三、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秦朝的地方机构

2.官吏的选拔考察

3.巩固统一的措施

4.制定严苛的法律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

问题1:周天子分封诸侯,“授土”“授民”,诸侯则向周天子履行各种义务;请思考:周天子需要仗恃什么条件来统治诸侯?

周天子必须有威望和实力,大部分诸侯必须拥戴周天子。

问题2:既如此,为何春秋时期周王室却开始衰微了?原因是什么?

西周后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国人暴动”更直接打击了周王室;平王东迁后,实际管辖面积大大缩小,地位下降;诸侯国各自独立,以分封等级从属关系形成的统治体系废弛。

这样,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然后导入新课。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被破坏

2、争霸战争开始

3、各国纷纷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情境营造

由各学习小组代表讲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经过、结果;简要介绍秦灭六国的时间、经过。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最终灭掉六国而完成统一,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建立了强大的、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课堂设问

问题1:秦朝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皇权至上;其次是皇位世袭制;三是三公九卿的设置。

问题2:皇帝应该穿黄色的皇袍,为什么教材上的秦始皇穿的却是黑色的袍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秦始皇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认为周代以火德立国,颜色尚红;秦能灭周,应是以水德立国,取水能克火之义。水色为黑,故服饰尚黑。

2、皇帝与三公九卿的关系

3、三公九卿的职权

情境营造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课堂设问

问题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有可能是太仆,因为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皇帝出游,他会一直跟在皇帝身边。

问题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

没有。因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范文第5篇

第一单元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知识目标: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概况。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关系及其实质、影响。

能力目标: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宗法制与分封制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高考考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作用、影响及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区分宗法制与分封制。

第一单元第二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目标:了解秦的统一过程。皇帝制度和中央政府的确立。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及影响。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能力目标:利用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目标:认识秦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高考考点:秦朝中央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易错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学目标:了解汉代、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通过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体会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教学重点:汉至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考考点:汉至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易错点:区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特点。

第一单元第四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目标: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掌握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目标: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影响。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1

教学难点:明清两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高考考点:明朝内阁的设立;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易错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二单元第五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目标: 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及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内涵、表现。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能力目标:问题探究,通过问题层层展开,学生合作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 情感目标: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重点: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及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内涵、特征及表现。 教学难点:理解希腊城邦不同政体的差异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 高考考点:古希腊文明的组成,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的关系。 易错点: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第二单元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目标: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源,发展历程,影响。理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对希腊地缘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重要内容,感受古代希腊的辉煌,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重点:古希腊民主制的内涵。

难点:古希腊民主制产生的根源、实质和历史作用。 高考考点:古希腊民主制产生的根源、实质和历史作用。 易错点:雅典主要民主机构的产生方式、性质及职能。

第二单元第七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目标:掌握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产生、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及影响。理解罗马法的演变实质。

能力目标:以案说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来全面理解罗马法的重要作用。

情感目标:罗马法不仅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罗马法的影响。

高考考点: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发展、影响。 易错点: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

第三单元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知识目标:掌握1688年光荣革命及1689年《权利法案》的内容、实质、影响。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及其对英国历史及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

能力目标:探究近代社会民主制度取代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国情所致,是历史的必然,树立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理解君主立宪制的与封建君主制的明显区别、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 2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注意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特点及影响。《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高考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特点及影响。《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易错点:英国代议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单元第九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知识目标: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了解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能力目标:通过史料研读、问题探究去广泛的联系、对比分析出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情感目标:三权分立体制是防止出现专制独裁的制度安排,它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制度基础。 教学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作用、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总统和联邦制。 教学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高考考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作用。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易错点:美国1787年宪法遵循的三大原则。

第三单元第十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知识目标:掌握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理解《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国1871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影响。了解德国的统一历程。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能力目标:分析材料,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目标:民主制度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长期斗争的信念。

教学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作用、影响。

教学难点: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理解和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的体现。“德意志特色”的历史原因。 高考考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作用、影响。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易错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鸦片战争

知识目标:林则徐禁烟。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林则徐是中华民族英雄的原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 高考考点: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易错点: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的建立、灭亡、特点、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作用及影响。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到太平天国企图用基督教改造中国,而洪仁玕企图用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都因为条件不允许而失败。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失败及意义。《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高考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易错点:区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第四单元第十四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目标: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作用、影响。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结束。

能力目标:利用史料研读、问题探究的方法,广泛联系历史史实,深入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危害。

情感目标: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民族的灾难和屈辱,加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894年到1901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史实。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高考考点: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 易错点: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特征。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

辛亥革命

知识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历史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身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高考考点: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易错点: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五四爱国运动

知识目标:掌握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精神”。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能力目标:联系中外史实,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通过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的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体会民族精神的觉醒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结果及五四精神。

4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影响。

高考考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结果及影响。 易错点:认识五四精神。

第四单元第十七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

知识目标: 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钦定宪法大纲》颁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容。“皇族内阁”的形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宋教仁遇刺案”。

能力目标:阅读史料,归纳近代早期探索改革中国政治的代表性意见,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归纳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核心,分析其进步性,并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不同的主张,探讨在当时改革采取激进方式或渐进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主要规定,认识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宪政的不同。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近平代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让学生认识到:有宪法比无宪法是进步,但有宪法,却未必有宪政。从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国政体变化发展的必经的几个阶段,以此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从宋教仁为宪政流血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到仁人志士们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认识到中国民主宪政道路之艰难与曲折,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积极进取,不惜牺牲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民国时期的宪政。康有为对君权态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不同。君民共主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差异。

高考考点:早期探索改革中国政治的时代背景、代表意见及带来影响。 易错点: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历程。

第五单元第十八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掌握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剖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情感目标: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信心。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教学难点: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高考考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及失败原因。 易错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五单元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目标: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影响以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

教学重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措施。

高考考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措施。 易错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第五单元第二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经过及失败,中共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道路的确立的基本史实和历史意义。掌握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日本侵华的开始和国共从对峙转向合作的转变,抗日战争的经过,日军侵华暴行,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内容。了解三大战役和国民政府统治覆灭的历程。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在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整理历史发展线索。

情感目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体会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体会新中国得以建立的伟大意义。学习抗战历史,正确认识、评价日本侵华,正确认识国共双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历史责任感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井冈山道路、抗日战争及抗战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为何以和平解决。能准确把握本课中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过程。 高考考点: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井冈山道路、抗日战争及抗战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影响。 易错点: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知识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政协的作用和职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基本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资源,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

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会。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建立。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政治建设的基石。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高考考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政治建设的基石。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易错点:区分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目标:“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及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完善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 6

识的养成和提高。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完善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高考考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完善的主要内容。

易错点:“文化大革命”的实质。

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

祖国统一大业

知识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及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内容、作用及意义。

能力目标: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并让学生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以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

教学难点:认识“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高考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易错点:理解“一国两制”。

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目标:理解“冷战”的概念,分析“冷战”形成的原因。了解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理解“冷战”和“热战”的关系。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学会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辨证地看待“冷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而形成的遏制和对抗不符合世界发展的需要,只有和平合作才能实现国家间的共赢。

教学重点:“冷战”兴起的原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高考考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表现、影响。 易错点:区分“冷战”和“热战”。

第七单元第二十五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知识目标: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背景,并能简述欧共体建立的过程。了解战争对日本经济的破坏,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及过程,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认识到经济发展对各国政治外交的作用,理解国际地位变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的思考,体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理解历史学习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情感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家外交方针的制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走向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教学重点:各种力量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西欧能走向联合的原因。

高考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易错点:各种力量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7

第七单元第二十六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成果。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归纳概括出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通过阅读教材,能归纳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初期外交建树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进程及原因。

教学难点: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确立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高考考点: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进程及原因。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易错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第七单元第二十七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知识目标: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波兰剧变、两德统

一、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教学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形成与扩展。世界多极化趋势。 教学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和平与动荡出现的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范文第6篇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 “仁”(仁者爱人 ); B. “礼”(“克己复礼”);C. “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政治)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他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核心:民本主义

A. 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 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 被视作儒家异端;B. 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春秋无义战;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别现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是统治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四、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重新光大)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4、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内容: “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③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

2、陆王心学

(1)内容:

南宋,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进行内心反省)

明中期,王阳明:

①“致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②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消极: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

同:

①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的”仁”“礼”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强调社会秩序。

②影响: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异:

①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

五、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朝万历年间

①(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②(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文化)纲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是批判地继承了儒学。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王夫之《船山遗书》: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教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学务实。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①(思想):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

②(经济)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

③(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关注民生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六、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①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②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③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

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

②五代、宋:广泛应用。火炮、火箭、突火枪等。

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指南针: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欧洲。

(二)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三)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农书:

①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业,畜牧业;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时代特点:民族交融)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开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

(五)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第二,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第三,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七)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要本保障。

B. 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C.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D. 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E. 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F.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八)中国古代有着如此辉煌的科技成果,而自明清以来,多出现一些总结性的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

想一想为什么明清时期在科技发展方面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

1. 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2. 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

(九)明清中国古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启示

启示:先进文化要不断地创新才有新的生机,更要学会如何在日常学习中扬长避短,避免故步自封。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现在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职能等。

上一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心得范文下一篇:贵州省无线电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