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范文

2024-03-04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范文第1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等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年来,在《纲要》的指导下,襄阳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努力探索家园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家园合作。

多年来,我园一直都比较重视家园合作共育工作,但是,在家园合作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有的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包办代替、娇宠溺爱,有的甚至错误的理解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等等。在家园联系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常常以“命令式”的口吻向家长提出要求,如要求家长收集材料却不说明目的及用途,每周布置一大堆任务让家长完成,常常惹得家长抱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和家长认真学习新《纲要》,并结合我园教育现状,分析讨论。要实现真正有效的家园合作,其前提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合作者,不存在谁支配谁,谁服从谁。只有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家长更多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学习,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树立大教育观,发挥各自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家园合作的目的和重要意义,更加坚定了家园合作的信心,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了家园共育工作中,我们开始将家长摆在了合作者的地位,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家长的需要,了解家长对培养孩子、对家园合作方式等方面的想法,努力地去尊重家长:如通过问卷调查表征求家长参加家园活动的意愿,尽量在家长可能的时间内、以家长能接受的方式和能理解的内容作为家园共育内容;通过家长会真诚地听取家长们的建议„„逐渐形成了有效的家园合作,带来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的发展、老师的自我成长及幼儿园的良好效益,通过家长的口碑宣传,使我园的生源源源不断。家园合作的过程是我们理解《纲要》的过程,也是《纲要》精神从幼儿园走向家庭,实现幼儿园与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采取多种方式家园合作,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为此,我园不断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新途径。

1、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家长学校是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堂,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教水平和家教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2005年,我园被省教育厅、省妇联授予“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几年来,我园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把举办家长学校作为宣传幼儿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技能,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的主阵地,并把办好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园务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园整体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家长学校管理机构,选聘了一支高素质、懂教育、热爱家庭教育工作又善于开展家庭教育的人员组织成立了家长学校专兼职授课教师队伍,负责家长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对家教科研工作的研究。每学期我们坚持向家长授课两次,每期开课前,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征求家长对讲座内容、形式等意见,以了解家长的需求和热点,使讲座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主要内容有:如针对大班家长的《家庭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讲座,由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潘玉清老师主讲,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赞同。还有针对小班刚入园,我们园领导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概况和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目标内容和方法,使家长对幼儿在园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另外,我们还专门聘请一些专家为家长进行讲座。如:邀请广州英豪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讲师为家长进行《将成功传给下一代》的专题讲座,讲师精彩的演讲,对孩子成功教育的讲解和分析,以及传授给家长一些独特的成功教育方法,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又如:邀请市一医院儿科医生为家长开展幼儿家庭保健常识的宣传等,让家长了解了幼儿生理发展规律以及对孩子身体保健的护理等,家长都觉得受益非浅。专家们的讲座,理论结合身边的实例,讲得家长频频点头,以示赞同、接受。通过讲座,家长们感受很多,掌握了平时难以学到的教育方法,家长们普遍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又解决了教育孩子操作性的问题。尤其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家教知识竞赛。在班级家教知识竞赛的基础上,每个班推荐1个家庭参加园级竞赛,经过预赛和决赛,每学期就有八个家庭获奖。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家长在理、情、趣相结合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学到科学教子的经验。现在,我园逐步形成“幼儿入园、家长入校”的喜人局面。家长受教育率达到95%,家长测试率达到100%。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办好家教园地,指导家长行为。家教园地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纽带,是向家长展示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设有园级和班级两级家教园地,在园级家教园地中向家长公布办园宗旨、教育目标、幼儿一周食谱、家长在园行为规范等,我园各班都创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教园地,在家教园地中教师不仅向家长展示工作计划、幼儿在园表现、育儿知识等,还发动家长写一些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等进行相互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双方形成合力,对孩子实施协调一致地教育。

3、家长开放日,增进理解与交流。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缩影。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如:六一庆祝活动、冬季运动会、保教活动汇报会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使家长和老师彼此加深理解和交流。几年来,我园实行新生家长“陪读”活动,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观摩并参与教师组织的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家长通过三天的“陪读”,具体了解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了解了幼儿园生活常规及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情况。通过此活动,减轻了亲子分离的痛苦,使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另外,开展“老师上课怎么样,家长来评判”活动,征询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意见,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家长开放日使家长从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汲取了宝贵经验,更新了教育观念,也促使家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地配合幼儿园和老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4、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管理。《规程》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每班推选出1-2名重视子女教育,热心社区工作,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同时指出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家长委员会是家园沟通的“立交桥”。通过家长委员会,一方面可以及时听到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及时把幼儿园的要求、计划、决定等通过家长委员传递到每一个家长中,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与家庭互动教育和促进家园合作。家长委员会为我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杜道贵委员真诚地为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许多科学、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委员会向全园家长发出倡议书,对全园家长进行文明卫生宣传,发出争当文明家长的倡议,收到很好地效果。 5做好家访工作,增强沟通的及时性。幼儿园改变传统的守株待兔式的沟通方式,少请家长,多去家访,建立家访和缺勤回访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家访不少于10次,幼儿缺勤要问明原因,并有记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沟通,变单项交流为双向互动,尽量减少因等待或捎话而产生的各种矛盾或误解,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让家长由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6、评选模范家长,组织家教经验交流。家长们通过幼儿园组织的科学系统的家教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家庭教育中能身体力行,严以律已,一言一行都做幼儿的表率和榜样,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每年在全园开展“争创学习型家庭,争做模范家长”活动,评选模范家长19名。整理家教论文、经验文章二十多篇在全园范围内交流。组织家教经验交流会,模范家长介绍教子经验,举例说明。它促进了家长引领家长。用家长的亲身经历向家长传播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其影响力有时甚至盖过了教师的引领。它促进了教师的发展。看到家长展现出的先进理念,教师有了危机意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跑步前进”才能避免滞后。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的,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增强家园合作的新途径。

三、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家园合作的目的是使家庭、社区和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密切配合,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家园合作的形式绝不仅仅是幼儿园学习成果的展示、早晚接送时交谈反映情况等形式。当前,家长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1、建立幼儿园家长信息资源库

所谓家长资源库,就是对全园家长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整理。家长资源库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时性而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幼儿园开发家长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每学期开学初都组织各班教师对本班家长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填写《家长资讯表》,将家长的职业、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可为幼儿园提供帮助的时间、项目均做好登记,形成家长资源库,便于随时调用。

2、发挥家长职业优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家长均可成为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随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探索的深入,教师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如:请医生妈妈为幼儿讲解医生工作,教给幼儿预防疾病的知识;交警爸爸对孩子们进行“识标志讲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在我园组织的“节能减排”、“丰收的季节”、“辉煌建党九十年”主题活动中及活动区布置,处处可见家长共同参与的身影。主题活动的开展前,我们发放了“告家长书”,详细介绍了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所需物品等,让家长了解我们需要什么?例如《丰收的季节--秋天》主题,家长们送来了麦苗、水稻等农产品,让孩子也亲身感受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创设《辉煌建党九十年》这一主题中,家长送来了有关书籍、网上下载的相应资料„„家长的参与很好地丰富了班级的主题内容。在《节能减排》活动中,为了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开展了《有趣的废旧材料》这一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让孩子们说一说收集过哪些废旧材料,分一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毒垃圾?用收集的废旧材料你能做哪些小玩具? 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做了相应的环境布置;接着我们进行了《礼物》的活动教学,这次活动需要许多的不同种类的废旧材料;最后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孩子与家长合作制作小小玩具,开设了“玩具展览会”。这次活动单靠我们教师是无能为力的,家长的参与,收集提供了许多的材料,丰富了本次活动的所用的材料,并在收集制作的过程中与幼儿园一起加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共同教育了孩子。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家长们的勇于参与,我们的主题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乐趣融融;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在开发、整合、运用社区资源的同时,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长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的教学资源有机地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3、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园不是幼儿学习的唯一场所,老师不是幼儿的唯一教育者。我们园的家长来自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及基础,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强孩子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我们注重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家长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在消防队看到战士们严明的纪律、整洁的宿舍和消防演习,在田野里,孩子们认识了多种农作物,知道了它们的生长周期和规律,领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在银行里,孩子们认识人民币,学会存钱,了解理财知识。„„正是诸如此类的活动,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孩子们的社会经验,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周围生活、事物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发挥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范文第2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政之道,贵在落实。千万条改革部署,重要的在于落实,在于推进改革的执行力。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未来10年,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好落实,达到战略决策预定目标的能力。执行力包含达到目标的意志和决心,完成任务的组织谋划和执行能力,达成目标的实际成效。

要确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重要的是强化执行力。

一是要提高改革决策部署的执行力。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既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具有战略意义,又全面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采取什么方法步骤去落实?要达到怎样的成效?是一次性全面铺开还是结合实际有重点、分层次的有序落实?是迅速落实还是走一步看一步?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目前面

临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执行力,要科学制定落实改革决策的总体方案,要做到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去抓好落实。

二是要提高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看,再完善的制度,没有严格的、强有力的执行力,没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去落实,等于没有。就是说,如果一项制度像顺口溜描绘的那样:“说在嘴上,印在纸上,挂在墙上,显在屏上,落在空上。”那么再好的制度都等于白纸一张。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要设立专门的法规制度执行监督考核机构,对法规制度的执行落实进行梳理,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每年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核检查或专项检查。对发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和现象进行坚决制止纠正,对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惩处,确保法规制度执行有力、落实到位,切实发挥作用。

三是要提高化解难题的执行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党建等方方面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既有体制机制的障碍,有又利益固化的藩篱,要深化改革,必然要触及各种既得利益,必然触及各种固化的思想认识。因此,一定会遇到各种难题和阻力。改革之路从无坦途,要实现改革目标,就必须坚定决心和信心,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做到无论遇到什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范文第3篇

1 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主要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的含义。具体地说, 一是指人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包括人的能力形成、发展和人的精神和生活审美态度等的多方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所表示的无非是人发展什么和发展到什么程度, 也可以解释为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精神道德等各个方面怎么发展和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实践属性的统一结合, 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统一。

2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辨证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也是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角, 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以及选择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的根据;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一切民族, 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 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 以便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其有效渠道。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视角, 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关系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劳动技能不断提高、社会资源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 人类不断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不断地改造自然界, 完善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可以说人类的实践的步伐, 造就了人类的自由与发展的新台阶。但是需要强调的是, 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必须以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前提, 以人类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 以人类的主体性的提升为条件, 历史已经证明, 只有如此, 人类才能从自然与宗教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成为客观世界中真正的主人。而这些先决条件的获得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只有通过教育, 人类才会具备科学认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规律的知识与技能, 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才会具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丰厚的知识储备, 也才会使人类自身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进一步得到提升。所以, 专家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在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也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文化素质,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催化。

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四大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是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阵地, 而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对工作提出的方向和指导思想, 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功能以及实现途径的总规定。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 每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服务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我们所培养的是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首席宣传阵地。以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立场上进行正确引导, 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提高广大群众的理论修养、政治觉悟、科学文水平和基本的工作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任务的实现, 则有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这对于确立和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具有主导性作用, 它将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价值规范体系,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正是以内在的固有的灵活的发展的尺度来引导对象, 开发对象、提高对象作为它的价值取向, 它是对有意义的人生的构建, 是对人应该怎样生活的构建, 导引着人该怎样去做, 以丰富人类对自身的目的性、可能性和潜在力的认识, 使人的全面发展获得持久的目标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就是要以此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观生成的原点和支点, 为人的活动提供具体可行的价值规范体系, 引导人们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 将个人的技能、智趣、特长、思维方式等主观愿望和现实水平条件同国家、社会、人民的需要有机融合起来, 使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能够达到和谐统一, 从而遵循社会所要求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道德规范, 提供衡量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

(3)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 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层次、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素质, 为学生的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心理基础。从客观上就间接的促进着人的思维方式的进步。因为人们在认识与改变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思维活动。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 因而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对人的全面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专家指出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去认识与改造世界。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 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塑造人, 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 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的思维从辩证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事物的整体性, 从事物的联系性, 从事物的相对性和发展性, 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研究问题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4)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调节社会关系,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全面发展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一定角度上也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 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涵盖了人们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等各个方面。从政治上讲政治中要确立人是国家主体的观点, 确立人们的主人翁地位;从文化上讲, 要通过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 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从经济关系上讲, 要通过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福利和教育文化状况,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营造和谐的, 创新型校园文化环境是作用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培育优良校风, 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形成、办学特色的凝练和文化的精神积淀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人的培养, 从根本上来说乃是培养人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 而真、善、美的追求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受到良好的陶冶, 就会有学习的愿望、学问的好奇、创新的动力与智慧, 就会有批判精神、思辨精神、实践精神、创新精神的自由生长。学校的外围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也就当然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才能保持长久的创新教育生命力。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定的政治保障, 正确的价值导向, 科学的思维方式, 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和谐高校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118~119.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C].人民出版社, 1956.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范文第4篇

一.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着眼于培养幼儿素质的教育

二.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一)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兴旺发达

1. 重视幼儿体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2. 重视幼儿智育能为提高社会文化科学水平奠定基础 3.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保证 4. 美育能给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和保证

(二) 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1. 体育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全面增强体质。并为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 智育可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德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4. 美育可以陶冶幼儿的心灵,促进其审美能力与智力的发展

体育

一. 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

总述:幼儿体育旨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与技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 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 卫生习惯

3. 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 什么是体质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身体发展状况的综合表现

四. 什么是健康

健康的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应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 幼儿体育的内容

1.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2.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六. 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 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制订,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与卫生保健制度

3. 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睡眠,饮食及保持个人身体,服装及环境清洁的习惯等,睡眠一天不少于12-13小时,其中午休2-2.5小时) 4.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 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七.体育活动包括什么

1.体育游戏 2.基本动作练习 3.基本体操

八.幼儿体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锻炼与保护并重,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态度,为养成幼儿终生锻炼的习惯打下基础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智育

一. 什么是智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的发展的教育过程

二. 什么是幼儿智育

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并培养其认识活动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三.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四. 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与经验执行一定的活动的方式

五.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六. 幼儿智育的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的粗浅只是,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概念 3. 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智育的核心) 4.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 幼儿智育的内容

1. 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

八. 幼儿智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组织多种多样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 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和思考 4. 引导幼儿应用语言来表述和归纳自己所获得的经验

九. 如何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 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包括什么 1. 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2. 有关自然界的常识 3. 有关数的初步知识

德育

一. 什么是幼儿德育?

幼儿德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德育的目标是什么

萌发幼儿爱家乡 爱祖国 爱集体 爱劳动 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 自信 好问 友爱 勇敢 爱护公物 讲礼貌 守纪律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 幼儿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1. 萌发爱的情情感

2. 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3.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 如何实施幼儿德育

1. 日常生活 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五. 幼儿德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问题

1. 热爱与尊重幼儿 2. 遵循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六. 道德行为的形成应注意什么

1. 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2. 直观 形象 切忌说教 3. 注意个别差异

美育

一. 什么是幼儿美育

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审美活动来培育幼儿感受美 欣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 幼儿美育的内容是什么

1. 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2. 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力

三. 幼儿美育的实施应注意什么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范文第5篇

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的学生在情感教育的四个要素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在态度方面:不愿意上学, 宗教信仰坚定, 没有纪律观念, 对集体没有责任感。

(2) 在感受方面:认为知识无用, 过于自信自大, 相信宗教无所不能, 对团结的感受较狭隘。

(3) 在情绪方面:自卑、不自信, 对新环境恐惧, 对其他民族同学冷漠, 自控能力弱、易使用暴力。

(4) 在信念方面:依赖他人, 遇事责怪他人, 不宜接受批评, 容易逃避困难。

2 实施过程

第一学期为行为塑造期, 关注学生对纪律的态度;第二学期为纪律矫正期, 关注学生在纪律约束下的行为;第三学期为动力增强期, 增强学习动力;第四学期为技能加强期, 树立职业信心;第五学期为“社会人”转型期, 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第六学期为公民意识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1 第一学期行为塑造期

2.2 第二学期纪律矫正期

2.3 第三学期动力增强期

2.4 第四学期技能加强期

3 实际成果

3.1 实施成效

学生流失率由2011年30.8%降至2013年15%。2011年毕业学生经六学期教育参与宗教活动率由9%降至0, 2012级学生经四学期“情感教育”的实施参与宗教活动率由9%降至0。2011年民族团结先进事例10例, 2012年18例, 2013年25例。学生到课率由2011年72.5%增至2014年98.6%。

3.2 推广成效

该模式推广到我校所有2012级汉族班, 汉族班学生在态度、感受、情绪、和信念四个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对人生充满希望, 对学习动力满满, 积极学习技术技能, 不断丰富自己。对宗教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没有发生与民族学生对立隔阂的事情, 学生之间相处融洽, 各种比赛都能相互帮助, 相互支持, 校园氛围更加团结和谐, 减少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摘要:如何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有生活目标, 有理想, 有学习动力;不参与宗教极端势力组织;不参与社会群体事件;不参与影响恶劣治安事件的学生, 是现在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案例:创新少数民族学生情感教育模式, 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职校生, 正是为解决这个任务而进行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生,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范文第6篇

通识教育 (General or liberal education) 系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 以探究真理, 而不是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基于对19世纪大学教育中过度专业化和严重功利主义倾向的担心和受自由教育思想的影响, 美国博德学院的帕斯卡教授第一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 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 它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内容, 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 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 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才真正使“通识教育”成为一种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2 高等教育通识化问题

通识教育思想反对大学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 过分专业化和取消专业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近年来,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 出现了对通识教育的两种错误理解, 导致了两种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一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通才教育”。其二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非专业教育。我国现行的高等高等教育, 对专业设置过多过细, 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综合性的发展, 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专业知识上, 从而忽略了学生自身修养的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与综合素质得不到均衡发展, 带来的结果就是培养的学生有才无德。但通识教育不是要取消专业教育, 只是在平衡综合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差异, 强调各学科的融合、交叉与渗透, 从而进一步拓展专业教育和广度与深度。

3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指大学生要有健全的人格, 各种基本素质协调发展, 包括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等。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而大学阶段是人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 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单纯的专业素质。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 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而大力发展通识教育, 对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具有比专业教育有着更大的优势。

3.1 通识教育淡化功利色彩, 重在全面提高

通识教育没有功利色彩, 主要指在校期间接受的除专业教育以外的教育, 包括学生的素质教育及第二课堂教育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为了学生提升个人品味, 提高个人素质识奠定基础。通识教育为学生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而专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培养使学生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 掌握一种谋生的手段。

3.2 通识教育更加人性化, 符合人成长规律

通识教育强调见识与智慧的通性, 着重教育的内在价值, 注重实现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专业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则着重于某种特定的专门领域的知识学习, 侧重于把教育当成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3.3 通识教育更注重宽度教育, 专业教育更注重深度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为学生日常生活做准备。而专业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主要提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提高。但通识教育不应排斥“深度”, 专业教育也不应排斥“宽度”。

3.4 通识教育教学生做人, 专业教育教学生做事

通识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修养, 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趣、有理想、爱生活的全面的人。学生通过学习通识教育课程, 能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 提升个人层次。因此,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教育理念, 应该是造就高层次人才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是一种强调“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则关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比照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相应地理解为是一种强调“做事”的教育。

3.5 通识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专业教育更注重于人的单一素质的提高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为全面的基础知识教育, 使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更为合理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如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熏陶, 形成健全的人格, 促进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完善。使学生, 相反。专业教育更注重于学生单一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层次的本领, 使学生在社会中能够自立。

3.6 通识教育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专业教育提高人的思考能力

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 分享专业理论、方法论、技术的同时, 也学到了相应于专业特点的思维定势, 掌握了该专业的思维技巧。如理科学生如果同学参加人文知识的学习, 就会使他在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 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 相辅相成。专业教育造成的这种思维定势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局限。通识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提高, 同时好使学生对其他学科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因此, 做为新建本科院校, 应该加强专业教育, 努力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实力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同时, 在发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 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吸收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 注重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 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强, 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及通识教育对当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上一篇:秋季养生保健小知识范文下一篇:七年级美术期末测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