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2024-01-27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作为企业中重要的基础事务性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尤为重要,必须要围绕新的政策要求进行不断的探索,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提升企业发展优势,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

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传统会计相比,现代会计的职能有所变化,企业会计主要由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方面构成,并且二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想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做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融合工作,将二者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1概述

1.1财务会计

在企业中,财务会计还可以称之为对外报告,主要是指相关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企业经营活动中客观数据的整体反映,同时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企业相关利益人员或者群体。企业会计所完成的报表,能够对企业近段时间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为相关决策人员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提供有效帮助。

1.2管理会计

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又可以称之为对内报告会计管理,需要在开展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内部数据和资料的加工和分析,进而构建出完善的分析报告。这些分析报告可以将现阶段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客观的展现,同时还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层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因此就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领导层进行企业未来战略方向的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效率,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高度重视。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基础

对于企业来讲,做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工作,能够全面推动企业实现长远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基础可以分为理论基础和客观基础,下面就进行了详细说明。

2.1理论基础

传统的会计工作职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财务信息进行核算,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现阶段,企业财务部门对于各种数据的处理以及提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体效率。另外,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并且通过财务会计的核算整理,能够将一定时间内企业的经营与生产成果全面的展现出来,根据相关数据,企业管理者能够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做好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准备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会计不仅需要能够将企业的生产与运营情况清晰的展现出来,同时,还能够在未进行的计划中开展金融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利用阶段性的核算数据,及时调整偏离计划的生产情况,确保企业在短期内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发展。另外在企业整体的生产运营活动当中,管理会计需要以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为依据开展相应的记录工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事实上,管理会计进行企业运营情况数据的记录工作,并非是企业管理机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实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整体控制和管理才是企业管理者完善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真正目标。

2.2客观基础

从客观方面进行分析,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具有统一性,这也是二者相融合的重要基础。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加注重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忽视了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会对企业的资金流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时代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逐渐朝着管理会计方向进行转变,二者逐渐开始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在企业中,传统财务会计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加入了管理方面的职能,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工作是需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企业中,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也是促进二者融合的主要原因。财务会计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能够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活动。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所要面临的外部经营状况和内部运营情况都更为复杂,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信息保障,财务会计通过提供各类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以此为基础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优化,将二者有机的融为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3实现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主要措施

3.1对融合方式进行创新

现阶段,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企业原有的财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就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变化对现有的财会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全面提升企业财会工作水平,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首先,企业应当及时更新陈旧的观念,积极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全面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的适用度。其次,应当对之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可以对其他同类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并与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实现融合方式的创新,寻找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融合方式。

3.2对管理会计相关制度体系进行完善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必须要有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首先,企业应当做好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同自身发展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滿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会计工作体系和制度,并对其完整性和科学性予以保证,确保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全面规范管理工作方式,促保障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效益的提升,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奠定基础。其次,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工作体系,进而对融合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向进行明确,制定各个部门或者机构的工作职责,实现融合工作的细化。将具体工作分配到部门和个人,全面规范工作流程,推动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还需要做好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的监督评价,全面提升融合工作的有效性。

3.3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

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影响下,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数据信息量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企业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后,会计信息量急剧增长,会计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想要对会计融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保证,就需要对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积极的运用,并做好相关财会系统的建立工作,为信息的存储、分析和传递提供便利,全面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会计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软件支持。

3.4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需要对新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组织专业的会计人员开展实践和策划工作,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对人才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企业可以对科学的人才管理经验进行借鉴,并构建出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衡量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依据评价反馈,在进行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过程中,落实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理念,激励人员进行更好的发展。其次,还需要做好人员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工作。新经济形势下,相关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精准分析和管理,为高层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降低财务风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就需要做好重点培养对象的确定工作,利用专业培训、轮岗体验等方式来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能和经营业务,使其不再受到财务会计核算的限制,从战略高度提供高价值的会计信息。最后,还应当与高校展开合作,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与高校签订相关协议,要求高校结合融合发展要求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确保在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正确的认识,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之,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企业想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开展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人才的培养工作进行重视,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慧.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1(15):132-134.

[2]李楠楠.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8):45-46.

[3]鄭秀艳.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路径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2):137.

[4]李永菊.当前环境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路径[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10):58.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管理;融合

引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不同企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其掌握着企业的资金以及现金流管理。所以,企业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不断对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进行创新以及配置优化,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融合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可以有效发挥财务部门的优势以及职能,从而促进企业的高效率发展。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融合现状分析

1.1企业管理层重视度不足

企业领导者针对管理会计的职责及其重要性认识尚不够清晰和完善。就客观层面而言,但就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现有的发展趋势来看,财务会计的职责和结构发展更加完善和成熟,这就导致在当前很多工作中,管理会计自身职责发挥不出来,没有施展自身作用的机会。除了我国之外,管理会计强大的升值发展空间也在其他国家显现,但管理会计行业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协调好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虽然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但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而且两者都有自己独立的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虽然在发展上可以一较高低,但是对于资源的获取和信息的共享不利,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资源的不共享和信息交流不便,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对于人力成本的支出,同时增加了员工工作量,对企业发展不利。

1.2思维固化使会计转型存在难度

在以往财务会计中,会计人员只需要根据财务数据补充好各类财务表格以及账簿,大多数的财务会计人员都能轻车熟路地完成相关工作。但对于管理会计,使用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做相关处理仅仅是管理会计工作的第一步,在整理好基础数据之后,还需要对数据进一步地深入分析、比较,为后期的预测、决策、控制、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和管理会计相比,财务会计工作相对机械化,长期从事财务会计的财务人员一时可能难以接受管理会计的工作思路。

1.3对会计风险管理不重视

尽管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设定了相应的控制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制定的标准都流于形式,没有全面落实实施,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会计风险,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措施实施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部分企业虽然重视会计融合风险的管理,但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选择上不够科学,过分重视单项业务和单个工作,难以对企业的总体经营作出科学分析,影响了企业的财务会计水平,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企业的会计风险。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对策

2.1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与体系

在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创建一套健全且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唯有依靠完善效的会计管理制度作为前提保障,才能促进两者的完美融合,为后续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所以在进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以及战略规划,根据融合需要制定切实可行,且符合企业财务发展需要的会计管理制度以及相关体系,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从会计管理层面上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经济市场发展规划,对每位员工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规定和明确,尽可能规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度化和形式化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做为企业监管部门,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总体制度体系创建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自身职责的推进以及监督管理工作的强化,推动企业管理价值的进一步实现和发挥,帮助企业高层以及相关领导明确认清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异,从而合理搭配,物尽其用。

2.2促进财务与业务的融合,确保会计转型的实现

对于管理会计来说,重点在于让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融合,比如在进行全面预算时,多维度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明确全面预算并不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而应该是企业所有部门的共同参与。对于管理会计来说,充分掌握企业的核心资金,深入到业务部门,关注及参与企业的经济业务,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地做出预测和决策,为实现经济业务提供有效的建议,规避财务风险,以最大化地获取利益。因此,从企业管理的层面上来讲,应当积极强化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联系,确保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实现。

2.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支持与参与,为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或者知名学者开展讲座、论坛等活动,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对工作人员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更新其知识体系,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理论与实操知识,或在本单位内部开展分享交流大会,促进思想开放,转变旧观念,同时向优秀工作者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除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还要注重引进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是因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会计必然会走向信息化,迎来巨大变革,需要更多新思想与新技术的投入,保证企业在日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稳健。

2.4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正确的观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正确的会计观念关系着企业的命运,同时也是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的重要保障之一。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首先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操作、数据信息以及各类数据报表的规范性,明确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部门的重要性,要建立制度规范公司人员对于会计各类数据分析的规范程度,确保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培养会计部门乃至企业全员的会计理念以及良好的责任意识,要宣传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知识,让员工了解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要让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推动两部门进行融合发展,明白其岗位的重要性与工作职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不能在时代的风口坐以待毙,也要抓住机遇,进行创新,修复自身,提高自身的企业修养。所以,企业有必要根据自己的自身的发展情况,并结合社会时代以及企业管理内涵的发展情况,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融合创新发展,只有对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进行统一协调的优化,才能保证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路上不迷路,在企業决策的过程中不失策,才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不被社会所抛弃。

参考文献

[1] 张思琦.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意见[J].商场现代化,2020(21).

[2] 王勇超.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1).

[3] 李楠楠.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8).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企业发展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收集和整理一些财务信息,进而提供给企业开展经济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新旧体制的不断更替,给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企业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必要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融合。下文针对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发展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都属于会计基础学科的一部分。但是,不管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是通过记录经济业务,提供分析信息和报告,进而给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有效融合,进而有效监控会计核算,对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发现和解决,最终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下文针对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进行深入分析。

一、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关概述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是对外报告会计,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结合企业的准则和规定以及相关法律要求,合理科学地核算企业的流动资金,把完整的财务报告、经营成果、资金流量的经济数据信息提供给企业利益相关人员,如投资人、债权人。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并且也是核算和资金管理、处理债务关系的重要途径。

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是内部报告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管理会计主要是以财务会计报告作为基础,整理和加工出新的分析报告,一共给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并且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内部决策和考核是非常重要的。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联性

第一,研究对象一致。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虽然两项工作存在明显的差别,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保密的,但是仅仅从工作对象上来看,都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只是处理手段、输出信息目的、遵守的原则存在一定差异。

第二,岗位相似。从职能角度来讲,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一致,工作内容不同,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为一个类型。从工作性质角度来讲,两项工作都是在财务部门中进行的,工作环境具有相似性。并且两者在企业的发展经营中具有一样重要的位置,是各个部门连接的重要方式。而且,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总体来讲,两者工作职能职责存在相似性。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性

第一,重点工作内容存在差异。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生产情况的数据和信息,做出准确客观的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工作对象为外部的相关利益人员,在进行数据信息处理时通常存在总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记录企业过去的实际经营活动。财务会计基本上都是通过季度、月度的形式进行报告,偏向于总结过去的信息,注重准确性和客观性。而管理会计工作,主要是加工处理做出来的财务会计报表信息,提供给企业决策和管理可靠的依據。管理会计需要把报表中有用的信息进行提炼,并通过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配以相关信息数据。管理会计偏向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具有主观判断性。

第二,信息质量要求存在差异。在财务会计工作中,要求信息真实准确,在预计量程序确认方面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并且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原则,保证信息可以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客观反映。而管理会计不被会计准则约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更多的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通。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财务信息的输出不仅仅局限在货币计量单位上,还涉及到很多真实的数据和信息。财务会计需要通过报告,把企业实际情况告知外界;管理会计的信息数据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灵活性。

三、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策略

1.树立正确的融合发展理念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会计工作基本形式、工作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意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在实际实施会计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到会计功能的充分发挥。在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在该种时代背景下,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理念,给予两者融合足够的重视。首先,企业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这两者的作用进行掌握,以便于可以有针对性地把两者进行融合。其次,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融合发展的目标进行明确,结合两者的共性,对会计工作流程进行确定,进而有效提升财会工作质量和效率。

2.对会计工作制度进行完善

所有事物想要顺利进行,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作为支撑。针对企业来讲,想要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创建一套完善的跨级工作制度。首先,企业需要根据两者的特点,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进而提供给相关财会工作可靠的导向与依据。其次,需要创建完善的责任制度,对财务会计人员的权利与职责进行明确,进而保证相关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最后,需要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根据监督机制来对财会工作进行监督,进而使企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进而使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可以变得更加可靠和真实。

3.对管理会计部门进行创建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具有较多的工作量,进而导致相关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预算、决算、成本核算等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会计的功能发挥。因此,企业想要更好地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可以创建一个会计管理部门。会计管理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是管理跨级工作,进而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权责变得更加明确。此外,通过对管理会计部门的创建,可以在业务办理方面,增加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交叉机会,以便于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财务会计。

4.注重对会计工作人员培训

实际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虽然都是会计学科,但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前者,主要是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反映,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财务会计操作技能与扎实的业务基础知识;后者,主要是对处理财务会计信息,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和统计学知识技能。因此,想要有效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企业需要注重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企业需要定期、不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其中包括财务和管理会计知识,进而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使其可以扎实掌握财务和管理会计的特点,进而使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工作。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培训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最后,企业还需要注重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会计队伍。此外,身为会计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对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学习,结合工作的特点进行实际工作,进而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5.改善和完善会计报告

针对财务会计目标来讲,合理的界定标准应该是面向委托责任,财务会计实际上就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受托资源利用情况和使用情况的反馈。因此,财务会计需要给予决策角度,最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决策指导作用和功能。财务会计提供的报表体系需要是整齐划一的,但是每个使用人员对于信息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反映委托责任时,可以实现表明和反馈财务会计真实职责。而管理会计报告是面向决策有用,通过披露,企业外部人员获取内部会计信息资料,进而提供给后期决策科学合理的指导。管理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异,通过对会计报告进行改进,可以使信息需求人员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筛选,进而获得有效的决策指导信息,有效提升决策有效性。

6.创新财务资料格式的设计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想要做到充分融合,企业需要适当的调整与创新现有的财务资料格式。首先,可以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对信息代码进行增设,以便于便捷化处理管理会计工作,避免在实际运用信息时发生重复筛选的问题,进而有效减少工作量,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其次,可以增加备用信息栏,在管理会计工作通过备用信息栏,可以加强记录和整理非货币信息工作,提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协调便捷性。最后,可以适当处理和设置账簿格式。企业可以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两种账簿形式,其一为财务会计账簿,其二为管理会计账簿。数据来源当作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会计要求为基础,重新进行设计,并且,可以实现自动生成凭证,而管理会计账簿需要以各个单元管理需求为基础,对相应的格式进行设置,通过会计凭证中的统计代码来生成。通过把财务会计报表和管理会计报表的账簿进行创新和调整,进而有效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融合。

7.注重对计算机技术的利用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出现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部门和管理会计部门每天都需要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而以往人工的工作模式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很难把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提供的信息数据无法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已经无法满足会计工作需求。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提升财务和管理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刘勇,可以有效减少处理信息数据的成本。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创建会计信息系统,把财务和管理会计部门的信息数据统一纳入在系统中,这样可以有效实现信息共享,还可以提升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风险,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融合,使两者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在该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等手段,来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晶.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趋势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6):63-64.

[2]尹辉.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9(16):162.

[3]余思明.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9(16):192.

[4]曹倩.论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J].山西农经,2019(15):165.

[5]高若凡.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9(14):114-115.

[6]朱叶,于立.浅析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市场论坛,2019(07):59-61.

[7]范志莉.浅谈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2019(19):184-185.

[8]李艳.探讨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5).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

之前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在1992年制定的,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2001年我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会计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行,这套企业会计准则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近两年中国对已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起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与原有的准则相比,新准则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它实现了与国际相关准则的趋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

目前我国采纳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形成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予以制定,都属于同一层次的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的基本目的也是一致的,即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不致造成执行过程中对两者的无所适从。但从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比较中发现,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基本内容上显然仍然有其不一致之处。

现在,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以及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中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作比较,对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一、会计假设的新旧准则与制度的比较

旧准则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新准则的规定增加了权责发生制假设。会计制度仍然规定为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比较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二)持续经营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新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三)会计分期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季度和月份。,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的报告期间。

会计制度的规定概念与新准则相同,但将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半,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四)货币计量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新准则仅仅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对记账本位币未作规定。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并且规定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会计原则的新旧准则与会计制度比较

旧准则规定有十二项一般原则,即7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原则(实际成本,配比,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谨慎性)。新准则为了与财务报告的目标相协调,将会计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目标相协调,命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原基本原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2001年1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纳入基本准则;同时突出相关性,弱化可靠性原则。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十三项基本原则,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一)维持不变并加以修改补充的会计原则

1、可靠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即真实性,又称客观性。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由此可以称为可靠性。

会计制度规定:在旧准则的内容上增加了现金流量的反映。

2、相关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一原则规定也是财务报告的目标,作为相关性强调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可比性和一致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将会计处理方法改为会计政策,这比会计处理方法的口径更宽,并且强调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同一时期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保持一致,

会计制度规定:与旧准则规定相同,强调为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及时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5、明晰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围绕着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强调了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的服务。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6、谨慎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以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7、重要性

旧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二)修改变化的会计原则

1、权责发生制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新准则在第一章作为权责发生制假设来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将权责发生制原则变化为权责发生制假设。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性

旧准则规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新准则无此项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

旧准则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新准则无此项会计原则。而是在会计计量中,针对会计计量属性规定了历史成本的定义。即历史成本是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并且强调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新准则无此项规定。

会计制度规定:基本与旧准则相同,增加本(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及几个会计(或几个营业周期)的界定。

(三)新增加的会计原则

即新增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旧准则无此项规定。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会计要素的新旧准则与会计制度比较

会计要素始终不变的是仍然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六大要素,新准则的突出点是针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作了明确,强调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来确定会计要素。

(一)资产

旧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并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六类,并详细分别定义,解释,说明。仅规定了资产的定义,没有关于如何确认资产的内容

新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删除资产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强调资产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b)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c)包含未来经济利益。满足资产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才可确认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仅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区确认条件的项目,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二)负债

旧准则规定: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对其分别做出详细规定仅规定了负债的定义,没有关于如何确认负债的内容。

新准则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删除负债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强调负债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b)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c)义务的履行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满足资产负债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会计制度规定: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三)使用者权益

旧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明确定义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并对各项作了具体解释。

新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未对如何具体分类做出规定,仅规定企业应当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进行严格区分,不得相互混淆。

会计制度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四)收入

旧准则规定: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新准则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会计制度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五)费用

旧准则规定: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新准则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姑娘发生的对象化的费用构成产品或者劳务成本,在确认产品或劳务收入时,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对象化的费用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会计制度规定: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六)利润

旧准则规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新准则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得和损失等。利得指收入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损失指除费用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是其在运营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其管理的有效性对企业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模式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创新。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相结合,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鉴于此,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创新

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时,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助于财务会计管理质量得以提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应用网络技术时,将管理过程中应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找到网络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效方法,进而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使企业在如今的环境下更好的发展。

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益处

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能够将财务和管理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应用网络技术,不仅仅有当前的环境需求,还有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逐渐增多,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随着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其管理的目标也会有所变动,在这样的环境下,管理更加多元化。在如今的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财务会汁管理工作的对象除了企业的资金流动管理,还包括对网络信息的相关管理。通过信息管理,企业的资金流动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管理,能够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效率化,而且网络技术的链接,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能够得以共享,方便企业运营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遇到的难题

(一)财务会计管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

如今,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入,各行业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体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应用网络技术对其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发展,于是企业引入相应的网络技术进行财务会计管理。然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网络技术使用还不够成熟,网络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和企业实际的管理有所差异,存在与企业发展目标不协调的情况,网络财务会计管理缺乏有效性,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对财务工作的计算机化,并没有进行网络化的管理,缺乏财务会计数据报表的网络分析等。

(二)财务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良好的应用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会计管理是如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企业在网络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没有重点关注财务信息化管理,对网络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不足,这限制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网络化的发展,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产生阻碍。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对网络财务会计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完善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首先要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明确网络技术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将网络技术的使用安排到具体的财务会计工作中,才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也能够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在如今网络时代发展迅速的背景环境下,企業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管理工作的内容也逐渐增多,应用网络技术首先要从外部硬件设备上进行完善,然后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使用网络技术对财务会计管理的内容进行完善。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就要随时掌握外界市场的信息变化,方便及时地对财务会计管理进行调整。

(二)丰富网络财务会计管理的方式

网络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要适应这种变化对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丰富管理的方式。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使财务会计工作的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另外,财务管理的网络体系要进行健全,将财务风险预测与网络动态化系统软件进行结合应用,利用网络信息化的管理来加强财务会计管理评估,使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加规范的控制风险。

(三)对财务会计管理的网络安全加强防范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使财务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性,因此要加强网络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对于网络中存在的漏洞要及时进行修复,并且要根据财务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建立财务信息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加强网络安全防范,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开展。

四、结束语

在如今的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是发展的必要方式,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财务会计管理,重要的是在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以及网络安全应用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这样对于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常鹏.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经贸,2015(1):193-194.

[2]王小萍.分析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 9):184-185.

[3]张诗晗.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思考研究[J].商,2016(18):160.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已经转变成了我国农村整体经济推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此方面的发展关乎到成千上万农民的权益。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干部在会计管理工作中有所欠缺,所以导致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目前农村经济工作人员应该将工作的侧重点和入手点放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在分析问题和有关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模式探讨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中央和基层政府设定出了很多优惠性政策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不仅丰富了农户的生活,同时也使其经济水平得到了提升。从这类地区的整体经济总量就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目前出现了经济情况和管理情况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管理混乱和管理方式不当的问题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当中非常常见[1]。只有探究其中管理混乱问题出现的成因和解决办法,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变,进一步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1 我国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现状

1.1 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年龄较高

我国财务会计人员在农村地区的分配情况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农村财务的工作人员整体年龄段比较高,此领域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村中老人担任的。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的公平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受到了文化水平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制约。这类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当今时代对于创新思想和各种技术理念的需求,不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提升,同时缺乏对新时代会计管理制度和模式的了解[2]。在这种情况下的会计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农村在当代的迫切需求,更难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1.2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任免不规范,管理水平低

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水平有待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情况,这是管理工作在开展中最显著的问题。根据这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可看出,首先,农村在选拔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时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不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招纳这方面的人才,甚至部分会计管理人员和村中的干部存在着亲属关系。在村干部换届或选举的过程中,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人员也会随之变动,同时,在此部门选拔人员时,缺乏公开透明的选举机制和监管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管理人员在此岗位上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

2农村财务会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让管理人员有更好的知识水平,并且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所以这就需要在招收管理人员的时候要规定一些标准。在他们入职之后要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定期将管理制度进行改善,这样可以让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权力更加的均衡。

2.1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农村的管理人员的年龄普遍偏高,这类人群跟目前先进的思想和管理方法是有所差异的。由于农村普遍存在着老龄化严重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此领域的管理水平也随之下降,应该鼓励那些专业能力较强的青年人员参与其中,给财务管理会计这个行业增添新鲜的血液。青年人员他们有更灵活的头脑,并且有较好的善变能力[3]。但是在刚开始接触这项的时候,在管理方面的经验可能有所欠缺,所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对每个工作人员工作的領域进行针对性培训,这样他们的业务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在此基础上,相关财务部门在招收工作人员的时候,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尽量选择那些工作能力强年龄合适的管理人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在我国农村部分地区会计工作人员的老龄化问题。

2.2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任免规范化,管理制度化

农村会计管理人员没有足够强的业务能力是最突出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具有任免不够规范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清自己真正的职责,所以在真正工作的时候会缺乏一定的工作准则来约束他们的工作行为,所以这有可能导致他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态度不端正,影响工作效率和水平。在选取管理人员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村干部的亲人当权的局面,不够民主化,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人不能够进入这个岗位[4]。因此,对于村中管理人员的选举可以采取大众投票的方式,利用这个方式,可以更加公开透明的选择合适的人选。

结语

总之,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到很多繁杂的环节,同时这项工作进行的好坏会直接我间接的影响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和不透明的情况。同时,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应该选用一些年轻且具备专业素质和创新思维的管理人员来改善这一情况。除此之外,还应制定出更加规范且公开透明的管理方案和选拔制度,希望农村经济的管理层人员应该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意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湛一楠.农村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与管理模式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02):152-154.

[2]詹金川.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2):10.

[3]阿依尼沙·热吉甫.探析影响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因素[J].山西农经,2017(09):54-55.

[4]曾晓丽.关于我国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7):31-32.

临沂大学

上一篇:农业生产生物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实用文的阅读教学论文范文